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如何计算日期的?
日历法?古人是怎么计算年月日的?
提问
登录
注册

请输入关键字
立即下载
?题目
中国古代的时间是怎么样计算的
年月日时的计算是怎么样的
风度4761██ 2014-12-09
百度作业帮-是干什么的呢?让我来告诉你
优质解答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过去人建历法时www.rixia.cc,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於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登录
注册

请输入关键字
立即下载
?题目
中国古代的时间是怎么样计算的
年月日时的计算是怎么样的
风度4761██ 2014-12-09
百度作业帮-是干什么的呢?让我来告诉你
优质解答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过去人建历法时www.rixia.cc,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於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揭秘古代的年和天干地支、周易、历法的关系,古人什么时候过年?
万年历
古人是如何计算时间的?
古人选择计时的方法真的有很多。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给每个时辰取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刻”,这一时间概念源自于古代漏壶计时,一昼夜24小时为96刻,即一刻约15分钟。“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时45分。这样的方法。
古人把夜定为五个时辰,叫做“五更”或“五鼓”。古人也用燃香来计算时间,称为“火钟”。“火钟”是用纱线缠绕在香上,再在线的末端系上一个铜球,球下放一个铜盘。可以真的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古代的人计算时间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的,中国人有着独特的计时方法,主要就是十六时辰制,人们通过这样的计时辰的方法,将一天分为16个时辰,还有就是12时辰制,就是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所以中国的计时方法还是非常多的。
主人他们是有一个时钟叫日冕日夏养花网,他们是看着那个日冕来计时的,日冕上有12个时辰,然后上面有一根针,那根针的阴影指到哪,就代表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基本上古代人他们是通过这样子计算时间的,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然后他们基本上会按照日冕上的那个时辰去做事。
古人计算时间就是通过日晷他的一个投影吧,这也是我们在学生阶段老师讲的一个知识,通过每天太阳照射在日本上的一些投影,判断现在是早上还是中午还是晚上,但是这个方法不是特别的确切,不能特别精准的计算时间。
古代人也有日历吗?他们是怎么计算日期的?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QSbgVsZJ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就象四个柱子一样撑起“时间”的大厦,所以称为四柱。 古人制定天干地支的理论,应该有观察和实践基础,不是闭门造车弄出来的概念。比如中医针灸取穴,讲究子午流注,不同的日子和时辰,取穴是有规律的,和天干地支的规律符合。至于后世把天干地支用到算命中,预测一个人的命运,就大家自己判断其真伪吧。六十甲子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年月日时都是60一个循环。60在时间领域是个奇妙的数字。不但中国古人用60作为循环,现在来自西方的计时法中,一分钟是60秒,一小时是60分钟。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同样,现在的一天24个小时,和中国传统的每天12个时辰(时辰也就是大时,两个小时为一个大时)对应,中国用5天作为一个时辰的大循环,所谓“五日一候”,共是60个时辰。下面列出六十个干支组合(称为六十甲子):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年月的纪法以节气来划分:纪年
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比如1911年是辛亥年,爆发了辛亥革命。干支纪年,新的一年是立春交节之后开始的。比如2006年立春在2月4日上午7点27分,那么7点26分还属于乙酉年,7点27分开始就是丙戌年。纪月
同样的道理,用六十甲子依次纪月。一个新的干支月也是从一个节气开始的。比如2006年3月6日01时29分是惊蛰,那么在此之前是庚寅月,在此之后就是辛卯月。 纪年和纪月,都是根据节气划分的。而节气的交节时间,则是精确观测天象后才能确定的,它反映了太阳系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运行位置。日子以一个起点日开始,60天一个循环:纪日
一个昼夜为一天。用六十甲子来依次纪日。比如今天是甲子日,明天就是乙丑,60天一个循环。新的一天是从夜里子时开始的。纪时
每天划分为12个等份,是12个时辰。5天共60个时辰,用六十甲子表示。比如当前时辰为丙寅,下一个时辰就是丁卯。时辰的确立,需要用真太阳时计算。 纪日和纪时,记录了地球绕太阳运动和自转的情况。四柱
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数值,分别称为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八字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八字,就是他出生时的时间四柱记录。它记录了一个人出生时的地球、太阳、宇宙相对位置的一些信息。所以从八字本身的意思来说,它是一个时间记录,至于怎么去解读八字,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如果过份地依赖它,就是迷信。因为它毕竟只是记录了一个人的很少的一部分信息,宇宙这么浩瀚、人生如此复杂,人的一生主要还是靠自己努力和奋斗。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年月日时都是60一个循环。60在时间领域是个奇妙的数字。不但中国古人用60作为循环,现在来自西方的计时法中,一分钟是60秒,一小时是60分钟。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同样,现在的一天24个小时,和中国传统的每天12个时辰(时辰也就是大时,两个小时为一个大时)对应,中国用5天作为一个时辰的大循环,所谓“五日一候”,共是60个时辰。下面列出六十个干支组合(称为六十甲子):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年月的纪法以节气来划分:纪年
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比如1911年是辛亥年,爆发了辛亥革命。干支纪年,新的一年是立春交节之后开始的。比如2006年立春在2月4日上午7点27分,那么7点26分还属于乙酉年,7点27分开始就是丙戌年。纪月
