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中“菊花”这个意象
有关梅 松 菊的诗中的意象解读分别有那些?
松梅竹菊寓高洁 高考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
从1988年语文高考(论坛)首次出现诗词鉴赏题以来,诗词鉴赏题在高考语文卷中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考试大纲对诗词鉴赏这部分所提出的要求是“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并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题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古诗词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诗人在客观之物上加上主观之意,便创造出一定的意象。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复出现的。笔者在此用一首小诗把高考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进行总结,以助考生记忆,从而更好地解答诗词鉴赏题: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http://www.rixia.cc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1、“松梅竹菊”寓高洁: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2、借“月”托“雁”寄乡思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3、“杜鹃”“鹧鸪”啼凄凄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鹧鸪天 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4、“梧桐”叶落透悲意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2004年福建卷的诗词鉴赏题为朱淑真的《秋夜》,其中就写到了“梧桐”这一意象: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5、别时“长亭”“柳”依依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诗经》中的《采薇》便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6、落“花”流“水”传愁绪“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7、“乌鸦”“燕子”系兴衰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围。燕子则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历史兴衰感慨的寄托。出现“乌鸦”这一意象的高考题目不少,如:2006年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2006年江苏卷《鹧鸪天》“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2007年浙江卷出了一道对比鉴赏题,分别是刘禹锡的《乌衣巷》、吴激的《人月圆》和元曲《山坡羊.燕子》,三篇作品均通过“燕子”这一意象,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8、“草木”仍在人事移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2007年湖北卷诗词鉴赏题《过华清宫》也用到了树木的意象:“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从1988年语文高考(论坛)首次出现诗词鉴赏题以来,诗词鉴赏题在高考语文卷中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考试大纲对诗词鉴赏这部分所提出的要求是“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并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题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古诗词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诗人在客观之物上加上主观之意,便创造出一定的意象。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复出现的。笔者在此用一首小诗把高考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进行总结,以助考生记忆,从而更好地解答诗词鉴赏题: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http://www.rixia.cc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1、“松梅竹菊”寓高洁: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2、借“月”托“雁”寄乡思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3、“杜鹃”“鹧鸪”啼凄凄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鹧鸪天 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4、“梧桐”叶落透悲意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2004年福建卷的诗词鉴赏题为朱淑真的《秋夜》,其中就写到了“梧桐”这一意象: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5、别时“长亭”“柳”依依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诗经》中的《采薇》便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6、落“花”流“水”传愁绪“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7、“乌鸦”“燕子”系兴衰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围。燕子则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历史兴衰感慨的寄托。出现“乌鸦”这一意象的高考题目不少,如:2006年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2006年江苏卷《鹧鸪天》“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2007年浙江卷出了一道对比鉴赏题,分别是刘禹锡的《乌衣巷》、吴激的《人月圆》和元曲《山坡羊.燕子》,三篇作品均通过“燕子”这一意象,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8、“草木”仍在人事移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2007年湖北卷诗词鉴赏题《过华清宫》也用到了树木的意象:“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古诗词中的意象都有哪些
古诗词中的意象都有以下分类:
方式一:
1、树木类。
2、花草类。
3、动物类。
4、风霜雨雪水云类。
5、器物类。
6、颜色类。
7、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的。
8、地点。
9、其他类。
方式二: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5、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6、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7、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方式三:
1、自然意象:
(1)自然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
(2)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梧桐、萍、芭蕉等。
(3)动物类:鸦、杜鹃(杜宇、布谷、子规)、猿、蝉、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等。
2、人或事意象:
(1)人造物象类:舟、湖、长亭、灞陵(桥)、镜、灯(烛、蜡、炬)等。
(2)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笙、饮酒、折柳、捣衣(捣练)等。
意象是诗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作为一门语言艺术,诗一般不会通篇以抽象语言直接表达抽象的情思,而要借助意象表达。简单地说,意象就是融汇着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诗要表现的,是诗人的主观世界和诗人所面对的客观世界。在主观世界一方,诗要表现的主要是情思和美,即诗人对世界和人生的情感体验、思想颖悟以及审美感受。客观世界要求于诗的,则是叙事和状物,叙社会之事,状自然之物。其所状之物、所叙之事,往往也作为意象,借以寄寓主观的情思及美感。
方式一:
1、树木类。
2、花草类。
3、动物类。
4、风霜雨雪水云类。
5、器物类。
6、颜色类。
7、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的。
8、地点。
9、其他类。
方式二:
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5、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6、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7、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方式三:
1、自然意象:
(1)自然景观类:月、流水、斜阳、风、烟、霜等。
(2)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梅、梧桐、萍、芭蕉等。
(3)动物类:鸦、杜鹃(杜宇、布谷、子规)、猿、蝉、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等。
2、人或事意象:
(1)人造物象类:舟、湖、长亭、灞陵(桥)、镜、灯(烛、蜡、炬)等。
(2)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笙、饮酒、折柳、捣衣(捣练)等。
意象是诗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作为一门语言艺术,诗一般不会通篇以抽象语言直接表达抽象的情思,而要借助意象表达。简单地说,意象就是融汇着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诗要表现的,是诗人的主观世界和诗人所面对的客观世界。在主观世界一方,诗要表现的主要是情思和美,即诗人对世界和人生的情感体验、思想颖悟以及审美感受。客观世界要求于诗的,则是叙事和状物,叙社会之事,状自然之物。其所状之物、所叙之事,往往也作为意象,借以寄寓主观的情思及美感。
古诗的意象,大都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正确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
一、动物类
1、蝉
感身世,诉悲凉:唐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句句都可以找到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
痛别离,苦远游: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就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唐卢殷《晚蝉》:"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写蝉以声引愁,旅人行一程,飞蝉跟着鸣一程,似乎专与行人为难,写出了诗人一路走去一路愁苦的沉重心情。
2、鸿雁
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唐李益《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3、杜鹃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在古典诗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词里借杜鹃之声,渲染孤馆的哀怨之情,传达出诗人的哀怨思乡之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诗中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借杜鹃啼血渲染江洲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洲的哀怨之情。
4、鹧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这里它又充当衰败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
5、黄莺
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黄莺歌唱写出江南美丽的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用黄莺鸣啼、燕子轻飞来说明春天的来到。
二、植物类
1、柳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永《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李白《忆秦娥》中有"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也是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2、梅
