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柑橘黄龙病历年疫情发生轨迹是怎样的?

2021-02-10 23:38:32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10

柑橘黄龙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怎样?

蒂腐病是柑果在贮藏期由真菌引起的重要病害。由于不同真菌为害,可分为黑色蒂腐和褐色蒂腐两种。黑色蒂腐病除为害果实外,还为害柑橘枝干,褐色蒂腐病是柑橘树脂病菌侵染成熟果实引进的。我国各柑橘产区均有发生。
【症状】
黑色蒂腐发病从果实蒂部或近蒂部伤口开始,病部呈褐色斑,后蔓延全果,病部表面常常溢出琥珀黏液,在高湿条件下病果表面污灰色渐变近黑色,有许多小黑粒(分生孢子器)。果实内部腐烂,污灰色或黑色。在干燥条件下则成黑色僵果。枝干发病,从小枝顶端开始,迅速向下蔓延,在小枝与树干的其他部位发病,病部红褐色,树皮开裂,流胶,严重时引起枝干枯死,病部密生黑色小粒点。
褐色蒂腐是在果实蒂部开始,呈水渍状,褐色,果肉腐烂较果皮快,深褐色。病部松软有韧性,不易被手指压破。当病部扩展到果面一半时,果心已全部腐烂,故又称为“穿心烂”。后期表面可见到散生的黑色小粒点。为害叶片称砂皮病,危害枝干称树脂病。
【发病规律】
高温、多湿、伤口多有利于该病发生。果蒂干枯、脱落或蒂部受伤容易发病。发病和果实腐烂的最适温度为27~30℃,5~8℃不易腐烂。
【防治方法】
①嫩梢期结合防治其他病进行防治。采果前喷山德生(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可较有效防治果实贮藏www.rixia.cc期中该病的发生。
②果实采后1天内,用25%抑霉唑乳油1000~1500倍液、45%特克多(噻菌灵)悬浮剂450~600倍液浸果,可减轻发病。
黄龙病又称黄梢病,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传染性病害,我国主要病区为广东、广西、福建,在四川、云南、贵州、江西、浙江和湖南等省的局部地区有发现,台湾省的立枯病,非洲的青果病,菲律宾叶斑驳病,印度柑橘枯死病也同属黄龙病。在发展柑橘生产上,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症状】
初期症状:发病初期黄龙病的主要特征,因病梢叶片黄化程度不同可分为均匀黄化型和斑驳黄化型两种。
均匀黄化型以幼树秋梢出现较多。症状是在生长正常的树冠上出现一条或几条新梢叶片不转绿或中途停止转绿,使新梢呈黄白色或淡黄绿色,在一株中呈“插金花”现象。也会出现全株秋梢黄化。病叶叶质较硬化,无光泽,叶脉黄化或微肿,后期有斑驳现象,容易脱落。春梢发病是在叶片转绿后褪绿变黄,夏梢发病与秋梢相同,但多数是全株夏梢表现症状。
斑驳黄化型的症状,在春梢是新梢叶片转绿后部分枝条的叶片从中脉或叶片基部开始黄化,因黄化扩散不均匀且受叶脉所限而呈不对称、不均匀的黄绿相间斑驳。夏、秋梢则叶片开始转绿即出现不对称、不均匀的斑驳黄化。病梢的叶片变硬,叶脉微肿或明显肿大,叶面光泽度逐渐减退至丧失。有时斑驳不是先从新梢开始,而是从新梢的基枝叶片开始,或从老梢叶片开始,但这些老梢多为当季没有抽发新梢。
中、后期症状:在初期病梢上长出的新梢短小、较纤弱,叶窄、硬直,呈黄白均匀黄化,或叶脉附近绿色,其余黄色,出现缺锌状的花叶,病梢下面的老叶相继出现斑驳和叶脉肿大、或爆裂、木栓化,叶质硬化,微向下卷曲,似缺硼症状。植株上原来未发病的枝梢陆续发病,叶片脱落,病梢枯死,树冠迅速衰退。下年度开花提早且多开畸形花,坐果率不高。保留下来的果实小、畸形、着色黄绿不均匀,椪柑果蒂附近着色,其余部分青绿色,称“红鼻果”,蕉柑、橙病果小,果皮青而无光泽,果实汁少、味酸,品质极差,无商品价值。须根腐烂,全株衰退死亡。
【病原】
黄龙病的病原,过去认为是病毒,但自1967年土居报道了桑树萎缩病病原是类菌质体以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南非、印度、菲律宾等在青果病和我国在黄龙病病株的韧皮组织的筛管中也相继发现类似的菌体,根据菌体的结构和对抗生素药物的反应情况而初定为类菌质体。
为了进一步明确黄龙病病原,以利于病害的防治,杨村柑橘场与华南热作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协作,于1978—1979年,用该场的黄龙病树、传毒发病苗木和吸毒木虱唾液腺材料送上海生化所电镜检查,结果从上述材料中都发现有类原核生物体,菌体形态多样,有圆形、椭圆形及棱形,菌体大小一般为360~830微米,而棱形的菌体则长可达1800微米,菌体双层膜厚在20微米左右,菌体内纤维状核酸样物质清晰可辨,同时用盐酸四环素和青霉素灌注病树和处理病树接穗能抑制症状表现,而对立克次氏体有特效的对氨基苯甲酸等药物则无反应。根据上述情况,陈乃荣教授认为应把黄龙病病原归属类细菌体(BLO)。2001年赵学源研究员报道黄龙病是由某些细菌引起的,是一些用人工合成培养基难以培养的,或尚无法培养的细菌,习惯称为难培养菌。近年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森林保护研究室,对黄龙病类细菌进行分离培养,研制半合成培养基的配方,制定了从病叶叶脉分离BLO的培养方法,建立了BLO分离培养技术,创立了4种免疫诊断方法,可以快速测出结果。也可用PCR检测鉴定。
【发病规律】
黄龙病的病原通过接穗、苗木和传病媒介昆虫(柑橘木虱)传播。凡苗木或接穗带病,是远距离传病的主因。原来果园已发病,柑橘木虱又发生严重时导致黄龙病的大发生,土、肥、水管理差会加速病树的死亡。
【防治方法】
①新区要严格执行检疫法规,禁止从黄龙病区调运、采购苗木、接穗,以防病原传入;老区应选择与发病果园有一定距离的地点育苗和开园种植。
②培育无病苗木。选隔离条件好的地方建立苗圃,用无病母树的枝条做繁殖材料,培育无病苗木。育苗时,砧木种子在播种前用55~56℃热水消毒50分钟,晾干后再播种。接穗在嫁接前用1000单位/毫升的盐酸四环素液浸泡2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才进行嫁接。
③及时防治日夏养花网传病昆虫柑橘木虱。防治木虱方法见本书的柑橘木虱部分。
④及时挖除病树。每年春、夏、秋三个梢期,逐株认真检查。应发现一株,挖除一株,若是幼树园,可及时补上无病苗。发病率20%以下的初结果园或中龄结果园,挖除病株待过半年后,可用无病苗补植。超过上述发病率的老柑橘园一般不补种。667米2柑橘园产量达不到500千克时应全部挖除,在清除周围病园环境后才用无病苗重新种植。
⑤加强柑园的土日夏养花网、肥、水的管理,增强树势,以提高抗耐病能力。

