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2022-06-05 20:38:57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71

七年级生物上册提纲

初中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科学的基础。

二、生物科学的新成就:

1、试管婴儿;2、杂交水稻;3、克隆技术;4、基因工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生物技术强国之一。

三、环境问题:

1、森林正在减少,乱砍滥伐。森林火灾的此起彼伏,大面积毁林。

2、工厂排放的废水,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

3、沙尘暴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判断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

机器人 钟乳石 珊瑚 珊瑚虫 太阳 水 树 人 动物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1、明确调查目的。2、选择材料用具。3、方法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2)分组。(3)设计调查路线。(4)调查记录。(5)归类整理分析。

二、生物的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松土。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

三、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定义: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

1、生物成分: 消费者(主要指动物) 2、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等。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三、食物链的定义: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食物链。

四、食物网的定义: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构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

五、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该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2、草原生态系统3、海洋生态系统4、淡水生态系统5、湿地生态系统6、农田生态系统7、城市生态系统8、河流生态系统等。

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由于地域相隔,表面看来好像毫不相干,但实际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2、整个生物圈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构造。

二、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

三、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玻片标本。

1、 种类:切片、涂片、装片

2、 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

二、植物细胞的结构。

1、 模式图。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细胞质内含有液泡、叶绿体

2、细胞壁的作用: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3、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4、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一、人和动物的细胞形态不同,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动物细胞模式图。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有液泡,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细胞中含有两类物质。

1、 无机物:水和无机盐 2、有机物:糖、脂类、蛋白质、核酸

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三、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1、 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2、 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将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3、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理转换器。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遗传信息的定义:上一代能把控制生长发育的信息传给下一代,这样的信息就叫做遗传信息。

二、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由克隆羊的故事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三、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

1、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2、DNA的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基因。

四、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1、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如人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有12对。

2、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3、DNA上的遗传信息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二、细胞的生长:新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

三、细胞的分裂:一个分成两个,两个分成四个。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 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 组织的定义: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二、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1、 器官的定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例如:大脑、胃、心脏、肝、肺、肾、眼、耳等。

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1、 系统的定义: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2、 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植物体是由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最终形成植物体。

二、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 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 分生组织:位于根尖的分生区就是分生组织。

2、 另外几种: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里,有些生活在我们身上。

二、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以草履虫为例:如图。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的一面:1、多数浮游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2、 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有害的一面:1、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

2、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一、病毒的种类。

1、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

一类是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一类是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二、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1、病毒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

2、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里。离开了活细胞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就会重新开始生命活动。

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病毒靠寄生生活,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了极大危害。

如:流行性感冒、肝炎、艾滋病、口蹄疫、鸡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疫苗预防疾病。疫苗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

单元小结

1、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是绝大多数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

3、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核内含有遗传信息。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4、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5、 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共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藻类植物

1、 结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种结构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 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3、 常见的藻类植物:衣藻(单细胞)、水绵(多细胞)、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花菜等。

4、 作用: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可供药用等。

二、苔藓植物

1、 结构: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所以植株一般都很矮小。没有输导组织。

2、 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3、 作用: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

1、 结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2、 生活环境: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3、 繁殖:苔藓、蕨类靠孢子繁殖后代。不结种子。

4、 常见的蕨类植物:肾蕨、江南星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等。

5、 作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煤的形成。

第二节 种子植物

一、定义:能够结种子并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的结构:

玉米种子的结构:

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有种皮和胚
子叶两片、没有胚乳

玉米种子
有种皮和胚
子叶一片,有胚乳

归纳:1、种皮的作用: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2、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发育成新植株。

3、子叶或胚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种子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寿命长。

4、能产生种子是种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5、淀粉遇碘变成蓝色,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里含有淀粉。

三、裸子植物

1、定义:种子是裸露的植物叫种子植物。松球果不是果实。

2、常见的裸子植物:油松、雪松、云杉、银杏、苏铁、侧柏等。

四、被子植物

1、定义:种子外面有果皮,种子被包在果实之中的植物叫被子植物。

2、果实的结构: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3、常见的被子植物:刺槐、毛白杨、槟榔、玉米、小麦、水稻、牡丹、菊、玫瑰等

4、果实保护种子。果实有一些适于传播的特点。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是:1、适宜的温度;2、一定的水分;3、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不一定需要光照。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1、干瘪的种子或被昆虫咬坏的种子不能萌发。

2、储存时间过长不能萌发。

3、正在休眠的种子不能萌发。

4、发芽率的公式: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1、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2、胚根发育成根。

3、胚轴伸长。

4、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一、幼根的生长

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二、芽发育成枝条

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1、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无机盐主要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2、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3、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一、花是由花芽发育成的,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二、花的结构。

1、一般的一朵花是由花托、萼片、花瓣、雌蕊、雄蕊等组成。

2、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雌蕊。

3、花药、花丝组成雄蕊。

4、桃花的基本结构见第九页图。

三、传粉和受精

1、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2、受精过程:花粉管穿过花柱子房到达胚珠,花粉里的精子和胚珠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3、受精过程如下图。

四、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谢

2、子房发育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3、人工辅助授粉。完成受精过程。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

1、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叶片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2、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一、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二、水分的运输途径

1、水分沿茎、叶、根内的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的。

2、叶片制造的有机物沿筛管运输到其他器官。

3、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使茎长得粗壮。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

1、叶片的结构。

2、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3、气孔的结构: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护细胞围成的空腔。

4、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

5、蒸腾作用的意义: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给叶片源源不断地输送原料。

二、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1、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2、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我们应当保护森林。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淀粉等糖类。



二、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叶绿体

三、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 氧气+有机物

四、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五、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二、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三、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

三、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四、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净化空气。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们主要的植被类型

1、植被的定义:一个地区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

2、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均森林面积少。

2、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

3、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三、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夏养花网草原法》

2、每年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3、绿化祖国,从我做起。

单元小结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

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3、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都是由根吸收的,通过导管运送到各个器官。

4、绿色植物通过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使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6、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我有 不知道和你是不是一个版本的