"梅"有 "性耐寒"的特点,诗人借以表达孤高,不谐流俗的品格,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和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都是以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3、菊
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坚强,气质清高。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4、莲
"莲"与"怜"音同,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5、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6、芳草
以芳草喻离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草的无穷体现出情的弥漫与更生。
以芳草喻所思之人: "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朱敦儒《渔家傲》),"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中芳草即知音的别说。
由芳草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可怜春光闲了,阴多晴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朱敦儒《一落索》)惜芳草就是惜人生。
三、自然现象类
1、明月
明月蕴涵思乡之愁。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的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的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明月是情感的寄托。 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2、流水
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 ,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相和歌辞》)诗人见流水思年华易逝;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水流的持续不断而给人以无奈;"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流水带着寒心默默退去,给人一种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
3黄昏、夕照
感伤的心情意绪: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黄昏如此冷清,词人自然孤寂难耐,愁结柔肠。这种黄昏的伤感往往还表现在离别、相思、闺怨一类的感伤场面中,如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4、细雨、烟雾
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细雨绵绵,愁也弥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归家不得,或者漂泊他乡,不知家在何处,渐渐升起的烟雾使人生出诸多愁绪。
四、时令节日类
1.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如唐王建 《十五夜望月》:"今夜月白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重阳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故云。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如杜甫《九日》中所写:"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3、寒食
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禁火三日,万户无烟,与冷清、萧条有关。如"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4.清明
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例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等。
五、特定地点类
1、长亭
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当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是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写离人望着短亭长亭而不见人归来的伤心情景。王实甫《西厢记》:"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抒发的也是离别的伤感。
2、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浸染着离情别恨。屈原《九歌》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名句。范成大《横塘》又有:"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3、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古诗的意象,大都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正确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
古诗词常见意象寓意举隅
龚勇军
古诗的意象,大都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正确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
一、动物类
1、蝉
感身世,诉悲凉:唐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句句都可以找到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
痛别离,苦远游: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就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唐卢殷《晚蝉》:"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写蝉以声引愁,旅人行一程,飞蝉跟着鸣一程,似乎专与行人为难,写出了诗人一路走去一路愁苦的沉重心情。
2、鸿雁
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唐李益《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3、杜鹃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在古典诗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词里借杜鹃之声,渲染孤馆的哀怨之情,传达出诗人的哀怨思乡之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诗中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借杜鹃啼血渲染江洲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洲的哀怨之情。
4、鹧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这里它又充当衰败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
5、黄莺
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黄莺歌唱写出江南美丽的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用黄莺鸣啼、燕子轻飞来说明春天的来到。
二、植物类
1、柳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永《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李白《忆秦娥》中有"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也是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2、梅
"梅"有 "性耐寒"的特点,诗人借以表达孤高,不谐流俗的品格,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和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都是以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3、菊
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坚强,气质清高。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4、莲
"莲"与"怜"音同,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5、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6、芳草
以芳草喻离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草的无穷体现出情的弥漫与更生。
以芳草喻所思之人: "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朱敦儒《渔家傲》),"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中芳草即知音的别说。
由芳草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可怜春光闲了,阴多晴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朱敦儒《一落索》)惜芳草就是惜人生。
三、自然现象类
1、明月
明月蕴涵思乡之愁。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的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的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明月是情感的寄托。 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2、流水
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 ,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相和歌辞》)诗人见流水思年华易逝;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水流的持续不断而给人以无奈;"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流水带着寒心默默退去,给人一种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
3黄昏、夕照
感伤的心情意绪: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黄昏如此冷清,词人自然孤寂难耐,愁结柔肠。这种黄昏的伤感往往还表现在离别、相思、闺怨一类的感伤场面中,如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4、细雨、烟雾
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细雨绵绵,愁也弥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归家不得,或者漂泊他乡,不知家在何处,渐渐升起的烟雾使人生出诸多愁绪。
四、时令节日类
1.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如唐王建 《十五夜望月》:"今夜月白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重阳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故云。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如杜甫《九日》中所写:"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3、寒食
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禁火三日,万户无烟,与冷清、萧条有关。如"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4.清明
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例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等。
五、特定地点类
1、长亭
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当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是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写离人望着短亭长亭而不见人归来的伤心情景。王实甫《西厢记》:"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抒发的也是离别的伤感。
