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中C:N比在25:1时,微生物对养分的分解最快?
土壤微生物最适宜的有机质比为25:1,为什么较高碳氮比,会导致微生物活动减弱?
土壤微生物最适宜的有机质比为25:1,当大于时,有机质分解速率减慢导致微生物活动减弱,反硝化作用进行地彻底。为什么较高sdeyA碳氮比,会导致微生物活动减弱?细说生物因素
3.2.4.1 土壤微生物新陈代谢动态特征及对岩溶生态系统的驱动作用(桂林岩溶试验场的野外定位监测)
桂林岩溶试验场是一典型的峰丛洼地,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多年平均气温18.8℃,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915.2mm,降雨分配不均匀,4~8月的总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32%,9月至次年3月的降雨占全年的29.68%。构成场区峰丛洼地的岩溶地层为上泥盆统融县组(D3r),主要岩石成分为浅灰色至白色致密质纯中厚层泥亮晶颗粒石灰岩。场区第四纪的地层,主要是残坡积层,以灰褐色、棕褐色、棕色石灰土为主。在山体的上部土壤稀薄,山坡土壤较厚,可达1~1.5m,洼地中的土壤层厚可达5~6m,土壤覆盖率约为30%。用简易比重计法测得坡地土壤质地如表3-11。
表3-11 桂林岩溶试验场坡地土壤不同层位的质地(wB/%)
场区覆盖次生灌丛群落,树高2~2.5m,多刺、叶革质及小叶型,表现出喜钙和耐旱性。主要树种有石山樟、广西芒林、黄荆、火棘、竹叶椒、穿破石、云石、石岩枫、崖棕、石山巴豆、南天竹、水竹、杨奶、九龙藤、桂林紫微、苞茅、零余薯。覆盖度为60%~80%。
为了揭示土壤微生物活动与岩溶生态系统运行之间的关系,除了对气温、降雨进行了动态监测外,还选择了土壤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指标及岩溶发育强度指标进行了监测。土壤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指标为:土壤剖面中CO2浓度、土壤呼吸、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岩溶发育强度指标为土下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其监测的方法:
土壤剖面中CO2浓度:用自制的土壤CO2采集装置(何师意,1997),监测用日本Gestec公司产的Gastec真空泵和专制的CO2测试管,观测周期为每月1次;
土壤呼吸:碱吸收法测试土壤呼吸速率(AL 佩奇等,1991);
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按深度0~20cm、20~50cm每月取土样,在冰箱中保鲜;土壤微生物量用氯仿-熏蒸-培养提取法(Vance E D et al.,1987);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用总有机碳分析仪(鲁如坤,1999);
碳酸盐岩溶蚀率:用标准溶蚀试片观测岩石溶蚀速率。
(1)土壤微生物量碳的月动态
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同化环境中的碳,同时又向外界代谢释放不同形态的碳成分,因此,微生物调控着土壤环境中的碳循环和生物有效性营养成分的供给,从而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密切相关(Jenkison D S et al.,1992;Zak D R et al.,1990)。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关注了陆地生态系统类型(森林、草地)、农田耕作措施(Salinas-Garcia J R et al.,1997)、管理模式的差异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而对岩溶动力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的生态观测及其代谢产物CO2、DOC(溶解有机碳)对岩溶生态系统的驱动关注不够。
从微生物量碳的月变化(以垭口土壤深度0~20cm的土壤微生物量碳为例)(图3-29)看,土壤微生物量碳与气温动态呈显著的负相关,即土壤微生物量在炎热的夏季出现最低值(304mg/kg),而在寒冷的冬季土壤微生物量碳出现最高值(1110.64mg/kg)。从图上看微生物量碳与降雨之间似乎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认识,将是对土壤环境中生物驱动岩溶发育机理认识的深入。
图3-29 桂林岩溶试验场垭口0~20cm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动态与气温、降雨间的关系
Ⅰ.土壤微生物的基本特征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环境中极为活跃的活性组分,尽管其含量仅为土壤有机碳的1%~4%,但土壤微生物具有极高的繁殖能力和极短的生命周期,在良好的条件下,细菌的生命周期仅为20~30min,真菌只需几个小时就可以更新一代,伤亡的微生物体是新生微生物最好的营养物质来源,也最易被分解成终极产物CO2(Marumoto T,1984),因此,有理由认为伤亡的微生物体是土壤呼吸产生CO2的重要源之一。在影响土壤微生物量动态变化的因素中,温度是主要的(Grisi B,1998),同时土壤的干湿交替是加速土壤微生物量循环速度的重要动因(McGill W B et al.,1986;Ross D J,1987),因为大多数土壤微生物无法适应低的土壤湿度(Reid D S,1980)。由此可以认为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环境中物质循环的“不断更新的动态驱动器”。“不断更新”是指土壤微生物体的生命周期极短,老的微生物体不间断地被新的微生物体所取代;“动态驱动器”是指微生物是土壤环境中有机质(包括微生物体本身)分解产生代谢产物的直接驱动力,而且活的微生物群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Ⅱ.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在夏季出现最低值、冬季出现最高值的理解
在冬季,虽然温度偏低,降雨量偏少,但低的蒸发量,能够保持土壤有较高的土壤湿度,同时土壤的干湿交替发生的频率亦很小,使得土壤微生物量的周转速率降低,周转周期变长,土壤微生物量得以累积,此其一;其二,进入秋冬季,枯枝落叶增加,新鲜有机质的输入,能刺激微生物量的增加,14C标记示踪技术,揭示了植物残体在土壤中的分解首先转移到微生物体内(Van Gestel et al.,1993)。
