怎样才能提取水果蔬菜中的营养物质
怎样合理利用水果、蔬菜中的营养啊?
自己上网收索啊。如果你真的这么看待吃水果的问题的话,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你的生活很死板。能不能灵www.rixia.cc活点?蔬菜需要合理的烹饪,食材不能相克。任何事都要注意量的问题,适可而止。生活简单随意点,不要背负太多的条条框框。没心没肺的或者也是一种享受。
生吃 或者弄成汁
能生吃的生吃不能的做的简单点
饭后吃
怎样的食物才能获取平衡的营养,至少举三个方面
平衡膳食是营养的基本原则,平衡膳食也称均衡膳食,即指膳食多样化,所含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营养素之间比例适当,膳食所提供的热能和营养素与机体需要量保持平衡,从而提高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达到合理营养的目的。简单地说,平衡膳食就是保证全面、平衡、适当。
所谓“全面”,是指各种营养素摄入要全面,食不厌杂,这是构成平衡膳食的基础。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七大类,四十多个小类,单靠一种或少数几种食物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例如鸡蛋是一种营养比较全面的食品,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卵磷脂、胆固醇、b族维生素等,但是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极少,如果吃西红柿炒鸡蛋就能够补充这些不足,达到全面的营养。这就是平衡膳食的一个简单例子。因此要求人们的食谱尽可能广泛,每日摄取食物的种类应尽可能地多,要注意荤素、粗细、主副食物搭配,花、果、根、茎兼顾,这样才有利于全面营养。
所谓“平衡”,是指各种营养素摄入与人体需要之间相对平衡。男人肌肉骨骼强壮需要大量的蛋白质、钙,运动员需要大量的高能量食物,——些病人补人大量维生素c能减轻病情,促进康复。一日不同时辰、一年不同季节、不同生活工作节奏和对不同环境的适应需要,男人对饮食营养的需要也有差异。对男人来说,营养摄入过少,不能满足需要,可发生营养不良性疾病;摄入过多,既是浪费又使机体产生负担,产生营养过剩性疾病。家中配置一个体重秤,经常观察自己体重变化,作为调节摄入量的参考,是很有意义的。
所谓“适当”,是指摄入各种营养之间的配比要适当,在全面和平衡的基础上制定合理膳食搭配。人体元素组成及人体不同状况下对各种营养素需要量是有一定配比的,只有符合人体需要的搭配才有利于更好地吸收和利用,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比如老年人饮食适宜低盐、低糖、低脂,高优蛋白、高纤维素,高维生素。另外,适当服用调节性保健食品是必要的。
只有保证膳食均衡,合理营养,才能更好地促进身体健康。
所谓“全面”,是指各种营养素摄入要全面,食不厌杂,这是构成平衡膳食的基础。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七大类,四十多个小类,单靠一种或少数几种食物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例如鸡蛋是一种营养比较全面的食品,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卵磷脂、胆固醇、b族维生素等,但是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极少,如果吃西红柿炒鸡蛋就能够补充这些不足,达到全面的营养。这就是平衡膳食的一个简单例子。因此要求人们的食谱尽可能广泛,每日摄取食物的种类应尽可能地多,要注意荤素、粗细、主副食物搭配,花、果、根、茎兼顾,这样才有利于全面营养。
所谓“平衡”,是指各种营养素摄入与人体需要之间相对平衡。男人肌肉骨骼强壮需要大量的蛋白质、钙,运动员需要大量的高能量食物,——些病人补人大量维生素c能减轻病情,促进康复。一日不同时辰、一年不同季节、不同生活工作节奏和对不同环境的适应需要,男人对饮食营养的需要也有差异。对男人来说,营养摄入过少,不能满足需要,可发生营养不良性疾病;摄入过多,既是浪费又使机体产生负担,产生营养过剩性疾病。家中配置一个体重秤,经常观察自己体重变化,作为调节摄入量的参考,是很有意义的。
所谓“适当”,是指摄入各种营养之间的配比要适当,在全面和平衡的基础上制定合理膳食搭配。人体元素组成及人体不同状况下对各种营养素需要量是有一定配比的,只有符合人体需要的搭配才有利于更好地吸收和利用,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比如老年人饮食适宜低盐、低糖、低脂,高优蛋白、高纤维素,高维生素。另外,适当服用调节性保健食品是必要的。
只有保证膳食均衡,合理营养,才能更好地促进身体健康。
你好!提供给你参考!
赵霖教授发表了题为《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 》的主题报告
食物不仅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也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基本的生物学法则决定了食品工业是“天下第一产业”,也是人类的“朝阳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食品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2002年增长速度达15.7%,同年餐饮业产值达5000亿人民币,从业人员2200 万人。2003年虽然有“非典”的影响,但食品工业仍以18.6%的速度增长。营养并非无本之木,其是依赖于食品产生的。因此可以描述为:食物好比是皮、营养则好比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膳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过去物资短缺、食物单调,想吃的东西买不到,现在商品琳琅满目,许多人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应当怎么吃了。法国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她吃的是什么和怎么吃”。
吃饭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事,然而人类通过漫长的历程才从“吃饱求生存”发展到懂得“吃好求健康”。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传统食疗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各民族的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它形成发展的几千年中,浸透着祖先和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伟大民族的智慧。正如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所指出的:“我中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一、吃什么和怎么吃关系着民族的命运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对影响人类健康的众多因素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居首位、为15%,膳食营养因素的影响仅次于遗传、为13%,远高于医疗因素(仅8%)的作用。著名的维多利亚宣言提出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居于首位的就是合理膳食。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寓医于食”的传统,食疗养生的理念被人民群众广泛接受。“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则是明代医药学巨匠李时珍对膳食营养的健康作用所做的高度概括。
人类吃的食物不外乎以下五类,第一类是谷物粮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第二类是动物性食物,包括富含动物蛋白质的瘦肉、禽、蛋、鱼类等;第三类是富含植物蛋白质的豆类,以及乳类和乳制品;第四类是蔬菜、水果;第五类是油脂。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包括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脂肪、矿物质、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此外,食物中还含有许多具抗氧化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人体对不同的营养素需要量相差极大,蛋白质、脂肪每日需几十克,而微量元素硒、维生素b12每日仅需若干微克。营养学家把每日需要量在1克以上的营养素称为宏量营养素、包括六大类40多种;将每日需要量从微克到毫克级的营养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称为微营养素。
不同食物的营养素成分不同,如米、面等以淀粉、即碳水化合物为主;牛奶、大豆、鸡蛋、瘦肉以蛋白质为主;水果、蔬菜则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食物间的千差万别要求我们想做到膳食平衡,营养全面,就一定要不挑食、不偏食。由于世界各国人口、生产力水平、生活习惯各异,特别是农畜产品、鱼类等食品生产数量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食物结构。如欧、美等国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国为典型的素食结构;日本吸收东西方膳食的优点,植物与动物蛋白搭配比较合理,加之政府对膳食营养比例、食品构成、消费比重的重视,使日本人均预期寿命现在居世界前列。
我国目前恩格尔系数(食品类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已低于50%,初步进入了小康,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成果之一。我国传统膳食结约70%的热量与67%的蛋白质来自占食物总量约60%~65%的主食、谷物等粮食。虽然钙等矿物质与铁、锌等微量元素供应不足,维生素a及b族维生素相对短缺,但传统食物结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1990年17岁的男性青年比1975年同龄人身高增加4.3厘米,体重增加5.9千克。出生预期寿命也从建国初期的44.39岁上升到70岁以上。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极端不平衡,食物消费也存在巨大差异——即:“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贫困病与富裕文明病并存”。全国仍有相当比例的人口没有彻底解决温饱,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因营养过剩、体力活动减少,肥胖群体迅速增加。2004年10月12日,卫生部新闻发布会宣布的2002年8月~12月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约1.6亿人,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6%,全国共约2000万患者。大城市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从1996年的4.6%上升到6.4%。
2001年公布的统计报告称:有3000万20岁以上的中国人肥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脂肪肝和动脉硬化等“文明病”泛滥,肥胖已成为社会“公害”。在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居民死因顺位已从50年代的麻疹、肺结核和老衰让位于现在的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其中心脏病的死亡率已超过日本。因心、脑血管病和癌症死亡的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64%以上(全国每年约200万人),占国民死因首位。糖尿病患病率1979年仅占全部人口的0.67%,1998年上升至3.21%,2001年北京等地区糖尿病患病率竟高达6%!营养偏颇的现代“文明病”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给中华民族敲响了警钟!
二、平衡、健康的膳食结构在东方、在中国
1.平衡膳食理论——20世纪营养学的最大贡献
20世纪,营养学的最大贡献是建立了平衡膳食的理论。所谓平衡膳食,就是强调由多种天然食物组成的膳食,可提供人体基本的营养需要,在支持正常发育、保持合适体重,预防营养不良的同时,减少同营养过剩相关疾病的发生。平衡膳食的理论特别强调要避免过量消费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中有潜在不良影响的食品与营养素。由此不难看出,某些人用所谓“没有不平衡的膳食,只有不平衡的饮食习惯”来为垃圾食品“洋快餐”开脱是多么可笑和荒谬!