2、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浸染着离情别恨。屈原《九歌》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名句。范成大《横塘》又有:"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3、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一、动物类
1、蝉
感身世,诉悲凉:唐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句句都可以找到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
痛别离,苦远游: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就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唐卢殷《晚蝉》:"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写蝉以声引愁,旅人行一程,飞蝉跟着鸣一程,似乎专与行人为难,写出了诗人一路走去一路愁苦的沉重心情。
2、鸿雁
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唐李益《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3、杜鹃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在古典诗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词里借杜鹃之声,渲染孤馆的哀怨之情,传达出诗人的哀怨思乡之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诗中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借杜鹃啼血渲染江洲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洲的哀怨之情。
4、鹧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这里它又充当衰败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
5、黄莺
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黄莺歌唱写出江南美丽的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用黄莺鸣啼、燕子轻飞来说明春天的来到。
二、植物类
1、柳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永《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李白《忆秦娥》中有"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也是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2、梅
"梅"有 "性耐寒"的特点,诗人借以表达孤高,不谐流俗的品格,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和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都是以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3、菊
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坚强,气质清高。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4、莲
"莲"与"怜"音同,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5、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6、芳草
以芳草喻离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草的无穷体现出情的弥漫与更生。
以芳草喻所思之人: "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朱敦儒《渔家傲》),"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中芳草即知音的别说。
由芳草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可怜春光闲了,阴多晴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朱敦儒《一落索》)惜芳草就是惜人生。
三、自然现象类
1、明月
明月蕴涵思乡之愁。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的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的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明月是情感的寄托。 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2、流水
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 ,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相和歌辞》)诗人见流水思年华易逝;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水流的持续不断而给人以无奈;"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流水带着寒心默默退去,给人一种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
3黄昏、夕照
感伤的心情意绪: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黄昏如此冷清,词人自然孤寂难耐,愁结柔肠。这种黄昏的伤感往往还表现在离别、相思、闺怨一类的感伤场面中,如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4、细雨、烟雾
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细雨绵绵,愁也弥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归家不得,或者漂泊他乡,不知家在何处,渐渐升起的烟雾使人生出诸多愁绪。
四、时令节日类
1.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如唐王建 《十五夜望月》:"今夜月白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重阳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故云。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如杜甫《九日》中所写:"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3、寒食
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禁火三日,万户无烟,与冷清、萧条有关。如"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4.清明
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例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等。
五、特定地点类
1、长亭
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当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是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写离人望着短亭长亭而不见人归来的伤心情景。王实甫《西厢记》:"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抒发的也是离别的伤感。
2、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浸染着离情别恨。屈原《九歌》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名句。范成大《横塘》又有:"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3、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古诗的意象,大都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正确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
古诗词常见意象寓意举隅
龚勇军
古诗的意象,大都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正确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
一、动物类
1、蝉
感身世,诉悲凉:唐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句句都可以找到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
痛别离,苦远游: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就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唐卢殷《晚蝉》:"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感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写蝉以声引愁,旅人行一程,飞蝉跟着鸣一程,似乎专与行人为难,写出了诗人一路走去一路愁苦的沉重心情。
2、鸿雁
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唐李益《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3、杜鹃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在古典诗歌中它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词里借杜鹃之声,渲染孤馆的哀怨之情,传达出诗人的哀怨思乡之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诗中借杜鹃表达殷切的思念。"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借杜鹃啼血渲染江洲的荒凉,表达自己被贬江洲的哀怨之情。
4、鹧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这里它又充当衰败之景的象征,它的悲啼,往往预示着伤感和没落。
5、黄莺
善于歌唱,是春天的象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杜牧用黄莺歌唱写出江南美丽的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用黄莺鸣啼、燕子轻飞来说明春天的来到。
二、植物类
1、柳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柳永《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李白《忆秦娥》中有"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也是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2、梅
"梅"有 "性耐寒"的特点,诗人借以表达孤高,不谐流俗的品格,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和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都是以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3、菊
菊,傲霜之花,它品格坚强,气质清高。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4、莲
"莲"与"怜"音同,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5、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6、芳草
以芳草喻离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草的无穷体现出情的弥漫与更生。
以芳草喻所思之人: "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朱敦儒《渔家傲》),"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中芳草即知音的别说。
由芳草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可怜春光闲了,阴多晴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朱敦儒《一落索》)惜芳草就是惜人生。
三、自然现象类
1、明月
明月蕴涵思乡之愁。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唐?李益《从军北征》)的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的异常感伤;"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明月是情感的寄托。 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2、流水