(2)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呼吸、土壤溶解有机碳之间的关系
Ⅰ.土壤呼吸的月动态
土壤呼吸是指土壤中活的、有代谢作用的实体,在代谢过程中吸收氧和释放CO2的强度。它有两个来源。生物来源:土壤微生物、土壤植物根系、土壤原生动物的呼吸;非生物来源:土壤环境中有机碳的化学氧化作用。在这些来源中土壤微生物的呼吸是主要的(郑洪元,1996),因此,土壤呼吸强度能反应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以及土壤有效养分的状况。很早就有人将它作为土壤微生物总的活性指标及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之一(李振高,2000)。在岩溶地区土壤生态系统中,土壤呼吸产生CO2以及CO2在土壤中的迁移,不仅与全球碳循环密切相关(Rattan Lai,1999;Wallace S B,et al.,1991),而且在岩溶地区,可使近地面CO2产生高浓度,促进岩溶发育(Liu Zaihua,2000;曹建华等,1999)。
图3-30 桂林岩溶试验垭口土下20cmCO2浓度、土壤呼吸排放速率动态与降雨、气温的关系
土壤呼吸排放的时间动态可分成3个不同的阶段(图3-30):①从3月至8月1日前,随着气温的升高,降雨的增加,土壤呼吸强度渐次增加,由4月6日的103.56mgCO2/m2h增至7月1日的229.52mgCO2/m2h、7月23日的181.94mgCO2/m2h。换一个角度看就是随气温和降雨的增加,刺激土壤生物活性的增强,导致土壤呼吸的增加。②进入8月份,虽然气温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但土壤呼吸强度高低不定,尤其是9月土壤呼吸在9月6日为181.94mgCO2/m2h,9月25日即降为134.35 mgCO2/m2h,至10月26日又升至158.61mgCO2/m2h,这一极大的反弹现象与降雨的分配不均有关:在9月25日前1个月内降雨量仅3.9mm,而9月26日至10月26日的降雨量259.4mm,在此期间气温则由9月25日的日平均气温26.9℃降为10月26日的20.3℃。③11月份以后,随气温的下降,降雨量偏少,但分布大致均匀,土壤呼吸持续降低,下降的趋势持续到2月。土壤呼吸排放速率最高值出现在7月1日,为229.52mgCO2/m2h,最低值出现在2月22日,为41.05 mgCO2/m2h。从以上的分析结果看,土壤呼吸与月平均气温、月降雨都成正相关关系,与气温之间的关系更为明显(图3-31)。
图3-31 桂林岩溶试验场土壤呼吸速率与气象之间的关系
Ⅱ.土壤呼吸与土壤剖面中CO2分压之间的关系
土壤呼吸排放与土壤剖面中的CO2分压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r=0.74(图3-32)。从上文可知土壤呼吸是一个地区土壤微生物新陈代谢排放、植被根系呼吸排放、土壤动物呼吸与土壤有机碳的氧化生成CO2的综合反应指标,因此,土壤呼吸可用来指示区域性的生物活动强度。岩溶在土壤环境中最为活跃,且与土壤环境中的CO2分压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就建立起岩溶生态系统的运行与生物活动之间的桥梁。
图3-32 土壤呼吸与土壤剖面中CO2浓度之间的相关分析(CC=74.97SR+4190.8,r2=0.5476)
(3)土壤DOC的月动态
土壤环境中的水溶性有机碳既是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代谢产物,又是微生物生长能量的重要来源(Kalbitz K et al.,2000)。根据前人的研究,微生物活性在10℃以上随温度增高而增强,在25~35℃间达到最强(Paul E A et al.,1989)。另外,微生物活动与土壤湿度关系密切,随着土水势的增加,微生物的活性减弱,当土壤水分含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时,微生物活性最强。一般而言,真菌通常比细菌更能适应于较低的温度条件,由于真菌的好气性使真菌也主要分布在土壤的浅表层;同时真菌也比细菌更能耐受高的土壤水势(Salinas-Garcia J R et al.,1997)。在对水溶性有机碳贡献中,细菌主要贡献的是挥发性组分,真菌主要贡献非挥发性组分(A D 麦克拉伦等,1984)。从图3-33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变化有3个不同的阶段:
1)3~7月,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变化与土壤呼吸排放CO2速率保持着相同的升高趋势。
2)8~11月,气温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降雨量偏低,土壤容易干燥,而大部分微生物难以耐受土壤干燥,因而,土壤微生物活性极大地减弱,结果是土壤呼吸、土壤水溶性有机碳随之降低。这里需要说明的是,9月27日~10月26日之间,降雨259 mm,刺激了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土壤呼吸速率出现一个反弹,而水溶性有机碳却出现全年的最低值,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是:长时间土壤干燥后的降雨,雨水的淋溶作用要强于微生物代谢产生水溶性有机碳的速率。
图3-33 土壤微生物量碳与DOC、土壤呼吸之间的关系
3)11月至次年的2月,随温度的降低,微生物活性逐渐降低,在土壤呼吸速率持续降低的同时,水溶性有机碳升高。
影响土壤水溶性有机碳赋存、迁移的因素很多,Kalbitz K et al(2000)在对总结性论文“Controls on the Dynamic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Soils:A Review”中将影响DOC形成、迁移、演变的因素归纳为23种,其中包括了:枯枝落叶的输入量、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土壤有机质的C ∶N比率、生长其上的森林群落类型、真菌群落在微生物群落中发挥的作用、土壤中Fe、Al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粘土矿物的含量、土壤pH值、盐基饱和度、硫酸盐、磷酸盐、多价阳离子、温度、干湿交替、水文状况、冻融(雪融)交替、N沉降、有机肥料等。本书认为对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而言,影响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动态的因素主要有:
