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叶上麻叶是什么病
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番茄叶霉病有什么症状?
主要危害叶子,严重时还危害茎、果、花。叶片被害时,叶片背面有不规则或椭圆形的淡黄或绿绿色斑点,为初生的白色霉菌层,后来变成灰棕色或深棕色的绒霉菌层。叶子正面淡黄色,边缘不明显。在严重的情况下,患病的叶子会因干燥和卷曲而死亡。患病植株的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扩散到上部叶片。在严重的情况下,它会导致整个植物的叶子卷曲。果实被感染,从基部向外周扩散,果实表面形成黑色或不规则的斑块,变硬、凹陷。传播途径和疾病状况这种疾病是由枝孢霉感染引起的。一般气温在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有利于病菌感染和疾病发生。高温高湿对病害有利,但湿度是影响病害的重要因素日夏养花网。病原体通过空气传播,从叶片背面的气孔侵入。
防治方法合理安排轮作。安排与瓜类或其他蔬菜轮作三年以上,以减少土壤中的菌源基数。温室消毒。播种前,每110平方米用0.25公斤硫磺粉和0.50公斤锯末混合,光照消毒,熏蒸过夜,一天后播种。高温闷棚。选择中午晴天,30~33℃高温处理2小时左右,然后及时通风降温,对病菌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及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湿,雨天和病后控制浇水。合理密植,及时修剪修剪,便于通风透光。应实施配方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适当增加磷钾肥。第一次发病后,及时摘除病叶,喷洒药液进行综合防治,注意防治叶背。绿衣公主或者露娜林都可以。
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还危害茎和果实。叶片侵染初期,斑点呈绿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叶片背面的霉菌层呈灰白色;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正面的病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红棕色、黄色晕圈,叶片背面的霉层呈褐色或深褐色。通常叶子正面没有霉层。最近在山东考察时发现,有几个大棚番茄叶霉病发生严重,叶片正面也出现了厚厚的深褐色霉层。引起番茄叶霉病的病原菌是烟草赤星病菌,其以前的名称包括烟草赤星病菌、番茄黄腐病病菌和番茄枝孢菌。
分生孢子梗成簇,橄榄棕色,顶部颜色和隔膜苍白。每个隔细胞上端向一侧膨大呈节状,长140~3654~6m,分生孢子呈椭圆形、长圆形、卵形,无色或暗橄榄褐色,隔0~3个,长12~474~10m。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而紧密,呈灰白色突起。根据环境条件分析,引起番茄叶霉病的黄褐甲菌可在10-35℃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另外,相对湿度高于80%有利于致病菌的繁殖。病原菌以菌丝在病残体和土壤表面越冬,或潜伏在有分生孢子的种子上;在适宜的温度和高湿度条件下,越冬菌源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完成初次感染,然后在患病部位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通过快速的气流传播可以多次再感染。
番茄疫病怎样治疗和麻叶子病害
番茄晚疫病 可用2500倍52.5%恶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 600倍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 2000倍50%嘧菌酯水分散剂 600倍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 2000倍50%嘧菌酯水分散剂等喷雾进行防治
番茄叶子上有斑斑点点的是什么病?
编辑
主要为害叶片。初生绿褐色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大,周缘黑褐色,中间灰褐色,大小2~3毫米,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周围形成不规则形黄化区,后期病斑中间穿孔,叶片黄化枯死或脱落。
中
文学
名番茄斑点病
英文名Tomato stemphylium leaf spot
病原中文名番茄匍柄霉
病原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
目录
1病原形态特征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3防治方法
▪ 基本方法
▪ orNzC药剂方法
1病原形态特征
编辑
番茄匍柄霉(Stemphylium lycopersici(Enjoji)Yamamoto),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大小1406~7微米,膨大部位直径8~10微米;分生孢子短锥状,具横隔膜1~8个,若干
[1]
个纵隔膜,通常在3条主横隔处缢缩。光滑或具微瘤,大小50~7416~23微米。[2]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编辑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中国露地和棚室均有发生,气温20~25℃及连续连阴雨后的多湿条件易发病。[2]
3防治方法
编辑
基本方法
(1)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灌溉,避免浇水过量,棚室浇水改在上午,适时放风,防止湿度过高。
(2)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收集病残物烧毁。[3]
药剂方法
(1)发病初期喷洒30%碱式硫酸铜(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颗粒剂8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日夏养花网隔10天左右1次,每677m2喷对好的药液65升。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2)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或50%混杀浮剂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复方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番茄经常遇到的叶部病害主要有什么?
