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潜育器是什么?

2020-11-12 06:19:54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15

小麦丛矮病毒病是怎样传播和防治的?

发生危害:小麦丛矮病即北方禾谷花叶病,1910年在日本北部的大麦上第一次被确认;1939年和1962年在燕麦上严重危害(Ito&Fukushi,1944a,1944b);中部的小麦也有发生,但是没有北部严重(Shinkai,1968;Toriyama&Yora,1969);以后在日本北部的大麦和小麦上再次流行(Ogawa&Moichi,1984);同时,在韩国(Lee&Shikata,1977)和中国北部(Liu&Chen,1982)也有发生。

小麦丛矮病1949年在石家庄首见,20世纪60年代严重发生,病株叶上有褪绿或黄线条、叶脉变色分蘖增多、植株矮化。按病情分三级,一级千粒重损失52.6%,二级66.7%,三级93.2%(裘维蕃等19http://www.rixia.cc77)。河北省1972年仅零星发生,1977年全省发病面积达13.27万hm2,损失小麦15万t,北京市损失小麦5万t。江苏的盐城、南通和苏州地区发生较普遍,浙江也有发生。1981年在河南周口棉区发病333hm2,1984年在陕西关中棉区发病666.7hm2。东北北部春麦区小麦丛矮病发生普遍,以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为最严重,1981年发病4.53万hm2,减产近2.5万t。黑龙江北部次之。流行年发病率可达90%以上,甚至引起数千公顷小麦绝产,给当地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朱芝珍1983,肖志敏1987)。

传播方法:汁液、种子及土壤均不能传病,灰飞虱持久性传毒。

传毒介体:主要为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此外白脊飞虱Unkanodes sapporona、稻黑飞虱 Unkanodes albifascia及法氏牧勒蝉Muellerianella fairmairei.也能传毒。但稻褐虱、稗飞虱Delphacodes panicicol、叶蝉Cedadellidae、蚜虫等均不能传毒。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生长季节的系统调查,发现麦田中有两种飞虱,其中灰飞虱占飞虱总量的95%以上,是小麦丛矮病田间传播的主要介体(吕军等1999)。

最短获毒及传毒时间均为5min,获毒率及传毒率分别为4.9%和4.5%,如延长到12~72h,其获毒率和传毒率可分别提高到11.9%~14.3%和23.2%~24%。平均气温15℃时循环期平均20.3d,当平均气温升至27.8℃时循环期缩短为8.6d。虫龄越大循环期越长。一龄若虫平均6.6d,五龄若虫平均10.5d。为终身间歇传毒,但不能经卵传毒,但带毒若虫越冬时,病毒在虫体内越冬。据在河北省观察,秋季飞虱自然带毒率12%~35%,春季带毒率31%~52%。灰飞虱的有效传毒指数(虫口数*自然带毒率)和田间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769(蔡祝南等1979)。

种苗传植物:无。

自然寄主:小麦Triticum aestivum、谷子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大麦Hordeum vulgare、黑麦Secale cereale、燕麦Avena sativa、及甜玉米Zea mays saccharala。杂草: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紫马唐Digitaria violaseens、早熟禾Poa annua、青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金狗尾草Setaria lutescens、狗尾草Setaria pycrocom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野稗Echinochloa crusgalli、野燕麦Avena fatua及匍匐冰草Agropyron repens。但在水稻Oryza sativa、玉米Zea mays及高粱Sorghum vulgare均未见发病。

