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稻田水稻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的要点有哪些?
免耕栽培有哪些技术要点?
(1)保证播种移栽质量,合理密植 免耕直(套)播,一般播量为0.5~0.6千克/亩。每千克种子用 15%多效唑1.5克拌种,有利于防止高脚苗。播种方式可采用板田开沟条播、撒播,或挖穴点播、移栽。一般采用宽行47厘米、窄行33厘米的宽窄行方式种植。直(套)播应结合中耕追肥及早间、定苗。1~2叶期匀苗,4~5叶定苗,留苗密度1.5万~3.0万株/ 亩,随播期推迟留苗密度应相应增大。
(2)及时中耕培土 在苗期深中耕2~3次,结合进行培土壅根,疏松土壤,促进根系下扎,以防后期倒伏。第一次浅中耕,11月份进行,深度3~5厘米,在地面沟泥干爽后及时碎土培根;第二次在12月份深中耕5~10厘米,在行间铺施稻草后,用沟土盖住;第三次是早春浅耕。
(3)及时化学除草 免耕田杂草多,在播种或移栽前3~5天每亩用50%扑草净100克加12.5%盖草能30~http://www.rixia.cc50毫升,对水50~60千克,土壤表面喷雾。如果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则每亩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20~30毫升对水50千克,于杂草3~5叶期喷雾;以阔叶杂草为主的,每亩用高特克25~30毫升对水50千克,于油菜6~8叶期喷雾;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混生的,每亩可用17.5%快刀乳油100~140毫升对水40千克,于杂草2~4叶期喷雾。
(4)科学施用肥料 免耕油菜以氮肥全程平衡施用比基肥一次使用要好,应注意增施磷钾肥。免耕油菜一般底肥少,追肥又大多施于表土,在油菜生长后期容易出现早衰现象,因此要增施腊肥,追施薹肥,后期看苗补施花肥。
(5)防旱、防渍、防治病虫害 稻田免耕栽培最关键的问题是避免渍害,因此要坚持做好雨前理墒,雨后清沟,防涝防渍工作。若遇秋、冬干旱,一般灌溉1~2次。直播油菜比育苗移栽的密度大,一般在抽薹盛期做好打黄叶、脚叶工作,以利于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苗期重点防治蚜虫、菜青虫,花期重点防治菌核病。
(1)保证播种移栽质量,合理密植免耕直(套)播,一般播量为0.5~0.6千克/亩。每千克种子用15%多效唑1.5克拌种,有利于防止高脚苗。播种方式可采用板田开沟条播、撒播,或挖穴点播、移栽。一般采用宽行47厘米、窄行33厘米的宽窄行方式种植。直(套)播应结合中耕追肥及早间、定苗。1~2叶期匀苗,4~5叶定苗,留苗密度1.5万~3.0万株/亩,随播期推迟留苗密度应相应增大。
(2)及时中耕培土在苗期深中耕2~3次,结合进行培土壅根,疏松土壤,促进根系下扎,以防后期倒伏。第一次浅中耕,11月份进行,深度3~5厘米,在地面沟泥干爽后及时碎土培根;第二次在12月份深中耕5~10厘米,在行间铺施稻草后,用沟土盖住;第三次是早春浅耕。
(3)及时化学除草免耕田杂草多,在播种或移栽前3~5天每亩用50%扑草净100克加12.5%盖草能30~50毫升,对水50~60千克,土壤表面喷雾。如果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则每亩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20~30毫升对水50千克,于杂草3~5叶期喷雾;以阔叶杂草为主的,每亩用高特克25~30毫升对水50千克,于油菜6~8叶期喷雾;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混生的日夏养花网,每亩可用17.5%快刀乳油100~140毫升对水40千克,于杂草2~4叶期喷雾。
(4)科学施用肥料免耕油菜以氮肥全程平衡施用比基肥一次使用要好,应注意增施磷钾肥。免耕油菜一般底肥少,追肥又大多施于表土,在油菜生长后期容易出现早衰现象,因此要增施腊肥,追施薹肥,后期看苗补施花肥。
(5)防旱、防渍、防治病虫害稻田免耕栽培最关键的问题是避免渍害,因此要坚持做好雨前理墒,雨后清沟,防涝防渍工作。若遇秋、冬干旱,一般灌溉1~2次。直播油菜比育苗移栽的密度大,一般在抽薹盛期做好打黄叶、脚叶工作,以利于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苗期重点防治蚜虫、菜青虫,花期重点防治菌核病。
省时又省力的稻草覆盖马铃薯免耕栽培方法,是怎样的?
