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葡萄黄斑类病毒病是怎样传播的?

2022-02-18 03:59:11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84

葡萄扇叶病毒病是怎样传播的?

发生危害:葡萄扇叶病毒起源于古代的波斯(现在伊朗),因此称之为“古世界”病毒。在起源地区由于受侵藤本植物的根上附有土壤,土壤中又含有线虫,因而造成介体随病株的传播,导致病毒的蔓延。后来扩散到整个欧洲、亚洲、美洲及南半球的澳大利亚。随着国际贸易往来和种质交换频繁,GFLV随繁殖材料传遍世界各地。

GFLV可造成葡萄根衰退,蒸腾强度下降,并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平均约达20%,因而影响光合作用。病株中游离的氨基酸的组成也发生改变。病株所结果实含糖量明显降低,品质变劣,大大降低葡萄商品价值。扇叶病毒危害最严重的是影响坐果,使果穗减少,穗粒松散,果粒大小不齐,因品种或年分不同,一般减产20%~80%。对欧洲国家的感病品种,平均减产50%。发病植株的寿命明显缩短。

葡萄扇叶病毒主要是通过葡萄苗木和接穗的调BiPSR运进行远距离的传播。当苗木根部携带的土壤中有介体线虫时也可以将病毒传到新种植区。

传播方法:该病毒还可通过嫁接、机械摩擦接种及种子进行传播,但植株间相互接触不能传播该病毒。已发现昆诺藜、苋色藜和大豆的种子可以传播该病毒,但不能经花粉传播,也有报道GFLV可通过葡萄种子日夏养花网传播。

传毒介体:在自然条件下主要通过土壤中的标准剑线虫Xiphinemaindex和意大利剑线虫X.italiae传播。扭曲变色株系(Distortingandchromogenicvirusstrain)主要由标准剑线虫传,偶尔意大利剑线虫也传。介体线虫的成虫和幼虫均可传毒。标准剑线虫获毒或传毒喂食只需几分钟。单个线虫在病株根部短时间取食即可获毒。整个幼虫期都能传病,蜕皮后失去传毒力。标准剑线虫在土壤中可长期存活,即使铲除病株,还可以借残存的寄主根存活6~10年。获毒线虫在寄主植物不存活情况下,可保毒8个月,如在无毒寄主上取食只能保毒3个月。带毒的介体不能传代。病毒粒子存在带毒线虫食道腔中。传播不需要辅助组分。线虫在土壤中移动的速度较慢,每年不超过10m。其在田间的传毒效率随饲毒时间和线虫数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

种苗传植物:葡萄带毒微型繁殖材料和大豆种子(种传率0~59%)、苋色藜种子(种传率1.3%)、昆诺藜种子(种传率3%)。感染的葡萄种子的胚乳内有很多病毒,但胚中没有。葡萄和草本植物的花粉中也有病毒(Cory&Hewitt,1968)。

自然寄主:该病毒的寄主范围较窄,葡萄是该病毒的唯一自然寄主,尚未发现其自然杂草寄主。

人工接种可侵染的植物:人工接种该病毒可以侵染7个科约50种双子叶草本植物,如苋色藜Chenopodiumamaranticolor、昆诺藜C.quinoa、千日红Gomphrenaglobosa、多种烟草Nicotianaspp.植株。

病害与环境及流行:土壤有线虫介体,病株成块分布,一年约扩大1m2。最有效而重要的介体是X.index,虽能从苋色藜根部获毒,并传至沙地葡萄,但在病害流行中作用有限。自生葡萄和残留土壤的活根是重要的侵染源,因病毒能在其中持久地存活(Hewittetal.,1962)。病毒在介体线虫内,也能存活数月(Raskietal.,1965)。介体线虫挨着根系垂直分布。在温带,土温对虫口密度影响不大。土壤熏蒸既难以进行,又效果极小(Vuittenez,1960);栽培措施如延长休闲期,轮作和中耕除草等,防治效果也不大(TaylorandBrown,1997)。因此,病害的局部蔓延难以防止。

葡萄栓皮病毒病是怎样检验与检疫的?

木本指示植物:LN33是检测此病的标准指示植物。在LN33上的潜育期:嵌芽嫁接的为3~15个月,而绿枝嫁接的仅为1个月(Bovey,etal.,1980;BeukmanandGoheen,1970)。品丽珠、佳利酿、Petitt、Sirah、Palomino、Mondeuse、Gamay易感栓皮病。由于此病可通过嫁接传染,故采用木本指示植物通过嵌芽接和绿枝嫁接的方法进行检测。

检疫危险性评价:本病的病原葡萄栓皮病毒,可经葡萄繁殖材料进行远距离传播,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国内尚未发生。季良进行危险性评价时,危险度值8分,为高危有害生物。

地理分布:日本山梨县。

检疫国家地区:新西兰、澳大利亚、匈牙利、印度尼西亚、美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秘鲁、英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罗马尼亚、阿尔及利亚、冰岛、摩洛哥、斯洛伐克等。

应检植物:葡萄繁殖材料。

检疫措施:进口葡萄繁殖材料时要求附有出口国《检疫证书》,保证不带此类病毒。入境后确认无病后在隔离条件下繁殖无病毒种苗,才允许用于生产种植。

鳄梨日斑类病毒病是怎样传播的?

