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黄瓜叶片正面黄点凸起有浓状,无黑霉,是什么病,怎么防治?(如图)

2022-04-09 15:06:16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91

黄瓜什么病害,怎么治疗?

 

你好,是黄瓜霜霉病。

防治措施

在选种抗病品种的基础上,改善栽培条件,创造利于黄瓜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并结合及时药剂保护的综合措施

1、品种目前保护地种植的黄瓜抗病品种较多,如津研、津春、津优等系列

2、生态防治即利用棚室的密闭条件,根据黄瓜与霜霉病菌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要求的差异,科学控制棚室温、湿度,使其利于黄瓜生长发育,抑制病菌发生发展,达到防病目的。

秋冬茬黄瓜生长前期室外气温较高,开花坐果后,1——2月份气温很低,要采取各种措施,保温、提温、降低湿度。如地面覆膜、拉天帘、多层覆盖等方法增加棚室内温度。早晨揭棚后拖擦棚膜,增加透光量,使棚室温度迅速增至25——30摄氏度,湿度降至75%左右,实现温、湿度双控制;下午使棚温下降至20——25摄氏度,湿度降至70%左右,实现湿度单控制,且此温度利于光合物质的输送和转化。

上半夜降至15——20摄氏度,湿度保持在70%左右;下半夜降至11——13摄氏度,低温对霜霉病发生不利,对黄瓜生理活动也无影响。当夜间棚外气温稳定在12摄氏度以上时,可整夜放风,实现温、湿度双控制。

还可采用高温闷棚。即选择晴天中午,将棚室密闭,使黄瓜生长点部位温度迅速上升到44——45摄氏度,保持2小时,然后多点缓慢放风,降温,可杀灭病菌。如高温闷杀与药剂防治、灌水相结合,防效更好。

3、加强栽培管理采用滴灌、渗灌、膜下暗灌,以降低湿度,减少发病;行间铺草或铺膜,可保温、降温、增加二氧化碳,提高黄瓜的抗病力;从定植到根瓜采收一般不灌水,盛瓜期需灌大水时,选择晴天早晨,灌后关闭棚室,使棚温上升至30摄氏度,维持1小时后再通风排湿;

适当推迟育苗时间,避开病菌传播高峰期,减少苗期感染;苗床上清除病苗、病叶,进行药剂保护,使幼苗不带菌。定植缓苗后,利用前期高温、低湿的有利时机,培育健壮幼株,推迟发病时间;摘除下部老叶,以利于通风透光,减少湿度。

黄斑主要是霜霉病引起的,各地抗性不同,建议烯酰吗啉,霜脲锰锌,霜霉威盐酸盐,甲霜灵锰锌,恶霜灵锰锌,氟吗啉锰锌,氰霜唑,氟醚菌酰胺等等成分选择一个或者二个混合(严重的情况下),交替使用。
( 如果是保护地大棚注意控制湿度,阴雨天湿度大建议使用百菌清烟雾剂控制病情。)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预防病害,用量减一减)。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这个是霜霉病。
可喷洒二氰戊唑醇。
二氰戊唑醇,是二氰蒽醌和戊唑醇混配剂。总含量35%,其中二氰蒽醌20%,戊唑醇15%。
二氰蒽醌作用机理
具有多作用机理。通过与含硫基团反应和干扰细胞呼吸而抑制一系列能量转换酶,最后导致病菌死掉。具有良好保护活性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治疗活性。
应用
适宜作物果树包括仁果和核果如苹果、梨、桃、杏、樱桃,柑橘,咖啡,葡萄,草莓,啤酒花等。
防治对象除了对白粉病无效外,几乎可日夏养花网以防治所有果树病害如黑星病、霉点病、叶斑病、锈病、炭某病、疮痂病、霜霉病、褐腐病等等。
使用方法
主要是茎叶处理。防治苹果、梨黑星病,苹果轮纹病,攫桃叶斑病、锈病、炭某病和穿孔病,桃、杏缩叶病、褐腐病、锈病,柑橘疮痂病、锈病,草莓叶斑病等使用剂量为eMgfktzgET525克(有效成份)/公顷,防治啤酒花霜霉病使用剂量为1400克(有效成份)/公顷;防治葡萄霜霉病使用剂量为560克(有效成份)/公顷。
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除菌剂。能抑制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
戊唑醇在全世界范围内用作种子处理剂和叶面喷雾,除菌谱广,不仅活性高,而且持效期长。戊唑醇主要用于防治小麦、稻、花生、蔬菜、香蕉、苹果、梨以及玉米高粱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该品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不仅防效好,而且具有抗倒伏,增产作用明显等特点对病菌的作用机制为抑制其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去甲基化,使得病菌无法形成细胞膜,从而消灭病菌。
使用方法
小麦散黑穗病:小麦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用2%戊唑醇干拌剂或湿拌剂商品量100至150克(有效成分2至3克),或用6%戊唑醇悬浮剂商品量30至45毫升(有效成分1.8至2.7克)拌种。戊唑醇拌种对小麦出芽有抑制作用,一般比正常不拌种晚发芽2至3天,最多3至5天,对后期产量没有影响。充分拌均后播种。
玉米丝黑穗病:玉米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用2%戊唑醇干拌剂或湿拌剂商品量400至600克(有效成分8至12克)拌种。充分拌匀后播种。
高粱丝黑穗病:高粱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用2%戊唑醇干拌剂或湿拌剂商品量400至600克(有效成分8至12克),或用6%戊唑醇悬浮剂商品量100至150克(有效成分6至9克)拌种,充分拌均后播种。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

