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是什么植物?谢谢!
请问这是什么植物?
钻叶紫菀(学名:Aster subulatus Michx.)是菊科,紫菀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0)厘米。主根圆柱状,版向下渐狭,茎单权一,直立,茎和分枝具粗棱,光滑无毛,基生叶在花期凋落;茎生叶多数,叶片披针状线形,极稀狭披针形,两面绿色,光滑无毛,中脉在背面凸起,侧脉数对,头状花序极多数,花序梗纤细、光滑,总苞钟形,总苞片外层披针状线形,内层线形,边缘膜质,光滑无毛。雌花花冠舌状,舌片淡红色、红色、紫红色或紫色,线形,两性花花冠管状,冠管细,瘦果线状长圆形,稍扁,6-10月开花结果。
这是钻叶紫苑。
请问这是什么植物?
泥胡菜,菊科植物泥胡菜。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花果期3-8月。生于山坡、山谷、平原、丘陵,林缘、林下、草地、荒地、田间、河边、路旁等处普遍有之,海拔50-3280米。除新疆、西藏外,遍布全国。朝鲜、日本、中南半岛、南亚及澳大利亚普遍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我国东部。
全株可入药。
中文学名
泥胡菜
拉丁学名
Hemistepta lyrata (Bunge) Bunge
别称
猪兜菜、苦马菜、剪刀草、石灰菜、绒球、花苦荬菜、苦郎头
二名法
Hemistepta lyrata
界
植物界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单生,很少簇生,通常纤细,被稀疏蛛丝毛,上部常分枝,少有不分枝的。[1]
基生叶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花期通常枯萎;中下部茎叶与基生叶同形,长4-15厘米或更长,宽1.5-5厘米或更宽,全部叶大头羽状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2-6对,通常4-6对,极少为1对,倒卵形、长椭圆形、匙形、倒披针形或披针形,向基部的侧裂片渐小,顶裂片大,长菱形、三角形或卵形,全部裂片边缘三角形锯齿或重锯齿,侧裂片边缘通常稀锯齿,最下部侧裂片通常无锯齿;有时全部茎叶不裂或下部茎叶不裂,边缘有锯齿或无锯齿。全部茎叶质地薄,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被厚或薄绒毛,基生叶及下部茎叶有长叶柄,叶柄长达8厘米,柄基扩大抱茎,上部茎叶的叶柄渐短,最上部茎叶无柄。
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伞房花序,少有植株仅含一个头状花序而单生茎顶的。总苞宽钟状或半球形,直径1.5=3厘米。总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最外层长三角形,长2毫米,宽1.3毫米;外层及中层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毫米,宽1.4-1.5毫米;最内层线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7-10毫米,宽1.8毫米。全部苞片质地薄,草质,中外层苞片外面上方近顶端有直立的鸡冠状突起的附片,附片日夏养花网紫红色,内层苞片顶端长渐尖,上方染红色,但无鸡冠状突起的附片。小花紫色或红色,花冠长1.4厘米,檐部长3毫米,深5裂,花冠裂片线形,长2.5毫米,细管部为细丝状,长1.1厘米。瘦果小,楔状或偏斜楔形,长2.2毫米,深褐色,压扁,有13-16条粗细不等的突起的尖细肋,顶端斜截形,有膜质果缘,基底着生面平或稍见偏斜。冠毛异型,白色,两层,外层冠毛刚毛羽毛状,长1日夏养花网.3厘米,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内层冠毛刚毛极短,鳞片状,3-9个,着生一侧,宿存。花果期3-8月。
生长环境
泥胡菜是一种野生牧草,生长于路旁荒地或水塘边,或在较湿润的丘陵、山谷、溪边和荒山草坡,我国分布甚广。
泥胡菜喜湿、耐微碱的抗逆性和早春快速生长,具有缓解春季青饲料不足的价值。
分布范围
除新疆、西藏外,遍布全国。生于山坡、山谷、平原、丘陵,林缘、林下、草地、荒地、田间、河边、路旁等处普遍有之,海拔50-3280米。朝鲜、日本、中南半岛、南亚及澳大利亚普遍分布。
主要价值
泥胡菜莲座期叶片柔软,气味纯正,开花期前茎秆脆嫩,水分多,纤维少,花蕾和幼苗不仅为多数家畜所喜食,而且是人们春季食用的野菜,是猪、禽、qjCAPbi兔的优质饲草,全株切碎煮熟喂猪,饲用价值更高。进入结籽期,根出叶老化,茸毛粗硬,叶绿体解体,叶片枯黄,除煮熟喂猪外,多数家畜不再采食。所以,泥胡菜是一种春季短期饲用牧草。另外,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功效,可治疗乳腺炎,疔疮、颈淋巴炎、痈肿,牙痛、牙龈炎等病症。
泥胡菜性味苦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祛瘀的功效。治痔漏、痈肿疗疮、外伤出血、骨折。《贵州草药》载“清热解毒,法瘀生肌。”。四川民间用于治疗白内障,疗效较好。
江浙一带清明节有食用青团的习惯,做青团用的野菜一般有三种,泥胡菜、艾蒿、鼠曲草。[4]泥胡菜氽后色做碧绿,以前常用,今已用的不多见。桐乡、德清一带用泥胡菜与发芽的小麦等原料做成的青色团子叫做甜麦圆子,又叫做甜麦塌饼,每年清明左右都会制作,深受当地人喜爱。
全株可入药。
中文学名
泥胡菜
拉丁学名
Hemistepta lyrata (Bunge) Bunge
别称
猪兜菜、苦马菜、剪刀草、石灰菜、绒球、花苦荬菜、苦郎头
二名法
Hemistepta lyrat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亚纲
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目
桔梗目 Campanulales
科
菊科 Compositae
亚科
管状花亚科 Carduoideae
族
菜蓟族 Cynareae
属
泥胡菜属 Hemistepta
种
泥胡菜
分布区域
我国除新疆、西藏外各省,朝鲜、日本、南亚及澳大利亚等
功用药用。日夏养花网
这个是大蓟。
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 japonicum Fisch. ex DC.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
茎呈圆柱形,基部直径可达1.2cm;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有数条纵棱,被丝状毛;断面灰白色,髓部疏松或中空。叶皱缩,多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边缘具不等长的针刺;上表面灰绿色或黄棕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具灰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球形或椭圆形,总苞黄褐色,羽状冠毛灰白色。气微,味淡。
你好 请问这是什么植物?谢谢!
