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中药的一些趣味问题啊?
关于中药的一些问题
前面吃了一阵子的西药感觉吃的身体不是很好,想补补身体。想知道一些药性温和的中药,对身体没有很大伤害的,平时泡水喝。。现在每天吃些板栗,红枣。用菊花枸杞泡茶喝。。主要是睡不着觉,睡着了容易做梦,去医院做过脑CT 血常规 医生说没问题。。。自己想找些补气血的中药。。关于中药的问题
请问煎中药有什么讲究吗?是否不能用铁质的器皿?喝中药有什么要注意的吗?我现在在服用温补的中药,请朋友帮忙给点意见,谢谢!汤剂是最古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中药剂型。用中药治病,无论是用单味入药,还是用多味药配成方剂应用,都需要进行一定的煎制,加水、酒或其它药液熬制成汤剂后,才能服用。因此汤剂的煎法是很有讲究的,它对药物的疗效有很大的决定作用。正如《医学源流论》中所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煎汤药的程序虽然简单,但其中包含的学问不小。那么,怎样煎药才能有效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呢?
我们先从煎药的容器说起。很多人都知道煎中药要用砂锅,而不能用铜、铝、铁等金属锅,这是为什么呢?用陶瓷砂锅来煎药,是因为它的性质稳定,不容易与药物起化学反应;另外,它传热慢、受热匀,不容易糊锅,而且价格也便宜。所以,选用陶瓷制的砂锅、瓦罐是最方便实用的。如果没有砂锅和瓦罐,用不锈钢、搪瓷制品或玻璃器皿代替也可以。但是一定不能用铜、铝、铁等金属容器,因为金属容器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发生化学发应,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患者服用后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使病情加重。
煎中药时一般都要加水,通常只要是干净的水就行了,井水、自来水都可以。但加水的量要把握好,不同药剂的加水量是不大一样的。水少了,可能不够,煎煮不出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而如果水多了,不但耽误时间,还会使汤液的浓度降低,同样会影响疗效。那么一剂汤药在煎制前加多少水才合适呢?
煎煮中药的水量是根据药物的性能、具体服用要求、药物的大小以及药味的多少来定的。首先,在煎药前要用冷水充分浸泡20~30分钟,使药物完全被水渗透,这样便于有效成分的溶解。然后再加水煎煮,加水量通常为药物的5~10倍,或者加到高出药面2~3厘米左右就可以了。如果医生有具体的要求,应遵医嘱。
由于药物的质地不同,煎药的方法、程序也各有不同。比如说有些药要先煎后下,有些药要另煎,有些药要包煎等等。至于煎药的时间,要根据药物的性质来定。通常头遍煎时,应在中药煮开后再熬20分钟左右,二遍煎的时间可以稍微短一些。但也要视具体药物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一些解表药的煎煮时间就应该短一些,因为解表药大部分用的是植物的茎和叶的部分,质地疏松,吸水量大,所以煎的时间可以短一些。芳香类的药物象藿香、佩兰、薄荷和一些鲜用的药物,由于挥发性较大,或质地较柔软,如果久煎容易丧失过多的有效成分,所以煎煮时间也要短些。通常在其它药物快要煎好时再下,煎至闻到药香味时就可以了。而一些矿物类、贝壳类或动物类的药物,象生石膏、磁石,还有象生牡蛎、生石决明这些药,由于质地比较坚硬,就需要先煎20分钟左右,再下其它的药物同煎。另外,还有一些需要包煎的药物,比如种子类体积较小的、粉末状的、粘性的、容易烧焦的药物,或带毛刺、容易刺激嗓子或消化道的药物等等,就应该用纱布包好之后再煎煮。
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是治病的关键,一般都认为煎药还是煎两遍好,头一遍叫“头煎”,第二遍叫“二煎”。这样可以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溶出,增强疗效。通常把这两次煎出的药汤混在一起服用,总量大约300~500毫升。对于服中药困难的患者,可以少量多次分服,或者是浓缩给药。但是有些药,象解表类的就不能浓缩给药,而应煎多少服多少。
煎中药的火力按大小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就是小火,武火就是大火、旺火。武火的火焰大,力道猛烈,可以使温度急速上升,使药液很快沸腾,但也容易烧焦;而文火的火焰较小,力道比较温和。煎药时,通常先用武火将药液烧开,再用文火慢慢地煎。