人工接种可侵染的植物:病毒的寄主范围很广,能侵染62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有小麦、大麦、燕麦、黑麦、小黑麦、黍、谷子、高粱、野燕麦、雀麦Bromus japonicus、早熟禾、棒头草Polypogon fugax、虎尾草Chloris virgata、马唐Digilaria sanguinalis、青狗尾草、金狗尾草、小画眉草Eragrostis minor、大画眉草Eragrostis cilianensis、大凌风草Brizamaxima、双浮草Diplachne fusca、早熟禾、看麦娘、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 japonicus等。非寄主有:玉米、水稻、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西来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var.zelayensis、御谷Pennisetum americarum、蟋蟀草Eleusine indica、紫羊茅Festuca rubra、黑麦草Secale cereale、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纤毛鹅观草Roegneria ciliaris、棕叶狗尾草Setaria palmiflolia、结缕草Zoysieae japonica、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糁子Eleusine coracana、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薏苡Coix lacryma-jobi、细栖草、马唐。另据阮义理等(1982)接种29属70种禾本科植物有16属53种感病,其中二棱大麦Hoedeum distic日夏养花网hon、二棱裸大麦、多棱裸大麦、瓶形野生大麦、野生六棱大麦、道孚野生六棱大麦、野生六棱裸大麦、野生二棱大麦、一粒小麦T.monococcum、野生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圆锥小麦、埃及小麦、提莫菲维小麦T.timophevii、密穗小麦T.macha、印度矮生小麦、斯卑尔脱小麦、马卡小麦、东方小麦、偏凸山羊草Aegilops ventricosa、粗厚山羊草、壮山羊草、柱穗山羊草、卵圆山羊草、甜玉米Zea mays saccharala等42种为新被证实的寄主(刘信义等1982;阮义理等1982)。

侵染循环:传播小麦丛矮病的媒介昆虫灰飞虱,在河北省中南部一年发生5代,喜在小麦、水稻、大麦、稗草、蟋蟀草等禾本科植物上取食产卵。秋季第四代灰飞虱从杂草和大秋作物成批进入麦田危害,并将病毒传给小麦,造成早播麦田秋苗发病的高峰。第五代若虫主要在麦田及杂草根际土缝中越冬,病毒也就随之在小麦和灰飞虱体内度过冬季,成为第二年的毒源。春季随气温的升高,秋季感病晚的植株陆续显病,形成早春病情的一次小峰,此时越冬代灰飞虱也逐渐发育并继续危害小麦,传播病毒,使小麦在孕穗至抽穗期病情出现一次高峰。第一代灰飞虱主要在麦田生活,待小麦进入黄熟阶段,第一代成虫迁出麦田,到水稻秧田、杂草等禾本科植物上生活。夏季灰飞虱则在生长茂盛的秋作物田间杂草上或荫蔽的水沟边杂草丛中越夏,并将病毒传播到虎尾草、大画眉草、牛筋草等杂草和秋作物上。

春麦区小麦丛矮病发生严重的呼盟和黑龙江北部,一年一熟,小麦是唯一或主要的大面积种植的作物。4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在呼盟,病毒除侵染小麦外,还能侵染匍匐冰草、野燕麦等多种杂草,而以匍匐冰草在呼盟发生最普遍。匍匐冰草为多年生恶性杂草,适应性强,分布极广,且发病率高,在30%以上,也是介体灰飞虱的寄主。灰飞虱在呼盟一年发生3代,越冬代若虫4月下旬至5月上旬始见于匍匐冰草上,在小麦生长期(5月初至9月中)内完成第一代和第二代。小麦收获后第三代老熟若虫于10月下旬潜入杂草和麦茬根部或土缝中越冬。匍匐冰草春季萌发比小麦早,4月中旬开始出现,是农田中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为灰飞虱重要的取食和栖息场所,又是新一代灰飞虱的毒源植物。带毒越冬代若虫是小麦丛矮病最主要的初侵染源。小麦出苗后,灰飞虱迁入麦田侵染幼嫩的麦苗。小麦三叶期以前被侵染的危害最大,这时正值灰飞虱越冬代成虫高峰。第一代若虫高峰在7月中旬左右,此时小麦已抽穗,侵染小麦引起的危害较轻。灰飞虱在麦田完成越冬代和第一代,进行再次侵染,并产生第二代。小麦黄熟期以后,麦田中的灰飞虱陆续迁移至匍匐冰草上,10月下旬老熟若虫又回到杂草或麦茬根部或土缝中越冬(吕军1999)。