黄瓜幼苗和成株均可发病。黄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茎、卷须及花梗也能受害。幼苗发病,子叶正面出现不均匀的黄化褪绿斑,然后变成不规则的枯萎斑;空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紫灰色的霉层。成株期发病,多从下部老叶片开始,初期在叶片上出现浅绿色小斑点,并逐渐变为黄色,扩大后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褐色斑块。潮湿时,叶背的病斑上长出紫灰色的霉层,后期变成黑色霉层,病势由下而上逐渐蔓延。严重时,病斑联合成片,全叶黄褐色,干枯卷缩,除顶端新叶外,其它叶片均死亡。病株上的果小质劣。

黄瓜霜霉病发生规律

在我国南方冬季温暖的地区,黄瓜全年都有种植,此病能终年不断发生危害。在北方,温室和塑料大棚内的黄瓜上能不断产生孢子囊,成为第二年温室和塑料大棚黄瓜的主要侵染源。塑料大棚里的病菌也可传到露地,成为第二年露地黄瓜的初侵染源。此外,我国北方一些冬季寒冷地区,次种植黄瓜就有病害发生,有人推断其初侵染源是由南方发病地区的孢子囊随季风逐步向北传播的。

请专家看看黄瓜叶片背面发湿,正面有透明班。是什么病害?

黄瓜角斑病发病初期,细菌感染引起的病害,用中生菌素,或乙蒜素,或多抗霉素,或农用链霉素,或辛菌胺乙酸盐,或氯溴异氰脲酸,或春雷王铜,或噻菌铜,或噻森铜,或喹啉铜,或氢氧化铜,或氧化亚铜,或氧氯化铜,或甲霜铜,或络氨铜,或松脂酸铜等进行防治。

黄瓜秧不壮不怎么长了,这是不是黄瓜黄点病呢?

黄瓜棒状杆菌叶斑病又称褐斑病和靶斑病,俗称“小黄斑”,多发生在黄瓜。发病初期斑点呈多边形,易与黄瓜角斑、霜霉病混淆,发病后期与炭疽病有许多相似之处,给准确鉴定和防治带来困难。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从中下部叶片向上发育,在幼叶中发病较轻。在严重的情况下,它会扩散到叶柄、茎和藤蔓以及水果上,这会导致水果流胶。叶片症状多样,田间可分为小斑、大斑、角斑三种类型。

1.小斑点:低温低湿易出现。病灶直径0.1~0.5 cm,呈黄褐色斑点。病斑扩散后,叶前斑略凹陷,斑近圆形或稍不规则,病生交界明显,黄褐色,周边颜色略暗,中部略浅浅黄,叶背病部略凸起黄白色。

2.大斑点:高温高湿下容易产生。病灶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5 cm。整个病灶呈褐色,中心灰白色,半透明。叶子正面的病灶粗糙不平,有隐约的年轮。当湿度较高时,叶片前后会产生大量灰黑色絮状物。