简而言之,煎煮中药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禁用铜、铁、铝等金属容器,以免影响药效。
2、加水量要适当,煎药之前要浸泡,煎药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
3、注意特殊中药的煎煮方法,保证疗效。
4、变质或煎糊的中药切勿再服,以免中毒。
5、注意服药时间和方法,谨遵医嘱。
(第3条有什么不明白的,加359224182,解释)
忌口是指在服中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主要有如下几点。
(1)服用人参、党参期间,应忌食萝卜、绿豆。因为两药药性、药效不同,会抵消其作用。
(2)服用珍珠母、枣仁、贝母、半夏时,应忌饮茶,以免茶叶中的鞣质与之反应而降低药效。
(3)热性病证,应忌椒姜辛辣油腻。
(4)寒性病证,宜忌瓜果生冷。
(5)肝阳上亢者忌食葱蒜荤菜、膏粱厚味等辛热助阳之品。
(6)消化不良者,忌食油炸粘腻不易消化之物。
(7)风疹、瘙痒等过敏性疾病或皮肤病,以及哮喘等病应忌食含有异性蛋白的“发物”,如鱼虾,海味腥膻之物,以免过敏反应加重病情。
(8)冠心病、高血脂或肝炎患者忌食动物油脂。
(9)水肿患者忌盐。
(10)消渴病人忌糖。
(11)痰湿患者忌食酸敛之品。
(12)疮疡脓肿等病忌食鱼、虾、蟹等腥膻食物及刺激性食物。
忌口对疾病治疗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具体情况酌情掌握。
您使用滋补类中药,要温服(温度为温),饭后服,每日一剂,每天2-3次。
有关中医药方面的问题,请详细和逐一回答。
有关中医药方面的问题:rn紫芝、枸杞、红花、黄精、黄芪、茯苓、淮山药、芡实、莲子、当归、党参、菱角、大枣、百合。rn问题一:上述这些可以一起熬汤或五谷粥吗?是否存在药冲?rn问题二:哪些搭配在一起,才是最好配伍?(可以另搭其它中药)作用是什么?rn请详细和逐一回答。满意答案再加40分!中医讲究虚则补实则泄,辩证施治以达到调理阴阳、重建五行平衡的目的。你也是粗通中医理论的人了,应该知道不同配伍的药是针对不同体质的个体的。准备吃这药的人,脉象舌象如何、各方面症状都不知道的前提下,没人胆肥敢给你说怎么配伍?这是要出人命的!
有多少人为省钱省事而采纳在网上问答的结果,出事后也找不到负责人,官司都没得打。建议你还是找当地好中医四诊之后听他指导吧。
不是补的东西多 效果就好!杂 药还是纯的好
第二 很多东西没吹的那么神的效果 要不中医早攻克癌症了
平时喝粥 小米粥 山药 芡实 就挺好啊 加的东西多 药性太杂反而不好
中药方组还与剂量有直接关系,你没有提供;另外,你到底想要治疗或保健哪方面没有说清,没法给你重组方子的。
药方还是不要东西混在一起
我火候还不够,没那本事重组药方
有关于中药的问题
最近得到一个药方。rn是将中药里的党参,黄芪,山药和白糖混合煮粥进行食用。早晚一次。rn希望有懂中药的人士告诉我这3种中药混合能不能食用。有什么益处和坏处。rn还有食用期间该注意什么以及用量。rnrn急!希望有懂这方便的人告诉我。不甚感激!谢谢建议每次用量:党参15克,黄芪20克,山药20克 白糖 少许。一天一次。
肠胃湿热不宜服用此药方。
遵医嘱
能吃多久,要看你体质。可以自己体验。
一般的,一周吃2天就可以了。
中医药故事
有没谁有很多关于中医药历史的小故事啊老鹳,是鸟名,它羽毛灰白色,嘴长而直。一般住在江湖池沼近旁,捕食鱼虾等为生。
这里有个故事。相传,在隋唐时期,我国著名医药家孙思邈云游在四川峨眉山上的真人洞,在洞中炼丹制药,为患者治病解疑。由于四川属盆地气候,湿度很大,上山求医的患者中有www.rixia.cc许多风湿病患者,孙思邈却束手无策。
这天,孙思邈带着徒儿上山采药,忽然发现一只灰色老鹳鸟在山崖上不停地啄食一种无名小草,许久之后,才拖着沉笨的躯体缓慢地飞走了。过了几天,孙思邈又见到这只老鹳在啄食这种小草,随后飞走了。奇怪的是,老鹳已无病态,飞得轻巧雄健有力。
孙思邈对身边的徒儿说:老鹳鸟常年在水中寻食鱼虾,极易染上风湿病痛,老鹳鸟能食此草,说明此草无毒,能治疗风湿病,我们也把这草采回去试用。
风湿病患者用水煎此草服汁,连服几天之后,奇迹发生了,原来双腿红肿的关节,都肿消痛止,可以行走自如了。
喜讯传开,慕名前来求治者络绎不绝,治愈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家请孙思邈为小草起个名,孙思邈说:这药草是老鹳鸟认识的,就叫它“老鹳草”吧!