黑龙江北部麦区的栽培作物,除小麦外还有少量的谷子和黍等寄主作物,它们的播期都比小麦晚。谷子和黍出苗后,附近麦田的灰飞虱迁入危害,造成严重损失。小麦生长后期,麦田中的灰飞虱也逐渐迁移至谷子和黍田,产生第三代和第四代,但第四代绝大多数若虫只能发育至低龄,越冬前相继死亡,只有第三代的老熟幼虫能安全越冬,成为越冬代。

黑龙江北部麦区的杂草种类与呼盟不同,除匍匐冰草外,有金狗尾草、青狗尾草、野稗、无芒雀麦草、画眉草、毛马唐等。麦田中以金狗尾草、青狗尾草、野稗三者为主,占禾本科杂草的90%。这些都是一年生杂草,春季出苗期与小麦基本一致,幼苗不带毒。在小麦出苗前仅偶尔发现无芒雀麦草发病,未见其他禾本科杂草寄主感病。麦收后禾本科杂草寄主发病率急剧上升,成为秋季灰飞虱栖息繁衍的场所和新一代灰飞虱获毒的主要毒源植物,在小麦丛矮病的侵染循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刘洪义1993,2002)。

病害与环境及流行:

冬麦区:小麦丛矮病的潜育期和气温有密切的关系,日平均气温在1.6℃时,潜育期最短9d,最长34d,一般10~11d。日平均气温在22℃时,潜育期最短6d,最长21d,一般11d。日平均气温在23℃时,潜育期6~7d。河北省中南部秋季9月中、下旬感病潜育期10~20d,以后随温度下降,潜育期延长,10月底感病的冬前不表现症状,翌春陆续显症。

灰飞虱的有效传毒指数(即虫口数*自然带毒率)与田间小麦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r=0.977。人工分期侵染试验证明,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感病越早病情越重。秋季侵染的死株率达95.6%,病指为99.6%,基本无收。秋季感病返青感病减产46.2%,拔节感病减产32.8%,孕穗接种不显症状。夏季侵染的死株率为0,病指为57.6%。病毒在小麦植株中的潜育期随小麦生长速度而异,最短5~8d,最长30~40d。侵染后如小麦进入越冬期即不表现症状,要翌年返青后才显症(陈巽祯1980)。

病害的发生流行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在棉麦套种地区,土壤长年不能翻耕,杂草丛生虫草间互相传染,棉田内灰飞虱带毒率极高,秋播时棉田套种的小麦出苗后转到麦苗,因此套种田发病亦重。早播麦田麦苗出土后正值灰飞虱第四代成虫活动高峰,遭受灰飞虱危害传毒时间长,因而发病比适期播种及晚播麦田重。临近灰飞虱栖息场所的麦田,杂草多的麦田,或邻近草坡、靠近杂草丛生的地边、沟边以及秋作物田边、秋作物秸秆堆放处等灰飞虱栖息场所的麦田发病均重(陈巽祯1980)。

夏秋多雨,杂草茂盛,有利于灰飞虱繁殖越夏,而对除草、整地则不利,因而使播种质量受到影响。冬暖有利于灰飞虱越冬,春季寒潮则会降低小麦的抗病力。在上述情况下,丛矮病往往发生严重。例如1973年9月份河北省石家庄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一倍,冬季基本无雪,早春三次降温,结果,1974年小麦丛矮病大发生。又如1976年河北省架城县6~8月降雨500.2mm。比1975年同期多339.4mm,积温2249.30℃,比1975年同期偏低152.80℃,对灰飞虱越夏有利,因此1976年秋季第四代灰飞虱虫量较1975年高3~5倍,造成1976年小麦秋苗丛矮病大发生。

春麦区:呼伦贝尔盟地区丛矮病长期严重发生,与当地特殊的农业生态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①毒源广泛:呼盟主要的毒源和虫源植物是匍匐冰草,是一种多年生匍匐杂草,繁殖能力极强,地下匍匐茎蔓延快,种子也能繁殖,广泛存在于麦田、休闲地和各种空地。休闲地匍匐冰草常大片丛生,小麦一叶期密度可达381分蘖/m2,发病率9.8%,而且萌发比小麦早。后期匍匐冰草密度可达410分蘖/m2,发病率44%。

