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在《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中,有些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找不到,该怎么办?

2020-12-01 21:40:17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29

植物的间断分布区分类

(不是植物分类)
1、欧亚-北美间断;

2、跨太平洋热带间断;

3、泛热带间断;

4、非洲-欧亚-太平洋间断;

5、跨印度洋间断;

6、亚洲-太平洋间断;

7、海洋间断;

8、非洲-美洲间断;

9、北美洲-南美洲间断;

10、温带南美洲-澳亚间断;

11、温带南美洲-亚洲间断;

12、环南温带和环南极间断;

13、亚世界间断;

14、特殊间断。
间断分布区是植物间断分布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分离的区域,中间被高山、沙漠、海洋或其他不适于植物生长和散布的地理障碍所隔离。分布区呈星散状态的,称为星散分布。间断分布是普遍的地理现象,有多种类型。

R.F.索恩1977年主要根据板块构造新理论,将世界被子植物分为14个主要的洲际间断分布类型,即:

1、欧亚-北美间断;

2、跨太平洋热带间断;

3、泛热带间断;

4、非洲-欧亚-太平洋间断;

5、跨印度洋间断;

6、亚洲-太平洋间断;

7、海洋间断;

8、非洲-美洲间断;

9、北美洲-南美洲间断;

10、温带南美洲-澳亚间断;

11、温带南美洲-亚洲间断;

12、环南温带和环南极间断;

13、亚世界间断;

14、特殊间断。

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区是跨太平洋间断的典型例子,如鹅掌揪属(Lrodendron)的分布区和罗汉松属(Podocarpus)的分布区。
(l)甜菜拉因(betalain)是一类植物色素,它只分布在中央种子目(Centrospermae)中,而且与花色甙的分布互相排斥。该目包括商陆科、紫茉莉科、粟米草科、番杏科仙人掌科、马齿苋科、落葵科、石竹科、藜科、苋科、刺戟草科。从形态上看,石竹科和粟米草科属于中央种子目,但它们均不含甜菜拉因而含花色甙,故植物分类学家认为应将石竹科和粟米草科分出来,另立石竹目。

(2)对人参属(Panax)的化学分类研究证明,人参属植物可分为两个类群:第一类群,根状茎短而通常直立,具胡萝卜状肉质根;种子大;在化学成分上所含三萜皂甙元以达玛烷型四环三萜为主;在地理分布上,表现了分布区狭小和间断分布的特点。是人参属的古老类群,如人参P. ginseng C. A. Mey.、西洋参P.quinquefolius L.三七P.notoginseng (Burk.) F.H.Chen等是这一类型的代表植物。第二类群,根状茎长而匍匐,肉质根常不发达或无;种子较小;在化学成分上,所含三萜皂甙元以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为主;在地理分布上表现了分布区较广而连续的特点。是人参属的进化类群,代表植物如姜状三七P. zingiberensis C. Y. Wu et K. M. Feng 屏边三七P. stipuleanatus H.T.Tsai et K.M.Feng 竹节参P.japnicus C.A. Mey.及其变种狭叶竹节参P.japonicus C.A,Mey.var.angustifolius (Burk.) Cheng et Chun、珠子参P.japonicus C.A.Mey.var. major (Burk.) C.Y.Wu et K.M.Feng和疙瘩七P.japonicus C.A.Mey var.binnatifidus (Seem.) C.Y.Wu et K.M.Feng。

4.数值分类学(Numerical Taxonomy) 是由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电子计算机在分类学中的应用而建立起来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数值分类学以表型特征为基础,利用有机体大量性状(包括形态学的、细胞学的和生物化学等的各种性状)、数据,按一定的数学模型,应用电子计算机运算得出结果,从而作出有机体的定量比较,客观的反映出分类群之间的关系。例如根据选取人参属52个形态性状、细胞学性状和化学性状,对中国人参属10个种和变种进行数值分类学研究,进一步证明化学分类研究把人参属分为两个类群基本上是合理的。研究表明达马烷型皂甙的含量与根、种子和叶片的锯齿性状有密切关系。种子大、根肉质肥壮、叶片锯齿较稀疏,达玛烷型四环三萜含量就高。齐墩果酸型皂甙的含量与熟果具黑色斑点这一性状十分一致,与根状茎节间宽窄、花序梗长短(花序梗长与叶柄长之比)也有关。

以上这些新兴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越来越被植物分类学家所重视和应用,它对植物分类工作和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将起着重要作用。
间断分布区又称不连续分布区。植物的某一分类单位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隔离的区域。是植物地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19世纪以来,植物地理学者努力阐明间断分布型。索恩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将世界被子植物分为14个主要间断分布型:欧亚—北美间断、非洲—欧亚—太平洋间断、海洋间断、非洲—美洲间断、北美洲—南美洲间断、温带南美—大洋洲间断、温带南美—亚洲间断、环南温带和环南极间断、亚世界间断和特殊间断。
陕西植被的研究简史、在全国植被中的地位、赖以生存的环境特征、植物区系、种子植物种属分布区类型和陕西植被的基本特征。分类部分为本书重点,自然植被分为森林、灌丛、灌草丛、草原、沙生植被、盐生植被、草甸、沼泽和水生植被等;人工植被分为林园型、作物型、观赏型等,共13个植被型、37个植被亚型、89个群系组和550个群系(含群丛组)。分布和变迁部分对陕西植被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植被分区和历史变迁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地理问题

森林的种类rn针叶林,落叶阔叶林什么的,rn要详细的解说,再多举一些地方的例子~
森林是物种多样性表现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据估计,地球上有500万~3 000万种生物,其中一半以上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234323033在森林中栖息繁衍。已经定名的物种仅为140万~170万种,大部分的物种尚属未知。热带森林是物种分布最丰富的地方,虽然其面积只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7%,但却拥有一半以上的物种。热带森林物种之多,有时令人难以相信:在秘鲁的热带森林中,一株豆科植物的树木上可发现43种蚂蚁,分属于26个属,相当于英伦三岛全部的种类;加里曼丹一带的雨林,在10片1公顷的标准地上,有近700种乔木树种,几乎和北美的种类差不多;在中南美洲1平方公里的热带森林中,经常可看到有几百种鸟类和几千种蝴蝶、甲虫和其他昆虫。

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世界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热带森林的生物多样性是由于水热资源丰富及生态多样性引起的;而脆弱性在于热带土壤养分储量少,大部分养分储存于森林的各种动植物中。由于森林破坏(年毁林面积达18106~20106 hm2)、草原垦耕、过度放牧和侵占湿地等,导致了生态系统简化和退化,破坏了物种生存、进化和发展的生境,使物种和遗传资源失去了保障,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因此,森林消退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大威胁。如果一片森林面积减少为原来的10%,能继续在森林生存的物种将减少一半。同时,森林占陆地面积的1/3,其生物量约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60%。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及其群落的种类、结构和生境具有多样性,也是动物种群多样性赖以存在的基础和保证。

森林生态系统包含最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和多种多样的生活型。我国是生物种类极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物种数量约占世界物种总数的10%左右。全国约有种子植物320科、3110多属、约2.5万种,其中草原、荒漠、沼泽和高山植物约6000~7 000种,其余几乎都属于森林植物区系。我国是森林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次于巴西和马来西亚。世界裸子植物共有11科,除南洋杉科以外,在我国都有分布,并且大多数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尤其是针叶林的主要树种。

中国也是世界上野生动物丰富的国家之一。现知我国陆栖脊椎动物有2000多种,约占世界总数的10%。其中鸟类比例最高,依次为兽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森林是它们的主要栖息地和分布区。昆虫的种类约占动物种数的80%,数量异常庞大。据国内外多数昆虫分类学家较保守的估计,世界昆虫至少有150万种以上(也有人乐观地推测全世界的昆虫可达3000万种)。我国约占世界昆虫种类的10%,即15万种以上;但已定名的仅约4万种,只占总数的1/4强。

一、森林的植物环境

(一)植物的基本类群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于气候和地质条件的不断变化,有些植物衰亡了,有些则繁盛起来,同时不断产生新的植物种类,构成了现在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植物界。现在已知植物约50万种,它们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千差万别。通常将地球上的植物分成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类群。从植物体的外形观察,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和地衣,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称为低等植物;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都有根(苔藓植物只有假根)、茎、叶的分化,称为高等植物。

森林植物是与森林组成密切相关的植物。广义上讲,森林植物包括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狭义的森林植物仅指种子植物中的木本植物。森林植物不仅向人类提供衣、食、住、行诸多方面的物质财富,而且越来越显示出其环境效益。因此,保护森林植被、保护森林植物物种和保护环境,已成为森林植物研究的重要目的。

1.藻类植物。藻类植物一般都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自养生活。其大小和形态结构差异很大,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如海带、发菜等。藻类植物多生活于水中,陆生的较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

2.菌类植物。菌类植物在水、空气、土壤以及动植物的体内都可生存。其形态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有些体积很小,约为1m,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有些体积较大,肉眼可见。绝大多数菌类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异养植物,以寄生或腐生的方式,吸收现成的养料来维持生命。有些菌类植物是有益的,如固氮菌,可提高土壤肥力;有些可药用、食用或工业上用,如青霉素、放线菌。

微生物包括真核生物的真菌、酵母,原核生物的放线菌、细菌及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和噬菌体。

全世界真菌约有25万种以上,有人保守估计约50万种(也有人估计全球共有真菌150万种)。近200年来,约有10余万个真菌种名发表,被承认的约6.9万种,其中1/5是地衣型真菌。我国(包括台湾省的4000种)已知真菌约 7000种,不及我国估计种数的10%,仅相当于印度已知种数的一半。全世界已知的70余目真菌中约有50目在我国基本上无人问津。在20余个已有人研究的目中,有半数仅涉及其中若干科或属。在真菌中,种数最多的属子囊菌亚门,约为3万种,其次为担子菌,约有1.6万种;半知菌大约有1.7万种,接合菌与鞭毛菌

我国各地已分离出26属3000多株酵母,占全世界酵母总数的40%。

在大自然中,原核生物不像动植物那样,有明显和严格的地理分布。在地球的任何角落,其中包括动植物难以生存或完全不能生存的地方,都会有这类生物。它们不但大量生存于一般环境中,也广泛生存于许多特殊环境中,称为极端环境微生物,如嗜盐、嗜碱、嗜高温、嗜酸等微生物。人们对原核生物物种的认识存在差异。由于原核生物缺乏化石资料,而且所获取的原有材料和现有的生物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人们对物种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因此,“种”的数目归类在各个历史时期是不同的,其总的趋势是从认识原核生物的个体表型特征到逐渐认识其群体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直至认识到控制表型特征的遗传物质(DNA)的本质特性,并且进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物种从“人为种”趋于“自然种”。

3.地衣。地衣是藻类和菌类的共生体。真菌菌丝围裹着藻类细胞,通过菌丝体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类,供给藻类生活并保障藻类在环境干燥时不致干死。藻类具有叶绿素,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分,供给自身和菌类生长的需要。地衣根据生长状态分为三大类:壳状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地衣对空气污染非常敏感,当空气中含有极微量的SO2等有害气体时,就会逐渐死亡。地衣具有很强的耐旱和耐寒的能力,它能生长在裸露的岩石、树皮和土壤上,能使岩石逐渐风化形成土壤。

4.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最原始的陆生类群,是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型。大多数苔藓植物需要潮湿的环境。其植物体的结构简单,矮小,是最简单的绿色高等植物。苔藓植物还常常是森林中的地被物,能反映林地的状况和森林特征。苔藓与地衣一样,对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起着先锋作用。

