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中国传统的文明礼貌包括哪些内容

2021-12-01 03:39:57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47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一、中国古代政治礼仪

①祭天

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在对月亮的崇拜及对星星的崇拜。

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抽象为对天的崇拜。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帝”崇拜发展而来的,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结束。

②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③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http://www.rixia.cc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

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

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

④对先师先圣的祭祀

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

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⑤相见礼

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⑥军礼

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二、中国古代生活礼仪

①诞生礼

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三朝”是婴儿降生三日时接受各方面的贺礼。“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②成年礼

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

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③飨燕饮食礼仪

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

④宾礼

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

⑤五祀

指祭门、户、井、灶、中(中室)。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

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⑥傩仪

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

扩展资料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 

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 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

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代礼仪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

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

扩展资料:

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www.rixia.cc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他教育他的弟子们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古代礼仪形成于“三皇五帝”时代,到尧舜时,已经有了成文的礼仪制度。后经过夏、商、周这三个奴隶制社会国家1000余年的总结、推广,日趋完善得多了,形成了“五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古代礼仪

部分举例如下

1、言忠信,行笃敬

“忠、信、笃、敬 ”四个字的出处十分古老。“忠信笃敬”是高度概括的抽象的道德观念,数千万历史文化的积淀。

2、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放置帽子和衣服,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到处乱丢,以致于弄乱弄脏。一个人能够整理好自己的房间,他才能够治理一个单位、治理一个国家。

3、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奸巧语”,是奸邪巧辩的语言,对别人的尖酸挖苦也属于此范围。“秽污词”,主要指污秽不堪的下流语言,还包括不切实际的谎话、危害他人的话语等。“市井气”,则是偏僻乡村常说的脏话。刻薄的言语,不雅的词句及无赖之徒的市侩习气,都要切实戒除掉。

4、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别人正在忙碌、没有空闲时,不要用事情打搅他;别人感觉不安、心绪烦乱时,不要说话打扰他。现在大家都很忙,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当你看到别人正在忙重大事情时,不要拿一些小事去分他的心。要会察言观色,看什么时候合适。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平时的做法却往往与圣人背道而驰。有了问题,不是反躬自省,而是怨天尤人。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

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1、吉礼:是指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通典.礼六六》中有记载。

2、嘉礼:是饮宴婚冠、节庆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嘉,美、善的意思。后代的帝王登基、太后垂帘、帝王圣诞、立储册封、帝王巡狩等,也属嘉礼。

3、宾礼:用于朝聘会同,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式。语出《周礼春官大宗伯》。

4、军礼:西周五礼之一,是用于征伐,是军事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军礼同邦国。“

5、凶礼:就是跟凶丧有关的一系列礼节,这方面不仅仅包括丧葬之内容,还有其他一些跟灾难有关的礼节。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礼仪故事: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

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

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礼仪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吉礼

中国古代宇宙观最基本的三要素为天、地、人,《礼记礼运》称:「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吉礼为五礼之冠,即祭祀之礼。《周礼春官宗伯》记载:「以吉礼祀邦国之鬼、神、示。」为敬奉神与鬼的典礼,祭祀对象分为人鬼、天神、地示等三类。主要有祭天地、祭日月星辰、祭先王、祭先祖、祭社稷、祭宗庙等礼仪活动。

嘉礼

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其主要内容有六:一曰饮食,二曰婚冠,三曰宾射,四曰飨燕,五曰脤膰,六曰庆贺。嘉礼的用意在亲和万民,其中饮食礼用以敦睦宗族兄弟,婚冠礼用以对成年男女表示祝贺,宾射礼用以亲近故旧朋友,飨燕礼用以亲近四方宾客,脤膰礼用以亲兄弟之国,庆贺之礼则用在国有福事时。

宾礼

宾礼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式。语出《周礼春官大宗伯》。宾礼是西周五礼之一,指接待宾客的礼节。又意上古朝聘之礼。也谓以上宾之礼相待。现引申为敬重。

军礼

军礼,指旧时指军中的礼仪。西周五礼之一,是用于征伐,是军事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现也指军人的礼节、军中的礼节。包括举手礼、注目礼、持枪礼。

凶礼

凶礼,就是跟凶丧有关的一系列礼节,这方面不仅仅包括丧葬之内容,还有其他一些跟灾难有关的礼节。《周礼春官大宗伯》就说,“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禬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文明礼仪包括哪些方面?急!!!!

