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2022-08-16 02:59:47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46

佛经中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请哪位大师回答下啊!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最早出自佛经,所知最广的是: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华严经》:“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意思即是:心若无物,心中清净。就可以一花一世界。 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人的胸襟亦可以纳百川,容得下人。

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

佛在灵山,众人问法。佛不说话,只随手拿起一朵金婆罗花,示之。众弟子不解,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只有他悟出道来了。宇宙间的奥秘,不过在一朵寻常的花中。 "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寻常事物中。

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谁能有这样的境界?

日常生活中,总能遇到种种烦心事,当时觉得很难受,似乎看不到出路。但是一旦过后再回想此事,便觉不过如此。有时候遇事洒脱一点也算是一件好事,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总是能解决的。古人好登高望远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登高才能望远。于高处看四方便觉心胸开阔,快活万分,这是一种很玄妙的感觉。

或许我们没有佛家这等境界,但是仔细体味一番,总能有所得。

拓展资料:

华严经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 (梵文 महावैपुल्यबुद्धावतंसकसूत्र Mahvaipulya Buddhvataṃsaka Stra),大乘佛教主要经典,华严宗的立宗之经。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此是华严境界,广大不可思议,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华严经》云:一一尘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佛刹,一一刹中有世界海微尘数诸chkgKd佛,一一佛前有世界海微尘数普贤菩萨。。。。因此“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虽非佛语,但可理解为: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一片树叶就是一位如来。再依华严另起一偈:一华一叶微尘界,一一尘界微尘佛,一一佛度微尘众,一真无为清净心。