5.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具有比苔藓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特性,一般是陆生,少数为水生。有根、茎、叶的分化。也有维管束结构,担负着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输送。蕨类植物的外形与种子植物相似,但它不产生种子,而是以孢子繁殖。蕨类植物是森林植被草本层的重要组成成分。一般有蕨类植物生长的地方表示土壤比较肥沃。

6.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复杂、最进化、结构更完善、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类群,也是现代地球适应性最强、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经济价值最大的一类。种子植物中有不少种类是我们衣、食、住、行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其最大的特征是以种子繁殖。根据种子有无果皮包被,种子植物又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类;根据习性,可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两类。草本植物为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地面不具宿存的茎。木本植物按习性又可分为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都是多年生植物,具有发达的次生木质部,是森林组成中的主要部分。

(1)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都是木本,且多为高大乔木或灌木,稀为木质藤本。其中大多数是常绿植物,为林业生产上的主要用材树种,也是纤维、树脂、单宁及药用等原料树种。主要特征是,胚珠外面没有心皮包被,因而形成的种子是裸露的。次生木质部具管胞,稀具导管,韧皮部中没有伴胞。叶多为针形、条形或鳞形(稀为其他形状),所以把这类树木又称为针叶树。花球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风媒,稀虫媒传粉;胚珠裸露,无心皮包被。种子有胚乳,胚具2至多数子叶。

裸子植物发生发展的历史悠久,最早出现约在34 500万年前至39 500万年之间的古生代泥盆纪,历经古生代的石灰纪、二叠纪,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的第三纪、第四纪。随地史气候多次重大变化而演变更替,繁衍至今。现存的裸子植物中有不少种类,如我国的银杏、油杉、铁杉、银杉、金钱松、红松、杉木、水杉、水松、红豆杉、榧树等都是第三纪的孓遗植物。

裸子植物现存12科71属近800种,广布于世界各地。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常组成大面积森林。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现存有10科33属约202种33个变种。常见的种类有苏铁、银杏、松、杉、柏等。

(2)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发展到最高等的类型,是适应陆地生活条件最完善的一类植物。被子植物最显著的特点是,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特有的生殖器官——花,又称有花植物。典型的花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雌蕊由心皮卷合而成,主要特征是胚珠包被在子房内,不裸露。传粉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而子房发育成果实。种子包被在果实内,种子有胚乳或无,具子叶2或1枚。乔木、灌木、草本或藤本的木质部常有导管和管胞(少数原始的科中无导管),韧皮部具筛管和伴胞。单叶或复叶,网状脉或平行脉,叶形多宽阔,故这类树木常被称为阔叶树。

被子植物较裸子植物进化,最早出现于中生代侏罗纪,自白垩纪末期及第三纪,繁衍极盛。在现存的植物中,被子植物在种数、个体数上占有极大的优势。全世界约25万种,分别隶属于424科。我国约277科2600余属,约3万种,其中木本植物约8 000种,乔木树种约3 000种,重要经济树种约 1000余种。它们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大田作物、果树、蔬菜、药材、木材、纤维等绝大部分都来源于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根据种子中子叶的数量又可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为乔木、灌木或草本。茎内维管束成环状排列,有形成层,木本植物茎中有年轮。叶为网状脉。花通常为4~5基数。胚具2子叶。双子叶植物在全世界约有 355科,约 20万种;我国约228科,2万多种,其中木本植物约7 000种。

单子叶植物为草本、灌木,稀为乔木,常浅根系。茎内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一般无增粗生长。叶为平行脉。花各部常为3基数。种子的胚常具1子叶。单子叶植物在全世界约有69科,约5万种;我国约47科,41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约200种。在林业上以棕榈科及禾本科的植物经济价值最高。

(二)森林植物

森林中的植物根据其所处的地位可以分成林木、下木、幼树、活地被物和层外植物。

1.林木。林木指森林植物中的全部乔木,或称立木。构成上层和中层林冠。在森林中,株数、材积和郁闭度最大的和次大的乔木树种分别称为优势树种和亚优势树种。优势树种对群落的形态、外貌、结构及对环境的影响最大,故又称建群种。株数、材积和郁闭度较小者称为伴生树种。由一个乔木树种组成的林分或混有材积不足全林1/5的森林称为纯林。由2个或2个以上乔木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混交林,其中每个树种的材积不到全林的4/5。

人工林多为纯林,而天然林中混交林较多。但在立地条件极差的地方,如只有少数树种能生长的干旱、寒冷地区,则往往形成纯林。另外,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搁荒地上,先锋树种侵入后也多形成纯林。纯林容易发生病虫害、火灾等,长期在同一块地上培育纯林还易引起地力衰退。树种搭配适当的混交林,可提高林分的生产力,也可提高森林环境的稳定性。混交林中按乔木树种的质量和经济价值分为主要树种和次要树种。主要树种质量高,经营价值大,是经营对象,又称目的树种;次要树种又称非目的树种,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一个森林中的主要树种可有一个或数个,在数量上可以占优势,也可能不占优势。优势种是数量上的概念,而主要树种是经营对象上的概念。

2.下木。下木指森林中的灌木和不能长到乔木层的小乔木树种。

3.幼树。指一年生以上(幼苗除外)尚未达到乔木层高度一半的幼龄树木。

4.活地被物。指林下生长的小灌木、草本植物、苔藓、地衣和菌类。

5.层外植物(层间植物)。指林内的藤本,附生、寄生和半寄生植物等。它们不能形成单独的植物层,而是分散依附于其他层次之中。

竹是中国南方森林中主要的植物成分。按它们的高度可分为乔竹、灌竹和藤竹。竹干高大的乔竹可以形成纯林或与其他树种混生而形成混交林。竹干矮小的灌竹成为下木的组成部分,细长的藤竹则为层间植物。

森林的植物组成因地形、环境的影响和人为的干扰而有巨大的变化。在新生代第四冰期,中国植物受到的影响要比欧洲和北美小得多。华东、华中、西南的亚热带地区由于没有受到冰川的直接影响,古老树种如苏铁、银杏、水杉、金钱松、鹅掌楸和水青树得以保存下来。中国的森林植物组成也因此而比欧洲和北美复杂。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土壤、地形等。在中国,由北向南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森林植物的种类也随之增加。如在大兴安岭的落叶松林中,0.25 hm2地面上的高等植物有30~40种;而在云南南部热带林内的同样面积上,高等植物多达130种。由东南沿海走向西北内地,雨量逐渐减少,由湿润地区逐渐过渡到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森林植物组成也相应趋于简单。在山区,由低海拔地带向高海拔地带,气温逐渐降低,雨量增多,森林植物种类也出现递减的趋势。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和复杂的系统,具有复杂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结构和功能。这一系统以乔木占优势组成的各种森林植物群落为标志。

(三)世界森林的地理分布

现在世界森林面积约为(40.3108)hm2,占陆地总面积的30%左右。由于气候,特别是热量、水分及二者配合状况的影响,森林在世界上分布很不均匀,类型也极为复杂多样。随着海拔升高而引起的热量和水分的重新分配,导致森林群落分布的垂直地带性。纬度增高,则热量依次递减;经度不同,则湿度和降水量有很大差异,这又导致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一般将北半球及热带范围(包括南回归线以北)划分为四大森林地带。南半球(南回归线以南)陆地面积小,植物区系与北半球迥然不同,划作一个大森林地带区。

1.北方针叶林带。俄罗斯称泰加林,意即沼泽林。这一地区因到生长季节积雪消融,林地湿如沼泽而得名。美国则称其为北方森林。位于北半球50以北,与冻原带连接。中国的大兴安岭属于这个带。气候特点是夏季温暖而短暂,冬季严寒且时期长;年降水量为300~600 mm,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树种组成简单,通常由云杉、松树、冷杉和落叶松等属组成大面积纯林。主要的伴生阔叶树种是桦树和杨树。在这个森林地带内,至今还保存有大面积的原始林。

2.温带落叶阔叶林及针叶林带。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在北纬30~60,甚至更北。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有明显的温暖的生长季和寒冷的休眠季。落叶阔叶树的季相反映了这种季节性的气候,但也有许多针叶树分布,部分地区则以针阔混交林形式出现。主要组成树种有,落叶阔叶树如山毛榉属、栎属、栗属、桦木属、赤杨属、槭树属,以及椴树属、白蜡树属等。该带内存在很多针叶树种,如松属、铁杉属、圆柏属、花旗松属、侧柏属、扁柏属等。它们在有些地区形成大面积纯林,如美国西部的花旗松、黄松、西部白松、东部白松等。这个地带因处于历史悠久的农业地带,原始林受到破坏,森林分布很不均匀,也不连续,人工林比较普遍。

在前述的两个森林地带之间,存在北方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相混合的过渡地带。

3.亚热带森林带。又称暖温带森林。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到北纬35,带内降水量及季节分布差异很大,有大面积的草原和沙漠,森林分布不广。主要有两大类型:

(1)分布于大陆西岸及地中海沿岸的冬雨型森林 这个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温和多雨。在地中海沿岸的主要树种是木栓栎、刺栎和油橄榄。在美国西部主要是密花石栎、黄背栎、加州月桂及西洋腺果梅等。

(2)分布于大陆东岸的夏雨型森林 如中国东部、日本及北美洲东部地区,雨量较多,雨季与生长季一致,森林发育良好,有高大的常绿阔叶树。特别是中国东部除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的常绿树种外,还有许多亚热带常绿树种。在亚洲亚热带林范围内,还广泛分布散生竹类。北美洲的亚热带树种较少,主要为常绿栎类,竹类则更少,但有许多针叶树种如松科的松属,杉科的柳杉、水杉、落羽杉,柏科的柏木、扁柏属等。

4.热带森林带。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在这一辽阔范围内因降水、气温的差异,又可分为三大森林类型:

(1)热带雨林 年降水量一般在2 000mm以上,无明显的旱季。树种极多,但也有一些单优群落,如亚洲由龙脑香科树种组成的森林,南美洲的毛拉豆林等。

(2)热带季雨林或热带季风林 雨量在1000~2 000mm之间,有明显的旱季。旱季有部分树木如柚木、木棉等落叶树种。在亚洲还广泛分布丛生竹。

(3)热带干旱林及稀树草原 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下,树种常有刺或树冠扩展,分布稀疏。

5.南半球森林带。此森林带含南回归线以南除南极洲以外的陆地,包括南美洲、非洲南部和大洋洲。此带的森林面积不大,分布于沿海或山地,树种与北半球的差别明显。阔叶树主要为分布于澳大利亚的桉树属和假水青冈属;主要针叶树南洋杉属及贝壳杉属是南半球所特有;罗汉松属也以南半球分布为主,北半球较少。

(四)中国森林地理条件的特点

根据全国第四次(1989—1993年)森林资源清查成果和台湾省森林资源现状统计结果,全国林业用地面积为(26 289104)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3370104)hm2。按有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计算,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3.92%。在有林地中,林分面积(11370104)hm2,经济林面积(1610104)hm2,竹林面积(390104)hm2。森林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比较偏僻的东北和西南山区。西北地区的覆盖率则不到1%,甚至许多地方无林。

气候水热条件是影响森林分布和林木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我国400mm降水量等值线沿大兴安岭西坡向西南至喜玛拉雅山山脉东段,其东南面季风区域就是宜林气候区域,其西北面为西北干旱区域和青藏高寒区域。从热量看,日平均气温≥5℃为林木生长期。不同森林类型森林树种的地理分布与两个气温限间的天数有明显关系,同时与最冷月、最热月和极端低温有关。