发生危害:根据Horne&Parker(1931)关于鳄梨日斑病的综述,Coit(1928)首次报道,描述了症状证明嫁接传病,皮下注入病汁或埋进病组织不传;许多鳄梨品种感染鳄梨日斑病,无一免疫。Faweett(1930)在巴勒斯坦见到1~2株病树,都是从美国加州引进的。www.rixia.ccPalukaitisetal.(1979)确定病原是类病毒。

传播方法:种子传,汁液难传至鳄梨和樟树,嫁接传,刀片(蘸提纯液)切割传(Desjardins,Drake&Swiecki,1980)。

传毒介体:鳄梨产地未曾发现介体,只有一篇报道称,在实验条件下,带毒花粉经蜜蜂低传播(1.8%~3.1%)(Desjardinsetal.,1979)。

种苗传植物:鳄梨无性繁殖材料和种子传病。无症病树种传率达80%~100%,长出的病苗多数无症,极少数(不到5%)表现症状(Wallace&Drake,1962)。

自然寄主:鳄梨Perseaamericana。

人工接种可侵染的植物:嫁接接种可侵染几种樟科植物,包括鳄梨Perseaamericana、樟树Cinnamomumcamphora、桂皮Cinnamomumzeylanicum和臭木奥寇梯木Ocoteabullata(daGraca&vanVuuren,1980)。

葡萄卷叶病毒病是怎样传播的?

发生危害:葡萄卷叶病的分布极广,危害损失严重,常导致葡萄减产10%~70%,是全世界葡萄栽培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在欧美各国的老葡萄园,病株率常高达100%,致使酿造的红葡萄酒品质低下,损失极重。我国辽宁、山东、天津和河南等地,都有葡萄卷叶病发生,危害日趋严重。葡萄卷叶病可以导致植株叶绿素含量下降,生长势下降,果穗数减少,坐果率降低,一般减产20%~40%(章德明等,1998)。同时,可以严重影响葡萄的品质,造成浆果固形物和加工后果汁的糖分储量下降,酸度增大,糖分损失在16%以上。

传播方法:主要通过带毒繁殖材料传播。澳大利亚武德里姆等(1983)报道,菟丝子Cuscutacamwww.rixia.ccpestris可传染葡萄卷叶病毒。但这种传染方式对卷叶病的流行没有作用。

传毒介体:目前已经报道GLRaV-3的粉蚧介体有无花果臀纹粉蚧Planococusficus(Engelbrechtetal,1990)、橘臀纹粉蚧Planococuscitri、长尾粉蚧Pseudocococcuslongispinus、柑橘栖粉蚧Ps.Calceolariae、拟葡萄粉蚧Ps.Affinis。1997年Cabaleiro和Segura在研究粉蚧传播GLRaV-3时发现,在带毒粉蚧传染的植株中只有10%能够检测到GLRaV-3,有80%传毒粉蚧在1h后就丧失传毒能力(CabaleiroandSegura,1997)。

据罗斯塞歌林等(1985)报道,在人工实验条件下,至少有3种长尾粉蚧可将葡萄病毒A传到草本寄主上。

种苗传植物:葡萄的繁殖材料。

自然寄主:葡萄Vitisviniferwww.rixia.cca。

人工接种可侵染的植物:葡萄(通过组织嫁接)(Teraietal.,1979)。

侵染循环:自然条件下卷叶病传播速度很慢。根据黑姆在美国加州的观察卷叶病在果园中自然扩展速度为18cm/年。但在南斯拉夫、法国和新西兰等国,卷叶病的自然扩展速度稍快些。在南非,卷叶病的扩展也与无花果臀纹粉蚧有关。这种粉蚧是葡萄病毒A(线状,11~12nm*800nm)的虫媒之一。

病害与环境及流行:卷叶病在葡萄各品种和种上都有发生,但在大多数砧木和某些品种上不表现明显症状。由于卷叶病毒具有潜隐特性,带毒植株不易识别,因而病毒传播迅速。美国Goheen教授对我国10个葡萄品种进行检测时发现有80%的葡萄品种带有GLRaVs(刘永清和王国平,2002)。1997年,蔡文启检测了北京、郑州地区的多个品种,发现许多葡萄栽培品种同时感染了多种GLRaVs。

昆虫就是一个传播途径,不过也不是难事,两遍药解决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葡萄黄斑类病毒病是怎样传播的?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13082.html

上一篇:400字日记--五年级

下一篇:身份证办的手机卡 没注销有什么后果吗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