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生物分类表(动物、植物、病毒、真菌、细菌)

2022-04-14 18:38:52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87

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这都是有细胞的。病毒没有细胞也是一类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界(Kingdom)是生物科学分类法中最高的类别。一开始人只将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界,微生物被发现后,也长时期被分入动物或植物界:好动的微生物被分入动物界,有色素(藻类)的或细菌被分为植物,有些甚至被同时放入两界。后来,没有细胞核的细菌被独立为一界,再后来真菌被分出植物界,也成为独立的一界,最后自立为界的是古细菌。
最新的基因研究发现这种分类法并不十分正确,因此引入了域作为生物最高的类别。现有的生物被分入非细胞生物域、真核生物域或原核生物域,没有成型的细胞核的生物(细菌和古细菌)被分入原核生物。只有在真核生物中还有界的分法。真核生物中分四个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总共九个界:
类病毒界
病毒界
古细菌界
细菌界
蓝藻界
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
植物界
动物界
嗯..病毒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它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复制..!
病毒也是有细胞的,产生的毒素才没有细胞。
不是

谁有详细的生物分类表

界门纲科属种皆有才可
藻类植物(Algae)
1.1 蓝藻门(Cyanophyta)
蓝藻纲 (Cyanophyceae)
l 色球藻目 (Chroococcales)
l 管胞藻目(Chamaesiphonales)
l 颤藻目(Osillatoriales)
1.2 裸藻门 (Euglenophyta)
裸藻纲 (Euglenophyceae)
l 裸藻目(Euglenales)
l 柄裸藻目(Colaciales)
1.3 金藻门 (Chrysophyta)
金藻纲 (Chrysophyceae)
l www.rixia.cc 金胞藻目(Chrysomonadales)
l 根金藻目(Rhizochrysidales)
l 金囊藻目(Chrysocapsales)
l 金球藻目(Chrysosphaerales)
l 金枝藻目(Phaeothamniales)
1.4 甲藻门 (Pyrrophyta)
纵裂甲藻纲(Desmophyceae)
l 原甲藻目(Prorocentrales)
横裂甲藻纲(Dinophyceae)
l 多甲藻目(Peridi-niales)
l 变形甲藻目(Dinamoebidiales)
l 胶甲藻目(Gloeodiniales)
l 球甲藻目(Dinococcales)
l 丝甲藻目(Dinotrichales)
1.5 黄藻门(Xanthophyta) (Chromophyta)
黄藻纲 (Xanthophyceae)
l 异鞭藻目(Heterochloridales)
l 根黄藻目(Rhizochloridales)
l 异囊藻目(Heteroglocales)
l 柄球藻目(Mischococcales)
l 异丝藻目(Heterotrichales)
l 气球藻目(Botrydiales)
1.6 硅藻门 (Bacillariophyta)
中心硅藻纲
l 圆筛藻目
l 根管藻目
l 盒形藻目
羽纹硅藻纲
l 无壳藻目
l 单壳藻目
l 短壳藻目
l 双壳藻目
l 管壳藻目
1.7 绿藻门(Chlorophyta)
绿藻纲(Chlorophyceae)
l 团藻目(Volvocales)
l 四胞藻目(Tetrasporales)
l 色球藻目(Chlorococcales)
l 丝藻目(Ulotrichales)
l 胶毛藻目 (Chaetophorales)
l 石莼目(Ulvales)
l 溪菜目(Prasiolales)
l 鞘藻目(Oedogoniales)
l 刚毛藻目(Cladophrales)
l 管藻目(Siphonales)
l 管枝藻目(Siphonocladales)
l 绒枝藻目 (Dasycladales)
l 双星藻目(Zygnematales)
1.8 轮藻门 (Charophyta)
轮藻纲(Charophyceae)
l 轮藻目
1.9 褐藻门 (phaeophyta)
等世代纲
不等世代纲
无孢子纲
1.10 红藻门 (Rhodophyta)
红藻纲
l 紫菜亚纲
l 真红藻亚纲
2 地衣植物门 (Lichenes)
l 子囊衣纲(Ascolichens)
l 担子衣纲(Basidiolichens)
l 半知衣纲(Deuterolichens)
3 苔藓植物门 (Bryophyta)
3.1 苔纲(Hepaticae)
l 藻苔目
l 地钱目
l 美苔目
l 囊果苔目
l 叶苔目
3.2 藓纲(Musci)
l 泥炭藓亚纲(Sphagnidae)
l 黑藓亚纲(Asdreaeidae)
l 真藓亚纲(Bryidae)
3.3 角苔纲 (Anthocerotae)
4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4.1 石松亚门 (Lycophytina)
石松纲 Lycopsida
4.2 水韭亚门 (Isoephytina)
水韭纲 Isoetinae
水韭目 Isoetales
水韭科 Isoetaceae
水韭属 Isoetes spp.
4.3 楔叶蕨亚门 (Sphenophytina)
楔叶蕨纲 (Sphenopsida)
木贼目 (Equisetales)
木贼科 (Equisetaceae)
木贼属 (Equisetum)
4.4 裸蕨亚门 (Psilophytina)
裸蕨纲 Psilopsida
松叶蕨目 Psilotales
松叶蕨科 Psilotaceae
4.5 真蕨亚门 (Filicophytina)
l 厚囊蕨纲 (Eusporangiopsida)
l 原始薄囊蕨纲 (Protolyptosporangiopsida)
l 薄囊蕨纲 (Leptosporangiopsida)
5 种子植物门 (Spemaiophyla)
5.1 裸子植物亚门 Gymnospermae
5.1.1 银杏纲 (Ginkgopsida)
银杏目 Ginkgoales