1968年,瑞典提出名为《斯堪的那维亚国家人民膳食的医学观点》的膳食指导原则,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建议各国仿效。至今,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公布了各自的《膳食指南》。《膳食指南》是根据平衡膳食理论制订的饮食指导原则,是合理选择与搭配食物的陈述性建议,目的在于优化饮食结构,减少与膳食失衡有关的疾病发生。我国政府于1989年首次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在1997年4月,再次发布了修改后的新的膳食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三、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四、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五、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六、吃清淡少盐膳食;
七、饮酒要适量;
八、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重庆市政府提出的“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五谷杂粮要吃够”的口号,在一定意义上,也很好地体现了膳食平衡的思想。
2、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地中海式饮食”
生活在欧洲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国居民心脏病发病率很低,是世界上长寿地区之一。研究这一现象给人们不少启示。大量调查分析发现这与该地区的饮食结构——“地中海式饮食”有关。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倡“地中海式饮食”,即含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的食品,有丰富的蔬菜和水果,还配有开胃食品,其中有味道浓厚的草药调料,当地的西红柿酱和鱼子酱中就有这样的调料,肉则很少吃。总之,淀粉类食品和菜糊状调料,加上大量绿叶蔬菜、新鲜水果就是典型的地中海式饮食结构。古籍介绍古希腊人能制作56种面包,面包也是古罗马人的主食。希波克拉底在她的著作中记述全麦面包有通便、轻泻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膳食纤维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是戊聚糖,二小麦麸就富含此成分。膳食纤维对预防便秘及结肠癌有良好的效果,著名学者苏格拉底就曾谈到大麦、小麦饼、蘸盐面包,橄榄油,奶酪,洋葱及蔬菜。一首拉丁语的诗歌描述了当时农民的饮食:包括鱼、大蒜、面包以及欧芹、芸香等蔬菜烹制的菜糊状调料。简而言之,“地中海式饮食”的食谱就是全麦面包和味道浓厚的菜糊——其可能是现代调味品的起源。古地中海国家的饮食中肉很少,因为当时的肉很昂贵,他们吃的是羊奶酪。营养学家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分析,认为地中海式饮食是最有利于健康的。意大利人的冠心病发病率之低在西欧很突出,这同他们喜欢食用含高质量蛋白质的硬小麦制作的面包和通心粉,进食鸡蛋、蔬菜、水果、乳酪、火腿,外加西红柿酱和绿叶蔬菜等是有密切联系的。
地中海人常饮用干红葡萄酒,其中含有人们所熟悉的阿司匹林的基础成分——水杨酸。红葡萄酒中水杨酸的含量比白葡萄酒几乎高1倍,长期适量饮用干红葡萄酒等于服用了小剂量阿司匹林;众所周知,低剂量阿司匹林有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心肌梗死的功效。此外,葡萄皮含的白藜芦醇,也是具有潜在抗癌功能的物质。在红、绿葡萄中均含有此物质,但红葡萄中含量更高。
野菜马齿苋也是地中海人餐桌上的一道“风景”,他们将马齿苋调入蔬菜色拉中食用。马齿苋含丰富的-3脂肪酸,该单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体内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生成,增加前列腺素的合成,并使血栓素a2(强烈的血管收缩剂和血小http://www.rixia.cc板凝结剂)减少;血液黏度下降防止了血小板聚集、减少了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的形成,对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功不可没。中国古代医学文献对马齿苋有许多记载:《本草纲目》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长命菜”日夏养花网。《中国药植图鉴》称之为“长寿菜”,此外还有“安乐菜”、“五行草”、“九头狮子草”等别名。马齿苋含营养素之丰富、全面,是其他蔬菜和水果难以媲美的:其所含的胡萝卜素以效价最高的型为主体,视黄醇当量(即维生素a的国际单位=0.6微克-胡萝卜www.rixia.cc素)为胡萝卜素的2~2.5倍。马齿苋汁对平滑肌有显著的作用,用它制成的饮料有明目作用。马齿苋还是罕见的天然高钾食物,由于细胞内缺钾会导致细胞含水量减少,而细胞内水分下降与细胞衰老正相关,进食马齿苋可保持血钾和细胞内的钾处于正常水平。因此中外古人称马齿苋为“长寿菜”,并非完全是生活经验之谈,也具有相应的营养学含义。
近20年来,地中海国家的肉食消费日益增多;与此同时,蔬菜、土豆和面包的消费有所下降,但鱼仍然是其食谱中的基本食品。地中海地区的人民明白,他们的传统饮食是有利于健康的。而地中海式的饮食最重要的特点是——既简单清淡,又富含营养。
3、美国推行的“食物指南金字塔”
1996年1月美国农业部推行了“食物指南金字塔”,提出了居民每日选择食物品种和数量的建议。目的在于减少心脏病、高血压、某些癌症、糖尿病等与饮食有关疾病的发生。围绕食物指南构图的争论一度十分激烈,1992年秋,这张图形公布后立即遭到美国肉制品和奶制品商的猛烈批评,认为其不符合西方居民的生活需求,美国农日夏养花网业部长马迪根的主张受到了全方位的抨击。此后,在耗费了86万美元、完成了进一步的科学验证后,才证实了食物指南金字塔的设计是科学的。
食物指南金字塔的底层为植物性食物,包括面包、麦片、米、面食等,意味着主要的营养供应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大部分热能取自碳水化合物。在食物指南金字塔中粮食的比例最高,每人每日需6~11份(每份即指面包一片或粮谷类熟食28.35克);金字塔自下而上第二层中蔬菜、水果平分秋色,蔬菜每日需3~5份(一份指半碗熟白菜、一小碟西兰花或一杯生菜沙拉、或3/4杯菜汁),水果2~4份(一份指3/4杯果汁、1/2杯罐头水果或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一根香蕉或一只桔子),其是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适量摄入蔬菜水果有助于预防癌症和心脏病,摄取量根据高限制定;倒数第三层是鱼、肉、禽、蛋和奶类各半,后者每日食用2~3份(一份奶类食品指一杯牛奶、一杯酸奶或14克左右的奶酪);鱼、肉、禽、蛋和核桃、花生、大豆类等食物每日共需2~3份(一份相当于28~36克肉、禽、鱼,或1/2杯已做熟的干豆类,一个鸡蛋或两勺花生酱);顶层是油、盐、糖,这些食物没有规定摄入量,是为了告诫大家食用它们要有限制,以避免潜在的危害。美国食物指南金字塔中、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较西方传统饮食显著减少。明眼人不难看出,美国推行的“食物指南金字塔”实质上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膳食结构的翻版。
2005年1月美国农业部又推出了的标题是“走向健康的一步”的、新的“饮食指南”。修改后的食物指南金字塔要点是“强调要吃得适度、不过分,同时要运动”。新金字塔是由从上到下6条不同颜色(代表各种食物)、不同宽度(代表总热卡比例)的带组成的三角形。橙色代表谷类、绿色为蔬菜、红色为水果、兰色为奶及乳制品、紫色为肉和豆类、黄色代表油脂和备用热卡(可以随意支配的热量);其中橙色最宽、黄色最窄;在金字塔的左侧还有一个楼梯,有一个人在台阶上攀登,代表要结合体育运动。塔基的“每日”字样是针对建议每天吃的食品,如全麦面包等;塔顶的“偶然”字样则针对油酥糕点等高热量的甜食。新“饮食指南金字塔”共有12个版本,以适应不同人群个体的需要,采用哪一种版本取决于每个人的体力活动量和热量摄入量。上网查询(www.mypyramid.gov)就可以得到根据你的身体参数等具体情况计算出的数据。
制定新“饮食指南金字塔”,目的在于使美国人能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营养与运动相结合的、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便对付在美国越来越严重流行的肥胖病。其特点如下:
1、强调膳食多样化,蔬菜要花色品种多,而且要多吃豆类蔬菜以及深绿色与橙色的蔬菜。
2、强调要尽量选食有“全”字的全谷类食物——全麦面包、全麦饼、麦片等,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3、强调食物要控制低脂肪,油脂来自鱼、果仁及植物油。限制全脂奶、牛油、奶油、猪油以及冰激凌,对植物油中的椰子油、棕榈油也需要限制。
4、强调要将豆类和肉类一起作为蛋白质的来源。
5、强调要重视水果、食用水果的品种多样化,但是对饮用果汁要节制。
6、设置了备用热卡——即可以随意支配的热卡,指用于酒、啤酒、饮料、糖果、奶酪、肥肉、甜食等。
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指出,食物、营养因素在各种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著名的专业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美国医学学会杂志》都指出,食物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成分能帮助对抗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和骨质疏松症。食物中含有的植物营养素——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还能延缓衰老。专家们一致认为,改变传统的西方的饮食结构可以使美国人的平均寿命延长10年。
4、中华民族的传统膳食结构
我们炎黄子孙自古就注重营养,这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中国人在膳食结构上非常强调平衡、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之间的互补,中国是世界上保持食物的生物来源多样化最丰富的国家,对如何维持膳食平衡有许多精辟生动的论述。
怎样才能做到平衡膳食呢?就是要根据身体需求,调整膳食结构,科学配餐。注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等几大营养素的比例,粮食、果蔬和动物性食物的合理搭配。《黄帝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保其正色”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辨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有关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有如下精辟论述: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
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
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
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
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
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