所谓"免耕盖稻草"栽培土豆,其实并非什么新鲜事儿,它应该叫"稻田免耕栽培土豆技术",是根据土豆在温度和湿度合适的条件下,只要将土豆植株的基部进行遮光就可以结土豆的原理,改进而成的一种省工,节约成本,增产增收的新型栽培技术。就是在不经翻地的地块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开沟,将肥料条施入两侧,两行肥料之间的无肥区按照一定的密度摆放种http://www.rixia.cc薯,然后全程覆盖稻草。
该方法是将翻耕土地改为免耕栽培,该种薯为摆薯,改挖薯为拣薯,可以用"摆一摆,盖一盖,拣一拣"来形容此种很实用的土豆栽培技术。下面就来看看此种方法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一,关键技术
稻田免耕栽培土豆比普通栽培具有争时间抢季节,节省劳动力,土豆商品性好,经济和生态效益良好等的优点。其栽培技术与传统的土壤栽培不同,尤其是在整地,施肥,播种及浇水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该技术对地块的选择,施肥的方法,覆盖物的覆盖方法,厚度及生长期的水肥管理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只有掌握了以上各项关键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免耕栽培的优势,取得较好的种植效益。
1,整地
稻田免耕栽培土豆,应注意选择地下水位低,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稻田种植,以沙土或沙壤土为佳。稻田免耕,一般的小草和晚茬并不会影响土豆的种植,如果有大草可踩倒或锄去,不要使用除草剂。
稻子收割后,开好丰产沟,挖出来的土不可堆在沟边上,畦面宽度要根据稻草的长度而定,把畦边上从沟中挖出来的土弄碎,均匀撒在畦面上,整成微凸形,以防渍水。
应特别注意,开沟的土块需要打碎打细后在畦面上平整,否则结薯时土豆容易钻入土块的缝隙间,收获时土豆半入土的较多,影响了土豆的光泽度。
2,施肥
免耕栽培可根据稻田肥力和产量一次施足基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薯田环境和土豆品质产生不良影响。一般施复合肥或厩肥。
如果以腐熟的厩肥作基肥,可以适当和土壤混匀,在播种时直接撒在种薯上。如果使用化肥,以复合肥为佳,可将肥料放在两种薯之间,也可放在种薯旁,但需保持5厘米以上的距离,以防伤种。免耕栽培土豆不需要追肥,如果后期出现植株缺肥现象,可以用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喷施植株,增产效果不错。
3,浇水与排水
在南方稻田免耕栽培土豆,一般的自然降水就可以满足水分的需要,但必须做好水分管理。播种后,由于新稻草吸收水分较少,较慢,容易干燥,同时,由于冬季雨量较少,播种后可浇水,保持畦面湿润即可,保证早出苗,出齐苗。浇水时水层宜浅,以不使稻草漂移为度,并及时排水落干。
相反,当遇到阴雨天要注意排水,以防稻草过早腐烂。在土豆的生长发育期,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水分,特别是在薯块膨大期,地上部水分流失多,地下土豆生长发育迅速,这时需水量较多,应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土豆的膨大,并促进稻草的腐烂。干旱时,应采取小水顺畦沟灌,使水分慢慢渗入畦内,不可大水漫灌。在多雨季节或低洼的地方,应注意排水防涝,防止田间出现积水。
4,覆盖物的选择
为了解决稻草资源不足的问题,也可以采用秕谷,谷壳,木屑,树叶,杂草,竹叶等来覆盖土豆,效果也不错。如利用谷壳覆盖栽培土豆,在产量和出苗时间上都比稻草覆盖的土豆具有明显的优势。
稻田免耕栽培土豆好处多多,但是一定要注意如下的问题。
二,注意事项
免耕栽培土豆是一套比较成熟的技术,在南方稻田区深受广大种植户的喜爱,播种面积较大,但是该项技术在大面积的应用中,会存在着一些难点和制约因素,如出苗延迟并且不整齐,绿薯率较高,稻草短缺等问题。特别是出苗不齐,出苗慢和绿薯率增加的问题,是免耕栽培土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与湿度和覆盖物的种类,厚度及覆盖方法密切相关,因此,如何选择覆盖物和掌握覆盖方法在土豆免耕栽培中尤为重要。
