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郁达夫小说《迟桂花》有感600字
郁达夫《迟桂花》的思想
小说思想以“我”应邀到杭州满觉垅翁家山参加朋友的婚礼为线索,歌颂了芬香不衰的“迟桂花”精神。在此“我”遇见新寡而被迫回到娘家的年轻女子莲。莲是朋友的妹妹,因哥哥结婚而触景 生情,引起感情波动。“我”在陪莲游五云册时,竟为她纯朴的举止和丰满的体态而动心,不禁产生“一 念邪心”。但当触及莲那像“高山深雪”般的纯洁,心就得到了净化。小说构思精巧,富有诗意,是作者 后期的代表作品。
求郁达夫小说《迟桂花》全文
时至深秋,该是转冷的时候了。可冷了没几日,忽又如初夏般温热了起来。朋友说杭州的桂花又开了一次。
那天她在草http://www.rixia.cc地上闲逛,闻到空气里依稀袭来一股清香。寻香而去,发现草叶间散落着一些零星的小黄点。细一看,竟是二度开放的桂花!那些桂树,平时矮矮地蹲在那里,只有难看又笨倔的黑鸟才会在它上面筑巢。朋友抱怨说,八月桂花香的时候,怎么就没瞧她一眼呢?
而在我的记忆里,杭州城里的桂花,多是按时开谢的。大概正因着她的乖巧规矩,老天爷对她倒是别有眷顾了。书上说,一般情况下,桂花开过二十日便没了,而杭城的桂花期却要长一些,总有一个月左右罢。可象现在这样开在近冬时节的,在记忆里却找不出半点踪影。想是没有的吧,又不知是否记错了。据说满觉陇的迟桂花开得颇有风味,但我未曾去过满觉陇,不好意思信口胡说。不过在这个时候开放的,即便是名满天下的满觉陇桂花,也算是开迟了的吧?
疑惑归疑惑,喜欢桂花的心里,却早想要欣然接受了,只可惜身不在斯,只有一味地遗憾和惊叹了。可我终于还是翻出陈年皇历来,重温了几次心头余留的幸福感觉。
那时候我在杭城的大学里读书,每到中秋时节,空气里便会飘起淡淡的桂花香,那是令人陶醉的遥远的神秘花园的气息。上课的时候,老师说些什么,十有八九是听不进去的。趴在桌上,只需在恍惚之间,便走到桂花仙子的园子里去了。如有机会,我会偷偷溜到仙子的花床上躺上几分钟,又或者悄悄到园子里荡几下秋千;坐着硬板凳也不要紧,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就会变成软绵绵的小花瓣了。如果梦里刚好响起一曲古色古香的调子来,那种惬意就更无法消停了。只是这样的好日子,一年里也只有一个来月,终不能延至深秋的。而这个深秋,桂花竟然开了第二次。我有些嫉妒起朋友的幸运来了。
朋友说,那些桂花香还是同第一次一样,仍是一贯的恬淡含蓄不张扬,慢条斯理地在空气里递着脉脉甜香,一点也不在意这个时节里前后觊觎着的冷空气。她说,这迟来的桂花香让她想起了小时母亲亲手做成的桂花炒饭。我想,那或许是小的时候母亲在寒风里拢过来的温暖的手臂吧。那么,在八月里曾羞涩地开放过的,不就是初长成人的桂家女了吗?这或者又将是一个奇异的白日梦吧?
那初开的桂花,真是年方十八的桂家女。跟所有不经事的少女一样,她是羞涩的。打懂事起,她就喜欢躲在那间竹帘半卷的阁楼里,轻易不肯抛头露面,好奇的时候,只透过竹帘的间隙看看窗外发生的新鲜事儿。她的窗口总有一种淡淡的香气,小伙子们经过时,都会忍不住驻足,而这个时候她就会慌里慌张的拉上窗帘。她是那样的羞涩的,但那股淡淡的香气却按捺不住地透过帘子溢出来。见过她的老人们说,那只不过是个矮矮胖胖的小姑娘罢了。可小伙子们怎么也不相信,对她充满了十二分的好奇和向往。
这一年,该是她出阁的时候了,经过炙热熬人的等待之后,小伙子们可以大胆地上门提亲了。你瞧,他们提着各色各样的鲜花上了门。那些花儿不也是象他们一样明目张胆地开放着了吗?可她只微微一笑,似乎等不及听听小伙子们的奉承话,马上又跑上了阁楼里去。她心里只记得一个人,就是那个曾闲坐在她的竹帘外,在桂花树旁若有所思的青年。可她是羞涩的,只是透着半卷的竹帘悄悄地看过他,碰巧隔着帘子与他目光相对,天地便也融了。但她终于什么也没有说。接着花期就过去了。
后来桂花嫁了人,过起了和大伙一样的柴米油盐的日子,闲来没事也不靠着窗儿遐想了,她的窗子不知怎么地也没有了以往的香气。院里有一株从娘家转植过来的桂花树,桂花落下的时候,她就把它们收在一起晒干藏好,等着什么时候做一些可口的桂花香糕。有几次,她也会拾起一些少时的记忆,但好象很快就又被她丢在一旁了。晒好桂花的时候,冬天就跟着来了。她的脸慢慢失去了光彩,有时竟扳起来了。
后来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一切都教她感到新鲜,就象小时候门前刚刚种下的桂花树。她成日地盯着那张小脸儿瞧呀瞧的,就盼着他快快长大。那小脸儿倒是慢慢变大了,可她一点也没发觉。有一天晚上她梦到小的时候一边在桂树前做着引体伸腰的动作,一边对着月亮祈祷,桂花树一下子就长到五百丈高,高到月宫里去了。过了这一夜,她发现她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不知怎么的,院子里的桂树又开了一次花。她很高兴,就用这些桂花连续做出可口的桂花炒饭,孩子爱吃极了。每一次递过热气腾腾的桂花炒饭去,看着孩子高兴的样子,她的心里也充满了着桂花的清香。
孩子长大了,镜子里的容颜慢慢老了,皮肤粗糙了,腰也挺不直了,可她的桂花饭手艺越来越好了。孩子非常喜欢她的桂花饭,尤其在不开心的时候,只要闻到母亲递过来的桂花香,好象烦恼也没有了。她做的桂花饭的香气,也慢慢起了变化。原来她在梦里得了一个神仙的指示,说是如果桂花太多太浓了,吃多了口舌会变得迟钝。但孩子太喜欢了,于是她改用桂花蒸饭了。蒸饭的时候,底下一层水,中间是桂花,最上层才放上米,分别用筷子架着一层薄纱隔开,这样蒸出的桂花饭香味更加均匀清淡,但饭里就没有一点桂花了。
桂花的一辈子,就这样在桂花饭里过去了。那年冬天,她终于老到做不动桂花饭了。有一天,她躺在床上,从窗格子里看到孩子坐在院里的桂花树下,黯然神伤的样子,她急坏了,可她再做不动饭了。那天夜里,她又做了一个梦,她又遇上了那位神仙。她祈祷说,让我再做一次桂花饭吧。神仙笑着说,那你下辈子就别做桂花饭了,你就做一棵桂树吧。她答应了。
那天夜里,桂花在寒风里又开放了一次。当第二天清晨灶台上的桂花饭香吹到孩子的脸上的时候,她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很多年后,朋友在一棵矮矮的桂树下,发现了当年二度开放的桂花,惊叹不已。
我还是忍不住笑了,于是从一个白日梦中醒来……
郁达夫 1932
那天她在草http://www.rixia.cc地上闲逛,闻到空气里依稀袭来一股清香。寻香而去,发现草叶间散落着一些零星的小黄点。细一看,竟是二度开放的桂花!那些桂树,平时矮矮地蹲在那里,只有难看又笨倔的黑鸟才会在它上面筑巢。朋友抱怨说,八月桂花香的时候,怎么就没瞧她一眼呢?