人在一生中,通过一日三餐把近百吨的水、粮食、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等食物一口一口地吃下去,由婴儿长大成人,塑造了自己的身体与健康,一个人一年的饮食量达一吨之多。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要根据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决定。如果按食量分配,每个人一天吃500克主食的话,早晚应各吃150克、中午200克,即采用3:4:3的三餐分配比例比较合适,就是我们常说的“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科学配餐有以下五项原则:
①确保膳食构成的食物结构合理,各种食物所含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保持营养平衡。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百分比应分别是10%~15%,20%~30%,60%~65%。
②一日三餐的能量比例应与工作强度相匹配、避免早餐过少,晚餐过多的弊病。热量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较为适宜。
③保证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的供给量。蛋白质除部分由粮食提供外,总量的1/3~1/2必须由大豆、肉类、蛋类供给。除植物油和食物本身所含的脂肪外,还应搭配部分动物脂肪、即通过食物中适量搭配肉类来解决。
④蔬菜水果的供给量每人每天需800克左右(其中4/5为蔬菜、1/5为水果)。蔬菜中最好有一半是绿色或有色的叶菜,品种应当多样化,不仅包括根、茎、叶、花、果类蔬菜,还要搭配豆类蔬菜、菌类和藻类。
⑤膳食搭配要注意酸碱平衡;主食要做到杂与精、干与稀的平衡;副食调配要做到生熟菜搭配、荤素搭配平衡。在荤菜方面,既要有四条腿的猪、牛、羊(任选其一种),又要有两条腿的鸡、鸭、鹅,还要有一条腿的鱼和菌类。由于烹调食物原料的品种与食用部位不同,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因此,通过科学搭配,就能保证每道菜所含的营养更全面、合理。
中华民族传统膳食强调“辨证用膳”,就是指膳食应结合四时气候、环境等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在养生防病中食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四季气候存在春温、夏热、暑湿且盛、秋凉而燥以及冬寒的特点,而人的生理、病理过程又易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要注意使食物的选择与之相适应。如在阳气生发的春季,特别是少雪、温盛、气候异常时,饮食则应清淡,不宜过食油腻、烹煎动火之物,并应选食鸭梨、荸荠、桔子、甘蔗等果品为辅助,常食绿豆汤、绿豆芽等,取其清淡、甘凉之性,以免积热在里。夏季暑热兼湿,肤腠开泄、出汗亦多,人常贪食生冷,寒凉之物太过则易伤脾胃。因此炎暑之季,宜食甘寒、利湿清暑、少油之品,如西瓜、冬瓜、白兰瓜等,常饮绿豆汤,并以灯心、竹叶、石膏、酸梅、冰糖煎水代茶饮,取其清热、解暑利湿、养阴益气之功。盛夏季节,平素为阳虚体质,常服人参、鹿茸、附子等温补之品的人,也应减少服用或暂停。秋冬季节的饮食也需要适应季节的气候特征。对于疾病治疗过程中食物的选择,也要考虑四时气候。同是风寒外感,欲用辛温之物取汗:葱白、生姜煎水只宜在冬季服用,盛夏时节则宜选用鲜藿香叶加冰糖煎水代茶,以求驱散表寒。秋季燥盛,应配以桑叶、菊花、芦根等辛凉、生津润燥之物。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存在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饮食,所以也是需要加以考虑的因素。
(三)、健康促进发展,牢记“营养经济学”
2001年,全国卫生资源消耗6,100多亿元,因疾病、伤残造成的损失约7,800亿元,总计近14,000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众所周知,“三峡工程”十五年的总投资才2000亿元!国家“九五”攻关完成的研究表明:在疾病的预防工作上投资1元钱,就可以节省8.5元的医疗费和100元的抢救费用。
世界医学界公认:医疗、营养、护理是临床治疗的三大环节,中国有13亿人,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下,患病的人不在少数,人们往往都是得了病以后才忙于治疗,高昂的医疗费用不仅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也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增加公费医疗的投入与医疗保险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有重视营养知识的普及,才能将庞大的医疗开支节省下来。美国曾作过有关统计,如果加大营养知识宣传和普及,使人民群众关注营养,并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正确的饮食保健主张,就可以直接减少患病人数,最终节省下可观的医疗开支。健康就是gdp!这一“营养经济学”的观点,对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尤为重要!
食物、能源、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四大危机,其中食物营养问题最为突出。我国国民营养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没有呈现像人均国民收入水平那样大的差距。如果引导得当,不仅有进一步缩小的可能,而且能够利用我们传统饮食文化的固有优势,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因营养失调所出现的“文明病”的困扰。但“洋快餐”的错误导向,导致众多饮食误区存在、盲目的食物消费、资源的浪费,造成“文明病”泛滥等众多严峻的现实令人触目惊心。
2002年1月10日出版的《远东经济评论》周刊发表了题为“糖尿病:亚洲的现代灾难”的文章,国际糖尿病协会负责人保罗?齐迈特讲话指出“全世界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就患者数量而言,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流行病。”他说:“令人不安的是,形势正变得越来越糟。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计,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将增加一倍,而印度和中国遭受糖尿病的打击将尤为沉重!”。1979年,糖尿病在中国是罕见的,发病率仅占总人口的0.67%;到1998年,全国糖尿病发病人数达总人口的3.21%;2001年上海市与北京市完成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两各个城市糖尿病的发病率已达人口的6%左右。国际糖尿病协会负责人尖锐地指出:“罪魁祸首就是高热量的膳食和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使得保持了几千年的、健康的传统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渐渐地消失”。
糖尿病被称为“无形的杀手”,糖尿病的治疗费用非常昂贵,欧美发达国家目前5%~10%的保健预算用于糖尿病防治,日本1998年防治糖尿病的费用为169亿美元、占卫生总预算的6%。国际糖尿病协会预测:“在未来十年中,糖尿病将会使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卫生预算难以维继”。然而,流行病学的研究却清楚地表明,平衡的膳食和充足的锻炼在一开始就能阻止糖尿病的发生!因此我们将其总结为一句话——“管住嘴,迈开腿”,这也是进行糖尿病防治最节省费用、最有效的方法。
2002年1月14日,克利斯托夫?约翰逊在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的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西式快餐与变化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中国将会有更多体重超重的年轻人,更多的减肥诊所”。1986~1996年十年间,我国儿童肥胖人数就翻了1~2番,上海、北京、天津市众多减肥诊所,一个疗程的费用就超过600美元,但仍门庭若市。美国生产的减肥食品和药物成了热门货,当中国还在与贫血、营养不良等“贫困病”斗争时,以“洋快餐”为代表的西方饮食文化大举登陆,造成“文明病”泛滥。而为治疗“文明病”,又要耗费巨大的财富,一边是在大吃“洋快餐”迅速肥胖;一边又在进口洋药、洋办法减肥;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有一个结果——就是使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落空!如果放任自流,会导致空前的民族灾难,此话绝非危言耸听。
世界上有许多关于科学的营养改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前途的事例。众所周知,印度用水牛奶完成了“白色革命”,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展示了发展中国家推行科学营养,提高健康素质的成功经验;而北欧国家挪威,却依靠“一勺野生鳕鱼肝油,强壮了一个国家”。挪威根据其国情,强调学生每天要吃一勺野生鳕鱼肝油,结果大大提高了这个位于北极圈内国家的人均寿命和健康水平。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总干事曾赞许地指出:“希望通过科研和努力,使人们进入一个新时代,让野生鳕鱼肝油成为每天饮食的组成部分”。挪威现在已经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国家。
重视营养科普,让人民群众接受平衡膳食的主张,可以预防许多疾病。采取有效的营养措施,能大幅度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北欧国家芬兰,有一个省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很高,芬兰将该省作为这些疾病的重点防治试点省,5年内用于宣传教育和防治措施的经费约100万美元。此后该省居民因心肌梗死、脑血栓、脑溢血发生偏瘫的患者数目大幅度减少,五年内总共节省了600万美元的医疗支出,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事例。
赵霖教授发表了题为《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 》的主题报告
食物不仅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也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基本的生物学法则决定了食品工业是“天下第一产业”,也是人类的“朝阳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食品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2002年增长速度达15.7%,同年餐饮业产值达5000亿人民币,从业人员2200 万人。2003年虽然有“非典”的影响,但食品工业仍以18.6%的速度增长。营养并非无本之木,其是依赖于食品产生的。因此可以描述为:食物好比是皮、营养则好比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膳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过去物资短缺、食物单调,想吃的东西买不到,现在商品琳琅满目,许多人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应当怎么吃了。法国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她吃的是什么和怎么吃”。