1,出苗慢,出苗不整齐的问题
引起免耕栽培出苗慢,出苗不整齐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播种后厢面湿度不够,加上稻草干燥,种薯吸收水分困难,推迟出苗。二是稻草覆盖太厚或压得过紧,阻碍了幼苗向上生长,使部分土豆苗在稻草层内横长成白化苗。三是稻草覆盖的太薄,防冻防晒作用小,效果差,也会影响出苗。因此,在土豆出苗期间一定要控制好水分,要求保持厢面湿润,防止水分过多或过少。如果厢面干,切最近无雨,则要在播种后浇满沟水至厢面,然后让其自然落干,使厢土湿润,促进出苗。如果播种时期厢面www.rixia.cc过湿或播后长时间连续阴雨,则要清沟排水,防止烂薯。同时,还要做好引苗工作,引苗是指出苗期对幼苗没有露出覆盖物的种薯,要在种薯处轻轻扒开覆盖物引出幼苗,然后把覆盖物复原,这样可以加快出苗速度,延长生长期。
2,降低绿薯率
引起土豆发绿的主要原因是稻草覆盖太薄,或者是覆盖稻草相接处接触不紧密,栽培后期的稻草腐烂或大风吹动等原因也很容易引起绿薯。因此,在进行免耕栽培土豆时,可适当增加覆盖物的厚度,能有效减少绿薯率。
当然了,也不是说越厚越好,否则又会影响土豆的出吗。其次是要注意覆盖方法,用稻草或杂草覆盖是,草尖朝向厢中,草基部靠厢边,先盖厢两边,后盖厢中间。先粗铺后封实。
在后期的栽培管理中,还要经常进行田间检查,对覆盖物有异动漏光的,要及时复原或添加覆盖物,防止绿薯的产生。你还可以用土杂肥或腐熟的猪,牛粪肥,或碎土先腐盖种薯,然后再覆盖稻草,这样既可保湿促出苗,又覆盖防绿薯,还可提供土豆前期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在南方的水稻种植区,生产季节以水稻为主,不是土豆的主产区,但因为土豆生产较简单,生育期较短,可以充分利用冬闲田生产土豆作为蔬菜和辅助粮食,同时也为土豆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空间。
南方冬季农田稻草覆盖马铃薯种植技术要点有哪些?
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技术,可以有效地减轻因雨水冲刷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可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农药的使用量,确保产品食用安全,省工、降本,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选地整畦 选择中性或微酸性稻田。水稻收割时以留桩15~20厘米为好。开沟时挖起来的泥土要均匀地抛在畦中间,畦面要整成弓背形,以利于排水。
(2)种薯处理 选择无病虫害、表皮光滑新鲜、单个重量在20克以上的脱毒薯种。切好的薯块在多菌灵溶液中浸3~5分钟,捞出后摊开将表面水分晾干,用草木灰拌种。
(3)播种及施肥 一般每畦摆种4~5行,行距30~40厘米,株距20~30厘米,每公顷播67500~82500株。播种时把种薯稍微用力压一下,使芽眼与土壤充分接触。
(4)盖草与水分管理 播种后用稻草均匀覆盖畦面,厚度一般以8~10厘米为好。盖草后进行清沟,将泥土均匀地压在稻草上。在马铃薯生长发育期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水分。干旱时应采取小水顺畦沟灌溉,使水分慢慢渗入畦内,不可用大水漫灌。多雨季节或低洼地块应注意排水防渍。
(5)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易发生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早疫病和蚜虫等病虫害,应注意防治。
(6)适时收获 当茎叶呈现黄色时,表明薯块成熟,即可收获。拨开稻草,拣起马铃薯。
免耕稻田养鸭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实验项目,免耕稻田养鸭技术的要点有哪些?