1)温度:如果仅从结果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与温度的关系有相反的结果,一是在较冷的条件下,DOC含量更高(Piao H C,et al.,2000;He Z L,et al.,1994);二是DOC含量在冬季高于夏季(Ross D J,et al.,1981;Dalva M et al.,1991;Tipping E C et al.,1999)。如果考虑到降雨的淋洗和稀释过程,这一相反的现象就比较容易理解。从表层土壤中DOC含量高于底层土壤DOC含量的事实,可以认为微生物活性高,有利于DOC的产生。因此作者认为,DOC在土壤中的发生量是与温度成正比,除非有机能源供给不足和受水文条件的影响。
2)土壤湿度:频繁的土壤干湿交替是土壤DOC含量增加的动因(Haynes R J et al.,1991;Lundquist E J et al.,1999)。其理由是:干旱引起微生物活性降低,分解能力下降,由于微生物无法耐受土壤干燥,致使土壤微生物大量伤亡,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在土壤中累积,微生物对土壤中DOC的利用同化亦减少,这些过程都有利于土壤在再次湿润时产生高浓度的DOC。因而,在暴雨初始阶段往往可以测得土壤DOC的高含量(Easthouse K B et al.,1992)。但在降雨量过大,水体的物理淋洗稀释效应强于微生物产生DOC的能力,将会导致DOC浓度的降低。
3)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变化:在土壤微生物群落中,Guggenberger et al.(1994)和Mooller et al.(1999)认为与其他微生物群落相比,真菌群落在DOC产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真菌分解有机物过程中通常是不完全降解,即产生大量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使土壤中的DOC含量增加。另外,真菌比细菌更能耐受低温和较高的土壤湿度。这就是为什么冬季土壤中DOC含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4)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呼吸、土壤DOC之间的内在关系
土壤微生物被认为是生存于土壤中,体积小于5103m3的生物总量是活的土壤有机质的部分(Jenkinson D S et al.,1981)。土壤微生物是驱动土壤碳迁移的“不断更新的动态驱动器”。土壤微生物群落随环境的变化,处于不断的新老更替,分解外界的物质和有机体,吸收、同化无机养料,合成自身物质,同时又向外界不断释放其代谢产物,赋予土壤肥力和生产力。亦即土壤微生物同时存在着生长同化与消亡分解过程,这就是日益受到学术界关注的微生物量周转。一般而言,低温时周转期延长,高温则相反。据估算北方森林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周转期为0.82a,温带森林为0.6a,热带森林为0.14a;温带草原为0.64a,热带稀树草原0.34a(Smith J L,et al.,1991)。
同时,有机能源的供给是制约土壤微生物量生长和活性的重要因素,生存于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以异养型微生物占主导地位,维持其生命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据何振立(1997)的估算,陆地土壤微生物总量(按微生物量碳计)为61015gC,陆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平均周转期为0.42a,则每年通过微生物周转的有机碳量为1.431016gC,假定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物质的利用效率为35%,则维持土壤微生物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能源约为4.091016gC。这一数据超过每年以枯枝落叶形式进入土壤的有机碳总量(3.71016gC)。土壤微生物获取能源的最快捷的来源是土壤中伤亡的微生物体、水溶性有机碳(DOC)和植物根系分泌物。这也是为什么根圈土壤微生物量明显高于非根圈土壤中的微生物量的原因(Eiland F et al.,1994)。
土壤呼吸排放CO2是土壤中大多数生物化学过程的终极产物。在有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中,土壤呼吸排放量从数量上看主要有3个组成部分:①植物根系呼吸;②根圈土壤微生物呼吸;③非根圈微生物呼吸。根据Kelting D L et al.(1998)的研究它们对土壤呼吸的贡献率分别为32%、20%和48%。土壤呼吸产生的CO2可以作为土壤有机碳矿化量的指标,也可作为土壤微生物活性的指标。鉴于以上监测结果和分析,土壤呼吸排放与土壤微生物量碳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图3-34)。与土壤呼吸相比,土壤DOC的产生、赋存、迁移的因素较多、较复杂,但从本次桂林岩溶试验场研究的结果看,DOC的月动态特征可划分为两个时间段:3~9月的温暖多雨期,土壤DOC 与土壤呼吸有相同的变化趋势;10月至次年2月秋冬低温少雨期,土壤DOC与土壤呼吸变化趋势相反。因此从全年的统计分析看,土壤DOC 与土壤微生物量碳的相关性就差(图3-35a)。如果从两个不同的时间段进行相关分析,其负相关关系就很明显(图3-35b)。
以上就用野外实测的数据验证了驱动土壤环境中岩溶发育的主要因子CO2、DOC与土壤微生物量碳之间的关系。
图3-34 土壤呼吸、土壤DOC与土壤微生物量碳之间的关系
图3-35 温暖多雨期、低温少雨期土壤DOC与土壤微生物量碳之间的相关分析
3.2.4.2 植被群落演化不同阶段对岩溶表层带水循环的影响(广西弄拉峰丛洼地植被恢复区的野外对比实验)
弄拉是广西岩溶峰丛洼地生态建设成功的典型之一,选择封山育林40 a、20 a两个不同的植被群落进行对比,监测其表层泉的动态变化。兰电塘泉域覆盖乔木顶极群落,植被覆盖率95%,在2001年4月至2002 年5 月,泉水断流31 d;东望泉泉域覆盖灌丛群落,植被覆盖率65%,断流两次,42d,124d(图3-36)。而且兰电塘泉的、Ca2+浓度均高于东望泉(图3-37、图3-38),这表明封山育林、植被群落的恢复,不仅增强了岩溶表层带对水循环的调蓄能力,而且有利于岩溶发育强度的增加。
3.2.4.3 不同植被覆盖对岩溶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的模拟