吃饭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事,然而人类通过漫长的历程才从“吃饱求生存”发展到懂得“吃好求健康”。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传统食疗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各民族的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它形成发展的几千年中,浸透着祖先和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伟大民族的智慧。正如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所指出的:“我中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一、吃什么和怎么吃关系着民族的命运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对影响人类健康的众多因素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居首位、为15%,膳食营养因素的影响仅次于遗传、为13%,远高于医疗因素(仅8%)的作用。著名的维多利亚宣言提出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居于首位的就是合理膳食。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寓医于食”的传统,食疗养生的理念被人民群众广泛接受。“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则是明代医药学巨匠李时珍对膳食营养的健康作用所做的高度概括。
人类吃的食物不外乎以下五类,第一类是谷物粮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第二类是动物性食物,包括富含动物蛋白质的瘦肉、禽、蛋、鱼类等;第三类是富含植物蛋白质的豆类,以及乳类和乳制品;第四类是蔬菜、水果;第五类是油脂。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包括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脂肪、矿物质、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此外,食物中还含有许多具抗氧化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人体对不同的营养素需要量相差极大,蛋白质、脂肪每日需几十克,而微量元素硒、维生素b12每日仅需若干微克。营养学家把每日需要量在1克以上的营养素称为宏量营养素、包括六大类40多种;将每日需要量从微克到毫克级的营养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称为微营养素。
不同食物的营养素成分不同,如米、面等以淀粉、即碳水化合物为主;牛奶、大豆、鸡蛋、瘦肉以蛋白质为主;水果、蔬菜则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食物间的千差万别要求我们想做到膳食平衡,营养全面,就一定要不挑食、不偏食。由于世界各国人口、生产力水平、生活习惯各异,特别是农畜产品、鱼类等食品生产数量不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食物结构。如欧、美等国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国为典型的素食结构;日本吸收东西方膳食的优点,植物与动物蛋白搭配比较合理,加之政府对膳食营养比例、食品构成、消费比重的重视,使日本人均预期寿命现在居世界前列。
我国目前恩格尔系数(食品类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已低于50%,初步进入了小康,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成果之一。我国传统膳食结约70%的热量与67%的蛋白质来自占食物总量约60%~65%的主食、谷物等粮食。虽然钙等矿物质与铁、锌等微量元素供应不足,维生素a及b族维生素相对短缺,但传统食物结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健康状况明显改善,1990年17岁的男性青年比1975年同龄人身高增加4.3厘米,体重增加5.9千克。出生预期寿命也从建国初期的44.39岁上升到70岁以上。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极端不平衡,食物消费也存在巨大差异——即:“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贫困病与富裕文明病并存”。全国仍有相当比例的人口没有彻底解决温饱,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因营养过剩、体力活动减少,肥胖群体迅速增加。2004年10月12日,卫生部新闻发布会宣布的2002年8月~12月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约1.6亿人,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6%,全国共约2000万患者。大城市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从1996年的4.6%上升到6.4%。
2001年公布的统计报告称:有3000万20岁以上的中国人肥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脂肪肝和动脉硬化等“文明病”泛滥,肥胖已成为社会“公害”。在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居民死因顺位已从50年代的麻疹、肺结核和老衰让位于现在的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其中心脏病的死亡率已超过日本。因心、脑血管病和癌症死亡的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64%以上(全国每年约200万人),占国民死因首位。糖尿病患病率1979年仅占全部人口的0.67%,1998年上升至3.21%,2001年北京等地区糖尿病患病率竟高达6%!营养偏颇的现代“文明病”严重威胁着国民健康,给中华民族敲响了警钟!
二、平衡、健康的膳食结构在东方、在中国
1.平衡膳食理论——20世纪营养学的最大贡献
20世纪,营养学的最大贡献是建立了平衡膳食的理论。所谓平衡膳食,就是强调由多种天然食物组成的膳食,可提供人体基本的营养需要,在支持正常发育、保持合适体重,预防营养不良的同时,减少同营养过剩相关疾病的发生。平衡膳食的理论特别强调要避免过量消费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中有潜在不良影响的食品与营养素。由此不难看出,某些人用所谓“没有不平衡的膳食,只有不平衡的饮食习惯”来为垃圾食品“洋快餐”开脱是多么可笑和荒谬!
1968年,瑞典提出名为《斯堪的那维亚国家人民膳食的医学观点》的膳食指导原则,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建议各国仿效。至今,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公布了各自的《膳食指南》。《膳食指南》是根据平衡膳食理论制订的饮食指导原则,是合理选择与搭配食物的陈述性建议,目的在于优化饮食结构,减少与膳食失衡有关的疾病发生。我国政府于1989年首次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在1997年4月,再次发布了修改后的新的膳食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三、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四、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五、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六、吃清淡少盐膳食;
七、饮酒要适量;
八、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重庆市政府提出的“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五谷杂粮要吃够”的口号,在一定意义上,也很好地体现了膳食平衡的思想。
2、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地中海式饮食”
生活在欧洲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国居民心脏病发病率很低,是世界上长寿地区之一。研究这一现象给人们不少启示。大量调查分析发现这与该地区的饮食结构——“地中海式饮食”有关。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倡“地中海式饮食”,即含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的食品,有丰富的蔬菜和水果,还配有开胃食品,其中有味道浓厚的草药调料,当地的西红柿酱和鱼子酱中就有这样的调料,肉则很少吃。总之,淀粉类食品和菜糊状调料,加上大量绿叶蔬菜、新鲜水果就是典型的地中海式饮食结构。古籍介绍古希腊人能制作56种面包,面包也是古罗马人的主食。希波克拉底在她的著作中记述全麦面包有通便、轻泻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膳食纤维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是戊聚糖,二小麦麸就富含此成分。膳食纤维对预防便秘及结肠癌有良好的效果,著名学者苏格拉底就曾谈到大麦、小麦饼、蘸盐面包,橄榄油,奶酪,洋葱及蔬菜。一首拉丁语的诗歌描述了当时农民的饮食:包括鱼、大蒜、面包以及欧芹、芸香等蔬菜烹制的菜糊状调料。简而言之,“地中海式饮食”的食谱就是全麦面包和味道浓厚的菜糊——其可能是现代调味品的起源。古地中海国家的饮食中肉很少,因为当时的肉很昂贵,他们吃的是羊奶酪。营养学家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分析,认为地中海式饮食是最有利于健康的。意大利人的冠心病发病率之低在西欧很突出,这同他们喜欢食用含高质量蛋白质的硬小麦制作的面包和通心粉,进食鸡蛋、蔬菜、水果、乳酪、火腿,外加西红柿酱和绿叶蔬菜等是有密切联系的。
地中海人常饮用干红葡萄酒,其中含有人们所熟悉的阿司匹林的基础成分——水杨酸。红葡萄酒中水杨酸的含量比白葡萄酒几乎高1倍,长期适量饮用干红葡萄酒等于服用了小剂量阿司匹林;众所周知,低剂量阿司匹林有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心肌梗死的功效。此外,葡萄皮含的白藜芦醇,也是具有潜在抗癌功能的物质。在红、绿葡萄中均含有此物质,但红葡萄中含量更高。
野菜马齿苋也是地中海人餐桌上的一道“风景”,他们将马齿苋调入蔬菜色拉中食用。马齿苋含丰富的-3脂肪酸,该单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体内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生成,增加前列腺素的合成,并使血栓素a2(强烈的血管收缩剂和血小http://www.rixia.cc板凝结剂)减少;血液黏度下降防止了血小板聚集、减少了冠状动脉痉挛和血栓的形成,对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功不可没。中国古代医学文献对马齿苋有许多记载:《本草纲目》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长命菜”日夏养花网。《中国药植图鉴》称之为“长寿菜”,此外还有“安乐菜”、“五行草”、“九头狮子草”等别名。马齿苋含营养素之丰富、全面,是其他蔬菜和水果难以媲美的:其所含的胡萝卜素以效价最高的型为主体,视黄醇当量(即维生素a的国际单位=0.6微克-胡萝卜www.rixia.cc素)为胡萝卜素的2~2.5倍。马齿苋汁对平滑肌有显著的作用,用它制成的饮料有明目作用。马齿苋还是罕见的天然高钾食物,由于细胞内缺钾会导致细胞含水量减少,而细胞内水分下降与细胞衰老正相关,进食马齿苋可保持血钾和细胞内的钾处于正常水平。因此中外古人称马齿苋为“长寿菜”,并非完全是生活经验之谈,也具有相应的营养学含义。
