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核果的枝梢种类

2022-01-22 07:58:58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92

核果疮痂病是什么?

stone fruits scab

曹若彬

由嗜果枝孢侵染核果类果实及枝条引起果皮出现黑色斑点的真菌病害。该病最初误认为是生理性病害,至1877年才明确为真菌性病害,中国于1921年首次报道。

分布和为害

世界各核果栽培区均有分布,中国各栽培省(市)区均有此病,长江流域各省发病较重,发病严重的果园,病果率80%以上,单果上病斑多达几十个至近百个,严重影响果实外观,树种间以桃和青梅果实发病重,杏、李、樱桃次之。

病菌主要侵染果实,也为害叶片和新梢。果实发病多在果肩部及果缝两侧,初出现暗褐色圆形小点,后变黑痣状小斑点,直径2~3毫米,互相愈合后呈不规则形黑色斑块,病菌只在果皮层扩展,不深入果肉,不引起果肉腐烂,随果实增大,病斑皮层常龟裂露出果肉。叶片受侵染后叶背出现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紫红色至暗褐色斑,干枯脱落出现穿孔症状。新梢发病出现稍隆起的、长圆形褐色病斑,伴有流胶。病健组织分界明显,病菌仅在皮层组织。

病因

病原物为嗜果黑星菌(Venturia carpophi-la E.E.Fisher),属子囊菌,球壳目,中国尚未发现。无性态为嗜果枝孢。属半知菌、丝孢目。分生孢子梗簇生,偶有一次分枝,直或稍弯,光滑或微有疣、暗褐色、有分隔,分生孢子单生或呈短链状,圆筒形至纺锤形或倒棍棒形,单胞或双胞,近无色至淡橄榄色,孢痕明显,胞壁光滑或有微疣。病害发生与春末夏初的温度及降雨密切相关,品种发病程度差异明显,早熟品种一般发病轻,中晚熟品种发病较重,特别是黄肉桃品种发病更重。此外,上海水蜜桃http://www.rixia.cc及白凤等感病,天津桃和肥城桃较抗病。果园地势低洼、定植过密、树冠郁蔽、春末夏初温暖多雨等都有利病害发生。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以菌丝体在枝条病部越冬,第二年4月至5月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雨水传播,萌发后直接突破表皮或从叶背气孔侵入,不深入下层组织及细胞内,只在角质层与表皮细胞间扩展、定殖,形成束状或垫状菌丝体。潜育期长,在果实上为40~70天,新梢或叶片上为25~45天,然后才长出分生孢子梗及形成分生孢子扩大再侵染。由于侵入后潜育期长,对早熟品种即使发生再侵染也来不及出现症状便已采收,但中晚熟品种则发病较重,这与再侵染有关系。新梢出现再侵染,对翌年初次侵染源很重要。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果实套袋后发病仍重,而且病斑多集中在果肩部及果缝两侧,其原因是病原菌孢子随枝条上的流水沿果柄进入,先集中在果柄着生点周围,多余雨水顺果缝凹沟往下流。

病害控制

冬季结合修剪整形剪除病枝条,集中烧毁,减少翌年初侵染源;早春萌动前喷石硫合剂杀死枝条上越冬病菌;落花后15天左右开始喷代森锌、多菌灵或扑海因等杀菌剂。

核果冠瘿病

stone fruits crown gall

曹若彬

由根癌土壤杆菌引起根颈部及根部产生癌肿导致树势衰弱的细菌性病害。又称“根癌病”。欧洲1853年便有记载,中国于1899年在桃上首先发现,病原菌1904年才在美国分离成功。

分布和为害

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各省、市,浙江及西南各省亦有发生。江苏不少核果苗圃,苗木出圃时病株率达10%~30%,严重的高达90%左右。

病菌主要侵染根颈部,侧根及支根亦可受侵染。从伤口侵入,刺激侵入点周围细胞增生和异常分裂,形成球形或扁球形癌瘤,相互愈合后呈不规则形。癌瘤形成时初为乳白色或略带红色,表面光滑,后渐变褐至黑褐色,木栓化,表面粗糙,凹凸不平,质硬。癌瘤一个至10多个,小的如豆粒大的如核桃乃至苹果。病株地上部症状因生长发育受阻,植株矮小、叶色浅黄,结果少、果形小,树龄缩短。