现代植物为牻牛儿苗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牻牛儿苗,或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老鹳草,除去残根的全草入药。性味苦辛、平,祛风、活血通络。治风湿疼痛,肢体麻木,关节酸痛,痈疽,跌打,肠炎,痢疾。
据《滇南本草》载,老鹳草可祛诸风,治皮肤发痒,通行十二经,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软、手足筋挛麻木等。用法与用量为:水煎内服6-15克干品,或浸酒或熬膏。在民间,运用老鹳草治疗风湿病,由于疗效显著而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扩展资料:
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阴阳
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化不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对立统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万物之纲纪(一切事物都不能违背这个法则而存在),在变化之父母(事物的变化是由事物本身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
生杀之本始(事物的生成和毁灭都是来自于这个根本法则),神明之府也(这就是自然一切奥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于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须从这个根本问题-阴阳上求得解决)”。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而,阴阳学说也就成为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围,认为人体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也超越不出阴阳这个道理。因此,我们想www.rixia.cc要掌握疾病的发展过程,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获得满意疗效,就必须探求人体的阴阳变化情况。
五行学说
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
中医主要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运气学说
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
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是根据天文历法参数推算年度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规律。
脏腑学说
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经络学说
与脏腑学说密切相关。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
史白是个中医,一个非常有名的中医。和人们印象中的一样,他是个仙风道骨般的人物,一身笔挺的西装,儒雅的面孔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走在大街上,总有人冲到他面前,“通”的一声跪在地上,感谢哪年哪月史大夫的救命之恩……
到了医院,史白更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物,每天只上半天班,每班只挂八个号,据说在黑市已经炒到三千块一个号,就这还供不应求。每到出诊的时候,他身边总围着几个博士生。有时候,中医系的几个老家伙还拿张方子说:“史大夫,你给参谋参谋……”
其实史白才四十出头,学历也不算太高,不过是个本科文凭,不要说在中医研究所这个导师一抓一大把的地方,就是在底下的区医院,招大夫的标准也早就升到硕士这个水平了。至于为什么史白能在这块宝地受到如此尊敬,那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姓史。
