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答案)
各位大哥大姐帮帮忙呀,星期二前要用呀!!!!!!!!!!一、 基础知识。(35分)
1、 默写填空(10分)
(1)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 。
(2) ,稍稍正坐。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几欲先走。
(4)未至, 。
(5)江山代有才人出, 。
2、 根据拼音填汉字。(4分)
归xng 、 阴mi 、 毛骨sng 然、 li 弱、
3、 关联词语填空。(2分)
________我是个作曲家,我 要用音符来传达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4、 用你最漂亮的字写一句有关于书的名言。(4分)
5、 选出对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
①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且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
② 老斑羚哀咩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
③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A、反复 拟人 排比 B、对比 比喻 排比 C、对比 拟人 反复 D、反复 比喻 反复
6、 给下列一段话加上一段总结性的话。(2分)
厨师烧菜要讲究火候,生病服药要讲究剂量,批评表扬要注意分寸。“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所以, 。
7、 下面一段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本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本段话的含义是: 。
8、 仿句。(4分)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9、 根据要求改错。(3分)
近年来,我校初三同学为了迎接中考,在作最后的冲刺拼搏。据了解,大多数同学学习到晚上12点,这种精神是可贵的,而且效果却不一定好。许多老师反应,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少同学上课时精神不振。
(1) 改正文中的其中一个错别字。 改为
(2) 改正文中的其中一个病句。(直接写下正确的句子即可)
二、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能力:(6分)
在活动课上你一定学过《马的世界》吧,那么对于马你又了解多少呢?
1、写出两个关于马的成语或俗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四大名著中两匹名马的名字及主要事迹(4分):
三、 文言文阅读(15分)
(一)课内选文(9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 解释加点词语(1分)
虽人有百手: 不能名其一处也:
2、给下列加点儿的字注音(1分)
中间 曳屋许许 声
3hYDDlctIYa、选择恰当的时间性词语,按要求填在横线上(4分)
(候选词: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①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的 ②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的
③表示两事相继发生的 ④表示同时发生的 ⑤表示发突然生的
4、本文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属于 描写;而写宾客们的表情动作,属于 描写。宾客们"几欲先走"的情形,烘托了口技人的 。(3分)
(二)课外选文 (6分)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5、 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6、 译:谭乃高压求反。(2分)
译文:
7、 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2分)
四、 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19分)
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中间探出来。更小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有一次,它居然跳进我的空茶杯里,隔着透明的玻璃瞅我。它不怕我突然把杯口捂住。是的,我不会。
白天,它这样淘
1、 默写填空(10分)
(1)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 。
(2) ,稍稍正坐。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几欲先走。
(4)未至, 。
(5)江山代有才人出, 。
2、 根据拼音填汉字。(4分)
归xng 、 阴mi 、 毛骨sng 然、 li 弱、
3、 关联词语填空。(2分)
________我是个作曲家,我 要用音符来传达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4、 用你最漂亮的字写一句有关于书的名言。(4分)
5、 选出对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 )(2分)
①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且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
② 老斑羚哀咩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
③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A、反复 拟人 排比 B、对比 比喻 排比 C、对比 拟人 反复 D、反复 比喻 反复
6、 给下列一段话加上一段总结性的话。(2分)
厨师烧菜要讲究火候,生病服药要讲究剂量,批评表扬要注意分寸。“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所以, 。
7、 下面一段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本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本段话的含义是: 。
8、 仿句。(4分)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9、 根据要求改错。(3分)
近年来,我校初三同学为了迎接中考,在作最后的冲刺拼搏。据了解,大多数同学学习到晚上12点,这种精神是可贵的,而且效果却不一定好。许多老师反应,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少同学上课时精神不振。
(1) 改正文中的其中一个错别字。 改为
(2) 改正文中的其中一个病句。(直接写下正确的句子即可)
二、综合性学习 写作 口语交际能力:(6分)
在活动课上你一定学过《马的世界》吧,那么对于马你又了解多少呢?
