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黄瓜病害有哪些?

2022-04-21 15:38:57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76

黄瓜病害

叶面上出现黄色点状,边部发黄。急!!!!!!!!谢谢
英文名 Cucumber Corynespora target leaf spot

病原 山扁豆生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 Curt.)Wei.,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寄主 寄主范围广,为害十字花科、葫芦科、茄科等蔬菜20余种。

危害 以保护地受害严重。春保护地一般在3月中旬开始发病,4月上中旬后病情迅速扩展,至5月中旬达发病高峰。田间主要危害叶片,以中下部叶片受害严重。一般病田叶发病率为10%~25%,严重时可达60%~70%,甚至100%。

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为害症状
病菌以危害叶片为主,严重时蔓延至叶柄、茎蔓。叶片正、背面均可受害,叶片发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直径约l毫米左右。当病斑直径扩展至1.5至2毫米时,叶片正面病斑略凹陷,病斑近圆形或稍不规则,有时受叶脉所限,为多角形,病斑外围颜色稍深呈黄褐色,中部颜色稍浅呈淡黄色,患病组织与健康组织界线明显。发病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多为圆形,少数多角形或不规则,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至15毫米,圆形或不规则形,对光观察叶脉色深,网状更加明显,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眼状靶心。严重时多个病斑连片,呈不规则状。发病严重时,病斑面积可达叶片面积的95%以上,叶片干枯死亡。重病株中下部叶片相继枯死,造成提早拉秧。

病原物

(1)形态:分生孢子梗细长,单生,不分枝,有隔膜1~7个,黄褐色,大小(90~320)微米(5.75~12)微米。分生孢子倒棍棒形,壁厚,基部膨大,顶部钝圆,有10~20个隔膜,大小(39.6~164.8)微米(11.8~17.2)微米。

(2)特性:生长适温为30℃左右,产孢适温为http://www.rixia.cc25℃,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孢子形成和萌发需要高湿。光照能促进菌丝的生长30℃。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pH值以5~6,但对孢子的产生有抑制作用。PDA培养基培养2天后菌落直径0.8~1.2厘米,菌丝白色,菌落疏松。5天后,菌落直径2~2.8厘米,中央0.1~0.2厘米范围内颜色变深,呈浅褐色,菌丝生长紧密,且向上突起,而菌落外围颜色较浅,生长疏松。8天后菌落颜,中央黄褐色至深褐色,次之为浅褐色,外围白。

侵染循环

病原以分生孢子丛或菌丝体在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病菌借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各地发病多见于黄瓜生长中后期。

发生因素

病原具有喜温好湿的特点,病菌侵入经潜育6~7天后发病,高湿或通风透气不良的条件下易发病;气温25~27℃,湿度饱和的条件下发病重;温差大也有利于发病。

(1)品种抗性:品种对病情的影响:品种间抗病性存在着显著差异,平均病情指数可相差20左右。如津春3号在相同条件下受害明显较轻。

(2)环境:①土壤肥沃,底肥充足,黄瓜植株生长健壮的田块,靶斑病发生较轻;肥力不足,土壤贫瘠,植株长势较弱,叶片色黄,质地较薄,则发病严重。②大水漫灌,放风不及时,田间湿度较大的田块,往往发病较重;保护地中缓冲室及过道附近发病明显较轻;灌后遇雨,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适时轮作 发病田应与非寄主 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彻底清除现残株,减少初侵染源。搞好棚内温湿度管理,注意放风排湿,改善通风透气性能。

2、种子消毒 该病菌的致死温度为55℃,可采用温汤浸种的办法:种子用常温水浸种15分钟后,转入55℃至60℃热水中浸种10至15分钟,并不断搅拌,然后让水温降至30℃,继续浸种3至4小时,捞起沥干后置于25℃至28℃处催芽,可有效消除种内病菌。用温汤浸种最好结合药液浸种,杀菌效果更好。

3、加强栽培管理 及时清除病蔓、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减少初侵染源。控制空气湿度,实行起垄定植,地膜覆盖栽培,于膜下沟里浇暗水,减少水分蒸发,要小水勤灌,避免大水漫灌,注意通风排湿,增加光照,创造有利于黄瓜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菌萌发侵入的温湿度条件。