史氏家族,京城赫赫有名的中医世家。早在元明时期,就显赫到了上达天听的地步。时至今日,仍就时不时地请去为高级领导把脉。所以史白在中医这块地盘上,被人礼敬三分是正常的。不过要说史白完全是靠祖宗余荫,那确实冤枉了他。史氏家族开枝散叶,子孙不知道有多少,可继承衣钵的,不过他一人而已。那时,史白还根本没考虑学中医,他学的是西医临床。那年毕业了,本来正紧锣密鼓准备考研,谁知道老祖宗发话了:“史白那个孩子不错,以后就让他跟我学吧。”
史白当时是一百二十个不乐意。都什么时代了,还学中医……别看史白是中医世家出身,可他对中医很有看法:危重病人来了,我给他灌中药汤子,灌得进去吗?不过老祖宗谁敢违抗?一百二十岁的人了,虽说精神矍铄,步态稳健,可真要把他老人家气出个好歹来还不得被全族人的唾沫星子给淹死?万般无奈,他只得硬着头皮去学。白天随着老祖宗诊脉,晚上研读古文,参悟病案。一晃十年,才出了师。在这十年里,史白倒是对中医产生了兴趣,越学越有味道,一直坚持到了最后。正因为其他几个兄弟半途而废,所以只有他得到了真传。
到了中医研究所上班,史白才了解史家这块招牌是多么的金光闪闪。以自己一个小辈,有那么多花白胡须冲自己点头哈腰,那感觉真是非同一般。有这块招牌往那里一戳,病人来了就自觉病好了一半。史白也确实有他的真才实学,加上家族几百年积累下来的独特诊疗手段,不少独门验方,凭着胆大心细,真就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
四十挂零的史白事业如日中天,外人看来确实是风光八面,可史白自己心里确实时常发愁——中医是越来越不好干了。西医指责中医诊疗药方随意性较大,标准化时时不能完成。史白可以说这话是外行放屁。可现在在研究所,有多少硕士、博士那中药当西药使,眼瞧那些黑糊糊、绿莹莹的中药提取物顺着针管往病人身体里输,史白是真觉得后脖领凉飕飕的。抛开中医辨证不说,也不提那些萃取物的质量,史白可是学过西医的,知道中医汤药口服得经过肠道消化,进入血液还得经过肝脏代谢,最后起到作用的药物早就面目全非,性质也温和得多了。现在就这么直接打到血管里去,是药三分毒,灌进去的可全是虎狼之药,不出事才怪哩!
偶尔到了其他的西医院会诊,史白听到的总是:“这人快不行了,大夫说西医没什么好办法,让请您来试试。”全是一副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架势。再看看病人,史白的鼻子都给气歪了。早干什么去了?病人口噤不说,灵津已尽,肾水干涸,基本的运化都已丧失,就算华佗再世,也束手无策了。只得开一服吊命的验方,再让病人多受几天活罪。看着长白山的山参,药王井的附子,正北的黄芷跟不要钱似的往鼻饲管里打,史白真是心疼不已,这要是给别的病人使,肯定比自己手上那些二流货色强多了。有时候在家吃饭时,他就跟家里人抱怨:“请我去干什么?干脆直接请个神仙来就得了。”
最可恶的是日本人,把从中国低价进口的地道中药制成口BTnznQOJ服液,高价卖到欧美,居然占到百分之九十的市场分额。赚了大钱不说,还大言不惭地去申请专利,比如小柴胡汤就给冠上其他名字,堂而皇之的以日本药的面目申请了美国的药品专利,还腆着脸对中国说以后不要非法使用小柴胡汤了,要用的话可以向日本购买。中国人用了一千多年的验方,居然要向日本申请使用权!
再说跟着他的那几个研究生,原来有六个人,现在只剩下一个了。那五个走的不是出国就是转行学了西医,其中一个居然跑到日本去搞什么中草药药理研究了。那本是他最欣赏的一个学生,真是舍不得呀……
临别的那天,学生设酒谢师。酒后话多,史白眼泪汪汪的挽留,放出话来:“你要是再跟着我学,家族里的药方我倾囊相授。”
那个学生很是感动,说了一句实话:“您那些宝贝方子,不怕我给用糟蹋了?”
史白沉吟良久,说道:“我怕。不过你跟着我学,以你的资质,十五年以后可以出师了。”
“十五年?”学生苦笑道,“史老师,现在硕博连读,医学院也不过九年……我跟您家世不一样,我现在已经三十了,您让我再学十五年,中医收入本来就不多,这期间让我全家喝西北风呀?再说,就算我能静下心来再学十五年,您就能保证我可以达到您的水平?”
双方无语,过了半天,史白一口把杯中酒喝干。“不能,何况我的水平也不算多高,顶多也就刚迈进门槛而已。”
“那以后谁还敢学中医呀?”学生唏嘘不已。
所以现在史大夫很烦,非常烦,学生临别的时候那句话一直萦绕在他耳边:“老师,现在谁敢学中医呀?”现在,他总是捉摸这怎么解决中医标准化的问题。要是能像西医那样标准化教学,该多好!五年一拨学生出师,医疗用药和治疗手段都有明文规定,照葫芦画瓢,多好!