o 银杏科 Ginkgoaceae

&, lt;,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pt; FONT-FAMILY: Wingdings; mso-bidi-font-size: 13.5pt; mso-fareast-language: ZH"> 银杏属 Ginkgo

银杏 Ginkgo biloba

5.1.2 松柏纲 (Coniferopsida)
l 科达目(已绝种)
l 伏脂杉目(已绝种)
l 松柏目 (Coniferales)
5.1.3 苏铁纲 (Gycadopsida)
l 种子蕨目 (Pteridospermae)(已绝种)
l 开通目 (Caytoniales)(已绝种)
l 本内苏铁目 (Bennettitales)(已绝种)
l 苏铁目(Cycabales)
5.1.4 买麻藤纲 (Gnetopsida)
l 买麻藤目 (Gnetales)
l 麻黄目 (Ephedrales)
l 百岁兰目 (Welwitschiales)
5.1.5 红豆杉纲(Taxopsida)
l 红豆杉目 Taxales

5.2 被子植物亚门(木兰门)Angiospermae或Magnoliophyta或flowering plants
5.2.1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 Liliopsida
5.2.1.1 百合亚纲 Liliidae
百合目 Liliales
l 百合科 Liliaceae
蒜属: 蒜, 洋葱, 韭菜
l 风信子科 Hyacinthaceae
风信子属 Hyacinthus :风信子 Hyacinth
l 田葱科 Philydraceae
l 龙舌兰科 Agavaceae
l 鸢尾科 Iridaceae
l 百部科 Stemonaceae
l 菝葜科 Smilacaceae
l 薯蓣科 Dioscoreaceae
l 蒟蒻薯科 Taccaceae
兰目 Orchidales
l 兰科 Orchidaceae
l 水玉簪科 Burmanniaceae
5.2.1.2 泽泻亚纲 Alismatidae
泽泻目 Alismatales
水鳖目 Hydrocharitales
茨藻目 Najadales
霉草目 Triuridales
5.2.1.3 槟榔亚纲 Arecidae
槟榔目 Arecales
环花草目 Cyclanthales
露兜树目 Pandanales
天南星目 Arales
l 天南星科 Araceae
l 浮萍科 Lemnaceae
5.2.1.4 鸭跖草亚纲 Commelinidae
鸭跖草目 Commelinales
谷精草目 Eriocaulales
帚灯草目 Restionales
灯心草目 Juncales
莎草目 Cyperales
l 禾本科 Poaceae
竹 Bamboo
l 莎草科 Cyperaceae
香蒲目 Typhales
5.2.1.5 姜亚纲 Zingiberidae
姜目 Zingiberales
l 美人蕉科 Cannaceae
l 闭鞘姜科 Costaceae
l 赫蕉科 Heliconiaceae,蝎尾蕉科。
l 兰花蕉科 Lowiaceae
l 竹芋科 Marantaceae
l 芭蕉科 Musaceae
l 鹤望兰科 Strelitziaceae,旅人蕉科。
l 姜科 Zingiberaceae
凤梨目 Bromeliales
5.2.2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 Magnoliopsida
5.2.2.1 木兰亚纲 Magnoliidae
木兰目 Magnoliales
樟目 Laurales
胡椒目 Piperales
睡莲目 Nymphaeales
马兜铃目 Aristolochiales
八角茴香目Illiciales
毛茛目 Ranunculales
l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毛茛属 Ranuculus
芍药属-- 芍药-牡丹
罂粟目 Papaverales
l 十字花科
萝卜属
5.2.2.2 金缕梅亚纲 Hamamelidae
金缕梅目 Hamamelidales
l 悬铃木科Platanaceae
悬铃木属--英桐 - 美桐 - 法桐
杜仲目 Eucommiales
荨麻目 Urticales
l 榆科 Ulmaceae
朴属--白榆-榔榆
榆属--黑弹树
l 桑科 Moraceae