而在我的记忆里,杭州城里的桂花,多是按时开谢的。大概正因着她的乖巧规矩,老天爷对她倒是别有眷顾了。书上说,一般情况下,桂花开过二十日便没了,而杭城的桂花期却要长一些,总有一个月左右罢。可象现在这样开在近冬时节的,在记忆里却找不出半点踪影。想是没有的吧,又不知是否记错了。据说满觉陇的迟桂花开得颇有风味,但我未曾去过满觉陇,不好意思信口胡说。不过在这个时候开放的,即便是名满天下的满觉陇桂花,也算是开迟了的吧?
疑惑归疑惑,喜欢桂花的心里,却早想要欣然接受了,只可惜身不在斯,只有一味地遗憾和惊叹了。可我终于还是翻出陈年皇历来,重温了几次心头余留的幸福感觉。
那时候我在杭城的大学里读书,每到中秋时节,空气里便会飘起淡淡的桂花香,那是令人陶醉的遥远的神秘花园的气息。上课的时候,老师说些什么,十有八九是听不进去的。趴在桌上,只需在恍惚之间,便走到桂花仙子的园子里去了。如有机会,我会偷偷溜到仙子的花床上躺上几分钟,又或者悄悄到园子里荡几下秋千;坐着硬板凳也不要紧,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就会变成软绵绵的小花瓣了。如果梦里刚好响起一曲古色古香的调子来,那种惬意就更无法消停了。只是这样的好日子,一年里也只有一个来月,终不能延至深秋的。而这个深秋,桂花竟然开了第二次。我有些嫉妒起朋友的幸运来了。
朋友说,那些桂花香还是同第一次一样,仍是一贯的恬淡含蓄不张扬,慢条斯理地在空气里递着脉脉甜香,一点也不在意这个时节里前后觊觎着的冷空气。她说,这迟来的桂花香让她想起了小时母亲亲手做成的桂花炒饭。我想,那或许是小的时候母亲在寒风里拢过来的温暖的手臂吧。那么,在八月里曾羞涩地开放过的,不就是初长成人的桂家女了吗?这或者又将是一个奇异的白日梦吧?
那初开的桂花,真是年方十八的桂家女。跟所有不经事的少女一样,她是羞涩的。打懂事起,她就喜欢躲在那间竹帘半卷的阁楼里,轻易不肯抛头露面,好奇的时候,只透过竹帘的间隙看看窗外发生的新鲜事儿。她的窗口总有一种淡淡的香气,小伙子们经过时,都会忍不住驻足,而这个时候她就会慌里慌张的拉上窗帘。她是那样的羞涩的,但那股淡淡的香气却按捺不住地透过帘子溢出来。见过她的老人们说,那只不过是个矮矮胖胖的小姑娘罢了。可小伙子们怎么也不相信,对她充满了十二分的好奇和向往。
这一年,该是她出阁的时候了,经过炙热熬人的等待之后,小伙子们可以大胆地上门提亲了。你瞧,他们提着各色各样的鲜花上了门。那些花儿不也是象他们一样明目张胆地开放着了吗?可她只微微一笑,似乎等不及听听小伙子们的奉承话,马上又跑上了阁楼里去。她心里只记得一个人,就是那个曾闲坐在她的竹帘外,在桂花树旁若有所思的青年。可她是羞涩的,只是透着半卷的竹帘悄悄地看过他,碰巧隔着帘子与他目光相对,天地便也融了。但她终于什么也没有说。接着花期就过去了。
后来桂花嫁了人,过起了和大伙一样的柴米油盐的日子,闲来没事也不靠着窗儿遐想了,她的窗子不知怎么地也没有了以往的香气。院里有一株从娘家转植过来的桂花树,桂花落下的时候,她就把它们收在一起晒干藏好,等着什么时候做一些可口的桂花香糕。有几次,她也会拾起一些少时的记忆,但好象很快就又被她丢在一旁了。晒好桂花的时候,冬天就跟着来了。她的脸慢慢失去了光彩,有时竟扳起来了。
后来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一切都教她感到新鲜,就象小时候门前刚刚种下的桂花树。她成日地盯着那张小脸儿瞧呀瞧的,就盼着他快快长大。那小脸儿倒是慢慢变大了,可她一点也没发觉。有一天晚上她梦到小的时候一边在桂树前做着引体伸腰的动作,一边对着月亮祈祷,桂花树一下子就长到五百丈高,高到月宫里去了。过了这一夜,她发现她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不知怎么的,院子里的桂树又开了一次花。她很高兴,就用这些桂花连续做出可口的桂花炒饭,孩子爱吃极了。每一次递过热气腾腾的桂花炒饭去,看着孩子高兴的样子,她的心里也充满了着桂花的清香。
孩子长大了,镜子里的容颜慢慢老了,皮肤粗糙了,腰也挺不直了,可她的桂花饭手艺越来越好了。孩子非常喜欢她的桂花饭,尤其在不开心的时候,只要闻到母亲递过来的桂花香,好象烦恼也没有了。她做的桂花饭的香气,也慢慢起了变化。原来她在梦里得了一个神仙的指示,说是如果桂花太多太浓了,吃多了口舌会变得迟钝。但孩子太喜欢了,于是她改用桂花蒸饭了。蒸饭的时候,底下一层水,中间是桂花,最上层才放上米,分别用筷子架着一层薄纱隔开,这样蒸出的桂花饭香味更加均匀清淡,但饭里就没有一点桂花了。
桂花的一辈子,就这样在桂花饭里过去了。那年冬天,她终于老到做不动桂花饭了。有一天,她躺在床上,从窗格子里看到孩子坐在院里的桂花树下,黯然神伤的样子,她急坏了,可她再做不动饭了。那天夜里,她又做了一个梦,她又遇上了那位神仙。她祈祷说,让我再做一次桂花饭吧。神仙笑着说,那你下辈子就别做桂花饭了,你就做一棵桂树吧。她答应了。
那天夜里,桂花在寒风里又开放了一次。当第二天清晨灶台上的桂花饭香吹到孩子的脸上的时候,她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很多年后,朋友在一棵矮矮的桂树下,发现了当年二度开放的桂花,惊叹不已。
我还是忍不住笑了,于是从一个白日梦中醒来……
郁达夫 1932
求郁达夫作品迟桂花的赏析
郁达夫的早期代表作《沉沦》以强烈的感伤和抒情色彩著名,并因其带有作者自我经历的影子,被称作是“自叙传小说”。《迟桂花》创作于1932年,算是郁达夫的晚期作品,与《沉沦》相比,它的思想和艺术特点有了明显的改变。
作品的最大艺术特点是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和内敛却又强烈的感情色彩。郁达夫的作品一向不以情节复杂取胜,本篇也不例外。它的故事相当单纯,表达也如同生活本身一样的质朴自然,语言则体现出散文般的清新和流畅。最能吸引和感染读者的,是作者无处不在却又相当内敛的真挚感情。作品一开端,“郁先生”收到信,准备到翁家山去,就投射进很强的感情色彩,此后故事的发展,直到小说结束,都笼罩在主人公的情感氛围里。比较《沉沦》,《迟桂花》的感情表达显得相当舒缓柔和。它没有了青年人的峻急,呈现的是中年人的沉静和淡泊。正是这种情绪,使人不知不觉地被打动,被迷醉。
作品的另一艺术特点是情和景巧妙的融合。作品的感情色彩并不是突兀而至,而是融合在美丽的山水风景中,自然地流淌出来。作品在写景方面用力甚勤,取得的效果也特别好。如作品写翁家山的景致,就分别从暮时、月下和清晨三个时辰来写,可以说是各具情趣,充分渲染出了山村的恬静和安宁。而且,作者在描绘大自然的种种景致时,并不是纯客观地描写,而是同时糅杂以人物真切的心理感受,将这种主观情绪投射在客观景物上,从而产生了特殊的艺术效果。如作品对最主要的象征景物——迟桂花的描写,就时时见出真情,使读者在阅读这些片段时,不知不觉地融入到了桂花香的世界中。