可是此举谈何容易!中医治病因时因地因人,向来讲究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变数太多,哪能像西医一样采取标准化?就拿胃溃疡来说,西医不过是洛赛克三联、五联用药,老少咸宜,药典上写得明明白白,一目了然。可中药呢,光是根据胃的症状不同,就有汤药三十多服,光是药和症状的组合就有将近一千种,何况脾胃相表里,治胃离不开脾,脾类药又有一千多种组合,还有同脾胃关系密切的肝脏,再把那几条相关的经脉算进去,不算每服方子的组药成分,就有上亿种组合。再算上常用的一千多味中药,再把每味中药在不同产地的异同点算进去,至少有一亿亿种组合方式!这还只是粗算,很多变数还没有考虑进去……有时候史白想得头痛欲裂,不免自我安慰几句:“老祖宗真是牛啊,这么复杂的学问,到底怎么弄出来的啊?”
事情终于有了转机,中医研究所进了一台超弦计算机,用来分析中药的有效成分。这台号称能无限计算无限存储的玩意儿,一下子把史白的眼球吸引住了。要是把所有中医资料输进去,经过处理建立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在中医教学中推广,那得省多少事呀!若再把中医药方优化组合,临床又能省了多少心思!
说干就干,史白打了报告就交了上去。因为他描述的前景实在是美妙,理论上也可行,所里很快批准了他的请求。
真干起来,史白才觉得这活实在费劲。倒不是计算机有问题,而是输入的速度实在太慢了。要把所有中医资料输进去,还不算太困难,毕竟《四库全书》也不过四亿多字,中医论著毕竟有限,找些人加班加点也就成了。可熬把资料中各方面的关系勾勒下来,工作量实在大得吓人,别人也帮不上什么忙。不过史白认准的事情那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反正豁出去了,干脆就笔记本电脑不离身,看病之余,有工夫就敲两下。
五十年后,史白已是风烛残年,数日夏养花网学模型的输入工作终于进入了尾声。所里的计算机,也早就换成功能强大许多倍的了。就在史白叩击最后的Enter键的时候,数学模型立刻就被强大的计算机运算出来了!史白望着最后的结果,当时就昏了过去。
一个太极图,出现在屏幕上。
抓药的传说
有了药方,就要到药店去抓药。在药店里,你可以看到司药人员把处方放在柜台上,手里拿着戥子,到身后的药柜上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小抽屉里去抓药。如果是位老药工,他一看是几克,在小格里用手一撮,用戥子一
朱进士细论小柴胡
宋代伤寒大家朱肱在南阳行医时,太守盛次仲患病召他诊治,寻按脉证以后,他说这是“小柴胡汤证”,进服三剂可愈。因小柴胡汤在宋代已经是士人悉知的名方,他没有写具处方。但当天深夜,病家来人说,服药后病未见轻,
朱棣与绞股蓝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自幼好学,能辞善赋。明朝初期,庶草荒芜,民不聊生。朱棣考核可救饥馑的野生植物414种,证实其花实根干皮叶之可食者,分草、木、谷、果、菜五部,逐一绘图说明,取名《救荒本草》,以备
中药薏苡与成语典故
有一味中药叫“薏苡”,与一个叫“薏苡明珠”的成语有关,这个成语是指无端受人诽谤而蒙冤的意思。它来自一段历史故事:东汉名将马援(伏波将军)领兵到南疆打仗,军中士卒病者甚多。当地民间有种用薏苡治瘴的方法,用
中药药引子
提起中草药,年纪稍大的人们都会想到那一大碗热呼呼的黑呼呼的苦药汤,真难往下咽呀。现在好了,国外把现代的中药做成了针剂、胶囊,还有甜甜的口服液等,让人们很容易服用,这就叫做‘中医药的国际化’。
其
中药命名概说(续)
中药材来源广泛,品种繁多,它的命名与名称都与医疗应用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它的命名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以顾名义,可以帮助了解一些药物的性能,更重要的是利用药材的形、色、气味来治疗疾病,所以有的药材用它的突
中药名歇后语