请给我一份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件动物,如乌贼、章鱼;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它水生动物。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4、四大家鱼是: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6、鱼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7、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_躯干部_和尾鳍_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背鳍、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 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8、鱼的感觉器官是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9、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10、水由鱼___口__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_毛细血管__中,而_二氧化碳_____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_氧气_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_的含量增高。11、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覆盖;用_鳃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 的协调作用游泳。12、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_,食物从口_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13、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件动物。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件动物。14、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叫甲壳动物。15、水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16、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海龟是爬行动物。二、陆地生活的动物-------蚯蚓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①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爬行动物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多种运动方式. 如: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以便觅食和避敌。③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气管(蚯蚓例外,靠体壁呼吸) ④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快而复杂……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2、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环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环带也叫生殖带)。3、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4、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的作用是协助运动(固着;支持)5、蚯蚓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的原因:因为能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的环境及繁衍的条件,一般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气态氧、食物和便于避敌的栖息场所等。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6、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为什么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7、蚯蚓的生活环境: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差变化不大、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穴居生活。生活习性和食性: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它有机物为食。8、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9、蚯蚓的呼吸过程: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粘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有体表排出。10、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三、陆地生活的动物-------兔1、哺乳动物:具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体表被毛,体温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猫。2、恒温动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反之,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3、兔:体表被毛(保温作用),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温恒定,牙分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在细菌作用下,有助于植物纤维质的消化),大脑发达,四肢发达灵活。4、跳跃是兔的主要运动形式(后退比前腿长且肌肉发达)。5、兔的食性:植物(草)。兔的身体分为:头、躯干、丝织和尾四部分。6、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似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兔的盲肠发达,这与兔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狼、虎等哺乳动物还有锋利的犬齿,用于撕裂食物(也用于攻击捕食)。6、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7、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是陆生动物生存的基本环境条件。8、兔与人的内部结构相似,说明人与兔的分类地位很接近,同属于哺乳动物,但人的盲肠已退化,因为人是杂食性的。四、空中飞行的动物---家鸽1、空中飞行的动物有昆虫、蝙蝠、鸟类等。2、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除了鸵鸟和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外,绝大多数都善于飞行。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3、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⑧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4、翼(翅膀)是鸟的飞行器官。气囊辅助肺的呼吸。5、鸟的羽毛分正羽(主要用于飞行)和绒毛(主要用于保温)。6、家鸽口内没有牙齿,食物不经咀嚼经咽、食管进入嗉囊。----进入肌胃(内有沙粒、小石子用于磨碎食物)。五、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1、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2、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3、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4、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六、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4、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5、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6、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7、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8、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9、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六、动物的行为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蚂蚁做巢等。而学习行为则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2、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注意:并非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社会行为,如蝗虫群体没有。)3、社会行为大多具以下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③有的还形成等级4、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它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5、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在农田间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冲之间的通讯,是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这样也能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即:(1)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2)制造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6、探究性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计划、(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会根据以下实验回答上边问题。课本4页、23页、34页、35页、39页、41页。 七、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2.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3. 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4. 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它意义在于: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设备简单、产品作用效果显著,减少工业5. 污染等。6. 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6、常见仿生例子:宇航员穿的“抗荷服”,冷光灯,雷达,薄壳建筑,智能机器人。八、实验探究1、仔细观察蝗虫的胸部和腹部。可以在左右两侧找到排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这就是气门。气门与蝗虫体内的气管连通着,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请依据给出的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 提出问题: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吗?做出假设: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材料用具:(1)两只活蝗虫;(2)两只试管;(3)清水;(4)玻璃条;(5)细线。实验步骤:(1)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水分别标号为A、B;(2)将蝗虫用细线固定在玻璃条上;(3)将一只蝗虫头浸没到A试管的水中,将另一只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到B试管水中。过一段时间观察。实验预期结果:试管中蝗虫死亡、A试管中蝗虫仍然活着实验结论: 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讨论:选择两只大小、生活状况相同的蝗虫,目的是减少其它因素对探究的干扰2、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取一纸板,在上面设置A、B、C、D四个点,分别放上糖,辣椒酱、酸醋、面包,然后放置蚂蚁巢穴附近,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提出问题: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吗?(2)做出假设: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3)实验中,放置辣椒酱,酸醋的作用是:­­对照。(4)预期现象:蚂蚁都爬向糖和面包。(5)得出结论: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6)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置蚂蚁:放回大自然。3、设计探究实验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 、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1)我提出的问题是: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2)我的假设是:蚯蚓在粗糙的表面爬得快。(3)实验方案设计:将个体粗壮的活蚯蚓放在粗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将个体粗壮的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重复上述实验3-5次。(4)预测结果: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上爬得快。