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 ,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相和歌辞》)诗人见流水思年华易逝;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水流的持续不断而给人以无奈;"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流水带着寒心默默退去,给人一种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感伤。
3黄昏、夕照
感伤的心情意绪: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黄昏如此冷清,词人自然孤寂难耐,愁结柔肠。这种黄昏的伤感往往还表现在离别、相思、闺怨一类的感伤场面中,如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4、细雨、烟雾
细雨蒙蒙,烟雾无边,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细雨绵绵,愁也弥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归家不得,或者漂泊他乡,不知家在何处,渐渐升起的烟雾使人生出诸多愁绪。
四、时令节日类
1.中秋
八月十五日,是阖家赏月的佳节,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思念亲人。如唐王建 《十五夜望月》:"今夜月白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重阳
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故云。重阳日古人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如杜甫《九日》中所写:"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3、寒食
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禁火三日,万户无烟,与冷清、萧条有关。如"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唐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4.清明
三月的节气名,也是祭祖扫坟的日子。例如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等。
五、特定地点类
1、长亭
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当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是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写离人望着短亭长亭而不见人归来的伤心情景。王实甫《西厢记》:"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抒发的也是离别的伤感。
2、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浸染着离情别恨。屈原《九歌》中有"送美人兮南浦"的名句。范成大《横塘》又有:"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3、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
1. 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 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3.动物类
猿猴:哀伤 凄厉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鸽::理想 追求
鱼: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沙鸥:飘零 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庄周梦蝶: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秋天]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http://www.rixia.cc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古诗词中[燕子"意象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4.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东风:春天 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 飘泊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天晴:欢愉 光明
金风:秋风
[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5.器物类
玉:高洁 地重游 脱俗
珍珠:美丽 无瑕
簪缨 (冠):官位 名望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丝竹:音乐,汗青:史册,须眉:男子,巾帼:妇女,桑梓:故乡,轩辕:祖国,三尺:法律,寸管:笔,青鸟:信使
船:兰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樯撸(借代大船.战船).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例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风之旗.树灵鼍(tu.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
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巨大转变.晚年在四川.湖南一带漂泊达11年之久.最后病死于自潭州赴岳州的一条小船上.船是他晚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他最终的归宿.他在诗中反复写到[船"意象.[危樯独夜舟"[老病有孤舟".船是诗人漂泊身世的象征和写照.
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写下了<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这种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他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的思想虽然消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泛不系之舟".却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眺饯别校书叔云>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韦诗描写春花.春草春树春鸟春潮春雨等明丽的景象.用一系列繁密景物烘托出[野渡无人舟自横"的中心意象.既是写实化描写.又是诗人心态的形象化表现.
6.颜色类
白:纯洁 无暇 丧事
红:热情奔放 青春 喜事
绿:希望 活力 和平
蓝:高雅 忧郁
黄:温暖 平和
紫:高贵 神秘
黑:黑暗 绝望 庄重 神秘 对死者的怀念 命途的多舛
7.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的.
英雄:追慕 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挞
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
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娥眉(蛾眉):美女
峨眉:高尚的德行
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
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后来也用户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例如<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怀桔:指孝顺双亲.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
诗人常常用诗歌里的[山林"和[宫阙"的形象.来表现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所谓[宫阙"也言[魏阙".是朝廷的代称.也是诗人受到当道重用的象征.所谓[山林"则是指诗人在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息影草泽的形象的代称.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袁鸣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咏絮: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http://www.rixia.cc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
南冠:指囚犯.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一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8.地点:
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 (国家) 衰败 萧条 (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城市 (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 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 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
柳营:指军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天地尘世:鸿蒙.希夷.太清.太虚.
细柳营: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王维<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9.其他类
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
破晓:初现希望
深夜:愁思怀旧
雪:琼玉.碎玉.冰花.六出,信:鸿雁.尺牍.尺素
亡国:后庭花.
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
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
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夕阳: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正午:热烈 热情奔放 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酒: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月亮:人生的圆满.日夏养花网缺憾 思乡 思亲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1. 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 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3.动物类
猿猴:哀伤 凄厉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鸽::理想 追求
鱼: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沙鸥:飘零 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庄周梦蝶: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秋天]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http://www.rixia.cc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古诗词中[燕子"意象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
4.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东风:春天 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 飘泊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天晴:欢愉 光明
金风:秋风
[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5.器物类
玉:高洁 地重游 脱俗
珍珠:美丽 无瑕
簪缨 (冠):官位 名望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丝竹:音乐,汗青:史册,须眉:男子,巾帼:妇女,桑梓:故乡,轩辕:祖国,三尺:法律,寸管:笔,青鸟:信使
船:兰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樯撸(借代大船.战船).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例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风之旗.树灵鼍(tu.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
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巨大转变.晚年在四川.湖南一带漂泊达11年之久.最后病死于自潭州赴岳州的一条小船上.船是他晚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他最终的归宿.他在诗中反复写到[船"意象.[危樯独夜舟"[老病有孤舟".船是诗人漂泊身世的象征和写照.