文明礼仪包括哪些方面?!!!!!!!!!!
什么是文明礼仪?简单地说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乘车让座是文明礼仪,遵守排队秩序是文明礼仪,爱护公共财产是文明礼仪。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我国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真的做到这一点了吗?我们自己所看到的校园内外的不礼貌不文明的现象: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乱写乱涂;过马路不看红灯不走人行道;乘坐公共汽车拼命抢座,挤到、踩到别人的时候不屑于说对不起;食堂里、开水房里总是处于无秩序状态;停车场上倾倒一片的自行车,自习教室里随处可见的占座课本,和突如其来的手机铃声,等等。很多很多不文明现象发生在我们周围.面对这样的事实,组员们都陷入了沉思,中国,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讲文明、讲礼仪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我们要想成为合格的学生,就得有最起码的文明礼仪。我们做出的那些陋习,图的是一时之快,丢的却是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我们或听或看到的国外的许多在文明礼仪方面的良好表现。对比之下,大家都看出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素质上的差距。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那文明礼仪到底该怎么做?文明礼仪要从小事做起,细节处见文明,我们每个人都应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古往今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成功的伟人,必定有他有条不紊的行为准则,同样,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就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将来走向社会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有的同学提到尊重他人也是种文明礼仪。比如学会在别人讲话时给与充分尊重,聆听他人,就体现了很高的文明素质。文明礼仪不仅仅是在道德层面上,而也是一种知识一种文化。在北语这个拥有一百七十个国家人民的小联合国里,我们对外国朋友展现的就是中国,就是中国文化。外国人看中国人的素质怎样就是从我们身上看到的。我们当然要在意我们的一言一行,把文明的文化展现给他们,而不是让他们看到我国国民素质中鄙陋的一面。作为北语的中国学生,我们还为外国学生起着师范作用,我们每天早晨狂挤电梯的结果就是外国学生为了适应环境也学会了挤电梯。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了解其他国家的文明礼仪,尊重它们,学会它们,以免在国际社交场合闹出知识上的笑话,让外国人觉得我们中国人缺乏礼貌。文明礼仪需要我们润物细无声地改变我们周围这些不令人满意的现状。而且重要的是不仅我们要以身作则,我们广大群众都要接受教育,树立文明礼仪的意识。
总的说来,大家都通过关于文明礼仪从我做起的讨论中感悟并收获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致认为,通过这次团校活动我们不仅重新找回了团员的意识,明确了团员的目标,更清楚地认识到文明礼仪的现存问题和我们肩负的任务。 2008年越来越近,如何使北京奥运体现中国人的有礼、有节,体现礼仪之邦的文明、友好,无疑是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团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以我做起,带动一大批群众共同为这项事业付诸努力。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实爱护公物做起来也很简单,只要拥有一颗公德之心,处处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就能保证公共设施的完好无损与正常使用。
1、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 讲文明,重礼仪。
3、 讲文明语,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4、 微笑是打开心锁的钥匙。
5、 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6、 不学礼,无以立。
7、 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8、 礼仪、礼节、礼貌、文明、文雅、文化。
9、 礼仪是一种文明规范,礼仪是一种素质修养。
10、 礼仪体现的细节,细节展现的是素质。
11`别给我雪白的衣服涂上颜色。(墙壁保洁)
注重我们的礼仪
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所以我们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礼仪的特点种类作用
一、礼仪和礼节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交活动中所共同遵守的礼节、仪式,即必须严格遵守的一种礼貌行为规范和法则。 礼仪和礼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礼节是待人接物的规矩,表示尊敬、祝颂、哀悼等,属于礼仪行为规范。这些规矩往往是约定俗成、相沿成习的。 礼仪和礼节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而礼节则是这种行为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比如,在举行婚礼仪式时,夫妻互拜、互赠礼物,主婚人、证婚人讲话就属于礼仪的一种具体礼节。