在岩溶生态系统中,岩溶作用和成土作用是一对相辅相成的表层地质作用,根据岩溶环境中土壤和生态系统发育的关系,潘根兴等研究了桂林丫吉村试验场土壤碳库的分布与碳转移的特征,表明植被的发育,赋予了岩溶系统活跃的碳组分,因而驱动岩溶生态系统的运行,加速碳酸盐岩的溶蚀和系统的碳循环(潘根兴等,1999)。Kelting D L et al.(1998)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有高等植物栖息时,根系呼吸和根圈土壤微生物呼吸在占土壤呼吸排放的CO2中占主要地位(张福锁等,1995)。随着高等植物的栖居和生态系统的演化,岩溶生态系统中土壤碳循环特征发生如下变化:
①枯枝落叶的输入使土壤中有机质得到不断的补充;②植物根系活动增加了土壤中活性有机碳的供源;③植物根系形成根际环境,刺激了根际微生物活动,从而构成微生物主导的根际碳循环微环境。
图3-36 弄拉兰电塘泉与东望泉水位动态变化对比
图3-37 东望泉、兰电塘泉的浓度动态变化特征
图3-38 东望泉、兰电塘泉的钙离子浓度动态变化特征
研究植被覆盖下土壤碳转移是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将地球表层地质作用与生物作用相结合、岩溶作用与系统碳转移作用相结合的重要方向(袁道先,1999)。为此,我们设计了3个植被-土壤-碳酸盐岩体系简易生长箱模拟试验装置(图版Ⅰ-1)。
生长箱模拟试验装置的主体为5mm厚的聚丙乙烯塑料板制成的直径50cm,高60cm的圆柱状土柱箱,箱底开直径2cm的出水口,用于排泄“地下水”。用0.3mm厚的三角钢作底架支撑。
供试灰岩为桂林郊区英山融县组(D3r)灰岩,破碎成粒径2~6cm颗粒状,铺于箱底达10cm厚。土壤取自桂林市雁山镇付禾,发育于东岗岭组(D2d)之上的A层土壤,土壤按等量填于3个土壤箱中,装土45cm厚。
黄杨土箱(树箱):供试木本植物为本所花圃中成熟的黄杨(Buxus sinica),黄杨具有丰富而长的根系,其根系分布于整个土柱中;
麦冬土箱(草箱):供试草本植物为麦冬(Liriope spicata),麦冬根系集中分布在土壤的5~10cm深度;
土箱(土箱):无任何植物覆盖。
在土柱中3个不同的深度(土下10cm、20cm和45cm处)安装自制的CO2收集装置(何师意等,1997)。同时收集自箱底出口排出的水做化学分析。
监测的指标及方法:土壤呼吸排放CO2用碱吸收法(李振高,2000);土壤剖面中的CO2浓度用日本Gestec公司生产的GestecCO2泵和CO2测试管监测;水体的pH值用Cole ParmerpH计;Ca2+浓度用钙测试盒;用德国Merck公司生产的碱度计;温度计测气温;雨量筒监测每天的降雨量。
实验装置安好后,放在岩溶所花圃内接收自然的降雨和光照,观测对比研究持续74d(4月3日~6月16日),实验期间的气温、降雨情况如图3-39所示。
图3-39 实验期间日平均气温与降雨量
(1)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碳酸盐岩体系排泄水的水化学特征
在野外观测中,岩溶泉水的的动态变化是受多种自然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而在本模拟实验中(图3-40),3 种系统中岩溶水的动态变化具有类似的波动格局,均符合其气温、降雨过程的动态关系。但是,不同系统中岩溶水排泄强度有显著差异,树箱、草箱和土箱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64 mmol/L、2.69 mmol/L和2.61 mmol/L。整个试验过程共降雨638.1 mm,监测到岩溶水排泄8 次,总排泄水量分别为:树箱为110.6 L,草箱为70.92 L,土箱为67.56 L。因此,岩溶水排泄的总量分别为:树箱522.95 mmol,草箱206.04 mmol和土箱196.23 mmol。
图3-40 树箱、草箱和土箱排出水中浓度的对比
岩溶排泄水的pH值反应了土壤生物活动代谢产物DOC、CO2溶于水产生碳酸及土壤淋溶碳酸盐岩后的综合结果。从图3-41看,三者地下水的pH值的变化动态,无论气候条件怎样变化带来的影响,其树箱的pH值始终低于草箱和土箱体系。在模拟实验过程中,树箱的平均pH值为7.13;草箱的平均pH值为7.36;土箱的平均pH值为7.39。即树箱的pH值比草箱的低0.23个单位、比土箱的低0.26个单位。
图3-41 树箱、草箱和土箱下岩溶排泄水pH值的动态
图3-42表明供试系统岩溶排泄水Ca2+浓度的动态变化。可见,不同系统下排泄水的Ca2+平均浓度分别为:树箱为111.36 mg/L、草箱为116.07 mg/L、土箱为114.21 mg/L。说明不同植物处理对岩溶排泄水的Ca2+浓度无明显影响。但总排泄水量分别为:26.2 L、10.5 L和 10.8 L,计算的不同系统排泄的总钙分别为:树箱为 304.03 mmol;草箱为188.25 mmol;土箱为176.01 日夏养花网mmol。树箱下Ca2+排泄量是草箱的1.784 倍、土箱的1.827倍。同时树箱排泄的总量比草箱的增加153.82%、比土箱的增加166.45%;重碳酸根的主要来源是生物活动和水岩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可以认为随生物作用强度的增加,重碳酸根浓度的增加,相应导致钙离子排泄量的增加。即生物作用的加强,产生的代谢产物引起岩溶水的pH值的降低、重碳酸根的增加,促进了水岩相互作用和土壤中不同形态钙的释放,最终贡献为灰岩溶蚀量的增加。
图3-42 树箱、草箱和土箱地下水中的Ca2+浓度的对比
(2)土壤呼吸及土壤剖面CO2浓度
土壤环境中的CO2 是岩溶水中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是使岩溶水具有侵蚀性的原因。从图3-43 中可见,不同植物处理下系统中土下 CO2 浓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尽管都表现出随气温和降雨的波动。但树箱的土壤CO2 浓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高于草箱、土箱。以土下20 cm处CO2 浓度为例,实验期间其CO2 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树箱1438910 -6、草箱为822210 -6、土箱为580010 -6。相对于裸露土壤,麦冬草使土下CO2 浓度升高41.76%,而黄杨树升高了140.08%。而从土壤呼吸排放 CO2 的速率看(图3-44),树箱的土壤呼吸速率比草箱、土箱的高得多。在实验期间,树箱的土壤呼吸释放 CO2 的平均速率为 310.83 mgC/m2 h、草箱为 114.64 mgC/m2 h、土箱为112.72mgC/m2 h。根据土壤呼吸的平均排放速率可计算出实验期间树箱、草箱和土箱的土壤呼吸排放的碳量:树箱为104.438 gC、草箱为38.519 gC、土箱为37.875 gC(图3-45)。计算公式为:
受地质条件制约的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
