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米和小麦是一样的产量,而价格相差那么悬殊?这样的话做农民也有差异了,北方农民苦啊!
为什么小米没有成为主食而大米却是,为什么大麦与小麦也是这样,为什么?
大麦产量也没有小麦高,出粉率也很低。不适合做成面粉。
为什么同样是粮食,大米价格比小麦贵那么多
小米是谷子碾制的,谷子的产量一般只有每亩600斤左右,出小米也就是400多斤,而小麦每亩1000斤左右
大米和小麦“缺点”明显,为何大麦和粟米还会被“挤下”神坛?
“民以食为天”,说起主食,人们的第一反应应当就是米饭或者是面食,这种餐桌上的传统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人们补充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实际上,大米和小麦并不是一开始就被称为主食的,在这之前社会中只要能满足人们生存温饱的食物大都能够被称作主食,GXTjcSl像粟米、大麦,然而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大米和小麦在社会中的主食地位得以确立。
但是大米和小麦也并不是“天生完美”的主食,小麦口感差,大米挑土地,为什么大米和小麦能挤掉粟米和大麦,确立自己的主食地位呢?
一、小麦取代粟米,确立了其在北方地区的主食地位
1.小麦品种的变革弥补了粟米春种秋收的时间段
粟米,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小米,在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小米就已经成为黄河流域一带的主食,已经流传了有将近千年的历史,因而,对于黄河流域一带的人们来说,种植粟米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和习惯,人们也积攒了丰厚的种植经验,发展出了比较先进的种植技术,所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粟米无论在种植面积还是饮食技术上都是远远超过小麦的。
一直到小麦品种的更新使得其可以与粟米相匹敌。麦是由西亚地区传入的,在中国古代地区最早出现时在商周时期,虽然一经传入就已经成为北方地区比较普遍的食物,但是还不具备能够传统食物粟米的能力,因为小麦无论是在抗旱和抗寒上都不能完全赢过粟米。
小麦同粟米一样是春http://www.rixia.cc种秋收的农作物,故而并没有可以取代的完全竞争性,直到冬小麦的出现,使得小麦可以秋天播种夏天丰收,这样一来小麦几乎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出现在百姓餐桌上的饮食。
2.小麦饮食技术的变革推动了在社会中的普及
事实上,小麦最终能够取代粟米的作用,确立主食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冬小麦的出现,而冬小麦的出现不仅缓解了因为粟米单季节种植产生的粮食危机,而且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冬小麦使得粮食种植面积和收获数量增大,受到了以粮食和农业生产为生的百姓们的欢迎,也因此受到了统治者的关注,后期小麦在社会中的推广原因大致有二。
首先自然是因为冬小麦品种的变革提高了粮食产量,在发生自然灾害的特殊时期能够保证人们的日常生存,因此统治者特别看重这一点,大力推动了小麦在农作物种植上的普及和推广。
其次是由于种植面积的扩大,社会上流通的粮食中,小麦已经与粟米不相上下了,但是小麦因为口感差,想要真正取代粟米的统治地位还差点火候,有人想出改变小麦粒装麦饭的吃法,用石磨将其碾碎,在外观和口感上向粟米靠近。
在小麦改善了其粮食产量和口感上的缺陷之后,面食的各种做法开始在北方社会中风靡起来,也推动了小麦在社会中的流行和普及,到明朝年间,北方面食为主食的格局基本确立下来。
二、大麦的淘汰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动表征
1.大麦的营养和口感较差,不适合人类食用
作为主食的食物大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正常生存,补充所需能量,其次无论是饱腹感还是所含的营养都要最好的,大麦虽然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作为主食存在,但在人们发现了更好的食物之后,大麦自然就随之被淘汰和取代了。
首先是因为大麦的生日夏养花网存条件要求较高,不容易大面积种植和存活,就注定了大麦不可能成为人们的主食,其次大麦的口感比较粗糙,在古代也被认为是边远地区下等人的食物,中国古代贵族们最开始甚至都不吃“麦”,一直到小麦的口感得到改善,加上面食的普及和风靡。
而大麦无论是口感还是作为主食含有的营养和能量,都不足以支撑人们生存,古时候因为长期食用大麦作物而生病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现在大麦常常被用作制酒的原料,而不是作为食物存在的。