病因

病原物是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 et Touns.)Conn〕,属土壤杆菌属。菌体短杆状,单生或链生,大小1.2~5.00.6~1.0(微米),具1~4根周生鞭毛,有荚膜,无芽胞,格兰氏染色阴性。除侵染核果类果树外,还可侵染苹果、梨、花红、葡萄、枣树、栗树等59科300多种植物。病害发生与土壤温度、湿度及酸碱度密切相关。土温22℃左右适于病菌侵入和癌瘤形成,超过30℃时不形成癌瘤。土壤潮湿有利于病菌侵入和发病。中性至碱性土壤有利发病,pH值等于或小于5的土壤,即使病菌存在也不发生侵染。此外,苗木嫁接方式及嫁接后管理与病害发生轻重有关,一般切接、枝接的比芽接的发病重,嫁接后培土覆盖,嫁接口埋于土中的发病重。土质粘重,排水不良的苗圃或果园发病亦重。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病菌在癌瘤组织皮层内越冬越夏,当癌瘤组织瓦解或破裂后,病菌在土壤中生活及越冬。雨水、灌溉水是病菌传播的主要途径,地下害虫如蛴螬、蝼蛄等及线虫亦可传播病菌。各种伤口都有利于病菌侵入,病菌体内存在一种诱癌质粒(Ti-plasmid),该质粒由环状的T—DNA组成,在T—DNA上携带诱癌基因,引起寄主细胞不正常快速分裂和细胞增大。环境条件适宜,病菌侵入后20天左右即可出现癌瘤,有的则需1年左右。

病害控制

用于嫁接的砧木和嫁接成活后的苗木,移栽和出圃时进行检查,发现病株应予淘汰;新建果园引进苗木www.rixia.cc定植前,用1%硫酸铜将嫁接口以下部位浸泡5分钟后再转到2%石灰水中浸泡1分钟,防止苗木及土壤带菌;选择无病菌污染的地块作苗圃,采用芽接法,嫁接后用薄膜扎口;发现病株,采用外科切除癌瘤,用抗菌剂402作切口消毒,再涂波尔多浆保护,切下的癌瘤集中烧毁,病株根际土壤可浇灌抗菌剂402进行消毒处理;采用生物防治新技术,如澳大利亚、美国等应用K84细菌防治获得良好效果,K84是一种与根癌病菌同属的放射土壤杆菌(Agrobacteriurn radiobacter),可在桃树根际土壤中生长繁殖,产生抗菌素Agrocin84,有效抑制根癌土壤杆菌的生长达到防治目的,该菌已引进中国,用其培养液直接浸根或浸种,获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核果褐腐病

stone fruits brown rot

曹若彬

由多种核盘菌引起核果类果树果腐、花腐和叶枯的真菌病害。1796年,荷兰的潘逊(Persoon)最早描述,至今已近200年。

分布和为害

世界性分布,中国从南到北各省(市)区均有报道。核果类果树中以桃受害较重,在华南地区李树发病重。近年青梅发展较快,发病亦较重。春季开花展叶期,遇低温多雨,引起严重的花腐及叶枯,果实生长后期遇多雨潮湿天气,引起果腐,造成严重减产。此外还可引起采后贮运期发生果腐。

褐腐病不同的症状与病原菌的不同种有关,有的种为害花、叶、果实和枝梢,有的种主要引起花腐和枝枯。以果腐和花腐造成的损失最重。花器受害常自雄蕊及花瓣先端开始出现淡褐至褐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展至花器变褐枯萎或湿腐;嫩叶受害,多从叶缘向内扩展,病叶变褐萎垂;病花病叶上的菌丝自花梗叶梗蔓延到嫩梢或果梗上,新梢出现溃疡斑或幼果脱落,病花瓣掸落幼果上引起果腐。有的种则在果实越接近成熟期越感病,引起病果变褐、腐烂,病斑表面发生黄褐色轮纹状霉丛。腐烂病果多脱落,部分则失水干缩成黑色僵果挂在枝上,采后贮运期高温高湿引起的果腐症状与采前果腐症状一致。