式中:W——实验期间CO2排放的碳量;V——土壤呼吸的平均速率;S——土箱的口面面积;T——实验持续的时间。
图3-43 树箱、草箱、土箱土下20cm处CO2浓度动态对比
图3-44 树箱、草箱、土箱土壤呼吸排放CO2速率的动态比
(3)碳稳定同位素示踪对碳酸盐岩溶蚀的估算
利用碳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研究土壤环境中碳迁移途径已取得很多的成果(Ineson Petal.,1996;KellerC K etal.,1998;BernouxM etal.,1998;Hesieh Yuch-Ping,1996;KorontziS etal.,2000),利用碳稳定同位素认识和掌握岩溶动力系统的结构特征、运行规律也有所探索(刘再华等,1997;Pan Genxingetal.,1997)。本文采集土壤呼吸排放CO2-C及地下水排泄-C,对供试系统其碳稳定同位素测定,并以此来估算生物作用对土下溶蚀的贡献。表3-12是5月15日和5月18日,土壤排放CO2-C及地下水排泄-C的碳稳定同位素值。
图3-45 实验期间树箱、草箱、土箱土壤呼吸排放CO2-C量的对比
表3-12 树箱、草箱、土箱土壤呼吸排放CO2-C、地下水排泄-C稳定同位素值
土壤呼吸排放的CO2主要来源于土壤微生物呼吸和植物根系的呼吸,从表3-12中可以看出,的同位素值要重于CO2-C的,表明了有碳酸盐岩溶蚀的来源(CaCO3 的13C值为0.5‰(PDB)),树箱产生的 CO2-C、的13 C值轻于草箱、土箱的,表明生物作用对岩溶动力系统中碳循环影响的存在。如果将土壤呼吸排放CO2-C的13 C值作为地下水中生物来源的同位素值,则不同体系地下水中中生物贡献率可由下式求得:
受地质条件制约的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
求得的结果见表3-13。
表3-13 地下水中生物来源的比例及对碳酸盐岩溶蚀量的估算
碳稳定同位素的示踪结果揭示,地下水排泄的中,生物来源的比例要高于碳酸盐岩溶蚀来源的。与土箱相比,树箱、草箱生物作用的增强虽然没有带来更大比例的生物来源,但带来的是更大量的量和碳酸盐岩的溶蚀量。
5月18日土壤呼吸排放CO2-C碳同位素值轻于5月15日的,意味着生物作用的增强,合理的推论是有更多的生物成因CO2 溶于水并作用于碳酸盐岩;而地下水碳同位素值5月18日重于5月15日的,这似乎意味着随生物作用的增强,地下水中生物来源的量增加的同时,碳酸盐岩溶蚀对地下水中的贡献量更大。要确认这一点还需要更多数据的支持。
本次实验的结果显示,由于植物根系的增加:
1)使土壤剖面中CO2浓度提高,与单纯的土壤微生物作用相比(土箱580010-6),树箱(1438910-6)提高140.08%、草箱(822210-6)提高41.76%;
2)土壤呼吸排放CO2的速率提高,与土箱(112.72mgC/m2h)相比,树箱(310.83 mgC/m2h)提高175.75%,草箱(114.64mgC/m2h)提高1.70%;
3)地下水体中浓度增加,与土箱(2.61 mmol/L)相比,树箱(4.64 mmol/L)提高77.78%,草箱(2.69mmol/L)提高3.07%;
4)随地下水体排泄的、Ca2+的量增加,与土箱(196.23 mmol、176.01 mmol)相比,树箱(522.95mmol、304.03mmol)的增加166.45%、72.73%,草箱(206.04mmol、188.25 mmol)的分别提高5%、6.95%;
5)使地下水体的pH值降低,与土箱的(7.39)相比,树箱的(7.13)降低0.26个单位,草箱的(7.36)降低0.03个单位;
6)使土下灰岩的溶蚀量增加,通过地下水中和土壤呼吸排放CO2-C的稳定同位素示踪结果估算的碳酸盐岩溶蚀量看,树箱碳酸盐岩的溶蚀量为21.875 g、草箱的为9.571 g、土箱的为6.748 g。
本次实验的结果揭示了植物生长对土壤生物活动的促进,进而影响土壤下灰岩溶蚀与系统碳的排除,最后贡献表现为对土壤灰岩系统中碳循环的加速与碳源、汇效应的放大,也进一步支持了表层带岩溶动力系统是在气候-水外部动力驱动下,以土壤-生物系统的碳转移与循环为基本过程的岩溶作用控制系统。
1. 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不包括()《医学微生物学》 A.营养物质 B.酸碱度 C.温度 D.光线?
其他选项A,营养物质是细菌繁殖必须的,B酸碱度是细菌生长的环境条件,不同的细菌生长所需环境的酸碱度不同。C,温度,不同的细菌的耐热性不同,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会导致细菌死亡。
一、选择题
1.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差别在于( )。
A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B 真核生物有一个单个染色体C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和细胞器D真核生物不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分裂。
2. 肽聚糖物质存在于( )中。
A真核生物的核糖体 B细菌的细胞壁 C真核生物的染色体 D细菌的细胞膜
3. ( )不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物质跨膜运动的方法。
A主动转运 B促进扩散 C渗透 D翻译
4. 营养菌丝是那些用于( )的菌丝。
A产生繁殖结构 B吸收营养 C形成线粒体 D形成隔壁
5. 病毒的基因组可以由( )组成。
A DNA但无RNA B RNA但无DNA
C 同一个病毒中有DNA和RNA一起 D 或DNA或RNA
6. 微生物的稳定生长期( )。
A 细胞分裂速率增加 B 细胞分裂速率降低
C 群体是在其最旺盛壮健的阶段 D群体是在其最少的阶段
7. 纯培养是其中( )的培养物
A 只有一种微生物 B 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
C 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 D没有代谢废物
8. 直接显微镜计数法用来测定下面所有微生物群体的数目,除了( )之外。
A原生动物 B真菌孢子 C 细菌 D 病毒
9. 当进行糖酵解化学反应时,( )。
A 糖类转变为蛋白质 B 酶不起作用 C 从二氧化碳分子产生糖类分子 D 从一个单个葡萄糖分子产生两个丙酮酸分子
10. 干热法常用于( )灭菌。
A 盐溶液 B 细菌培养基 C 油料物质 D 医院的毛毯
11. 紫外辐射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 )。
A糖类 B 酶类 C核酸 D 细胞壁
12. 驱动光合作用反应的能量来自( )。
A 氧化还原反应 B 日光 C ATP分子 D 乙酰CoA分子
13. 被称为腐殖质的土壤物质主要包含( )。