1、写出两个关于马的成语或俗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四大名著中两匹名马的名字及主要事迹(4分):
三、 文言文阅读(15分)
(一)课内选文(9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 解释加点词语(1分)
虽人有百手: 不能名其一处也:
2、给下列加点儿的字注音(1分)
中间 曳屋许许 声
3hYDDlctIYa、选择恰当的时间性词语,按要求填在横线上(4分)
(候选词: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①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的 ②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的
③表示两事相继发生的 ④表示同时发生的 ⑤表示发突然生的
4、本文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口技人的表演内容,属于 描写;而写宾客们的表情动作,属于 描写。宾客们"几欲先走"的情形,烘托了口技人的 。(3分)
(二)课外选文 (6分)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5、 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6、 译:谭乃高压求反。(2分)
译文:
7、 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2分)
四、 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19分)
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中间探出来。更小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有一次,它居然跳进我的空茶杯里,隔着透明的玻璃瞅我。它不怕我突然把杯口捂住。是的,我不会。
白天,它这样淘
现在不可能有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个单元的也行 ~ 谢谢了! 我就这么多分了!一、积累与应用(23分)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筹办(chu) 衰落(shui) 学籍(j) 提倡 (chng)
B、傲慢(o) 衙门(y) 沮丧 (j) 膳宿(shn)
C、恫吓(tng) 驯服 (xn) 把柄 (bng ) 钦佩(qn)
D、呐喊(n) 彷徨 (hung ) 攒积(zhun) 懒惰 (du )
2.选出成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2分)
A.我行我素 争妍斗艳 忍俊不禁 左顾右盼
B.络绎不绝 束手无策 青黄不接 克勤克俭
C.轻举妄动 爱不失手 流恋忘返 家喻户晓
D.高瞻远瞩 姹紫嫣红 别具匠心 别出心裁
3、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大言数主之失 有大麦数斛 B.知天长县 亦知其名
C.立斩以徇 善以少击众 D.由是搏击豪强 子亦犹是也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 «石榴»选自«郭沫若全集»。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四川乐山人。
B «白鹅»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白鹅的傲慢之气,“傲慢”在文中是一个褒义词,表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C、“铭”和“说”都是一种文体。“铭”一般用韵; “说”一般叙事、说理,两者都很讲究文采。
D、«天净沙秋思»和«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的作者分别的马致远和辛弃疾,他们都是我国宋代著名词人。
5、修改病句。(2分)
⑴、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⑵、这部小说完全地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6、默写填空。(6分)
(1) ,甲光向日金鳞开。
(2)明月别枝惊鹊, 。
(3)有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未必黑”,正如《爱莲说》一文中所说的 “ , ”
(4)《迢迢牵牛星》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的句子是:
, 。
(5)《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长江出山峡,渡荆门,天开地阔,逼真如画的名句是 , 。
(6)在《春望》一诗中,运用对偶互文的一联是 ,
。
7.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D) (2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
A、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www.rixia.cc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部落
C、漫无边际的日夏养花网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的部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部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8、对对联。(2分)
上联:冬雪欲白千里草
下联:春晖又红
9.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四集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冬妮娅在读一本书,舍佩托夫卡市市长的儿子走过来对她说:“读书多了人会变老的。”冬妮娅回答说:“那你永远年轻。”冬妮娅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0. 2006年7月11日,在瑞士洛桑超级田径大奖赛上,“飞人”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创造新的110米栏世界纪录。这位“跨栏王”,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新的“形象代言人”,他与姚明一起成为了国际上所谓的“中国面孔”。
腾飞的中国正在以其一个又一个的新面孔让世人瞩目,你还知道哪些“中国面孔”?试着写出最让你崇拜的一个或两个“中国面孔”,把崇拜他们的原因写下来。(2分)
二、阅读(47分)
(一)11分
善待生灵
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约摸半小时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一只老羚羊走出来,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悬崖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朝前奔向悬崖对面;紧接着,老羚羊也飞跃出去,只是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礅的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它留给人类的思考是什么呢?
“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时,当最末一只未留后代的雄鹰从高空坠向大地时,当鳄鱼的最后一声哀鸣不再在湖泽上空回荡时……人类,从某种意义上也已看到了自己的结局。”这是人类对动物的哀怜,更是动物对人类的警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1、解释词语:(2分)
肃然起敬:
2、引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两句诗的效果是 。(2分)
3、第一段中所说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是指(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5字) 。(2分)
4、“猎人们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1分)
5、能揭示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1分)
6、“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指(不超过30字)(2分)
7、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拟一条标语。(不能摘录原文中的语句)(1分)
(二)(12分)
怀鲁迅
⑴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
⑵发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⑶二十二日上午八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⑷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⑸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鲁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的、更猛烈的寂光。
⑹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同样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⑺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进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第⑴段中的“晴天霹雳”形容什么? (2分)
2.第⑵⑶中哪些词语表现出作者急切而又悲痛的心情?(1分)
3.怎样理解第⑶段中所遇见的“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2分)
4.第⑷段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5.⑹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6.理解结尾“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2分)
7、本文在表达方式上采用了哪几种?(1分)
(三)(7分)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1分)
2.文中画线 描写,作用是 (2分)
3.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2分)
4.“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四)文言文阅读与理解(12分)
《包拯》选段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供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无言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1、解释划线字的意思。(1分)
(1)徙知端州( ) (2)以遗权贵( )
2.翻译下列句子: (2分)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3.仿照例子,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段中另外两段话的意思。 (4分)
例:第一段:突出写包拯为官廉洁。
第二段:
第三段:
4.选段从多角度刻画人物,(1分)
从正、侧面描写的角度来看,选段第一、二段是 描写,第三段是 描写.