病因

病原物有三种:即果生核盘菌〔Sclerotinia fructicola(Wint.)Rehm〕、桃褐腐核盘菌〔S.laxa(Ehrenb.)Aderh et Ruhl.〕及果产核盘菌(S.fructigena Aderh.et Ruhl),均属子囊菌、柔膜菌目。常见的都是其无性态,丛梗孢属(M onilia)真菌。三种褐腐病菌的主要特症如表:

菌落边缘齐整,偶有同心轮纹,不常形成子座菌落边缘裂片状,菌落中央的菌丝体有时有色,不易形成子座菌落边缘齐整,同心轮纹明显,子座有时大,常在产孢区下面形成培养基上在PDA冬季15~25t:下形成,萌发时芽管长,有分枝冬春季以上即可形成,萌发时芽管短,有分枝易形成,萌发时芽管长而不分枝分生孢子直径1?1.5mm,浅黄褐色直径0.4~0.8mm,灰色或烟灰色大小介于中间,初灰色后黄褐色果实上的菌丝团引起核果仁果的果腐,苹果和梨的梢枯和枝溃疡主要引起核果花腐和枝溃疡,也可引起核果及梨果腐引起核果果腐、花腐和枝溃疡,一般不引起苹果果腐为害特性果产核盘菌桃褐腐核盘菌果生核盘菌主要性状

三种核盘菌的主要性状区别

(摘自R.J.W.Byrde&H.J.Willetts,1976)

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柠檬形或卵圆形,在分生孢子梗顶端连续产生、呈链状(念珠状),有性态均可从落地越冬的僵果(假菌核)上产生子囊盘,但中国尚无正式报道。据文献记载子囊盘漏斗状,盘径1~1.5厘米,紫褐色,具柄,柄长20~30毫米;子囊圆筒形;子囊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或卵圆形。

品种间发病程度有差异,果实成熟后质软、多汁糖分较高的薄皮品种发病较重,反之则较抗病。桃树开花及幼果期遇低温多雨,果实接近成熟期多雨重雾,有利花腐和果腐发生。此外,栽培管理粗放,树势衰弱,蝽象、象鼻虫及食心虫类等害虫发生严重,褐腐病日夏养花网发生亦重。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主要以菌丝体在僵果或枝梢溃疡病斑中越冬,悬挂在树上或落地的僵果,第二年春季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引起初次侵染。出现花腐、叶枯症状,在潮湿条件下病花病叶上长出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或靠菌丝从病部蔓延扩展到嫩梢及幼果上。

病害控制

冬季结合修剪清除树上僵果及剪去溃疡斑的病枝,集中烧毁;果园土壤翻耕,深埋落地僵果;早春萌动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落花10天左右喷氨基甲酸酯类保护剂或多菌灵、硫菌灵、扑海因等内吸性杀菌剂;做好害虫防治工作;座果后及时疏果及套袋。

核果流胶病

stone fruits gummosis

曹若彬

由葡萄座腔菌或生理因素引起枝干或果实溢出胶质导致皮层腐烂、树势衰弱的一种重要病害。又称“干腐病”。以桃树流胶病发生普遍,为害严重。中国1982年首次报道。

分布和为害

世界各核果栽培区均有报道,中国长江流域的桃树、杏树、青梅、新疆的杏树、桃树发生普遍而严重,引起枝干枯死,影响树势和产量。

流胶病多发生在树龄较大的主干或大枝上,重病果园当年生小枝亦可发生流胶病。发病初期,病部皮层微肿胀,暗褐色,表面湿润,皮层下有黄色粘稠的胶液,后病部变黑褐色,逐渐凹陷开裂,溢出大量黄白色胶液,潮湿多雨条件下,胶液沿枝干皮层T流,颜色变黄褐或黑褐;干燥条件下,胶液积累凝结成硬球,黄褐色,表面光滑发亮。发病后期,病部表面长出大量梭形或近圆形小黑点(病菌子座),是与核果生理性流胶病症状的主要区别。