同样的道理,用六十甲子依次纪月。一个新的干支月也是从一个节气开始的。比如2006年3月6日01时29分是惊蛰,那么在此之前是庚寅月,在此之后就是辛卯月。 纪年和纪月,都是根据节气划分的。而节气的交节时间,则是精确观测天象后才能确定的,它反映了太阳系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运行位置。日子以一个起点日开始,60天一个循环:纪日
一个昼夜为一天。用六十甲子来依次纪日。比如今天是甲子日,明天就是乙丑,60天一个循环。新的一天是从夜里子时开始的。纪时
每天划分为12个等份,是12个时辰。5天共60个时辰,用六十甲子表示。比如当前时辰为丙寅,下一个时辰就是丁卯。时辰的确立,需要用真太阳时计算。 纪日和纪时,记录了地球绕太阳运动和自转的情况。四柱
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数值,分别称为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八字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八字,就是他出生时的时间四柱记录。它记录了一个人出生时的地球、太阳、宇宙相对位置的一些信息。所以从八字本身的意思来说,它是一个时间记录,至于怎么去解读八字,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如果过份地依赖它,就是迷信。因为它毕竟只是记录了一个人的很少的一部分信息,宇宙这么浩瀚、人生如此复杂,人的一生主要还是靠自己努力和奋斗。
lz应该没有日历: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日夏养花网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更,是古代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
昼夜时辰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阳之地面为昼
,背阳地面则为夜。春分以后,日照北半球渐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昼长,南半球则相反
;秋分以后,日照南半球渐多,故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乃相反。
昼夜的划分方法
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这样,每个时辰相
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那时候,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
用漏壶(计时工具)滴水测时。但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法。在这以前,如下表的俗称所反
映的情况。表内的俗称,是指十二时辰在古代的一种通俗叫法。这种俗称,就是中国古
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计时的。“鸡鸣”“人定”,借助于半夜鸡叫和人入
夜睡觉的特征。“食时”“晡时”,借助吃饭时刻表示时间。古人一日两餐,早饭在日
出以后,隅中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食时”;晚饭在“日昳(太阳偏西)以后,日
入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晡时”。其余八个时间以太阳位置为主要特征来命名的。
由于季节的不同,具体的时间差竟达两小时,因此后来被十二地支计时所替代。
另外,中国古代还有报更(又叫打更)的计时法。把夜间分为五更:相当于现代的
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
,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
在欧美国家,以一昼夜分为24小时,每小时分为四刻,又可分为60分,每分为60秒
计算。由于计时器即钟表仅有12小时,只合一昼夜之半,于是以上午下午来辨别,以夜
12时(下午24时)正,为0时,夜(上午)1时为1时,以正午12时为12时,下午1时为13
时,下午6时为18时,下午1QSbgVsZJ1时为23时。
昼夜的起讫时间,有两种不同的算法,欧美的24小时自0时算起,即自夜12时起算。
在夜12时以前为前一日,夜12时以后为次日。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日夏养花网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更,是古代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
昼夜时辰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其向阳之地面为昼
,背阳地面则为夜。春分以后,日照北半球渐多,因此北半球夜短昼长,南半球则相反
;秋分以后,日照南半球渐多,故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乃相反。
昼夜的划分方法
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
,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这样,每个时辰相
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那时候,白天靠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
用漏壶(计时工具)滴水测时。但这不是最早的测时法。在这以前,如下表的俗称所反
映的情况。表内的俗称,是指十二时辰在古代的一种通俗叫法。这种俗称,就是中国古
人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计时的。“鸡鸣”“人定”,借助于半夜鸡叫和人入
夜睡觉的特征。“食时”“晡时”,借助吃饭时刻表示时间。古人一日两餐,早饭在日
出以后,隅中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食时”;晚饭在“日昳(太阳偏西)以后,日
入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晡时”。其余八个时间以太阳位置为主要特征来命名的。
由于季节的不同,具体的时间差竟达两小时,因此后来被十二地支计时所替代。
另外,中国古代还有报更(又叫打更)的计时法。把夜间分为五更:相当于现代的
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
,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
在欧美国家,以一昼夜分为24小时,每小时分为四刻,又可分为60分,每分为60秒
计算。由于计时器即钟表仅有12小时,只合一昼夜之半,于是以上午下午来辨别,以夜
12时(下午24时)正,为0时,夜(上午)1时为1时,以正午12时为12时,下午1时为13
时,下午6时为18时,下午1QSbgVsZJ1时为23时。
昼夜的起讫时间,有两种不同的算法,欧美的24小时自0时算起,即自夜12时起算。
在夜12时以前为前一日,夜12时以后为次日。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古代人是如何计算日期的?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56776.html
上一篇:身体乳买什么品牌的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