(5)得出结论: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上爬得快4、不少昆虫有趋向光源的习性。昆虫都有趋旋光性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并任选3-5种昆虫,如蚂蚁、蟋蟀、蚊子、蚕蛾、蟑螂等,设计实验探究:是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旋光性。作出假设: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有趋旋光性。提出问题:所有的昆虫都有趋旋光性吗?设计实验:①取蚂蚁、蟋蟀、蚊子、蚕蛾、蟑螂各5只。②把这5种昆虫放在一个暗室内,之后用一只小手电筒向这个暗室发出一明一暗的闪光,过了一段时间,蚊子、蚕蛾发现闪光,就向光飞过去,而蟋蟀、蚂蚁和蟑螂却没有一只趋向光源。 ③重复上述实验3~5次。实验现象:蚊子、蚕蛾发现闪光,就向光飞过去,而蟋蟀、蚂蚁和蟑螂却没有一只趋向光源实验结论: 并不是所有昆虫都有趋旋光性。一般蛾类和蚊子有趋旋光性。5、某同学想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未完成,请你接着做它。(1)你认为他可在潮湿、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环境中才能找到试验用的蚯蚓。(2)按照科学实验的要求,他必须设计对照实验,才更具有说服力。在这个实验中_土壤湿度(或水分)是变量,要控制好。(3)你作出的假设是:土壤湿度对土壤有影响(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的影响:(只写出具体操作步骤即可)准备一个盒子,底面铺上一层干土,在其中一半浇适量水,然后把10只形态大小相似的蚯蚓放在中间,盒子盖上盖子,几分钟后观察即可。(5)实施计划(6)得出结论:土壤湿度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7)表达交流6、菜青虫是生活在十字花科蔬菜菜叶上的一种深绿色的小肉虫,它是菜粉蝶的幼虫。 十字花科植物的花一般由四片花瓣组成,并且这四片花瓣呈十字形排列,大白菜、卷心菜、油菜等都属于十字花科的蔬菜。 (1)提出问题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2)作出假设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它生来就有的摄食本能,是先天性行为。 (3)设计实验,完成实验 ◆培养菜青虫:寻找菜青虫卵,找到后将卵隔离饲养 ◆制取汁液:取白菜、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叶片榨取汁液 ◆用汁液涂滤纸:将榨取的汁液涂在滤纸上 ◆观察:用未涂汁液的滤纸作对照,观察菜青虫趋向哪里取食 (4)检验假设,得出结论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5)讨论和完善计划 ◆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的目的: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 ◆对菜青虫卵隔离饲养的方法:人工条件下饲养菜青虫,隔离卵并不困难。但要饲养成活,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要尽可能为菜青虫创造一个接近自然生存环境的饲养条件,如适当的光照、温度、湿度,充分而新鲜的食物等。其次,饲养的数量也不宜过少,否则很难说明问题。 ◆可以选择含特殊挥发性油的植物叶片,如薄荷叶、芹菜叶等。看看菜青虫是否喜欢。叶片最好不要带毛或刺等,避免其它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实验用的叶片和滤纸等应当一样大: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减少其它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滤纸的颜色要和菜叶的一样。选择一样的色彩也是为了避免其它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最好是事先饿饲一段时间,在菜青虫有较高食欲时做这项探究。可以将滤纸和菜叶放在同一水平在线,使菜青虫离滤纸和菜叶同样距离(距离不要太远)。放开菜青虫,看看它会取食什么东西。◆ 对照实验要在同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做:这样才能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7、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它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1)提出问题: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 (2)作出假设: 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3)设计实验,完成实验 ‘ 在设计实验时,在离蚁穴较远的地方放的一些食物中,应既有肉食又有植食。因为蚂蚁的种类很多,食性也不尽相同,有的为肉食性,有的为植食性,有的则为杂食性。在饲养蚂蚁时也需注意它的食性,蚂蚁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是19~29℃,10℃ 以下冬眠,洞内要求空气湿度为90%~95%,饲养沙土含水量为10%---15%。 (4)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支持假设。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九、细菌和真菌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3、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5、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①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② 细菌的分布很广泛。6、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7、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协议发霉。8、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9、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10、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它还小)11、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分裂繁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12、细菌的结构特点: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13、掌握课本60页细菌结构示意图。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裂一次。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14、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15、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的对比比较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细菌细胞细胞壁 √ √细胞膜 √ √ √细胞质 √ √ √细胞核 √ √ 无成型细胞核有DNA集中区域叶绿体 √ 荚 膜 有些有鞭 毛 有些有16、真菌特征: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没有叶绿体,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即异养型;用孢子繁殖后代17、青霉:青绿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扫帚状;曲霉:黑褐色(有时也有黄、绿等色),孢子着生在放射状菌丝顶端;蘑菇从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这些真菌生活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的地方。18、各种各样的真菌:蘑菇、木耳、银耳、灵芝。19、蘑菇也是由菌丝集合而成营养方式:异养(腐生)生殖:孢子生殖环境:阴暗潮湿,有机物丰富,温暖 酵母菌(了解)⑴形态:(单细胞)卵圆形,无色⑵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⑶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有氧: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⑷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特殊情况进行孢子生殖蘑菇、木耳等可以食用的真菌统称为食用菌。20、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 。注意: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1导致的)③与动植物共生。共生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简言之,互利共生。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再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土壤中氮元素含量增高,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氮是植物生活中需要量较大的物质)。 与功能有关的例子: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维生素与人有关的例子: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维生素B12和维生素K对身体有益21、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体现在四个方面: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它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 食品保存。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常用保存方法:“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冷冻法、 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 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晒制与烟熏法、 腌制法、 脱水法、 渗透保存法 (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使用防腐剂、使用射线 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如青霉素)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如胰岛素)。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 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22、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到酵母菌,它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松软,而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则在蒸烤过程中挥发掉了。23、制作馒头要用酵母菌,制酸奶用乳酸菌,制泡菜用醋酸菌,酿酒用酒曲。十、 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1、生物分类 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一、 1、生物(体)的特征:(1)、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2)、能够生长(由小长大);(3)、从外界不
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有利用完的物质排出体外。(4)、能生殖(产生自己的后代);(5)、有
遗传、有变异;(6)、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7)、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自然界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一类是非生物。3.地球上的植物约有动物约有150多万种。4.生物的种类主要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
二、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它又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分、温度、空气、土壤等。 2、生物学——指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三、中学常用的显微镜主要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1、若在显微镜下出现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
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2、取送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一只手提着显微镜。3、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4、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注意: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如果要将周围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物象相反的方向移动)
.实验: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1)净——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的
中央滴一滴自来水(3)取——用镊子夹取生物材料(4)浸——把材料浸入玻片中央的水滴中(5)展——展平材料(6)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7)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染色后用干净的吸水纸将临时玻片标本擦拭干净。(注意:制作临时玻片标本,取材必须薄而透明;严格按正确方法盖盖玻片,防止出现气泡)