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写下了<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这种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他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的思想虽然消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泛不系之舟".却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眺饯别校书叔云>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韦诗描写春花.春草春树春鸟春潮春雨等明丽的景象.用一系列繁密景物烘托出[野渡无人舟自横"的中心意象.既是写实化描写.又是诗人心态的形象化表现.
6.颜色类
白:纯洁 无暇 丧事
红:热情奔放 青春 喜事
绿:希望 活力 和平
蓝:高雅 忧郁
黄:温暖 平和
紫:高贵 神秘
黑:黑暗 绝望 庄重 神秘 对死者的怀念 命途的多舛
7.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的.
英雄:追慕 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挞
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
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娥眉(蛾眉):美女
峨眉:高尚的德行
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
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后来也用户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例如<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怀桔:指孝顺双亲.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
诗人常常用诗歌里的[山林"和[宫阙"的形象.来表现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所谓[宫阙"也言[魏阙".是朝廷的代称.也是诗人受到当道重用的象征.所谓[山林"则是指诗人在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息影草泽的形象的代称.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袁鸣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咏絮: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http://www.rixia.cc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
南冠:指囚犯.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一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8.地点:
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 (国家) 衰败 萧条 (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城市 (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南山 代表隐居的地方 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 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
柳营:指军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天地尘世:鸿蒙.希夷.太清.太虚.
细柳营: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王维<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9.其他类
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
破晓:初现希望
深夜:愁思怀旧
雪:琼玉.碎玉.冰花.六出,信:鸿雁.尺牍.尺素
亡国:后庭花.
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
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
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夕阳: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正午:热烈 热情奔放 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酒: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月亮:人生的圆满.日夏养花网缺憾 思乡 思亲
[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古诗中有黄花或菊花意象的所有诗句
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 1.月--思乡,怀人 怀乡: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 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5.莲--爱的象征 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6.梧桐--凄凉悲伤 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8.秋蝉--高洁,悲凉 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 例:雁字归时,月满西楼。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0. 柳--离情依依 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 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2.芳草--离恨 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13.芭蕉--孤独与忧愁 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14.羌笛--凄切之声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草木类: 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 梅花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多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先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错变化,韵味飘逸。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怜,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涂--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 明代徐谓的《兰》:“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袖,不作人间脑麝风。”这首诗写出了春兰的美,兰以幽香取胜,比春光中的“千红”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A.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张九龄的咏竹诗《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 B.玄学家、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越来越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竹径通幽出,禅放花木深。” 4.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志士、君子。 A.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B.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 例诗: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5.草--随事序而流转碧草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现离别羁旅之情 《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此二句是写睹草色而思离人,愁绪幽深。 6.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7.扬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苏轼《水龙吟》“细看不四杨柳花,点点是离人泪。” 8.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B“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9.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 李白多次称誉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10.梧桐--遇秋先陨--悲秋之情--孤直失意者 白居易《长恨歌》的“秋雨梧桐叶落时”就渲染了唐明皇“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的孤寂哀愁。 ●动物类 11.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 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宋〉陆游。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诗人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北宋晏殊《清平乐》这里是鸿雁传书。 12.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蝉》。鸣蝉成了具有高标逸韵人格的象征,成了诗人自己是因为立身高洁而不是因为凭借外在的力量才被重用的表白。 另外,因为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13.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唐杜甫《登高》 14.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唐李商隐也在《锦瑟》中用“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来抒写诗人内心极度的哀怨。 15.酒--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浇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借酒表达了深厚的强烈的依依惜别之情。 16.捣衣(捣练)---寒夜捣衣,寄予征人---战争停止,离妇思人---忧国忧民、征人离妇 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气象地理类 17.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王维的《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8.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谊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流水一去不复返,故古人常以流水喻时光的流逝,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 五代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流水喻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 19.秋: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英雄、美人 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 秋--天高云淡--心胸壮阔--壮士、良臣 徐再思的《水仙子》:“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秋日的意象来诉说离情。 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借秋天描写开阔壮观之景。 20.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游子思妇 月--连接古今,连接异地--感叹时光流逝,追思历史--豪放洒脱者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