桑属--桑树
构树属--构树
柘树属--柘树
胡桃目 Juglandales
l 胡桃科 Juglandaceae
核桃属--核桃
枫杨属--枫杨
山毛榉目 Fagales
l 桦科 Betulaceae
5.2.2.3 石竹亚纲 Caryophyllidae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l 仙人掌科Cactaceae
l 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
蓼目 Polygonales
5.2.2.4 五桠果亚纲 Dilleniidae
五桠果目 Dillaniales
l 芍药科Paeoniaceae
山茶目 Theales
l 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
猕猴桃属--猕猴桃
锦葵目 Malvales
l 锦葵科 Malvaceae
木槿属 Hibiscus
l 梧桐科Sterculiaceae
l 椴树科Tiliaceae
猪笼草目 Napenthales
堇菜目 Violales
l 葫芦科Cucurbitaceae
l 西番莲科Passifloraceae
l 柽柳科Tamaricaceae
杨柳目 Salicales
l 杨柳科Salicaceae
杨属 - 毛白杨 - 加杨 - 青杨 - 大官杨
柳属--旱柳 - 垂柳 - 杞柳
杜鹃花目 Ericales
柿目 Ebenales
l 柿科Ebenaceae
柿树属--柿树 - 软枣
5.2.2.5 蔷薇亚纲 Rosidae
蔷薇目 Rosales
l 蔷薇科Rosaceae
梨属--白梨
苹果属--苹果,海棠
山楂属--山楂
樱属--杏 - 桃
蔷薇属--月季-玫瑰-蔷薇
豆目 Fabales
l 含羞草科Mimosaceae
合欢属--合欢
l 苏木科Caesalpinaceae
皂英属
皂英
l 蝶形花科Fabaceae
槐属--国槐
紫穗槐属--紫穗槐
刺槐属--刺槐
紫藤属--紫藤
桃金娘目 Myrtales
l 石榴科Punicaceae
石榴属--石榴
l 使君子科Combretaceae
红树目 Rhizophorales
山茱萸目 Cornales
l 珙桐科Nyssaceae
珙桐属--珙桐
日夏养花网香目 Santalales
卫矛目 Celastrales
l 冬青科Aquifoliaceae
大戟目 Euphorbiales
l 黄杨科Buxaceae
黄杨属--雀舌黄杨 - 锦熟黄杨
鼠李目 Rhamnales
l 鼠李科Rhamnaceae
鼠李属--长叶冻绿 - 园叶鼠李 - 薄叶鼠李- 冻绿
匀儿茶属--多花勾儿茶 - 牯岭勾儿茶
枳属--枳 - 毛枳
枣属--枣树
铜钱树属--铜钱树
猫乳属--猫乳
雀梅藤属--钩状雀梅藤
雀梅藤属--雀梅藤
l 葡萄科Vitaceae
葡萄属--葡萄 - 东南葡萄 - 薄叶葡萄 - 刺葡萄
蛇葡萄属--闪光蛇葡萄 - 蛇葡萄 - 小叶蛇葡萄
爬山虎属--爬山虎 - 粉叶爬山虎 - 三叶爬山虎
乌蔹莓属--乌蔹莓 - 大叶乌蔹莓
亚麻目 Linales
l 古柯科Erythroxylaceae
无患子目 Sapindales
l 苦木科Simaroubaceae
臭椿属--臭椿
楝科Meliaceae
楝属--苦楝
香椿属--香椿
l 橄榄科Burseraceae Aceraceae
l 芸香科 Rutaceae
柑橘属
牻牛儿苗目 Geraniales
l 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
伞形目 Apiales
山龙眼目 Proteales
l 胡颓子科Elaeagnaceae
胡颓子属--铜色叶胡颓子 木半夏 - 胡颓子 - 牛奶子
虎儿草目
l 茶藨子科
醋栗属
5.2.2.6 菊亚纲 Asteridae
龙胆目 Gentianales
茄目 Solanales
车前目 Plantaginales
玄参目 Scrophulariales
l 木犀科Oleaceae
白蜡属--白蜡
茉莉属--茉莉、迎春花
连翘属--连翘
l 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泡桐属--楸叶桐 - 兰考桐
l 紫葳科Bignoniaceae
梓树属--楸树 - 梓树
桔梗目 Campanulales
茜草目 Rubiales
菊目 Asterales
昆虫分类表
1 原生动物门