病因

过去认为是生理性病害,现证明大多由真菌引起,其病原物为贝氏葡萄座腔菌(Botrysphaeria lerengeriana de Nod.)属子囊菌,座囊菌目。无性态为一种小穴壳菌(Dothiorella sp.),属半知菌,球壳孢目(见仁果干腐病)。树势生长衰弱,管理粗放有利病害发生。除病原真菌侵染引起流胶外,桃树本身生理失调、乙烯积累过多、冻害、各种损伤和土质粘重等也可引起流胶。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枝干病组织中越冬,翌年4月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萌发后从伤口或皮孔侵入,潜育期6~30天,6月份为发病盛期。

病害控制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结合药剂保护和病疤刮治。防治措施包括增施有机肥料,改良土壤、提高树体抗病力;冬季做好清园,病死枝干集中烧毁,并喷石灰硫磺合剂进行消毒;生长期及时刮除病斑,并用药剂消毒和伤口保护,可选用抗菌剂402,福美砷、波尔多浆及843康复剂等;搞好枝干害虫的防治。

什么是核果缩叶病?

stone fruits leaf curl

曹若彬

外囊菌侵染核果引起叶片肿胀皱缩,后变黑干枯的真菌病害。包括桃缩叶病,梅、杏叶肿病等。19世纪初欧洲首先报道,中国最早在19世纪末有记载。

分布和为害

桃缩叶病为世界性病害,中国各地均有发生,严重时病叶早期干枯脱落,影响当年产量和次年的花芽形成。1983年云南昆明、楚雄等地此病大流行,病株率100%,病叶率高达80%以上,大部分桃园基本失产。梅、杏叶肿病较常见,但危害较轻。李袋果病表现果实囊肿而叶片正常,亦由外囊菌引起。分布较广,只在局部地区为害。

病菌主要侵染寄主幼嫩组织,桃、梅、杏以嫩叶为主,嫩梢、花和幼果亦可被害。春季叶芽伸展时即可受侵,展叶后,病叶变红,皱缩或凹凸不平,叶肉明显肿胀增厚,不久病部表面出现白粉状物(病菌子囊层),至6、7月气温高时,病叶变黑干枯掉落,严重时未变黑便脱落,枝梢枯死。嫩梢受害,节间缩短,嫩梢自顶向下肿胀呈棒状。李袋果病主要为害果实,病果畸形,中空,呈囊袋状,暗绿色,稍皱缩,表面生白粉状物,提前脱落。

病因

桃缩叶病的病原物是畸形外囊菌〔Taphrina deformans(Berk.)Tul.〕,梅、杏叶肿病的病原物是梅外囊菌(T.mume Nishik.),李袋果病的病原物为李外囊菌〔T.pruni(Fuckel)Tul.〕,均属子囊菌,外囊菌目。子囊裸生于病部表面,无包被,紧密排列成子囊层,子囊圆筒形,基部有脚胞与寄主表皮细胞相连,顶部平截,无色,内含4~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近圆形,无色单胞,成熟后可在子囊内外芽殖,产生薄壁和厚壁的两类芽孢子。桃缩叶病菌除为害桃外,还侵染油桃、扁桃、蟠桃;梅、杏叶肿病菌只侵染梅与杏;李袋果病菌只侵染李。桃的品种间感病程度不同,一般早熟品种发病较重,中、晚熟品种发病较轻,“毛桃”比一般良种桃发病重。病害发生与春季气温回升快慢及降雨多少有密切关系。春季低温多雨,特别是倒春寒持续时间较长,有利于病害发生与流行;管理粗放,不修剪,不清园消毒的桃园发病重。

侵染过程与病害循环

三种病害基本一致。以桃缩叶病为例:病菌主要以厚壁的芽孢子在桃芽鳞片上、枝干的皮部或裂缝内越夏越冬,次年春季桃芽萌动时,芽孢子萌发,直接侵入表皮或从气孔侵入正在伸展的嫩叶,展叶不久长出白粉状的子囊层,病菌侵染适温为10~16℃,超过21℃时病害停止扩展且病菌孢子萌发后只能侵染幼嫩叶片或其他幼嫩组织。一般不引起再侵染,如外界条件特别适宜而发生再侵染,症状很轻。