各地区的降水量,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各地,年降水量一般为1000~2 000mm。愈向东南则雨量增高,冬季最少月降水量也有数十毫米,干燥度一般为0.5~1.0,无明显旱季。东北、华北、云南高原和川西高原等地,年降水量一般为600~1000mm,主要集中于夏季,旱季显著,或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干燥度一般为 1.0~1.5。西部半干旱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或200mm以下,干燥度1.5~19.0以上,不宜树木的生长。

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很明显。山地寒温带是森林分布的上限,其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自北向南和自东向西部增高。例如:在东部湿润气候区的山地寒温性针叶林的分布上限,在寒温带不超过1000m,在温带为1100~1800m,在暖温带为 2000~3500m,在亚热带为3000~4200m,在热带为2800~3800(或4000)m。森林垂直带结构也自北向南复杂化。在半干旱和干旱山地,森林断续地分布于2000~3000m的中高山北坡,甚至缺乏森林。

土壤是生物—气候的产物,有其本身的发育过程和特性。与上述森林气候带相适应,从北向南主要的土壤类型依次是:漂灰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黄壤—红壤—赤红壤—砖红壤,呈酸性—强酸性反应。石灰岩母质是影响树种分布的重要因素。

东部的山地丘陵是森林主要分布地。山坡谷地形成多种多样的生境,影响森林植物的生长和分布。深山峡谷往往是珍稀和残遗植物的隐藏地。

我国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热量由南往北递减。这种水热分布规律决定着我国森林的地理分布格局。因此,我国森林的自然分布及类型主要决定于下列地理因素:

第一,气象因素。我国东部由北到南不同的气候带决定了大的森林类型,并且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全国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由森林气候(年降水量400mm以上)转向草原和荒漠气候。但新疆天山承受西来的大西洋水分,阿尔泰山承受北来的北冰洋水分,西藏东南部和云南西部承受西南来的印度洋水分,使得这些地区也出现不同类型的森林。

第二,地形因素。我国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m。从此向北、向东和向南,高度逐渐下降至平均海拔1000~ 2000m;再向外伸展为东北、华北、江汉、江淮的平原以及浙闽、两广南部的丘陵和三角洲等,平均海拔降至500m以下。这样的梯级高差影响气候,从而影响森林分布和森林类型。同时多列东西向的山岭和一些基本上南北向的山系也改变着季风的方向,致使由北到南的温度和由东到西的降水量出现明显的阶梯界限,森林植被类型也随之而有差异。

第三,地理位置因素。我国北部林区与世界北方针叶林带相接;南部与东南亚及大洋洲热带林通连;西部与中亚相连并与东欧和地中海沿岸相通。这样的地理位置,为我国孕育和保存丰富的森林植物种类和森林类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由于漫长的历史过程和众多的人口,我国平原盆地的森林早已被开发成为农业用地;其周围丘陵山地的森林也受到严重破坏,但有较大面积的人工林(包括竹林)。气候比较干旱和陡坡地形上的森林,一经破坏,就会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山地土层瘠薄或基岩裸露,成为荒山。

(五)中国森林地理分布

森林是地理现象。有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就有什么样的森林。我国地域广大,地形条件复杂,自然条件多样化。所以,我国的森林种类很多,几乎有世界上的各种森林类型。森林分布规律有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在此侧重介绍水平地带分布。

1.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针阔混交林。它是世界的北方针叶林带向南的延伸部分,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地丘陵区。这是我国最北部的森林区。这一地区地形起伏小,坡度缓,山顶浑圆,一般海拔1100m左右。土壤厚度不均,有岛状永冻层。森林覆盖率为 53.6%,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年降雨量为350~500mm,降雨期主要集中于植物生长的7、8月份。该地区特点是兴安落叶松是优势成林树种,占森林面积的70%;其次为桦木林、樟子松林及少量蒙古栎林、山杨林、红皮云杉林,是落叶松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林。各树种多构成单层纯林,结构简单,层外植物不发达,并具有较多的温带森林植物成分,如北五味子、刺人参及槭树等。

向南逐渐过渡到温带针阔混交林带。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的森林是典型的针阔叶混交林,森林的组成树种比较丰富;多数山地海拔在1000m以下;年降雨量600~1000mm,由长白山向北递减。这里是我国的第一大林区,森林茂密,长白山中高山(1000~1800m)有较多的针叶纯林,针叶树除红松外,主要树种还有红皮云杉、沙冷杉、臭冷杉和鱼鳞云杉等。绝大多数为针阔混交林。混生的阔叶树种有枫桦、辽杨、春榆、千金榆、蒙古栎、椴、水曲柳、黄波萝、白桦、胡桃楸、槭、山杨等。针阔混交林采伐后,通常形成以栎树林、山杨林、白桦林等为主的次生阔叶混交林。红松阔叶林集中分布在小兴安岭,是本区的代表类型。

2.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此区域北到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南到淮河、秦岭,西到兰州和陕西、山西中部,东至沿海海岸。雨量400~800mm,集中在夏季6—8月,冬春季干旱。开发较早,平原、平地已成为农业区,森林受到严重的反复破坏,而气候条件仍属森林地带。只有少数深山区还有栎、桦树、山杨等组成的落叶阔叶林和油松、侧柏等针叶林。海拔1000m以上为山地针叶林,主要树种有云杉、臭冷杉、长白落叶松及山杨、桦树。原始林极少,次生林比重大,很多次生林演化成多代萌生的林分;一些地方沦为荒山和石质山地。落叶栎类分布面积广,松类到处可见,松、栎纯林较多,偶有云杉小片林。落叶松林在本区海拔高处生长良好,干旱阳坡多栓皮栋和侧柏林。荆条、绣线菊等灌木是森林进一步破坏后形成的。杨、柳、榆、槐、臭椿多散生于四旁。人工栽培的板栗、核桃、柿、枣等被称为木本粮食和木本油料树种。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大致位于淮河、秦岭以南到南岭南麓一线,宽约1000km,由台湾至云贵高原之间有800km,是北半球亚热带森林的重要部分。年降水量一般在800~1500mm,具有发育良好的常绿阔叶林。本带北部的落叶阔叶树种较多,常绿阔叶树主要有壳斗科、樟科、茶科等。南部则有热带树种的侵入。有很多中国特有树种及经济树种和散生竹种,如毛竹、淡竹、桂竹等。海拔800~1000m以上属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该地区天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以栲槠、青冈、石栎等为主。遭破坏后成为次生林,马尾松、苦槠、枫香、落叶栎和竹等即迅速发展,其中以马尾松最占优势。如果次生林再被破坏则成为次生常绿灌丛。再经破坏,则成为野古草、白茅、山黄草等高草地。

由于云贵高原地形抬高,自然条件的变化,中国亚热带东部与西

初二下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的》

只要第三章生物进化的。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 人类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
2、 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原始大气层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3、 1953年,美国青年米勒,用原始大气合成了氨基酸。
4、 1969年,人们发现了坠落在澳大利亚启逊镇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于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5、 细胞=核酸+蛋白质(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最小单位)
6、 米勒和其他学者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命的有机物。
7、 科学家推测: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是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
8、 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生物8年级上
鱼: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尾部的摆动和鳍协调作用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用鳃在水中呼吸。
其他水生动物: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事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
蚯蚓的生长环境,家兔的内部结构 8上P16
空中飞行的动物:自然界中空中飞行的动物早在几亿年前就出现了。先是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后来是有脊椎动物中的鸟,以及哺乳动物中的蝙蝠。他们既是陆生动物,又适于飞行。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100万种以上的昆虫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是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的。
昆虫的特征: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的分类:昆虫的分类属于节肢动物(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的是节肢动物)
两栖动物: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动物的运动:家兔的骨骼,关节模式图,肌肉与骨和关节的关系8上P29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运动需要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动物的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也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8上P39
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动物与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动物与仿生: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菌落: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光滑或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细菌的发现:荷兰人列文虎克制作了200~300倍的显微镜,观察老人的牙垢,发现细菌。
巴斯德用鹅颈瓶证明了细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还发现了乳酸菌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细菌没有细胞核8上P60
细菌的生殖:细菌是靠分裂来进行生殖的,有些细菌在生长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真菌的繁殖: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3.与动物植物共生。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8上P70
生物分类: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植物的分类:8上P81
生物分类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8年级下
植物的生殖:
有性生殖:它们通过开花、受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出来的。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之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相对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基因和染色体: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内有蛋白质和DNA。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
1883年比利时胚胎学家比耐登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染色体都只有2对染色体中的其中2条。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8下P30
1858~1865奥地利的孟德尔发现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在男性细胞中发现一对染色体与其它染色体不一样,他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把男性性染色体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细胞中同一对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X染色体。
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模拟原始的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生物进化的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达尔文的自然学说: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像这样,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人体的三道防线:1.皮肤和黏膜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3.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
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免疫的三个功能: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产生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免疫的害处、计划免疫:8下P78
处方药(RX):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药物。
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说说明服用药物。
人工呼吸的方法,胸外心脏挤压:8下P84
外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8下P85
吸烟吸毒的害处:8下P95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 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8、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躯干部_和尾鳍_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 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9、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10、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2、水由鱼___口__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_毛细血管__中,而_二氧化碳_____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_氧气_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_的含量增高。
13、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用_鳃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 的协调作用游泳。
14、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_,食物从口_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5、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16、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叫甲壳动物。
17、水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18、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蚯蚓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①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多种运动方式. 如: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以便觅食和避敌。③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气管(蚯蚓例外,靠体壁呼吸) ④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快而复杂……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2、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环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
3、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4、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的作用是协助运动(固着;支持)
5、蚯蚓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的原因:因为能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的环境及繁衍的条件,一般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气态氧、食物和便于避敌的栖息场所等。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6、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为什么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7、蚯蚓的生活环境: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差变化不大、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穴居生活。生活习性和食性: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8、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9、蚯蚓的呼吸过程: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粘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有体表排出。
10、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三、陆地生活的动物-------兔
1、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猫
2、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3、兔:体表被毛(保温作用),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分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在细菌作用下,有助于植物纤维质的消化),大脑发达,四肢发达灵活。
4、跳跃是兔的主要运动形式(后退比前腿长且肌肉发达)。
5、兔的食性:植物(草)。兔的身体分为:头、躯干、丝织和尾四部分。
6、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似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兔的盲肠发达,这与兔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狼、虎等哺乳动物还有锋利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也用于攻击捕食)。
6、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
7、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陆生动物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
8、兔与人的内部结构相似,说明人与兔的分类地位很接近,同属于哺乳动物,但人的盲肠已退化,因为人是杂食性的。
四、空中飞行的动物---家鸽
1、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蝙蝠、鸟类等。
2、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除了鸵鸟和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外,绝大多数都善于飞行。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3、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⑧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
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http://www.rixia.cc物。
4、翼(翅膀)是鸟的飞行器官。气囊辅助肺的呼吸。
5、鸟的羽毛分正羽(主要用于飞行)和绒毛(主要用于保温)。
6、家鸽口内没有牙齿,食物不经咀嚼经咽、食管进入嗉囊。----进入肌胃(内有沙粒、小石子用于磨碎食物)。
五、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
1、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2、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3、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2、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
六、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4、双比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5、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6、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7、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8、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9、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六、动物的行为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
2、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
3、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有的还形成等级
4、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
5、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在农田间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冲之间的通讯,是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这样也能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即:(1)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2)制造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
6、
七、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2.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3. 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
4. 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 它意义在于: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设备简单、产品作用效果显著,减少工业
5. 污染等。
6. 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
6、常见仿生例子:宇航员穿的“抗荷服”,冷光灯,雷达,薄壳建筑,智能机器人。
八、实验探究
1、仔细观察蝗虫的胸部和腹部。可以在左右两侧找到排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这就是气门。气门与蝗虫体内的气管连通着,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请依据给出的