A 磷酸盐和硝酸盐 B 无机物质如氧化铁 C 发酵的酸和碱 D 耐腐败的有机物质
14. 光合绿色植物和光合微生物如蓝细菌负责向大气中返回大量的( )。
A 氮 B 氧 C 钾 D 锌
15. 以下都是地球上的氮循环的必要成分,除了( )之外。
A 磷酸钙 B 氨 C 硝酸盐离子 D 氨基酸
16. G-细菌细胞壁的最内层成分是( )。
A. 磷脂 B. 肽聚糖 C. 脂蛋白 D. LPS
17. 异染粒是属于细菌的( )类贮藏物。
A. 磷源类 B. 碳源类C. 能源类 D. 氮源类
18. 下列微生物中,( )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A. 大肠杆菌 B. 金黄葡萄球菌 C. 巨大芽孢杆菌 D. 肺炎双球菌
19. 下列( )是真核生物。
A. 放线菌 B. 酵母菌 C. 蓝细菌 D. 细菌
20. 一般真菌适合的培养基是( )。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 高氏一号培养基 C. 硅酸盐培养基 D. 马铃薯培养基
21. 噬菌体是一种感染( )的病毒。
A. 酵母菌B. 霉菌 日夏养花网C. 放线菌和细菌D. 原生动物
22. 被运输物质进入细胞前后物质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
A. 主动运输 B. 扩散 C. 促进扩散 D. 基团转位
23.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有 。
A. 芽殖 B. 裂殖 C. A、B均有
24. 细菌常用 法制片观察其菌体形态。
A. 水浸片 B. 印片 C. 涂片
25. 细菌鞭毛的功能是 。
A. 交配 B. 运动 C. 吸附
26. 制作酸奶的微生物学过程是 。
A. 乳酸发酵 B. 丁酸发酵 C. 酒精发酵
27. 反硝化细菌在有氧条件下的产能方式是。
A. 有氧呼吸 B. 发酵作用 C. 厌氧呼吸(亦称无氧呼吸)
28. 纤维分解菌的营养类型是。
A. 化能异养型 B. 化能自养型 C. 光能异养型 D. 光能自养型
29. 放线菌菌落的外观形态是。
A. 大而突起 B. 小而紧密 C. 大而疏松 D. 大而平坦
30.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以 为最多
A. 真菌 B. 藻类 C. 细菌 D. 放线菌
31. 真菌包括 、 和 。选项为( )
A. 酵母菌、霉菌和蕈菌 B.根霉、木霉、曲霉 C. 啤酒酵母、假丝酵母、白地霉
32. 锁状联合是担子菌 的生长方式。
A. 双核的初生菌丝 B. 单核的初生菌丝 C. 单核的次生菌丝 D.双核的次生菌丝
33. 两种微生物形成共生关系后,不能够 。
A. 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分工 B. 像一种生物一样繁衍 C. 由其他微生物任意代替其中的任何一种微生物 D.组成一个结构统一的生物体
34. 在分解复杂大分子有机物时,往往是由多种微生物协同完成的,乙种微生物以甲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食物,丙种微生物又以乙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食物,这种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称为 。
A. 互生关系 B. 接力关系C. 共生关系 sdeyA D.寄生关系
35. 土壤中磷酸钙的溶解主要依赖于 。
A. 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机酸 B. CO2溶解产生的碳酸 C. 硫化作用产生的硫酸和硝化作用产生的硝酸 D.A~C
二、填空题
1、细菌细胞壁的基本骨架是( )。
2、培养基按用途来划分,可分为( )、( )、()和( )。
3、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方式主要有()、( )和( )。
4、细菌的繁殖以()为主;酵母菌的繁殖以()。
5、大肠杆菌长为2.0m,宽为0.5m,其大小表示为()。
6、细菌纯培养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和()四个阶段。
7、原核微生物包括有( )、( )、( 日夏养花网 )和( )等。
8、细菌的基本形态有( )、( )及( )。分别称之( )、( )和( )。
9、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和()等。
三、名词解释
1、芽孢 2、菌丝体 3、生长因子 4、细菌接合 5、生长曲线 6、菌落 7、发酵 8、转导9、水活度 10、根际效应 11、温和噬菌体 12、培养基 13、基因突变 14、基团转位 15、土壤微生物区系 16、根土比 17、根瘤 18、感受态 19、变异与饰变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真菌、酵母菌和霉菌?
2、简述荚膜的主要功能?
3、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
4、什么叫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试以能源为主、碳源为辅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进行分类?
5、民间麻类物质脱胶的原理是什么?
五、论述分析题
1、如何理解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
2、试举便说明日常生活中的防腐、消毒和灭菌及其原理?
3、硝化细菌培养基Ⅰ:(NH4)2SO40.5g、NaCl0.3g、FeSO47H2O0.03g、K2HPO41g、MgSO47H2O0.3g、CaCl27.5g、蒸馏水1000ml。
反硝化细菌培养基:KNO32.0g、MgSO47H2O0.2g、K2HPO40.5g、酒石酸钾钠20g、蒸馏水1000ml、pH7.2。
(1)、用硝化细菌培养基Ⅰ培养硝化细菌,指出其C源、N源、能源物质分别是什么?硝化细菌是何营养类型?
(2)、用反硝化细菌培养基培养反硝化细菌,指出其C源、N源、能源物质各是什么?反硝化细菌是何营养类型?
4、比较细菌与酵母菌的个体形态与菌落特征的异同。
5、配制化能异养型微生物所需培养基时,除加入有机物作为碳源物质外,是否还需专门加入作为能源的物质?为什么?
6、指出以下微生物实验所用物品和场所采用何种合适的灭菌或消毒方法。
(1) 吸管;(2) 培养皿;(3) 培养基;(4) 接种环;(5) 接种室;(6) 制备无菌水;(7)皮肤。
7、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和呼吸作用有何区别?
8、简述细胞壁的主要功能?