3.角斑:多混有小斑、大斑、霜霉病。病灶黄白色,多角形,病生交界明显,直径0.5~1.0 cm。

以上三种症状都能持续扩散发展。后期,大量的病斑在叶面上分散或连成碎片,导致叶片穿孔、死亡和脱落。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可侵染黄瓜果实,引起果实裂果、胶流、黄色黏稠物质。

1.黄瓜棒状杆菌叶斑病症状易与霜霉病混淆,被菜农称为“假霜霉病菌”和“小霜霉病菌”。不同的是,叶片前后两侧的病斑大小相同,会产生灰黑色的霉层,病与健康交界处明显,病斑粗糙不平;而霜霉病病斑的叶锋是绿黄色的,病与健康的结合点不清楚,病斑常被分割成碎片。由于静脉的限制,病斑呈扁平多边形。湿度大的时候,叶子背面有灰色的霉层。

2.黄瓜棒孢霉叶斑病症状易与细菌性角斑病混淆,叶斑病两侧颜色相近,湿度大时可产生灰黑色霉菌;而细菌性角斑病的叶片两侧没有霉层。湿度大的时候,叶子背面会产生白色的菌脓,干燥后会形成白色的痕迹。

3.黄瓜棒孢霉叶斑病的大斑症状很容易与炭疽病混淆,区别在于炭疽病的斑上会产生粉红色的黏性物质。

黄瓜棒状杆菌叶斑病是一种气传病害,主要以带残体和杂草的土壤或其他寄主植物越冬。病原体可以通过种子表皮或种皮中的休眠菌丝传播。该病寄主范围广,可侵染葫芦科、茄科、十字花科、豆科等作物。病菌通过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伤口或直接通过表皮侵入,潜伏期为5~7天。病原菌可在10℃~35℃生长,最适温度为30℃左右。田间发病后,在适宜的条件下,患病部位会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风、雨和耕作作业传播。该病的最适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大于90%。水滴中孢子的萌发率最高。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叶片上的露水、光线不足和昼夜温差会加重病害的发生。此外,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过度生长或连作多年,对疾病有利。

预防和控制措施

1.减少原发传染源:选择抗病品种,或播种前消毒种子。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使用新土育苗、种植和浇水,膜下滴灌,加强通风,调节好温湿度;平衡施肥,适量施用有机肥;及时转移病人和残疾人。

3.及时进行药物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以选择药物喷雾进行防治,以喷洒中下部叶片为主,前后叶喷洒彻底,注意交替用药。

随着温度的升高,温室温度迅速升高,黄瓜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容易发生炭疽病和白叶枯病。针对黄瓜炭疽病和白叶枯病早期症状相似,难以鉴别的问题,整理出“黄瓜炭疽病和白叶枯病症状鉴别”的技术资料,供各区蔬菜预报员学习,指导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生产者进行快速、快速鉴别

它可以发生在整个生长期,会损害叶片、叶柄、茎和藤蔓及果实。叶片染病,起初是水浸斑,逐渐变成不受叶脉限制,近圆形至不规则的褐色斑点。有时候,有光环或光环。小斑点可以合并成严重的斑点,黑点可以在斑点上旋转。干燥时,斑点容易破裂和穿孔,空气潮湿时,斑点表面会产生粉红色的黏性物质。瓜果染病,表面形成近圆形、淡绿色或褐色的凹点,斑点上可产生黑斑,凹陷处常开裂,后期斑点中部产生粉红色黏性物质。严重时多点相连,病瓜腐烂。茎和叶柄被感染,有椭圆形到长方形或不规则的斑点,稍凹陷,黄褐色,开裂和粉红色黏性。

它可以发生在整个生长期,对叶、叶柄、茎蔓、瓜果都有损伤,主要是损伤叶、茎蔓。叶斑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或由叶缘向内发育成V形或半圆形,淡褐色或黄褐色,可逐渐发育成大斑,环纹不明显,斑上有明显的小黑点。斑在后期容易破碎,斑蔓延到整片叶子,使叶子变黑死亡。茎蔓多发生在茎基部和茎节附近,病斑呈油浸或水浸、纺锤形或椭圆形、白色或绿色,后期变为黄棕色。有时会冒出琥珀色或乳白色至红棕色的果冻,患病部位会产生许多黑点。病茎干缩,纵裂凌乱,造成全株死亡,但维管束不变色,对根无伤害。瓜果染病,随水浸最初形成无定形的褐色坏死斑,随水浸发展成近圆形的灰褐色坏死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瓜腐烂,病斑表面产生黑点。