②介体灰飞虱大量发生:休闲地匍匐冰草上越冬若虫高峰期(小麦1叶期)虫口密度为87.4头/m2,带毒率27.1%。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小麦3叶期)虫口密度高的达230头/m2,带毒率23%左右。以后环境适合时灰飞虱繁殖很快,发生最多时5000头/m2以上。

③特殊的农业生态环境:呼盟气候寒冷、地域辽阔,为农林木结合地区,一年一熟。小麦占作物面积的80%。大部分小麦为两年轮作制,一年种麦一年休闲。5月初播种,9月中收获。收获至10月上冻前时间很短,多数麦田来不及秋翻整地,只能休闲,第二年麦播后才能翻地。因此导致休闲地在夏翻前杂草—匍匐冰草成片丛生。呼盟作物种类单纯,地块面积很大,一旦发生病虫,传播流行迅速。黑龙江北部作物种类较多,除小麦外还有玉米、大豆、水稻等,它们都不是病毒的寄主。农田整地及时,杂草少,匍匐冰草很少发生。其他发生较多的杂寄主如狗尾草、稗草等,都是一年生植物,种子不传毒,对发病影响不大。

病害的防治:在防治上应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治虫为辅进行综合防治措施。

在农业防治上:①播种前全田翻耕灭草,对套种田,播前需要认真清除田间和地边杂草,并带出田外沤肥,消灭虫卵。②适时播种,不在前茬套种小麦。对棉麦间作的种植形式加以改进,把秋季在棉田套种小麦改为拔掉棉秸,全田翻耕后,进行春麦冬种或第二年种春麦,然后再在麦田中套种棉花。③麦田灌冻水不利灰飞虱越冬,早春抓紧压麦、耙麦,兼有灭虫及增产作用。

在药剂防治上:要狠抓秋季治虫,特别是早播、钻种及育苗田,小麦一出土即可遭到灰飞虱的传毒危害,此时麦苗幼小极易感病。要在小麦播种至出苗前后进行药剂防治。9月中、下旬播种的喷药2~3次,10月上旬播种的喷药1~2次,一般防病效果在70%~80%。10月中旬以后播种的一般可以不喷药。间作麦田需全田施药,平作麦田一般在地头喷5~7m药带(连同道边杂草及邻近的秋作物地边)即可。在小麦返青期对秋季漏治的麦田、临近秋作物的晚播麦田及稻茬麦田应结合查虫,进行全田喷药防治或喷药带。

通过对灰飞虱不同虫口数、带毒率及其与发病率和损失的关系,提出小麦丛矮化学防治的指标:即当灰飞虱带毒率9%以下时,每平方尺

注:1平方尺=0。1111m2。

2头即需防治。带毒率10%~20%时每平方尺1头即需防治。21%~30%时每平方尺0.5头即需防治。按此标准可将病株率压低在5%以下(陈巽祯等1984)。

春麦区丛矮病的防治也应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之以其他措施。首先应控制农田杂草匍匐冰草的发生。虽然呼盟麦区的寄主杂草种类很多,但与丛矮病流行关系密切的只有匍匐冰草,特别是农田中休闲地成片发生的匍匐冰草,密度最大,发病率最高。其他如道旁、防护林、山坡零星出现的匍匐冰草发病率很低,分别为0.4%、33%和0。农田中休闲地、秋翻地、夏翻地发病率也有很多的差别,同时调查其发病率分别为44%、31%和0.6%。三类地块春季越冬若虫(初侵染源)密度依次为10.3头/m2、27.8头/m2和1.3头/m2。又因灰飞虱的幼虫和成虫的移动迁飞距离都不远,早春出现的灰飞虱对病害流行的影响最大。因此改变现行耕作制度,加强机械力量,尽可能减少休闲地,或提早在小麦出苗前翻地,提高整地质量,都可以大量清除农田中的匍匐冰草,从而减少病害的毒源,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至于药剂防治,只能作为TTXWrjJ辅助措施,重点使用。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呼盟用甲拌磷拌种,显著减轻当年发病,但重病区发病率仍有31.5%,对减少毒http://www.rixia.cc源和匍匐冰草不起作用,需要年年拌种。甲拌磷是一种剧毒农药,能引起人蓄中毒,污染环境,不宜大面积长期使用。在特殊情况下,重点使用杀虫剂杀灭介体还能起一定的作用。