2、礼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礼节则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中国是一个礼仪大国,远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就非常重视礼节,并把礼节作为约束人们的行为和安邦治国的一个重要手段。统治阶级要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有很多礼节已被逐步淘汰。但礼仪则变化较小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礼仪一般是在比较正规的场合下运用,而礼节则是人们日常交际也要运用的一些具体规则。很明显,礼仪是针对公关交际活动的整体而言的,礼节不仅在正规交际场合中常用,在非正规交际活动中也常用。例如,公关交际场合中常用的握手、问候就只是一种具体礼节。

二、交际礼仪的种类

1、日常交际礼仪:日常交际礼仪即非正式场合中的仪式和礼节,主要包括:称呼、迎候、介绍、致谢、致歉、告别、握手、拥抱等礼节。

2、公关场合交际礼仪:公关场合中的交际礼仪是指正式公关交际活动中常用的礼仪,即正式交际礼仪。它主要包括舞会礼仪、晚会礼仪、宴会礼仪和开业、剪彩等各种庆典礼仪。

(1)、宴会礼仪:设宴招待来宾,是公关交际活动中常用的一种礼节。公关交际活动中常用的礼仪交际形式有宴会、招待会、茶会、工作进餐等。日常交往常有家宴、便宴等形式。

(2)、晚会礼仪:晚会礼仪是社交活动中诸如为庆祝节日或有重大意义的纪念日而举行娱乐性活动所运用的一种交际形式,对于联络感情,加深友谊,扩大社交范围是很有益的。

(3)、舞会礼仪:舞会礼仪即在种种舞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礼节,也是社交活动的一种形式。它的形式活泼,气氛融洽,格调高雅,宜于在节庆日、周末和生日、婚礼等喜庆礼仪中举行。

(4)、开业、剪彩等庆典礼仪:开业典礼是指企业或服务行业开张时举行的仪式。剪彩礼仪是指重大工程竣工或开业典礼,以及其他庆典所动用的仪式。

三、交际礼仪的特点

1、交际礼仪行为的规范性:规范性是交际礼仪的本质特点。它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而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对此,交际礼仪都有明确的规定。

交际礼仪的规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的规范性:人们无论谈论什么事都要运用礼貌语言。例如,人们见面时相互问候,告别时说声"再见",以及在交谈中双方所使用的都是比较规范的礼貌语言。

(2)、行为的规范性:在公关礼仪活动中,人们究竟应该怎样施礼都有一定的规范。例如,人们见面时以握手等行为表示问候,告别时用握手、招手表示再见。关系特别的甚至以拥抱、亲吻表示问候和告别。及至对于怎样握手、拥抱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2、交际礼仪范围的普遍性:交际礼仪既然是人们交际必须遵守的规范和法则,那么它的形成和发展就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从古至今,礼仪自始至终地贯穿于人们的一切交际活动中,并且普遍地被人们所接受和确认。

3、交际礼仪形式的多样性:交际礼仪的种类繁多,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就其日常交际活动中常用的礼仪就有鞠躬礼、握手礼、亲吻礼、拥抱礼等多种形式,正式交际场合中的礼仪更是多种多样,礼仪的要求也就更为严格。
四、交际礼仪的作用

1、交际礼仪是人们沟通思想的桥梁:实际生活告诉人们,没有现代交通,通讯便没有现代化;没有沟通同样也就没有现代化。可见社会需要礼仪,人类需要沟通。沟通是礼仪的首要功能,也是礼仪的首要目的。

2、礼仪是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器:每个人都是社会舞台上的演员,既要演好自己的戏,又要善于与其他角色协调配合。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需要以礼仪这种交际手段来不断调节,按一定的规范协调人际关系。 人,既是个体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是人类的显著特点,是礼仪调节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公共关系的发展,靠个体彼此之间的协调,也靠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协调。这样才能使你、我、他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社交整体,从而在各自的位置上推动社会前进。 交际礼仪能使陌生人相识乃至于相知。能使相识相知的人更进一步地加深情谊。

