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怎么理解
佛说灭度无量无边众生,而实无众生灭度,什么意思
“我皆令入无余涅盘”:“我”呀,这是释迦牟尼佛自称,说是,我呀,令这所有一切的众生都入到,无余涅盘里去。“而灭度之”:
我把他们都度脱,令他们都得到无余涅盘。“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我,虽然把所有的众生,也没有数量,也没有边际,这么多的众生,我都令他们灭度。那么要往真实来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实实在在的没有一个众生,是我度的。
这是,众生的自性自度,并不是我把他们度的。“何以故”呢?说是甚么原因呢?“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菩萨因无所住而生其心。菩萨是行所无事的,菩萨扫一切法,离一切相。这个菩萨既然是无相的,他要度众生,还认为我度了众生了,这就著相了;著相就著住到我相,著住到人相,著住到众生相,著住到寿者相。
扩展资料:
第一,经文明明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又在《金刚经》的下半部佛说‘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请注意‘如是’及‘已’,换句话说,证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在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之后。
第二,我们讲众生本空,是理解不是实证,如果你真实证众生本空,则我是众生,我也本空。换话说您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还问什么为什么佛叫我们度众生呢。
第三,现在虽然满目皆是众生,你若不去灭度它,这个幻象老是存在,就造成生死流转。要灭度它,要从幻象中透过而见其本体,则本体本空。所以在梦中不觉梦境是幻空,一定要醒后,方知是梦,是虚妄,是不实,灭度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虽然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你还是要灭度无量无边众生。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什么意思
意思是:所度脱的众生没有得到灭度的人,菩萨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
出自:《金刚经大乘正宗》。
原文: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释义: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日夏养花网,绝没有这个观念。
声闻菩萨是小乘,缘觉菩萨是中乘。今言大乘者,是说大乘菩萨之法也。声闻悟四谛法,缘觉悟十二因缘法,大乘菩萨,悟六度万行法。宗门派别很多,今言正宗者,就是般若的甚深法。般若为诸佛之母,是最上乘之法,所以就是正宗。
扩展资料
讲义:佛告须菩提说:诸菩萨,摩诃萨,应照我如下说的方法,降伏其妄念心,方可常住菩提心。降心的方法,就是要离四相,若要离相,就应该分别一切相。现在我把众生的相统起来说有十种。
如卵生,(卵唯相生,指鱼鸟龟蛇等类。)如胎生,(胎因情有,指人畜龙仙等类。)如湿生,(湿以合感,指水中鳞介含蠢蠕动之类。)如化生,(化以离应,指蚊蝇转蜕飞行之类。)如有色,(指休咎精明之类。)
如无色,(指空散消沉之类。)如有想,(指神鬼精灵之类。)如无想,(指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类。)如非有想,(指冬虫夏草等类。)如非无想,(指螟蛉土枭等类。)以上十种的众生妄心,皆非菩萨的真心。
如来我要统统灭其业障,度他们,超脱轮回六道,不生不死入于清净无为之乡。我虽然如此灭度,但是无限量无计数无边际的一切众生,实在没有众生得我灭度。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众生与菩萨,同具此菩提心,现在灭其妄念心而度归清净,原来就是还其所本有。
自性自度,非如来我度之,方能使别有所得。佛又曰“须菩提”乎!若他们有得我灭度的念头,即执著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还是自性中的众生,尚未灭度无余,自然不是菩萨。
这个道理,就是未悟的菩萨,还是众生。已悟的菩萨,方是菩萨。实在自性自度,如来我,并无功于他们,但他们也不可有得如来我灭度的念头。若存此念头,即执著四相,就不是菩萨。
意思就是:所度脱的众生没有得到灭度的人,菩萨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
这句话来自于《金刚经》: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意思就是菩提宣说般若道,明心菩提约凡入圣的悟证说是成果;但望於究竟佛果,这才是无相发心的起点,即发胜义菩提心。前文所问发心以立愿普度众生而发,是世俗菩提心。这里由深悟无我,见如来法身,从悲智一如中发心。前后同样是发无上菩提心,
在《金刚经》里有众生、有菩萨,还有佛陀,众生、菩萨、佛是各不相同的。即使口头上说一切众生都是佛,而现实眼中所见到的依然是各各不同,就好像是张三吃饭不会是李四饱一样。
扩展资料: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的“灭度”属于涅盘的意译词,所谓涅盘,就是彻底解脱了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一切人生忧悲苦恼~即解脱了生死轮回,到达佛陀的常、乐、我、净的境界。
如来所说胜相即非胜相。又说法非法者,即不如常法所执的法与名。是名此法者,乃是方便安立,般若行必立此为范围。如果进而求其所据何事,《金刚经》则说皆是无为所显。《阿含》也说一切圣果是无为法所显;真如如来的大乘也以果而说一切法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刚经
从反面来说,如果菩萨认为有众生可度,就会出现问题。即菩萨看到无量无边的众生的时候,心中会产生懈怠和厌倦,就想二乘的圣者看到众生如http://www.rixia.cc尘若沙那样无尽的时候,就会放弃度化众生而进入涅槃。甚至还会生起想楞严经中满慈子所提出的疑问,即就算把众生度入无余涅槃的境界,其后,众生是否会从无余涅槃的境界中出来,再成为众生呢。如果有这样的疑问,度化众生的积极性显然会更加降低。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个结论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因为在众生的眼里看来,有众生、有菩萨,还有佛陀,众生、菩萨、佛是各不相同的。即使口头上说一切众生都是佛,而现实眼中所见到的依然是各各不同,就好像是张三吃饭不会是李四饱一样。
虽然众生认为自身的存在是真实的,他人的存在也是真实的,是互相作为不同的个体而同时真实存在的。这个认识的正确性可能众生从来没有怀疑过,然而,这的确是个错误的认识。从正觉者的观点来看,之所以有众生,只不过是我执所形成的结果。就好比说,1+1=3,什么时候是正确的呢。当众生不知道1+1等于几的时候,习惯于1+1=3的算法的时候,1+1=3就是正确的。而在正觉者的观点来看,1+1从来就不等于3。众生就是这样,从来就不是所执着的这个身心构成的众生,只是在我执的支配下,认为这个身心构成的众生就是真的众生,真的存在。
众生本来是佛、是菩萨,就好像是1+1=2那样。1+1从来就等于2,所以度化众生,就是让众生明了,众生本来就是佛菩萨,如果明白了众生是佛菩萨,明白了1+1=2,就会明白1+1从来就没有3,1+1=3只是一个错误的结果。
由于众生从来就不是众生,所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就好比说,1+1从来就不等于3,所以并不是说1+1原来是等于3的,后来经过改变后1+1才等于的2。所以,也不是说,众生本来是众生,经过修行才成为的佛菩萨。
来自金刚经 简单意思就是所度脱的众生没有得到灭度的
是因为不住法相行布施 即使所度脱得到灭度 也不要想是得到灭度的法和原因是自己的 第一是众生的自己的机缘 第二就是属于众生自己度自己而不是被度 第三佛菩萨乃至出家人度脱众生是义务 是必须做的
满意请采纳不满意请追问
《金刚经》第三品:“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啥意思??
就算灭度无量众生,对于“如来”而言,哪有众生得灭度呢?无量众生,对如来而言,无所谓灭不灭度。
文章标签:
上一篇:远看天空像什么,近看又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