病害控制

早春树萌动期,当花瓣露红(或露白)而未展开前,及时喷波美3度石灰硫磺合剂、波尔多液或多菌灵等;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

核果炭疽病

stone fruits anthracnose

曹若彬

由胶孢炭疽菌侵染核果类果树引起果腐、梢枯和叶斑的真菌病害。以果实受害较重。中国在19世纪末已有记载。

分布和为害

中国各核果栽培地区均有分布,以桃炭疽病发生普遍、危害较重,江苏、浙江、安徽及上海常因炭疽病引起前期大量落果和后期果腐。梅树炭疽病在广www.rixia.cc东发生严重,引起幼树新梢枯死,不能开花结果。李、杏炭疽病在部分地区发生重,引起果腐。

病菌可侵染果实、叶片、枝梢及花穗,硬核前的幼果发病,初现淡褐色水渍状斑,后扩大呈圆形或近圆形红褐色凹陷斑,潮湿条件下,病斑上长出许多桔红色分生孢子堆,病果多脱落,少数病果干缩残留于枝梢,成为僵果。果实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接近成熟期发病,与幼果期症状不同的是凹陷斑中有同心环状皱缩,且病斑相互愈合后呈不规则大斑,最后病果多软腐脱落。新梢受侵,出现褐色略凹陷的长椭圆形病斑,病梢多向一侧弯曲,病梢上叶片萎蔫下垂纵卷成筒状,重病梢和花穗常枯死。桃树叶片上病斑呈圆形或半圆形,红褐色至褐色,边缘清楚,病叶早落。

病因

病原物为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Schrenk〕,属子囊菌,球壳目。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属半知菌,黑盘孢目。自然条件下,分生孢子盘多无刚毛,分生孢子聚成粘孢子团(见仁果炭疽病),中国寄主有100多种。生长最适温度24~26℃,但在5℃或33℃仍可生长。一般早熟中熟品种发病较重,晚熟品种发病较轻,其中早生水蜜、小林、太仓、锡蜜、六林甜桃以及黄罐桃5号、14号等均感病;白凤、橘早生次之;岗山早生、玉露、白花等抗病力较强。春季低温多雨有利病害发生,引起幼果、枝梢发病,果实生长后期温暖多雨则常导致果腐;管理粗放、留枝过多,树冠郁蔽、果园排水不良、土质粘重均有利病菌为害。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梢及树上的病僵果上越冬,次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昆虫传播,侵染新梢和幼果,浙江于4月下旬幼果开始发病,5月为盛发期,引起大量落果,6月病情停止发展,至果实接近成熟期若遇温暖多雨,再次形成发病高峰,引起果腐。北方一般5月至6月开始发病,果实接近成熟期出现另一次高峰。

病害控制

冬季结合修剪清除枯死病枝及病僵果,集中烧毁,并翻耕土壤;春季萌动至开花前后反复检查及时剪除病枯梢,结合喷药保护。萌动期可喷波尔多液,落花后喷米鲜胺、硫菌灵、多菌灵、炭疽福美或扑海因等杀菌剂。

