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痛经的中药 药方是炒白术 陈皮 茯苓 木香 姜半夏 肉桂 生甘草 党参 干姜 当归 川芎 熟地 炒白芍 赤芍
治疗痛经的中药有吗?
1、寒湿凝滞型痛经:该型痛经患者常感到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血量少,血色紫暗,有血块,且伴有形寒肢冷、小便清长等症。治疗该型痛经应以散寒除湿为主。
2、气血亏虚型痛经:该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经期或经后下腹隐痛、喜按压,经血量少而质稀,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等症。治疗该型痛经应以益气养血、养胞止痛为主。
3、气滞血瘀型痛经:该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拒按或伴有胸胁胀痛,月经量少而不畅、经血色黑有血块,血块流出后疼痛减轻,四肢欠温,大便不实等。治疗该型痛经应以活血化瘀为主。
二、治疗痛经的中成药: (一)、寒湿凝滞型痛经可选用下列中成药: 1、痛经丸:该药具有活血散寒、温经止痛之功,适用于寒凝血滞所致的经期下腹冷痛、量少不畅等症。其用法是:每次服6~9克,每日服1~2次。 2、养血调经膏:该药具有养血调经、暖宫止痛之功,适用于经血不足、子宫虚寒所致的经期不准、行经腹痛、宫寒带下、腰酸腿软等症。其用法是:每次将药膏加温软化后分别贴于脐腹部和腰部。 3、艾附暖宫丸:该药具有理气补血、暖宫调经之功,王舌用于子宫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腰酸带下等症。其用法是:每次服1丸(9克),每日服2~3次。 (二)、气血亏虚型痛经可选用下列中成药: 1、妇康片:该药具有补气、养血、调经之功,适用于气血两亏所致的经血不畅、行经腹痛、疲乏无力、心慌气短等症。其用法是:每次服5片,每日服2次。 2、妇康宁片:该药具有调经养血、理气止痛之功。适用于气血两亏所致的经期腹痛。其用法是:每次服8片,每日服2~3次。 需要指出的是,痛经患者除了对症治疗外,平时还应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尤其在经期应注意保暖,少吃生冷食物,避免过度劳累。此外,痛经患者宜在经前3~7天或经期用药。有生育要求(未避孕)者宜在经期服药。用药后患者的病情若没有明显的缓解,应尽早到医院就诊。
治疗痛经的中药有很多 大概分为两大类 。 治痛经的中药主要 有治标和治本 这两类的分别。 治标的中药是 起到止痛作用, 比如香附 元胡 乳香 没药 和失笑散等。 治本中药则是 根据痛经病因 病机对症治疗的方药。
你好,可以服用桂枝茯苓丸,同时是应该注意热敷腹部,多喝红糖水,
治疗痛经的中药有月月舒痛经宝颗粒、七制香附丸、乌鸡白凤丸、当归丸、元胡止痛片等。
治痛经的中药有哪些药
成分为红花、当归、肉桂、三棱、莪术、丹参、五灵脂、木香、延胡索(醋制) 等,有温经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它通过消除病理性痉挛,从而缓解和消除痛经,促进血液循环。
益母草颗粒:
其成分为益母草,益母草有活血 调经的功效,可以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主要适合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在治疗月经不调方面,对月经量少的效果比较突出。
广西花红片:
有一点红、白花蛇舌草等成分,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尿、利湿、祛瘀止痛的功效,也就是主要用于湿热瘀阻引起的痛经。
妇科千金片:
含有干斤拔、两面针、金樱根、穿心莲等中药的有效成分,适用于湿热下注、气血不足症。它可以清热除湿、补益气血,也是用于湿热瘀阻引起的痛经。对月经不调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田七痛经胶囊:
可以通调气血,止痛调经,用于经期腹痛及因寒所致的月经失调,主要是针对治疗寒湿凝滞引起的痛经。
治痛经的中药有哪些呢?医生说出了实情,别不信!
看看这个处方治什么:党参,白术,茯苓,广木香,陈皮,半夏,肉桂,山药,杜仲,芡实,桔梗
痛经中医辨证论治及方药治法?