(1)番茄病毒病 番茄病毒病是春、夏和温室番茄的主要叶子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主要有花叶病、条斑病和蕨叶病三种,以花叶病发生最普遍。近年来日趋严重,果实也有感病的。
烟草花叶病毒(TMV)是引发番茄花叶病较多的一种病害,比黄瓜花叶病(CMV)发生的范围大,烟草花叶病毒温度钝化点为93℃,稀释终点1∶100http://www.rixia.cc0000,在植株体外可存活数月,它不侵染黄瓜,但可侵染白菜、甘蓝、菜花、萝卜等作物。
主要防治方法还是从选育抗病品种入手,因为许多野生番茄有抗TMV的基因,一些生产上的优良品种已将抗TMV的基因转移到栽培品种上,播前种子用清水浸泡3~4小时,再在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种40~5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洗干净,催芽播种,可消灭种皮上附着的TMV病毒。
此外注意田间的清洁卫生、用具消毒以及防治虫害等,都有助于阻止病毒传染。
(2)番茄叶斑病 番茄上比较重要的叶斑病有三种:即叶霉病、斑枯病和早疫病。叶霉病称为黑毛,是温室番茄的重要病害,斑枯病又名斑点病,在我国北方发生较多,整个番茄生育期均可发生,叶子、果实上均易被侵染。
叶霉病的病原菌为黄枝孢菌,斑枯病的病原菌为番茄壳针孢。
早疫病的病原菌为茄链格孢,三者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均喜欢潮湿的环境条件,应注意控制温室环境,相对湿度不能太大,加强通风,初期发病可以及时摘除老叶。
药剂防治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白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喷射叶子,背面一定要喷到,以增强防治效果。
请问老师们番茄叶子什么病
番茄病毒病非常普遍,发展起来之后将很难结果,果实也不能正常发育。且具有较高传染能力,接触病株后再接触健康植株即完成传染,害虫等均可以完成传播病害。无有效消除药剂,一经发现,立即清除,且一天内不要再接触健康植株。
上述两种混配制剂配方主要适于发病初期进行,即在田间发现有番茄早疫病、晚疫病时治疗效果较好,微信搜索菜农圈关注。当然,根据当地番茄早疫病、晚疫病发生发展规律,在没有发现这两种病害前,可用上述混配制剂中的某一种单剂进行保护性预防,以达到降低用药成本的目的。
一般在病害发生较为严重时,须用上述两种混剂交替轮换使用,效果最好。使用混配剂主要是防止产生抗药性。
精甲霜锰锌由强内吸性、治疗型杀菌剂甲霜灵与保护性、触杀型杀菌剂代森锰锌经科学方法复配而成,兼具甲霜灵和代森锰锌的杀菌特点,扩大了两个单剂的杀菌谱,可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甲霜锰锌虽为混配制剂,使用时还应尽量避免长期单一施用,应与其他有效的保护性或治疗性杀菌剂百菌清、烯酰锰锌、霜脲氰、吡唑醚菌酯等交替使用,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恶唑菌酮霜脲氰商品名为抑快净,具有杀菌谱广、预防长久、治疗快速等优点,药剂具有能深入渗透叶片表层,附着力强、保护期长、用量低,保叶又保果,低毒,对人类、作物和环境安全等特点。防治番茄早疫病、晚疫病效果较好。烯酰吗啉是吗啉类杀菌剂,专一杀卵菌纲真菌,但单独使用有比较高的抗性风险,常与其他药剂混配使用。
要注意混用的药剂用量,微信搜索菜农圈关注。对于上述几种作用对象相同的农药混配,在两种农药混用时各自用量都应除以2,以防产生药害。
如要配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倍液100千克,两种农药的取用量为
( 如果是保护地大棚注意控制湿度,阴雨天湿度大建议使用百菌清烟雾剂控制病情。)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预防病害用量减一减)。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二,建议同时混合苯醚甲环唑或者戊唑醇或者异菌脲或者溴菌腈等等防治早疫病等等真菌性叶斑病类病害
文章标签:
上一篇:牙齿掉了两年了还能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