一、细菌和真菌
7. 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8. 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
9. 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10.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11. 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①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② 细菌的分布很广泛。
12. 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13. 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协议发霉。
14. 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15. 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6. 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它还小)
17. 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分裂繁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18. 细菌的结构特点: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19. 掌握课本60页细菌结构示意图。
20. 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裂一次。
21. 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22. 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3. 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24. 真菌特征: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没有叶绿体,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即异养型;用孢子繁殖后代
25. 青霉:青绿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扫帚状;曲霉:黑褐色(有时也有黄、绿等色),孢子着生在放射状菌丝顶端;蘑菇从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这些真菌生活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的地方。
26. 各种各样的真菌:蘑菇、木耳、银耳、灵芝。
27. 蘑菇也是由菌丝集合而成
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生殖:孢子生殖
环境:阴暗潮湿,有机物丰富,温暖
28. 酵母菌(了解)
⑴形态:(单细胞)卵圆形,无色
⑵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
⑶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有氧: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
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
29. 蘑菇、木耳等可以食用的真菌统称为食用菌。
30. 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 。注意: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1导致的)
③与动植物共生。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简言之,互利共生。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
再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高,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氮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较大的物质)。
与功能: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维生素
与人: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
31.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 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
② 食品保存。
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常用保存方法:
“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冷冻法、 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
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
晒制与烟熏法、 腌制法、 脱水法、 渗透保存法 (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
使用防腐剂
使用射线
③ 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如青霉素)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如胰岛素)。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
④ 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
32、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到酵母菌,它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而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则在蒸烤过程中挥发掉了。
33、制作馒头要用酵母菌,制酸奶用乳酸菌,制泡菜用醋酸菌,酿酒用酒曲。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
34、生物分类
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意义: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生物,了解各种生物在生物界中所占的地位及其进化的途径和过程。
34.植物所属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观察其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最重要的依据。
35、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
脊椎动物由简单到复杂顺序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无脊椎动物学主要类群有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
36. 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日夏养花网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
的最基本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共同特征越多
37.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
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8、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39、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40、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41、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典型实例:
美国引进我国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42、生态系统包括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43、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44、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 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 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3) 环境污染
(4) 外来物种的影响
45、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46、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自然保护区。
47、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48、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发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49、人们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50、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的法律和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提要
第五部分
第一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六、生物的遗传现象:
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
动植物的性状主要是通过生殖细胞而遗传给后代的。
七、染色体和基因:
细胞核内存在的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父方和母方)存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人体细胞23对,人的生殖细胞23条),它由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在体细胞中存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八、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当细胞内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两个都是隐性(aa)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就会表现,否则(AA、Aa),为显性性状。
显性(大写A)隐性(小写a)
九、禁止近亲结婚
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近,婚后所生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越大。
十、生物的变异现象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十一、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十二、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十三、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
十四、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第二章生物的进化
一、生命的起源:
原始的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原始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植物进化的历程:
原始单细胞动物
原始生命原始苔藓类
原始藻类原始裸子植物
原始蕨类原始被子植物
动物进化的历程:原始鸟类
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哺乳类
进化原则: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三、人类的出现:
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人由森林古猿逐步进化而来。
植物从种子植物脱离水的限制,无脊椎动物从节肢动物脱离水的限制,脊椎动物从爬行动物脱离水的限制。
四、生物进化的证据:
主要证据为化石(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而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生物化石。
五、人工选择:
选择者:人结果:满足人类的各种要求。速度:较快。
概念: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六、自然选择
选择者:自然界各种环境条件。结果:适应环境,不断进化。
速度:形成新物种需要漫长岁月。
概念: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
第三章生物与环境
一、环境的含义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主要还是指存在于它周围的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
二、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和非生物
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三、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环境影响生物
2、生物适应环境
3、生物影响环境
四、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五、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生产者(无机物光合作用有机物)
生物部分动物――消费者(使用有机物)
细菌真菌――分解者(有机物――无机物)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土壤、水、温度等
六、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相互关联的食物链形成食物网。如:草兔狐
七、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八、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我国裸子植物的资源,占居全世界的首位。
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麜鹿,植物中的银杉、金钱松、珙桐等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1、许多野生动植物可以用作药材。
2、能提供大量的工业原料。
3、为人类提供食物。
4、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九、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
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我国陆续建立了数百个自然保护区,如四川卧龙、王朗和九寨沟等自然保护区(大熊猫、金丝猴),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银杉)。对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影响附近居民正常生活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或停产治理等措施。从我做起树立环境意识,培养爱护环境的

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及分布?