我国中草药品种繁多,使用历史悠久,中草药知识在民间传播甚广,不少已为人们用作歇后语,读起来十分形象、生动,现辑录如下,以飨众位读者。
口吃青果——先苦后甜。
花椒大料——两味。
水银
中药名谜语
药名入诗、联、词、信、曲等,都是直接将药名嵌入,而药名谜则不同,它是以会意去猜。药谜巧隐巧藏、别具一格,令人有出神入化之感。
药谜起源于三国时,曹操远征归来,患了头风病,部下向他推荐了华佗。华佗
中药名记趣
中药与四季:春砂仁、夏枯草、秋桑叶、冬葵子。
中药与气象:风茄子、云茯苓、雨伞草、雪里青、雷公藤。
中药与空间:东白芍、西青果、南贡实、北沙参、人中白。
中药与五味:酸枣仁、甜石莲、
中药名猜谜
" 药名入诗、联、词、信、曲等,都是直接将药名嵌入,而药名谜则不同,它是以会意去猜。药谜巧隐巧藏、别具一格,令人有出神入化之感。
药谜起源于三国时,曹操远征归来,患了头风病,部下向他推荐了华佗
传说瞿塘峡圣姥泉边,长有许多名贵药材,奈何因青蛇盘踞,无人敢去采摘。有个小伙子胆大敢为,进山去采。临行时,他对妻言:“此去短则一年,长则三年,三年不归,可自改嫁!三年后,小伙采药归来,知妻已改嫁,万分后悔!他托人传话,要求与妻见面。妻说:“三年当归你不归,片纸只字也未回,如今我己错改嫁,心如刀剜恨又悔!”小伙子送给她一包药材。此女本来有病,想胡乱吃些药草中毒而死。不想吃了小伙子的药,其病竟愈。后人遂叫此药为“当归”。
1 “桔梗”的朝鲜文叫做“道拉基”。在朝鲜族的民间传说中道拉基是一位姑娘的名字,当地主抢她抵债时,她的恋人愤怒地砍死地主,结果被关入监牢,姑娘悲痛而死,临终前要求葬在青年砍柴必经的山路上。第二年春天,她的坟上开出了一种紫色的小花,人们叫它“道拉基”。
2 从前,某个村子里住着一位叫桔梗的少女桔梗没有父母,独自一人住在家里 然而,有个天天找桔梗的少年 桔梗啊,我长大了,我要跟你结婚我长大了也要跟你结婚两人就这样约好了。几年后,桔梗长成了漂亮的小姐少年也长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两人是一对恋人。但是,小伙子为了捕鱼,不得不乘大船去很远的地方 好伤心,没有你,我都不能活’桔梗流着眼泪说到 桔梗啊!一定要等我,我一定会回来的终于到了小伙子离开的那一天记得一定要回来,我等着你,再见向着大海出发了越来越远,桔梗不停的流泪。可是,爱着桔梗的小伙子,过了十年也没回来桔梗越看大海越伤心因此,决定暂时去庙里师傅,请教我平息心法 南无阿米陀佛,想知道这些就要先把心空起来才行 不要被心里的姻缘所纠缠 桔梗决心那么做 但是,怎么也忘不了那个小伙子总是总是跑去海边就这样过了几十年,桔梗已经成了老人看着大海的桔梗,想起总是不回来的青年,留下了眼泪祈求上苍,让我心爱的他一定要回来这时,神灵现身了桔梗啊,你不是到现在为止都忍过来了吗?神灵,我想忘了他,但忘不了啧啧!你苦等难受,可是,现在要放弃那份思念山神灵先生,说道神灵,不管怎样,我的心不变啊呵呵,忘记吧神灵特别担心桔梗神灵,我忍不住一直孤独不是让你放弃那份思念了吗?要给你定下不能忘掉青年的罪桔梗的眼睛慢慢的闭上,身体变成了花后来,人们就把那朵花叫做桔梗花了桔梗花看着大海寻找着少年。
传说,桔梗花开代表幸福再度降临. 可是有人能抓住幸福,有的人却注定与它无缘,抓不住它,也留不住花. 于是桔梗有着双层含义___永恒的爱和无望的爱. 整个夏天我都在注视着一株日夏养花网桔梗.它就开在我的窗前,但不属于我,也不属于谁. 它真的整整灿烂了一个季节,一簇兰紫色的火焰怒放着,直把我的心也点燃, 我于是有一种冲动,想为自己摘下一朵花来. 但几次抚摸它都没有勇气将它摘下,它还有好长好美的路要走... 在天气微微转凉时,我才有了一朵自己的桔梗. 以为我找到的是幸福,但我抓住的,却是无望的爱: .紫色的花迅速的退色了,一直一直在变淡,最后成为一朵白花--鲜艳的生命在转瞬间竟变得苍白! 在我为得到它的喜悦还未消退时我便又要面对失去它的悲愁.怎么会这样呢? 这就是桔梗吗? 我再不敢轻易的去留一朵花,我留不住花.最后心碎的,是我,也是它. "传说,桔梗花开代表幸福再度降临. 可是有人能抓住幸福,有的人却注定与它无缘,抓不住它,也留不住花. 于是桔梗有着双层含义___永恒的爱和无望的爱... ..."