2 中生动物门

3 海绵动物门

4 古杯动物门

5 腔肠动物门

6 栉水母动物门

7 扁形动物门

8 纽形动物门

9 颚胃动物门

10 线虫动物门

11 腹毛动物门

12 轮虫动物门

13 线形动物门

14 鳃曳动物门

15 动吻动物门

16 棘头虫动物门

17 铠甲动物门

18 内肛动物门

19 环节动物门

20 星虫动物门

21 软体动物门

22 软舌螺动物门

23 缓步动物门

24 有爪动物门

25 节肢动物门

26 腕足动物门

27 苔藓动物门

28 帚虫动物门

29 古虫动物门

30 棘皮动物门

31 须腕动物门

32 毛颚动物门

33 半索动物门

34 脊索动物门
古菌域(Archaea)
包含嗜盐菌、一些超嗜热菌、嗜酸菌等。
参见古菌分类表。

细菌域(Bacteria)
包含蓝藻、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等。
参见细菌分类表。

真核生物域(Eukarya)

植物界(Plantae)
包含绿藻、轮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
参见植物分类表。

真菌/后生动物组
真菌/后生动物组除动物界和真菌外,还包含领鞭毛虫、鱼醉菌等。

动物界(Metazoa)
即“后生动物”。

参见动物分类表。

真菌界(Fungi)
参见真菌分类表,包括子囊菌、担子菌、接合菌、壶菌、Glomeromycota和微孢子虫。

其余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真核藻类)
真核生物除动物、植物、真菌三界之外统称原生生物,并非单系群。

等辐骨虫纲(Acantharea),如等棘虫。
放射虫纲(Polycystinea)
双滴虫类(Diplomonadida),如曲滴虫、贾第虫。
Parabasalidea
毛滴虫纲(Trichomonada)
超鞭毛纲(Hypermastigia)
异叶足纲(Heterolobosea),如集胞菌。
眼虫门(Euglenozoa)
动质体目(Kinetoplastida)
眼虫纲(Euglenida)
隐藻纲(Cryptophyta)
定鞭藻纲(Haptophyceae),如球石藻、等鞭金藻、棕囊藻。
不等鞭毛类(Heterokonta),除下列分类还包括辐球虫、蛙片虫等。
金藻纲(Chrysophyceae)
硅鞭藻纲(Dictyochophyceae)
针胞藻纲(Raphidophyceae)
前毛壶菌纲(Hyphochytriomycetes)
卵菌纲(Oomycetes)
褐藻门(Phaeophyceae),如海带、巨藻、马尾藻、墨角藻。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黄藻门(Xanthophyceae)
囊泡虫bDQIMpwA类(Alveolata)
顶复门(Apicomplexa),如疟原虫。
纤毛虫类(Ciliophora),如喇叭虫、中缢虫、榴弹虫、草履虫、四膜虫。
甲藻门(Dinophyceae)
单孢子虫门(Haplosporidia)
丝足虫类(Cercozoa)
根肿菌类(Plasmodiophorida)
粒网足虫类(Granuloreticulosea),如有孔虫。
叶足纲(Lobosea),如变形虫(阿米巴)。
黏菌门(Mycetozoa)
灰胞藻纲(Glaucocystophyceae)
红藻门(Rhodophyta),如石花菜、紫菜。
注:以上真核生物列表不完全,尚包括有其它一些未归类原生生物。