作品题名为《迟桂花》,文中又多次提到并直接描写了迟桂花,“迟桂花”是小说的“文眼”,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迟桂花的特点是开得晚,却经得久,具有清香、朴素、耐久的品性,在作品中,它既代表着一种沉静自得的安然之美,也体现为一种顽强生命的意志力。作者对“迟桂花”的歌颂,着意于对人、对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品格的歌颂。因此,作品不是抽象和单纯地歌赞“迟桂花”,而是在充分展示迟桂花自然美的同时,更将它化为人物的故事,把自然和人的生活糅为一体,具体形象地表现出迟桂花的精神特征。作品重要形象之一——翁则生的婚姻曾被比喻为“迟桂花”,但更能体现“迟桂花”性格的,还是翁则生的妹妹莲。
莲是作品最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农村青年妇女,美丽善良,性格率真,尽管遭受了生活的挫折,却依然保持着天真活泼的性格。正是她的美丽、沉静和乐观,给予了叙述者“郁先生”强烈的精神愉悦,使他被燃起的欲望得到净化,心灵也融化为澄静大自然中一部分。作品将莲的形象和迟桂花时时相映衬,又把她的性格气质放在翁家山的大自然世界中,仿佛她不只是一个具体的人,同时也成为了大自然美和宁静的化身,是SgXkqJ一枝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迟桂花”。
这一切,使《迟桂花》问世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喜爱,也得到了研究者们的高度评价,它被誉为是郁达夫在艺术上最精致成熟的小说,也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浓郁抒情味的小说之一。
作品的最大艺术特点是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和内敛却又强烈的感情色彩。郁达夫的作品一向不以情节复杂取胜,本篇也不例外。它的故事相当单纯,表达也如同生活本身一样的质朴自然,语言则体现出散文般的清新和流畅。最能吸引和感染读者的,是作者无处不在却又相当内敛的真挚感情。作品一开端,“郁先生”收到信,准备到翁家山去,就投射进很强的感情色彩,此后故事的发展,直到小说结束,都笼罩在主人公的情感氛围里。比较《沉沦》,《迟桂花》的感情表达显得相当舒缓柔和。它没有了青年人的峻急,呈现的是中年人的沉静和淡泊。正是这种情绪,使人不知不觉地被打动,被迷醉。
作品的另一艺术特点是情和景巧妙的融合。作品的感情色彩并不是突兀而至,而是融合在美丽的山水风景中,自然地流淌出来。作品在写景方面用力甚勤,取得的效果也特别好。如作品写翁家山的景致,就分别从暮时、月下和清晨三个时辰来写,可以说是各具情趣,充分渲染出了山村的恬静和安宁。而且,作者在描绘大自然的种种景致时,并不是纯客观地描写,而是同时糅杂以人物真切的心理感受,将这种主观情绪投射在客观景物上,从而产生了特殊的艺术效果。如作品对最主要的象征景物——迟桂花的描写,就时时见出真情,使读者在阅读这些片段时,不知不觉地融入到了桂花香的世界中。
作品题名为《迟桂花》,文中又多次提到并直接描写了迟桂花,“迟桂花”是小说的“文眼”,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迟桂花的特点是开得晚,却经得久,具有清香、朴素、耐久的品性,在作品中,它既代表着一种沉静自得的安然之美,也体现为一种顽强生命的意志力。作者对“迟桂花”的歌颂,着意于对人、对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品格的歌颂。因此,作品不是抽象和单纯地歌赞“迟桂花”,而是在充分展示迟桂花自然美的同时,更将它化为人物的故事,把自然和人的生活糅为一体,具体形象地表现出迟桂花的精神特征。作品重要形象之一——翁则生的婚姻曾被比喻为“迟桂花”,但更能体现“迟桂花”性格的,还是翁则生的妹妹莲。
莲是作品最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农村青年妇女,美丽善良,性格率真,尽管遭受了生活的挫折,却依然保持着天真活泼的性格。正是她的美丽、沉静和乐观,给予了叙述者“郁先生”强烈的精神愉悦,使他被燃起的欲望得到净化,心灵也融化为澄静大自然中一部分。作品将莲的形象和迟桂花时时相映衬,又把她的性格气质放在翁家山的大自然世界中,仿佛她不只是一个具体的人,同时也成为了大自然美和宁静的化身,是SgXkqJ一枝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迟桂花”。
这一切,使《迟桂花》问世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喜爱,也得到了研究者们的高度评价,它被誉为是郁达夫在艺术上最精致成熟的小说,也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浓郁抒情味的小说之一。
别人是这样说过,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现的。请把发生在你身边,使你感到美好的事物写下来。
景美 人美 情美
诚如别林斯基所说:“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生出来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不可能有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在郁达夫中年以后的力作《迟桂花》中,“我”——老郁正是别林斯基所说的“那个人”!
品尝《迟桂花》,我们似乎也幸运地同老郁在一起,闻着桂花香,喝着桂花茶,浸醉在翁家山那世外桃源一般的世界里。作品中的“我”,是到翁家山喝老同学翁则生的喜酒,然而,在行文的过程中,却故意淡化了这一有实在意义的情节走向,而是用了大量的篇幅,描绘和渲染了翁家山美丽清新的自然环境,组成了一幅景美、人美、情美的飘逸自然画。
郁达夫的散文,最擅长于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你读《迟桂花》,作家追求的是一种时空的转换和时间、立脚点的推移,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将暮晴天下的翁家山、西下夕阳东上月的翁家山、屋前屋后的翁家山、月光下的翁家山,以及翁家山的清晓、翁家山的早晨”这样一幅全面而跳跃的翁家山全貌来与读者分享。翁家山清幽宜人,变化多姿,你看吧,“青葱的山,如云的树,绿树丛中这儿几点,那儿一簇的屋瓦与白墙”;你听呀,“突然,从脚下树丛深处,却幽幽的有晚钟声传过来了,东嗡嗡地,这种声实在真来得缓慢而凄清”;你嗅哦,“早晨的空气,实在鲜澄得可爱……小路两旁的细草上,露水还没有干,而味清凉触鼻的绿色草气,和入在桂花的香味之中,闻了好像是宿梦也能摇醒的一样子。”作家调动我们的各种器官,将摇曳多姿、声色交汇的翁家山摆在我们的面前,无论是美景幽境,还是香风晚烟,如此一个翁家山,怎一个“美”字了得?