呼盟及黑龙江北部20世纪70年代曾用抗病品种东农111防病,后因产量太低难以推广。以后育出的繁8等品种比较抗病。

侵染性病害是指什么?

infections disease

谌多仁

植物受病原物寄生引起有传染能力的病害。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是病原物、寄主植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经过进一步发展使病害蔓延或流行。引起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类群有真菌、细菌(类细菌、类菌原体、螺原体)、病毒(类病毒)、线虫和寄生性高等植物,还有少数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这些病原物的共同特性是对植物有寄生能力和致病能力,在寄主植物体上生长发育和产生大量繁殖体,致使寄主植物发生病变,通过传播到达健株或健部再次引起新的侵染。

病原物寄生性和致病性 病原物具有从活的寄主植物细胞组织内掠夺养分的能力称为寄生性。具有寄生能力的微生物才能与寄主植物建立寄生关系,同时又能产生某些酶、毒素和激素等代谢产物,对寄主植物细胞的生理功能进行毒害或破坏,从而使寄主植物发生病变,称为致病性。这是病原物的两种属性,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病原物通过有性杂交、体细胞重组、异核现象和突变等引起变异。兼性寄生的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细胞组织的毒害或破坏能力较大,寄主范围较广。寄生性较强的,尤其是一些营专性寄生的病原物,必需从活的寄主植物细胞组织中掠夺养分,不能在死亡的植株上生长繁殖,对营养要求严格,寄主范围一般较窄,不能或很难在培养基上生长。

病害发生

病原物能引起侵染的个体及其任何部分称为接种体(inoculum)。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是病原物接种体,从越冬(或越夏)场所通过传播到达感病寄主植物的表面,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引起初侵染,使寄主植物个体发病。病原物的侵染过程通常区分为侵入、潜育和发病三个顺序阶段,当病原物作用于寄主植物时,寄主植物发生相应的反应,病原物的侵入和在寄主体内的扩展,受寄主抗侵入和抗扩展的影响。病害能否顺利发生和扩展,因病原物与寄主的组合、寄主的抗病性以及寄主所处的环境条件而异。能顺利完成侵染过程的,在发病株上出现变色、腐烂、萎蔫、畸形等病状,大多数种类病原物在病部产生大量繁殖体,构成各种症状,多数症状可存留到病株生命的结束。

病害发展

在同一个生长季节中,初侵染的病原物寄主个体发病株上产生的繁殖体,通过一定的传播或传染途径,再一次侵染同种寄主的健株或健部,导致寄主群体发病。再侵染的次数、引起病害的轻重以及病害能否流行和流行程度,取决于病原物繁殖的速度和数量、寄主的抗病性水平以及适宜发病和流行的环境因素的相互配合。

病害循环

当寄主植物处于休眠期,病原物即转入越冬(或越夏)阶段,以渡过不良的生活环境,当寄主植物再生长时,病原物会重新侵染。不同种类病原物越冬(或越夏)方式和场所不同,并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能顺利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成为下一个生长季节的病害初侵染源,通过传播或传染,引起寄主个体发病,而完成病害循环,病害得以延续。

病害控制

不同种类的侵染性病害,其防治措施不尽相同,原则上有清除侵染源、控制病原物在田间扩散、改变田间有利的发病条件和增强寄主植物的抗病性等综合防治措施。

什么叫病害的侵染过程、侵入途径和病害的潜育期?它们与防治有什么关系?