浙江柑橘黄龙病统计有怎样的说明?

1.果园病情面积栏复按病株率划制分:10%以下为轻发生,10%~20%为中发生,20%以上为重发生。木虱发生面积栏按虫株率划分:5%以下为轻发生,5%~10%为中发生,10%以上为重发生。

2.病(虫)株率(%)=病(虫)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3.苗木损失=病苗数橘苗市场销售价。

4.果园损失=病株数柑橘平均株产(规定50kg)。

5.挽回产量=(对照病株数-防控病株数)柑橘平均株产。

6.挽回经济损失=挽回产量柑橘产品市场销售价。

7.疫点指柑橘黄龙病一个或若干个病点发生在一个地理条件相对封闭、独立的区域(面积按发病苗圃、果园计算)。

8.疫情铲除点即经实施几年防控后再不受柑橘黄龙病为害的原疫点(面积按发病苗圃、果园计算)。

柑橘黄龙病入侵及发生为害动态是怎样的?

根据2002—2007年柑橘黄龙病监测与疫情普查,2002年柑橘黄龙病首次入侵以来,疫情扩散十分迅速,为害趋势逐年加重,形成点多面广的疫情扩散态势。从发病面来看,2002年发病局限于2个乡镇,到2003年上升为7个乡镇,到2004年增至17个乡镇,到2005年、2006年扩散到18个乡镇,其发病面达94.74%;从发病村数来看,2002年有36个http://www.rixia.cc村发病,2003年上升到99个村,2004年增至225个村,2005年达高峰257个村(占总村数的48.31%),到2006年回落到226个村,村数发病面下降5.83个百分点;从发病数量来看,2002年全区总发病株数8510株,2003年上升到113115株,2004年增至312105株,2005日夏养花网年处高峰达356384株(总株发病率达6.08%),到2006年回落到304996株(其株发病率稳定在5.6%),2007年发病株数又减少至258613株(其株发病率为4.68%)。从发病数量变化动态可看出,其疫情扩散与发病村数变化相一致,这是坚持病树挖除、柑橘木虱防治、种苗监管、健身栽培等综合防控的结果

台州市黄岩区柑橘黄龙病发生为害普查情况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柑橘黄龙病历年疫情发生轨迹是怎样的?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93454.html

上一篇:黄瓜种植,需要把黄瓜树上的丝掐除吗?为什么?_?

下一篇:桂花糖的制作方法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