书本上讲的不全面,而且同意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有不同名称。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农业就是种植作物和饲养牲畜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不仅能获得食物,还可获得饮料、纤维、工业原料、药物、花卉等。农业与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但是各地的自然条件的差异,可种植和饲养的动植物不同,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也不一致,使各地的农业差别很大。先进的农业已成为高度多样化的生产活动。就目前世界的情况来看,大体可以分为十二种不同类型的农业。它代表着环境条件、动植物种类、发展阶段与生产方式的不同组合。现分述如下:
(一)(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迁移农业(shifting cultivation)这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耕作方式没有固定的农田,农民先把地上的树木全部砍倒,对一些大树有时先割去一圈树皮,让它枯死,然后再砍倒。已经枯死或风干的树木被火焚烧后,农民就在林中清出一片土地,用掘土的棍或锄,挖出一个个小坑,投入几粒种子,再用土埋上,靠自然肥力获得粮食。当这片土地的肥力减退时,就放弃它,再去开发一片,所以称为迁移农业。
在过去,这种农业分布比较广泛。如今,只在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中的低地与丘陵地区还能见到,是由一些土著部族中进行着的一种农业耕作类型。我国海南岛和云南的某些少数民族也还有采用这种耕作方式的。我国称这种生产方式为“刀耕火种”,它生动而又形象地表述了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
用这种方式种植的作物各地并不相同,在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的印第安人,种的是玉米、木薯、豆子和土豆;居住在东南亚山区的丛林的部族,种的是山药、旱稻等。迁移农业的耕作十分粗放。在一片土地上种的作物的品种不一,种植的方式杂乱无章,不成垄也不成行,作物长的有高有矮,看上去是一种落后现象,其实也是对热带雨林环境的一种适应。热带雨林雨量大,雨点密集。混杂种植,作物高矮不齐,高的植株遮盖和保护了下面低矮和脆弱的植株,多层植物又逐层地阻止了热带暴雨对作物及对地面的袭击和冲刷。另一方面,多种作物混杂,成熟的时间各不相同,可供食用的时间先后交错,避免了储存粮食的困难。但是这种耕作方式是种上以后,不加任何管理,任其自然生长。由于不向土地施肥,经过二三年或三四年,土地的养分除了作物吸收,雨水冲刷和细菌快速分解,使由焚烧植被留下的灰分营养元素消耗殆尽。结果,农民们不得不被迫转移到另一块土地上去,开辟新的农田代替已衰退的那片耕地。被废弃的土地就依靠自然植被的演替的力量使地力慢慢地恢复,这一般需要10—2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如果农民们周围的土地充裕的话,就等待植被基本恢复以后再行刀耕火种;如果土地不充裕,就只好加速其更替的速度,不等植被恢复,就再行刀耕火种。这样,火烧后留下的灰分营养就逐步减少,维持生长的年限就不断缩短,更替的速度就更快。如此恶性循环,最后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农民们就只好迁往他处。
影响更替速度的因素还有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增加就需要扩大其耕地面积。与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相比,刀耕火种式的迁移农业每人需要的土地面积更大。迁移农业是一种自给性的自然农业,它只能满足人们最低限度的食物需要,没有剩余的产品进行交换。在迁移农业中,饲养动物很少。所饲养的动物只是在宗教性节日或其他节日才能食用,所以人们的营养构成缺乏蛋白质。捕鱼和狩猎可以部分地补充其不足。
这种农业生产方式虽然落后,但它是长期生活在该环境中的人对这种环境适应的结果,也是长期实践的总结。
(二)热带定居农业
在热带迁移农业的周围地区,逐渐发展起来的定居农业,称为热带定居农业。在非洲,热带定居农业分布在西非几内亚湾沿岸及其北部副热带较干旱地区与东非高原;在拉丁美洲玻利维亚以北的安第斯山区高原与墨西哥南部与尤卡坦半岛的南部地区。值得指出的是,墨西哥南部及其附近地区与秘鲁的高原是美洲古代印第安人的三个文明起源地——墨西哥文明(阿兹特克文明)、马雅文明和印加文明。那里农业很早就有发展,并且是世界重要的作物(如玉米、土豆、花生)与家禽(如火鸡)的起源地。马里尼日尔河流域也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古代文明起源地之一。
这种农业分布区的自然条件与赤道附近的热带迁移农业地区相比,在气候上,雨量与温度都有下降,并有干湿季之分;在地形上,多属高原与山区和少量的河谷低地。低地比较少。土壤淋溶作用弱,有机质被分解的速度减小,有机质含量较多。总的说来,农业条件比较有利。这里的农田是固定的,不经常迁移。在作物方面,西非主要是高粱、小麦、棉花、花生;东非是玉米、高粱、小麦等;在墨西哥主要是玉米、小麦、棉花;秘鲁则是玉米、小麦、土豆。在牲畜方面,除绵羊是共同饲养的牲畜以外,非洲有牛和驴;南美有独特的驼羊,其体型比驴小,作役用每只能负重数十公斤,日行几十里。驼羊毛是重要的毛纺织原料。这类农业大多处于干旱地区,灌溉是提高农产品产量的重要措施。在部分雨水较多的低地,亦可发展水稻。
(三)热带种植园农业
在热带地区有许多特殊的植物资源,它们在世界的经济作物上占有重要地位。在饮料方面,有咖啡、可可、茶;在果品方面,有香蕉、菠萝、芒果;在原料方面,有橡胶、油棕、剑麻、烟草、棉花和黄麻,此外像甘蔗、椰子等既可作水果食用,也可作工业原料。随着世界各国对这些产品需要量的增加,在热带地区出现了新型的,大规模的、单一作物型的集约化农场——各种种植园。
这些产品的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分布。茶主要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和印度、斯里兰卡;咖啡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和非洲;香蕉集中分布在中美洲;橡胶集中分布在东南亚;油棕分布在西南非洲与马来西亚;剑麻多数分布在东非,可可则主要在西非南部。种植园的产品都是作为出售的商品,而销售市场大多是较远的世界各地,所以种植园多选址在交通方便的沿海及其附近地区,特别是距市场较近的沿海地区,以利外运和销售。
种植园的发展与欧洲的殖民主义有紧密的联系。它起源于15世纪的西非热带海岸外为葡萄牙人占据的岛上。而后,种植园又传到美洲。虽然现在种植园的生产方式已遍布热带各地,但是最集中的还是美洲的热带地区。在美洲种植园最初是利用当地的印第安人或非洲的黑人作为奴隶,种植宗主国需要的奢侈食品与纤维原料。现在这些种植园占据了大片的土地,实行集约化生产某种作物。吸收当地大量的劳动力,居住在农场附近,以便集中管理。这些工人的工资低,生活条件差;而农场主与负责管理的白人收入高,生活条件优越。这就形成对比鲜明的两个不同的社会阶级。由于美洲的种植园的主人多是外国人,其所获得的大量利润被转移到国外,使当地的经济处于停滞落后状态,影响当地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种与当地经济发展上存在的矛盾,一般对这种出口到西方工业国家的产品进行就地半加工,以提高其产值。但是,如果遇到产品丰收,市场饱和,或西方市场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对产品需要下降,这些都对种植园经济带来影响。
(四)水稻种植农业(季风水田农业)
水稻农业是潮湿的热带和副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如水热条件适合水稻种植,也可扩大到暖温带的某些地区。但它的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从日本开始,经朝鲜、中国的南部、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孟加拉,一直到印度的恒河流域,以及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由于水稻在生长期间需要的水量大,所以需要土地平整、排灌方便。在平原地区,水稻田多集中在河流两岸与三角洲地区;水源充足的丘陵地区,多依山势沿等高线建成层层梯田。不论是在平原还是在丘陵地区,一块块平整的由田埂围筑成的稻田,碧绿的稻苗、潺潺的流水,加上颇具特色的村落,与常绿的树丛或竹林形成一种色调明快而又别具风采的文化景观。
水稻种植地区的北部温度较低,冷热季节性较强,大都实行水旱两作,即冬季种麦,麦收后种水稻。往南,可以一年种两次水稻,如果水肥和人力都充裕,则可一年种收三次。在水稻种植地区,往往兼种其他经济作物,如茶、甘蔗、蚕桑、黄麻等。在牲畜方面,养有猪、牛和家禽等。在多水的湿热地带多养水牛。在我国及其他地方还在水田中养鱼。印度人由于信仰印度教,忌吃牛肉,所以牛只用于耕作和运输。在我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创造出的“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这是一种适合热带地区,而且生产水平相当高的农业生态系统工程。水稻耕作与旱地不同,不仅一块地每年可以收种几次,而且在田间耕作管理方面,如灌水、排水、土地平整、修整田埂、育种、插秧、中耕除草、防病除虫等,其劳动强度要比旱地大得多。虽然机耕可以减除一部分繁重的体力劳动,但受地形、地块等限制,耕作的进展也比较慢。在稻米生产占重要地位的国家,现除日本在稻田机械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外,其他国家和地区,还多靠人力和畜力。
水稻农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同时,水稻是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的农业。所以水稻农业地区也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一般也大于其他地区。例如,我国的人口密度比较高的潮汕地区,每个农民平均只有几分地。在亚洲地区,许多水稻耕作区,每户只有少量的耕地,所以小农制度也是水稻地区的一个普遍特征。
由于水稻是一种高产作物,往往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其分布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如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巴西等国家水稻农业也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在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发展了大片稻田,那里采用科学的大规模的旱地直播技术进行生产。由于,饮食习惯,美国的大米大多用于出口。在我国的北方地区,选育耐低温品种,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使水稻的分布向北扩大到华北、东北,甚至黑龙江省。
(五)谷物家畜农业
谷物家畜农业是一种种植旱作谷类与饲养家畜相结合的农业类型。谷物家畜农业基本上也集中在亚洲,它包括中国东部的华北与东北,中南半岛的高原地区,印度的南部高原和西部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西亚的两河流域的附近地区。在非洲只出现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和南非的莱索托及其附近地区。
该农业地区,农作物中小麦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大麦、燕麦、黑麦、谷子、高粱、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豆类作物中大豆占重要地位;经济作物有棉花、烟草、亚麻、大麻、甜菜。由于气候干旱,降雨不稳定,为了保证产量稳定与增长,灌溉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家畜饲养上,印度与西亚地区主要是牛和羊,在中国则主要是猪与牛、羊。此外,马、骡、驴在不同地区数量多少不一。牲畜除供劳役外,亦是肉食和皮、毛的主要来源。
上述农业分布区是世界上的两河流域的西亚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以及黄河中游的中国文明的起源地,农业生产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一些地方人口密度大,加上耕作强度高,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平原,特别是低洼地区,如果灌溉不当,易引起盐渍化,所以其生产的地区受到影响。
(六)地中海农业
沿地中海的周围地区,是一种特殊的气候地区。那里的气候,夏季热而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降水多与气温高的明显不一致是突出的特征。这个地区是希腊和罗马古代文明的所在地,开发历史比较久。农作物以耐旱的品系为特征。在农作物中,主要是小麦和大麦,其次是燕麦和玉米。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榄,以及无花果是该地区广为种植的经济作物。饲养的牲畜有绵羊、山羊和猪。所以耐旱的农作物、木本经济作物与饲养牲畜相结合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特征。
在地中海农业中,农业、果木和牧业的生产地域空间上是彼此分离的。种植粮食作物的农田大多分布于平地和缓坡上,葡萄园和油橄榄、无花果多种植在丘陵地,高处的山坡是放牧的场所。由于牲畜放牧与农业在地区上分离,厩肥不能用于补充农田的营养元素,农田多依靠休耕来恢复地力。
在过去,农田种植提供粮食,果木供给饮料、油料和水果,牧业提供肉食、乳类和衣着用的毛皮,使地中海的三位一体式农业几乎提供了全部生活中的必需品。现在,欧洲成为工业国家的集中地,对地中海地区有很大影响。因为,这里冬季温和,对柑橘类果品及蔬菜的生长十分有利,加上市场需要量大,各种产品临近市场等优越条件,结果对蔬菜、水果业的生产起着极大的刺激作用。葡萄业的发展为世界上重要的酒类生产提供了原料保证。因此,地中海许多地区其传统的多样化农业已被专业化的商品性农业所替代,为市场提供商品的园艺农业占据重要地位。
(七)市场园艺农业
市场园艺农业(market gardening)是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等商业性的农业。有时也称为商品园艺业(truck farming)。这种农业的兴起与发展与现代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加快有关,为城市提供市民必需的食物。从事商品园艺业的农民实行的是专业化、集约化生产蔬菜、水果、葡萄等,但不饲养牲畜。他们有的只生产蔬莱,有的甚至只生产某一种专门用途的果品,以葡萄为例,甚至分食用葡萄、酿酒葡萄、制葡萄干的葡萄。为了生产与市场需要相协调,农民组织起来与销售商共同商定生产计划。
这种商品园艺业在一些大城市的周围发展起来。但是,在气候条件不利于蔬菜和水果生长的地方,城市对蔬菜与水果的需要不能不依赖于遥远的地方。特别是在长途快速保鲜等运输技术不断改善的条件下,大大刺激了远距离大型蔬菜、水果生产基地的形成。例如,美国西南部加利福尼亚与东南部的佛罗里达及其附近地区,已成为供应全国的蔬菜与水果相当部分的重要基地。
(八)商业乳品农业(乳畜业)
与市场园艺业一样,商业乳品农业也是随着城市发展而产生的另一种商业性农业。影响这种农业生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的远近;二是饲料的供应。商业乳品农业其产品是为城市而生产的,城市需要流质的牛奶、乳酪、黄油等各种乳制品,共中新鲜的流质牛乳特别重要。因此,以生产牛奶为主的农场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附近,以利用其距离近的优势。而生产加工的乳制品的农场则受地理距离条件的影响较少,可以分布在离开城市较远的地方。在饲料方面,乳牛既需要多汁的青饲料,也需要含蛋白质较多的精饲料。为了保证青饲料供应,农场多自种优质牧草。现在农场主为提高生产效率而采用围栏饲养的办法,饲料从别处购买,甚至乳牛也改变过去自己繁育良种的办法,改从市场购买。在美国,这种大规模的自动化的工厂式的生产,在竞争中超过了家庭式的乳业农场,使家庭式的乳业农场处于没落中。