病害的侵染过程是指病原物到达植物体表后,通过一定的途径侵入组织内部,建立起寄生关系,并经过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和寄主植物一系列生理、解剖上的反应,最终表现出病状的整个过程。侵染的过程是连续的,但为了便于分析,通常人为地把这一过程分为接触、侵入、潜育和发病等几个时期。
侵入途径是指病原物侵入寄主内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情况,即直接侵入、伤口侵入和自然孔口侵入。病原物直接穿透寄主植物的角质层或细胞壁侵入到植物体内部的方式称为直接侵入,如毛白杨锈病;病原物通过植物表面的各种伤口(如虫伤、野兽啃伤、冻伤以及修剪、嫁接等各种机械伤口)侵入到寄主内部的方式称为伤口侵入,如杨树腐烂病等;病原物通过植物体表面的各种自然存在的孔口(包括气孔、水孔、皮孔、蜜腺等)侵入到寄主内部的方式称为自然孔口侵入,如苹果或梨轮纹病在果实上皮孔侵入,梨黑星病在叶片上为气孔侵入、在果实上多皮孔侵入等。
病害的潜育期是指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建立寄生关系开始到植物表现明显症状为止的一段时间。该期是病原物从寄主夺取生存条件、扩展、发育的时期,也可理解为病原物与寄主进行剧烈斗争和相互适应的时期。
明确病害的侵染过程、侵入途径、潜育期以后,对病害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侵染过程明确后,可在病原物侵入前喷保护性药剂,保护寄主植物,防止病原物的侵染;在病原物侵入后喷内吸治疗性药剂,杀死已经侵入的病原物防止发病、减轻为害。侵入途径明确后,可根据病原物的侵入特点,采取相应的用药方式,如梨黑星病菌在叶片上主要为气孔侵入,而气孔均分布于叶片背面,所以喷药防治梨黑星病时,药剂应以喷在叶片背面为主;许多伤口侵入的病害,防治时一方面要避免造成伤口,另一方面还要促进伤口愈合。潜育期明确后,可根据病害潜育期的长短,确定喷药时间,尤其确定首次用药时间,如苹果褐斑病潜育期一般情况下为10天左右,所以防治该病的首次用药时间为历年发病前10天开始用药。

植物病毒的循环过程

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

(一)病害的侵染过程
简称病程,指从病原侵入开始,经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引起寄主一系列病变,
直到寄主表现症状,病原开始释放传播体为止的过程。
病程是侵染性病害发生发展的最基本环节,既是病原物侵染致病的过程,又是寄主发生病变而受害或同时发生种种抵抗反应的过程。病程是个连续过程,为便于研究,人为的分为
3个阶段,即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
1、侵入期
从病原物开始侵入寄主植物到侵入后建立寄生关系为止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的长短,各种病害不尽相同。病原物在侵入寄主的过程中,必须克服寄主的抵抗才能侵入。不同的病原物其侵入途径和侵入条件不同。
(1)自然孔口侵入
(2)伤口侵入
(3)直接侵入侵入所需外界条件,首先是湿度,指的是植物体表的水滴、水膜和空气湿度。
细菌只有在水滴、水膜覆盖伤口或充润伤口时才能侵入。绝大多数真菌的孢子必须吸水才能萌发,雨、露、雾在植物体表形成水滴或水膜是它们侵入的首要条件。其次是温度,真菌、细菌和线虫的侵入还受温度的影响和制约,尤以真菌为最。
2、潜育期
指从侵入完成到症状显露为止的一段时间。在各自最适条件下,各种病害潜育期长短不一。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便吸取营养,开始生长发育,在寄主组织内扩展,或在某部位定殖。有些病原物侵入后,只在侵染点四周一定距离内的寄主组织中定殖下来,
进行生长和繁殖,使该局部寄主组织受害,显露症状,呈现各种形状的病斑,这种侵染扩展方式称局部侵染,这样的病害叫局部病害。局部侵染的病害一般潜育期较短。另外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后沿一定的途径扩展、蔓延到一定的器官或组织中,在那里迅速增长,大量繁殖,破坏寄主,造成症状;或者只有扩展到一类组织中,才发生致病作用而使寄主发病,这种侵染扩展方式称系统侵染,所致病害叫系统病害。系统侵染的病害一般潜育期较长。