炭疽病和枯萎病的区别

1.炭疽病叶片受到攻击时,往往会在非叶片边缘产生近圆形的斑点,这些斑点相对较小,周围有黄色光晕。当空气潮湿时,斑点表面会出现粉红色的黏性物质。然而,茎枯病的叶片中几乎没有近圆形的病变,通常从叶片边缘向内发展为V形或半圆形。病灶比较大,周边无黄色晕圈,表面无粉红色黏性物质。

2.炭疽严重时,从患病部位断茎;茎枯病严重时,病茎缩茎、纵裂凌乱,造成全株死亡。

3.茎枯病发病部位产生的黑点比炭疽病更明显。

黄瓜霜霉病,俗称“干马”和“干叶”,在各生长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和茎,对卷须和花梗的危害较小,在低温高湿环境下易造成危害。高温高湿容易导致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农业作业会加速疾病的传播。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早期症状相似,难以鉴别。

黄瓜霜霉病前期,叶背产生受叶脉限制的水浸多边形斑,早晨露珠时明显。露珠消失后消退,叶片正面出现淡黄色斑点,逐渐扩大为多边形水浸斑,然后叶片背面出现霜霉病的黑色霉层。据田间观察,黄瓜幼苗子叶发病严重,病叶背面凹陷,病叶正面出现绿点,然后逐渐变为灰棕色至黄棕色坏死斑,呈多边形。随着病情的发展,许多病斑相互连接,形成不规则的大斑,最终导致叶片死亡。抗病品种的病斑扩散缓慢,病斑小,多边形或圆形,背面稀疏或无霉变层。有些叶子从叶缘开始出现膨大的斑点,不受叶脉限制。病情控制后,病斑淡褐色,干燥。

近年来,设施生产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霜霉病症状,其特征是前叶绿色,有许多小的圆形气泡状突起,后叶涝渍,边界清晰,有些连成碎片,类似于细菌性角斑病的症状。会出现幼子叶和老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导致作物减产。这与传统的黄瓜霜霉病症状有些不同,可能与环境和品种有关。这种症状也见于甜瓜和丝瓜。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斑因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症状类似霜霉病,常因误用农药而延误防治时机。疾病与凝结或下雨密切相关。空气湿度高,夜间结露,或阴雨天气都有利于发病。地势低洼,浇水过多,排水不畅,多年复种,基肥和磷钾肥不足的地块,通风不良造成了严重的疾病。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苗期和成虫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斑发生在叶脉之间,是发病初期的水浸褪绿斑。随着疾病的发展,斑点呈多边形,呈黄褐色。叶背斑溢出白色细菌,后期干燥时斑常穿孔或破碎。严重时还可损伤叶柄、卷须、果实和茎,病斑沿茎沟纵向延伸形成条痕,严重时病茎纵向开裂。瓜条有臭味。

两种疾病的区别

前者病灶大,颜色深,黄棕色,无穿孔;后者病斑较小,颜色较浅,浅褐色或灰白色,易碎,易破裂穿孔。前者潮湿时,叶背病斑上产生黑紫色或灰黑色的霉层;后者潮湿时,白色菌液(细菌浓度)溢出在叶背病斑上,干燥后留下白色痕迹。前者不害瓜;后者可损伤瓜条,产生水浸、近圆形的病斑,膨胀后可连成不规则形状。裂纹往往出现在病斑的中间。潮湿时,病斑产生细菌浓度,病斑转向瓜条内部扩展。维管束附近的果肉变色,病瓜后期腐烂发臭。症状未适当采取时,可采用简单的方法,即取下病叶,在干净的塑料袋中撒些水,在15℃~20℃过夜。第二天,如果患病部位背部没有黑色霉菌,则为细菌性角斑病,如果有黑色霉菌,则为霜霉病。如果是无菌致密无黑霉,可能是生理充水。

