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古人为什么用豆蔻形容少女了
为什么用豆蔻形容少女?
这个典故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形容少女像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嫩芽,含苞待放。此后人们就开始使用“豆蔻”来形容十三岁的少女了。
相关说明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赠别》。据说诗人杜牧在扬州偶遇了一位十三岁左右的风尘女子张好好,临别前写了这首诗赠与她。文中描写这位柔弱美丽的女子,像二月里刚发芽的豆蔻花,含苞待放。
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诗人所见的应该是中国土生的草豆蔻,一味中药,《图经本草》中记载:“《图经》曰:豆蔻,即草豆蔻也。生南海,今岭南皆有日夏养花网之。”,“二月开花作穗房,生于茎下,嫩叶卷之而生,初如芙蓉花,微红,穗头深红色。”
二月的豆蔻像芙蓉花,微红的样子如同少女的脸,这nRMOCJVwL个比喻很美,后来的人们也都开始用这个说法来形容十三岁的少女。而且豆蔻花花蕊两瓣相并,形似同心,这种外形www.rixia.cc被视为爱情的象征,称为同心蕊。
终于明白为什么古人用豆蔻形容少女
垂髻:童年。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髻”指童年。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及笄:女子15岁。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http://www.rixia.cc用的簪子。及笄,指女子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
豆蔻:十三四岁的少女。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寇梢头二月初。”后因以“豆寇”年华喻十三四岁的少女。
破瓜:女子16岁。古代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因称16岁的女子为“破瓜之年”。
古人为何会用“豆蔻年华”,来形容年轻女子?
我们都知道,古人喜欢用植物来表示女子的年纪,比如:豆蔻、破瓜、桃李、花信。但是在众多的植物中,为何古人用“豆蔻年华”,来形容年轻女子?真相其实是这样。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http://www.rixia.cc豆蔻?它是一种植物,种类有这三种:草豆蔻、白豆蔻、肉豆蔻。而有人认为,白豆蔻就是“豆蔻年华”中的豆蔻。它的外形和芭蕉叶比较相似,而它的种子是一种药材。豆蔻的花期在初夏时分,在经历过夏季的孕育后,到了秋天才能结出自己是种子。因为此花在开放的时候,就非常的硕大饱满,又有“含胎花”的别称,虽然看似少女和豆蔻完全没有什么联系,但是豆蔻却成为了少女的象征。
为什么古代的人喜欢用豆蔻来形容少女呢,真相其实是这样,原因其实是这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豆蔻花开放的时候,就像少女的年华一样,非常的美好。古代人认为少女,非常的纯洁懵懂,就像美丽的花儿一样,所以为了显示出这个年纪的美,就直接用大家了解的花朵来比喻,这样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出这样一份美好。
第二点:豆蔻是爱情和相思的象征,和女子的形象,非常的相似。而豆蔻花是很美丽的花,在它快要开放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来,花瓣并拢的很像心的形状,所以它代表着美好的姻缘。于是也就像女子对自己美好爱情的祈愿。
第三点:古代诗人在诗词中的大量使用。据说,在刚开始的时候,豆蔻只是文人或者诗人,对少女的称呼。后来,因为这些诗人在自己的诗词中,多次使用“豆蔻”来代表少女,而凭借着有些诗人的影响,诗词广为流传,豆蔻也就成了少女的代名词。比如:王安石的儿子,就曾写过:“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而杜牧的一句诗词也广为流传,那就是“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念到这句诗词的话,是不是很有意境呢?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