钟灵毓秀,这样的山乡美景,正是幻化出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我”的老同学翁则生一家,在这俨然是世外仙境的山乡,过的是恬静的日子,本来,翁则生是疾病缠身、学业中辍、感情受挫、灰心丧气的一个人,却在这样的灵秀山水中奇迹般地康复,并为人师表,且即将成家;而翁则生的妹妹——莲,也是一位历尽丈夫放荡凶暴、婆姑百般挑剔,待丈夫去世后,下决心搬回娘家,与母亲、哥哥一起,过上温馨的生活。这与当时三十年代的中国,似乎是格格不入,翁家地产、房产皆有,翁则生教书育人,母亲与莲妹料理家事,一切是那么的和美。“我”在迟桂花开的季节来到翁家山,感受到翁家山抑不住的甜美,除了一开始便体会到美不胜收的美景外,人与情之中洋溢出来的美,更是让我们感叹不已,尤其是在莲妹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老郁与来年游五云山的路上,有那么一段描写:
莲妹:“你一声不呼的在那里什么?”
老郁误解的盯着她,然而她依旧同平日一般的笑着。
“是在想我将来如何的和他们同住吗?”
老郁眼睛酸溜溜的,泪水流了下来。
“啊,我自己倒并没有想得什么伤心,为什么,你,你却反而为我流起眼泪来了呢?”
“她好像吃了一惊似的立了起来问我,同时我也站了起来,且在将身体起立的行动当中,乘机拭去了我的http://www.rixia.cc眼泪,我的心地开朗了,欲情也净化了……”
在这里,卑念与纯洁相撞,前者在后者的“高山深雪”似的心面前,暗淡无光,情感在这里得到升华。随着老郁与莲妹以兄妹相称,作品便转入一个清澈无暇的境界,是“一种有清新又寂静的淡绿SgXkqJ色的光同清水一样,满浸在这附近的空气里在流动”,人美、情美,境界全出!
作品取名《迟桂花》。迟桂花作为行文的线索贯穿全篇,给灵秀的翁家山抹上一层独特的风韵。作者几次写到迟桂花,第一次,老郁伫立在半山亭中,微风中竟含满一种说不出的撩人的桂花香气,借以桂花著名的满觉陇和偏僻的翁家山相比,突出后者的花香沁脾,喜爱之意显而易见;第二次,喝桂花茶的时,以翁则生之口,盛赞迟桂花,“因为开得迟,所以日子也经得久”;第三次,在祝婚词上,老郁将迟桂花与翁则生迟来的婚姻并论;最后,与翁家兄妹分别的时刻,“我”发自内心地喊出“但愿我都是迟桂花”。迟桂花是和谐与清新的音符,是青春与幸福的代言词,是天真自然的莲妹的化身,在作家的笔下,迟桂花,每一点,每一瓣,都在言美!
在《迟桂花》的世界里,是清丽婉约的自然风光,揉入淡淡的忧思,添进朦胧的美,再倾注对美的眷恋,酿成一种淳朴祥和的意境,让人毫无戒备与隔膜。在醉人的桂花香里,我愿做“绿莹莹的茶水里散点着有一粒一粒的金黄的花瓣”中的一粒。美的翁家山,美的人,美的情,美的是那一簇簇迟开的桂花!
日夏养花网 -----------------------情伤情心
诚如别林斯基所说:“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生出来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不可能有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在郁达夫中年以后的力作《迟桂花》中,“我”——老郁正是别林斯基所说的“那个人”!
品尝《迟桂花》,我们似乎也幸运地同老郁在一起,闻着桂花香,喝着桂花茶,浸醉在翁家山那世外桃源一般的世界里。作品中的“我”,是到翁家山喝老同学翁则生的喜酒,然而,在行文的过程中,却故意淡化了这一有实在意义的情节走向,而是用了大量的篇幅,描绘和渲染了翁家山美丽清新的自然环境,组成了一幅景美、人美、情美的飘逸自然画。
郁达夫的散文,最擅长于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你读《迟桂花》,作家追求的是一种时空的转换和时间、立脚点的推移,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将暮晴天下的翁家山、西下夕阳东上月的翁家山、屋前屋后的翁家山、月光下的翁家山,以及翁家山的清晓、翁家山的早晨”这样一幅全面而跳跃的翁家山全貌来与读者分享。翁家山清幽宜人,变化多姿,你看吧,“青葱的山,如云的树,绿树丛中这儿几点,那儿一簇的屋瓦与白墙”;你听呀,“突然,从脚下树丛深处,却幽幽的有晚钟声传过来了,东嗡嗡地,这种声实在真来得缓慢而凄清”;你嗅哦,“早晨的空气,实在鲜澄得可爱……小路两旁的细草上,露水还没有干,而味清凉触鼻的绿色草气,和入在桂花的香味之中,闻了好像是宿梦也能摇醒的一样子。”作家调动我们的各种器官,将摇曳多姿、声色交汇的翁家山摆在我们的面前,无论是美景幽境,还是香风晚烟,如此一个翁家山,怎一个“美”字了得?
钟灵毓秀,这样的山乡美景,正是幻化出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我”的老同学翁则生一家,在这俨然是世外仙境的山乡,过的是恬静的日子,本来,翁则生是疾病缠身、学业中辍、感情受挫、灰心丧气的一个人,却在这样的灵秀山水中奇迹般地康复,并为人师表,且即将成家;而翁则生的妹妹——莲,也是一位历尽丈夫放荡凶暴、婆姑百般挑剔,待丈夫去世后,下决心搬回娘家,与母亲、哥哥一起,过上温馨的生活。这与当时三十年代的中国,似乎是格格不入,翁家地产、房产皆有,翁则生教书育人,母亲与莲妹料理家事,一切是那么的和美。“我”在迟桂花开的季节来到翁家山,感受到翁家山抑不住的甜美,除了一开始便体会到美不胜收的美景外,人与情之中洋溢出来的美,更是让我们感叹不已,尤其是在莲妹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老郁与来年游五云山的路上,有那么一段描写:
莲妹:“你一声不呼的在那里什么?”
老郁误解的盯着她,然而她依旧同平日一般的笑着。
“是在想我将来如何的和他们同住吗?”
老郁眼睛酸溜溜的,泪水流了下来。
“啊,我自己倒并没有想得什么伤心,为什么,你,你却反而为我流起眼泪来了呢?”