黄瓜靶斑病,这是一种高温高湿性的真菌类病害。发病初期时,黄瓜受害叶片上会出现很多大小不等的水浸状黄色病斑,这些病斑会随着病情的加重不断的扩大,直到叶片黄枯而死。
不是。可能是因为施肥不到位。可以对其根部冲施氮磷钾水溶肥以及腐植酸活性液肥,以促进植株的根部的生长。
品种原因,黄瓜光长秧不长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品种问题,这跟我国各个地区环境不同有关。棚内温度高,黄瓜性喜温暖,不耐寒冷也不耐高温,生长期需一定的昼夜温差低于10℃高于38℃均不发芽或发芽率降低,高于30摄氏度会生理失调,结瓜停止。氮肥使用过多,如果在前期过多的施氮肥会造成黄瓜植株疯长而导致不能很好的开花结瓜,偏施氮肥也会造成黄瓜光长秧不长http://www.rixia.cc瓜。土壤水分,黄瓜是对土壤湿度要求也比较高,需要定期的浇水,如果缺水严重正常的生理活动必然受到干扰,结瓜自然少。

青瓜病害叶面,什么病害?如何防治?

 

黄瓜均为嫁接苗,南瓜砧木根系更加强大,抗病性强,死棵问题发生较少。大部分黄瓜死棵问题,都是由底肥或者水溶肥烧根,进而引发病原菌侵染造成的。因此要特别注意肥料的选择和使用。

(1)底肥烧根


典型症状:苗子定植后下部叶片黄化干枯,生长迟缓。拔出后根系腐烂,无新根。

高发季节:底肥用量大时

预防措施:一是合理配肥,提前发酵。避免使用未腐熟的粪肥,推荐使用发酵鸡粪、发酵羊粪等,替代未经腐熟的稻壳粪、干鸡粪等,或者歇茬期提前施用到土壤中,浇水后结合高温闷棚,发酵腐熟粪肥,并杀灭粪肥中可能携带的鸡虱子、地蛆等病虫害。二是深翻土壤。粪肥用量大时,增加土壤翻耕深度,避免粪肥集中在地表,也可以有效减轻烧根可能。

治疗措施:一是连续大水漫灌,稀释有害物质,促进粪肥发酵。二是随水冲施粪肥腐熟菌剂,如肥力高、归源一号等,促进粪肥快速腐熟,避免烧根后感染病害,加重死棵。三是冲施功能性促根肥,调节根系活性,如沃家福海藻酸、甲壳素等,促进新根再生。

(2)根腐病

典型症状:易在主根、较大侧根发生,病株的根茎部及根部皮层呈淡褐色及深褐色腐烂,极易剥离,露出木质部,横切茎观察,可见维管束变褐色。

高发时期:冬春

预防措施:一是提早蘸根、灌根,定植时用化学药剂或者生物菌剂蘸根,定植后在病害高发期灌根预防。二是连续冲施生物菌剂养根,如农药证号的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或者自主发酵的生物菌肥,如归源农法系列。


治疗措施:药剂灌根,化学药剂配方:30%恶霉灵1000倍液+25%氰烯菌酯1000倍;阿米妙收1500倍+72%克露500倍。化学药剂灌根后,间隔5-10天,随水冲施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巩固防治效果。

2.茎秆病害

(1)蔓枯病

典型症状:蔓上病斑椭圆形至梭形,白色,有时溢出黄色到红褐色的树脂胶状物,后期茎干缩,纵裂呈乱麻状,严重时导致“蔓烂”。主要为害茎秆,有时也为害叶片,出现V型大斑,后期病斑出现针尖状黑点。

高发季节:春秋

                                                                                                                                                                                      

预防措施:一是协调植株长势,培育壮棵,提高抗病性。二是冲施单硅酸、悬浮钙等,提高茎秆表皮厚度,提高抗病性。三是连续冲施生物菌剂,减少土壤病原,培育健壮植株。四是喷洒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

治疗措施:化学药剂配方:啶氧菌酯1500倍+喹啉铜800倍+安融乐助剂3000倍;阿米妙收1500倍+咪鲜胺1500倍+安融乐助剂3000倍。

(2)细菌性流胶

典型症状:茎秆部位出现大量白色菌脓,严重时菌脓结块,植株衰弱,严重的死棵。

高发季节:冬春高湿露水多

                                   