四、1 科学探究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信息途径之一,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方面。2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3.实验变量——实验中可变化的因素。常见变量有:水、光、温度、时间、体积等。在一次实验中,可以有一个变量,也可以有多个变量。注意:(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如探究腐肉上蛆从何而来的实验中,变量是猪肉和外界的蝇是否直接接触,而其他因素都全部相同。
五、 1`、植物细胞包括、、七部分;2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3人和动物细胞都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实验: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玻片标本(1)制作步骤:擦、滴、取、展、盖、染、吸2、细胞壁:保护细胞内
部结构维、维持细胞正常形态;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进出(是门卫);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细胞核:含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力车间);液泡中有细胞液;叶绿体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生产产品车间)。
3、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六、 1、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过程是:首先出现了染色体,染色体在中央分
成两份,向细胞两端移动,细胞质也平均分成两份。
2细胞分化: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
3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生物都有生长现象,这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4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
5.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形态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动物组织有:(如;皮
肤表皮层)、肌肉组织(如:骨骼肌)、结缔组织(如:血液)、神经组织(如:脑、脊髓)、;植物组织有:保护组织(如:叶表皮)、输导组织(如:根、茎叶的导管、筛管)、基本组织(如叶肉、果肉)、分生组织(如:茎的顶端)。
七、 1、植物体的六个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叶是营养器UHCUS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实验: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
(1)制作步骤:净(擦拭玻片,凉开水漱口)、滴(生理盐水)、取(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取)、浸、盖、染(碘液)
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八、 1、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但也是一个生命。因为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地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草履虫每天吃4.3万个细菌,能净化污水;草履虫靠分裂生殖,是无性生殖。靠纤毛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2、在载玻片上滴上两滴草履虫培养液,中间连起来,在一边加盐,草履虫全部都游到未加盐的一侧,因为草履虫能逃避有害刺激;如在一侧滴加牛肉汤,草履虫全都集中到牛肉汤中,因为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趋利避害)
2、种子萌发条件:1)、(2)适宜的温度。
3、种子包括和。
4、种子萌发后,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消失。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十一、1、根尖分四个部分,是:1根冠,有保护作用;2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3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4细胞分裂和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植物的根具有向地生长、向肥生长、向水生长的特性。3.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的吸水能力最大。
十二、、根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1 当外界溶液浓度根细胞当外界溶液浓度根细胞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失水(施肥过多引起烧苗)
2、植物的根不仅吸水,还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十三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及其功能
、氮:枝繁叶茂;磷:硕果累累;钾:茎杆健壮。植物还需要含钙、含锌、含硼的无机盐等。
十四、1、茎(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来的;芽有花芽(将来发育成花)、枝芽(将来发育成枝和叶)。(实验28页第2题)
2、木本植物的茎包括:(1)、);(2)能力,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3)木质部(很硬,有很强的支持力,内有导管);(4)、髓(贮藏营养)。
3、草本植物茎,不能逐年加粗。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4.实验:茎的输导功能——被染红的是输导水和无机盐的导管。木质部被染成了红色。
20.结瘤的形成原因:有机养料通过韧皮部里的筛管向下运输时受到阻碍,大量积累在剥去树皮的缺口上端,此处细胞迅速生长形成结瘤。
十五、1花的结构:雄蕊、雌蕊、花瓣、花萼、花托、花柄。花的主要部分是雌蕊和雄蕊,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2、子房包括。子房发育成;胚珠发育成;受精卵发育成胚。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胚是新生命)
胚珠——种子 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3、果实=种子+果皮;种子=种皮+胚 (实验册31页识图题)4雄蕊和雌蕊都具有的花称为完全花,如桃花、梨花、苹果花等 5 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花称为单性花,如黄瓜、丝瓜等(雄花不结果).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开花——花药成熟产生花粉——传粉(受粉)——受精——产生果实——形成种子——果实成熟——种子成熟
十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1、17世纪,范•海尔蒙特发现水是植物生长的因子。()2、18世纪,普利斯特莱发现二氧化碳是植物生长的因子,而且植物可以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3近代科学家研究发现,只有在的条件下,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光)
4.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5、光合作用: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氧气;条件:光;场所:叶绿体。能量变化是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
6.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暗处理的原因: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部分遮光原因:使有光和无光的部分形成对照(做对照实验)
酒精脱色原因:使用酒精将叶绿素融去,便于显色和观察。脱色至叶片呈黄白色停止
实验步骤:(1)暗处理,一昼夜(2)选择嫩叶,部分遮光(3)照光,约30分钟(4)取下纸片(5)水浴加热,酒精脱色至叶片呈黄白色(6)清洗叶片,滴加碘液(7)显色
7.淀粉遇碘液会变
8.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验证生成气体为氧气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迅速插入试管内,细木条燃烧说明是氧气。
14.氧气能够助燃,支持燃烧。
15实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6、呼吸作用:a吸收b产生c释放出d意义:所释放的能量是植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能量变化是把植物体的有机物中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
3、叶片包括,每个气孔由两个成对的构成。
4.叶片是绿色的原因:叶片的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中又含有绿色的。叶绿体中的素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植物体的所有活细胞昼夜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不需要光)。只有含有叶绿体的活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有光)。
18.实验: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1)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2)使用黑色塑料袋,防止植物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
19.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可以灭火。
20.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增产:
(1)延长光照时间(2)提高环境温度(3)及时灌溉(4)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21.利用呼吸作用原理增产:
提高呼吸作用:有利于根部的生长和无机盐的吸收(方法:提高温度、氧气充足)
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增加有机物的积累,使果实中营养物质的含量高(方法: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减少氧气,减少含水量)
22.果蔬保鲜方法:。
23.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温度、氧气、水。
24.种子萌发时,吸作用的因素有关。
十八、1、给大田、温室施用的方法称为气肥法,又被称为。(应用
2、新疆的哈密瓜产量高,品质好,特别甜是因为,北方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气温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多,夜晚,气温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果实中营养物质含量比较高。(应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3、人们通过调控温室中的光照、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应用光合作用)
4、 通过冰箱降低蔬菜温度,晒干粮食减少含水量,在苹果上包塑料使隔绝氧气,都能降低呼吸,延长种子、蔬菜、果实的贮藏时间。种小麦要松土,增加土壤中的氧气,促进根呼吸,有利于根生长和吸收无机盐。(应用呼吸作用)
第七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生物圈——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的总称。
可直接为人类所食用的植物器官是根( )、叶、茎( )、花、果实、种子( )。动物按食性可分为:草食动物(马、牛、 )、肉食动物( )、杂食动物( ),它们直接或间接吃植物。
4.世界主要食用作物的前三位:、
人类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动物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
人类的能量来源 :阳光→植物→(草食动物)→人
草食动物的能量来源:阳光→植物→草食动物
肉食动物的能量来源:阳光→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
杂食动物的能量来源:阳光→植物→(草食动物)→杂食动物
5.绿色植物通过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
6.绿色植物通过
氧循环: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2、所有的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燃烧煤、石油也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3、所以,大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21%,二氧化碳约为0.03%,氧气和二氧化碳处于相对平衡。
水循环:靠蒸腾作用完成。植物根吸收的水,由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空气中,就是蒸腾作用。植物吸收的水,蒸腾散失达99%,只有1%参与光合作用和其他生命活动。蒸腾作用的意义(好处)是:1、促进了水的吸收和运输;2、促进了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运输;3、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避免因阳光强烈照射而灼伤叶片。
.森林与人类生存的关系:(1)森林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2)森林参与氧循环和水循环(3)森林美化环境有利健康
11.森林与动物生存的关系:森林为动物提供栖息地与食物来源
12.植树节——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第一单元 生物和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进行呼吸 3、
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
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
、宠物
四、
是所有生物的家
1、
的范围:
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的大部:距
150米内的水层