《华严经》华藏世界品中,普贤菩萨对华藏世界有详尽的描述: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承佛威力而说颂言:「华藏世界海,法界等无别,庄严极清净,安住于虚空。此世界海中,刹种难思议,一一皆自在,各各无杂乱。华藏世界海,刹种善安布,殊形异庄严,种种相不同。诸佛变化音,种种为其体,随其业力见,刹chkgKd种妙严饰。须弥山城网,水旋轮圆形,广大莲华开,彼彼互围绕。山幢楼阁形,旋转金刚形,如是不思议,广大诸刹种。大海真珠焰,光网不思议,如是诸刹种,悉在莲华住。一一诸刹种,光网不可说,光中现众刹,普遍十方海。一切诸刹种,所有庄严具,国土悉入中,普见无有尽。刹种不思议,世界无边际,种种妙严好,皆由大仙力。一切刹种中,世界不思议,或成或有坏,或有已坏灭。譬如林中叶,有生亦有落,如是刹种中,世界有成坏。譬如依树林,种种果差别,如是依刹种,种种众生住。譬如种子别,生果各殊异,业力差别故,众生刹不同。譬如心王宝,随心见众色,众生心净故,得见清净刹。譬如大龙王,兴云遍虚空,如是佛愿力,出生诸国土。如幻师咒术,能现种种事,众生业力故,国土不思议。譬如众缋像,画师之所作,如是一切刹,心画师所成。众生身各异,随心分别起,如是刹种种,莫不皆由业。譬如见导师,种种色差别,随众生心行,见诸刹亦然。一切诸刹际,周布莲华网,种种相不同,庄严悉清净。彼诸莲华网,刹网所安住,种种庄严事,种种众生居。或有刹土中,险恶不平坦,由众生烦恼,于彼如是见。杂染及清净,无量诸刹种,随众生心起,菩萨力所持。或有刹土中,杂染及清净,斯由业力起,菩萨之所化。有刹放光明,离垢宝所成,种种妙严饰,诸佛令清净。一一刹种中,劫烧不思议,所现虽败恶,其处常坚固。由众生业力,出生多刹土,依止于风轮,及以水轮住。世界法如是,种种见不同,而实无有生,亦复无灭坏。一一心念中,出生无量刹,以佛威神力,悉见净无垢。有刹泥土成,其体甚坚硬,黑闇无光照,恶业者所居。有刹金刚成,杂染大忧怖,苦多而乐少,薄福之所处。或有用铁成,或以赤铜作,石山险可畏,罪恶者充满。刹中有地狱,众生苦无救,常在黑闇中,焰海所烧然。或复有畜生,种种丑陋形,由其自恶业,常受诸苦恼。或见阎罗界,饥渴所煎逼,登上大火山,受诸极重苦。或有诸刹土,七宝所合成,种种诸宫殿,斯由净业得。汝应观世间,其中人与天,净业果成就,随时受快乐。一一毛孔中,亿刹不思议,种种相庄严,未曾有迫隘。众生各各业,世界无量种,于中取著生,受苦乐不同。有刹众宝成,常放无边光,金刚妙莲华,庄严净无垢。有刹光为体,依止光轮住,金色栴檀香,焰云普照明。有刹月轮成,香衣悉周布,于一莲华内,菩萨皆充满。有刹众宝成,色相无诸垢,譬如天帝网,光明恒照耀。有刹香为体,或是金刚华,摩尼光影形,观察甚清净。或有难思刹,华旋所成就,化佛皆充满,菩萨普光明。或有清净刹,悉是众华树,妙枝布道场,荫以摩尼云。有刹净光照,金刚华所成,有是佛化音,无边列成网。有刹如菩萨,摩尼妙宝冠,或有如座形,从化光明出。或是栴檀末,或是眉间光,或佛光中音,而成斯妙刹。有见清净刹,以一光庄严,或见多庄严,种种皆奇妙。或用十国土,妙物作严饰,或以千土中,一切为庄校;或以亿刹物,庄严于一土,种种相不同,皆如影像现。不可说土物,庄严于一刹,各各放光明,如来愿力起。或有诸国土,愿力所净治,一切庄严中,普见众刹海。诸修普贤愿,所得清净土,三世刹庄严,一切于中现。佛子汝应观,刹种威神力,未来诸国土,如梦悉令见。十方诸世界,过去国土海,咸于一刹中,现像犹如化。三世一切佛,及以其国土,于一刹种中,一切悉观见。一切佛神力,尘中现众土,种种悉明见,如影无真实。或有众多刹,其形如大海,或如须弥山,世界不思议。有刹善安住,其形如帝网,或如树林形,诸佛满其中。或作宝轮形,或有莲华状,八隅备众饰,种种悉清净。或有如座形,或复有三隅,或如佉勒迦,城廓梵王身。或如天主髻,或有如半月,或如摩尼山,或如日轮形。或有世界形,譬如香海旋,或作光明轮,佛昔所严净。或有轮辋形,或有坛墠形,或如佛毫相,肉髻广长眼。或有如佛手,或如金刚杵,或如焰山形,菩萨悉周遍。或如师子形,或如海蚌形,无量诸色相,体性各差别。于一刹种中,刹形无有尽,皆由佛愿力,护念得安住。有刹住一劫,或住于十劫,乃至过百千,国土微尘数。或于一劫中,见刹有成坏,或无量无数,乃至不思议。或有刹有佛,或有刹无佛,或有唯一佛,或有无量佛。国土若无佛,他方世界中,有佛变化来,为现诸能事。殁天与降神,处胎及出生,降魔成正觉,转无上法#轮。随众生心乐,示现种种相,为转妙法#轮,悉应其根欲。一一佛刹中,一佛出兴世,经于亿千岁,演说无上法。众生非法器,不能见诸佛,若有心乐者,一切处皆见。一一刹土中,各有佛兴世,一切刹中佛,亿数不思议。此中一一佛,现无量神变,悉遍于法界,调伏众生海。有刹无光明,黑闇多恐惧,苦触如刀剑,见者自酸毒。或有诸天光,或有宫殿光,或日月光明,刹网难思议。有刹自光明,或树放净光,未曾有苦恼,众生福力故。或有山光明,或有摩尼光,或以灯光照,悉众生业力。或有佛光明,菩萨满其中,有是莲华光,焰色甚严好。有刹华光照,有以香水照,涂香烧香照,皆由净愿力。有以云光照,摩尼蚌光照,佛神力光照,能宣悦意声。或以宝光照,或金刚焰照,净音能远震,所至无众苦。或有摩尼光,或是严具光,或道场光明,照耀众会中。佛放大光明,化佛满其中,其光普照触,法界悉周遍。有刹甚可畏,嗥叫大苦声,其声极酸楚,闻者生厌怖。地狱畜生道,及以阎罗处,是浊恶世界,恒出忧苦声。或有国土中,常出可乐音,悦意顺其教,斯由净业得。或有国土中,恒闻帝释音,或闻梵天音,一切世主音。或有诸刹土,云中出妙声,宝海摩尼树,及乐音遍满。诸佛圆光内,化声无有尽,及菩萨妙音,周闻十方刹。不可思议国,普转法#轮声,愿海所出声,修行妙音声。三世一切佛,出生诸世界,名号皆具足,音声无有尽。或有刹中闻,一切佛力音,地度及无量,如是法皆演。普贤誓愿力,亿刹演妙音,其音若雷震,住劫亦无尽。佛于清净国,示现自在音,十方法界中,一切无不闻。」
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世界的展现。每一个事物都是智慧的根源,不论它们是大还是小。所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一花虽小,但是也能从中看到整个世界,一叶不大,也包含菩提的所有的思想。从小处见大世界。
我的理解:每个人的想法是独立的,他所有的一切人生观﹑价值观等等,都是由他自己在生活中所经历一切然后产生的,每个人的经历跟体会都是不可复制的,所以,一花一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意思是什么?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意思是从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