痛经中医辨证论治及方药治法?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痛剧昏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西医将痛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以月经初潮1~2年开始发病的青年妇女为多见。
【辨证治疗】
1.气滞血瘀
临床表现:每于经前一二日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常伴胸胁,乳房胀痛,烦躁易怒,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立法:理气化瘀止痛。
主方: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加减:若兼口苦,苔黄,月经持续时间延长,经色紫暗,质稠粘,为肝郁化热象,当佐以清泄肝热,上方加栀子、夏枯草、益母草等;若肝郁伐牌,证见胸闷,食少者,加炒白术、陈皮、茯苓;若痛甚而见恶心呕吐者,为肝气挟冲气犯胃,上方加吴萸、黄连、生姜,以和胃降逆:若兼前后二阴坠胀者,加川样子、柴胡。
2.寒凝胞中
(1)阳虚内寒
临床表现: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经量少,经色黯淡。腰腿瘦软+小便清长:舌苦白润,脉沉。
立法:温经暖宫止痛。
主方:温经汤(《金匮要略》),加附子、艾叶、小茴香。
加减:若手足不温,面色青白,舌质淡嫩,宜去麦冬、阿胶,以其阴柔碍阳滞血。
(2)寒湿凝滞
临床表现: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黯黑有块。畏寒身疼,菩白腻,脉沉紧,立法:温经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主方: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加苍术、茯苓。
加减:痛甚而厥,证见手足不温或冷汗淋漓,为寒邪凝闭阳气之象.宜于方中加附子、细辛,温壮阳气而运血行。
3.湿热下注
临床表现: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低胀痛,经色黯红,质稠有块。平时少腹时痛,经来疼痛加剧,低热起伏,带下黄稠,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数或糯数。
立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瘤。
主方: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加红藤、败酱草、苡仁,加减:若兼有月经不调或带下异常者,参照有关章节处理.
4.气血虚弱
临床表现:经后一二日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神疲乏力,面色不华,纳少便溏,舌质淡,脉细弱:
立法:益气补血止痛,
主方:圣愈汤(《兰室秘藏)),去生地,加白芍,香附、延胡索。
加减:血虚肝郁,证见胁痛,乳胀,小腹胀痛,上方加川楝子、柴胡、小茴香、台乌药;血虚甚,证见头晕,心悸,眠差者,加鸡血藤、大枣、酸枣仁;兼肾虚,腰腿疫软者,加丝子、续断、桑寄生.
5.肝肾虚损
临床表现:经居一二日内小腹绵绵作痛腰部瘦胀,经色黯淡,量少质稀薄,潮热,耳鸣,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立法:益肾养肝止痛。
主方:调肝汤(K傅青主女科》).
加威:痛及腰骶,加续断、杜仲;尿频清长,加益智仁、桑螵蛸、菟丝子;兼少腹两侧或两胁胀痛,乃挟肝郁所致,宜佐以调气,上方加川楝子、延胡索,或加小茴香,橘核、郁金等。
【其它疗法】
1.体针
取穴关元、中极,次髎,地机、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实证用泻法,留针15~20分钟。
2.耳针
取子宫、内分泌、交感、肾穴,每次选2~4穴,用中、强刺激,留针15~20分钟,或用耳穴埋针。
3.穴位敷贴痛经药
痛经膏主药为丁香,白芷、生草乌、生川乌、川椒、川芎、麝香等加入皮肤渗透剂。有活血止痛,温经散寒,祛瘀开窍等作用。于月经来潮时或经前腹痛时+进行穴位(气海、子宫、三阴交)敷贴。
4.单方、验方
(1)云南白药,每次2丸,每日4次。
(2)伤科七厘散,每次1支,每日2~3次,于经前或经痛时温开水送服。
(3)田三七末2~3克经前或经痛时温开水送服,每日1~2次。
痛经中医辨证论治及方药治法?
在日常生活中痛经是很常见的,虽然引起痛经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治疗痛经的方法也是非常多的,中医与西医对于痛经的治疗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不过中医与西医对于痛经讲究了不同的治疗原则,那么痛经的中医治疗的原则是什么呢?