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
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
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
的设计
(2)
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
调节
、植物的
枯枝腐烂后可调节
、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
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

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9、物质和能量沿着

流动的。

越高,生物数量越少;
越高,有毒物质沿
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一、
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放置
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
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
。每个
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
,光弱时使用

镜筒:上端装
,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
,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
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
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
倍数
倍数
3、放在
下观察的
,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
标本。
三、观察
: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2、
的基本结构

:支持、保护

: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里有

内的
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贮存和传递

:进行
的场所,
液泡:

3、观察
实验(即:
的结构)

:控制物质的进出

:贮存和传递

:液态,可以流动
4、

的相同点:都有
、细胞质、

5、植物细胞与
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
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五、细胞中的物质

(一般含碳,可烧):糖类、
、蛋白质、
,这些都是大分子

(一般不含碳):水、
、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
器:

:进行
,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
,并产生氧。

:进行
,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

二者区别:
将光能转变成
储存在
中;
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
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

九、细胞核是
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DNA和


不同的生物个体,
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个体,
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
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

6、细胞的
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

1、经
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
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
可以分为四种: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
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
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根、茎、叶 ;

: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




十三、

1、


、、



2、
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
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没有
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不同分:




2、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

1、
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

,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
是一种

3、

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
和饲料;⑤古代的

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
的根是
,不能吸收水分和
,而
的茎和叶中没有
,不能运输水分。所以
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
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
水分,所以,成片的
植物对


具有一定的作用。
6、
植物对

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
程度的指示植物。
7、
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

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
;大都生活在水中。
8、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
:①海带、紫菜、
等可食用②从
中提取的碘、

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10、种子的结构

种子:种皮、胚(胚芽、

)、
(2片)


和种皮、胚、
(1片)、

11、
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记住常见的



第二章
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
(会计算)和
检测
3、
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
发育成根——胚芽
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食用
的白胖部分是由
发育来的
4、
的生长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
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
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7、花由
发育而来
8、花的结构(课本102)
9、
和受精(课本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果实
——胚

——种子
壁----
(与生活
区别)。
11、人工受粉

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

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
与生物圈的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
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有大量的

3、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

: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4、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

5、
的结构:
吸水膨胀,
张开;
失水收缩,
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
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
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
,降低环境温度,提高
。促进生物圈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
的实验
暗处理:把
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
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
,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
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
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
,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
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

7、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
、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第五章 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
、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131)
5、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低,
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3、我国
16.55%,
4、我国每日夏养花网年3月12日为

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初一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

3
*9、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分生组织 营养器官 茎 保护组织 叶
营养组织 花 输导组织 生殖器官 果实 种子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节 光合作用
*1、叶片的结构(丛书P24)
表皮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外壁有角质层。起保护、透光和保水作用 (上、下) 保卫细胞:成对存在,围成气孔,可进行气体交换。细胞内有叶绿体
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较紧密和整齐,含叶绿体较多 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较疏松,含叶绿体较少 具有支撑作用 导管:输送水和无机盐
筛管:输送有机物 *2、“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教材P71—72)
实验步骤:1)植物黑暗处理2)叶片部分遮光3)光照4)酒精脱色5)清水漂洗
6)碘液显影(对植物进行黑暗处理的原因:使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实验现象:叶片见光部分呈深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色。
实验结论:淀粉是光UHCUS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3、“验证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实验(教材P72—73)
实验现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后,可见带火星的木条立刻猛烈地燃烧起来。 实验结论:说明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氧气。 4、“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的实验(教材P73—74)
实验现象:银边天竺葵脱色、碘液处理后,可见叶片的绿色部分变蓝色,白色部分
不变色。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5、“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教材P74—75)
装置一中放入氢氧化钠的原因:氢氧化钠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 实验现象:装置一里的叶片不变色,装置二里的叶片变为蓝色。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6、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主要为淀粉)、氧气;
条件:光、叶绿素;场所:叶绿体。
*7、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8、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9、光合作用的实质包含了两种变化:一是物质转变,即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复杂的有
机物,并且释放氧气;二是能量转化,即把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叶肉
具有输导作用
叶脉 光
叶绿体

4
*10、光合作用的意义:1)是生物所需的有机物的来源2)是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3)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11、光合作用的应用:应尽量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如:立体高效种植。
第2节 呼吸作用
1、将燃烧的蜡烛放进装有萌发种子的瓶子中,蜡烛立即熄灭了,说明瓶里缺少氧气。证明种子呼吸时吸收氧气。
1、 甲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把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
明甲瓶里的气体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证明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
2、 装有萌发种子的保温瓶里的温度,比装有煮熟种子的保温瓶里的温度高,这证明种子
呼吸时会产生热量。
*4、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5、呼吸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的过程。
*6、呼吸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一部分转
化为热量散失。
*7、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进行部位 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活细胞 进行时间 白天 白天和晚上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产物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物质变化 合成有机物 分解有机物 能量变化
储存能量
释放能量
第3节 吸收作用
*1、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当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当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2、植物体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尖的成熟区(根毛区) *3、根毛细胞吸水的原理:根毛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 3、 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4、 无土栽培的概念:根据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数量和比例配制营养液,用营
养液来栽培植物。
第4节 蒸腾作用
1、 蒸腾作用的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生理过程。 *2、蒸腾作用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
*3、蒸腾作用的意义:1)降低叶面温度,防止被阳光灼伤2)促进根吸收水分
3)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线粒体

5

第5节 运输作用
*1、将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茎内被染成红色的部位是木质部,说明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而下运输的。
*2、枝条中部被剥去一圈树皮后,切口上方会形成枝瘤。证明了有机物的运输是通过树
皮内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
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种皮: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胚芽:发育为茎和叶
大豆种子结构 胚轴:发育为根与茎之间的连接部分
胚根:发育为根
子叶:两片,贮存养料 1、种子的结构 果皮和种皮: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图教材P102、103) 胚乳:贮存养料
玉米种子结构 胚芽:发育为茎和叶
胚轴:发育为根与茎之间的连接部分
胚根:发育为根
子叶:一片,吸收转养料 2、大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比较
相同点 不同点
大豆种子 都有种皮和胚
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子叶两片。 玉米种子
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子叶一片