5.人们把包拯比作什么?为什么?请结合第三段内容回答。 (2分)
6.根据你对包拯的了解,结合本文内容,你认为包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分)
(五)阅读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补充文中划线部分原文。 (1分)
(2).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___________。(填2字)(1分)
(3)在此诗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与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 ,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分)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咏雪千古名句,请作简要赏析。(2分)
第四部分 作文(30分)
[试题] 任选一题作文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在寻找。其实,幸福原来就是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老师给你的赞许的目光;幸福原来就是你给别人的一声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原来就是亲近自然的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
请以“幸福原来 ”为题目写—篇文章。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写作要求]1、请先写出完整的题目。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筹办(chu) 衰落(shui) 学籍(j) 提倡 (chng)
B、傲慢(o) 衙门(y) 沮丧 (j) 膳宿(shn)
C、恫吓(tng) 驯服 (xn) 把柄 (bng ) 钦佩(qn)
D、呐喊(n) 彷徨 (hung ) 攒积(zhun) 懒惰 (du )
2.选出成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2分)
A.我行我素 争妍斗艳 忍俊不禁 左顾右盼
B.络绎不绝 束手无策 青黄不接 克勤克俭
C.轻举妄动 爱不失手 流恋忘返 家喻户晓
D.高瞻远瞩 姹紫嫣红 别具匠心 别出心裁
3、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大言数主之失 有大麦数斛 B.知天长县 亦知其名
C.立斩以徇 善以少击众 D.由是搏击豪强 子亦犹是也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 «石榴»选自«郭沫若全集»。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四川乐山人。
B «白鹅»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白鹅的傲慢之气,“傲慢”在文中是一个褒义词,表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C、“铭”和“说”都是一种文体。“铭”一般用韵; “说”一般叙事、说理,两者都很讲究文采。
D、«天净沙秋思»和«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的作者分别的马致远和辛弃疾,他们都是我国宋代著名词人。
5、修改病句。(2分)
⑴、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⑵、这部小说完全地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6、默写填空。(6分)
(1) ,甲光向日金鳞开。
(2)明月别枝惊鹊, 。
(3)有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未必黑”,正如《爱莲说》一文中所说的 “ , ”
(4)《迢迢牵牛星》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痛苦的句子是:
, 。
(5)《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长江出山峡,渡荆门,天开地阔,逼真如画的名句是 , 。
(6)在《春望》一诗中,运用对偶互文的一联是 ,
。
7.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D) (2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
A、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www.rixia.cc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部落
C、漫无边际的日夏养花网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的部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部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8、对对联。(2分)
上联:冬雪欲白千里草
下联:春晖又红
9.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四集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冬妮娅在读一本书,舍佩托夫卡市市长的儿子走过来对她说:“读书多了人会变老的。”冬妮娅回答说:“那你永远年轻。”冬妮娅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0. 2006年7月11日,在瑞士洛桑超级田径大奖赛上,“飞人”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创造新的110米栏世界纪录。这位“跨栏王”,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新的“形象代言人”,他与姚明一起成为了国际上所谓的“中国面孔”。
腾飞的中国正在以其一个又一个的新面孔让世人瞩目,你还知道哪些“中国面孔”?试着写出最让你崇拜的一个或两个“中国面孔”,把崇拜他们的原因写下来。(2分)
二、阅读(47分)
(一)11分
善待生灵
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约摸半小时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一只老羚羊走出来,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悬崖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朝前奔向悬崖对面;紧接着,老羚羊也飞跃出去,只是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礅的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它留给人类的思考是什么呢?
“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时,当最末一只未留后代的雄鹰从高空坠向大地时,当鳄鱼的最后一声哀鸣不再在湖泽上空回荡时……人类,从某种意义上也已看到了自己的结局。”这是人类对动物的哀怜,更是动物对人类的警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1、解释词语:(2分)
肃然起敬:
2、引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两句诗的效果是 。(2分)
3、第一段中所说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是指(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5字) 。(2分)
4、“猎人们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1分)
5、能揭示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1分)
6、“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指(不超过30字)(2分)
7、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拟一条标语。(不能摘录原文中的语句)(1分)
(二)(12分)
怀鲁迅
⑴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
⑵发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⑶二十二日上午八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⑷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⑸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鲁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的、更猛烈的寂光。
⑹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同样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⑺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进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第⑴段中的“晴天霹雳”形容什么? (2分)
2.第⑵⑶中哪些词语表现出作者急切而又悲痛的心情?(1分)
3.怎样理解第⑶段中所遇见的“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2分)
4.第⑷段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5.⑹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6.理解结尾“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2分)
7、本文在表达方式上采用了哪几种?(1分)
(三)(7分)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1分)
2.文中画线 描写,作用是 (2分)
3.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2分)
4.“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四)文言文阅读与理解(12分)
《包拯》选段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供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无言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1、解释划线字的意思。(1分)
(1)徙知端州( ) (2)以遗权贵( )
2.翻译下列句子: (2分)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3.仿照例子,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段中另外两段话的意思。 (4分)
例:第一段:突出写包拯为官廉洁。
第二段:
第三段:
4.选段从多角度刻画人物,(1分)
从正、侧面描写的角度来看,选段第一、二段是 描写,第三段是 描写.
5.人们把包拯比作什么?为什么?请结合第三段内容回答。 (2分)
6.根据你对包拯的了解,结合本文内容,你认为包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分)
(五)阅读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补充文中划线部分原文。 (1分)
(2).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___________。(填2字)(1分)
(3)在此诗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与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 ,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分)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咏雪千古名句,请作简要赏析。(2分)
第四部分 作文(30分)
[试题] 任选一题作文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们一直在追问、在寻找。其实,幸福原来就是父母给你的一杯清茶,老师给你的赞许的目光;幸福原来就是你给别人的一声喝彩,你对别人的一次宽容;幸福原来就是亲近自然的经历,战胜自我的心路……
请以“幸福原来 ”为题目写—篇文章。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写作要求]1、请先写出完整的题目。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谁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检测题及答案含有希望是一辆转动的风车(阅读题)?
