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井冈山》全文

2022-05-30 10:58:58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34

井冈山是小学几年级的课文

小学语文A版第七册课文,应该是四年级上。
全文如下:

车在飞奔,心在飞奔,我们正赶往那绵延五百里的革命摇篮——井冈山。一扑进她的怀抱,崇山峻岭、涓涓清泉马上映入眼帘。井冈山如此美丽,仿佛仙境一般。
沿登山公路盘旋而上,我们来到慕名已久的黄洋界。
黄洋界是井冈山北面的天然屏障。山势巍峨,峰峦峻拔,难怪毛主席曾经感慨:“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站在黄洋界上举目远眺,只见群山起伏,云雾弥蒙。那白茫茫的云海,如惊涛拍岸,又如烟波徐徐飘飞。山峰从云海中探出头来,像大海中的点点岛屿。
向下看是美丽的大峡谷。两旁山坡上郁郁葱葱的阔叶林,依稀可见血红的杜鹃花。特别耀眼的是谷底的那条溪涧,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一条细长的银蛇,逶迤前行。
我站在昔日地势险要、防守森严的黄洋界哨口,看不见战旗飘飘,听不到炮声隆隆。身旁的炮台和纪念碑,仿佛在默默地讲述当年军民齐心协力击溃敌军的故事。不远处,毛泽东、朱德挑粮上山时曾歇息过的那棵黄槲树,如今枝繁叶茂。此刻,我仿佛听见了毛泽东那浓浓的湖南乡音,看到了朱德那根有名的青竹扁担。
井冈山,英雄的山,美丽的山。看着满山苍翠,呼吸着清新空气,我不禁陶醉了。

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全文是什么

全文,不要意思

全文:山下旌旗sTIACEBFK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译文:

战旗在山下摇荡,战鼓及军号声响彻山头,任凭敌军团团围困,我依然岿然不可撼动整饬的防御工事已严阵以待,所以更加团结一心如筑成的堡垒。黄洋界上红军炮火轰鸣,快马报之敌军在渐浓的夜色中逃去。

拓展资料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这首诗出自毛泽东所写的《西江月 井冈山》

全文: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表示不管外部条件多么多么的恶劣,我的本心,我的意念,我的信仰我的一切的一切都和原来一样,毫不动摇。

拓展资料:

《西江月井冈山》是毛泽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黄洋界保卫战的描写,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井冈山将士坚守根据地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诗人从容不迫,以不变应万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天才般的战略战术的思想。

1928年7月,湘赣敌军向井冈山发动第二次“会剿”。为打破敌人“会剿”,在敌前锋逼近永新时,毛泽东率31团在永新附近将敌围困在永新县城30里内达25天之久,而朱德、陈毅则率领红军主力28、29团向敌占区茶陵、酃县进攻,迫使来犯之敌慌忙回援茶陵,因而击破了敌人的首次“会剿”。但正当此时,28、29团向湘南冒进,结果在郴州先胜后败,红29团几乎全军覆没,剩余部队同28团一起向桂东转移。毛泽东得知消息后,亲自率31团前往桂东迎还红军主力,这时留守井冈山的仅剩31团的一营,敌人正是乘此机会纠集4个团向黄洋界哨口进攻。

是宁冈、永新、酃县进入井冈山腹地的必经通道。当年红军在井冈山设有五大哨口,分别控制了井冈山的五条道路,其中黄洋界哨口最关键。敌我力量虽如此悬殊,但井冈军民凭险抵抗,最终以少胜多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该词是毛泽东同志为赞扬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而写的。根据可知的参考资料来看,时间大约是9月5日前后在遂川大汾,当朱云卿把黄洋界保卫战的情况向毛汇报后,毛泽东有了感触,才能欣然命笔写出《西江月井冈山》。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江月井冈山

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秋 毛泽东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1928年8月,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命令红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下井冈山开赴湘南。赣军乘虚进攻井冈山。8月30日,四个团的敌军攻打黄洋界。当时山上只有红三十一团一营的两个连。打到下午,红军子弹所剩无几,靠石块御敌。在此关键时刻,红军扛来一门坏的迫击炮和仅有的三发炮弹。前二发都是哑炮,第三发炮弹瞄准敌人山下的指挥部,随着一声口令,只听“轰”的一声,炮弹不仅响了,而且正中敌人指挥部。刹时间,黄洋界上欢呼声、号角声、锣鼓声连成一片。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势吓坏了,竟误以为主力红军杀上山来,于是连滚带爬收兵下山。在这次漂亮的黄洋界保卫战的关键时刻,我军仅有的一门迫击炮和一发炮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多天后,毛泽东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回到井冈山,当他听了陈毅安营长的汇报后,得知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十分高兴,当夜便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词以歌颂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任风雨来袭,我自岿然不动的全文是以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sTIACEBFK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首诗出自毛泽东所写的《西江月 井冈山》
  译文为战旗在山下摇荡,战鼓及军号声响彻山头,任凭敌军团团围困,我依然岿然不可撼动整饬的防御工事已严阵以待,所以更加团结一心如筑成的堡垒。黄洋界上红军炮火轰鸣,快马报之敌军在渐浓的夜色中逃去