通过一个小小的花朵就可以窥探到一个大千世界的规律与全部。通过一片小小的叶子,可以看到宇宙人生的秘密。可理解为一件很小的东西里也可能隐藏着很大的道理,一件很平凡的事情里也可能隐藏着大智慧。

扩展资料

佛学说的是:“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这么一说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佛学上的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讲的:佛在灵山,众人问法。佛不说话,只随手拿起一朵金婆罗花,示之。众弟子不解,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只有他悟出道来了。宇宙间的奥秘,不过在一朵寻常的花中。 "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寻常事物中。庄子还说,道在屎溺。大小便中都可以有道。还有哪里不可以有道呢?无处不有道。世界在哪里,就在那一枝一叶上。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意思是从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

通过一个小小的花朵就可以窥探到一个大千世界的规律与全部。通过一片小小的叶子,可以看到宇宙人生的秘密。可理解为一件很小的东西里也可能隐藏着很大的道理,一件很平凡的事情里也可能隐藏着大智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扩展资料

菩提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了涅盘的程度。涅盘对凡夫来讲是人死了,实际上就是达到了无上菩提。

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一朵花之所以能够长成,需要经历风吹雨打,阳光的不断照射,加之时间的累积,最终才能绽放美丽的花朵;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意思是从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

通过一个小小的花朵就可以窥探到一个大千世界的规律与全部。通过一片小小的叶子,可以看到宇宙人生的秘密。可理解为一件很小的东西里也可能隐藏着很大的道理,一件很平凡的事情里也可能隐藏着大智慧。

扩展资料:

一花一世界(亦称一花悟世界)一句诗句,包含浓厚的哲学意味,是凡人俗世中所悟出世界中,最高境界的一句名句。

佛教关于“世界”的说法很多。如《华严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梵网经》卷上谓: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提树。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意思是世界是一体的,世界是具有共性的,虽然说一个众生与大千世界相比是渺小的,但是它所具备浅隐的佛性是无上的,是涵盖着大千宇宙中的一切智慧。

自然便是最美的,也是至始至终贯穿宇宙的。世间的烦恼皆来自俗人的欲望,占有,自私和控制,摈弃杂念,用真诚的爱来对待自己和身边的一切。



扩展资料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佛在灵山,众人问法。但是佛不说话,只拿起一朵花给大家看。弟子都不明白他的意思,但迦叶尊者悟出来了,宇宙的奥秘就在一朵花里。

这个故事以小见大,研究一朵花,可以悟出点东西,就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样,一朵花就是一个宇宙,一个人也是一个宇宙。万物都是既渺小又宏达的,将微观和宏观转化的时候,就会想开很多事情,不去计较很多事情。

当有了世间万物都是平等和具有佛性的想法的时候,你就会体会到其他事物和自己的痛苦,变得宽容和满足,不去计较小小的得失。

禅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是什么意思?