2.大麦的种植条件为北方边塞一带,产量低
无论是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时期也好,还是现代经济技术十分发达的年代,大麦作为一种农作物,是有其明确的生存条件的,就像北方种小麦,南方种植水稻一样,是一种自然对物种的选择。
而大麦的种植地区大都在长城一线以北地区,内蒙古、俄罗斯、北欧这些气候比较干燥寒冷的地域,甚至最多到甘肃边界,现在大麦多在青藏高原一带种植耕作,再往南的话,气候比较湿热,不适合大麦的生存环境。
古代北欧一代因为土壤不像平原地区适合耕作种植常见的农作物,最适合的就是大麦,因而古代欧洲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将大麦作为主食,一直到十六世纪。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局限于地域和土壤因素的限制。
在种植技术和饮食技术得到改进的基础上,大麦逐渐被小麦和稻米所取代,作为面食,大麦不仅没有小麦的产量高,而且小麦适宜种植的地域还更加广泛,在制作和研磨的时候,大麦的出粉率也比较低,不适合做成面粉。
此外,随着人类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口迅速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选用产量大,劳动生产效率高的品种就为必然。因而在小麦的普及和推广之后,大麦虽然仍旧能食用,但已经不是作为主食存在了。
三、稻米的主食地位确立得益于经济重心南移
稻米的种植最早出现在江南一带,是先民们的劳动智慧筛选出来的适合生存在水乡之地的农作物,但是稻米最开始并不是作为食用的食物而存在的,在中国古代江南一带,人们以打渔为生。
因此比起北方中原地区,南方地区的农民甚少,大都是渔民,因此他们既没有关于水稻种植的经验,也没有种植农作物的先进的耕作工具,所以在他们看来,种植水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他们开垦荒地来种植水稻是一件很罕见的事情,他们也并不重视水稻的丰收,以此来保障他们的温饱。
甚至比起将稻米作为粮食食用,他们因为不愁温饱,直接将稻米发酵做成米酒饮用,这一种做法一直到现代仍然广泛沿用,甚至流传到了国外。
一直到宋朝时期越南先进的水稻品种传入中国,这种品种不仅成熟期迅速,还能够适应各种干旱等恶劣的生存环境,因而直接促进了南方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甚至这一时期人口也因此迅速增长。
除此之外,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北方地区南迁的大量人口,不仅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南方优越的自然和土地资源的开发,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还带来了先进的粮食种植经验和耕作技术,提高了作物产量。
甚至人口的大增长直接刺激了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间接上也推动了小麦和水稻在主食界的普及,奠定了他们的主食地位。因为北方地区可以用于耕作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而人口却一直在增长,无奈人们只能南迁,开发南方地区丰富的土地资源,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产量。
北方人虽然仍旧维持着对于面食的喜爱,南方人也在人口大爆炸的基础上将稻米提到主食的地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人口的饮食习惯渐渐趋向一致,面食的各种做法和稻米的口感都是造就他们受人们喜爱的重要因素,此外,北方面食,南方米食的格局就此奠定,随之小麦和稻米的主食地位也毋庸置疑的确立下来。
四、结论
从以上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历史上不同阶段,粟米和大麦各自都是作为主食存在过的,但是随着稻米和小麦的出现,人们发现了更容易种植、产量更高、口感更好的农作物,自然就会抛弃那些不足够好的作物品种。
古代的土地资源虽然不能说是寸土寸金,但由于受到技术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人们没有办法抵御天灾对粮食的控制,为了维持住正常的温饱,人们只能选择产量更多,更容易生存,适应能力更强,更能抵御自然灾害的农作物。
虽然稻米的种植确实也“挑地”,但中国古代南方地区适合水稻生存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都满足,所以这也并不是什么问题,而小麦的口感早在古代拥有智慧的劳动人民就已经解决了,研磨成更加细密的面粉,小麦的口感就完全被面粉所取代了。
高粱也是一种粮食,为什么现在却很少有人种植了?