有生活力的、完整的胚
内部条件 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储备
停止休眠
适量的水分
外部条件 充足的水分 适宜的温度
第二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
1、 根系的分类:
直根系:主根长而粗,侧根短而细。如:蚕豆、豌豆、芹菜、萝卜等的根系。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如:小麦、玉米、葱、蒜等的根系。 2、 根系的向性生长:向水性、向肥性、向地性。 根冠:保护 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成熟区: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按位置分:顶芽、侧芽
按发育分:叶芽、花芽、混合芽


有机物:淀粉、蛋白质、脂肪
无机物:水分、无机盐
*3、种子萌发的条件
*3、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图教材P110) 4、芽的分类

6

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发育为顶芽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5、叶芽的结构 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图教材P112) 幼叶:发育成叶
芽轴:发育成茎(节间)
第3节 生殖器官的生长
花柄: 花托:
花萼:由若干萼片组成。保护作用。
花冠:由若干花瓣组成。保护及招引昆虫的作用。 花药:内有花粉
花丝:
柱头 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花柱
子房:内有胚珠
两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分为雄花和雌花。
无性花:一朵花中既无雄蕊又无雌蕊。
3、传粉的概念:花药里的花粉以一定方式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4、传粉方式:自花传粉、异花传粉
5、花粉粒萌发:花粉粒受到柱头表面的黏液的刺激,萌发出花粉管,穿过花柱,直达胚
珠,释放出精子。
*6、受精作用(图教材P118):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后,花萼、花冠、雄蕊、柱头、花柱 凋落 子房壁 果皮
子房 珠被 种皮 果实
受精卵 胚
第7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1、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物成分,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
性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所有生物生存和发展提供必需的食物和能量。所以,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到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平衡的作用,从而为人类和一切需
氧生物的生存创造了必要条件。
3、绿色植物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森林涵养的水分一部分供给植物生长需要,一部
分则成为地下水。
4、保护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的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5、覆盖地表而有规律的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物叫植被。我国的植被主要有: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原、荒漠等类型。 *6、西双版纳是我国著名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7、 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1、花的基本结构 (图教材P116) 雄蕊
雌蕊 2、花的种类 胚珠
种子 *7、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图教材P119)