预防措施:一是选择抗病品种,不同品种之间抗性差异很大。二是每月冲施1-2次悬浮钙、单硅酸等,提高茎秆强度,增强抗逆性。三是注意落蔓时间,选择无露水时落蔓,减少伤口感染几率。

治疗措施:化学药剂喷雾配方:噻唑锌600倍+氯溴异氰尿酸1500倍+安融乐助剂3000倍;噻霉酮1000倍+中生菌素1000倍+安融乐助剂3000倍。

(3)菌核病

典型症状:白色棉絮状菌丝,黑色老鼠屎状菌核。

高发季节:冬春

预防措施:一是降低棚内湿度,合理通风,合理覆盖地膜、秸秆,合理整枝摘叶,确保田间通风透光良好日夏养花网。二是连续冲施生物菌剂,如归源一号自制发酵菌液,养护土壤,抑制病原,提高抗病性。三是提前喷洒生物菌剂,如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治疗措施:喷洒50%速克灵1500倍+40%嘧霉胺1000倍+几丁聚糖1000倍;啶酰菌胺1000倍eMgfktzgET+咯菌腈1500倍+海藻酸500倍;福帅得1500倍+啶菌恶唑1500倍。

3.叶部病害

(1)霜霉病

典型症状:棚前脸早发、多发,前期水浸状点,早上在前脸处观察中上部叶片,叶正面呈现退绿色黄褐斑,叶背面出现水浸状,多角形,黑霉层。


高发季节:全年均有发生,冬春多发

预防措施:一是调控好棚内的温湿度,创造一个有利于黄瓜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达到防病丰产的目的。二是合理留瓜,减轻植株负担,提高抗病性。三是提前喷洒生物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等。

治疗措施:一是调控环境的同时,适时药剂防治:52.5%抑快净2000倍+20%氟吗啉1500倍+葡萄糖200倍;68.75%银法利600倍+氰霜唑1500倍+复合氨基酸叶面肥1000倍等。二是做好空气消毒或烟剂熏棚,可2-3天空气消毒片熏棚一次,切断孢子传播途径。

(2)细菌性角斑病(叶枯病、缘枯病等)


细菌性角斑病典型症状:前期症状与霜霉病类似,水浸状,多角形,但无霉层,黄白色,易破裂。

细菌性叶枯病典型症状:前期水浸状斑点,近圆形或多角形,后期白色小斑点。

细菌性缘枯病症状:前期水浸状,多从叶片边缘侵染,黄褐色,病斑大。

细菌性角斑病初期症状易与霜霉病混淆,主要不同处:前者病斑较大,颜色较深,黄褐色,不穿孔;后者病斑较小,颜色较浅,质脆易破裂穿孔。前者潮湿时叶背病斑上产生黑褐色霉层;后者溢出白色菌脓,干后留下白痕。摘下病叶对阳光观察,前者病斑无透光感;后者有明显透光感。前者不为害瓜条;后者可为害瓜条。

高发季节:冬春季节

预防措施:一是降低棚内湿度,覆盖地膜、秸秆等,分次通风,避免温差过大等。二是连续冲施生物菌剂,如多粘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抑制土壤病原传播。三是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改善下部通风透光。

治疗措施:浇水后、连阴天等病害高发期之前或发病初期,喷洒荧光假单胞杆菌400倍、几丁聚糖1000倍;发病后,喷洒噻唑锌500倍、中生菌素1000倍;噻菌铜1000倍、氯溴异氰尿酸1500倍。病害不再扩展,喷洒荧光假单胞杆菌、多粘芽孢杆菌等养护叶片。

(3)白粉病


典型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多在叶片正面产生,白色粉状物,轻者粉斑,重者连片白粉斑。多从通风口处下部叶片开始发生。

高发季节:春秋

预防措施:一是连续使用生物菌剂,如归源一号发酵菌液,连续冲施,改良土壤,减少病原。二是提前喷洒哈茨木霉菌、几丁聚糖等生物菌剂,搭配悬浮钙、海藻酸等叶面肥,提高叶片抗逆性。