4、药剂防治 可用os施特灵水剂(0.5%氨基寡糖素)400至600倍,或s-诱抗素喷雾预防。发病后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或40%施佳乐悬浮剂5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倍液,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40%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续喷治2至3次,发病严重的,加喷铜制剂,可喷施64%可杀得叁千1500倍液,或30%硝基腐殖酸铜可湿性粉剂600至800倍液,叶面喷雾,轮换交替用药。在喷药液中加入适量的叶面肥效果更好。喷药重点为中、下部叶片。

保护地栽培,每次用45%百菌清烟剂熏烟3.75千克/公顷熏烟;或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15千克/公顷。
病害判断: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拉丁学名:Pseudomonas syringae pv.1achryrnas(Smlth et Bryan)
为害作物:除黄瓜外,还为害南瓜、丝瓜和甜瓜、西瓜、西葫芦、葫芦等。
为害症状:幼苗期子叶上产生圆形或卵圆形水浸状病斑稍凹陷,后变褐色于枯。成株期叶片上初生针头大小水浸状斑点,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上产生乳白色黏液,即菌脓,于后成一层白色膜,或白色粉末状物,病斑后期质脆,易穿孔。茎、叶柄及幼瓜条上病斑水浸状,近圆形至椭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常开裂,潮湿时瓜条上病部溢出菌脓,病斑向瓜条内部扩展,沿维管束的果肉变色,一直延伸到种子,引起种子带菌。病瓜后期腐烂,有臭味,幼瓜被害后常腐烂、早落。
细菌性角斑病常与霜霉病相混淆,识别时可注意区分:①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产生白色菌脓,干燥后为白色膜状或粉末状,这与霜霉病叶背病斑上长出的紫黑色霉层不同;②叶部病斑后期穿孑L,与霜霉病后期不穿孔不同;③为害瓜条,腐烂有臭味,霜霉病不为害瓜条。
细菌性角斑病也容易与黑星病混淆,其主要区别是:①细菌性角斑病在叶片上的病斑多角形,受叶脉限制,后期病斑脱落穿孔,黑星病病斑初圆形至椭圆形,不受叶脉限制,叶脉也可受害,后期病斑星状开裂;②细菌性角斑病为害后黄瓜病部溢出乳白色菌脓,黑星病病部生出琥珀色胶状物;③细菌性角斑病病瓜病部湿腐,有白色菌脓,黑星病病瓜病部凹陷,龟裂,不湿腐,潮湿时生灰黑色霉层。
病原菌形态特征:菌体短杆状,极生鞭毛1-5根,有荚膜,无芽孢。病菌生长温度4-39℃,最适24-28C,48~50℃经10分钟致死。
分类属性:丁香假单胞杆菌
分布区域:南北都有发生
发病特点:病菌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病菌靠种子远距离传播病害。土壤中的病菌通过灌水、风雨、气流、昆虫及农事作业在田间传播蔓延。病菌由气孔、伤口、水孔侵入寄主。发病的适宜温度18一26℃,相对湿度75%以上,湿度愈大,病害愈重,暴风雨过后病害易流行。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重茬,氮肥过多,钾肥不足,种植过密的地块,病害均较重。
防治方法:
(1)无病瓜上采种 种子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90分钟,清水冲洗后催芽播种,或用新植霉素3 000倍液浸种30分钟,再用清水浸4小时,捞出催芽播种。
(2)加强栽培管理 重病田与非瓜日夏养花网类蔬菜轮作2年以上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雨后做好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3)清洁http://www.rixia.cc田园 生长期及时清除病叶、病瓜,收获后清除病残株,深埋或烧毁。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新植霉素5 000倍液、30%琥胶肥酸铜(DT杀菌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
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2%松脂酸铜(绿乳铜)乳油300-400倍液,或7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次,连续喷3~4次。铜制剂使用过多易引起药害,一般不超过3次。喷药须仔细周到地喷到叶片正面和背面,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常用药剂: 新植霉素 琥胶肥酸铜(DT杀菌刑)可湿性粉剂 琥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 可杀得可湿性粉剂 加瑞农可湿性粉剂 松脂酸铜(绿乳铜)乳油 甲霜铜可湿性粉剂
用一遍净加斑治可以治疗。

黄瓜主要的病虫害有哪些

1.黄瓜霜霉病 1.1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幼苗感病,子叶正面出现圆形鲜黄色病斑,在盛瓜期达到高峰。叶片初生水渍状病斑,之后扩大连接成大病斑,严重时病叶卷曲呈黄褐色干枯,叶背病斑长出浓密紫灰色至紫黑色霉。 1....
2.黄瓜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又称蔓割病,是保护地黄瓜的严重病害,尤其是连作的大棚、温室为害更重。一般种植年限短的棚室发病率为5% ~ ...
3.黄瓜白粉病 3.1 症状 黄瓜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果实一般不受害

黄瓜的病虫害都有哪些?该如何正确防治?