“她好像吃了一惊似的立了起来问我,同时我也站了起来,且在将身体起立的行动当中,乘机拭去了我的http://www.rixia.cc眼泪,我的心地开朗了,欲情也净化了……”
在这里,卑念与纯洁相撞,前者在后者的“高山深雪”似的心面前,暗淡无光,情感在这里得到升华。随着老郁与莲妹以兄妹相称,作品便转入一个清澈无暇的境界,是“一种有清新又寂静的淡绿SgXkqJ色的光同清水一样,满浸在这附近的空气里在流动”,人美、情美,境界全出!
作品取名《迟桂花》。迟桂花作为行文的线索贯穿全篇,给灵秀的翁家山抹上一层独特的风韵。作者几次写到迟桂花,第一次,老郁伫立在半山亭中,微风中竟含满一种说不出的撩人的桂花香气,借以桂花著名的满觉陇和偏僻的翁家山相比,突出后者的花香沁脾,喜爱之意显而易见;第二次,喝桂花茶的时,以翁则生之口,盛赞迟桂花,“因为开得迟,所以日子也经得久”;第三次,在祝婚词上,老郁将迟桂花与翁则生迟来的婚姻并论;最后,与翁家兄妹分别的时刻,“我”发自内心地喊出“但愿我都是迟桂花”。迟桂花是和谐与清新的音符,是青春与幸福的代言词,是天真自然的莲妹的化身,在作家的笔下,迟桂花,每一点,每一瓣,都在言美!
在《迟桂花》的世界里,是清丽婉约的自然风光,揉入淡淡的忧思,添进朦胧的美,再倾注对美的眷恋,酿成一种淳朴祥和的意境,让人毫无戒备与隔膜。在醉人的桂花香里,我愿做“绿莹莹的茶水里散点着有一粒一粒的金黄的花瓣”中的一粒。美的翁家山,美的人,美的情,美的是那一簇簇迟开的桂花!
日夏养花网 -----------------------情伤情心
那老头会说你的~~自己看一下吧。。那个莲挺可怜的
读郁达夫散文有感800字
还是最初的样子 读后感
爱像一朵绽放的茉莉,倾吐着它浓郁的芳香,纯洁而清新,虽没有蝴蝶花的绚丽、玫瑰的娇艳、秋菊的坚强、兰花的高雅,但它却有本身独特的芳香,冰清玉洁。同学之爱、父母之爱、老师之爱、……爱的茉莉开遍了整个世界,爱的花香沁人心脾!性格软弱、心地善良的女生盛欣怡,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但是,妈妈突然得了不治之症,这场飞来的横祸,使她的性格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妈妈的病使她感到孤独和困倦,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着老师不断的鼓励和友谊的滋润,但妈妈最终永远离开了她,而十二岁的欣怡,却过早地体验到了生命的残酷、爱的深刻含义。读到书的尾幕,我哭了。我为盛心怡的遭遇而感到同情。我与她一般大,却有着不一样的命运。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宠儿,备受关怀;在家中,我既是蛮横的“小公主”,也是爸爸妈妈手中的宝,对我是无微不至,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疼爱有加。哪像欣怡,小小年纪就要担起重任,尽心尽力的照顾妈妈,心里有苦了,也不敢向爸爸倾诉,怕爸爸额头上的皱纹又多加一条。在学校,也要饱受凌杨波的欺负以及同学们那过度同情的眼神。小小而又瘦弱的她,过早的体验到了生命的残酷、爱的深刻含义。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才体会到妈妈对我的爱。不但体现在物质上,还有很多细节,很多看不到的爱,我才知道爱无处不在,我才知道我是多么幸福!妈妈对我的爱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更多的是无微不至的。每一次安慰是爱,每一个微笑是爱,每一次鼓励是爱,每一次批评也是爱。在家里,我时常惹妈妈生气,妈妈批评我时,我总是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任她数落我,心里却不服气。在读了《生命流泪的样子》后,我知道我是妈妈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是她的全部。世界上从来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妈妈。还记得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和自己的儿子过着相依为命的苦日子。一天,儿子趁邻居没在家就偷拿了他家的一件值钱物品。事后,母亲知道了不仅没有批评儿子,相反还表扬了他。数年后,就是因为这位母亲的教育方法有误,才使她犯下了一个滔天大错——儿子走了犯罪的道路,最终被枪毙了。一次错误教育毁了一个孩子的前途,可见一位母亲的责任是多么重大,多么神圣。妈妈对我的批评就是对我的爱,就是一位母亲急切希望孩子成才的愿望。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海。虽然海远没有山那样高耸入云,但却有着宽广的胸怀。妈妈就像海,敞开宽广的胸怀,让我们得以在母爱的温暖中安然入眠,用自己博大的身躯,保护自己的儿女。母爱,就这样,一直伴在我身旁……
爱像一朵绽放的茉莉,倾吐着它浓郁的芳香,纯洁而清新,虽没有蝴蝶花的绚丽、玫瑰的娇艳、秋菊的坚强、兰花的高雅,但它却有本身独特的芳香,冰清玉洁。同学之爱、父母之爱、老师之爱、……爱的茉莉开遍了整个世界,爱的花香沁人心脾!性格软弱、心地善良的女生盛欣怡,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但是,妈妈突然得了不治之症,这场飞来的横祸,使她的性格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妈妈的病使她感到孤独和困倦,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着老师不断的鼓励和友谊的滋润,但妈妈最终永远离开了她,而十二岁的欣怡,却过早地体验到了生命的残酷、爱的深刻含义。读到书的尾幕,我哭了。我为盛心怡的遭遇而感到同情。我与她一般大,却有着不一样的命运。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宠儿,备受关怀;在家中,我既是蛮横的“小公主”,也是爸爸妈妈手中的宝,对我是无微不至,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疼爱有加。哪像欣怡,小小年纪就要担起重任,尽心尽力的照顾妈妈,心里有苦了,也不敢向爸爸倾诉,怕爸爸额头上的皱纹又多加一条。在学校,也要饱受凌杨波的欺负以及同学们那过度同情的眼神。小小而又瘦弱的她,过早的体验到了生命的残酷、爱的深刻含义。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才体会到妈妈对我的爱。不但体现在物质上,还有很多细节,很多看不到的爱,我才知道爱无处不在,我才知道我是多么幸福!妈妈对我的爱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更多的是无微不至的。每一次安慰是爱,每一个微笑是爱,每一次鼓励是爱,每一次批评也是爱。在家里,我时常惹妈妈生气,妈妈批评我时,我总是装成若无其事的样子,任她数落我,心里却不服气。在读了《生命流泪的样子》后,我知道我是妈妈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是她的全部。世界上从来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妈妈。还记得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和自己的儿子过着相依为命的苦日子。一天,儿子趁邻居没在家就偷拿了他家的一件值钱物品。事后,母亲知道了不仅没有批评儿子,相反还表扬了他。数年后,就是因为这位母亲的教育方法有误,才使她犯下了一个滔天大错——儿子走了犯罪的道路,最终被枪毙了。一次错误教育毁了一个孩子的前途,可见一位母亲的责任是多么重大,多么神圣。妈妈对我的批评就是对我的爱,就是一位母亲急切希望孩子成才的愿望。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海。虽然海远没有山那样高耸入云,但却有着宽广的胸怀。妈妈就像海,敞开宽广的胸怀,让我们得以在母爱的温暖中安然入眠,用自己博大的身躯,保护自己的儿女。母爱,就这样,一直伴在我身旁……
读郁达夫散文集《故都的秋》有感
前些天从图书馆借来了京华出版社出版的郁达夫散文集《故都的秋》,迫不及待地读了近百页,边读边叹,郁达夫先生文笔简直还是那么好!他还是那么多情!那么率真!