病毒和类病毒
参见生物病毒分类表

外部链接
Tree of Life
BioLib
NCBI Taxonomy
Taxonomy & Informatics
不会用可别怪我

http://zh.efactory.pl/%E7%94%9F%E7%89%A9%E5%88%86%E9%A1%9E%E7%B8%BD%E8%A1%A8

生物分类系统

http://www.eeeeee.org/wiki/%E5%BE%AE%E7%94%9F%E7%89%A9%E5%88%86%E7%B1%BB%E8%A1%A8

微生物的分类(思维导图):细菌,真菌,病毒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所需时间 课内共用4 课时,每周3 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是生物课程内容十大主题之一。微生物种类多,数量大,在生物圈中的分布范围极其广泛,不仅在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病毒、细菌、 真菌 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微生物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动物共同组成了多彩的生物世界。在生态系统中它与生产者是必不可少的成分。 本单元包括“病毒”、“ 细菌”、“ 真菌日夏养花网 ”“细菌、 真菌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四个专题。专题一通过观察病毒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增加对病毒的感性认识,描述病毒的结构;通过观察噬菌体繁殖过程示意图,概述病毒繁殖的过程。专题二通过“观察细菌”的演示实验,说出细菌的形态特点;将细菌的结构示意图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相比较,说出细菌的结构组成及特点。专题三通过“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分组实验描述 真菌 的形态结构。专题四 联系现实生活,关注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这四个专题不仅覆盖了教材的全部内容,而且不拘泥于教材,适当参考其他版本教材,进行了拓展和提升。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病毒的主要特征、结构组成及生活;细菌形态结构特点、营养方式和生殖; 真菌 的结构特点、营养方式及生殖方式,及它们在生物圈 中的作用。 本单元通过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列表比较等方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收集资料和交流合作能力。通过调查病毒对人类的危害, 真菌 与细菌对人类的利与弊,了解微生物和动植物一样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影响巨大,生物圈离开了微生物将不能进行正常的物质循环。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生物圈中的各种成分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主题单元规划 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会描述病毒、细菌、 真菌 的主要特征。 2.掌握 微生物的 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营养方式、繁殖方式)。 3.说出细菌、 真菌 在生物圈中碳循环和氮循环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病毒、细菌,尝试绘制病毒、细菌、 真菌 的结构简图。 2.通过分组实验,深化对酵母菌和霉菌结构的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和拓展活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大部分细菌与 真菌 利大于弊。 2.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应课标: 1.说出病毒的形态、 分类 ,结构和营养方式。 2.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说出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3.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真菌 ,了解 真菌 的主要特征,说出 真菌 (尤其是蘑菇与木耳)的营养方式。 4.关注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是否都能用肉眼观察到? 专题划分 专题一: 病毒 (1 课时) 专题二: 细菌 (1 课时) 专题三: 真菌 (1 课时) 专题四: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 课时) 专题一 病毒 所需课时 本专题使用1 课时 专题一概述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微生物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真正准确认识的学生并不多。而本专题知识涉及的几乎都是微观生物,对于学生的掌握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抽象的理解有困难,但是形象的理解相对则比较容易。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直观的图片演示,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可以纠正、加强他们的认识。对于教材中安排的探究性活动,平时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缺少足够的实践,虽然有探究的积极性,但探究的科学性把握不到位,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病毒的形态 分类 、结构组成。 2、概述病毒繁殖的过程。 3、日夏养花网说出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 2、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关注病毒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专题问题设计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什么说它属于生物? 2.病毒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课件,显微投影 常规资源 电子显微镜、永久装片等 教学支撑环境 生物实验室 其他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观察病毒的形态结构 问题引领:展示一组常见的 微生物的 图片:如引起“非典”的冠状病毒的图片,不同种类细菌图片,提出问题:这种肉眼看不见的物体是什么?属于生物吗? 1、病毒的结构——观察第188 页图并思考总结。 2、病毒的生活——观看视频,思考与讨论:①病毒能独立生活吗?_________ ②病毒只能生活在怎样的细胞中?_________ ③这样的生活方式叫什么?_____ ④病毒繁殖新个体的速度快吗?_________ 3.小组通过自学,并交流心得。 4..教师点评总结。 【活动二】 问题引领:病毒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哪些影响?在于病毒作斗争的过程,科学家发现了病毒的哪些益处? 1、阅读课本P110,观察图片并举例,认同病毒对人类有害也有利。 2、观看动画:认同噬菌体能 “吞噬”细菌。 3.形成结论: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认同病毒对人类有害也有利。 评价要点 1、说出病毒的形态 分类 、结构组成。 2、概述病毒繁殖的过程。 