如图所示,谢谢!
我仔细看了一下,应该是小槐花。
也叫磨草,仙草,巴人草,豆子草
蚂蝗草,入中药,治疗风湿关节痛
小槐花
别称:锐叶小槐花、茉草、抹草
为双子叶植物纲、豆科落叶固氮植物
以上回答 仅供参考
豆科,山蚂蟥属。
请问这是什么植物?
你提供的图片是【一年蓬】
【一年蓬】
一年蓬,一年生或两所生草本,高30-100cm。茎直立,上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2616462部有分枝,全株被上曲的短硬毛。
【别名】女菀、野蒿(《中国药植志》)、牙肿消、牙根消(《南京民间药草》)、千张草、墙头草、长毛草、地白菜、油麻草、白马兰(《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种植物一年蓬的全草及根。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90厘米,全体均有短柔毛。基部叶卵形成卵状披针形,长4~1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窄狭成翼柄;茎生叶互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尖,边缘齿裂.规则或不规则,有短柄或无柄;茎上部叶多半为线形,全缘,有缘毛。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径约1.5厘米;总苞半球形,苞片线形;外缘舌状花,2至数列,舌片线形,白色或略带紫色,雌蕊1,柱头2裂成又状,外列冠毛短,内列冠毛块如;中央管状花,黄色,先端6裂,雄蕊5,雌蕊1,柱头2浅裂而扁,有冠状毛2列,内长外短,花托略凸起,具细点。瘦果扁平,边缘有棱。花期5~11月。
与它相象的有:【白花除虫菊】、【飞蓬】等
【白花除虫菊】
白花除虫菊,菊蒿属(Tanacetum)数种植物的统称,原产于亚洲西南部;芳香头状花序研磨成粉末,可构成杀虫剂的活性成分,称为除虫菊精或除虫菊。这类植物过去被视为单独的一属——除虫菊属(Pyrethrum)。典型种为多年生的红花除虫菊(T. coccineum),其深玫瑰红色的大型舌状花环绕著中央黄色的管状花盘,整个头状花序著生在不分枝的茎顶;叶具细缺刻。现代变种的舌状花还呈现出白、淡紫以及各种深浅的红色。
飞蓬
【拉 丁 名】Erigeron acer L (菊科飞蓬属)
类别: 多年生草本
主要性状: 株高40-90CM。叶互生,叶基生内成丛,匙形至披针形;白绿色容,舌装花粉红色、蓝色、白色等,盘花黄色,花繁多,头状花序伞房状簇生,花期长
百度有图片
一年蓬,一年生或两所生草本,高30-100cm。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全株被上曲的短硬毛。
百度可查验
看一下短叶黍
一年生草本。秆基部常伏卧地面,节内上生根,花枝高10-50厘米qjCAPbi。叶容鞘短于节间,松弛,被柔毛或边缘被纤毛;叶舌膜质,长约0.2毫米,顶端被纤毛;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6厘米,宽1-2厘米,顶端尖,基部心形,包秆,两面疏被粗毛,边缘粗糙或基部具疣基纤毛。圆锥花序卵形,开展,长5-15厘米,主轴直立,常被柔毛,通常在分枝和小穗柄的着生处下具黄色腺点;小穗椭圆形,长1.5-2毫米,具蜿蜒的长柄;颖背部被疏刺毛;第一颖近膜质,长圆状披针形,稍短于小穗,具3脉;第二颖薄纸质,较宽,与小穗等长,背部凸起,顶端喙尖,具5脉;第一外稃长圆形,与第二颖近等长,顶端喙尖,具5脉,有近等长且薄膜质的内稃;第二小花卵圆形,长约1.2毫米,顶端尖,具不明显的乳突。鳞被长约0.28毫米,宽约0.22毫米,薄而透明,局部折叠,具3脉。染色体2n=36(Chen
et
Hsu,1961)。
文章标签:
上一篇:急需一花卉种植设计方案?
下一篇:红景天为什么可以缓解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