水田养鸭技术是一种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技术,具有除草、病虫害防治、施肥、中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优点。水田养鸭互惠互利,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生产的产品美味安全。种养结合保护环境,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农业生态技术。
水田养鸭是水稻种植和养日夏养花网鸭的组合,是以水稻自由种植为基础。它充分利用稻田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营造生态互利互补的环境,有利于生产质量更好的水稻和安全鸭。水田养鸭综合经济效益可观,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2016年,富源县启动水田养鸭可持续发展技术。
1放鸭子
1.1建造鸭棚
在稻田附近的空地上搭建鸭棚,选择干燥的地方,棚口不要对着风口,风口侧要封闭。根据水田大小,建鸭棚,每平方米15只左右,要高出地面不少于1 m,并有一定的保温能力。鸭舍建得避风、防雨、御寒、干净、干燥、通风,使老鼠、蛇、猫、狗等动物在关门时无法进入,保证了鸭舍内的空气清新。如果鸭舍建在二区中部,保留两侧通道;你也可以在每个区建一个鸭棚,便于管理。
1.2围栏的安装
在稻田周围设置围栏,可以防止鸭子跑出,防止老鼠、黄鼠狼等天敌进入稻田。围栏由当地材料制成,可以是编织的或带刺的铁丝网。高度控制在60 cm左右,稻田围严。
1.3放生的鸭子数量
鸭的数量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稻田杂草和害虫太少;稻田太多不够吃,会破坏水稻,需要大量饲料。根据富源县的养殖试验,鸭子的放养数量约为每亩30只。这种栽培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饲料成本,还可以达到稻田除草杀虫的目的。
1.4放鸭时间和鸭苗选择
水田鸭苗养鸭当地采集,当地鸭也要放养,有条件也可以放生蛋鸭。放鸭的最佳时间是秧苗返青后1 ~ 5天。提前放鸭会破坏水稻秧苗;太晚会导致杂草过多,小鸭子吃杂草会有困难。鸭苗应该10天左右。
放养雏鸭后10 ~ 20天,每天早晚各喂一次营养全面的雏鸭;放入养鸭种子20天后,根据稻田的食物情况,鸭子晚上上岸后,喂食一定量的食物,如豆饼、碎米、玉米粉等。,每天要喂一两次;晚上气温低的时候再给鸭子加一次浓缩液。最佳喂食时间是晚上。早上喂食会降低鸭子的活动度,达不到除草的效果。养鸭后期草少,适当增加投喂量。
2放鸭技巧
鸭的数量应在每亩30只左右,根据杂草的生长情况灵活控制。鸭子胆小。放鸭时,轻轻打开鸭棚的门,不要赶走,让鸭子自己离开棚;气温低的时候,上午10点以后放鸭,天气热的时候可以提前;万一天气不好,及时收割鸭子。
3饲养管理
3.1鸭子管理
经常观察鸭子的生长和活动是否不同。需要将稻田分成2 ~ 3块地,让鸭子在一块地繁殖7 ~ 15天,再移到下一块地,有利于植被恢复和疾病防治。
3.2鸭舍管理
经常检查鸭舍,及时修复破损的鸭舍;保持棚内干燥、清洁、安静、通风,经常清洁和冲洗鸭棚;垫草要勤换勤干,及时清理鸭粪,鸭棚内外要定期彻底消毒。
4该收割鸭子了
收鸭的时机是水稻抽穗时,鸭的体重在1公斤以上,比较合适。这时鸭子的进食能力很强,鸭子会大量吃大米,导致大米产量下降。这个时候回收鸭子比较科学。
5摘要
在稻田中,养鸭是一项旨在生产有机水稻的技术,它集种植和养殖于一体,其应用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保护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小麦免耕覆盖栽培技术的要点有那些?