症状主要是对叶造成伤害,幼苗减病,子叶正面出现圆形亮黄色斑点,扩大后呈黄褐色,叶背面长满紫色真菌层。性周期开花结果后发病较多,表现时间达到顶峰,特别是结果部位功能叶发病最多。叶子下矿泉水渍状斑点逐渐由浅黄色变为鲜黄色,斑点被叶脉限制为多边形形状,放大后连接成大的病点。严重的时候,病叶从叶边向上卷曲,黄褐色干燥,早晚和空气湿度高的时候,叶等迹象成为水渍,长到深紫色到紫色霉菌。

发病规律我国北方冬季温室种植黄瓜继续产生病菌孢子囊,是第二年塑料大棚和露地黄瓜的主要感染源。病菌经过春夏秋季各株黄瓜,最终传入温室黄瓜。孢子囊主要通过气流传播,雨水飞溅和塑料大棚内的水滴会引起近距离传播。田地的发病往往在通风不好的潮湿地方先形成发病中心,然后向四周扩散。环境条件适当的话,大约只有10 d会扩散到战前。特别是早期中心病,株多,菌源丰富,病情发展迅速,凶猛。

温湿度对该病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影响。高湿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前提,当相对湿度在83%以上时,一两天内形成病尾孢子囊,当相对湿度在50% ~ 60%以下时,病害发展缓慢或停止。气温为10 ~ 25时,病菌均可入侵,16 ~ 22比较适宜,湿度达到饱和状态时,可经过6 ~ 24H产生大量孢子囊。在多雨、多雾、多露水的条件下,夜间叶面水滴或水膜存在时间长,或者昼夜温差大,病害严重。

预防和治疗方法

改善1.3.1栽培技术,将高地膜覆盖和滴灌栽培相结合,不仅地温高,田间湿度低,结露少,可明显减少霜霉病。增加基础肥料,结黄瓜前少浇水,多耕种。结果期追施氮肥防止洪水泛滥等措施均可减少发病。

1药剂要加强,在正餐前发现病菌,分药后移植。加强餐后预测预报,一旦发现中心病股,及时对药。喷雾防治要在晴天上午进行。涂抹药必须均匀地喷洒在叶子背面。否则可以降低预防效果。黄瓜苗期发病可以先撒一次药,带药定食。发现正餐后的病叶时,要及时清除,并立即喷药。常用药剂为75%白菌清增湿粉500倍液,70%大参锌增湿粉500倍液,一般用7 ~ 10D喷雾一次,根据病情喷洒三四次。

黄瓜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又称蔓割病,是保护地黄瓜的严重病害,特别是连作的塑料大棚或温室更有害。一般种植年限短的棚子室发病率为5% ~ 10%,随着年限的增加,病害加重,严重的发病率不能种植50%以上。2.1症状黄瓜可在苗期发病,芽茎下部呈黄褐色,子叶枯萎。发病初期,瓶柱叶由下而上慢慢枯萎,叶色为黄绿色,植物白天枯萎,早晚恢复正常。病株的茎下部、节、节之间出现黄褐色斑点,经常流出明胶,病部容易开裂,有时茎下部一侧从茎底向上凹陷形成死亡部位。潮湿时,斑驳的表面会生出白色到粉红色的真菌层。切开茎下部,可以看到血管团变成褐色,这是枯萎病的重要特征。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株迅速枯萎死亡。从发病到整个株枯萎死亡持续7 d左右。病株易拔,病害严重时,可使整个咖啡豆黄瓜枯萎死亡。

2发病规律土壤中长期生存的病原体是病害的主要感染源,因此,重作病严重,重作次数越多,土壤中积累的病菌越多,发病越严重。土壤高湿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使根部积水枯萎蔓延。病菌发育最佳温度为24 ~ 27,吐温为24 ~ 30时病害发展迅速。

预防和治疗方法

种子消毒市面上的种子可以包好种子剂直接播种。未包装种子剂的种子在55C温水中浸泡15 min后发芽,或50%多菌灵加湿粉500倍液浸泡1 h后发芽,或干种子经过70C温度烤72 h后发芽。