这叹中的意味,大抵可归结于两个原因上面。第一,我对文学真正感兴趣的高中时代,最先在好友罗创的带领之下,从家乡遂宁的图书馆借来的书中,至今印象不灭的就是郁先生的作品了。那时读他的《沉沦》、《迟桂花》、《春风沉醉的晚上》等,的确是枯燥学习生活的极大的快慰和调剂。而我后来大学专业的选择,钟情于日语,郁先生等的作品所抒写的旅日情愁和罗曼蒂克的与日本少女的恋情大概也对我有些影响,当然还有郭沫若的《落叶》,徐志摩的《沙扬娜拉》等,呵呵。
另一个原因,叹关于杭州的种种描写,我大都可以省省了,因为作为富阳人的他,与杭州渊源自是不薄,他与第二任夫人王映霞女士后来安家杭州数年,对杭州的景物风土不但熟悉,而且体味得深沉。在这本《故都的秋》里边,关于杭州的散文,亦是相当的多,比如《杭州》、《花坞》、《超山的梅花》、《玉皇山》、《记风雨茅庐》、《西溪的晴雨》等,他笔下的杭州种种,虽与今日景象略殊,而意趣盖同。倘若要作一番有深味的杭州之旅,其他的文字(旅行指南等)之外,郁先生的介绍应当可以作为上佳的选择之一。
其实,还有一个感叹的原因,那就是时代演进至今日,我们往往对物质方面的大大进步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在精神人文方面,那时的知识阶层胜过今日者真是太多了!就拿郁先生来说,不单国语顶呱呱,还精通日德英数种外语,让人好不佩服。
在前几日的博文《秋天的企划》中,我曾写过这样的话,“因为,除了西湖之外,在她周围,还有许多值得一去的地方,有的是知名的,有的却并不出名,外地随团观光的游客,去过几个代表性的大景点后,便带着到过杭州的喜悦离开了,很多不甚有名的地方(甚至称不上景点)对游客来说,纵使听说过,也因为游程的安排等原因,不得不割爱了。”
可是,大约同样意旨的话,早在1935年郁先生便讲过了,“凡到杭州来游的人,因为交通的便利和时间的经济的关系,总只在西湖一带登山望水,漫游两三日,便买些土产,如竹篮纸伞之类,匆匆回去;以为雅兴已尽,尘土已经涤去,杭州的山水佳处,都曾享受过了。所以古往今来,一般人只知道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或西湖十景,苏小岳王;而离杭城三五十里稍东偏北的一带山水,现在简直是很少有人去玩,并且也不大有人提起的样子。”唉,我自问并未拾人牙慧,可是前人高明至此种地步,叫我如何不叹!
分享到:
前些天从图书馆借来了京华出版社出版的郁达夫散文集《故都的秋》,迫不及待地读了近百页,边读边叹,郁达夫先生文笔简直还是那么好!他还是那么多情!那么率真!
这叹中的意味,大抵可归结于两个原因上面。第一,我对文学真正感兴趣的高中时代,最先在好友罗创的带领之下,从家乡遂宁的图书馆借来的书中,至今印象不灭的就是郁先生的作品了。那时读他的《沉沦》、《迟桂花》、《春风沉醉的晚上》等,的确是枯燥学习生活的极大的快慰和调剂。而我后来大学专业的选择,钟情于日语,郁先生等的作品所抒写的旅日情愁和罗曼蒂克的与日本少女的恋情大概也对我有些影响,当然还有郭沫若的《落叶》,徐志摩的《沙扬娜拉》等,呵呵。
另一个原因,叹关于杭州的种种描写,我大都可以省省了,因为作为富阳人的他,与杭州渊源自是不薄,他与第二任夫人王映霞女士后来安家杭州数年,对杭州的景物风土不但熟悉,而且体味得深沉。在这本《故都的秋》里边,关于杭州的散文,亦是相当的多,比如《杭州》、《花坞》、《超山的梅花》、《玉皇山》、《记风雨茅庐》、《西溪的晴雨》等,他笔下的杭州种种,虽与今日景象略殊,而意趣盖同。倘若要作一番有深味的杭州之旅,其他的文字(旅行指南等)之外,郁先生的介绍应当可以作为上佳的选择之一。
其实,还有一个感叹的原因,那就是时代演进至今日,我们往往对物质方面的大大进步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在精神人文方面,那时的知识阶层胜过今日者真是太多了!就拿郁先生来说,不单国语顶呱呱,还精通日德英数种外语,让人好不佩服。
在前几日的博文《秋天的企划》中,我曾写过这样的话,“因为,除了西湖之外,在她周围,还有许多值得一去的地方,有的是知名的,有的却并不出名,外地随团观光的游客,去过几个代表性的大景点后,便带着到过杭州的喜悦离开了,很多不甚有名的地方(甚至称不上景点)对游客来说,纵使听说过,也因为游程的安排等原因,不得不割爱了。”
可是,大约同样意旨的话,早在1935年郁先生便讲过了,“凡到杭州来游的人,因为交通的便利和时间的经济的关系,总只在西湖一带登山望水,漫游两三日,便买些土产,如竹篮纸伞之类,匆匆回去;以为雅兴已尽,尘土已经涤去,杭州的山水佳处,都曾享受过了。所以古往今来,一般人只知道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或西湖十景,苏小岳王;而离杭城三五十里稍东偏北的一带山水,现在简直是很少有人去玩,并且也不大有人提起的样子。”唉,我自问并未拾人牙慧,可是前人高明至此种地步,叫我如何不叹!