1、意思:一花一世界,亦被称为一花悟世界,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除了如来佛祖,谁能有这样的境界呢?

2、出自《华严经》:“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所有的佛经,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脱;都认为这个世界是缺陷的、悲惨的。

唯有“华严经”所讲的,认为这个世界无所谓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四方皆净土,因何惹尘埃(何处惹尘埃)。

3、佛语来源:

在唐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

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1]  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

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惠能禅师听到了。惠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惠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

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由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惠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

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畿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惠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惠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畿子。然后在惠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

这时只有惠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惠能,让惠能连夜逃走。

于是惠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也有说16年)之后在南华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惠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唐朝的护国法师,继续光大禅宗的北宗。

扩展资料:

佛语感悟:

出自唐蜗寄题庐山东林寺三笑庭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说“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花花世界〕佛教关于“世界”的说法很多。如《华严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梵网经》卷上谓: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担树。

生俗语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尘世间。如俗语花花之界源于此。花花之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尘世间。如《说岳全传》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夺取宋室江山。”又《何典》第一回:“中界便是今日大众所住的花花世界。”

是讲“一真法界”,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简单的的理解,就是即使一朵花里也有一个世界,一片叶子里也包涵一种智慧。佛教借此来说明世间虽小,但是要学会以小见大,不要被“小”所束缚,要从中见到大的境界。

这句话是源自《华严经》:“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是想告诉世人世间之事如此之小,不可执迷于其表面,应看到其中所含的大。这与庄子的蜗角之争有相似之处,即超脱于红尘之外,内心不被外物所迷。

话中既有佛教的逃避现实的遁词,也有积极的一面,用马克思主义来解释,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扩展资料:

含义理解:

这句话指的是禅宗的境界,佛学说的是:“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这么一说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佛学上的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讲的:佛在灵山,众人问法。佛不说话,只随手拿起一朵金婆罗花,示之。众弟子不解,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只有他悟出道来了。宇宙间的奥秘,不过在一朵寻常的花中。 

"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寻常事物中。庄子还说,道在屎溺。大小便中都可以有道。还有哪里不可以有道呢?无处不有道。世界在哪里,就在那一枝一叶上。

参考资料:一花一世界 百度百科

出自唐蜗寄题庐山东林寺三笑庭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说“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花花世界〕佛教关于“世界”的说法很多。如《华业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梵网经》卷上谓: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担树。生俗语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尘世间。如俗语花花之界源于此。花花之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尘世间。如《说岳全传》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夺取宋室江山。”又《何典》第一回:“中界便是今日大众所住的花花世界。”

是讲“一真法界”,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所有的佛经,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脱;都认为这个世界是缺陷的、悲惨的。唯有“华严经”所讲的,认为这个世界无所谓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
一花一世界是指:
无论是时间或空间,只要有意念它就是你的自己世界,世界大、小与自己的思想有关,就看你是怎么想的了,人需要活在凡俗的世界,而心灵的结晶却活在整个空间。
一叶一如来是指:
只要你诚心修佛,那你就是如来佛祖,人人修佛,人人都是佛祖。佛即是我,我即是佛。佛和我们普通人的不同就在一念之间。
拆开来看,花 叶 世界 如来 ,知道了不,先说明花和叶的关系,这样一来让大家认识到世界和如来(佛)的联系。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什么意思 ?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什么意思 ?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花开花落自有时,一朵小花从种子到凋谢,正预示着生命从起始到终结不可逆的自然规律。一朵小花就可以用来替代这世间万物的更替规律。

一片叶子从抽芽长出到枯黄凋零,从春夏到秋冬时间流逝,四季已过,一片落叶便可以看出一棵菩提树的成长规律。这是种以小见大的大智慧,能够从一些细微的事情发现世间大的奥秘,佛理深厚。

扩展资料: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句话出自佛典。

佛典是佛教发展的历史进程,最能体现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重要佛教思想家和佛教宗派思想的主要经论和著述。佛典里运用古汉语,比较难以阅读及理解。