(一)小麦播前准备
1 、稻草的准备 水稻收获后将稻草晒至五成干堆好待用,如果稻草过干,不利于堆沤腐烂,且干稻草覆盖小麦种子,由于稻草间隙过大,不利于保墒出苗;稻草过湿,易腐烂,不便于覆盖操作,晒至五成干既有利于稻草腐烂及保墒出苗,又便于操作。
2 、开沟整厢 选择水源方便、排灌方便的中稻田,水稻收获后,适墒开沟整厢,按厢宽 2.5米开沟整厢,整理好厢沟、围沟、腰沟和田间排灌沟,做到“四沟”配套,沟沟相通,排灌畅通,平整田面,清洁田园(小麦收获后保留固定厢沟格局,免耕抛栽种植水稻)。播前 2— 3天,每亩用 200— 250毫升克无踪或克瑞踪 150— 180毫升加金都尔 60毫升,按每桶水加 50毫升克无踪或 38— 45毫升克瑞踪和金都尔 15毫升的用量,均匀喷施于田间杂草及残茬上,进行除草和杀死残茬,喷施克无踪要注意不能用混泥水配兑,喷施时田间必须无水。
3 、施足底肥 一般在播种前一天,亩施复合肥 50公斤或用磷肥 30公斤,钾肥 15公斤,尿素 10公斤,将三者混合均匀后撒于田面,碳氨挥发性大,不宜作底肥。
4 、小麦种子处理 小麦种子在播前晒种 1— 2天,然后每公斤种子用 15%粉锈宁 2克拌种,随拌随播。
(二)播种及播后管理
1 、合理密植:免耕小麦分蘖节位底,分蘖多,成穗率高,播种时要严格控制播种量,中等肥力以上田块,每亩播量不超过 9公斤,肥力偏低田块每亩播量 10公斤。
2 、适墒播种:我省秋播主推的小麦品种有郑麦 9023、鄂麦 18、鄂麦 23、宛麦 369,适宜播期以 10月 15— 25日为宜。但郑麦 9023适宜在 10月 20-25日。
3 、规范盖草:小麦播种后要及时盖草,盖草厚度约 0.25— 0.5厘米,标准是既不露种又不露土,掌握薄盖不露的标准,每亩用草量 250公斤,即一亩水稻田稻草盖 2亩小麦。稻草覆盖后,要用水喷湿,有利于苗齐苗全和稻草腐烂。
(一)小麦播前准备
1 、稻草的准备
水稻收获后将稻草晒至五成干堆好待用,如果稻草过干,不利于堆沤腐烂,且干稻草覆盖小麦种子,由于稻草间隙过大,不利于保墒出苗;稻草过湿,易腐烂,不便于覆盖操作,晒至五成干既有利于稻草腐烂及保墒出苗,又便于操作。
2 、开沟整厢
选择水源方便、排灌方便的中稻田,水稻收获后,适墒开沟整厢,按厢宽 2.5米开沟整厢,整理好厢沟、围沟、腰沟和田间排灌沟,做到“四沟”配套,沟沟相通,排灌畅通,平整田面,清洁田园(小麦收获后保留固定厢沟格局,免耕抛栽种植水稻)。播前 2— 3天,每亩用 200— 250毫升克无踪或克瑞踪 150— 180毫升加金都尔 60毫升,按每桶水加 50毫升克无踪或 38— 45毫升克瑞踪和金都尔 15毫升的用量,均匀喷施于田间杂草及残茬上,进行除草和杀死残茬,喷施克无踪要注意不能用混泥水配兑,喷施时田间必须无水。
3 、施足底肥
一般在播种前一天,亩施复合肥 50公斤或用磷肥 30公斤,钾肥 15公斤,尿素 10公斤,将三者混合均匀后撒于田面,碳氨挥发性大,不宜作底肥。
4 、小麦种子处理
小麦种子在播前晒种 1— 2天,然后每公斤种子用 15%粉锈宁 2克拌种,随拌随播。
(二)播种及播后管理
1 、合理密植:免耕小麦分蘖节位底,分蘖多,成穗率高,播种时要严格控制播种量,中等肥力以上田块,每亩播量不超过 9公斤,肥力偏低田块每亩播量 10公斤。
2 、适墒播种:我省秋播主推的小麦品种有郑麦 9023、鄂麦 18、鄂麦 23、宛麦 369,适宜播期以 10月 15— 25日为宜。但郑麦 9023适宜在 10月 20-25日。