近20年来,地中海国家的肉食消费日益增多;与此同时,蔬菜、土豆和面包的消费有所下降,但鱼仍然是其食谱中的基本食品。地中海地区的人民明白,他们的传统饮食是有利于健康的。而地中海式的饮食最重要的特点是——既简单清淡,又富含营养。
3、美国推行的“食物指南金字塔”
1996年1月美国农业部推行了“食物指南金字塔”,提出了居民每日选择食物品种和数量的建议。目的在于减少心脏病、高血压、某些癌症、糖尿病等与饮食有关疾病的发生。围绕食物指南构图的争论一度十分激烈,1992年秋,这张图形公布后立即遭到美国肉制品和奶制品商的猛烈批评,认为其不符合西方居民的生活需求,美国农日夏养花网业部长马迪根的主张受到了全方位的抨击。此后,在耗费了86万美元、完成了进一步的科学验证后,才证实了食物指南金字塔的设计是科学的。
食物指南金字塔的底层为植物性食物,包括面包、麦片、米、面食等,意味着主要的营养供应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大部分热能取自碳水化合物。在食物指南金字塔中粮食的比例最高,每人每日需6~11份(每份即指面包一片或粮谷类熟食28.35克);金字塔自下而上第二层中蔬菜、水果平分秋色,蔬菜每日需3~5份(一份指半碗熟白菜、一小碟西兰花或一杯生菜沙拉、或3/4杯菜汁),水果2~4份(一份指3/4杯果汁、1/2杯罐头水果或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一根香蕉或一只桔子),其是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适量摄入蔬菜水果有助于预防癌症和心脏病,摄取量根据高限制定;倒数第三层是鱼、肉、禽、蛋和奶类各半,后者每日食用2~3份(一份奶类食品指一杯牛奶、一杯酸奶或14克左右的奶酪);鱼、肉、禽、蛋和核桃、花生、大豆类等食物每日共需2~3份(一份相当于28~36克肉、禽、鱼,或1/2杯已做熟的干豆类,一个鸡蛋或两勺花生酱);顶层是油、盐、糖,这些食物没有规定摄入量,是为了告诫大家食用它们要有限制,以避免潜在的危害。美国食物指南金字塔中、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较西方传统饮食显著减少。明眼人不难看出,美国推行的“食物指南金字塔”实质上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膳食结构的翻版。
2005年1月美国农业部又推出了的标题是“走向健康的一步”的、新的“饮食指南”。修改后的食物指南金字塔要点是“强调要吃得适度、不过分,同时要运动”。新金字塔是由从上到下6条不同颜色(代表各种食物)、不同宽度(代表总热卡比例)的带组成的三角形。橙色代表谷类、绿色为蔬菜、红色为水果、兰色为奶及乳制品、紫色为肉和豆类、黄色代表油脂和备用热卡(可以随意支配的热量);其中橙色最宽、黄色最窄;在金字塔的左侧还有一个楼梯,有一个人在台阶上攀登,代表要结合体育运动。塔基的“每日”字样是针对建议每天吃的食品,如全麦面包等;塔顶的“偶然”字样则针对油酥糕点等高热量的甜食。新“饮食指南金字塔”共有12个版本,以适应不同人群个体的需要,采用哪一种版本取决于每个人的体力活动量和热量摄入量。上网查询(www.mypyramid.gov)就可以得到根据你的身体参数等具体情况计算出的数据。
制定新“饮食指南金字塔”,目的在于使美国人能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营养与运动相结合的、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便对付在美国越来越严重流行的肥胖病。其特点如下:
1、强调膳食多样化,蔬菜要花色品种多,而且要多吃豆类蔬菜以及深绿色与橙色的蔬菜。
2、强调要尽量选食有“全”字的全谷类食物——全麦面包、全麦饼、麦片等,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3、强调食物要控制低脂肪,油脂来自鱼、果仁及植物油。限制全脂奶、牛油、奶油、猪油以及冰激凌,对植物油中的椰子油、棕榈油也需要限制。
4、强调要将豆类和肉类一起作为蛋白质的来源。
5、强调要重视水果、食用水果的品种多样化,但是对饮用果汁要节制。
6、设置了备用热卡——即可以随意支配的热卡,指用于酒、啤酒、饮料、糖果、奶酪、肥肉、甜食等。
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指出,食物、营养因素在各种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著名的专业刊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美国医学学会杂志》都指出,食物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成分能帮助对抗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和骨质疏松症。食物中含有的植物营养素——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还能延缓衰老。专家们一致认为,改变传统的西方的饮食结构可以使美国人的平均寿命延长10年。
4、中华民族的传统膳食结构
我们炎黄子孙自古就注重营养,这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中国人在膳食结构上非常强调平衡、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之间的互补,中国是世界上保持食物的生物来源多样化最丰富的国家,对如何维持膳食平衡有许多精辟生动的论述。
怎样才能做到平衡膳食呢?就是要根据身体需求,调整膳食结构,科学配餐。注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等几大营养素的比例,粮食、果蔬和动物性食物的合理搭配。《黄帝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保其正色”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辨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有关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有如下精辟论述: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
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
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
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
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
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
人在一生中,通过一日三餐把近百吨的水、粮食、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等食物一口一口地吃下去,由婴儿长大成人,塑造了自己的身体与健康,一个人一年的饮食量达一吨之多。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要根据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决定。如果按食量分配,每个人一天吃500克主食的话,早晚应各吃150克、中午200克,即采用3:4:3的三餐分配比例比较合适,就是我们常说的“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科学配餐有以下五项原则:
①确保膳食构成的食物结构合理,各种食物所含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保持营养平衡。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百分比应分别是10%~15%,20%~30%,60%~65%。
②一日三餐的能量比例应与工作强度相匹配、避免早餐过少,晚餐过多的弊病。热量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较为适宜。
③保证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的供给量。蛋白质除部分由粮食提供外,总量的1/3~1/2必须由大豆、肉类、蛋类供给。除植物油和食物本身所含的脂肪外,还应搭配部分动物脂肪、即通过食物中适量搭配肉类来解决。
④蔬菜水果的供给量每人每天需800克左右(其中4/5为蔬菜、1/5为水果)。蔬菜中最好有一半是绿色或有色的叶菜,品种应当多样化,不仅包括根、茎、叶、花、果类蔬菜,还要搭配豆类蔬菜、菌类和藻类。
⑤膳食搭配要注意酸碱平衡;主食要做到杂与精、干与稀的平衡;副食调配要做到生熟菜搭配、荤素搭配平衡。在荤菜方面,既要有四条腿的猪、牛、羊(任选其一种),又要有两条腿的鸡、鸭、鹅,还要有一条腿的鱼和菌类。由于烹调食物原料的品种与食用部位不同,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因此,通过科学搭配,就能保证每道菜所含的营养更全面、合理。
中华民族传统膳食强调“辨证用膳”,就是指膳食应结合四时气候、环境等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在养生防病中食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四季气候存在春温、夏热、暑湿且盛、秋凉而燥以及冬寒的特点,而人的生理、病理过程又易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要注意使食物的选择与之相适应。如在阳气生发的春季,特别是少雪、温盛、气候异常时,饮食则应清淡,不宜过食油腻、烹煎动火之物,并应选食鸭梨、荸荠、桔子、甘蔗等果品为辅助,常食绿豆汤、绿豆芽等,取其清淡、甘凉之性,以免积热在里。夏季暑热兼湿,肤腠开泄、出汗亦多,人常贪食生冷,寒凉之物太过则易伤脾胃。因此炎暑之季,宜食甘寒、利湿清暑、少油之品,如西瓜、冬瓜、白兰瓜等,常饮绿豆汤,并以灯心、竹叶、石膏、酸梅、冰糖煎水代茶饮,取其清热、解暑利湿、养阴益气之功。盛夏季节,平素为阳虚体质,常服人参、鹿茸、附子等温补之品的人,也应减少服用或暂停。秋冬季节的饮食也需要适应季节的气候特征。对于疾病治疗过程中食物的选择,也要考虑四时气候。同是风寒外感,欲用辛温之物取汗:葱白、生姜煎水只宜在冬季服用,盛夏时节则宜选用鲜藿香叶加冰糖煎水代茶,以求驱散表寒。秋季燥盛,应配以桑叶、菊花、芦根等辛凉、生津润燥之物。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存在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饮食,所以也是需要加以考虑的因素。
(三)、健康促进发展,牢记“营养经济学”
2001年,全国卫生资源消耗6,100多亿元,因疾病、伤残造成的损失约7,800亿元,总计近14,000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众所周知,“三峡工程”十五年的总投资才2000亿元!国家“九五”攻关完成的研究表明:在疾病的预防工作上投资1元钱,就可以节省8.5元的医疗费和100元的抢救费用。
世界医学界公认:医疗、营养、护理是临床治疗的三大环节,中国有13亿人,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下,患病的人不在少数,人们往往都是得了病以后才忙于治疗,高昂的医疗费用不仅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也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增加公费医疗的投入与医疗保险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有重视营养知识的普及,才能将庞大的医疗开支节省下来。美国曾作过有关统计,如果加大营养知识宣传和普及,使人民群众关注营养,并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正确的饮食保健主张,就可以直接减少患病人数,最终节省下可观的医疗开支。健康就是gdp!这一“营养经济学”的观点,对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尤为重要!