分享到:
郁达夫的《迟桂花》全文
冒昧的回答,据我所知郁达夫的《迟桂花》应该是这个版本的
现代短篇小说。郁达夫著。最初发表于1932年12月1日《现代》2卷2期。后收入1933年2月上海天马书店版《忏余集》。 小说以“我”应邀到杭州满觉垅翁家山参加朋友的婚礼为线索,歌颂了芬香不衰的“迟桂花”精神。在此“我”遇见新寡而被迫回到娘家的年轻女子莲。莲是朋友的妹妹,因哥哥结婚而触景 生情,引起感情波动。“我”在陪莲游五云山时,竟为她纯朴的举止和丰满的体态而动心,不禁产生“一 念邪心”。但当触及莲那像“高山深雪”般的纯洁,心就得到了净化。小说构思精巧,富有诗意,是作者 后期的代表作品。
由于内容和字数的限制,未能贴出全文,建议您自己搜一下,全文应该不是一楼所回答的那样
现代短篇小说。郁达夫著。最初发表于1932年12月1日《现代》2卷2期。后收入1933年2月上海天马书店版《忏余集》。 小说以“我”应邀到杭州满觉垅翁家山参加朋友的婚礼为线索,歌颂了芬香不衰的“迟桂花”精神。在此“我”遇见新寡而被迫回到娘家的年轻女子莲。莲是朋友的妹妹,因哥哥结婚而触景 生情,引起感情波动。“我”在陪莲游五云山时,竟为她纯朴的举止和丰满的体态而动心,不禁产生“一 念邪心”。但当触及莲那像“高山深雪”般的纯洁,心就得到了净化。小说构思精巧,富有诗意,是作者 后期的代表作品。
由于内容和字数的限制,未能贴出全文,建议您自己搜一下,全文应该不是一楼所回答的那样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1019/22/258133_7532749.shtml
这个网站里的是全文。复制还要注册,不然我就做成TXT上传了。大家自己去看吧。
这个网站里的是全文。复制还要注册,不然我就做成TXT上传了。大家自己去看吧。
时至深秋,该是转冷的时候了。可冷了没几日,忽又如初夏般温热了起来。朋友说杭州的桂花又开了一次。
那天她在草地上闲逛,闻到空气里依稀袭来一股清香。寻香而去,发现草叶间散落着一些零星的小黄点。细一看,竟是二度开放的桂花!那些桂树,平时矮矮地蹲在那里,只有难看又笨倔的黑鸟才会在它上面筑巢。朋友抱怨说,八月桂花香的时候,怎么就没瞧她一眼呢?
而在我的记忆里,杭州城里的桂花,多是按时开谢的。大概正因着她的乖巧规矩,老天爷对她倒是别有眷顾了。书上说,一般情况下,桂花开过二十日便没了,而杭城的桂花期却要长一些,总有一个月左右罢。可象现在这样开在近冬时节的,在记忆里却找不出半点踪影。想是没有的吧,又不知是否记错了。据说满觉陇的迟桂花开得颇有风味,但我未曾去过满觉陇,不好意思信口胡说。不过在这个时候开放的,即便是名满天下的满觉陇桂花,也算是开迟了的吧?
疑惑归疑惑,喜欢桂花的心里,却早想要欣然接受了,只可惜身不在斯,只有一味地遗憾和惊叹了。可我终于还是翻出陈年皇历来,重温了几次心头余留的幸福感觉。
那时候我在杭城的大学里读书,每到中秋时节,空气里便会飘起淡淡的桂花香,那是令人陶醉的遥远的神秘花园的气息。上课的时候,老师说些什么,十有八九是听不进去的。趴在桌上,只需在恍惚之间,便走到桂花仙子的园子里去了。如有机会,我会偷偷溜到仙子的花床上躺上几分钟,又或者悄悄到园子里荡几下秋千;坐着硬板凳也不要紧,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就会变成软绵绵的小花瓣了。如果梦里刚好响起一曲古色古香的调子来,那种惬意就更无法消停了。只是这样的好日子,一年里也只有一个来月,终不能延至深秋的。而这个深秋,桂花竟然开了第二次。我有些嫉妒起朋友的幸运来了。
朋友说,那些桂花香还是同第一次一样,仍是一贯的恬淡含蓄不张扬,慢条斯理地在空气里递着脉脉甜香,一点也不在意这个时节里前后觊觎着的冷空气。她说,这迟来的桂花香让她想起了小时母亲亲手做成的桂花炒饭。我想,那或许是小的时候母亲在寒风里拢过来的温暖的手臂吧。那么,在八月里曾羞涩地开放过的,不就是初长成人的桂家女了吗?这或者又将是一个奇异的白日梦吧?
那初开的桂花,真是年方十八的桂家女。跟所有不经事的少女一样,她是羞涩的。打懂事起,她就喜欢躲在那间竹帘半卷的阁楼里,轻易不肯抛头露面,好奇的时候,只透过竹帘的间隙看看窗外发生的新鲜事儿。她的窗口总有一种淡淡的香气,小伙子们经过时,都会忍不住驻足,而这个时候她就会慌里慌张的拉上窗帘。她是那样的羞涩的,但那股淡淡的香气却按捺不住地透过帘子溢出来。见过她的老人们说,那只不过是个矮矮胖胖的小姑娘罢了。可小伙子们怎么也不相信,对她充满了十二分的好奇和向往。
这一年,该是她出阁的时候了,经过炙热熬人的等待之后,小伙子们可以大胆地上门提亲了。你瞧,他们提着各色各样的鲜花上了门。那些花儿不也是象他们一样明目张胆地开放着了吗?可她只微微一笑,似乎等不及听听小伙子们的奉承话,马上又跑上了阁楼里去。她心里只记得一个人,就是那个曾闲坐在她的竹帘外,在桂花树旁若有所思的青年。可她是羞涩的,只是透着半卷的竹帘悄悄地看过他,碰巧隔着帘子与他目光相对,天地便也融了。但她终于什么也没有说。接着花期就过去了。
后来桂花嫁了人,过起了和大伙一样的柴米油盐的日子,闲来没事也不靠着窗儿遐想了,她的窗子不知怎么地也没有了以往的香气。院里有一株从娘家转植过来的桂花树,桂花落下的时候,她就把它们收在一起晒干藏好,等着什么时候做一些可口的桂花香糕。有几次,她也会拾起一些少时的记忆,但好象很快就又被她丢在一旁了。晒好桂花的时候,冬天就跟着来了。她的脸慢慢失去了光彩,有时竟扳起来了。
后来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一切都教她感到新鲜,就象小时候门前刚刚种下的桂花树。她成日地盯着那张小脸儿瞧呀瞧的,就盼着他快快长大。那小脸儿倒是慢慢变大了,可她一点也没发觉。有一天晚上她梦到小的时候一边在桂树前做着引体伸腰的动作,一边对着月亮祈祷,桂花树一下子就长到五百丈高,高到月宫里去了。过了这一夜,她发现她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不知怎么的,院子里的桂树又开了一次花。她很高兴,就用这些桂花连续做出可口的桂花炒饭,孩子爱吃极了。每一次递过热气腾腾的桂花炒饭去,看着孩子高兴的样子,她的心里也充满了着桂花的清香。
孩子长大了,镜子里的容颜慢慢老了,皮肤粗糙了,腰也挺不直了,可她的桂花饭手艺越来越好了。孩子非常喜欢她的桂花饭,尤其在不开心的时候,只要闻到母亲递过来的桂花香,好象烦恼也没有了。她做的桂花饭的香气,也慢慢起了变化。原来她在梦里得了一个神仙的指示,说是如果桂花太多太浓了,吃多了口舌会变得迟钝。但孩子太喜欢了,于是她改用桂花蒸饭了。蒸饭的时候,底下一层水,中间是桂花,最上层才放上米,分别用筷子架着一层薄纱隔开,这样蒸出的桂花饭香味更加均匀清淡,但饭里就没有一点桂花了。
桂花的一辈子,就这样在桂花饭里过去了。那年冬天,她终于老到做不动桂花饭了。有一天,她躺在床上,从窗格子里看到孩子坐在院里的桂花树下,黯然神伤的样子,她急坏了,可她再做不动饭了。那天夜里,她又做了一个梦,她又遇上了那位神仙。她祈祷说,让我再做一次桂花饭吧。神仙笑着说,那你下辈子就别做桂花饭了,你就做一棵桂树吧。她答应了。
那天夜里,桂花在寒风里又开放了一次。当第二天清晨灶台上的桂花饭香吹到孩子的脸上的时候,她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很多年后,朋友在一棵矮矮的桂树下,发现了当年二度开放的桂花,惊叹不已。
我还是忍不住笑了,于是从一个白日梦中醒来……
郁达夫 1932
那天她在草地上闲逛,闻到空气里依稀袭来一股清香。寻香而去,发现草叶间散落着一些零星的小黄点。细一看,竟是二度开放的桂花!那些桂树,平时矮矮地蹲在那里,只有难看又笨倔的黑鸟才会在它上面筑巢。朋友抱怨说,八月桂花香的时候,怎么就没瞧她一眼呢?