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就其与寄主细胞的关系而言,可分:
(1)胞内的(2)胞间的(3)先胞间后胞内的(4)胞内胞间无选择的。
根据病原物的扩展与寄主组织的关系,又可分为;
(1)扩展于柔软组织中;(2)扩展于导管或导管组织中;(3)在筛管中寄生扩展;(4)木质化组织。
潜育期表面看来非常平静,其实是病程动态最复杂、病原物与寄主相互斗争最激烈的时期。病原物以其机械力量,特别是以其分泌的酶和毒素,克服寄主的层层防御,剥夺寄主的营养,致使寄主细胞和组织崩溃、原生质中毒死亡、营养恶化、呼吸失常、生长发育失调等
一系列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和形态病变。
3、发病期
指从症状显露到病变演变总结的一段时期。症状有初期症状、典型症状和后期症状之分。症状包括寄主本身表现的病状和病原物在病部的繁殖体即病征。病征出现即病原物生成,在多数菌类病害中它往往略迟于症状显露,时则与症状显露同时。对许多病原真菌来说,孢子生成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湿度。病部产孢子只能维持一定时期,短则数日,长则十几或几十天,
其长短因病害种类及各种条件而异,以后病部组织死亡或腐http://www.rixia.cc烂,
病原物也停止繁殖转入休止或死亡,病程即告结束。
(二)病害的侵染循环
侵染循环指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开始发生的整个过程,
即病害发生发展的周年循环,包括病害的活动期和休止期。
活动期由
1次或多次病程继代发生而组成,在活动期与休止期之间即活动期中各代病程之间由传播这一环节把它们连接起来。在病害休止期即病程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或休止或腐生,或在其他植物上寄生。
1、病原物的初次侵染和再侵染
在作物生长季中,由度过了该作物病害休止期(越冬、越夏或腐生)的病原物引起的首代侵染,叫初(次)侵染。引起初侵染的病原物来源称初侵染源。由初侵染病株上产生的病原物传播体,不经休止,立即传播到当年植株上引起的侵染。根据再侵染的有无,可将侵染性病害分为两大类。
(1)单循环病害。每年只发生
1代侵染或作物的一个生长季节中只发生1代侵染,无再侵染。
(2)多循环病害。由初侵染、再侵染之分。再侵染代数多,相应病原物1年繁殖多代,且病程历时较短而寄主受侵染的时间较长。多数病害均属此类。多循环病害发生的轻重除了受初侵染源数量多少的影响外,还要看气候条件影响再侵染发生的程度,往往后者的作用更大。一般流行性病害多是多循环病害。
2、病原物的传播
真菌的孢子、菌丝段、菌核或其他休眠体;细菌的菌体;病毒的粒体;线虫的幼虫、成虫和卵,都需借助某种力量把它们从发病的植物上传播到健康的植物上,才能实现病害的传播。传播的力量只有一小部分来自病原物本身,如真菌孢子的弹射、线虫的蠕行等;大部分病原物主要靠风、雨、昆虫和农事操作等外界力量。
(1)气流传播
(2)雨水传播
(3)昆虫传播
(4)人为传播
3、病原物的越冬、越夏一年生作物收获后,田间已无寄主生长或者越年生和多年生植物进入寒冷的冬季,病害侵染过程停止之时,便进入越冬、越夏阶段,即病害的休止期。病原物经过越冬或越夏到下一生长季节,就成为病害发生的初侵入源。病原物越冬、越夏的方式有休眠、腐生或寄生。越冬或越夏的场所,或与寄主共存,或脱离寄主而潜入土壤、肥料、病株残体、
转主寄主、野生寄主中,具体如下:
(1)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2)病株残体(3)田间病株(4)土壤
(5)粪肥(6)昆虫(7)温室内或贮藏窖内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潜育器是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58944.html

上一篇:请问这是什么植物,在山上生长的!

下一篇:感遇十二首(其一)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