从世界范围来说,商业乳品农业分布在美国与加拿大连界的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和中欧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的东南与新西兰等地。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由于距欧美市场较远,乳品经加工为制品后运销国际市场。在欧洲,商业性乳品农场现仍以家庭式农场为主。
(九)商业牲畜育肥农业
商业牲畜育肥农业是指专门靠购买仔畜经过短期育肥,即可供市场肉食的商业性经营农场。其饲养的牲畜是牛和猪。城市的规模扩大,人口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食的需要大量增加。这些条件大大促进了专门育肥牲畜的tHQfRV农场的发展。
该类型农业在欧洲,从爱尔兰、英国、一直分布到前苏联,在北美洲则从阿巴拉契亚山到密西西比河两岸,以及南非,澳大利亚东南和新西兰的局部地区。这种农业是把饲养牲畜与谷物生产结合起来,所以也有人称其为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在美国,这类农场除种植牧草以外,更主要是播种玉米和大豆用作饲料。由于机械化水平高,所以从播种到收获都已不用人力,大大提高了效率,加上化学肥料、新的杂交玉米品种、除草剂、杀虫剂等用于田间管理,使谷物产量有所提高,而成本却随之下降。在牲畜方面,牛是从专门繁育的农场中买来的幼畜,有的猪则是农场自己繁育的。为了加速牲畜的生长,采用栏饲的办法进行饲养。由于选用优良品种,加上科学的饲养方法,牲畜生长速度很快,育肥时间缩短,为农场带来较大的收益。美国每年生产的2亿吨玉米、5000—6000万吨大豆,除一部分供出口外,大多用作优质饲料,转化成肉类和乳类供应市场。为了使围栏育肥取得更大的效益,有的则向专门生产育肥饲料的公司购买,自身不再生产饲料。在地域分布上,为了避免冬季低温对育肥的不利,专门进行牲畜育肥的农场则向冬季温暖的地区转移。
在欧洲,由于气温低,其饲料大多是低温型的饲草、土豆与甜菜。在农场的经营规模上要比美国的小些。
(十)商业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商业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谷物农业,其作物以小麦占绝对优势,玉米和水稻的比例各地不同。这种农业的分布区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前苏联。应当指出,前苏联与其他国家不同。它的谷物农场是属于国营或集体经营性质的。
这种农业的特征是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生产的小麦是世界粮食市场上的主要谷物。该类型农业的分布区原来是大片的旷野,到了近代才开发成为谷物生产基地,加上这些国家人口较少、工业发达,所以采取大规模的经营方式,每个农场所占的面积都相当大。以美国大平原上家庭经营的谷物农场为例,一般都有400公顷(即4平方公里)或6000市亩。农业机械的不断改善与动力的加大,为商业性谷物农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但是伴随而来的是成本的大大提高。为发挥机械的效率、农场主们在农业地带由南到北购买几个农场,彼此相距一定距离,这样可利用南北气候的差别,赢得小麦种植、收获等田间作业上的时间差,可以使农业机械由南向北一个农场,一个农场地进行作业,通过增加农业机械利率,降低成本。这类农场,不仅农场主不在农场居住,就是农场用的工人除适耕的劳动季节来到农场外,平时也不在农场居住。这种农场由于经营的方式独特,被称为农业企业。由于这样组织生产效率高,这类农场,通过合并,其范围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在美国,商业谷物农业生产的小麦,总产量达7000多万吨。其中50%以上是供出口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小麦出口量在世界小麦贸易中占绝对优势。这类商业谷物农场多数生产的是小麦,在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也有经营水稻的,不过所占比重甚微。
(十一)游牧业
游牧业(nomadic herding)是指靠放牧牲畜为生的一种自给性农业。这种生产方式适于难以进行定居农业的干旱气候地区。虽然现在从事游牧的人数在世界上并不多,据估计,只有1500万人,但其所占据的面积却很大,大约有3000万平方公里,几乎等于世界农业面积的2倍。在世界上用于游牧业的干旱地区主要分布于北非、中东、中亚等地。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印人(Bedouins),东非的马赛人(Masai)都是世界著名的以游牧为生的民族。
从历史上看,游牧业过去被认为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阶段。它比狩猎采集阶段先进,但是比定居农业落后。现在认为游牧业是定居农业的一个分支,而不是其前驱。它是农民通过放牧牲畜以适应降水不足的干旱地区的一种经营方式。
游牧业虽然驱赶牲畜,逐水草而流动,但是它绝不是随机的漫游。牧民们是根据多年对当地的地理条件、牧草生长情况等因素的变化所积累的经验为依据而迁移。大体上,每一个游牧部落或民族都有其放牧的一定范围。
由于各地气候与植被条件不同,所放牧的牲畜也有所不同。在北非和中东,骆驼为其最重要的牲畜,其次是绵羊和山羊;在中亚以马为主;东非以牛为主。在放牧的牲畜中,最耐渴的是骆驼,最耐粗饲料的是山羊,最耐寒的是在北极地区牧民们放牧的驯鹿。
牧民虽然从牲畜的放牧中获得大部分生活必需品,但是,他们必须与农业民族进行物物交换,以获得粮食、衣着等生活必需品。在历史上,游牧民族由于具有强大的机动性,经常侵袭农业地区,建立一个个王朝,在世界历史上有过很大影响。但是,今天的游牧民族则因缺乏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正处于衰落之中。很多地区的牧民已转向定居,家庭成员中只有个别人随牲畜到远处放牧,其他成员则过着常年定居生活。中东地区石油工业迅速发展,牧民们大都放弃其传统生活,转向城市,只有边远地区,牧民们仍保持其原来的生活方式。
(十二)大牧场放牧业
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那里,植被稀疏,只能用于放牧牲畜,适于经营大牧场(livestock ranching)。
虽然这里放牧着大批的牲畜,可是它却与传统的游牧业有很大不同。大牧场上的牲畜不是牧民的私有财产,而是牧主为出售而经营的一种商品。放牧人不拖家带眷,而是受雇于牧主不带眷属的个体劳动者,一般称为牛仔或牧童。
在美国,大牧场上放牧的牲畜是牛。早期在政府的土地上放牧。后来,由于条件稍好的土地被政府出售给农场主种植作物,大牧场乃向西迁移,面积缩小,而且需付给政府租金后才能放牧。原先放的是长角牛,这种牛耐粗饲,而且经长途驱赶不掉膘,但其缺点是易长牛蜱,肉质差。后来,改饲养欧洲的海福特肉用牛,在饲料等饲养条件上要求比较高,遂改变早先粗放式的放牧。有的牧场则不再把牛养肥后送去屠宰,而是在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卖给农场育肥。
在阿根廷,由于潘帕斯草原植被非常优越,加上距海港近,放牧牛的大牧场比美国的效益高。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大牧场上,养羊占重要地位,羊毛的产量超过世界羊毛产量的一半以上。
(十三)混合农业
混合农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即个别地区和个别农场,同时生产农作物和牲畜两种产品。该农业类型由来已久,是在经历了植物培育和动物驯化后开始出现的。在生产力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以栽培农作物、从事农耕活动为主,把经营畜牧业放在次要地位,将牲畜放牧在天然草地或农耕休闲地上,以此满足自身对农畜产品的需要。在工业化带动下的农业大发展时期,发达国家开始专门种植饲草料,使种植业和畜牧业愈益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混合农业生产有多种方式。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这种类型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种植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牧草和饲料作物,饲养的牲畜主要是牛、猪、羊等。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市场,还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 目前,在欧洲和北美的英、法、美、加等国,混合农业仍是主要的农业类型。中国东部农业区和中西部半农半牧区也多属混合农业范畴。在其它第三世界国家,这种农业是自耕农业的基础。
以下是高中课本的代表性的
(一)、水稻种植业
集中分布在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夏季普遍高温或终年高温。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亚洲的主要水稻种植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人均耕地少。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二)、大牧场放牧业,主要有阿根廷
(三)、商品谷物农业,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主要为美国
(四)、混合农业 主要为澳大利亚
农业就是种植作物和饲养牲畜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不仅能获得食物,还可获得饮料、纤维、工业原料、药物、花卉等。农业与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但是各地的自然条件的差异,可种植和饲养的动植物不同,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也不一致,使各地的农业差别很大。先进的农业已成为高度多样化的生产活动。就目前世界的情况来看,大体可以分为十二种不同类型的农业。它代表着环境条件、动植物种类、发展阶段与生产方式的不同组合。现分述如下:
(一)迁移农业
迁移农业(shifting cultivation)这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耕作方式没有固定的农田,农民先把地上的树木全部砍倒,对一些大树有时先割去一圈树皮,让它枯死,然后再砍倒。已经枯死或风干的树木被火焚烧后,农民就在林中清出一片土地,用掘土的棍或锄,挖出一个个小坑,投入几粒种子,再用土埋上,靠自然肥力获得粮食。当这片土地的肥力减退时,就放弃它,再去开发一片,所以称为迁移农业。
在过去,这种农业分布比较广泛。如今,只在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中的低地与丘陵地区还能见到,是由一些土著部族中进行着的一种农业耕作类型。我国海南岛和云南的某些少数民族也还有采用这种耕作方式的。我国称这种生产方式为“刀耕火种”,它生动而又形象地表述了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
用这种方式种植的作物各地并不相同,在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的印第安人,种的是玉米、木薯、豆子和土豆;居住在东南亚山区的丛林的部族,种的是山药、旱稻等。迁移农业的耕作十分粗放。在一片土地上种的作物的品种不一,种植的方式杂乱无章,不成垄也不成行,作物长的有高有矮,看上去是一种落后现象,其实也是对热带雨林环境的一种适应。热带雨林雨量大,雨点密集。混杂种植,作物高矮不齐,高的植株遮盖和保护了下面低矮和脆弱的植株,多层植物又逐层地阻止了热带暴雨对作物及对地面的袭击和冲刷。另一方面,多种作物混杂,成熟的时间各不相同,可供食用的时间先后交错,避免了储存粮食的困难。但是这种耕作方式是种上以后,不加任何管理,任其自然生长。由于不向土地施肥,经过二三年或三四年,土地的养分除了作物吸收,雨水冲刷和细菌快速分解,使由焚烧植被留下的灰分营养元素消耗殆尽。结果,农民们不得不被迫转移到另一块土地上去,开辟新的农田代替已衰退的那片耕地。被废弃的土地就依靠自然植被的演替的力量使地力慢慢地恢复,这一般需要10—2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如果农民们周围的土地充裕的话,就等待植被基本恢复以后再行刀耕火种;如果土地不充裕,就只好加速其更替的速度,不等植被恢复,就再行刀耕火种。这样,火烧后留下的灰分营养就逐步减少,维持生长的年限就不断缩短,更替的速度就更快。如此恶性循环,最后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农民们就只好迁往他处。
影响更替速度的因素还有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增加就需要扩大其耕地面积。与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相比,刀耕火种式的迁移农业每人需要的土地面积更大。迁移农业是一种自给性的自然农业,它只能满足人们最低限度的食物需要,没有剩余的产品进行交换。在迁移农业中,饲养动物很少。所饲养的动物只是在宗教性节日或其他节日才能食用,所以人们的营养构成缺乏蛋白质。捕鱼和狩猎可以部分地补充其不足。
这种农业生产方式虽然落后,但它是长期生活在该环境中的人对这种环境适应的结果,也是长期实践的总结。
(二)热带定居农业
在热带迁移农业的周围地区,逐渐发展起来的定居农业,称为热带定居农业。在非洲,热带定居农业分布在西非几内亚湾沿岸及其北部副热带较干旱地区与东非高原;在拉丁美洲玻利维亚以北的安第斯山区高原与墨西哥南部与尤卡坦半岛的南部地区。值得指出的是,墨西哥南部及其附近地区与秘鲁的高原是美洲古代印第安人的三个文明起源地——墨西哥文明(阿兹特克文明)、马雅文明和印加文明。那里农业很早就有发展,并且是世界重要的作物(如玉米、土豆、花生)与家禽(如火鸡)的起源地。马里尼日尔河流域也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古代文明起源地之一。
这种农业分布区的自然条件与赤道附近的热带迁移农业地区相比,在气候上,雨量与温度都有下降,并有干湿季之分;在地形上,多属高原与山区和少量的河谷低地。低地比较少。土壤淋溶作用弱,有机质被分解的速度减小,有机质含量较多。总的说来,农业条件比较有利。这里的农田是固定的,不经常迁移。在作物方面,西非主要是高粱、小麦、棉花、花生;东非是玉米、高粱、小麦等;在墨西哥主要是玉米、小麦、棉花;秘鲁则是玉米、小麦、土豆。在牲畜方面,除绵羊是共同饲养的牲畜以外,非洲有牛和驴;南美有独特的驼羊,其体型比驴小,作役用每只能负重数十公斤,日行几十里。驼羊毛是重要的毛纺织原料。这类农业大多处于干旱地区,灌溉是提高农产品产量的重要措施。在部分雨水较多的低地,亦可发展水稻。
(三)种植园农业
在热带地区有许多特殊的植物资源,它们在世界的经济作物上占有重要地位。在饮料方面,有咖啡、可可、茶;在果品方面,有香蕉、菠萝、芒果;在原料方面,有橡胶、油棕、剑麻、烟草、棉花和黄麻,此外像甘蔗、椰子等既可作水果食用,也可作工业原料。随着世界各国对这些产品需要量的增加,在热带地区出现了新型的,大规模的、单一作物型的集约化农场——各种种植园。
这些产品的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分布。茶主要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和印度、斯里兰卡;咖啡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和非洲;香蕉集中分布在中美洲;橡胶集中分布在东南亚;油棕分布在西南非洲与马来西亚;剑麻多数分布在东非,可可则主要在西非南部。种植园的产品都是作为出售的商品,而销售市场大多是较远的世界各地,所以种植园多选址在交通方便的沿海及其附近地区,特别是距市场较近的沿海地区,以利外运和销售。
种植园的发展与欧洲的殖民主义有紧密的联系。它起源于15世纪的西非热带海岸外为葡萄牙人占据的岛上。而后,种植园又传到美洲。虽然现在种植园的生产方式已遍布热带各地,但是最集中的还是美洲的热带地区。在美洲种植园最初是利用当地的印第安人或非洲的黑人作为奴隶,种植宗主国需要的奢侈食品与纤维原料。现在这些种植园占据了大片的土地,实行集约化生产某种作物。吸收当地大量的劳动力,居住在农场附近,以便集中管理。这些工人的工资低,生活条件差;而农场主与负责管理的白人收入高,生活条件优越。这就形成对比鲜明的两个不同的社会阶级。由于美洲的种植园的主人多是外国人,其所获得的大量利润被转移到国外,使当地的经济处于停滞落后状态,影响当地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种与当地经济发展上存在的矛盾,一般对这种出口到西方工业国家的产品进行就地半加工,以提高其产值。但是,如果遇到产品丰收,市场饱和,或西方市场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对产品需要下降,这些都对种植园经济带来影响。