其中既有可以追溯到释迦牟尼时代的作品,也有其后千百年间不断出现的新的经典。这些经典都以“佛说”的面貌出现,都具有权威的身份。各不同经典的思想倾向互不相同,但互相并不绝对排斥;相互虽不排斥,但各自又拥有各自的权威性。

佛教经典的这一特点,反映了佛教的固有质量—包容性。从积极的角度讲,包容性是出于对自己生命力的强烈自信,也反映了佛教博大的胸怀,善于吸收各种各样不同的思想与观点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所以佛教能够不断地焕发其生命力,并遍传亚洲各地。

从消极的角度来讲,包容性也使佛教内部理论繁杂,派别林立。除了传统的以“佛说”的面貌出现的经典外,由后代僧人、居士编纂的各种注疏与论著数目更加惊人。据粗略估计,仅汉文佛教典籍,总数大约在4.5亿字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典

一朵花就是一个宇宙。一个人身也是一个宇宙。万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观世界或者宏观世界,都是一个世界。对于生长在花里的细菌来说,哪就是他们的地球。对于生长的地球之外的比我们更宏大的生物来说,我们的地球只是一个皮球。

当你心中有了佛性,就不必纠缠于佛的外表,不会以声色行为等见佛。

万物都有自身天生的佛性,只是自己没有发现,平凡人不具备那个能力看见罢了。所以说一树也是一个菩提。

当你有了微观和宏观随时转换的眼界时,你就想开了许多事情,不计较许多事情。你会发现自己不过是大宏观世界的花朵上的一只蚂蚁。

当你有了万物都是平等和具有佛性的想法,当你意识到万物和自己的欢乐与痛苦时,你就会宽容与满足,不会计较哪小小的利益得失了。

科学式解答:

佛教认为一粒沙可见三千大世界,现在科学叫做宇宙全息论;佛教认为人可以修出百千万化身,科技现在可以有初级的所谓“克窿人”;最有趣的是科学对物的最基本组成物质的认识,

曾经认为它是原子,后来又认为是粒子,再后来又认为是质子等等,事实上等于是说现在最前端的认识也是不彻底的,而佛教早在两千多年前,乃至更早的无量光年前就认为“万物无自性、无本质”!一个字——空,说明了一切的根本。佛教和科学殊路而同向,揭示事物的本相!

扩展资料:

出自佛学经典语论《佛典》的《华严经》,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意思是:从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

典故:

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佛教关于“世界”的说法很多。

如《华严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所有的佛经,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脱;都认为这个世界是缺陷的、悲惨的。

唯有“华严经”所讲的,认为这个世界无所谓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花一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有“以小见大”的意思,也含有小中见大见微知著的意思。

一花一世界,通过一个小小的花朵可以窥视一个大千世界的规律与全部,可谓小而不小。

一叶一菩提就是从一片叶子里可以领悟生死达到大自在的境界。

扩展资料: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

菩提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了涅盘的程度。涅盘对凡夫来讲是人死了,实际上就是达到了无上菩提。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出自唐蜗寄题庐山东林寺三笑庭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又说“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语出《佛典》,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佛祖就是佛祖,谁人能有这样的境界?!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花花世界〕佛教关于“世界”的说法很多。

如《华业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又《梵网经》卷上谓: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担树。

如《说岳全传》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夺取宋室江山。”

又《何典》第一回:“中界便是今日大众所住的花花世界。” 

所有的佛经,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脱;都认为这个世界是缺陷的、悲惨的。唯有“华严经”所讲的,认为这个世界无所谓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一花一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就是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一片菩提叶就代表着一棵菩提树。从深沉上理解,一朵花虽然没有一个世界那么大,但是一朵花所涵盖的一切与一个世界所涵盖的一切是没有区别的,一片菩提叶虽然不能和整个菩提树相比其外在的形状大小,但是一片菩提叶所含有的菩提性菩提智慧与一棵菩提树所具有的菩提性菩提智慧是没有区别的。言下之意就是整个世界是一体的,是共性的,花虽然很小,但是它涵盖了整个世界的体性,叶虽然只是一片菩提叶,但是它代表着整个菩提树所具有的菩提智慧,就如佛性是大千宇宙中众生的共性,虽然说一个众生与大千宇宙相比是渺小的,但是他所具备潜隐的佛性是无上的,是涵盖着大千宇宙中的一切智慧。