食物、能源、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四大危机,其中食物营养问题最为突出。我国国民营养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没有呈现像人均国民收入水平那样大的差距。如果引导得当,不仅有进一步缩小的可能,而且能够利用我们传统饮食文化的固有优势,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因营养失调所出现的“文明病”的困扰。但“洋快餐”的错误导向,导致众多饮食误区存在、盲目的食物消费、资源的浪费,造成“文明病”泛滥等众多严峻的现实令人触目惊心。
2002年1月10日出版的《远东经济评论》周刊发表了题为“糖尿病:亚洲的现代灾难”的文章,国际糖尿病协会负责人保罗?齐迈特讲话指出“全世界约有1.5亿糖尿病患者,就患者数量而言,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流行病。”他说:“令人不安的是,形势正变得越来越糟。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计,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将增加一倍,而印度和中国遭受糖尿病的打击将尤为沉重!”。1979年,糖尿病在中国是罕见的,发病率仅占总人口的0.67%;到1998年,全国糖尿病发病人数达总人口的3.21%;2001年上海市与北京市完成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两各个城市糖尿病的发病率已达人口的6%左右。国际糖尿病协会负责人尖锐地指出:“罪魁祸首就是高热量的膳食和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使得保持了几千年的、健康的传统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渐渐地消失”。
糖尿病被称为“无形的杀手”,糖尿病的治疗费用非常昂贵,欧美发达国家目前5%~10%的保健预算用于糖尿病防治,日本1998年防治糖尿病的费用为169亿美元、占卫生总预算的6%。国际糖尿病协会预测:“在未来十年中,糖尿病将会使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卫生预算难以维继”。然而,流行病学的研究却清楚地表明,平衡的膳食和充足的锻炼在一开始就能阻止糖尿病的发生!因此我们将其总结为一句话——“管住嘴,迈开腿”,这也是进行糖尿病防治最节省费用、最有效的方法。
2002年1月14日,克利斯托夫?约翰逊在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的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西式快餐与变化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中国将会有更多体重超重的年轻人,更多的减肥诊所”。1986~1996年十年间,我国儿童肥胖人数就翻了1~2番,上海、北京、天津市众多减肥诊所,一个疗程的费用就超过600美元,但仍门庭若市。美国生产的减肥食品和药物成了热门货,当中国还在与贫血、营养不良等“贫困病”斗争时,以“洋快餐”为代表的西方饮食文化大举登陆,造成“文明病”泛滥。而为治疗“文明病”,又要耗费巨大的财富,一边是在大吃“洋快餐”迅速肥胖;一边又在进口洋药、洋办法减肥;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有一个结果——就是使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落空!如果放任自流,会导致空前的民族灾难,此话绝非危言耸听。
世界上有许多关于科学的营养改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前途的事例。众所周知,印度用水牛奶完成了“白色革命”,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展示了发展中国家推行科学营养,提高健康素质的成功经验;而北欧国家挪威,却依靠“一勺野生鳕鱼肝油,强壮了一个国家”。挪威根据其国情,强调学生每天要吃一勺野生鳕鱼肝油,结果大大提高了这个位于北极圈内国家的人均寿命和健康水平。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总干事曾赞许地指出:“希望通过科研和努力,使人们进入一个新时代,让野生鳕鱼肝油成为每天饮食的组成部分”。挪威现在已经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国家。
重视营养科普,让人民群众接受平衡膳食的主张,可以预防许多疾病。采取有效的营养措施,能大幅度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北欧国家芬兰,有一个省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很高,芬兰将该省作为这些疾病的重点防治试点省,5年内用于宣传教育和防治措施的经费约100万美元。此后该省居民因心肌梗死、脑血栓、脑溢血发生偏瘫的患者数目大幅度减少,五年内总共节省了600万美元的医疗支出,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事例。
怎样才能吃到蔬菜的营养?
请大家帮帮忙吧。。。在网中帮你找的,你可以看一下. 蔬菜是我们每天必吃的食物之一,它的营养作用是鱼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和大米、面粉等主食不能替代的,如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营养素就只存 在于蔬菜水果中;蔬菜和水果还能提供果胶类的膳食纤维,以保证我们肠道的健康;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色泽,不但可以使我们的食物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对人体 的健康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蔬菜和水果有这么重要的营养作用,但如果不能科学食用,它的营养作用也不能体现出来。那么怎样吃蔬菜和水果才最有营养 呢? 吃不同品种的蔬菜和水果 蔬菜水果的品种很多,不同的品种营养价值相差很大。 拿蔬菜来说。嫩茎、叶、花类的维生素C含量比较高,但最高的却是茄果类蔬菜中的辣椒;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含量比较高,但韭菜等深绿色蔬菜中的含量也不少;山药、茨菰、菱角中的淀粉含量远远高于其他蔬菜;茄果类蔬菜中的果胶含量也是其他蔬菜不能相比的。 再说水果。我们常吃的苹果、梨中的维生素C含量并不高,维生素在水果中的分布主要在柑橘类和猕猴桃、枣类等水果中;而杏、李、芒果等红黄色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香蕉中的碳水化合物含有比较多的淀粉。 由此可见,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其所含的营养素种类不同,甚至不同色泽的水果,其营养素的分布也不同。没有一种蔬菜或水果的营养价值绝对高或绝对低,只有选择不同品种的蔬菜和水果才能满足我们对营养素的全面需要。 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吃蔬菜和水果,就要吃新鲜的。维生素C是一种特别“娇气”的维生素,它有“三怕”:怕光、怕热、怕碱。采摘后的蔬菜水果在储存放置的过程中, 各种酶的活动仍在进行,其中就有一些氧化酶在光照和有氧的环境下活性增加,而这些氧化酶大多数是可以氧化维生素C的,维生素C一旦被氧化,就失去了对人体 的生理功能。因此,只有新鲜的蔬菜水果才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储存时间越长,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就越低。例如,鲜枣的维生素C的含量很高,每100 克鲜枣中含有约500毫克的维生素C,但如果将鲜枣加工成干枣,维生素C的含量还不足30毫克! 吃新鲜蔬菜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为了防止亚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有些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使用了硝酸盐类的化肥,使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还有 些蔬菜本身就具有浓集土壤中硝酸盐的作用,例如韭菜、芹菜、萝卜莴苣等。在蔬菜放置的过程中,如果被一些细菌污染,并出现腐败变质或仅仅是有腐败变质的迹 象时,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大大增加。如果长期少量摄入亚硝酸盐,对人体的慢性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亚硝酸盐在人体中如果转化为亚硝胺,就具有致癌作用! 生吃、熟食都有营养 水果一般都可以生食,许多人认为蔬菜也是生吃才有营养,这种观点正确吗? 其实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不同,有的适合生吃,而有些蔬菜就要熟食才能体现营养价值。 例如胡萝卜就适合烹调加工后再吃。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这是维生素A的前体,也属于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有一个特点,就是 它的消化吸收要依赖于脂肪,而胡萝卜本身脂肪含量很少,因此,只有通过烹调加工,用油炒一下,或与其他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一起烹调,才能保证它的吸收。 许多人喜欢生食番茄,生食番茄时维生素C不会被破坏,维生素C的营养价值比较高;但番茄中还有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称为番茄红素,它具有抗氧 化作用,能保护人体心血管系统,番茄红素的这种作用只有在加热后才能显示出来。所以说,这两种吃法都是可取的,只不过吃法不同,对人体的营养价值也就不 同。 还有一些豆类蔬菜,如扁豆、四季豆等,一定要烧熟煮透后才能食用,因为这些豆类中含有一种被称为“植物红细胞凝集素”的物质,食后对人体消化道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这种物质在加热后会被分解破坏,因此豆类一般不适合生食。 合理烹调加工蔬菜 不同的蔬菜,营养价值不同,烹调的方法也就不同。下面介绍的是烹调蔬菜的几种合理方法。 焯水。焯水是一种被经常使用的处理蔬菜的方法。将蔬菜放在沸水锅里烫一下,迅速捞起即可。蔬菜焯水可以减少蔬菜中的草酸。草酸是一种抗营养因 子,它会干扰膳食中钙、铁、锌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消化吸收,而且吃起来涩嘴,因此,无论是从营养的角度还是从口感的角度都应减少草酸的含量。 焯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保护蔬菜中的维生素C。有些人可能不理解,加热时维生素C不是会被破坏吗?在焯水时,由于是瞬间高温,首先破坏 的是蔬菜中可以氧化维生素C的酶类,这些酶类属于蛋白质,在温度上升到80℃以上时,就可以使它变性,失去氧化维生素C的作用,从而保护了维生素C。 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焯水时要注意三点:水多,火大、时间短。有些饭店在焯水时,喜欢在水里加些碱,绿色蔬菜在碱性环境下可以保持青翠的色泽,但是维生素C在碱性环境下基本上被破坏得一干二净。所以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 凉拌。许多家庭喜欢凉拌蔬菜。特别是在夏季,凉拌蔬菜吃起来很爽口。但有些人在凉拌蔬菜前习惯先用盐腌制一下,认为盐腌后比较入味,其实这是 一个不科学的习惯。盐腌时水分渗出,蔬菜中的水溶性营养素也同时渗出,无形中造成了这部分维生素的流失。蔬菜凉拌时加些醋,可以减少对维生素C的破坏。记住,维生素C可是一种“嫌碱爱酸”的维生素噢! 快炒。如果用炒的烹调方法来处理蔬菜,就要注意尽量缩短炒的时间,也就是饭店师傅经常说的“急火快炒”。加热的时间越长,维生素C被破坏得越多。 煮、炖。一些根类蔬菜,如笋的根部;薯类,如山药、芋头等,也可以采用煮、炖或煨的烹调方法。因为这类蔬菜的淀粉含量比较高,还有一些膳食纤维,采用这类烹调方法会软化膳食纤维,同时一部分淀粉还能分解为小分子的糊精,更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 但不管采用哪一种烹调方法,都要注意在洗涤时要先洗后切,如果先切后洗,会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部分流失,营养价值下降。 (摘自2006年第12期《祝您健康》)
比如:白菜,空心菜,波菜,茄子,这些蔬菜都很有营养,
多吃就行啦..