要加强种植管理,采用高英和地膜栽培,充分给予副食肥料,低地温时少浇水,勤耕促进根发育,提高植物性抗性。结果期避免洪水泛滥,雨后及时排水。

膜室土壤消毒剂处理667 m2为50%多菌灵加湿粉,与30公斤微干土混合,黄瓜定植时适用沟或血丝。

症状白粉是果类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柄和茎。果实一般不会受到伤害。发病初期叶子的正,背面都是白色的,几乎是圆形的小粉饼。条件合适时,粉饼迅速扩大,连接到边缘不明显的宽广白粉地区,甚至覆盖整个叶面,后期白粉变成灰白色。病叶枯黄,一般不掉,严重时植物枯萎死亡。

发病规律的天气比较干燥,气温为16 ~ 25,白粉病很容易流行。河南省中部,保护地黄瓜3 ~ 4月是性勃起,露地黄瓜5 ~ 6月是性勃起。温室和塑料大棚黄瓜湿度高,温度高,有利于盆生孢子的大量繁殖和病害的迅速扩散。

预防和治疗方法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25%三唑酮湿粉2000倍液,50%甲吐不畅的增湿粉800倍液,每隔7 ~ 10D喷洒一次,可连续使用两三次。要注意药物浓度,避免在绝技和高温下使用。3.3.2加强种植管理,避免温室栽培脆弱白粉的花,为底肥配适量的磷、钾肥。黄瓜种植不能过度。加强田间通风和室内通风,降低湿度。生长中后期要适当追肥,不仅要防止植物生长,还要防止偷腥。

黄瓜的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立枯病等。一旦发现植物生病,应该使用植物专用防虫剂,均匀的喷洒在植物叶片上,用药期间不能浇水,否则没有效果。
地老虎,是很多种植黄瓜出现的害虫病,可以用虫螨净、吡虫啉等药物可以杀虫。
黄瓜虫害大多为叶片虫,这种害虫喜欢啃食黄瓜叶片,导致黄瓜生长不良,长势下降,在黄瓜出现这种病症时要注意立即喷洒杀虫剂,按时施肥浇水,确保无虫害侵扰。

黄瓜生理病害都有哪些?

黄瓜霜霉病是影响黄瓜产日夏养花网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对黄瓜的危害较大,幼苗及成株都有可能受害,染病后叶子会逐渐生成斑块,发展到最后会造成整片叶子干枯。要想取得一个好的产量,防治霜霉病要及时,防治时不要一味依赖喷施农药,也要结合生态防治

1.做好种子处理,黄瓜种在播种之前可用温水恒温浸泡20分钟,再在冷水中浸泡3-4小时,之后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多福可湿性粉剂1:1混剂进行拌种。

2.科学耕种,黄瓜的种植最好是与辣椒等套种,或与禾本科的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在种植时要选择地势较高,通风较好,利于排灌的地块

3.合理栽培,黄瓜霜霉病原菌适宜的温度为16-24℃,所以如果黄瓜种植过度集中,不利于通风,反而利于病原菌的蔓延,最好是保持在3700~3800株/667平方米。及时吊蔓,确保空气畅通,降低空气湿度。灌水量及灌水时间要合理,最好是在晴天的上午。

一、造成冷、冻害的原因。

1、低温和低温持续时间。温度降得愈低,低温时间持续愈长,黄瓜冷、冻害愈重;反之愈轻。       

2、突然性降温和受害后天气状况。气温若逐渐下降,冷、冻害则轻。如果低温后遇晴朗天气,会加重冷、冻害;反之,低温后逢多云天气,气温逐渐回升,有利于受害黄瓜逐渐恢复正常www.rixia.cc生理活力,冷、冻害则轻。

二、冷、冻害的预防措施。

1、采用嫁接苗。据调查,同一温室内未嫁接植株的全株萎蔫率达10%以上,而嫁接植株只有1%左右。

2、适当浇水施肥。立春前,温室黄瓜易受寒流袭击,要少施氮肥,同时控制浇水,以免引起徒长。调查发现,徒长植株受冷、冻害较重。

3、熏烟防寒。在寒流来时,每隔2小时点一些秸秆发烟,可减轻冷、冻害。但熏烟量不可过大。否则会熏死植株。

4、避免低温后过快升温。黄瓜受持续低温危害后,遇晴时不要马上掀草苫,而要逐步掀开草苫,避免温度的急剧升高。

三、冷、冻害的补救措施。

1、加强肥水管理,防止叶片早衰。茎端青枯后,应加强肥水管理,延长主蔓原有叶片的光合功能期。在晴朗天气,白天室温28℃左右。夜温不低于12℃时,每周膜下灌水1次,每两周结合浇水施碳酸氢铵1次,每次每亩20公斤。