治疗措施:发病初期,可用27%高脂膜乳剂100倍、50%乙嘧酚500倍、50%醚菌酯1000倍等喷雾,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治病菌侵入。发病后,喷洒42%苯菌酮1500倍、苯醚甲环唑1500倍;20.67%恶唑菌酮.氟硅唑2000倍、多抗霉素1000倍等。

(4)靶斑病


典型症状:多发生在中上部叶片,病斑近圆形或多角形,黄褐色,小斑点,后期有黑霉层。俗称小黄点。本病多发生在黄瓜生长中后期

高发季节:春秋,以3-4月份较重。

预防措施:一是合理留瓜,及时整枝,降低植株负担,提高抗逆性。二是做好空气消毒,可用空气消毒片,亩用40-60片,晴天5-7天一次,阴天2-3天一次。

治疗措施:注意早发现,早治疗,可喷洒氟吡菌酰胺.肟菌酯(露娜森)1500倍+百菌清700倍+复合氨基酸叶面肥1000倍;25%溴菌腈500倍+嘧菌酯噻唑锌(碧叶)800倍+几丁聚糖1000倍等。靶斑病易复发,要注意连续用药,并补充叶面肥,提高叶片抗性。

(5)炭疽病

典型症状:叶片染病,多为大圆斑点;茎蔓与叶柄染病,病斑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褐色,稍凹陷,严重时病斑连接,绕茎一周,植株枯死。湿度大时,表面有粉红色粘稠物。


高发季节:春秋

预防措施:一是做好空气消毒,切断病原传播途径。二是连续冲施生物菌剂,改良土壤,抑制病菌,提高抗性。三是早用生物菌剂喷雾,如枯草芽孢杆菌400倍、哈茨木霉菌400倍、几丁聚糖1500倍等。

治疗措施:喷洒啶氧菌酯1500倍+噻菌铜700倍+葡萄糖200倍;咪鲜胺1000倍+腈菌唑1000倍+葡萄糖200倍。

(6)病毒病

典型症状:生长点嫩叶发病,花叶、生长停滞。病毒病为系统性病害,细胞内寄生,具有隐症和显症两种状态,可防难治。

高发季节:夏秋

预防措施:一是选择抗病毒能力较强、长势旺盛的品种,大黄瓜明星一号等,小黄瓜可选优美一号等。二是加强育苗管理,避免苗期传播病毒。三是做好棚内消毒灭虫,彻底杀灭棚内传毒害虫。四是严密设置防虫网,隔离棚室内外,用好粘虫板、灰色地膜等,防止传毒害虫传播。五是安装雾化喷水设施,增加棚内湿度,降低温度,创造不利于病毒发病的环境条件。六是连续冲施生物菌剂、悬浮钙等,改土养根,均衡营养,提高抗病性。七是提前喷洒几丁聚糖、免疫蛋白、苦参碱、海藻酸、嘧肽霉素、锌肥等,提高抗病性,减少病毒发生。

4.花果部病害

(1)灰霉病

典型症状:腐生性强,初侵染主要为残花,出现灰色霉毛。随残花侵染幼瓜顶端、叶片边缘等。病原孢子多,再侵染能力强。

高发季节:深冬早春

预防措施:一是高温闷棚处理,浇水后第2-3天,关闭通风口高温30-40℃,维持2小时。二是降低棚内湿度,合理覆盖地膜、秸秆,分次通风,棚前脸覆盖隔离等。三是连续冲施生物菌剂,如枯草芽孢杆菌等。四是使用空气消毒片,做好空气消毒,切断灰霉病孢子传播。五是蘸花药中添加扑海因、咯菌腈等。

治疗措施:喷洒50%速克灵1500倍+40%嘧霉胺1000倍+几丁聚糖1000倍;啶酰菌胺1000倍+咯菌腈1500倍+海藻酸500倍;福帅得1500倍+啶菌恶唑1500倍。

(2)绵疫病


典型症状:初期水浸状斑点,黑褐色腐烂,湿度大时出现大量白色絮状菌丝。

高发季节:夏秋

预防措施:一是降低湿度,合理摘叶,增加通风见光;二是连续冲施生物菌剂,改良土壤,抑制病原,提高抗性。三是空气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治疗措施:52.5%抑快净2000倍+20%氟吗啉1500倍+葡萄糖200倍;68.75%银法利600倍+氰霜唑1500倍+复合氨基酸叶面肥1000倍等;福帅得1500倍+甲霜灵锰锌600倍等。