1.根据语境,运用词语。(4分) ①A一向 B竟然 C破例(3分) ②半开放题,例:失魂落魄,灰心丧气、心灰意冷、心若死灰、垂头丧气……关键看是否符合语境。(1分) 2.“奔跑”指人生不懈的追求(奋斗);或努力工作。“希望的风车也在转动着”具体指“不但先后在海内外近千家报刊发表了数以万计的文学作品,而且出版了个人的作品专集。” 基本意思答对即可得分。 主要看是否理解词语的比喻义、语境义。(4分) 3.原句(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语言更加生动活泼,突出了不停地“跑”和“转”的动态,也表达出六岁孩子因希望实现而产生的从未有过的快乐。改句的语言较直白简单,仅陈述事实,情感较平淡。基本意思答对即可得分。主要看是否理解句子特点与表情达意的关系。(3分) 4.衬托愉悦心情;亦为下文风车转动不起来作铺垫。 写一个作用的得2分,写两个作用的得3分。(3分) 5. A.那个“生日”也正是父亲“解放”的日子;B.父亲破例为我做风车作为生日礼物;C.父亲教“我”怎样在无风时让风车转动起来;D.风车给我的启迪,成了我摆脱困境的动力。理由较充分即可得分,主要看能否整体感知文章。(4分) 6.半开放题。考生的答案只要求大致说清道理;想让风车不停转动,不能单等自然界的风,要学会自己奔跑;想让希望变成现实,不能单纯凭藉外部条件,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具体的情境。(4分) 7.开放题。答案略。(4分)
人教版初一下语文期末试卷 附答案
人教版 有答案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26分)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走进街心公园,只见翠竹摇y,树影婆娑,几处五颜六色的鲜花绽放在灿烂的阳光下,一架遒劲的藤萝在假山上z意攀援,引来不少小鸟在此栖息。
劲 栖 y z
2.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下列街头宣传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夏季服装大促销——满300送100 B、本商场付食品专柜新到一批特色糖果。
C、本公司承接管道按装业务。 D、前车与后车必需保持一定的距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春天来了,姚紫嫣红的桃花开满了山坡。 B、他每天总是滔滔不绝地勤奋学习。
C、街上的行人川流不息,都忙着购买年货。 D、班长精神矍铄地走上讲台发表演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长了见识。
B、小红把教室的桌椅擦得千干挣净、整整齐齐。
C、能否考出好成绩,努力学习是关键。
D、我通过读《昆虫记》这本书,了解了生物界种种奇妙的现象。
5.校园里总可以看到部分不够自觉的同学乱扔食品包装袋、废纸、吃剩的食品等垃圾的现象,严重影响校园的卫生环境。作为学校学生会的一员,请你为此设计一条公益广告(不要用“禁止”等类似词语)(不超过15个字)。(2分)
6.名著阅读。(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解答问题.
我又掇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盔?”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
“让我养我鱿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
“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
“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
上面这段文字是从小说《童年》中选出来的。作者是 , 国
著名的文学家.这是他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还有两部分别是 和
《我的大学》。作品中“我”就是主人公 。
7.语文综合实践(6分)
(1)探险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活动,从古至今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都与探险有关。一批又一批勇敢的探险家上天入地,走南闯北打开了一扇扇紧闭的门窗,让我们知道了借界上的许多秘密。郑和、徐霞客、玄奖、哥伦布、马可•波罗、麦哲伦等都是中外闻名的探险家。请你从上面所列的探险家中选出一位按要求向大家作简单介绍。
我选: (1分)
人物介绍:
(3分)
(2)班上开展“中学生与探险”这一话题的辫论,作为反方代表,你怎样反驳正方的观点。 正方代表说:探险是一项富有刺激性、挑战性的活动。它能向人证明生命的价值,使人活得更有意义。让人回归自然,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学会并掌握生存的本领,体会玲外旅行的乐趣。(2分)
这样反驳:
8.背诵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 ,关山度若飞。
(2) ,落花时节又逢君。
(3)未至,道渴而死。 ,化为邓林。
(4)春潮带雨晚来急, 。
(5)在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诗中,表现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2分)
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津中,一桌、一持、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项,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吃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鸣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稍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http://www.rixia.cc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会宾客大宴 会: (2)满坐寂然 坐: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 (4)既而儿醒,大啼 既而:
10.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译文:
11.文中首段能表现宾客们对表演者向往之情的句子是: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一句,从
等方面来写宾客们犹如亲临火灾现场。(2分)
12.对上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俄而”是表现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第三段文字对声音的描写的顺序是由大到小,由疏到密。
C、第四段文字用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的声音,来表现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D、这篇文章多处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制造紧张的气氛。
13.联系全文谈谈“善”字在文中的作用。(2分)
。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一一16题。(10分)
冬阳•童年•骆驼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
他们排成一长串,沉双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它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率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的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的走,慢慢的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路驼秋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哺地响。
“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厂骆驼很怕狼,因为狠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狠听见铃档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从胃里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路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14.划线句“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在文段结构中起什么作用?(2分)
15.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段所写几个有趣的事(最少写两件)。这些事情当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一件,为什么?(5分)
(1)有趣的事:
①
②
(2)最有趣的事
(3)原因:
16.你怎样理解“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句话?(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20题。(10分)
小亨利的生日礼物
①在教育子女方面,美国和中国有很大的差别。1976年我搬进新家不久,有一天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个瘦小的大约十二三岁的男孩站在门前,他先礼貌地问候,再自我介绍他的名字叫亨利,指着我家斜对面那栋房子,告诉我那是他家,然后问我:“你家的草地要剪吗?”