核桃病害

walnut and pecan diseases

全世界已知约150种,中国有近50种,大多是木腐菌。其中为害较严重的是细菌性黑斑病、枝枯病、炭疽病及叶斑病。

细菌性黑斑病

又称黑腐病,是核桃上最严重的病害。中国河北、山东、辽宁、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四川、云南等省均有发生。美国、意大利、德国、瑞士等国也有分布。主要为害幼果和叶片,也可为害嫩枝和花序。幼果上产生不定形、无明显边缘的黑斑,并可使果肉、核仁全部变黑腐烂,果实脱落。在中等大小的果上,仅果皮变黑腐烂。叶片上产生近圆形或多角形褐色或黑色斑,周围有水渍状晕圈,严重时整叶变黑发脆、脱落。病原物是油菜黄单胞菌胡桃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juglandis(Pierce)Dye〕。为害多种核桃属植物。核桃在开花期、展叶期最易感病,这时遇冷凉多雨天气或举肢蛾危害、日灼和雹伤等,有利病害发生。病菌在枝梢病斑或病芽内越冬。据报道无症状的芽、枝、叶、柔荑花序和坚果上均有病菌。次春分泌细菌,借风雨、昆虫传播,进行初侵染,以后又进行再侵染,花粉也可传播病菌。病害控制:防治举肢蛾,以减少虫伤和传病媒介;在展叶期、落花后和幼果期喷布波尔多液、氯氧化酮、农用链霉素、甲基硫菌磷、稻瘟净和抗菌素402液等,为了兼治虫害可与杀虫剂混用;选育抗病品种。

枝枯病

中国江苏、浙江、山东、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均发生,美国、日本、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国也有分布。主要为害枝条、产生红褐色至深灰色病斑,后产生黑色小粒点(病菌分生孢子盘),湿度大时,从孢子盘中溢出黑色孢子团。病原物是胡桃黑盘壳〔Melanconis juglandis(Ell.et Ev.)Groves〕。属子囊菌,座囊菌目,中国未发现。无性态为胡桃黑盘孢,属半知菌、黑盘孢目。还为害山核桃和枫杨。另有矩圆黑盘孢,主要为害山核桃,也为害核桃。生长衰弱的枝条,遭受冻害,或春旱严重的年份,发病较重。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枝干病部越冬,借风、雨、昆虫传播,从伤口侵入,有再侵染。病害控制为剪除病枯枝,以减少菌源;增施肥料,改良土壤,增强树势;防虫、防冻;大枝干上病斑,可在刮除后涂抗菌素402。

炭疽病

中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新疆、辽宁、江苏等省均发生。德国、朝鲜也有分布。为害果实、叶片。果实上产生圆形、褐色至黑色凹陷病斑,后轮生黑色小粒点(病菌分生孢子盘),湿度大时从黑点内溢出粉红色粘孢子团,严重时全果变黑干缩。叶上产生不规则形褐斑,也生小黑粒。病原物是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Schrenk〕,属子囊菌,球壳目,在中国核桃上未发现。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属半知菌,黑盘孢目。寄主范围广泛,为害许多果树和其它作物(见仁果炭疽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果和病叶内越冬。病害控制为清除病果、病叶,防治虫害;在幼果期和成果期喷布甲基硫菌磷、退菌特或波尔多液。

叶斑病

为害山核桃。中国浙江发生,美国、英国、巴西、莫桑比克等国也有分布。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期为褐色小点,后扩大呈近圆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多分布在叶缘或主侧脉附近,边缘不明显,严重时愈合成褐色斑块,后期表面长出黑色小粒点(病菌菌丝块),最后病叶干枯脱落。病原物是胡桃尾孢(Cercospora juglandis Kell.et Sovingle)属半知菌,丝孢目。有性态迄今未发现。管理粗放,树势衰弱以及多雨年份发病较重。病菌主要在落叶上越冬,翌年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一般6月初开始发病,7月至8月为发病高峰期。病害控制、晚秋及时清除落叶,集中烧毁;发病初期喷布波尔多液、甲基硫菌磷、苯菌灵或多果定。

核桃的其他常见病害见左下表。(张志铭)

PhomajuglandisFusariumavenaceum镰刀菌果腐病褐腐病果AtheliarolfsiiArmillarieUamelieaFusariumsp.镰刀菌根腐病根朽病白绢病茎基和根Microstromajuglan-disPhyllactiniajuglandis,MicrosphaerDlhQayzpayamadiaPhyllostictajuglandisCylindrosporiumjug-landis粉霉病白斑病斑点病白粉病叶或主要为害叶Gnomonialeptostyla褐斑病叶、枝、花、果病原物病害名称为害部位

核桃的其他常见病害

仁果、核果、坚果、浆果的分别是什么?