含有黄花,作家杨大侠HeroYang写道:人面黄花廋|歌词
人面黄花廋,
梦抵鹦鹉洲。
心败如兵倒,
豪情成残酒。
人面黄花廋,
梦抵鹦鹉洲。
心败如兵倒,
豪情成残酒。
诗词中形容意象的词语
诗词中的意象有很多的词语来修饰,从而让表达更加形象,让人理解更深。。。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一、“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2623930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二、“燕”的意象
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三、“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四、“月”的意象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类整理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竹:气节,积极向上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高洁,脱俗。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3、动物类
猿猴:哀伤,凄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
沙鸥:飘零,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庄周梦蝶: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秋天〕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4、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金风:秋风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飘泊,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天晴:欢愉,光明
水:(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5、器物人事类
玉:高洁,脱俗。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风之旗,树灵鼍(tu,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
珍珠:美丽,无瑕
簪缨(冠):官位,名望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
丝竹:音乐;
汗青:史册;
须眉:男子;
巾帼:妇女;
桑梓:故乡;
轩辕:祖国;
三尺:法律;
寸管:笔;
青鸟:信使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例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巨大转变,晚年在四川、湖南一带漂泊达11年之久,最后病死于自潭州赴岳州的一条小船上。船是他晚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他最终的归宿。他在诗中反复写到“船”意象,“危樯独夜舟”“老病有孤舟”,船是诗人漂泊身世的象征和写照。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写下了《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这种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他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的思想虽然消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泛不系之舟”,却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眺饯别校书叔云》)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韦诗描写春花、春草春树日夏养花网春鸟春潮春雨等明丽的景象,用一系列繁密景物烘托出“野渡无人舟自横”的中心意象,既是写实化描写,又是诗人心态的形象化表现。
6、颜色类
白:纯洁,无暇,丧事
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
绿:希望,活力,和平
蓝:高雅,忧郁
黄:温暖 平和
紫:高贵,神秘
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
7、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的。
英雄:追慕,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
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娥眉(蛾眉):美女峨眉:高尚的德行
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
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后来也用户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例如《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怀桔:指孝顺双亲。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
诗人常常用诗歌里的“山林”和“宫阙”的形象,来表现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所谓“宫阙”也言“魏阙”,是朝廷的代称,也是诗人受到当道重用的象征。所谓“山林”则是指诗人在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息影草泽的形象的代称。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袁鸣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咏絮: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南冠:指囚犯。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一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8、地点: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扑美好,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南山:代表隐居的地方
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
柳营:指军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细柳营: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王维《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天地尘世:鸿蒙、希夷、太清、太虚。
9、其他类
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
破晓:初现希望
深夜:愁思怀旧
雪:琼玉、碎玉、冰花、六出
信:鸿雁、尺牍、尺素
亡国:后庭花。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正午:热烈,热情奔放,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月亮的别称
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古诗词中“燕子”意象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
一、“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今宵酒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2623930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怀念。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形象地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二、“燕”的意象
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三、“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四、“月”的意象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分类整理
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主要有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竹:气节,积极向上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菊:隐逸,高洁,脱俗。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3、动物类
猿猴:哀伤,凄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
沙鸥:飘零,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庄周梦蝶: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陆:秋天〕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4、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金风:秋风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飘泊,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天阴:压抑,愁苦,寂寞。天晴:欢愉,光明
水:(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5、器物人事类