  《西江月井冈山》是毛泽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黄洋界保卫战的描写,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井冈山将士坚守根据地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诗人从容不迫,以不变应万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天才般的战略战术的思想。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http://www.rixia.cc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西江月 井冈山
  毛泽东
  1928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注释】 井冈山:在江西西部及湖南东部,方圆五百里。
  岿(kui1)然:高峻独立。
  黄洋界(gai4):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个是八面山、双马石、朱沙冲、桐木岭。
  【题解】
  一九二八年八月,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命令红二十八团和二十九团下井冈山开赴湘南。赣军乘虚进攻井冈山。八月三十日,四个团的敌军攻打黄洋界。当时山上只有红三十一团一营的两个连。打到下午,红军子弹所剩无几,靠石块御敌。在此关键时刻,红军扛来一门坏的迫击炮和仅有的三发炮弹。前二发都是哑炮,第三发不但响了,而且恰巧落在敌军指挥部,上山之敌慌忙撤退。红军在哨口坚守了一夜,第二天发现山下空无人影,原来敌军以为红军主力二十八团(只有南昌起义的正规军改编的二十八团有炮)已经回到井冈山,因此连夜撤走了。
  【作法】
  西江月是极少数平仄韵混押的词之一,毛泽东在这首词里是以湖南方言押的韵。
  赏析
  这首词上阕写战斗场面,下阕写战斗经过。全词主要特点是采用描写与叙述的方法来写,描写景象宏伟,叙事清晰凝炼,极富艺术感染力。
  词首两句,『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展现了我军民战备的气势,栩栩如生,为全词的雄伟气势以及词的结尾与我军的胜利作了铺垫。黄洋界处在井冈山上很高的位置,从这里向下远望各山头,到处是我军迎风招展的战旗;到处军号高鸣,战鼓齐奏。这是一幅多么壮观的人民战争图景啊!说明我方早已严阵以待。『敌军围困万千重』。虽然敌人在数量上占了很大的优势,把我军一层又一层地包围起来,然而勇敢的革命红军是毫不畏惧,视万千敌人如虫蚁,『岿然不动』。而『岿然』一词,庄严雄伟,充分表现了我军巍然屹立的雄姿。下阕开头,『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这两词写出了我军战胜敌人的原因。这里『森严壁垒』、『众志成城』,与『岿然不动』前后照应,既显得典雅雄壮,又韵味深长。当时,红军敢于在战略上藐视敌人,而在战术上又充分重视敌人。在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期,就指出:『巩固此根据地方法:第一,修筑完备的工事;第二,储备充足的粮食;第三,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工农红军和全体井冈山革命群众不但这样做了,而且更在精神上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铸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正如所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事实正是如此。『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两句极为形象地描绘了这次保卫战,巧妙地嘲笑了敌人,有力地鼓舞了我军民,同时与上阕我军民的备战与岿然不动的情景照应,前后贯通,无懈可击。据参加战斗的人回忆:黄洋界战斗激战了一昼夜击退了敌军四次冲锋、打垮敌人一个团之后,次日中午在作战的关键时刻,我军从茨坪调来的迫击炮,两发炮弹命中敌人,敌人惊惶失措地大叫:『不好啦 我们被红军包围了。』便乘黑逃跑了。
  另外一个显著特点是:采用对比手法,增强艺术效果。一是敌我对比:『敌军围困万千重』,气焰嚣张,外强中干,而『我自岿然不动』,斗志昂扬,坚守阵地。二是敌初来时气势汹汹,但最后当我『黄洋界上炮声隆』时,『敌军宵遁』了。读到此,不禁让人拍手称快!
  还有善用古词、成语、简练、古朴、庄重。『旌竞旗』、『鼓角』、『相闻』、『岿然不动』、『森严壁垒』、『众志成城』、『宵遁』等,分别表现出其艺术特色,增加了感染力。
  典型概括也是这首词一个突出的写作手法。作者在词里热烈赞颂了井冈山的黄洋界保卫战。虽然这次保卫战只是井冈山红军军事战争中的一次战斗,却具在十分典型的意义。它是整个井冈山斗争的一个缩影。词里所描写的战斗是一个典型形象,它高度地概括了整个井冈山斗争的形势和特点。敌强我弱,敌众我寡,但我军民最终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同时也概括了在白色的政权包围中,小块红色政权区域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形势,生动地表明坚持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对于争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它是所有革命根据地能够胜利发展的生动写照。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全文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原文: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译文:

长久以来都抱有宏大的志向,今天我再次登上井冈山。从千里之外来寻访这片旧地,哪里还有半分它昔日的容颜。到处都是莺啼燕飞的晚春新景,流水潺潺,宽大的盘山公路直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隘口,就没有任何的险处可看了。

当年革命时期风雷激荡,红旗漫卷,这就是人世间。三十八年都过去了,犹如弹指的一刹那。可以飞向长空摘月亮,也可以潜下深海捉鱼或鳖,谈笑间高奏凯歌还师。世上没有什么困难的事,只要肯下定决心去登攀。

扩展:

赏析:诗人运用白描手法,不仅照应前文“重上井冈山”,点出离别的时间;而且浓缩时空距离,表达了抚今追昔丰富的情感。

三十八年,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中华儿女经受的是血与火、生与死严峻的考验,囊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民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丰富内涵。

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过去”“弹指”看似轻松,饱含着沉重的牺牲和可歌可泣感人的诗篇。胜利果实来之不易,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现代: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日夏养花网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译文:我从小就心怀凌云壮志,今天我重新登上井冈山。走了千里来寻访这片旧地,哪里还有半分它昔日的容颜。到处都是莺啼燕飞的晚春新景,还有汩汩畅行的流水,宽大的盘山公路直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隘口,就没有任何的险处可看了。

风和雷在运动,旌旗在招展,这就是人间。三十八年都过去了,犹如弹指的一刹那。可以飞向长空摘月亮,也可以潜下海洋捉鱼或鳖,谈笑间高奏凯歌还师。世上没有什么困难的事,只要肯下定决心去登攀。

赏析:毛主席一共写过三首以“井冈山“命名为诗词,这在毛主席的诗词中是很罕见的。可见主席对井冈山感情之深。

三十八年前,主席在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写过一首《西江月井冈山》,写了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时的胜利和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

三十八年后,已经七十岁高龄的毛主席又重新登上了井冈山。写了两首诗词,这是其中之一。主席对这首词可能更为满意,发表于1971年的《诗刊》上。

这首词中,许多句子流传成名句,其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更是成为许多人战胜困难的座右铭。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上阕首句如陨石坠地,似鸿鹄凌空,起笔突兀非凡,气势博大,意境高远。“凌云”二字,不仅形容巍峨的井冈山之高,而且形容伟人志向高远。自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乃至重游井冈山(1965年5月),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有38年了。

这38年,神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诗人从“坐待时机自主张”少年,到“风华正茂”上学时期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青年学生,以至经长征、驱日寇、灭老蒋、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重上”不仅照应上文“久有”重访井冈山夙愿,而且表达了诗人盼望故地重游迫切心情。

1965年春天,诗人巡视大江南北之后,以70岁高龄重游井冈山,实现了盼望多年的夙愿,其兴奋之情,不言而喻,倍感亲切;举目环视莽莽苍苍的井冈山,变成多姿多彩,生气勃勃“新颜”。“千里”迢迢,风尘仆仆,一个“寻”字,不仅表达诗人久久离别依恋相思之情,而且表达了重游故地无比喜悦欢快的心境。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现代: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译文:我从小就心怀凌云壮志,今天我重新登上井冈山。走了千里来寻访这片旧地,哪里还有半分它昔日的容颜。到处都是莺啼燕飞的晚春新景,还有汩汩畅行的流水,宽大的www.rixia.cc盘山公路直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隘口,就没有任何的险处可看了。

风和雷在运动,旌旗在招展,这就是人间。三十八年都过去了,犹如弹指的一刹那。可以飞向长空摘月亮,也可以潜下海洋捉鱼或鳖,谈笑间高奏凯歌还师。世上没有什么困难的事,只要肯下定决心去登攀。

赏析:毛主席一共写过三首以“井冈山“命名为诗词,这在毛主席的诗词中是很罕见的。可见主席对井冈山感情之深。

三十八年前,主席在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写过一首《西江月井冈山》,写了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时的胜利和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

三十八年后,已经七十岁高龄的毛主席又重新登上了井冈山。写了两首诗词,这是其中之一。主席对这首词可能更为满意,发表于1971年的《诗刊》上。

这首词中,许多句子流传成名句,其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更是成为许多人战胜困难的座右铭。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65年春天,诗人巡视大江南北之后,以70岁高龄重游井冈山,实现了盼望多年的夙愿,其兴奋之情,不言而喻,倍感亲切;举目环视莽莽苍苍的井冈山,变成多姿多彩,生气勃勃“新颜”。

“千里”迢迢,风尘仆仆,一个“寻”字,不仅表达诗人久久离别依恋相思之情,而且表达了重游故地无比喜悦欢快的心境。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岗山全诗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岗山”是《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句子。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全文如下: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井冈山》全文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59652.html

上一篇:相亲了之后的烦恼

下一篇:寄生植物有那些?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