吃新鲜的 蔬菜
感谢大家支持!
怎样提取水果里的维生素C
试验十三 食物中维生素C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2,4-二硝基苯肼法)
【实验目的】
1.熟悉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2.掌握食物中维生素C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实验原理】
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是具有L-糖构型的不饱和多羟化合物,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缺乏时会产生坏血病,因此,又称为抗坏血酸。维生素C分布很广,植物的绿色部分及许多水果(橘类、草莓、山楂、辣椒等)的含量更为丰富。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脱氢维生素C仍保留维生素C的生物活性,在动物组织内被谷胱甘肽等还原成维生素C。在pH>7.5时,脱氢维生素C易将其分子构造重新排列,使其内酯环裂开,生成没有活性的二酮古洛糖酸。维生素C、脱氢维生素C和二酮古洛糖酸合称为总维生素C。
食物中的总维生素C包括还原型和脱氢型两种形式。食物陈旧,贮存日久以及经过烹调处理的食物,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维生素C成为脱氢型,此种形态的维生素C仍有85%左右的维生素C活性,所以对这类食物常常测定总维生素C。测定时须将样品中的还原型维生素C氧化成脱氢型维生素C。因脱氢维生素C和二酮古洛糖酸都能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的脎,脎的生成量与总维生素量成正比。于是将脎溶于硫酸,再与同样处理的维生素C标准液比色,可求出样品中的总维生素C的含量。
【器材和试剂】
1. 器材
硏钵、恒温水浴、72型分光光度计、50m1容量瓶、刻度吸管、100m1锥形瓶。
2. 试剂
(1)橘皮。
(2)9N硫酸:25m1浓硫酸 (比重1.84) 缓慢加入700m1蒸馏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I。
(3)2% 2,4-二硝基苯肼:溶解2g 2,4-二硝基苯肼于100ml
4.5mol/L(9N)硫酸中,过滤。4℃保存。每次用前需再过滤,保存时间限于2周。
(4)85%硫酸:90m1浓硫酸(比重1.84)缓慢加入100mI水中。
(5)1%草酸溶液。
(6)10%硫脲:称取硫脲50g溶于1%500mI草酸中,4℃保存。保存期限2个月。
(7)活性碳:100g活性碳加入750ml
1mol/L(1N)盐酸回流1~2h,过滤,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活性碳至洗涤滤液中无Fe3+为止。然后置烤箱中110℃烘干冷却后置干燥器中备用。
(8)标准维生素C贮存液:精确称取维生素C100mg,以1%草酸溶解并定容至100m1,4℃保存。
(9)标准维生素C应用液:准确吸取标准维生素C贮存液1.0m1置100m1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用时现配。
【操作步骤】
1.样品提取 橘皮2g剪碎置硏钵中,按1%草酸10~15 m1,硏磨5~10min,将提取液收集至50
m1容量瓶中,如此重复提取2~3次,最后加1%草酸至50 m1。
2.氧化、脱色
取上述提取液约10m1置于干燥100m1锥形瓶中,加入活性碳0.5g,充分振摇1min后过滤,取约10m1标准液于另一干燥锥形瓶中,加入活性碳0.5g
,同法振摇、过滤。
3.显色:取试管3支,编号,按下表操作:
试剂 空白 标准 测定
样品滤液(ml) 2.5 — 2.5
标准滤液(ml) — 2.5 —
10%硫脲(ml) 1 1 1
2%2,4—二硝基苯肼(ml) 0 1.0 1.0
混匀,置沸水浴中保温10min取出,流水冷却,空白管加2% 2,4—二硝基苯肼1ml。
4.脎的溶解
各管置冷水浴中缓慢加入85%硫酸3.0m1,边加边摇边冷却。加完后混匀,取出试管,室温下放置10min,于500nm波长下进行比色,以空白管凋零,测吸光度值。
【计算】
【附注】
(1)生蔬菜、水果捣匀浆时可能产生泡沫,为定容准确可加数滴戊醇以除去泡沫。
(2)处理活性炭时Fe3+检查法:取活性炭洗涤滤液少许,加数滴5%亚铁氯化钾,若不出现蓝色,示无Fe3+;或加数滴1%硫氰酸钾,若不出现红色,也示无Fe3+。
方法二:
维生素C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中文摘要:目的,1.学习维生素C定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进一步熟悉、掌握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技术。3.讨论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法的优缺点。4.概括了解维生素C的生理意义及其在新鲜水果中的含量。
维生素C能还原2,6-D。2,6-D在碱性条件下为蓝色,在酸性条件下为红色;维生素C易被2,6-D氧化为脱氢维生素C,而2,6-D本身被还原为无色;当维生素C全部被脱氢氧化后,滴入的2,6-D不能被还原,在酸性条件下呈现红色,即表示溶液中的维生素C刚刚全部被氧化,从2,6-D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被检样品中维生素C的量。
关键词:维生素C;生物样品;测定方法;微量滴定管。
[引言]
1.别名:抗坏血酸、维生素丙、Ascorbic Acid .