第一,黄瓜的生理性病害与防治。黄瓜的生理性病害主要表现在畸形果和叶片上,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环境、缺素和药害。环境因素要注意从种子萌芽到生育期结束的每个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肥料、温度、光照、土质等等方面,造成的生理性障碍。缺素是肥料没有供给而又土壤偏缺的黄瓜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造成生理上的障碍,只有通过按需要在施肥中补充。药害是农药化肥因性质、浓度、温度等关系,黄瓜出现过敏造成生理上的障碍。解决办法是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和诱抗素等调节剂,排除药害干扰,恢复正常生长发育。

第二,黄瓜的感染性病害与防治。黄瓜由于土传、肥传、虫传、种传和水传的常见病害,如白粉病、炭疽病、霜霉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蔓枯病和枯萎病等等病害,除了常规农业防治外,只有药剂防治最有效果。农业防治包括土壤消毒灭菌、清除病虫害残留物以及农业废弃物、清除杂草、深耕细作、使用生物菌肥、使用发酵腐烂熟透的有机肥、种子消毒灭菌等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药剂防治可以使用广谱性或者针对单一病害的专用药两种方法消灭病菌。广谱性杀菌剂有多菌灵、苯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福美双等等药剂,专业杀菌剂有霉菌灵、恶霉灵、霜霉灵等等杀菌剂。一般防治病害使用广谱性杀菌剂效果最好。

第三,黄瓜的常见虫害与防治。黄瓜害虫分地下害虫和地面害虫,如地老虎、蝼蛄、蛴螬、瓜芽、白粉虱和蓟马等等害虫。地下害虫可以使用联苯菊酯、辛硫磷、敌百虫、氧化乐果、乐果等等药剂防治;地上害虫可以使用虫螨净、吡虫啉、氯氟氰菊酯、啶虫脒、毒死蜱、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噻嗪酮等等高效低毒广谱性杀虫剂。

炭疽病,建议溴菌腈或者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或者己唑醇或者咪鲜胺锰盐或者咪鲜胺(注意丙环唑,咪鲜胺或者咪鲜胺锰盐用量多了抑制生长)或者二氰蒽醌或者吡唑醚菌酯等等。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在苗期子叶上出现褪绿、呈枯黄不规则病斑,湿度大时叶背面有灰黑色霉层。黄瓜成株期一般先从中部叶片发病,向上、向下传播扩展,黄瓜叶上出现浅绿色水浸状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黄绿色;然后变淡褐色,后期黄瓜病斑成片,黄瓜全叶干缩。湿度大时,黄瓜叶背面也会出现灰黑色霉层。
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幼苗期茎基部变黄褐色或全株枯萎,多呈猝倒状。黄瓜成株期,黄瓜枯萎病发病之初黄瓜叶片从下向上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更为明显,早晚恢复正常。后期黄瓜整株叶片枯萎下垂,不再恢复常态。
疫病
黄瓜苗期嫩尖呈暗绿色,似水浸状软腐,最后黄瓜全株枯死。黄瓜成株期病叶产生暗绿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展为近圆形的大病斑,湿度大时,很快形成全叶腐烂。
白粉病
黄瓜发病初期,黄瓜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部明显的连片白粉,最后变成灰白色或红褐色,黄瓜叶片也变成枯黄色且发脆,一般不脱落。
炭疽病
黄瓜苗期子叶边缘出现半圆形褐色斑,稍凹陷。黄瓜成株期叶部病斑近圆形,大小不等,初为水浸状,很快干枯成红褐色,边缘有黄色晕圈,病斑上同心轮生黑色小点,潮湿时,有粉红色黏稠物质溢出,干燥时,病斑开裂、穿孔。
叶斑,用两三个杀菌剂复配喷施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黄瓜叶片正面黄点凸起有浓状,无黑霉,是什么病,怎么防治?(如图)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35063.html

上一篇:别墅院子水池风水方向有什么讲究?

下一篇:蓖麻子亩产多少?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