六、综合应用题
例1资料阅读
资料1):四川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每年夏、秋两季都有大量的秸秆产生,秸秆总量就高达4000万吨。
人们对秸秆的实际利用率还不足50%,大量的秸秆都被简单的一烧了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每燃烧100万吨秸秆约损失自然肥力5万吨),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大气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
资料2):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可改良土壤性质、加速生土熟化、提高土壤肥力。直接耕翻秸秆时,应施加一些氮素肥料,以促进秸秆在土中腐熟,避免分解细菌与作物对氮的竞争。
问题:
1、请从微生物学的角度,提出合理利用四川省秸秆资源的建议。阐明利用方式和微生物学原理。
2、设计研究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分布状况的实验方案
3、设计从秸秆还田土壤中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的实验方法。
例2 作物的秸秆、稻草及幼嫩的豆科绿肥施入土壤,哪一个腐熟得更快?
答案要点
一、选择题
1、 C 2、 B3、D4、 B5、D6、 B 7、 A8、D9、D 10、C11、C12、B13、D14、B15、A16、B17、A18、A19、C20、D21、C22、D23、C24、C25、B26、A27、A28、A29、B30、C31、A32、D33、C34、B35、D
二、填空题
1、肽聚糖
2、基础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3、转化作用、转导作用、接合作用
4、裂殖、 芽殖
5、0.52.0m
6、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
7、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
8、球状、杆状、螺旋状、球菌、杆菌、螺旋菌
9偏利共栖关系 互利共栖关系 共生关系 竞争关系 拮抗现象 寄生关系 捕食关系
三、名词解释
1、芽孢 芽孢是某引起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氏、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
2、菌丝体 指菌丝在条件适合时总以顶端伸长方式向前生长,并产生很多分枝,相互交错成一团菌丝称为菌丝体。
3、生长因子 一类对微生物正常代谢必不可少且不能用简单的碳源或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其需要量一般很少。
4、细菌接合 通过供体菌和受体菌完整细胞间性菌毛的直接接触而传递大段DNA的过程称为接合。
5、生长曲线: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细胞数目的对数或生长速率为纵坐标绘图所得到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
6、菌落: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菌落。
7、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8、转导:通过噬菌体的媒介把一个细菌细胞(供体)的宿主DNA转移到另一个细胞(受体)的过程称为转导。
9、水活度: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中水的有效性常以水活度值aw表示,水活度值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溶液的蒸气压力与同样条件下纯水蒸气压力之比。
10、根际效应:同根际外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群落相比,生活在植物根圈中的微生物,在数量、种类和活性上都有明显不同,表现出一定特异性,这种现象称为根际效应,有的也称根圈效应。
11、温和噬菌体:某些噬菌体,侵入寄主细胞以后,并不像毒性噬菌体那样发展,而是它们的核酸和寄主细胞同步复制,寄主细胞不裂解(而且通过一个世代传至下一个世代),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溶源性噬菌体)。
12、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13、基因突变:一个基因内部结构或DNA序列的任何改变,改变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的缺失、插入或置换,而导致的遗传变化称为基因突变。
14、基团转位:转运的物质分子在通过质膜的过程中,先在化学上被修饰后转动入细胞内,需能量和运载蛋白、逆浓度梯度进行物质运输的一种方式。
15、土壤微生物区系 指在某一特定环境和生态条件下的土壤中所存在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以及参与微生物循环的代谢活动强度。
16、根土比 指单位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R)与邻近的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S)之比。即R/S=每克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每克邻近的非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
17、根瘤 指根瘤细菌感染豆科植物后,在豆科植物根部形成特殊的共生结构,是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场所。
18、感受态 是指受体细胞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
19、变异与饰变 变异是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可遗传性改变。而饰变(modification)是指外表的修饰性改变,它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其性状变化的幅度较小,其遗传物质未变,故饰变是不遗传的。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真菌、酵母菌和霉菌?
真菌是指具有细胞壁、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能运动的真核微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和蕈子。
酵母菌是一种俗语,这个术语无分类学意义,指一群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通常以芽殖或裂殖来进行无性繁殖的单细胞真菌,极少数种可产生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繁殖。
霉菌也是一种俗语,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是一类丝状真菌的统称。在分类上分属于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
2、简述荚膜的主要功能?
荚膜是有些细菌生活在一定营养条件下,可向细胞壁外分泌出一层黏滞性较大、相对稳定地附着在细胞壁外、具一定外形、厚约200nm的黏液层。
其主要功能:
(1)作为细胞外碳源和能源性贮藏物质,并能保护细胞免受干燥的影响。
(2)能增强某些病原菌的致病能力,使之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
(3)堆积某些代谢废物。
3、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
病毒是指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实体,它们在活细胞外具有一般化学大分子特征,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区别:
(1)无细胞结构,仅含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至今尚未发现二者兼有的病毒。
(2)大部分病毒没有酶或酶系统极不完全,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作用。
(3)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没有自身的核糖体,不能生长也不进行二均分裂,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进行自身的核酸复制,形成子代。
(4)个体极小,能通过细菌滤器,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看见。
(5)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4、什么叫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试以能源为主、碳源为辅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进行分类?
以能源为主、碳源为辅,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四大类:①光能自养型,能源是光,氢供体是无机物,基本碳源是CO2,主要有蓝细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和藻类等;②光能异养型,能源是光,氢供体是无机物,基本碳源是CO2及简单有机物,主要有红螺菌科的细菌;③化能自养型,能源是无机物,氢供体是无机物,基本碳源是CO2,主要有硝化细菌、硫化细菌、铁细菌、氢细菌和硫磺细菌等;④化能异养型,能源是有机物,氢供体是有机物,基本碳源是有机物,绝大多数细菌和真核生物都属该类型。
5、民间麻类物质脱胶的原理是什么?