【浆果】
浆果,是由子房或联合其他花器发育成柔软多汁的肉质果。浆果类果树种类很多,如葡萄、猕猴桃、树莓、醋栗、越橘、果桑、无花果、石榴、杨桃、人心果、番木瓜、番石榴、蒲桃、西番莲等。

【坚果】

坚果,闭果的一个分类,果皮坚硬,内含1粒种子。如板栗等的果实。坚果是植物的精华部分,一般都营养丰富,含蛋白质、油脂、矿物质、维生素较高,对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极好的功效。

【核果】
核果是果实的一种类型,属于单果,由一个心皮发育而成的肉质果;一般内果皮木质化形成核;常见于蔷薇科 、鼠李科等类群植物中。

【仁果】
仁果,由合生心皮下位子房与花托、萼筒共同发育而成的肉质果。属假果。主要食用部分起源于花托和萼筒,子房所占比例较小。子房的心室数因种而异,多为5室,少数2-4室,每室大多有2个胚珠

核果的生长习性

大多数核果类果树的抗寒力较强,但它们都为喜温树种,除了极寒或过暖的地区外,一般均可栽培。核果类果树在冬季都需要一定的低温,才能正常通过休眠,但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的不同品种要求的低温时数不一样。
桃需要7.2℃以下的低温时数其变幅在50-1250h之间,400h以下的品种为短低温品种,这些品种可以在南方地区栽培(也可作设施栽培),但多数品种需750h以上的低温。冬季休眠期,如遇高温则部分花芽分化不良,并且由于不能正常解除休眠而使翌春萌芽,开花显著延迟或不整齐,甚至花蕾中途枯死而脱落(如白凤、玉露桃在广州栽培)。
南方桃耐高温多湿气候条件,且引入北方栽培表现好;北方桃喜冷凉干燥气候条件,引入南方栽培表现不良梅适合年均温15~22.5℃ 开花期-8℃,幼果期-4℃会发生伤害。 虽然不同树种和种类之间对光照的要求存在区别,但核果类果树都为喜光树种。
桃对光照反应敏感,光照不足则枝叶徒长,花芽分化少,且质量差,落花落果严重,内膛小枝枯死,结果部位上移等;相反,如夏季直射光过强,桃树枝干易日灼,树势和产量也受到影响。
与桃相比,李对光照要求不那么严格,特别是中国李较耐阴。
在樱桃中,欧洲甜樱桃最喜光(要求年日照时数2600-2800h),欧洲酸樱桃次之,而中国樱桃较耐阴。
杏花期“不怕急寒怕慢阴”。 桃耐旱忌涝,一般适于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其中北方品种群和油桃多适于夏季干燥地带,如雨水过多,油桃等常出现裂果、落果现象;南方品种群及蟠桃多适于夏湿地带栽培。
中国李既较耐旱,也较耐湿;但欧洲李和美洲李对水分要求较严格,即要求空气和土壤有较高的湿度。
樱桃也因种类而异:欧洲甜樱桃既不抗旱,也不耐涝,而酸樱桃和中国樱桃适于年降雨量600-700mm的地区栽培。
杏与桃一样同属耐旱树种,其叶面蒸腾量仅为苹果的1/6强,同样杏也极不耐涝。
梅则较适宜湿润气候条件。 虽然核果类果树在粘土和壤土上都能栽培,但要获得最佳的效果,多数种类仍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
桃在过于粘重和肥沃的土壤上栽培,容易徒长和患流胶病;桃喜微酸性和中性砂壤土,pH4.5以下和7.5以上均生长不良,以pH5.0-6.0为最佳
李的大量吸收根分布较浅,宜于在土壤较粘重,富含矿质元素的土壤上栽培,最适pH为6.0-6.5
樱桃在粘重土上栽培常表现不良,适宜的土壤pH值一般为6.0-7.5
梅以砾质粘土或砾质壤土为适宜
杏在砂土和粘土上均能生长结果,但以砂质土表现更好;并且杏对盐碱的适应力较苹果和桃都强,在pH6.8-7.9的条件下生长结果正常。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核果的枝梢种类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205095.html

上一篇:植物生长素在哪个细胞器中合成?

下一篇:在农业科研实验室里,用一定量的NH4NO3和KH2PO4的固体混合物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取这样的固体混合物100g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