②我看了一眼长高了的草坪,说:“要呀!”他就问:“我可以帮你剪草吗?”我注视着他那 瘦小的身材,很难相信他能够剪这前院、后院面积颇大的草坪。既然他是主动来要求,我怎么能说“不”呢,我点点头说:“好呀!”
③于是他进一步问我:“用你家的剪草机还是用我家的?”我问:“有什么区别吗?”
他说:“用我家的剪草机8块钱,用你家的6块钱。”我说:“用你家好了,我给你10块钱。”
④他很高兴地回家去推来剪草机开始在前院工作,瘦小的身影推着笨重的机器推来又推去,可是剪得相当整齐,不比大人剪得差。过了一阵子,机器声音停了,他来告诉我,他要回家去洗个澡,吃点饭东西,等一会再来剪后院,并且说等他爸下班,会来帮他剪边。
⑤完成了全部工作后他又来按门铃,我付了他10块钱以后,好奇地问他:“你剪草的钱做什么用?”他说:“上个星期我过生日,爸爸送我半辆自行车,我要赚另一半的钱。如果下个里期再让我给你剪草,我就可以去买了。”知其如此,我当然要成人之美了。
⑥从那以后,我家的草地就归他剪了。慢慢地,我们附近几家的草地都包给亨利去剪了,直到几年后他们搬家为止。亨利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会计师,属于高收入阶层,他们送亨利半辆自行车做生日礼物,让他自己去赚另一半,以这个动机促使亨利找工作,父亲协助儿子完成工作,是具有教育意义的。
⑦又过了几年,有一天亨利的母亲到冰激凌店来,一边吃一边谈起他儿子,亨利已经念完大学进入法律学校,将来也要做律师了。提起当年小亨利来到我家剪草的旧事,她感谢我给了亨利第一次工作的机会,我说:“亨利很幸运,有你们这么好的父母,送给他半辆自行车而不是一辆。”
17.小亨利的父亲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是什么?父亲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3分)
18.选文第⑥段特意交代了“亨利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会计师,属于高收入阶层”,其用意是什么?(2分)
19.选文第⑦段“我”为什么说“亨利很幸运”?(2分)
20.看完文段,你对第①段中“在教育子女方面,美国和中国有很大的差别”一句有何感想?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1-25题。(12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节选)
①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②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③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④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颖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⑤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⑥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⑦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⑧在李会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写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⑨他“说”了。说得痛快,动衣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襄天地!
⑩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奋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11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肺,长须Ust。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2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3他,是“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21.给选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3分)
(1)选文可分为两层,请用“‖”在下面的序号中标示出来。
① ② ③ ④ ⑥ ⑦ ⑧ ⑨ ⑩ ○12 ○13
(2)层意概括
第一层:
第二层:
22.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3分)
23.请在选文中找出穿插的人物形象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2分)
句子:
作用:
24.最后几段日夏养花网,几乎是一句话一段,能不能合为一段,为什么?(2分)
25.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四、写作(50分)
26.山野里的第一朵迎春花开了,留下了你采撷和追求的脚印;园子里的第一阵果香飘来了,留下了你收获和思考的脚印;混浊的小河边,留下了你畏缩和退却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留下了你排扫与前进的脚印;校园里的小径上,留下了你勤奋与成功的脚印……
开拓不止,路才无尽。身后是脚印,前方是太阳,不必排祠顾盼,只须努力向前行!请以“我留下了 的脚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全题目,然后做题。
2、必须写记叙文。
3、不少于600字。
4、书写规范、工整,有错别字要适当扣分,三个扣1分,重复不计,限量4分之内。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26分)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走进街心公园,只见翠竹摇y,树影婆娑,几处五颜六色的鲜花绽放在灿烂的阳光下,一架遒劲的藤萝在假山上z意攀援,引来不少小鸟在此栖息。
劲 栖 y z
2.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下列街头宣传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夏季服装大促销——满300送100 B、本商场付食品专柜新到一批特色糖果。
C、本公司承接管道按装业务。 D、前车与后车必需保持一定的距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春天来了,姚紫嫣红的桃花开满了山坡。 B、他每天总是滔滔不绝地勤奋学习。
C、街上的行人川流不息,都忙着购买年货。 D、班长精神矍铄地走上讲台发表演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增长了见识。
B、小红把教室的桌椅擦得千干挣净、整整齐齐。
C、能否考出好成绩,努力学习是关键。
D、我通过读《昆虫记》这本书,了解了生物界种种奇妙的现象。
5.校园里总可以看到部分不够自觉的同学乱扔食品包装袋、废纸、吃剩的食品等垃圾的现象,严重影响校园的卫生环境。作为学校学生会的一员,请你为此设计一条公益广告(不要用“禁止”等类似词语)(不超过15个字)。(2分)
6.名著阅读。(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解答问题.