7
*8、“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十大生态建设工程的第一个巨大植物造林工程。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1400284.html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我国大陆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的缔造者是张丽珠。(世界上第一个是英国的路易斯•布朗)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除病毒外,生物都有细胞构成。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珊瑚虫是生物,珊瑚、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煮熟的鱼不是生物。)
2、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
生物圈的范围
①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②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③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空气等。
【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与环境 例子.】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
细菌和真菌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被成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生物全市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1.镜座:稳定镜身
2.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3.镜臂:握镜的部位
4.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5.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6.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7.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8.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细准焦螺旋:调节清晰度。
显微镜的使用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要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二、观察植物细胞:
1.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含纤维素)
细胞膜:控制物体的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含蛋白质和脂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含遗传物质DNA[核酸]和蛋白质)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液泡:细胞液。
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中的物质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最主要的能量物质)、脂质、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盐、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许多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颗粒。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透过性,有用物质(营养物质、氧)进入,废物(二氧化碳、尿素)排出。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包括废物)。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用细胞内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将将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两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小羊多莉的身世.doc】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想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人类有23对染色体)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上保持一定。
染色体数量必须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细胞的分裂
染色体进行复制(加倍)
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染色体变化最明显)
细胞质分成两份
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上皮(保护体表)、小肠腺上皮(分泌消化液)、消化道上皮等。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平滑肌、骨骼肌、心肌等。
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就构成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人体内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
植物有几种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保护组织——根、茎、叶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营养组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输导组织——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得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
分生组织——分布在根尖分生区、茎的顶端和茎内形成层。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常见的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有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和眼虫。
观察草履虫时,要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是因为表层氧气充足,草履虫的数量较多。由于草履虫运动过快,不变观察,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这样做是为了限制草履虫运动。
草履虫的结构:
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
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
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
细胞核(大核、小核) (7)细胞质
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
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
病毒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了极大危害。
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或无毒病毒。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分为四大类: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养料或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藻类植物可以释放氧,可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和药用。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跟非常简单,成为假根。因此,植株一般都很矮小。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所以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植株高大,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的嫩叶可供食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藻类、苔藓、蕨类都通过孢子繁殖,所以又统称为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
由种子发育而成的植物统称为种子植物。收获的粮食主要是果实和种子。
种子的结构
种皮:保护种子内部其他结构
胚(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储存营养物质)、
有的种子还有胚乳,用于储存营养物质。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有种皮和胚。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不同点:菜豆有两片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没有胚乳;玉米种子只有一片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有胚乳。
菜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玉米种子属于单子叶植物。
种子裸露在外,没有果皮的植物叫做裸子植物。通常有松类、银杏、杉类、苏铁和柏类等。
种子外面有果皮,种子被包裹在果实里的植物叫做被子植物。通常有槐、杨、果树、稻类和花。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种子的萌发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活的、完整的、种子已过休眠期的。
种子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共检测的种子数100%
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以从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抽样检查,用于调查叫抽样调查。
种子萌发的过程: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脱落,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植株的生长
根的结构
根冠——保护分生区
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
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细胞不断长大成为成熟区的细胞
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重要部位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枝条是靠顶端的芽发育而成的。
芽中也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植株的分生组织在根的最底端和茎的最顶端。
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谁、无机盐和有机物。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他们被成为植物三要素。如果缺少某种无机盐,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长,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开花和结果
花是由花芽发育成的。
花的结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里有胚珠。
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基本结构中最重要的是雄蕊和雌蕊。
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发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受精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柱头分泌黏液,柱头上长出花粉管,花粉管伸长进入子房,到大胚珠,精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传粉的方式:靠昆虫、靠风力。
花有单性花(黄瓜)与双性花(桃花)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凋落,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人工辅助传粉。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谁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挺立,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根毛吸收水和无机盐。
大量的根毛可以扩大吸收水的表面积,提高根吸水的能力和效率,增加单位时间的吸水量。
由许多长形的、管状的细胞所组成的,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的中空的管道叫做导管。根吸收的水分与无机盐,是沿着导管输入到植株各处的。(从根由下往上)
能运输叶制造的有机物的管道叫做筛管。(从叶由上向下)
在木质部(有导管)和韧皮部(有筛管)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使茎不断加粗。有些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因而不能加粗。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从植物体内散发到外界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也的蒸腾作用散失的。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蒸腾作用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能够降低植物叶片的温度,避免叶片被阳光灼伤。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
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表皮和下表皮,无色
叶肉:有叶绿体,绿色
叶脉:有导管和筛管
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
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一层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叶片见光的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光。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作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主要有两种
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种子萌发时放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来自种子里的有机物,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还产生水。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养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种植农作物时,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
光合作用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需要光,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制造出有机物和氧,储存能量。
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中进行,有光无光均可,以有机物和氧为原料,制造出二氧化碳和水,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这是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我国大陆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的缔造者是张丽珠。(世界上第一个是英国的路易斯•布朗)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除病毒外,生物都有细胞构成。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珊瑚虫是生物,珊瑚、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煮熟的鱼不是生物。)
2、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
生物圈的范围
①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②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③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空气等。
【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与环境 例子.】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
细菌和真菌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被成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生物全市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1.镜座:稳定镜身
2.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3.镜臂:握镜的部位
4.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5.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6.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7.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8.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细准焦螺旋:调节清晰度。
显微镜的使用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要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二、观察植物细胞:
1.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含纤维素)
细胞膜:控制物体的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含蛋白质和脂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含遗传物质DNA[核酸]和蛋白质)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液泡:细胞液。
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中的物质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最主要的能量物质)、脂质、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盐、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许多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颗粒。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透过性,有用物质(营养物质、氧)进入,废物(二氧化碳、尿素)排出。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包括废物)。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用细胞内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将将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两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小羊多莉的身世.doc】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想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人类有23对染色体)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上保持一定。
染色体数量必须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细胞的分裂
染色体进行复制(加倍)
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染色体变化最明显)
细胞质分成两份
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上皮(保护体表)、小肠腺上皮(分泌消化液)、消化道上皮等。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平滑肌、骨骼肌、心肌等。
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就构成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人体内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
植物有几种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保护组织——根、茎、叶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营养组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输导组织——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得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
分生组织——分布在根尖分生区、茎的顶端和茎内形成层。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常见的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有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和眼虫。
观察草履虫时,要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是因为表层氧气充足,草履虫的数量较多。由于草履虫运动过快,不变观察,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这样做是为了限制草履虫运动。
草履虫的结构:
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
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
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
细胞核(大核、小核) (7)细胞质
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
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
病毒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了极大危害。
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或无毒病毒。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分为四大类: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养料或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藻类植物可以释放氧,可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和药用。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跟非常简单,成为假根。因此,植株一般都很矮小。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所以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植株高大,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的嫩叶可供食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藻类、苔藓、蕨类都通过孢子繁殖,所以又统称为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
由种子发育而成的植物统称为种子植物。收获的粮食主要是果实和种子。
种子的结构
种皮:保护种子内部其他结构
胚(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储存营养物质)、
有的种子还有胚乳,用于储存营养物质。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有种皮和胚。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不同点:菜豆有两片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没有胚乳;玉米种子只有一片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有胚乳。
菜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玉米种子属于单子叶植物。
种子裸露在外,没有果皮的植物叫做裸子植物。通常有松类、银杏、杉类、苏铁和柏类等。
种子外面有果皮,种子被包裹在果实里的植物叫做被子植物。通常有槐、杨、果树、稻类和花。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种子的萌发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活的、完整的、种子已过休眠期的。
种子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共检测的种子数100%
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以从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抽样检查,用于调查叫抽样调查。
种子萌发的过程: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脱落,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植株的生长
根的结构
根冠——保护分生区
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
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细胞不断长大成为成熟区的细胞
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重要部位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枝条是靠顶端的芽发育而成的。
芽中也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植株的分生组织在根的最底端和茎的最顶端。
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谁、无机盐和有机物。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他们被成为植物三要素。如果缺少某种无机盐,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长,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开花和结果
花是由花芽发育成的。
花的结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里有胚珠。
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基本结构中最重要的是雄蕊和雌蕊。
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发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受精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柱头分泌黏液,柱头上长出花粉管,花粉管伸长进入子房,到大胚珠,精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传粉的方式:靠昆虫、靠风力。
花有单性花(黄瓜)与双性花(桃花)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凋落,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人工辅助传粉。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谁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挺立,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根毛吸收水和无机盐。
大量的根毛可以扩大吸收水的表面积,提高根吸水的能力和效率,增加单位时间的吸水量。
由许多长形的、管状的细胞所组成的,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的中空的管道叫做导管。根吸收的水分与无机盐,是沿着导管输入到植株各处的。(从根由下往上)
能运输叶制造的有机物的管道叫做筛管。(从叶由上向下)
在木质部(有导管)和韧皮部(有筛管)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使茎不断加粗。有些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因而不能加粗。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从植物体内散发到外界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也的蒸腾作用散失的。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蒸腾作用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能够降低植物叶片的温度,避免叶片被阳光灼伤。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
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表皮和下表皮,无色
叶肉:有叶绿体,绿色
叶脉:有导管和筛管
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
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一层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叶片见光的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光。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作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主要有两种
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种子萌发时放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来自种子里的有机物,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还产生水。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养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种植农作物时,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
光合作用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需要光,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制造出有机物和氧,储存能量。
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中进行,有光无光均可,以有机物和氧为原料,制造出二氧化碳和水,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这是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 1、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 2、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温度等。 3、生活在环境中的生物对环境也是有影响的。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5、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中学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是光学显微镜。显微镜的结构包括目镜、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遮光器、反光镜、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镜臂、镜柱等等。 6、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研究生命科学常用方法也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7、1显微镜使用方法。 2现有一台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x,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5x、显微镜视野内出现了一个污点 你有什么办法判断这个污点是在目镜上还是在装片上还是在物镜上。 答移动装片污点也移动说明污点是在装片上。移动装片污点不动说明污点是在目镜或物镜上。换一个物镜镜头污点没了说明污点是在物镜上换一个物镜镜头污点还在说明污点是在目镜上。 3将写有字母“上”的白纸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你观察到的是________说明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 第二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如一个池塘、一片草地等。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有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生物成分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它们是生产者动物和人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它们是消费者细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能够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它们是分解者。 2、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例如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我们有责任保护生物圈。 第三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 1、人的生长和生活离不开食物我们能够从食物中获取的营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等。无机盐包括铁、钙、锌、碘等。 2、鉴定食物中含有淀粉通常可以利用淀粉滴加碘液试剂会变成蓝色的特性进行检验。利用蛋白质遇到高温会凝固的特性可以鉴定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而脂肪往往能在纸张、布匹等上面留下“油斑”。 3、人体的供能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所需能量的70%以上由糖类提供脂肪是营养物质中产热量最高的一种是重要的储能物质。4、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绝大部分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5、人体摄入的食物必须经过消化和吸收才能被利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依靠人体的消化系统来完成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消化腺能够分泌消化液。 6、小肠绒毛具有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小肠里淀粉变成葡萄糖蛋白质变成氨基酸脂肪变成甘油和脂肪酸。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2、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轴是地球自转轴(假想轴),现实中并不存在。
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4、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地轴的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南极。
5、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度不等,纬线长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纬线有南北之分,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度数<=90地球上纬线有无数条。
6、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相交的半圆,经线有东西之分,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度数<=180。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地球上有无数条经线。
7、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位于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赤道纪念碑位于南美洲厄爪多尔首都基多市中心以北24千米处。
8、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求一条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度数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
9、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10、昼夜形成的原因: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11、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1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13、地球公转的特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季节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
14、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范围23.5S~23.5N)、北温带(范围23.5N~66.5N)、南温带(范围23.5S~66.5S)、北寒带(范围66.5N~90N)、南寒带(范围66.5S~90S)。
15、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16、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指向标指示图上的方向。
17、比例尺可分为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三种类型。