微生物分解果胶类物质是麻类植物脱胶处理的原理。麻类植物纤维的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存在于茎秆的韧皮部,纤维素与果胶类物质结合在一起充实于茎秆的木质部及韧皮部与皮层之间。纤维植物脱胶就是利用果胶分解微生物有分解果胶类物质的能力而没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从而将果胶类物质分解掉,将纤维完好地脱离出来。民间麻类脱胶采用水浸和露浸两种方法,前者是利用厌氧性微生物分解果胶,后者是利用好氧性微生物分解果胶。
五、论述分析题
1、如何理解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
答: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主要受到营养物、含水量、氧、温度、pH等因子的影响,而土壤能满足微生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土壤是自然界微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因为土壤具备微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主要受到营养物、含水量、氧、温度、pH等因子的影响,而土壤能满足微生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因为①土壤中含有大量变动植物和微生物残体,可供微生物作为碳源、氮源和能源;②土壤中含有大量而全面的矿质元素;③土壤中的水分可满足微生物对水分的需求;④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可满足好氧微生物的生长,而通气条件差,处于厌氧状态时,又可满足厌氧微生物的生长;⑤土壤的pH范围在3.5~10.0之间,多数在5.5~8.5之间,是大多数微生物的适宜生长的pH范围;⑥土壤温度变化幅度小而缓慢,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所以说土壤是微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
这些使土壤成为微生物活动最适宜的场所,所以土壤有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之称。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人们常称之为“微生物的大本营”。
2、试举便说明日常生活中的防腐、消毒和灭菌及其原理?
(1)防腐: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达到防止食品等发生霉腐的措施。如用4℃以下的低温来保藏食品;在密封容器中加入除氧剂来防止食物变质;采用晒干或红外线干燥等方法对粮食、食品等进行干燥保藏;通过盐腌和糖渍等高渗措施来保存各种食物;用高酸度也能防腐;在食品中加入适量的防腐剂以达到防霉腐的目的。
(2)消毒:消毒是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的措施。如对啤酒、牛奶、果汁和酱油等进行消毒处理的巴氏消毒法,一些常用的对皮肤、水果、饮用水进行药剂消毒的方法。
(3)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的措施。如高温灭菌、湿热灭菌、间歇灭菌。
3、答:(1)
C源物质:CO2;N源物质:(NH4)2SO4;能源物质:(NH4)2SO4。硝化细菌营养类型:化能无机自养型。
(2)
C源物质:酒石酸钾钠;N源物质:KNO3;能源物质:酒石酸钾钠; 硝化细菌营养类型:化能有机异养型。
4、(1)个体形态特征:
相同点:单细胞微生物;
不同点: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小,细胞有三种基本形状:杆状、球状、螺旋状,繁殖方式是无性繁殖,以裂殖为主;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比细菌大,一般呈卵圆形、圆形或圆柱形,繁殖方式以芽殖为主、有有性繁殖。
(2)菌落形态特征:
相同点:湿润、黏稠、易挑取(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质地均匀、较透明、菌落正反及菌落边缘与中心颜色一致等。
不同点:酵母菌菌落形态大多数与细菌菌落相似,表面湿润,粘稠,易挑取,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外观较稠和较不透明;颜色较单调,多为白色,少数为红色;若培养时间过长,其表面可产生皱褶;一般有酒香味。有些酵母菌在一定条件下,芽殖后不脱落,形成各种假菌丝。细菌一般有臭味,生长速度一般比酵母菌快,颜色丰富,透明或较透明。
5、配制化能异养型微生物所需培养基时,除加入有机物作为碳源物质外,是否还需专门加入作为能源的物质?为什么?
不
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可利用有机物氧化产生的能量满足机体生长所需。
在这里有有机物既充当碳源物质又充当能源物质,是为双功能营养物。
6、指出以下微生物实验所用物品和场所采用何种合适的灭菌或消毒方法。
(1) 吸管;(2) 培养皿;(3) 培养基;(4) 接种环;(5) 接种室;(6) 制备无菌水;(7)皮肤。
答:(1) 干热灭菌;(2) 干热灭菌;(3) 高压蒸汽灭菌;(4) 干热灭菌;(5) 紫外线灭菌或薰蒸;(6) 高压蒸汽灭菌;(7)酒精消毒。
7、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和呼吸作用有何区别?
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交给NAD(P)+、FAD或FMN等电子载体,再经电子传递系统传给外源电子受体,从而生成水或其他还原型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根本区别在于:电子载体不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底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而是交给电子传递系统,逐步释放出能量后再交给最终电子受体。
8、简述细胞壁的主要功能?
细胞壁是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衩,主要由肽聚糖构成,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等多种生理功能。
其主要功能有:
(1)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从而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办的损伤。
(2)为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失去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也就丧失了这结重要功能。
(3)阻拦酶蛋白和某些抗生素等大分子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于800)进入细胞,保护细胞免受溶菌酶、消化酶和青霉素等有害物质的损伤。
(4)赋予细菌具有特定的抗原性、致病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的敏感性。
原核生物的细胞壁除了具有以上的共性外,在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古生菌中,还有其各自的特性,这就是细胞壁的多样性。
六、综合应用题
例1:1、要点:
1)分析秸秆的主要成分
2)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作用
3)秸秆沼气,沼气发酵
4)纤维素酒精,纤维素酶、酵母菌
5)食用菌转化,食用菌生产
6)秸秆发酵饲料,乳酸菌青贮发酵
7)秸秆堆肥(生物肥)
……
2、采样,制备三种培养基和无菌水,稀释平板菌落分离与计数,数据分析与规律
3、采样,制备纤维素培养基(鉴别),稀释分离,反应特征。
例2:作物的秸秆、稻草及幼嫩的豆科绿肥施入土壤,哪一个腐熟得更快?
有机质中的碳氮比(C:N)影响着有机质的分解速度,也影响土壤中有效氮的含量。
微生物分解有机质过程中,在适宜条件下,每分解100份的己糖大约利用20份合成细胞物质,大约80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一般细菌细胞的C:N平均约为5:1,因此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利用有机质的C:N大致为25:1。
当有机质的C:N为25:1时,微生物可以快速分解有机质,合成自身细胞物质,但没有多余的氮进入到土壤中;而当有机质的C:N小于25:1时,微生物不但可以快速分解有机质,还有多余的氮加入到土壤中;当有机质的C:N大于25:1时,因为此时氮素不足而限制了微生物的生长,为了分解有机质,微生物还会利用土壤中的氮素,但这种现象是暂时的,因为随着有机质缓慢地被分解,CO2不断地被释放,C:N不断地减少,以致小于25:1,此时有机质可以被快速分解,最终有多余的氮素释放到土壤中去。
作物的秸秆、稻草的C:N接近80:1,而幼嫩的豆科绿肥的C:N约为20:1,所以后者比前者更快腐熟。
文章标签:
上一篇:运动服哪个颜色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