我又掇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啦,小强盔?”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
“让我养我鱿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
“那你就养好了!”外祖父大叫一声,但是马上又安静下来,对我解释道:
“我和她完全各过各的了,如今我们样样都是分开的……”
上面这段文字是从小说《童年》中选出来的。作者是 , 国
著名的文学家.这是他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还有两部分别是 和
《我的大学》。作品中“我”就是主人公 。
7.语文综合实践(6分)
(1)探险是一项很具挑战性的活动,从古至今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都与探险有关。一批又一批勇敢的探险家上天入地,走南闯北打开了一扇扇紧闭的门窗,让我们知道了借界上的许多秘密。郑和、徐霞客、玄奖、哥伦布、马可•波罗、麦哲伦等都是中外闻名的探险家。请你从上面所列的探险家中选出一位按要求向大家作简单介绍。
我选: (1分)
人物介绍:
(3分)
(2)班上开展“中学生与探险”这一话题的辫论,作为反方代表,你怎样反驳正方的观点。 正方代表说:探险是一项富有刺激性、挑战性的活动。它能向人证明生命的价值,使人活得更有意义。让人回归自然,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学会并掌握生存的本领,体会玲外旅行的乐趣。(2分)
这样反驳:
8.背诵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 ,关山度若飞。
(2) ,落花时节又逢君。
(3)未至,道渴而死。 ,化为邓林。
(4)春潮带雨晚来急, 。
(5)在岑参的《逢入京使》一诗中,表现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2分)
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津中,一桌、一持、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项,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吃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鸣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鸣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稍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http://www.rixia.cc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会宾客大宴 会: (2)满坐寂然 坐: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 (4)既而儿醒,大啼 既而:
10.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译文:
11.文中首段能表现宾客们对表演者向往之情的句子是:
。“宾客无不变色离席”一句,从
等方面来写宾客们犹如亲临火灾现场。(2分)
12.对上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俄而”是表现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第三段文字对声音的描写的顺序是由大到小,由疏到密。
C、第四段文字用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的声音,来表现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D、这篇文章多处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制造紧张的气氛。
13.联系全文谈谈“善”字在文中的作用。(2分)
。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一一16题。(10分)
冬阳•童年•骆驼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
他们排成一长串,沉双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它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率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的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的走,慢慢的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路驼秋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哺地响。
“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厂骆驼很怕狼,因为狠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狠听见铃档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从胃里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路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14.划线句“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在文段结构中起什么作用?(2分)
15.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段所写几个有趣的事(最少写两件)。这些事情当中你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一件,为什么?(5分)
(1)有趣的事:
①
②
(2)最有趣的事
(3)原因:
16.你怎样理解“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句话?(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7-20题。(10分)
小亨利的生日礼物
①在教育子女方面,美国和中国有很大的差别。1976年我搬进新家不久,有一天门铃响了,我打开门,一个瘦小的大约十二三岁的男孩站在门前,他先礼貌地问候,再自我介绍他的名字叫亨利,指着我家斜对面那栋房子,告诉我那是他家,然后问我:“你家的草地要剪吗?”
②我看了一眼长高了的草坪,说:“要呀!”他就问:“我可以帮你剪草吗?”我注视着他那 瘦小的身材,很难相信他能够剪这前院、后院面积颇大的草坪。既然他是主动来要求,我怎么能说“不”呢,我点点头说:“好呀!”
③于是他进一步问我:“用你家的剪草机还是用我家的?”我问:“有什么区别吗?”
他说:“用我家的剪草机8块钱,用你家的6块钱。”我说:“用你家好了,我给你10块钱。”
④他很高兴地回家去推来剪草机开始在前院工作,瘦小的身影推着笨重的机器推来又推去,可是剪得相当整齐,不比大人剪得差。过了一阵子,机器声音停了,他来告诉我,他要回家去洗个澡,吃点饭东西,等一会再来剪后院,并且说等他爸下班,会来帮他剪边。
⑤完成了全部工作后他又来按门铃,我付了他10块钱以后,好奇地问他:“你剪草的钱做什么用?”他说:“上个星期我过生日,爸爸送我半辆自行车,我要赚另一半的钱。如果下个里期再让我给你剪草,我就可以去买了。”知其如此,我当然要成人之美了。
⑥从那以后,我家的草地就归他剪了。慢慢地,我们附近几家的草地都包给亨利去剪了,直到几年后他们搬家为止。亨利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会计师,属于高收入阶层,他们送亨利半辆自行车做生日礼物,让他自己去赚另一半,以这个动机促使亨利找工作,父亲协助儿子完成工作,是具有教育意义的。
⑦又过了几年,有一天亨利的母亲到冰激凌店来,一边吃一边谈起他儿子,亨利已经念完大学进入法律学校,将来也要做律师了。提起当年小亨利来到我家剪草的旧事,她感谢我给了亨利第一次工作的机会,我说:“亨利很幸运,有你们这么好的父母,送给他半辆自行车而不是一辆。”
17.小亨利的父亲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是什么?父亲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3分)
18.选文第⑥段特意交代了“亨利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会计师,属于高收入阶层”,其用意是什么?(2分)
19.选文第⑦段“我”为什么说“亨利很幸运”?(2分)
20.看完文段,你对第①段中“在教育子女方面,美国和中国有很大的差别”一句有何感想?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1-25题。(12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节选)
①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②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③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④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颖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⑤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⑥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⑦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⑧在李会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写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⑨他“说”了。说得痛快,动衣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襄天地!
