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哪些诗人喜欢牡丹
哪位能给我说一下古代哪些诗人喜欢牡丹具体有什么
庭前芍药妖无格http://www.rixia.cc,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张又新)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牡丹(徐 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
有哪些诗人写过牡丹的诗?有哪些写牡丹的名句?
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白居易的“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陈与义的“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刘禹锡的这首《赏牡丹》是一首托物咏怀的诗,后面的这两句表现了人们对牡丹倾国之色的喜爱,花开的时候,倾城出动,可见热闹非凡。整首诗从侧面描写牡丹的色香,一个“动”字,便让读者生出画面感,仿佛此番热闹景象就在眼前。
李白的这首《清平乐》其一,以花喻人,用牡丹花从侧面烘托杨玉环的天姿国色,其中“露华浓”是指牡丹花沾着露珠显得更加美丽,这就衬托了前面的“花想容”,其意为只要见到花的艳丽就会想到杨贵妃的容貌明艳动人。此两句诗也表现出了李白在写诗方面的技巧和功力,让唐玄宗以至后人都赞叹不已。
而白居易的这首《牡丹》中两句,简洁明了,说的是绝色美女中只有西施,而众花之中也惟有牡丹居首。白居易直接言明对牡丹的高度赞美,表达出自己对牡丹的喜爱。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的诗作大多通俗易懂,别具一格,所写诗词无一不让惊叹,也就有了“诗魔”之称。
陈与义的这首《咏牡丹》,故意无视牡丹的美艳动人,因为在诗人心中认为这些形容牡丹的词早已不必多说,因为这些外在的美丽转瞬即逝,诗人对于牡丹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以看出诗人风格别具,豪放脱俗。牡丹象征着高贵,艳丽,可以让万花失色,但就像陈与义诗中写的一样,就算再好看徒有其表也只是一瞬即逝,所以,内涵这个东西,一定比外观重要很多。
为什么文人墨客都喜欢吟咏牡丹 而非芍药?
《本草纲目》说:“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称‘牡’(意谓可无性繁殖),其花红故谓‘丹’”。
啊牡丹
百花丛中最鲜艳
啊牡丹
众香国里最壮观
...
收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对于中国人来说,牡丹代表着荣华富贵,是当之无愧的“国花。”
中国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都喜欢将牡丹作为吟咏的对象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天下真花独牡丹。--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
??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韩愈《答张十一》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王维《红牡丹》
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元稹《牡丹》
芍药花与牡丹花从外观上看相似度极高,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吟咏牡丹的作品远远多于芍药,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先下结论,芍药在中国古代的花卉意象中地位属中等或中等偏上,也没有那么不堪。但其正面意象和出现次数远远不及牡丹。有人称“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这大概和芍药代表的难以忽视的女性意象分不开。
相比牡丹,芍药叶片小,复叶多,微风吹动,摇曳生姿,芍药层层叠叠掀起花海叶浪,故谢尧仁《咏芍药》:“免笑花无骨”,言其随风之姿,绰约无俦也,谢灵运“红药当阶翻”,尽态极妍万种风情,在一个“娇”字。令人想起面带醉酡的女子。
刘禹锡曾经说过“芍药妖而无格”,比起牡丹来说,芍药代表的意向更加小气而无格调。
牡丹呢?
凡花必有女性意象,但不如芍药浓厚,只作为衬托和点缀。
迟开不争,端重大气。这一点拿宝姐姐来说明更加合适吧。
在中dRrLc国的传统文化中,吉祥文化、喜庆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而牡丹繁荣兴旺、富贵吉祥的文化内涵恰恰与此相吻合,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并涌现出许多以牡丹为题材的诗词文赋、书法绘画以及其它艺术品。
据不完全统计,历代牡丹诗词约有10000余首,与牡丹有关的小说、戏剧、影视、故事传说更是不胜枚举。
此外,牡丹的形象也以各种形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被广泛运用于建筑装饰、衣物服饰、生活用品、流通货币、窗花剪纸??
四月份,牡丹已开,艳惊全城。
文字为酷萌萌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标明出处
End
真?? 地? ???承者
【向祖先的智慧致敬向?允卦谖幕?鞒新飞系娜酥戮础?/p>
?按二????壹脉
古代文人对莲花的评价有哪些?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5636561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著名的诗人。他很爱菊花,常在诗里写到,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4)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淤泥,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6)濯(zhu)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8)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
(9)亭亭:耸立的样子。
(10)亵(xi)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11)隐逸者:隐居的人。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13)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14)噫(y):叹词,相当于“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16)鲜(xi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17)宜乎:宜,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是很多的。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至于爱牡丹的人,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说”,古代文体之一,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赏析]:周敦颐,北宋人,其人一生澹泊名利,不求闻达。他的这种高洁的人品,诚如北宋文学大家黄庭坚所誉:“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而他的传世散文佳作《爱莲说》恰恰正是他酒落胸怀所透射而出的精神折光。
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概叹。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之美就在于其一个“洁”字。首先,“出淤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
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谨严。 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日夏养花网,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炼,的确是如莲之美——“不dRrLc枝不蔓”,没有多余的无用之语
古代文人谁喜欢桃花或其它春日里开的花?
文章标签:
上一篇:这是什么植物种子,叫什么?
下一篇:植物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