玉:高洁,脱俗。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风之旗,树灵鼍(tu,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
珍珠:美丽,无瑕
簪缨(冠):官位,名望
捣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
丝竹:音乐;
汗青:史册;
须眉:男子;
巾帼:妇女;
桑梓:故乡;
轩辕:祖国;
三尺:法律;
寸管:笔;
青鸟:信使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例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巨大转变,晚年在四川、湖南一带漂泊达11年之久,最后病死于自潭州赴岳州的一条小船上。船是他晚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他最终的归宿。他在诗中反复写到“船”意象,“危樯独夜舟”“老病有孤舟”,船是诗人漂泊身世的象征和写照。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写下了《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这种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他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的思想虽然消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泛不系之舟”,却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眺饯别校书叔云》)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韦诗描写春花、春草春树日夏养花网春鸟春潮春雨等明丽的景象,用一系列繁密景物烘托出“野渡无人舟自横”的中心意象,既是写实化描写,又是诗人心态的形象化表现。
6、颜色类
白:纯洁,无暇,丧事
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
绿:希望,活力,和平
蓝:高雅,忧郁
黄:温暖 平和
紫:高贵,神秘
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
7、关于人的品质、行为活动的。
英雄:追慕,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
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娥眉(蛾眉):美女峨眉:高尚的德行
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
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后来也用户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例如《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典出《晋书》:“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怀桔:指孝顺双亲。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
诗人常常用诗歌里的“山林”和“宫阙”的形象,来表现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所谓“宫阙”也言“魏阙”,是朝廷的代称,也是诗人受到当道重用的象征。所谓“山林”则是指诗人在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息影草泽的形象的代称。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袁鸣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咏絮: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南冠:指囚犯。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一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8、地点:
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扑美好,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凭栏:思念故国、故乡、亲人。
南山:代表隐居的地方
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
柳营:指军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细柳营: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王维《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天地尘世:鸿蒙、希夷、太清、太虚。
9、其他类
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
破晓:初现希望
深夜:愁思怀旧
雪:琼玉、碎玉、冰花、六出
信:鸿雁、尺牍、尺素
亡国:后庭花。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正午:热烈,热情奔放,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月亮的别称
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古诗词中“燕子”意象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在《双双燕咏燕》中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加之文人多愁善感,春天逝去,诗人自会伤感无限,故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乔吉有“燕藏春衔向谁家,莺老羞寻伴,风寒懒报衙(采蜜),啼煞饥鸦”(《水仙子》)之凄惶。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才有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的空闺寂寞,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有了“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的孤苦凄冷,有了“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的失意冷落,有了“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的留恋企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张炎的“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高阳台》),文天祥的“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燕子无心,却见证了时事的变迁,承受了国破家亡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负载可谓重矣。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郭绍兰是幸运的,一些不幸的妇人借燕传书,却是石沉大海,音信皆无,如“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继而潸然泪下。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或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周邦彦《满庭芳》);或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或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苏轼《送陈睦知潭州》;或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
诗歌是高度个性化、高度原创性的语言艺术。几千年诗歌艺术表达符号的发展,大体上循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2623930直抒胸怀到意象表述这条路,无论个人的诗歌主张是什么。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到现在,意象作为诗歌一个基本审美单元或诗歌表达单元,被普遍接受。 意象之普遍使用,实际上是诗歌艺术外在化、非个性化的罪魁祸首。我所谓的外在化、非个性化,就是属于人内在本质性事物的外在于人化,或者是对象化,也就是世界的图像化。对生命一种敞开的、自由的经历,是诗歌的经历,诉诸语言,便是诗歌。 而意象的普遍使用,显然是一个对生命遮蔽、而非解蔽的过程。中文的意象,或者它相应的英文词“Image”,含有图像外加一种意含,或者说 “Content”。这种意涵,是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的产物。比如说,“夕阳”这个词,除了传递给读者将要落山的太阳之外,因情势的不同,还有别的含意,比如一种颓败,一种安和,一种感伤,或者一种悲壮的感受,这些感受,或者是作者想表达的,或许不是读者想表达的,总还存在于这个词中;再比如“酒”,除了说我们喝到肚里面的含乙醇的液体之外,还暗含了一种醇厚、一种暖,或者在某种情境下,一种逃世。 意象中这类意含,除了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之外,也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文化的产物,而社会文化、尤其现代社会文化,则是导致人的本真存在被遮蔽的直接原因。因此,当诗人的诗歌经历形诸意象之后,诗歌期然不期然就被遮蔽,蒙上了一层非本真的意含。而这类意含,因为是社会文化的积淀,便具有一种外在于诗人诗歌经历的 -- 却为社会共享/共有的 -- 意蕴,而这类社会共享共有的意蕴,常常转换成非本真存在的、遮蔽性的意义。意象的这个特征因而让现代诗歌失去了诗歌的独特性(请注意,独特性不等同于主观性,一首诗歌具极端的主观特性的诗歌不一定有任何独特性):用通俗的语言说,意象的普遍使用使一首现代诗歌读起来与另一首现代诗歌差不多,如果这两首诗歌表达同一种主题(比如爱情)。下面是几首我从网上打进关键字找出来的三首诗歌,作为例子,我特地隐藏了作者的名字和标题第一首许多年前
汽车在山脚下
经过一个小村子
灯光象一只大鸟
扑动着轻柔的双翼
灯光的边缘
突然闪现三个少女
朴素、土气
慌作一团
相互挽着腰
搭着肩膀
天下着小雨
她们好象在歌唱着
灯光急速地移动过
她们身后的竹林
和黑黑的房舍
这一幕不知道有什么意义
常常象电影
在我的脑海中重现
2004 第二首那年春
一场雨
斜斜的飘在窗前
零零落落
串起
你我的故事哦又是雨夜
遥远的思念
悄无声息的
潜来
潜来第三首每一个日子
被思念剪成洁白的羽毛
纷飞如蒲公英的种子
我站在春天的原野上
回想往事
你的呼唤
如窗上的凌霄花
已无踪迹 作为背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首流行歌曲,名叫小站,歌词大略如下:记得那是夏季,天气多风又多雨,也许这也是偶然,我们相遇在小站里,面对面两列火车,匆匆相遇又各奔东西
汽车在山脚下
经过一个小村子
灯光象一只大鸟
扑动着轻柔的双翼
灯光的边缘
突然闪现三个少女
朴素、土气
慌作一团
相互挽着腰
搭着肩膀
天下着小雨
她们好象在歌唱着
灯光急速地移动过
她们身后的竹林
和黑黑的房舍
这一幕不知道有什么意义
常常象电影
在我的脑海中重现
2004 第二首那年春
一场雨
斜斜的飘在窗前
零零落落
串起
你我的故事哦又是雨夜
遥远的思念
悄无声息的
潜来
潜来第三首每一个日子
被思念剪成洁白的羽毛
纷飞如蒲公英的种子
我站在春天的原野上
回想往事
你的呼唤
如窗上的凌霄花
已无踪迹 作为背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首流行歌曲,名叫小站,歌词大略如下:记得那是夏季,天气多风又多雨,也许这也是偶然,我们相遇在小站里,面对面两列火车,匆匆相遇又各奔东西
月亮柳树玉门关风月羌笛
试分析古典诗词中意象的灵活性,固定性!