(四)水稻农业
水稻农业日夏养花网是潮湿的热带和副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如水热条件适合水稻种植,也可扩大到暖温带的某些地区。但它的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从日本开始,经朝鲜、中国的南部、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孟加拉,一直到印度的恒河流域,以及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由于水稻在生长期间需要的水量大,所以需要土地平整、排灌方便。在平原地区,水稻田多集中在河流两岸与三角洲地区;水源充足的丘陵地区,多依山势沿等高线建成层层梯田。不论是在平原还是在丘陵地区,一块块平整的由田埂围筑成的稻田,碧绿的稻苗、潺潺的流水,加上颇具特色的村落,与常绿的树丛或竹林形成一种色调明快而又别具风采的文化景观。
水稻种植地区的北部温度较低,冷热季节性较强,大都实行水旱两作,即冬季种麦,麦收后种水稻。往南,可以一年种两次水稻,如果水肥和人力都充裕,则可一年种收三次。在水稻种植地区,往往兼种其他经济作物,如茶、甘蔗、蚕桑、黄麻等。在牲畜方面,养有猪、牛和家禽等。在多水的湿热地带多养水牛。在我国及其他地方还在水田中养鱼。印度人由于信仰印度教,忌吃牛肉,所以牛只用于耕作和运输。在我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创造出的“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这是一种适合热带地区,而且生产水平相当高的农业生态系统工程。水稻耕作与旱地不同,不仅一块地每年可以收种几次,而且在田间耕作管理方面,如灌水、排水、土地平整、修整田埂、育种、插秧、中耕除草、防病除虫等,其劳动强度要比旱地大得多。虽然机耕可以减除一部分繁重的体力劳动,但受地形、地块等限制,耕作的进展也比较慢。在稻米生产占重要地位的国家,现除日本在稻田机械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外,其他国家和地区,还多靠人力和畜力。
水稻农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同时,水稻是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的农业。所以水稻农业地区也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一般也大于其他地区。例如,我国的人口密度比较高的潮汕地区,每个农民平均只有几分地。在亚洲地区,许多水稻耕作区,每户只有少量的耕地,所以小农制度也是水稻地区的一个普遍特征。
由于水稻是一种高产作物,往往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其分布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如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巴西等国家水稻农业也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在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发展了大片稻田,那里采用科学的大规模的旱地直播技术进行生产。由于,饮食习惯,美国的大米大多用于出口。在我国的北方地区,选育耐低温品种,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使水稻的分布向北扩大到华北、东北,甚至黑龙江省。
(五)谷物家畜农业
谷物家畜农业是一种种植旱作谷类与饲养家畜相结合的农业类型。谷物家畜农业基本上也集中在亚洲,它包括中国东部的华北与东北,中南半岛的高原地区,印度的南部高原和西部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西亚的两河流域的附近地区。在非洲只出现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和南非的莱索托及其附近地区。
该农业地区,农作物中小麦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大麦、燕麦、黑麦、谷子、高粱、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豆类作物中大豆占重要地位;经济作物有棉花、烟草、亚麻、大麻、甜菜。由于气候干旱,降雨不稳定,为了保证产量稳定与增长,灌溉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家畜饲养上,印度与西亚地区主要是牛和羊,在中国则主要是猪与牛、羊。此外,马、骡、驴在不同地区数量多少不一。牲畜除供劳役外,亦是肉食和皮、毛的主要来源。
上述农业分布区是世界上的两河流域的西亚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以及黄河中游的中国文明的起源地,农业生产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一些地方人口密度大,加上耕作强度高,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平原,特别是低洼地区,如果灌溉不当,易引起盐渍化,所以其生产的地区受到影响。
(六)地中海农业
沿地中海的周围地区,是一种特殊的气候地区。那里的气候,夏季热而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降水多与气温高的明显不一致是突出的特征。这个地区是希腊和罗马古代文明的所在地,开发历史比较久。农作物以耐旱的品系为特征。在农作物中,主要是小麦和大麦,其次是燕麦和玉米。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榄,以及无花果是该地区广为种植的经济作物。饲养的牲畜有绵羊、山羊和猪。所以耐旱的农作物、木本经济作物与饲养牲畜相结合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特征。
在地中海农业中,农业、果木和牧业的生产地域空间上是彼此分离的。种植粮食作物的农田大多分布于平地和缓坡上,葡萄园和油橄榄、无花果多种植在丘陵地,高处的山坡是放牧的场所。由于牲畜放牧与农业在地区上分离,厩肥不能用于补充农田的营养元素,农田多依靠休耕来恢复地力。
在过去,农田种植提供粮食,果木供给饮料、油料和水果,牧业提供肉食、乳类和衣着用的毛皮,使地中海的三位一体式农业几乎提供了全部生活中的必需品。现在,欧洲成为工业国家的集中地,对地中海地区有很大影响。因为,这里冬季温和,对柑橘类果品及蔬菜的生长十分有利,加上市场需要量大,各种产品临近市场等优越条件,结果对蔬菜、水果业的生产起着极大的刺激作用。葡萄业的发展为世界上重要的酒类生产提供了原料保证。因此,地中海许多地区其传统的多样化农业已被专业化的商品性农业所替代,为市场提供商品的园艺农业占据重要地位。
(七)市场园艺农业
市场园艺农业(market gardening)是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等商业性的农业。有时也称为商品园艺业(truck farming)。这种农业的兴起与发展与现代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加快有关,为城市提供市民必需的食物。从事商品园艺业的农民实行的是专业化、集约化生产蔬菜、水果、葡萄等,但不饲养牲畜。他们有的只生产蔬莱,有的甚至只生产某一种专门用途的果品,以葡萄为例,甚至分食用葡萄、酿酒葡萄、制葡萄干的葡萄。为了生产与市场需要相协调,农民组织起来与销售商共同商定生产计划。
这种商品园艺业在一些大城市的周围发展起来。但是,在气候条件不利于蔬菜和水果生长的地方,城市对蔬菜与水果的需要不能不依赖于遥远的地方。特别是在长途快速保鲜等运输技术不断改善的条件下,大大刺激了远距离大型蔬菜、水果生产基地的形成。例如,美国西南部加利福尼亚与东南部的佛罗里达及其附近地区,已成为供应全国的蔬菜与水果相当部分的重要基地。
(八)商业乳品农业
与市场园艺业一样,商业乳品农业也是随着城市发展而产生的另一种商业性农业。影响这种农业生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的远近;二是饲料的供应。商业乳品农业其产品是为城市而生产的,城市需要流质的牛奶、乳酪、黄油等各种乳制品,共中新鲜的流质牛乳特别重要。因此,以生产牛奶为主的农场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附近,以利用其距离近的优势。而生产加工的乳制品的农场则受地理距离条件的影响较少,可以分布在离开城市较远的地方。在饲料方面,乳牛既需要多汁的青饲料,也需要含蛋白质较多的精饲料。为了保证青饲料供应,农场多自种优质牧草。现在农场主为提高生产效率而采用围栏饲养的办法,饲料从别处购买,甚至乳牛也改变过去自己繁育良种的办法,改从市场购买。在美国,这种大规模的自动化的工厂式的生产,在竞争中超过了家庭式的乳业农场,使家庭式的乳业农场处于没落中。
从世界范围来说,商业乳品农业分布在美国与加拿大连界的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和中欧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的东南与新西兰等地。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由于距欧美市场较远,乳品经加工为制品后运销国际市场。在欧洲,商业性乳品农场现仍以家庭式农场为主。
(九)商业牲畜育肥农业
商业牲畜育肥农业是指专门靠购买仔畜经过短期育肥,即可供市场肉食的商业性经营农场。其饲养的牲畜是牛和猪。城市的规模扩大,人口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食的需要大量增加。这些条件大大促进了专门育肥牲畜的农场的发展。
该类型农业在欧洲,从爱尔兰、英国、一直分布到前苏联,在北美洲则从阿巴拉契亚山到密西西比河两岸,以及南非,澳大利亚东南和新西兰的局部地区。这种农业是把饲养牲畜与谷物生产结合起来,所以也有人称其为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在美国,这类农场除种植牧草以外,更主要是播种玉米和大豆用作饲料。由于机械化水平高,所以从播种到收获都已不用人力,大大提高了效率,加上化学肥料、新的杂交玉米品种、除草剂、杀虫剂等用于田间管理,使谷物产量有所提高,而成本却随之下降。在牲畜方面,牛是从专门繁育的农场中买来的幼畜,有的猪则是农场自己繁育的。为了加速牲畜的生长,采用栏饲的办法进行饲养。由于选用优良品种,加上科学的饲养方法,牲畜生长速度很快,育肥时间缩短,为农场带来较大的收益。美国每年生产的2亿吨玉米、5000—6000万吨大豆,除一部分供出口外,大多用作优质饲料,转化成肉类和乳类供应市场。为了使围栏育肥取得更大的效益,有的则向专门生产育肥饲料的公司购买,自身不再生产饲料。在地域分布上,为了避免冬季低温对育肥的不利,专门进行牲畜育肥的农场则向冬季温暖的地区转移。
在欧洲,由于气温低,其饲料大多是低温型的饲草、土豆与甜菜。在农场的经营规模上要比美国的小些。
(十)商业谷物农业
商业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谷物农业,其作物以小麦占绝对优势,玉米和水稻的比例各地不同。这种农业的分布区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和前苏联。应当指出,前苏联与其他国家不同。它的谷物农场是属于国营或集体经营性质的。
这种农业的特征是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生产的小麦是世界粮食市场上的主要谷物。该类型农业的分布区原来是大片的旷野,到了近代才开发成为谷物生产基地,加上这些国家人口较少、工业发达,所以采取大规模的经营方式,每个农场所占的面积都相当大。以美国大平原上家庭经营的谷物农场为例,一般都有400公顷(即4平方公里)或6000市亩。农业机械的不断改善与动力的加大,为商业性谷物农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但日夏养花网是伴随而来的是成本的大大提高。为发挥机械的效率、农场主们在农业地带由南到北购买几个农场,彼此相距一定距离,这样可利用南北气候的差别,赢得小麦种植、收获等田间作业上的时间差,可以使农业机械由南向北一个农场,一个农场地进行作业,通过增加农业机械利率,降低成本。这类农场,不仅农场主不在农场居住,就是农场用的工人除适耕的劳动季节来到农场外,平时也不在农场居住。这种农场由于经营的方式独特,被称为农业企业。由于这样组织生产效率高,这类农场,通过合并,其范围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在美国,商业谷物农业生产的小麦,总产量达7000多万吨。其中50%以上是供出口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小麦出口量在世界小麦贸易中占绝对优势。这类商业谷物农场多数生产的是小麦,在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也有经营水稻的,不过所占比重甚微。
(十一)游牧业
游牧业(nomadic herding)是指靠放牧牲畜为生的一种自给性农业。这种生产方式适于难以进行定居农业的干旱气候地区。虽然现在从事游牧的人数在世界上并不多,据估计,只有1500万人,但其所占据的面积却很大,大约有3000万平方公里,几乎等于世界农业面积的2倍。在世界上用于游牧业的干旱地区主要分布于北非、中东、中亚等地。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印人(Bedouins),东非的马赛人(Masai)都是世界著名的以游牧为生的民族。
从历史上看,游牧业过去被认为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阶段。它比狩猎采集阶段先进,但是比定居农业落后。现在认为游牧业是定居农业的一个分支,而不是其前驱。它是农民通过放牧牲畜以适应降水不足的干旱地区的一种经营方式。
游牧业虽然驱赶牲畜,逐水草而流动,但是它绝不是随机的漫游。牧民们是根据多年对当地的地理条件、牧草生长情况等因素的变化所积累的经验为依据而迁移。大体上,每一个游牧部落或民族都有其放牧的一定范围。
由于各地气候与植被条件不同,所放牧的牲畜也有所不同。在北非和中东,骆驼为其最重要的牲畜,其次是绵羊和山羊;在中亚以马为主;东非以牛为主。在放牧的牲畜中,最耐渴的是骆驼,最耐粗饲料的是山羊,最耐寒的是在北极地区牧民们放牧的驯鹿。
牧民虽然从牲畜的放牧中获得大部分生活必需品,但是,他们必须与农业民族进行物物交换,以获得粮食、衣着等生活必需品。在历史上,游牧民族由于具有强大的机动性,经常侵袭农业地区,建立一个个王朝,在世界历史上有过很大影响。但是,今天的游牧民族则因缺乏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正处于衰落之中。很多地区的牧民已转向定居,家庭成员中只有个别人随牲畜到远处放牧,其他成员则过着常年定居生活。中东地区石油工业迅速发展,牧民们大都放弃其传统生活,转向城市,只有边远地区,牧民们仍保持其原来的生活方式。
(十二)大牧场
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那里,植被稀疏,只能用于放牧牲畜,适于经营大牧场(livestock ranching)。
虽然这里放牧着大批的牲畜,可是它却与传统的游牧业有很大不同。大牧场上的牲畜不是牧民的私有财产,而是牧主为出售而经营的一种商品。放牧人不拖家带眷,而是受雇于牧主不带眷属的个体劳动者,一般称为牛仔或牧童。
在美国,大牧场上放牧的牲畜是牛。早期在政府的土地上放牧。后来,由于条件稍好的土地被政府出售给农场主种植作物,大牧场乃向西迁移,面积缩小,而且需付给政府租金后才能放牧。原先放的是长角牛,这种牛耐粗饲,而且经长途驱赶不掉膘,但其缺点是易长牛蜱,肉质差。后来,改饲养欧洲的海福特肉用牛,在饲料等饲养条件上要求比较高,遂改变早先粗放式的放牧。有的牧场则不再把牛养肥后送去屠宰,而是在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卖给农场育肥。
在阿根廷,由于潘帕斯草原植被非常优越,加上距海港近,放牧牛的大牧场比美国的效益高。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大牧场上,养羊占重要地位,羊毛的产量超过世界羊毛产量的一半以上。

