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荚蒾的形态特征
地中海荚蒾的形态特征
地中海荚树冠呈球形,冠径可达2.5~3米。叶椭圆形,深绿色,叶长10厘
米,聚伞花序,单花小,仅0.6厘米,花蕾粉红色,花蕾期很长,可达5个多月,盛开后花白色,整个花序直径达10厘米,花期在原产地从11月直到翌春4月。在上海地区10月初便可见细小的黄绿色花蕾,随着花序的伸长,花蕾越来越密集覆盖于枝顶,颜色也逐步加深呈殷红色,远远望去像一片片红云,飘浮在墨绿色的树冠上,格外引人注目,为冬日增添了暖意和生气。盛花期在3月中下旬,红云般的花蕾绽放成雪白一片,在春日的百花园里大放光彩。果卵形,深蓝黑色,径0.6厘米。
荚蒾的介绍
荚蒾(拉丁学名:Viburnum dilatatum Thunb.)是忍冬科,荚蒾属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叶纸质,倒卵形,复伞形式聚伞花序稠密,花生于第三至第四级辐射枝上,花冠白色,辐状,花药小,乳白色。果实红色。椭圆状卵圆形,核扁,卵形,5-6月开花,9-11月结果。荚蒾中国原产种,主产浙江、江苏、山东、河南、陕西、河北等省。地栽盆栽均可,管理粗放。荚蒾韧皮纤维可制绳和人造棉。种子含油10.03-12.91%,可制肥皂和润滑油。果可食,亦可酿酒。1枝叶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用于疔疮发热,风热感冒;外用治过敏性皮炎。根:辛、涩,凉。祛瘀消肿。用于瘰疬,跌打损伤。祛瘀消肿。(概述图参考:中国自然标本馆2)
宜昌荚蒾的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达3米;当年小枝连同芽、叶柄和花序均密被簇状短毛和简单长柔毛,二年生小枝带灰紫褐色,无毛。叶纸质,形状变化很大,卵状披针形、卵状矩圆形、狭卵形、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11厘米,顶端尖、渐尖或急渐尖,基部圆形、宽楔形或微心形,边缘有波状小尖齿,上面无毛或疏被叉状或簇状短伏毛,下面密被由簇状毛组成的绒毛,近基部两侧有少数腺体,侧脉7~10 (~14) 对,直达齿端;叶柄长3~5毫米,被粗短毛,基部有2枚宿存、钻形小托叶。复伞形式聚伞花序生于具1对叶的侧生短枝之顶,直径2~4厘米,总花梗长1~2.5厘米,第一级辐射枝通常5条,花生于第二至第三级辐射枝上,常有日夏养花网长梗;萼筒筒状,长约1.5毫米,被绒毛状簇状短毛,萼齿卵状三角形,顶钝,具缘毛;花冠白色,辐状,直径约6毫米,无毛或近无毛,裂片圆卵形,长约2毫米;雄蕊略短于至长于花冠,花药黄白色,近圆形;花柱高出萼齿。果实红色,宽卵圆形,长6~7 (~9) 毫米;核扁,具3条浅腹沟日夏养花网和2条浅背沟。花期4~5月,果熟期8~10月。
欧洲荚蒾的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达1.5-4米;当年小枝有棱,无毛,有明显凸起的皮孔,二年生小枝带色或红褐色,近圆柱形,老枝和茎干日夏养花网暗灰色,树皮质薄而非木栓质,常纵裂。冬芽卵圆形,有柄,有1对合生的外鳞片,无毛,内鳞片膜,基基部合日夏养花网生成筒状。叶轮廓圆卵形至广卵形或倒卵形,长6-12厘米,通常3裂,具掌状3出脉,基部圆形、截形或浅心形,无毛,裂片顶端渐尖,边缘具不整齐粗牙齿,侧裂片略向外开展;位于小枝上部日夏养花网的叶常较狭长,椭圆形至矩圆状披针形而不分裂,边缘疏生波状牙齿,或浅3裂而裂片全缘或近全缘,侧裂片短,中裂片伸长;叶柄粗壮,长1-2厘米,无毛,有2-4至多枚明显的长盘形腺体,基部有2钻形托叶。复伞形式聚伞花序直径5-10厘米,大多周围有大型的不孕花,总花梗粗壮,长2-5厘米,无毛,第一级辐射枝6-8条,通常7条,花生于第二至第三级辐射枝上,花梗极短;萼筒倒圆锥形,长约1毫米,萼齿三角形,均无毛;花冠白色,辐状,裂片近圆形,长约1毫米;大小稍不等,筒与裂片几等长,内被长柔毛;雄蕊长至少为花冠的1.5倍,花药黄白色,长不到1毫米;花柱不存,柱头2裂;不孕花白色,直径1.3-2.5厘米,有长梗,裂片宽倒卵形,顶圆形,不等形。果实红色,近圆形,直径8-10 (-12) 毫米;核扁,近圆形,直径7-9毫米,灰白色,稍粗糙,无纵沟。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