18、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在经纬网地图上:同一条经线只存在正南正北方向,同一条纬线只存在正东正西方向。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方,其四周方向都是南;南极是地球最南的地方,其四周方向都是北。
19、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20、我们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21、在既没有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的情况下,通常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22、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称为等高距,等高线之间等高距相等;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23、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同;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24、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25、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该从导游图上找到答案;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世界政治地图。
26、在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
27、河流发育于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中,不能发育于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中。
28、山地不同部位:
山峰:闭合曲线,内高外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鞍部:等高线呈马鞍形,位于两山峰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合
五种基本地形:
高原:海拔较高,1000米以上
山地:海拔一般高于500米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盆地:中间高,四周低,海拔不确定
地球公转补充:

节气 太阳光直射位置 日期 昼夜变化情况
春分 赤道 3月20或21日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北回归线 6月21或22日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
秋分 赤道 9月22或23日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南回归线 12月22或23日 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27、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差别是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它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
28、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9、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0、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1、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叫半岛;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32、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按面积由大至小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33、世界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面积最大的半岛是亚洲的阿拉伯半岛。
35、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尔其海峡为界;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北美洲与南美洲是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36、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37、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
38、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其在此假说中提出的地球“活动论”观点,后来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39、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0、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等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
41、全球大致可划分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42、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43、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44、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45、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46、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47、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48、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49、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的时候,人类活动的影响尤为重要。
50、按污染指数的高低,空气质量一般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它们对应的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
51、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52、对气温的观测,一般是在一天中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进行4次。
53、气象台观测和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单位记做“℃”。
54、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55、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56、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57、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58、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59、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60、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61、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www.rixia.cc纬度气温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62、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63、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64、测量降水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65、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66、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67、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68、终年炎热的地方,降水有多少不同;常年湿润的地方,气温有高低差别。
69、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的特点,这种气候叫做热带雨林气候。
70、全球的气候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11种气候类型。
71、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们因此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72、人们描述天气时,关注的时间是一天,描述气候时,关注的时间是一年。
73、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四章 居民和聚落
74、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
75、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76、人口疏密的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是人/平方千米。
77、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低纬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地区。
78、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
79、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80、人口增长过快必然会带来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和饥饿贫困等问题。
81、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82、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
83、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84、黄种人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白种人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
85、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86、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北美洲中部、大洋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南美洲东部沿海。
87、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和大洋洲西南部,南、北美洲也有分布。
88、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89、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90、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次是英语,第三位是西班牙语;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91、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
92、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该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93、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
94、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95、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96、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97、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98、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99、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100、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101、如何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102、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03、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
104、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05、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106、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面积最小的是梵蒂冈。
107、从陆地面积来看,居前六位的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108、到2003年为止,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共有11个,按人口数由多至少依次为: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其中位于东亚的是中国和日本,位于东南亚的是印度尼西亚,位于南亚的有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位于北美洲的有美国和墨西哥,位于南美洲的是巴西,位于欧洲的是俄罗斯,位于非洲的是尼日利亚。
109、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110、中国一贯主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的五项原则。
111、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112、国界是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它是国家主权范围的边界。
113、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
114、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115、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16、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117、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118、中国是继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发射载人太空飞船的国家。
119、习惯上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120、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121、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122、联合国的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123、联合国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等6个主要机构。
124、联合国安理会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它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补充:
纬线 经线
形状特征 圆圈 半圆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长度分布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相等
度数起点 赤道为0,南北两极为90 本初子午线为0
数量特征 0~90 0~180
度数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9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至180
表示符号 北纬用N,南纬用S 东经用E,西经用W
半球划分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20W和160E划分东西半球
宗教 发源地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形成于亚洲的西部 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 产生于阿拉伯半岛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 创始于古印度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和国家
汉语 亚洲、东南亚等地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地区,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俄语 欧洲的东部、亚洲的西北部、北部等地区,主要是俄罗斯
法语 欧洲的西部、非洲等地区,法国及非洲的一些国家
西班牙语 欧洲的南部、拉丁美洲等地区,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的西部非洲北部的许多国家
温度带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高温,降水稀少
温带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在0℃以上,四季较分明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降水少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在0℃以下,四季分明
寒带 寒带气候 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
高山 高山气候 气温垂直变化显著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一、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63370.html

上一篇:杭州有名的点心有哪些啊?

下一篇:有哪些生物有独特本领或植物有奇特现像?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