中医对于痛经的治疗原则讲究的是辩证施治,对于不同类型的痛经会用到不同的药物,做到了真正的针对性治疗,如肝郁气滞型的痛经患者,会有经血色暗淡有血块、乳房闷胀、经期或者是经前有小腹部胀痛、月经量或多或少等症状,这类的患者可以得生丹或者是加味逍遥丸又或者是七制香附丸等,主要是起到了疏肝理气的作用。
如果是寒湿瘀滞型的痛经患者,在月经期间或者是经前的时候有小腹部冷痛、绞痛,同时伴随着有形寒肢冷、恶心呕吐的症状,严重的话还会有四肢冰冷、面色苍白以及月经量少质稠、舌质暗以及苔白腻等症状,这类的患者可以服用女金丹以及艾附暖宫丸等,起到了温经散寒的作用。
除此之外对于气血亏虚型的痛经患者,在月经期间的时候会有小腹部隐痛、坠痛,同时伴随着有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苍白、月经色暗淡质稀并且月经量少,还有舌质淡苔白等症状,这类的痛经患者可以服用八珍益母丸或者是乌鸡白凤丸,主要是起到了补气养血的作用。
痛经的中医治疗原则是辩证施治,也就是对于不同类型的痛经患者,要使用不同的中药来治疗,这样才能使痛经得到彻底性的治愈,不过在服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听从医生的叮嘱,千万不可擅自盲目的服用。
继发性痛经会痛几天?
痛经的种类也是有很多的,有的人就属于继发性痛经,那么一般情况下,继发性痛经会痛几天呢?
一般情况下,痛经通常发生在月经的前两天,大部分发生在月经前12小时内,而在月经的第一天,疼痛更加剧烈,接下来的2~3天后,疼痛会发生慢慢减少。然而,也有一些女性的痛经将持续到月经期为止。
痛经的程度有一些差异。在一些女性中,在月经的第2天至第3天,疼痛可以缓解,痛经的程度相对温和。很多朋友都觉得痛经已经持续了3天左右。但是,如果痛经的程度很严重,即使在月经的第4天,你仍会感到疼痛,有的会持续到月经干净,疼痛会消退。这种类型的痛经持续时间更长。
从月经来看,有些女性在月经第三天就会清洁。有些女性在5天后会保持清洁。有些女性需要等待7天才能保持清洁。痛经的持续时间有时会消失,直到月经结束。因此,痛经一般会疼痛几天,由于个体差异,不可能一概而论。
1、生姜法
首先需要准备材料,生姜、生地。然后把生姜、生地分别捣烂取出他们的汁液,以生姜汁炒生地渣,生地汁炒生姜渣,并把它们研为细末。一天服用两次,每次用9克混着温水冲服就可以了。
2、川芎鸡蛋法
川芎5克、黄酒20毫升,鸡蛋2个,川芎、鸡蛋一起房子啊锅里面煮开,等到鸡蛋煮熟之后去掉蛋壳,然后加入黄酒,汤蛋一起喝下去,每天喝一次,一直坚持一个疗程,正常情况下7天为一个疗程。
3、艾叶煮鸡蛋
艾叶25克,鸡蛋2个,红糖25克。将艾叶洗净,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停火,过滤,收取药液,备用;红糖切成屑;鸡蛋煮熟、去皮。艾叶煮鸡蛋最后一步是将熟鸡蛋放入锅内,在放入鸡蛋之前在锅里加入艾叶药液和红糖,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8分钟即成。
艾叶煮鸡蛋有温经止痛,散寒止血之效,是治疗痛经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4、红酒炖苹果
400克苹果去皮,把苹果放进锅里,然后倒入红酒知道红酒没过苹果,中火炖15分钟,15分钟后关火,让苹果在红酒中再泡两个小时,即可食用,可根据个人口味加蜂蜜加糖。红酒炖苹果的功效是活血化瘀,缓解经期腹部不适。
5、鸡血藤,茄子根
30克鸡血藤,15克茄子根,用水煎服,每天早晚各服一次,可治疗痛经。
6、温经散寒汤
该偏方可以温经化瘀,散寒止痛。患者可以准备十克当归和川芎,十二克赤芍和白术,二十克紫石英和十二克五灵脂,十克金玲子和六克葫芦巴,十克延胡索和十二克制香附,六克小茴香和艾叶。月经期间腹痛发作的时候,每天可以服用1剂,早晚1次。