高粱算是一个质量比较高的粮食。特别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里,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高粱都曾得到大面积性种植。随着人们圣生活水平的提高,基本生活条得到了改善,高粱种植已经渐渐消失。
高粱既耐旱,又耐涝,根非常深,须根系发达。所以,高粱十分适合干旱、肥力低的土地。高粱秸秆可以编席,如果再插入红秫秸的花纹,还是很美观的。葶子(最上面一节)可以做笊篱、饭筐、女孩做针线活的针线筐。最上面是高粱的种子果实。谜语有云:“青竹竿十八节,上面坐个红脸关二爷”。脱了粒叫笤帚毛子,可以做笤帚,可以做刷锅的把子。当然,高粱杆用麻绳连一起还可以晾晒东西,透风晒得快。穷苦人家也可以盖茅草屋用。
高粱米口感差。吃过高粱米的人都记忆深刻,口感粗糙、味道有点苦涩,最主要的是采收回来的高粱种子要加工成高粱米,有点麻烦。以前没有特殊的工具,我们常用石臼来舂高粱,使之脱壳,很是费力。做成米饭或者粑粑,偶尔吃一两顿还可以,时间长了就没人吃了,所以现在很少人种植了,时不时会看到田边地脚种植有几棵,也只是为了做刷锅把而故意栽种的。
农民不种高粱,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产量不高的问题,而是没有销售渠道的问题。当有销售渠道之时,我相信很多农民都会种高粱而弃玉米的,因为种植高粱比玉米收益高呀,差不多高出一倍呢!由于高粱不能当主粮,只能当作配粮,市场上销量的确有限,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市场量而言,除了酒厂收购,别无它途。
高粱成长的能力太强了。高粱实际上是环境中适应性最强的粮食作物,甚至是其中之一。当然,即使在引入玉米之后,玉米也比大米和小麦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主要是因为它的耐旱植物特性,特别是当它用于非食用领域时,例如饲料和生物质汽油。产量极低。
高粱的价格高于大米和玉米,但产量很不高,而且不经济。口感差,基本上只能酿酒,或者加工成其他产品。稻草用处不大,只能做成几把扫帚。如果它被加工成饲料,牲畜不喜欢吃它。附加值低。土地贫瘠,不利于来年的耕种。高粱的根和日夏养花网茎非常坚硬,即使在第二年也不容易腐烂。这很糟糕。高粱产量不低。优良品种的产量高于优良玉米、小麦和水稻。高粱的蛋白质和糖含量仍然很高,高于玉米。
高粱也有明显的缺点。高粱缺乏赖氨酸和色氨酸。高粱淀粉和蛋白质有很强的结合键,使酶难以分解,即难以消化。高粱单宁多,味道苦,适口性差。最后,高粱容易受到鸟的伤害,尤其是麻雀。因为它的颗粒小,皮薄,所以对鸟类来说非常可口,自然成为各种鸟类的口粮。为了提高人和动物的适口性,近年来一些高甜高粱品种得到了推广,当然它们更适合鸟类。小规模种植不会有收获
高粱茎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生活材料。农村自建房屋的“屋顶”都是用高粱秆做的,这是一种自建房屋材料。种了高粱。除了吃高粱米,稻草还能卖些钱来补贴家用。
我国高粱种植面积也有几千万亩,但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和西北地区,此外,其他地区也很少有大面积分布。然而,由于玉米价格上涨,许多农民选择种植玉米。目前,高粱已被列为杂粮,不是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缩小。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自身原因,二是外部原因。究其原因,是由于受品种限制,高粱产日夏养花网量低,口感差。在大多数情况下,它被用作饲料或工业加工。外因是国外高粱价格太便宜,国内高粱价格没有优势,种植面积自然就不景气!
高粱的产量低于水稻和玉米,效率低。高粱亩产不足500公斤,玉米接近1000公斤,水稻超过1000公斤。因此,在许多农民看来,种植高粱的收入仍然低于玉米,而且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所以卖粮比卖高粱容易。因此,许多人仍然选择种植玉米和水稻。
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把高粱作为饲料。这并不是因为高粱营养不良。它的营养与玉米相似。原因是高粱种皮含有大量的单宁,使高粱口感苦涩,容易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胶体,很难消化;这也是吃高粱面包容易膨胀的原因。
进口高粱价格低廉,蚕食了国内高粱市场。众所周知,美国高粱占中国进口高粱的绝大多数。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高粱进口424万吨,但我国高粱总产量并不高。因此,由于自身产量和用途的限制,再加上国外同类低成本产品的竞争,在整体效率上没有优势,导致我国高粱种植面积整体偏低,产量有限。
高粱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耐瘠薄等特点。是退耕还林作物的主要选择。可用于酿酒、饲料、食品、酿造食醋、能源等用途。是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物之一。随着中国对美国高粱进口的限制,国内高粱的发展机遇已经到来,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我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人选择种植高粱。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