而在我的记忆里,杭州城里的桂花,多是按时开谢的。大概正因着她的乖巧规矩,老天爷对她倒是别有眷顾了。书上说,一般情况下,桂花开过二十日便没了,而杭城的桂花期却要长一些,总有一个月左右罢。可象现在这样开在近冬时节的,在记忆里却找不出半点踪影。想是没有的吧,又不知是否记错了。据说满觉陇的迟桂花开得颇有风味,但我未曾去过满觉陇,不好意思信口胡说。不过在这个时候开放的,即便是名满天下的满觉陇桂花,也算是开迟了的吧?
疑惑归疑惑,喜欢桂花的心里,却早想要欣然接受了,只可惜身不在斯,只有一味地遗憾和惊叹了。可我终于还是翻出陈年皇历来,重温了几次心头余留的幸福感觉。
那时候我在杭城的大学里读书,每到中秋时节,空气里便会飘起淡淡的桂花香,那是令人陶醉的遥远的神秘花园的气息。上课的时候,老师说些什么,十有八九是听不进去的。趴在桌上,只需在恍惚之间,便走到桂花仙子的园子里去了。如有机会,我会偷偷溜到仙子的花床上躺上几分钟,又或者悄悄到园子里荡几下秋千;坐着硬板凳也不要紧,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就会变成软绵绵的小花瓣了。如果梦里刚好响起一曲古色古香的调子来,那种惬意就更无法消停了。只是这样的好日子,一年里也只有一个来月,终不能延至深秋的。而这个深秋,桂花竟然开了第二次。我有些嫉妒起朋友的幸运来了。
朋友说,那些桂花香还是同第一次一样,仍是一贯的恬淡含蓄不张扬,慢条斯理地在空气里递着脉脉甜香,一点也不在意这个时节里前后觊觎着的冷空气。她说,这迟来的桂花香让她想起了小时母亲亲手做成的桂花炒饭。我想,那或许是小的时候母亲在寒风里拢过来的温暖的手臂吧。那么,在八月里曾羞涩地开放过的,不就是初长成人的桂家女了吗?这或者又将是一个奇异的白日梦吧?
那初开的桂花,真是年方十八的桂家女。跟所有不经事的少女一样,她是羞涩的。打懂事起,她就喜欢躲在那间竹帘半卷的阁楼里,轻易不肯抛头露面,好奇的时候,只透过竹帘的间隙看看窗外发生的新鲜事儿。她的窗口总有一种淡淡的香气,小伙子们经过时,都会忍不住驻足,而这个时候她就会慌里慌张的拉上窗帘。她是那样的羞涩的,但那股淡淡的香气却按捺不住地透过帘子溢出来。见过她的老人们说,那只不过是个矮矮胖胖的小姑娘罢了。可小伙子们怎么也不相信,对她充满了十二分的好奇和向往。
这一年,该是她出阁的时候了,经过炙热熬人的等待之后,小伙子们可以大胆地上门提亲了。你瞧,他们提着各色各样的鲜花上了门。那些花儿不也是象他们一样明目张胆地开放着了吗?可她只微微一笑,似乎等不及听听小伙子们的奉承话,马上又跑上了阁楼里去。她心里只记得一个人,就是那个曾闲坐在她的竹帘外,在桂花树旁若有所思的青年。可她是羞涩的,只是透着半卷的竹帘悄悄地看过他,碰巧隔着帘子与他目光相对,天地便也融了。但她终于什么也没有说。接着花期就过去了。
后来桂花嫁了人,过起了和大伙一样的柴米油盐的日子,闲来没事也不靠着窗儿遐想了,她的窗子不知怎么地也没有了以往的香气。院里有一株从娘家转植过来的桂花树,桂花落下的时候,她就把它们收在一起晒干藏好,等着什么时候做一些可口的桂花香糕。有几次,她也会拾起一些少时的记忆,但好象很快就又被她丢在一旁了。晒好桂花的时候,冬天就跟着来了。她的脸慢慢失去了光彩,有时竟扳起来了。
后来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的一切都教她感到新鲜,就象小时候门前刚刚种下的桂花树。她成日地盯着那张小脸儿瞧呀瞧的,就盼着他快快长大。那小脸儿倒是慢慢变大了,可她一点也没发觉。有一天晚上她梦到小的时候一边在桂树前做着引体伸腰的动作,一边对着月亮祈祷,桂花树一下子就长到五百丈高,高到月宫里去了。过了这一夜,她发现她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不知怎么的,院子里的桂树又开了一次花。她很高兴,就用这些桂花连续做出可口的桂花炒饭,孩子爱吃极了。每一次递过热气腾腾的桂花炒饭去,看着孩子高兴的样子,她的心里也充满了着桂花的清香。
孩子长大了,镜子里的容颜慢慢老了,皮肤粗糙了,腰也挺不直了,可她的桂花饭手艺越来越好了。孩子非常喜欢她的桂花饭,尤其在不开心的时候,只要闻到母亲递过来的桂花香,好象烦恼也没有了。她做的桂花饭的香气,也慢慢起了变化。原来她在梦里得了一个神仙的指示,说是如果桂花太多太浓了,吃多了口舌会变得迟钝。但孩子太喜欢了,于是她改用桂花蒸饭了。蒸饭的时候,底下一层水,中间是桂花,最上层才放上米,分别用筷子架着一层薄纱隔开,这样蒸出的桂花饭香味更加均匀清淡,但饭里就没有一点桂花了。
桂花的一辈子,就这样在桂花饭里过去了。那年冬天,她终于老到做不动桂花饭了。有一天,她躺在床上,从窗格子里看到孩子坐在院里的桂花树下,黯然神伤的样子,她急坏了,可她再做不动饭了。那天夜里,她又做了一个梦,她又遇上了那位神仙。她祈祷说,让我再做一次桂花饭吧。神仙笑着说,那你下辈子就别做桂花饭了,你就做一棵桂树吧。她答应了。
那天夜里,桂花在寒风里又开放了一次。当第二天清晨灶台上的桂花饭香吹到孩子的脸上的时候,她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很多年后,朋友在一棵矮矮的桂树下,发现了当年二度开放的桂花,惊叹不已。
我还是忍不住笑了,于是从一个白日梦中醒来……
郁达夫 1932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读郁达夫小说《迟桂花》有感6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3942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