华严经要义: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如来
1.
科学式解答:

佛教认为一粒沙可见三千大世界,现在科学叫做宇宙全息论;佛教认为人可以修出百千万化身,科技现在可以有初级的所谓“克窿人”;最有趣的是科学对物的最基本组成物质的认识,曾经认为它是原子,后来又认为是粒子,再后来又认为是质子等等,事实上等于是说现在最前端的认识也是不彻底的,而佛教早在两千多年前,乃至更早的无量光年前就认为“万物无自性、无本质”!一个字——空,说明了一切的根本。佛教和科学殊路而同向,揭示事物的本相!

2http://www.rixia.cc.
文学式解答
了悟子注:
树叶间容纳宇宙,花瓣里别有洞天,果然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非亲临其境,道不得此语!

3.
南怀瑾师简说:
“华严经”的重点是讲“一真法界”,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所有的佛经,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脱;都认为这个世界是缺陷的、悲惨的。唯有“华严经”所讲的,认为这个世界无所谓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这也就是所谓的华严境界。

4.
《俗语佛源》:
〔花花世界〕佛教关于“世界”的说法很多。如《华业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梵网经》卷上谓: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释迦佛,又日夏养花网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担树。生俗语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尘世间。如俗语花花之界源于此。花花之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尘世间。如《说岳全传》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夺取宋室江山。”又《何典》第一回:“中界便是今日大众所住的花花世界。”(李明权)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是什么意思http://www.rixia.cc??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是讲“一真法界”,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所有的佛经,乃至所有的宗教,看人生都是悲观的,认为人生是痛苦的,要求解脱;都认为这个世界是缺陷的、悲惨的。唯有“华严经”所讲的,认为这个世界无所谓缺陷,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是一真法界,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四方皆净土,因何惹尘埃(何处惹尘埃)

一花一世界,亦被称为一花悟世界,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除了如来佛祖,谁能有这样的境界呢?

拓展资料:

《华严经》,具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于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大菩萨所宣说,经中记佛陀之因行果德,并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

此经汉译本有三种:

一、东晋佛驮跋陀罗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为区别于后来的唐译本,又称为"旧译《华严》",或称为《六十华严》。

二、唐武周时实叉难陀的译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又称为"新译《华严》",或称为《八十华严》。

三、唐贞元中般若的译本,也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它的全名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简称为《普贤行愿品》,或称为《四十华严》。

参考资料: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百度百科

《华严经》百度百科

原文应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出自《华严经》

这是华严菩萨一真法界的描述,不是我们凡夫用意识思维能够理解的。

大家不要企图理解这句话,给大家一些参照:

1、虚云和尚开悟偈中说: 烫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2、祖师有偈云: 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3、 又有苏东坡之名句: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续传灯录卷第二十目录

内翰东坡居士苏轼字子瞻。因宿东林与照觉论无情话有省。黎明献偈曰。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未几抵荆南闻玉泉皓禅师机锋不可触。公拟仰之。即微服求见。泉问。尊官高姓。公曰。姓秤乃秤天下长老底秤。泉喝曰。且道这一喝重多少。公无对。于是尊礼之。后过金山有写公照容者。公戏题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琼州。

显然见得东坡虽得此句,却未能在玉泉皓禅师底下悟得过关去

又请看:

罗湖野录下

宋江西沙门 晓莹 集

程待制智道.曾侍郎天游。寓三衢最久。而与乌巨行禅师为方外友。曾尝于坐间举东坡宿东林。闻溪声。呈照觉总公之偈。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它日如何举似人。

程问行(乌巨行禅师)曰。此老见处如何。行(乌巨行禅师)曰。可惜双脚踏在烂泥里。曾(曾侍郎)曰。师能为料理否。行即对曰。溪声广长舌。山色清净身。八万四千偈。明明举似人。二公相顾叹服。