意象的跳跃性与意象确定性
这里讲的跳跃性,是指词诗词中各个句子之间甚至各个意象之间,看起来似乎是由一个意象跳到另一个意象,由这一句跳到另一句,中间缺乏过渡。如杜牧的《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各句之间跳跃性很强。如果用普通语言来说,其字面上的意思,大概得这样说:"当年,我在江南、扬州一带飘泊,不拘小节,放浪形骸,经常游山玩水,纵酒为乐,无拘无束。还沉溺美色,欣赏细腰轻盈的美女、能歌善舞的佳人。十年之久,我才醒悟,那真是一场梦啊。一生声名丧失殆尽,得到的只是由青楼女子赠与的薄幸之人的称号。实在可叹可悲。"可这样写,也就不叫诗了。像这样句间跳跃的诗,在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词和词之间由于省去关联词而形成跳跃的,也不是少数,像"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老病月孤舟"等都是。
杜甫的《绝句二首》的另一首"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也是这样的意象组合。短短二十个字,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就像电影里里蒙太奇的手法一样。镜头之间留下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意象的组合,不是任意的,必须是有某种内在联系的意象才能组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营造出好的意境来。意象组合的目的就是营造感人的意境。因此必须在意象组合上下功夫。
前面提到过的《商山早行》、《枫桥夜泊》等名诗都是意象组合的典范。下面再举一例。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作平沙)。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曲在意象组合方面,可以称得上是典范的典范。前四句中一共有10个意象,除"夕下"二字外,都是名词并列,中间没有任何关联词。但我们感到联合得极其自然。其中第一句和第三句,各是三个意象并列。它们虽是不同的意象,各自都有着多种性质,也都有类似或相同的性质。一旦把它们并列起来,人们就会只看到它们之间的共同性质,而舍弃其他。这共同性质就是萎缩、凄凉、饥寒、劳瘁。而这正是这首名曲所表达的主旨--羁旅之愁思。第四句"夕阳西下"这个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气氛。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也是三个意象并列。而这三个意象并列造成的气氛却是温暖、幽静、安逸。看来似乎有点不协调,可正是这个不协调却又从反面衬托了游子无所归依的愁思。在经过上面的渲染反衬后,最后一句画龙点睛,断肠人在天涯,境界全出。
意象确定性是指诗歌的意象常常有固定的含义。如古典诗词中常用松、竹、梅等形象来表坚贞高洁的品质。下面举几例。
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菊花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这里讲的跳跃性,是指词诗词中各个句子之间甚至各个意象之间,看起来似乎是由一个意象跳到另一个意象,由这一句跳到另一句,中间缺乏过渡。如杜牧的《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各句之间跳跃性很强。如果用普通语言来说,其字面上的意思,大概得这样说:"当年,我在江南、扬州一带飘泊,不拘小节,放浪形骸,经常游山玩水,纵酒为乐,无拘无束。还沉溺美色,欣赏细腰轻盈的美女、能歌善舞的佳人。十年之久,我才醒悟,那真是一场梦啊。一生声名丧失殆尽,得到的只是由青楼女子赠与的薄幸之人的称号。实在可叹可悲。"可这样写,也就不叫诗了。像这样句间跳跃的诗,在古典诗词中比比皆是。词和词之间由于省去关联词而形成跳跃的,也不是少数,像"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老病月孤舟"等都是。
杜甫的《绝句二首》的另一首"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也是这样的意象组合。短短二十个字,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就像电影里里蒙太奇的手法一样。镜头之间留下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意象的组合,不是任意的,必须是有某种内在联系的意象才能组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营造出好的意境来。意象组合的目的就是营造感人的意境。因此必须在意象组合上下功夫。
前面提到过的《商山早行》、《枫桥夜泊》等名诗都是意象组合的典范。下面再举一例。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一作平沙)。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曲在意象组合方面,可以称得上是典范的典范。前四句中一共有10个意象,除"夕下"二字外,都是名词并列,中间没有任何关联词。但我们感到联合得极其自然。其中第一句和第三句,各是三个意象并列。它们虽是不同的意象,各自都有着多种性质,也都有类似或相同的性质。一旦把它们并列起来,人们就会只看到它们之间的共同性质,而舍弃其他。这共同性质就是萎缩、凄凉、饥寒、劳瘁。而这正是这首名曲所表达的主旨--羁旅之愁思。第四句"夕阳西下"这个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气氛。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也是三个意象并列。而这三个意象并列造成的气氛却是温暖、幽静、安逸。看来似乎有点不协调,可正是这个不协调却又从反面衬托了游子无所归依的愁思。在经过上面的渲染反衬后,最后一句画龙点睛,断肠人在天涯,境界全出。
意象确定性是指诗歌的意象常常有固定的含义。如古典诗词中常用松、竹、梅等形象来表坚贞高洁的品质。下面举几例。
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菊花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古典诗词中“菊花”这个意象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57959.html
上一篇:四季青怎么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