准备1月份的自考考试,报了04526环境工程导论和04528城市生态环境学。 现在需要这两门的试卷资料

准备1月份的自考考试,报了04526环境工程导论和04528城市生态环境学。rn现在需要这两门的试卷资料,请广大朋友们帮忙。rn另外,我有环境保护与管理专科的书籍、大纲、试卷等。需要的朋友可以发邮件到182852066QQ邮箱。谢谢.
1,1866,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生态的时间定义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环境科学之间的关系。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央位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到生物,也可以应用到人类,人类

定义了生态学(生态)字是从希腊OIKOS,意为“家”或“栖息地”。它涉及到这个词的含义,生活环境,生态科学。

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的普通生物形态学“(Generelle Morphologie的德国Organismen)的书,他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和他们的生活,尤其之间的动物的身体和其他植物群和动物群的互惠或敌对关系从那时起,研究,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定义的健康吗??状态的英国生态学家埃尔顿(1927)生态研究的生物(动物和植物),以及如何,在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生命科学以及为什么他们指出了,在生态生活的自然历史和科学。澳大利亚生态学家Andrewartha(1954)生态分布的一个新的“生态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是丰富的生物科学。美国生态学家? P?奥德姆(1956,1997)的定义,科研,原?该国是一个全面的生物和物理环境和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生态研究的科学规律及其机理的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马世骏(1980年),中国生态学会的创始人。

生态环境是相当多的定义,我们认为,电子?海克尔的定义是合适的,说:“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环境科学之间的关系。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类,这是一个不同的生物系统,环境生物技术,生命

生态研究范围异常广泛的生态环境共同构成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社会从生物圈分子生物学大分县的生态环境的研究?子 - 基因 - 细胞 - 个人 - 人口 - 社会 - 生态系统 - 景观 - 生物圈(全球)生态研究对象,这些对象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是非常复杂的生态发展,根据研究的类群,生境,并性质的组织化程度,可分为以下内容:

1)到

水平根据组织的生物组织的研究,从分子到生物圈因此,生态生态系统的生态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分化的分子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个体生态学)或生理生态生理生态学,种群生态(Popullation生态),社会,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社区生态群落生态学)全球生态全球性的生态
某些群体起源于生物学,生物(如植物,动物,微生物))分成小团体的主要群体在生物类群

生态环境研究,或甚至每一个其他类型的研究,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生态科学哺乳动物,昆虫,生态,生态品种

3)根据栖息地的类型

根据研究的栖息地类

4)除以根据这项研究的性质,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海洋生态淡水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生态岛),岛屿生物地理学
>
基于性质的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学校部门,涉及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农业生态森林生态草原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保护生物学,恢复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工程(生态)人类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生态道德,生态道德)。
</此外,跨学科与跨学科的相互渗透,数量生态学,化学,生态学,在婴儿期

生态,物理,生态,经济,和生态

BR />)的形成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形成的生态和学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同来源的。从广义上讲,可分??为吗?分为四个阶段:处于起步阶段的生态一段时间的巩固,生态环境,生态,现代生态学期,并建立

生态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

习惯,为了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生存,人类必须依靠各种自然现象的观察饱腹感,并在世界各地的植物和动物,从远古时代,人们实际从事环保工作在中国古代的和外国的书籍,唱片,早在许多生态知识1200年,“优雅”一书草,木,两章,176种木本植物和50种中国草药形态和生态环境。公元前200年管“的基础上,尤其是处理水,土壤和植物中,与成员的文件“记录植物沿水分梯度呈带状分布,合理利用土地。公元前100年前,中国的农历新年,二十四节气的关系,它反映了作物,昆虫和其他生物现象生态鸟类,家禽,“这个时期的气候也推出了很多动物行为的栖息地在欧洲,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亚里士多德,384-322 BC),动物被分为土地,水和其他两个类别,根据食性,肉食性,草食性和杂食性动物,和特殊的摄食习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泰奥弗拉斯(370-285),著名学者古希腊前锋植物和环境的关系,为了区分不同的物种,指出,可以独立开发的颜色,动物的,以适应古老的和长期的生态环境,但不高于科学的生态
2)建立生态

到发展的17世纪,人类社会,经济,生态作为一门科学已开始增长,例如,著名的化学家在1670低电压测试的开始,标志着动物生理生态学动物博伊尔1735年法国昆虫学家罗伊克什米尔,一个物种的任何形式的积温和昆虫生理学的先驱,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温度气候研究的对象,1855年Al.de康多勒现代积温积温植物生态学理论奠定了基础;由德国植物学家CLWilldenow,1792年基本本书讨论的细节和谷深,气候,水的分布,山脉,植物,他的学生A.Humboldt,在法国出版于1807年,该工厂的地理知识的书,提出“植物群落”的概念, “看”到发扬的老师,理论上的植物分布等温线的意义,征文人口的原则T.Malthus的“出版于1788年,以促进达尔文的生存斗争”和“

物种的形成成立于1859年的到来,达尔文的“物种的起源,并促进”人口“和”人口生态“在19世纪的发展,生态环境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成熟,以促进丹麦植物学家?研究生物的关系与环境,这么多的实验生态,生物科学家的工作环境,由于变化的生态环境。海克???首尔生态期间于1866年,并于1895年出版他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植物生态地理生态定义的第一次..变暖分布植物科学改写,出版于1909年,更名为“植物生态学(生态植物)1898(地理)的AFWSchimper在波恩教授的研究项目,全面总结”后,直到19世纪后期世纪的生态环境,这些书在英国的生理基础,经典的生态标签的生态和生物作为一门科学,是公认的诞生。

III)的生态

早在20世纪的动物和植物生态学并行发展,出版生态和动物生态学,生理生态学教科书设计的动物行为和动物群落结构等研究工??作,已发表在此期间取得更大的进步,詹宁斯(1906年)出版的无脊椎动物的行为;在的美国生态学家VEShelford(1913),和温带动物群落在美洲的“植物的Schimper生理生态学和社会生态学,生态变暖后,有大量的版权。例如,G.Klebs(1903年),发表在“植物的发展和变化的意图;公布的USHCCowels(1910年),”生态“(1907年);生态和生理FEChements; BHCy KAYEB(1908年)植被结构,”PK发展USFEClements在英国出版的植被类型,发表在英国(1904年)AG坦斯利(1911年)

20,在20世纪,从20世纪20年代的森林形成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生态已经在动物生态学,生态和人口的的英国生态学家AJLotka(1925年)动物生态学教科书出版专着美国生态学家RNChapman(1931年)的“动物生态学”的研究和统计人口增长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C埃尔顿(1927年),“动物生态学”; VEShelford(1929年),实验室和野外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在中国,动物生态学,费鸿年(1937年),“动物生态学研究中的”苏联KaiiikaoB(1945年)“发布在1949年WCAllee合作被认为是成熟的重要标志,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瑞典Rietz(1921年),现代化的厂房社会学的基础,在此期间,法国已发表在一个重要的发展博朗布兰奎特(1928) ,为了保护:英国AGTansley(1923),“的实用植物生态学,美国FEClements(1916年),”继承FEClements专着:与工厂合作JEWeaver植物生态学“(1929年),苏联BHCykayeB”植物群落学(1908)生物地理社区植物群落学校“(1945年)。在此期间,周边的自然条件,植物区系,植被,自然,和不同层次的开发和利用植物生态学研究方法的重点周围的几个著名的生态学校以不同的形式,主要有:
</ (1)在北欧学校(乌普萨拉学校):瑞典乌普萨拉大学,R.Sernauder创建的继承人,Rietz GEDU分析,重点对社会的特点。

(2)在法国和瑞士的学校:两个中心,在瑞士苏黎世大学之一,也被称为学校的苏黎世大学,法国蒙彼利埃蒙彼利埃 - 冯梦波他们一起成立国家阿尔卑斯山和地中海植物研究站,社会的陆生植物物种与物种之间,他们被称为“植物社会学和植被分类系统,存在分歧,通常简称为特征的植物群落生态型种子植物区系的学校代表。博朗布兰奎尤其是在1935年,在北欧的学校与学校,学校在西欧或内地学校的交汇点。

(3)代表的英美学校的东西USFEClements英国AGTansley理论研究植物群落演替的著名创建一个高潮,它被称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学校。

(4)苏联的学校:BH,代表,他们专注于重建的品种,并建立优势种,植被分类系统,植被生态,植被,地理和植被制图。他们的主要植物群落和植被,统称为“植物学的工作的重要性。

另外,在此期间,英国和美国生态学会,英国生态学会的成立,公司成立于1913年,美国生态学会,成立于1916年,创始人生态发布生态学“(1913),”生态“(1920年),”生态专着(1931)和“动物生态学期刊(1932年)/>
生态幅度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生理学研究H.Ellenberg植物OLLange生理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的振幅和生态组,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现代生态,传统的生态过渡期,并出现新的中心。的大学英国北威尔士JLHarper的植物群体,在图卢兹,法国,植被制图(代表)H.Gaussen“,康奈尔大学,植株分析(RHWhittaker表示)

BR />四,生态世界观

(1)建立的发展理念,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WCEO)(“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是的能力的后代,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构成威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协调社会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但最根本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2)生活在当今世界的和谐,自然,人与自然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人类的性质误解的观点,在过去理解的,因为工业文明,人类的美德,以及先进的高科技“和试图主导对自然的征服,人类的物质生活创造了条件,但性质严重的环境问题,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神话。必须生物圈保护区的合理保护区和自然定位,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BR />(3)破坏环境和消耗的天然资源,发展之路的后代和其他生物不负责任和发展的生态伦理观。不道德的行为。新的生态伦理观,经济发展了当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应该考虑到,不仅有利于这些人的行为,但也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空间。领域的生态环境,扩大和规范行为的概念的深化我们对待自然的生态环境,调整,善待自然和其他生物的生态伦理观的具体使用。
(4)建立了一套新的价值观和消费者的的心态。经济核算体系不应该是自然资源的价值,并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重新建立的坐标点,人们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宝贵的生态和文化价值?更换“人的价值沙文主义“为本的理念。自然良性循环的消费主张有益的物质消费,提倡适度消费理念和持续健康发展的概念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在《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中,有些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找不到,该怎么办?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64628.html

上一篇:谁能给我一些花的花语/

下一篇:马街山菜园注册过商标吗?还有哪些分类可以注册?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