吁。登时照觉能奋金刚椎。碎东坡之窠窟。而今而后。何独美大颠门有韩昌黎耶。虽乌巨向曾.程二公略露锋铓。岂能洗丛林噬脐之叹哉。

此段可为佐证。

又,如何解: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卷第十五

僧问忠国师。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有人不许云是邪说。亦有信者云不思议不知若为。

国师曰。此盖普贤文殊境界。非诸凡小而能信受。皆与大乘了义经意合。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乎。

又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华既不越于色。岂非般若乎。深远之言。不省者难为措意。

又华严座主问大珠和尚曰。禅师何故不许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

珠曰。法身无像。应翠竹以成形。般若无知。对黄华而显相。非彼黄华翠竹而有般若法身。

故经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翠竹还能应用。座主会么。

主曰。不了此意。

珠曰。若见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随用而说。不滞是非。若不见性人。说翠竹着翠竹。说黄华着黄华。说法身滞法身。说般若不识般若。所以皆成诤论。

师(大慧普觉禅师)云。国师主张青青翠竹尽是法身。直主张到底。大珠破青青翠竹不是法身。直破到底。老汉将一个主张底。将一个破底。收作一处更无拈提。不敢动着他一丝毫。要尔学者具眼。透国师底金刚圈。又吞大珠底栗棘蓬。具眼者辨得出。不具眼者未必不笑。

本来还有一些资料,有关翠竹黄花的禅宗公案,可惜多说无益,尽是文字窠臼,不再多录了!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是明心见性的人方可领会得,请大家不要作意识思维逻辑的理解,是要去参的!!!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生西法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从表面上来看,一朵花就是一朵花,一片叶子就是一片叶子,一粒砂就是一粒砂,一笑就是世俗笑的本体,但是从实相的角度来讲,一朵花里面包含了一个世界。为什么这么小的一朵花里面就包含了世界呢,其实这和《华严经》当中讲的广狭无碍、大小无碍的观念是一致的,相当于一个芥子中,可以包含须弥山。
  
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一朵花是很小的,而一个世界是很大的。用我们的概念看,大能容小,而小不能容大,但是从究竟实相中看,所谓大小的概念都是空性的、平等的。如果本性中的概念是平等的,从这种意义来看,所谓小的花和大的世界本性也是平等的。在世界中能容下一朵花,既然大可以容小,那么反过来小也可以容大,花也可以容下世界。因为本性平等的缘故,所以可以说一朵花和一个世界的本性是平等。
  
只是我们固有的概念认为花小,世界大,只能花放在世界中,不能世界放在花上面。如果我们了解了大小平等的观念,一朵花和一个世界的本性是一样的,大的本性和小的本性是一样的,没有差别,是平等的。那么世界能容花,花就能容世界,所以说一朵花当中就可以有一个世界,这主要是宣讲平等的思想。一片树叶中有一个佛性、一个如来,这方面也是一样的,大概都是这个意思。
  
这句话要看是从世间的角度,还是胜义谛的角度而言,如是从究竟的实相角度来讲的话,所谓的花和世界,绿叶和佛,砂和极乐等等,所有的法在究竟当中都是佛性,都是平等的,不仅大小平等,而且众生和佛平等,以及下劣和善妙也是平等的。
  
这方面不是从世俗现象上讲的,而是从究竟实相上来观待的。如果能学习般若空性、如来藏,或者《华严经》中讲的究竟法义的思想,就会很容易理解这些比较高深、比较了义的殊胜法义。
意思就是说一朵花好比一个世界。万物生死循环乃尘归尘土归土,老的物种死去化为最原始的泥土养料成就孕育新物种的诞生。既然万物皆是尘归尘土归土,成就新物种孕育诞生那就是轮回,也是老物种的来世。所以花朵是一个道理,花朵凋谢便是死去,落地根部化为泥土便是土归土,因为他就是来自泥土,化为泥土后再成就孕育来年的花朵就是他的来世,这就是说没有什么世界大而花朵小,世界能够容纳花朵,花朵也能够容纳世界,轮回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一朵花能够悟到整个世界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308252.html

上一篇:桥防撞墙护栏SA个SS有什么区别?

下一篇: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