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为何爱菊
陶渊明为何独爱菊?他为什么对别的花没兴趣?
陶渊明为何独爱菊?他为什么对别的花没兴趣?是因为别的花不好看?陶渊明独爱菊,因为他身处黑暗的东晋,日夏养花网所以他把自己的傲然情怀寄托在菊花上面,以物明志。菊花傲气,清香,符合陶渊明对自己的定位,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为何陶渊明独爱菊。
第一个方面,陶渊明身处的社会背景黑暗。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而东晋的社会背景是门阀士族掌权,然后北方还有五胡乱华,是一段非常不稳定的时期,而且这个时候的社会很腐败。陶渊明是个非常直率的人,所以对这些有所不满,便将情怀寄托于菊花上面。
第二个方面,陶渊明很有气节,不为五斗米折腰折腰。陶渊明流传下来的故事有很多,最出名的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因为不肯趋炎附势拍马屁,毅然辞官回家种田。
第三个方面,陶渊明喜欢的哪里是菊花,是将菊花作为自由意志的象征,喜欢的是不屈不挠的自己。他写“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自己就像开在官场当中的一朵菊花一样,不附和百花的芬芳,一枝傲然绽放。所以陶渊明爱菊花,也是在表明自己的志向。
其实古代的文人墨客,从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直白的了解到他们的性格,他们的郁郁不得志,他们那些想要开口却无从说起的心事。所以读书的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第三重境界是看山还是山。如果我们能从写菊花的诗看见陶渊明的境界,再来读他歌颂菊花的诗歌,就能更深层次的了解他的思想了。以上就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个人见解,望采纳。
陶渊明独爱菊的原因是什么
到底为什么陶渊明独爱菊,却要写《桃花源记》?
陶渊明是历史公认的大诗人、辞赋家,由于他生活的年代是东晋到南北朝时期,历史文献记载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文化繁荣,最著名的“竹林七贤”的文化影响力,就是这段时期发端的有力证据。
陶渊明是隐士文化代表人物
还有,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些动荡,所以,曾经为官的陶渊明,有归隐山林的想法也很正常,况且,他从小就是那种热爱贴近大自然生活的那类人,通过这些人物信息我们可以推断:他的精神思想取向是偏向于儒家、道家的,类似于后世宋朝把道教进行分类时,他的思想取向大约属于道教正一派。
陶渊明思想同时受儒家、道家影响
分析清楚了陶渊明的人物信息之后,我们就可以来分析他的作品了,他的作品很多,而且大致是以隐居的自然美为主!后世公认他是田园诗派、饮酒诗派主要创始人,就是依据这个原因。
菊花带有隐逸的文化寓意
回到你提问中的陶渊明独爱菊却写《桃花源记》,要特别注意这两种花的文化寓意,菊花一般都是秋天盛开的,按照儒道两家都认可的《周易》来看,代表了秋天和西方的时空含义,也代表了隐逸文化;桃花一般都是开放在春天的,同理类推,代表了春天和东方的时空含义,还代表了一些世俗、现实、富贵之类的积极有为文化含义,就这样,菊花和桃花,以文学艺术的眼光来看,就几乎代表了大自然的“春花秋月”的完整画卷了。
桃花代表积极有为、参与世俗文化寓意
结合上文分析,陶渊明独爱菊花反映出了他的道家隐居情结,又写作《桃花源记》反映出了他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交织的复杂心态,他清醒地认识到了当时的官场黑暗、政治腐败、民生艰难,但是又无力改变这些,作为一位“旁观者清”的封建知识分子,他只能把这种感叹埋在心里,通过文学作品来抒发灵魂深处的叹息和盼望。
其次,《桃花源记》表达了一种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是陶渊明的一种人生理想。
爱莲说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3分)
不过这里也有人说是含蓄地表达了作者djvgwlUU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为何陶渊明独爱菊却写桃花溪?
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5]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桃花源记》意境图
《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djvgwlUU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
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及至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源人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于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文章标签:
下一篇:怎样分辨海芋花和马蹄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