⑩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奋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11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肺,长须Ust。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2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3他,是“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21.给选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3分)
(1)选文可分为两层,请用“‖”在下面的序号中标示出来。
① ② ③ ④ ⑥ ⑦ ⑧ ⑨ ⑩ ○12 ○13
(2)层意概括
第一层:
第二层:
22.第②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3分)
23.请在选文中找出穿插的人物形象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2分)
句子:
作用:
24.最后几段日夏养花网,几乎是一句话一段,能不能合为一段,为什么?(2分)
25.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四、写作(50分)
26.山野里的第一朵迎春花开了,留下了你采撷和追求的脚印;园子里的第一阵果香飘来了,留下了你收获和思考的脚印;混浊的小河边,留下了你畏缩和退却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留下了你排扫与前进的脚印;校园里的小径上,留下了你勤奋与成功的脚印……
开拓不止,路才无尽。身后是脚印,前方是太阳,不必排祠顾盼,只须努力向前行!请以“我留下了 的脚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全题目,然后做题。
2、必须写记叙文。
3、不少于600字。
4、书写规范、工整,有错别字要适当扣分,三个扣1分,重复不计,限量4分之内。
去死吧没悬赏分还要答案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09-2010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
(2010-06-26 12:44:31)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9分)
1.把下列诗句抄在下面方格里,注意书写工整(3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⑴蓦( )然回首,童年的美好时光恍如昨日,成长的足迹历历在目。
⑵地球母亲不堪污染,发出一声声悲怆( )的呻吟。
⑶经过多年的积zn( ),他现在显得非常阔chu( )。
3.请你根据提示默写出下列诗文句子。(10分)
①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②夜发青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④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⑤《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
“ ”(2分)
⑥《木兰诗》中写木兰不愿接受功名利禄的赏赐而愿辞官回家的句子是 。(2分)
⑦《夸父逐日》讲述了一个巨人和太阳赛跑的故事,其结尾“ , ”
4.以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来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母亲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
A.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5.这学期你参加了什么语文实践活动?请仔细回忆一下,写出一项来,并简单谈谈你参加这项活动的收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学期你读过哪些文学名著呢?请你选择其中一部写出书名、作者及书中主人公的名字,并写出它的主要内容。(3分)
7.下列古诗和成语中都含有动物,试填写(6分):
①两个 ______鸣翠柳,一行 _____上青天。
②留连戏______时时舞,自在娇_____恰恰啼。
③____程万里 庖丁解____ 杯弓___影 抱头_____窜
④黔____技穷 噤若寒____ 管中窥____ 狗尾续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社戏(节选)(14分)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8.将选段分为三个层次,请用“|”在文中标明。文中详写的那个层次的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9.“回望”一词在文中结构上起_________________作用。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从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感觉的角度)两方面描写所见所闻,表现了我对“社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0.“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文中划出表现阿发憨厚无私的句子 (1分)
12.从文中双喜的所言所思,可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少年。(1分)
13.针对文中孩子们的行为、做法,谈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碗馄饨(13分)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2分)
15.文中加点的两个“又”字的作用各是什么? (2分)
16.文中第⑦自然段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2分)
17.第⑥段为什么独句成段? (2分)
18.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第⑨段的理解。(2分)
19.假如你要把本文推荐给同学小宁,请把推荐理由写在下面。(3分)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20.解释文中的粗体字(4分)
辩( )去( )为( )决( )
2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B
A
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以日初出远
两狼之并驱如故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
C
及日中则如盘盂 及其日中如探汤
及鲁肃过寻阳 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2分)
A.孰为汝多知乎 B.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C.对镜帖花黄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3.试写出两个含“汤”的且与上文中的“汤”含义相同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翻译下列句子。(2分)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两小儿争论的是什么问题?(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
26. 人生是一个静悄悄的成长过程,这里面有欢乐,也有忧愁;有轻松,也有凝重;有甜美,也有苦涩;有新奇,也有平淡……请以“成长的歌谣”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有真情实感,5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 2.m chung 攒 绰 3.①深林人不知 ②思君不见下渝州 ③野渡无人舟自横 ④闲敲棋子落灯花 ⑤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⑥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弛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4.D 5.活动名称:《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你的收获:通过上网查询和与同学的交流,了解了黄河的源头、流经的省市的知识;知道黄河在历史上的灾患和今天人们如何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真正明白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6. 7.①黄鹂 白鹭 ②蝶 莺 ③鹏 牛 蛇 鼠 ④ 驴 蝉 豹 貂
8.月还没有落……喝采起来。/离平桥村……叫他“八癞子”/“都回来了!……各自回去了。 (大意是)孩子们偷罗汉豆 9..承上启下 视觉听觉 留恋 10.运用比喻手法及侧面(间接)描写,表明船行驶之快,突出孩子们驾船技术之高。 11.“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 12.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充满自信 13.文中孩子们偷豆带有游戏性质,不能视为不良行为。它重在表现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童心童趣及良好品德,同时展示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