3、说出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 专题二 细菌 所需课时 本专题使用1 课时 专题二概述 本专题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对微生物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的。学生将能够从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命活动、细菌与人类关系几个方面来认识细菌。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细菌的形态结构,说出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2、描述细菌的生命活动。 3、关注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尝试区别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2、通过观察细菌永久装片,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训练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3、初步学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养成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 2、关注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问题设计 1. 食物为何在夏季会很快变质而冬天就会慢一些? 小树苗又是如何成长为一个参天大树的? 2. 细菌与病毒的结构有何不同?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课件,显微投影 常规资源 各种细菌的永久装片、 教学支撑环境 生物实验室 其他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演示实验:观察细菌 问题引领 :细菌 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呢?与动植物细胞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清点材料用具,按要求使用显微镜观察。 2.小组通过显微投影展示实验成果,并交流实验心得。 3.尝试绘制细菌结构简图识别细胞各结构,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点评。 4.尝试对比细菌结构和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异同点,进一步明确细菌基本结构。 5.教师点评总结。 【活动二】资料分析: 问题引领 :细菌 几乎无处不在,我们时时刻刻都与细菌打交道,接触到的细菌对我们都有害处吗? 1.展示视频:一些细菌可以使人患病,使食物腐烂。 2.形成结论 :细菌 对人类的生活有利也有弊。 【活动三】检验学生对细菌的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总结:1、如何区分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2、细菌与病毒在细胞结构上有何不同? 评价要素 1. 演示实验观察 评价方法:基于量规的现场评价(教师观察与学生互评结合) 评价要点:(1)显微镜等实验仪器的使用规范熟练 (2)善于合作,认真记录,完成实验报告 (3)遵守实验室规范与要求 2.绘制细胞简图 评价方法:教师与学生互评 评价要点:①绘图方法规范正确 ②客观真实,符合科学性,结构名称标注准确 专题三 真菌 所需课时 本专题使用1 课时 专题三概述 本专题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对微生物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的。学生将能够从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生命活动、 真菌 与人类关系几个方面来认识 真菌 。尤其要点出蘑菇、木耳的营养方式,学生容易把它们与植物混淆。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真菌 的主要特征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真菌 ,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 3.知道 真菌 的生殖方式 能力目标: 1、学会用放大镜观察的能力; 2、通过分组实验,深化对酵母菌和霉菌结构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 2、关注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问题设计 冬天蒸馒头时,为什么要把和好的面团放在温暖的环境中? 夏天在什么地方容易找到蘑菇?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课件 常规资源 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等 教学支撑环境 生物实验室 其他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1:情景导入 出示常见 真菌 图片,引导学生进入 真菌 知识的学习。 活动2:组织观察橘子上长的青霉和馒头上的曲霉,解决以下问题 (1)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点? (2)青霉和曲霉怎样繁殖后代? (3)孢子的发育需要哪些条件? 评价要点 (1)能说出一些常见 真菌 的名称? (2)使用放大镜观察到青霉菌和曲霉菌的形态结构? (3)正确说出 真菌 和细菌结构上的异同? (4)描述出 真菌 的主要特征? 专题三 细菌、 真菌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所需课时 本专题使用1 课时 专题三概述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各种 微生物的 主要特征设计的,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微生物和动植物一样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影响巨大,生物圈离开了微生物将不能进行正常的物质循环。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生物圈中的各种成分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微生物促进碳循环。 2.描述微生物促进碳循环。 能力目标:在观察、体验、探究等活动中,通过亲身的经历和感悟分析,锻炼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生物圈中的各种成分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专题问题设计 为何埋入花盆的内脏几天就消失了?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课件 常规资源 图片、多媒体 教学支撑环境 生物实验室 其他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1:情景导入 出示常见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细菌、 真菌 的作用。 活动2:观察碳循环、氮循环图 活动3:本单元知识梳理 小组合作,完成本单元知识的归纳总结,以概念图形式呈现。(课外完成) 评价要点 评价方法:单元试卷测试(教师批阅,记录成绩) 评价要点:测试成绩达到合格水平。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生物分类表(动物、植物、病毒、真菌、细菌)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37733.html

上一篇:桃树 梨树 苹果树 樱桃树,李子树 杏子树 可以嫁接在一起吗?

下一篇:怎么辨别灵芝的好坏啊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