2.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酸;久置色渐变微黄;水溶液显酸性反应,易溶于水中,略溶于乙醇,不容于氯仿或*。熔点190~192℃,熔融是同时分解。
3.结构式:
4.发展: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发现了维生素C,由此得以发展,目前 ,维生素已成为国际医药与保健品市场的主要大宗产品之一。中国是全球极少数能生产全部维生素品种的国家之一。其中,维生素C在世界国际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5.功能:本品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参与氨基酸代谢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神经递质、胶原蛋白和细胞间质的合成。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液的凝固、刺激凝血功能、促进铁在肠内吸收、调整血脂、增加抗感染能力。参与解毒等,并具有抗组织胺及阻止致癌物质生成的作用。还具有消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提高免疫能力,防止基因突变,改善心肌缺血,促进伤口愈合等。
[实验部分]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木瓜、橙子。 1.2 仪器:研钵、吸量管(10mL)、容量瓶(50mL)、锥形瓶(50mL)、微量滴定管(5mL)、漏斗、纱布、滤纸、药物天平、玻璃匀浆器。 1.3 试剂 10%盐酸溶液(1500mL)、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2000mL)、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准确称取纯抗坏血酸结晶50mg溶于偏磷酸-醋酸溶液定容到250mL)、偏磷酸-醋酸溶液(称取偏磷酸15g,溶于40mL冰醋酸和450mL蒸馏水所配成的混合液中)。 1.4 方法 1.4.1 制备含维生素C的样品提取液。 将生物样品去皮,取少量肉,置于药物天平,得出其质量(g)。然后用玻璃匀浆器研成浆状,过滤。滤液转入50mL容量瓶中,用酸化的蒸馏水定容,混匀,备用。 1.4.2 滴定 量取样品提取液10mL于锥形瓶中。用微量滴定管,以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滴定样品提取液,呈微弱的玫瑰色,持续5秒钟不退为终点,记录所用2,6-二氯酚靛酚钠的mL数。整个滴定过程不要超过2分钟。取10mL用10%盐酸酸化的蒸馏水做空白对照滴定。 计算:维生素C mg数/100g样品=〔(Va—Vb)S〕/W100 式中:Va为滴定样品提取液所用的2,6-D的平均mL数; Vb为滴定空白对照所用的2,6-D的平均mL数; S为1mL2,6-D溶液相当于维生素C的mg数; W为10ml样品提取液中含量样品的g数。 2 结果 样品 质量(g) 配制溶液(mL) 取出溶液(mL) 消耗2,6-D(mL)
木瓜 6.9 50 20 1.50
橙子 11.3 100 10 4.65
已知维生素C的分子量为176,空白实验中2,6-D的消耗量为0mL。则橙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4.650.001L0.1mol/L176g/mol10)/11.3g100=7.24g 即100g橙子(肉部分)中维生素C的含量7.24g 同理:100g木瓜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0.95g 。 3 讨论 1.提取Vc时,加入4%偏磷酸-醋酸的作用是什么? 答:防止维生素在研磨过程中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而影响滴定的测定。 2.为什么要选取稀酸作为提取溶剂? 答:2,6-D除可被维生素C还原外,也可以被其他还原剂还原为无色,但在酸性条件下,其他还原性物质的还原作用进行得很慢,且维生素C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故选用稀酸作为提取溶剂。
(2,4-二硝基苯肼法)
【实验目的】
1.熟悉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
2.掌握食物中维生素C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实验原理】
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是具有L-糖构型的不饱和多羟化合物,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缺乏时会产生坏血病,因此,又称为抗坏血酸。维生素C分布很广,植物的绿色部分及许多水果(橘类、草莓、山楂、辣椒等)的含量更为丰富。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脱氢维生素C仍保留维生素C的生物活性,在动物组织内被谷胱甘肽等还原成维生素C。在pH>7.5时,脱氢维生素C易将其分子构造重新排列,使其内酯环裂开,生成没有活性的二酮古洛糖酸。维生素C、脱氢维生素C和二酮古洛糖酸合称为总维生素C。
食物中的总维生素C包括还原型和脱氢型两种形式。食物陈旧,贮存日久以及经过烹调处理的食物,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维生素C成为脱氢型,此种形态的维生素C仍有85%左右的维生素C活性,所以对这类食物常常测定总维生素C。测定时须将样品中的还原型维生素C氧化成脱氢型维生素C。因脱氢维生素C和二酮古洛糖酸都能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的脎,脎的生成量与总维生素量成正比。于是将脎溶于硫酸,再与同样处理的维生素C标准液比色,可求出样品中的总维生素C的含量。
【器材和试剂】
1. 器材
硏钵、恒温水浴、72型分光光度计、50m1容量瓶、刻度吸管、100m1锥形瓶。
2. 试剂
(1)橘皮。
(2)9N硫酸:25m1浓硫酸 (比重1.84) 缓慢加入700m1蒸馏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I。
(3)2% 2,4-二硝基苯肼:溶解2g 2,4-二硝基苯肼于100ml
4.5mol/L(9N)硫酸中,过滤。4℃保存。每次用前需再过滤,保存时间限于2周。
(4)85%硫酸:90m1浓硫酸(比重1.84)缓慢加入100mI水中。
(5)1%草酸溶液。
(6)10%硫脲:称取硫脲50g溶于1%500mI草酸中,4℃保存。保存期限2个月。
(7)活性碳:100g活性碳加入750ml
1mol/L(1N)盐酸回流1~2h,过滤,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活性碳至洗涤滤液中无Fe3+为止。然后置烤箱中110℃烘干冷却后置干燥器中备用。
(8)标准维生素C贮存液:精确称取维生素C100mg,以1%草酸溶解并定容至100m1,4℃保存。
(9)标准维生素C应用液:准确吸取标准维生素C贮存液1.0m1置100m1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用时现配。
【操作步骤】
1.样品提取 橘皮2g剪碎置硏钵中,按1%草酸10~15 m1,硏磨5~10min,将提取液收集至50
m1容量瓶中,如此重复提取2~3次,最后加1%草酸至50 m1。
2.氧化、脱色
取上述提取液约10m1置于干燥100m1锥形瓶中,加入活性碳0.5g,充分振摇1min后过滤,取约10m1标准液于另一干燥锥形瓶中,加入活性碳0.5g
,同法振摇、过滤。
3.显色:取试管3支,编号,按下表操作:
试剂 空白 标准 测定
样品滤液(ml) 2.5 — 2.5
标准滤液(ml) — 2.5 —
10%硫脲(ml) 1 1 1
2%2,4—二硝基苯肼(ml) 0 1.0 1.0
混匀,置沸水浴中保温10min取出,流水冷却,空白管加2% 2,4—二硝基苯肼1ml。
4.脎的溶解
各管置冷水浴中缓慢加入85%硫酸3.0m1,边加边摇边冷却。加完后混匀,取出试管,室温下放置10min,于500nm波长下进行比色,以空白管凋零,测吸光度值。
【计算】
【附注】
(1)生蔬菜、水果捣匀浆时可能产生泡沫,为定容准确可加数滴戊醇以除去泡沫。
(2)处理活性炭时Fe3+检查法:取活性炭洗涤滤液少许,加数滴5%亚铁氯化钾,若不出现蓝色,示无Fe3+;或加数滴1%硫氰酸钾,若不出现红色,也示无Fe3+。
方法二:
维生素C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中文摘要:目的,1.学习维生素C定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进一步熟悉、掌握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技术。3.讨论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法的优缺点。4.概括了解维生素C的生理意义及其在新鲜水果中的含量。
维生素C能还原2,6-D。2,6-D在碱性条件下为蓝色,在酸性条件下为红色;维生素C易被2,6-D氧化为脱氢维生素C,而2,6-D本身被还原为无色;当维生素C全部被脱氢氧化后,滴入的2,6-D不能被还原,在酸性条件下呈现红色,即表示溶液中的维生素C刚刚全部被氧化,从2,6-D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被检样品中维生素C的量。
关键词:维生素C;生物样品;测定方法;微量滴定管。
[引言]
1.别名:抗坏血酸、维生素丙、Ascorbic Acid .
2.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酸;久置色渐变微黄;水溶液显酸性反应,易溶于水中,略溶于乙醇,不容于氯仿或*。熔点190~192℃,熔融是同时分解。
3.结构式:
4.发展: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发现了维生素C,由此得以发展,目前 ,维生素已成为国际医药与保健品市场的主要大宗产品之一。中国是全球极少数能生产全部维生素品种的国家之一。其中,维生素C在世界国际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5.功能:本品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参与氨基酸代谢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神经递质、胶原蛋白和细胞间质的合成。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液的凝固、刺激凝血功能、促进铁在肠内吸收、调整血脂、增加抗感染能力。参与解毒等,并具有抗组织胺及阻止致癌物质生成的作用。还具有消除氧自由基的作用,提高免疫能力,防止基因突变,改善心肌缺血,促进伤口愈合等。
[实验部分]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木瓜、橙子。 1.2 仪器:研钵、吸量管(10mL)、容量瓶(50mL)、锥形瓶(50mL)、微量滴定管(5mL)、漏斗、纱布、滤纸、药物天平、玻璃匀浆器。 1.3 试剂 10%盐酸溶液(1500mL)、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2000mL)、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准确称取纯抗坏血酸结晶50mg溶于偏磷酸-醋酸溶液定容到250mL)、偏磷酸-醋酸溶液(称取偏磷酸15g,溶于40mL冰醋酸和450mL蒸馏水所配成的混合液中)。 1.4 方法 1.4.1 制备含维生素C的样品提取液。 将生物样品去皮,取少量肉,置于药物天平,得出其质量(g)。然后用玻璃匀浆器研成浆状,过滤。滤液转入50mL容量瓶中,用酸化的蒸馏水定容,混匀,备用。 1.4.2 滴定 量取样品提取液10mL于锥形瓶中。用微量滴定管,以2,6-二氯酚靛酚钠溶液滴定样品提取液,呈微弱的玫瑰色,持续5秒钟不退为终点,记录所用2,6-二氯酚靛酚钠的mL数。整个滴定过程不要超过2分钟。取10mL用10%盐酸酸化的蒸馏水做空白对照滴定。 计算:维生素C mg数/100g样品=〔(Va—Vb)S〕/W100 式中:Va为滴定样品提取液所用的2,6-D的平均mL数; Vb为滴定空白对照所用的2,6-D的平均mL数; S为1mL2,6-D溶液相当于维生素C的mg数; W为10ml样品提取液中含量样品的g数。 2 结果 样品 质量(g) 配制溶液(mL) 取出溶液(mL) 消耗2,6-D(mL)
木瓜 6.9 50 20 1.50
橙子 11.3 100 10 4.65
已知维生素C的分子量为176,空白实验中2,6-D的消耗量为0mL。则橙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4.650.001L0.1mol/L176g/mol10)/11.3g100=7.24g 即100g橙子(肉部分)中维生素C的含量7.24g 同理:100g木瓜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0.95g 。 3 讨论 1.提取Vc时,加入4%偏磷酸-醋酸的作用是什么? 答:防止维生素在研磨过程中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而影响滴定的测定。 2.为什么要选取稀酸作为提取溶剂? 答:2,6-D除可被维生素C还原外,也可以被其他还原剂还原为无色,但在酸性条件下,其他还原性物质的还原作用进行得很慢,且维生素C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故选用稀酸作为提取溶剂。
这是化学的实验,你去翻翻。。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怎样才能提取水果蔬菜中的营养物质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45172.html
下一篇:到西藏有高原反应喝红景天有用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