14.记叙了女孩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在一位老婆婆的开导下,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 15、第一个“又”字,表明女孩与母亲发生的争吵不止一次,从而反映出女孩对母亲的误解之深。第二个“又”字,是第二次流泪的意思,表现出女孩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 16、表现出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见女儿回来后的欣喜,从而突出母亲爱女情深。17、突出了女孩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起强调作用。18、要求结合自身经历谈理解。例:我们在生活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却不注重体会这种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为别人的一句问候或收到别人的一份小礼物,而感动不已。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19、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谈,如成功的细节描写、生动的语言、所受教育……
20. 辩论距离是判断 21.C 22.D 23. 固若金汤 赴汤蹈火 24.这不是离太阳近的觉得热,离太阳远的觉得凉吗?25.太阳什么时候距离地球远和近的问题。
(2010-06-26 12:44:31)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9分)
1.把下列诗句抄在下面方格里,注意书写工整(3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⑴蓦( )然回首,童年的美好时光恍如昨日,成长的足迹历历在目。
⑵地球母亲不堪污染,发出一声声悲怆( )的呻吟。
⑶经过多年的积zn( ),他现在显得非常阔chu( )。
3.请你根据提示默写出下列诗文句子。(10分)
①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②夜发青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④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⑤《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
“ ”(2分)
⑥《木兰诗》中写木兰不愿接受功名利禄的赏赐而愿辞官回家的句子是 。(2分)
⑦《夸父逐日》讲述了一个巨人和太阳赛跑的故事,其结尾“ , ”
4.以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来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母亲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
A.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5.这学期你参加了什么语文实践活动?请仔细回忆一下,写出一项来,并简单谈谈你参加这项活动的收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学期你读过哪些文学名著呢?请你选择其中一部写出书名、作者及书中主人公的名字,并写出它的主要内容。(3分)
7.下列古诗和成语中都含有动物,试填写(6分):
①两个 ______鸣翠柳,一行 _____上青天。
②留连戏______时时舞,自在娇_____恰恰啼。
③____程万里 庖丁解____ 杯弓___影 抱头_____窜
④黔____技穷 噤若寒____ 管中窥____ 狗尾续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社戏(节选)(14分)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8.将选段分为三个层次,请用“|”在文中标明。文中详写的那个层次的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9.“回望”一词在文中结构上起_________________作用。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从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感觉的角度)两方面描写所见所闻,表现了我对“社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0.“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文中划出表现阿发憨厚无私的句子 (1分)
12.从文中双喜的所言所思,可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少年。(1分)
13.针对文中孩子们的行为、做法,谈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碗馄饨(13分)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2分)
15.文中加点的两个“又”字的作用各是什么? (2分)
16.文中第⑦自然段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2分)
17.第⑥段为什么独句成段? (2分)
18.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第⑨段的理解。(2分)
19.假如你要把本文推荐给同学小宁,请把推荐理由写在下面。(3分)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20.解释文中的粗体字(4分)
辩( )去( )为( )决( )
2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B
A
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以日初出远
两狼之并驱如故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
C
及日中则如盘盂 及其日中如探汤
及鲁肃过寻阳 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2分)
A.孰为汝多知乎 B.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C.对镜帖花黄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3.试写出两个含“汤”的且与上文中的“汤”含义相同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翻译下列句子。(2分)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两小儿争论的是什么问题?(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
26. 人生是一个静悄悄的成长过程,这里面有欢乐,也有忧愁;有轻松,也有凝重;有甜美,也有苦涩;有新奇,也有平淡……请以“成长的歌谣”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有真情实感,5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 2.m chung 攒 绰 3.①深林人不知 ②思君不见下渝州 ③野渡无人舟自横 ④闲敲棋子落灯花 ⑤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⑥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弛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4.D 5.活动名称:《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你的收获:通过上网查询和与同学的交流,了解了黄河的源头、流经的省市的知识;知道黄河在历史上的灾患和今天人们如何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真正明白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6. 7.①黄鹂 白鹭 ②蝶 莺 ③鹏 牛 蛇 鼠 ④ 驴 蝉 豹 貂
8.月还没有落……喝采起来。/离平桥村……叫他“八癞子”/“都回来了!……各自回去了。 (大意是)孩子们偷罗汉豆 9..承上启下 视觉听觉 留恋 10.运用比喻手法及侧面(间接)描写,表明船行驶之快,突出孩子们驾船技术之高。 11.“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得多呢。” 12.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充满自信 13.文中孩子们偷豆带有游戏性质,不能视为不良行为。它重在表现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童心童趣及良好品德,同时展示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
14.记叙了女孩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在一位老婆婆的开导下,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 15、第一个“又”字,表明女孩与母亲发生的争吵不止一次,从而反映出女孩对母亲的误解之深。第二个“又”字,是第二次流泪的意思,表现出女孩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 16、表现出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见女儿回来后的欣喜,从而突出母亲爱女情深。17、突出了女孩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起强调作用。18、要求结合自身经历谈理解。例:我们在生活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却不注重体会这种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为别人的一句问候或收到别人的一份小礼物,而感动不已。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19、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谈,如成功的细节描写、生动的语言、所受教育……
20. 辩论距离是判断 21.C 22.D 23. 固若金汤 赴汤蹈火 24.这不是离太阳近的觉得热,离太阳远的觉得凉吗?25.太阳什么时候距离地球远和近的问题。
这不是我要找的。
这个,不都考完试了么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5341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