独活灵芝草 当归何首乌
据传,明朝年间,有一位对中药对联颇有造诣的文人,听说浙东一带有位姓李的老中医,不仅熟谙医道,还擅对联,联中往往能巧妙嵌入一些中药名,虽在平仄、切竟上不很讲究,但他往往是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确实算得上位“捷才”。一天,这位文人慕名前往造访,老中医出门拱手相迎。来窗口刚踏入院子,见墙根边种了一丛丛的竹叶,一下子触景生情,为了试试老中医的高才,便故意称赞道:“烦暑最宜淡竹叶”。老中医一听便知道对方已开始向他出“考题”了,微微一笑,当即应道:“伤寒尤妙小柴胡。”升堂入室后,只见墙上挂着老中医手书的中堂对联:“风月前湖夜,轩窗半夏凉”。客人读后暗暗颔首赞许,深知眼前这位老中医非同凡响,不可等闲视之。待宾主坐定后,故又不慌不忙地念出一句早就准备好的长联:“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不料老中医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地捋了捋长须,慢言慢语地答道:“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如云母天仙。”来窜闻之大惊,本以为这联定能难倒老中医,没想到老中医竟然不作过多的思考,就能用中医药名对出这句十分工整、妥贴的下联,不禁由衷地佩服。鉴别时,见庭院有几盆玫瑰,不胜感叹,又口占一句上联:“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老中医笑了笑,拱拱手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窜人朝老中医深深一躬,赧颜离去。
类似这样的可以去看看《趣话中药》:作者:孟景春,共收集中药104味,每味药的名称由来都用一则有趣味性的故事来说明它。
相传,曾经有一伙海盗打劫一个渔村,除把渔民家里的金银财宝和粮食衣物抢劫一空外,还把许多妇女和儿童挟持走,带到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孤岛上。
由于孤岛上没有船只,所以妇女和儿童都没法逃跑。过了几天,海盗又出海打劫。然而,在海盗出海后,海上突然刮起了台风,把海盗的贼船打翻了,海盗们一个个都葬身海底。守在孤岛上的妇女儿童得到了暂时的解脱,但半个月之后,海盗抢来的粮食便被他们吃完了。面对茫茫无际的大海,既没有船只来救援,又没法给村里人送个信来接应,他们只得等待着,并挖些野菜,采点野果,在岸边捡点鱼虾来充饥。有一次,他们挖来一种草根,圆圆的,像大蒜一样,根块肉厚肥实,便把它洗干净,放到锅里煮熟,一品尝,还有点香甜味,大家随即饱饱地吃了一顿。此后,他们就一直采挖这种草根来充饥。 一天,他们发现有只船来到孤岛,妇女和儿童都异常高兴,他们把被海盗劫持的经历对船上的采药人讲了一遍。采药人甚表同情,并惊奇地问道:“岛上没有粮食,这么长的时间,你们吃什么呢?”领头的妇女说:“开始我们吃粮食,后来又挖一种草根吃,像大蒜一样,又甜又香,又能当饭吃,我们就是靠它熬过来的。”采药人一听,又看见船上的儿童都吃得胖乎乎的,妇女们也满脸丰盈红润,便断定这是一种有营养的药草,于是,挖了些这种草根带回去种植。经过验证,此草茎块能够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药效还真的不小呢!至于这种药草叫什么名字,还没人知道,因考虑到遇难的妇女儿童正好是一百人,此药是他们百人合力共同采挖品尝后才发现的,所以,采药人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百合“。从此,“百合”这个名字便一直沿用了下来。
文章标签:
上一篇:梅花实生苗有什么特点?如何利用自然杂交选育梅花新品种?
下一篇:喝茶为什么有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