7、丹参芍药汤
该偏方适合治疗寒凝胞宫、瘀阻不通等问题。可以准备十克的丹参、赤芍、乌药、香附、五灵脂、山楂、延胡索、木香、三棱及莪术,三克的吴茱萸和五克的肉桂。患者每天可以煎1剂,分2次来服用。
8、柴胡通经汤
患者需要准备十克的柴胡、香附、陈皮和郁金,十二克的当归和赤芍,十五克的元胡和六克小茴香,十二克乌药和十五克益母草,十五克丹参和六克甘草日夏养花网。每日准备1剂,加水煎后在早晚服用。经前5天开始服用。
1,中药治疗
痛经基本病机为瘀结胞宫,经血流通阻碍,以致“不通则痛”,故治疗以 为主。经前5 d开始用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 每日1剂,水煎服持续7 d,5个月为1个疗程。药用: 当归,川芎,香附,延胡索,白芍,蒲黄,熟地黄,五灵脂;
偏阳虚内寒者加吴茱萸,党参,桂枝,附子,艾叶。
气虚血弱加黄芪,党参,白芍,炙甘草,茯苓
肝肾虚损加杜仲,续断,巴戟天。
寒凝血瘀型 予以温经汤加减。常用中药有桂枝,吴茱萸,川芎,炮姜 ,甘草,当归,白芍,半夏,党参,香附,乌药,
气滞血瘀型予以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中药有,当归,生地黄,牛膝,桃仁日夏养花网,红花,枳壳,赤芍,柴胡,川芎,桔梗,香附 ,延胡索,甘草,益母草。,
2,穴位敷贴
用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中药敷在肚脐里,月经前3 d开始敷用。,
3,针灸治疗
可以针刺或者针刺配合艾灸,取关元、中极、气海、血海、三阴交、 合谷等穴,于经前1周开始治疗,经至时停止。
,4,艾灸治疗
神阙隔 盐灸,取关元隔姜灸治疗,中医辨证属寒凝气滞或肾阳虚型痛经者可用。
,5,耳穴贴压治疗
气滞血瘀型取交感、子宫、 皮下、卵巢,配肝,气血亏虚者取子宫、肝、肾、内分泌, 配交感、神门,以王不留行粒贴压。6,推拿治疗
于冲、任、督三脉及膀胱经施推拿手法,使滞于胞宫的瘀血消散,气血通畅,气血运行恢复正常。
,7,足底按摩
用足部反射疗法,重点加强子宫、卵巢、生殖腺、下腹部、腹腔神经 丛、胸、上下身淋巴结、腹股沟、脾及内分泌、免疫系统 反射区的按摩。
1.艾灸法
一种源于中医养生的方法,以艾条对于穴道的治疗,可以部分减轻疼痛,但是每次艾灸的时间不宜过长,要是出现不适的症状应立即停止。
2.药物治疗
当痛经很严重时,可以适当地服用止痛药进行缓解,虽然止痛药确实可以有效缓解经期疼痛,但是对胃的伤害也是很大的。
3.注意保MnRSr暖
痛经时女性更应该保暖骨盆部位和腰部。有的时候就是因为露出了腰腹部着凉才有了痛经的症状。
4.用手按摩肚子
这应该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当痛经到来的时候,很多女孩子都不会想太多的事情,只会用手在自己的肚子上按摩片刻,但是要注意的是,按摩过程中不宜大力揉捏,应要有序的按摩,这样对痛经的缓解才有帮助。
5.多补充维他命
经期长期会痛的女孩子们,一定要在平时就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尤其是来姨妈前几天千万不要碰冷饮等冰凉的饮品。可以多吃富含维他命b1、b2的食物。
6.喝红糖姜茶
痛经时有四肢发冷和感觉到身体冰凉的症状时,可以给自己熬一杯红糖姜茶喝下,暖暖的红糖水可以帮助驱逐身体的寒意。
7.用热水袋捂肚子
痛经一般都是血液不循环引起的疼痛感,这时候应该用热水袋或者暖宝宝,放在自己的腹部,痛的地方,这样可以缓解痛经的疼痛感,也可以增加血液的循环。
文章标签:
上一篇:中药饮片怎么防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