2、整枝。恢复正常生长后,植株营养水平相对充足,侧枝和回头瓜均大量产生。但侧枝上的瓜商品性差,且植株主蔓已有一定的长度,故对所有的侧枝视生长情况留1叶~3叶摘心,以期形成一个多月的产量高峰期。

首先是缺素造成的叶片黄边。一方面是营养元素缺乏造成的叶片黄边,如缺钾,中下部叶片黄环叶;缺钙,顶部叶片镶金边。解决方法:及时补充钾肥、叶面喷施螯合态钙肥等,必要时可以随水冲施结合叶面喷施相结合。另一方面是根系受伤导致营养元素吸收不足造成的叶片黄边。因为农事操作导致根系自身受伤或浇水等原因导致沤根,会降低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造成叶片黄边。解决方法:要及时冲施养护根系,促进根系生长的肥料,以尽快促进根系长出新根。

黄瓜的主要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1)黄瓜霜霉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浸状黄色小斑点,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至深褐色。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病情由植株下部逐渐向上蔓延,茎、卷须、花梗等均能发病。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全叶黄褐色干枯卷缩,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健壮植株,采用地膜覆盖,合理浇水,加强放风管理,控制田间温、湿度,特别要防止叶片结露或产生水滴。设施栽培可采用高温闷棚法控制发病,具体做法是:在霜霉病发生初期,于晴天中午密闭大棚,使棚内温度上升至45℃,维持恒温2小时,隔7~10天再处理1次,闷棚前须浇透水,闷棚后须大放风。 发病初期,选用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20~25克/亩,或52.2%霜脲氰恶唑菌铜可湿性粉剂60克/亩,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克/亩,或25%嘧菌酯悬浮剂30~50克/亩,对水喷雾。间隔6~7天,视病情防治2~3次。设施内可用百菌清粉尘剂喷粉或烟雾剂熏治。注意在采收前10~15天不要用药。 (2)黄瓜白粉病发病初期叶面产生圆形白粉斑,后逐渐扩大到叶片正、背面和茎蔓上,病斑连成片,整叶布满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有时病斑上产生小黑点。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设施内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发病初期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40毫升/亩,或25%嘧菌酯悬浮剂30~50克/亩,对水喷雾。间隔7~10天,视病情防治2~3次。注意在采收前10~15天不要用药。 (3)黄瓜灰霉病病菌多从开败的花侵入使花腐烂,并长出淡灰褐色的霉层,进而向瓜条侵入。花和幼瓜的蒂部初为水浸状,逐渐软化,表面密生灰绿色霉,致果实萎缩、腐烂,有时长出黑色菌核。叶片被害一般由落在叶面的病花引起,并形成大型的枯斑,近圆形至不整齐形,表面着生少量灰霉。烂瓜和烂花附着在茎上时,能引起茎部腐烂。 防治方法:加强通风散湿;清除病株残体,及时摘除病果、病叶及病花;发病初期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克/亩,或40%略霉胺可湿性粉剂57克/亩,对水喷雾。间隔6~7天,视病情防治2~3次。注意在采收前10~15天不要用药。 (4)细菌性角斑病初为水渍状浅绿色斑点,渐变淡褐色,背面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后期病斑中部干枯脆裂,形成穿孔。潮湿时病斑上溢出白色或乳白色菌脓,不同于霜霉病。果实和茎上染病,初期也呈水浸状,严重时溃疡或裂口,溢出菌液,病斑干枯后呈乳白色,中部多生裂纹。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种子用1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设施栽培时采取地膜覆盖、膜下浇水、小水勤浇等灌溉措施,并进行合理放风,降低棚内湿度;发病初期用20%噻菌铜悬浮剂100克/亩,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200克/亩,对水喷雾。间隔6~7天,视病情防治2~3次。注意在采收前10~15天不要用药。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黄瓜病害有哪些?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41349.html

上一篇:红掌的叶子肥大但花很少什么原因引起的

下一篇:有没有不需要组队一个人就可以玩的免费网游?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