3 、规范盖草:小麦播种后要及时盖草,盖草厚度约 0.25— 0.5厘米,标准是既不露种又不露土,掌握薄盖不露的标准,每亩用草量 250公斤,即一亩水稻田稻草盖 2亩小麦。稻草覆盖后,要用水喷湿,有利于苗齐苗全和稻草腐烂。
4 、大田管理
( 1)合理施肥:根据免耕小麦的生长发育和植株吸肥特点,以及土壤供肥特性进行合理施肥,才能提高免耕小麦的施肥效率,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免耕小麦前期吸收氮、磷量高于翻耕麦,有利于早发壮苗,而生育中期的氮、磷吸收量明显低于耕翻麦,易发生早衰。因此,在施肥技术上要求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早施苗肥促早发,中期适当控制保稳长,重施拔节肥防早衰。
①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和微肥
每亩生产 300— 350公斤小麦需要施纯氮( N) 12— 15公斤,磷( P2O5) 6— 8公斤,钾( K2O) 15— 18公斤,硫酸锌 1公斤,钼酸铵 20克,水田小麦每亩要施用持力硼肥 200— 250克,底肥追肥比例为 6: 4为宜。磷、钾肥、微肥全部作底肥。免耕小麦底肥施用后要搞好覆盖,要做到种、肥不露出田面,减少肥料流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争取麦苗早发稳健生长。
②早施分蘖肥
免耕小麦要注意早施苗肥,一般在小麦 2叶 1心时,就应追肥,施肥量占总用氮量的 15%,早施苗肥,促使麦苗早分蘖,早发根,形成冬前壮苗,对底肥施用不足,苗肥施用数量少,长势弱的田块和沟边小麦还要看苗补施平衡肥。
③适时施好拔节肥
小麦在拔节到孕穗前后,是保花增粒,防退化的关键时期,而免耕小麦下层根系较少,后期土壤供肥能力差,容易早衰,施好拔节孕穗肥尤为重要,施肥适期是在群体叶色退淡,形成拔节期以后,如果返青阶段群体偏小,个体生长偏差、叶色退淡较早,可在剑叶抽出前,再施少量保花肥,达到攻穗稳长的目的。
④叶面喷肥
针对免耕小麦易早衰的特点,要重视叶面喷肥,在小麦抽穗、开花、灌浆期间进行叶面喷施磷、钾肥或氮肥,对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碳素代谢,加强物质运转,提高结实率和增加粒重,有显著效果。一般在乳熟期以前喷施 1— 2次, 7— 10天喷一次,可用 1%尿素加 0.1— 0.2%磷酸二氢钾,用量每次每亩稀释液 50公斤左右。
( 2)加强病虫草害的防治
免耕小麦由于稻蔸没有耕翻入土,田间稻蔸赤霉病菌残留的基数较大,侵染麦穗数量较多,发病率往往高于耕翻麦田,加上免耕小麦田早发优势强,郁闭封行早,田间湿度大,有利于中后期各种病菌的发生和蔓延。因此,对免耕小麦田病虫灾害的防治格外重视,要及时作好农药准备和测报工作,也要注意清除田边四周杂草,减少中间寄主并及早用药防治。
( 3)要防鼠、鸡、雀
免耕小麦由于种子播于土表,易受老鼠、雀子危害,村子附近的田块鸡子也易啄食,要注意防治。
( 4)免耕小麦其他管理措施按常规小麦管理进行。
( 5)免耕小麦收获后,保持固定厢沟免耕种植水稻,即小麦稻草覆盖免耕及水稻麦杆覆盖免耕双免耕栽培及配套技术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