人在社会中生活,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包括物质在内的基本需求,也有包括精神在内的内层次需求。而要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作为桥梁和协调器的交际礼仪就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特别注意交际礼仪的运用,并通过它来促进本人或本组织的发展,树立良好的形象。

日常交际礼遇

外交官的对外交际活动,是外交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诸如迎送、宴请、观礼、晚会以及各种交往活动。通过与各方面人士的广泛接触,开展联谊友好与调查研究工作。因此,外交官必须通晓和掌握国际交往常识和社交礼节礼仪。

国际上并没有法定的一套交际礼仪规则,但又的确存在着由习惯和传统形成的为大家所承认的礼俗。现在国际交往中主要沿用欧美国家的礼节礼仪,也是今天外交界所共同遵守的文明礼貌。

一、仪容、服饰

头发、胡须要经常修整,鼻毛、指甲应剪短。

服装要整洁、熨平。出席正式活动,男士穿西装和民族服装(我国可穿中山装)。穿西装应打领带,中山装应扣好风纪扣,夏季也可穿两用衫,但不得穿短裤。女士可穿女式西装、旗袍等民族服装。穿长袖衬衣下摆应塞进裤内,并注意扣好裤扣。出席隆重礼仪活动一般穿深色,上下身颜色要一致。参加吊唁活动宜穿黑色。
皮鞋要擦亮。黑色皮鞋各种场合都比较适宜,男士宜穿颜色较深的袜子,女士如穿套袜不要将袜口露在外面。
手帕应保持清洁。最好用白色手帕,用后不要在人前打开看。
男士任何时候在室内不得戴帽子。 室内一般不要戴墨镜。就是在室外,遇有隆重仪式和迎送等礼节性场合,也不宜戴墨镜。

二、见面时的礼节

1、介绍

初次见面,一般都由第三者居间介绍或自我介绍。如为他人介绍时,要先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不要贸然行事。
介绍的顺序,一般是先将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将身份低的先介绍给身份高的,将男士先介绍给女士。而且被介绍者的名字总是放在后面。当介绍到某人时,应有礼貌地以手示意,不要用手指某人,更不要用手拍打对方。
自我介绍时,就先通报自己的姓名、身份,然后再请教对方。但应注意,不要称自己的妻子为"夫人"或称自己的丈夫为"先生"。互相介绍时,一般要交换名片。
集体介绍时,特别是在正式场合,如你是主人,可以按照当时来宾的座次顺序介绍。一般来说,妇女被介绍给男子时,可以坐着不动,只须点头或微笑致意即可。当你被介绍给别人时,为了表示友好和仰慕之情,不要只说"您好",还可以稍事寒暄,如"您好,久仰大名。"或"您好,见到您很高兴。"等客套语。

2、握手

在介绍时要握手。一般由接受介绍的一方先伸出手,即年长的向年轻的先伸手、身份高的向身份低的先伸手、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待对方也伸手时再握。但宾主之间,无论年龄或身份高低,主人应先向客人伸手。
握手应脱去手套。如因故来不及脱掉就握手时,须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
握手用右手,应握得有力,但也不要用力过大。眼要注视对方,切忌一面握手,一面斜视他处,或东张西望甚至与另外的人打招呼,这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是失礼的。有时,为了表示敬意,握手时还要微微点头鞠躬,握住的手还要上下微摇。男子之间可以握得较紧较久,以示热烈。男子对妇女只能轻握,也不宜握得太久,老朋友也不例外。我们中国人有的在用右手握手时,再以左手加握。即用双手握手,以示亲切。这种做法已为外国人所熟悉并逐渐采用。但男子对女子一般不用两手加握。通常是站着握手,除因病或其它原因不能站立者外,不要坐着与人家握手。如两人都坐着,可以微曲上身握手。人多时不要交叉握手,可待别人握毕后再握,或者与主人握手后,向其他人点头致意。在室外握手时,男子应脱帽,军人应行举手礼。

3、拥抱、亲吻

在俄罗斯、东欧各国、法国、意大利和阿拉伯国家,通行拥抱、亲吻礼。比较熟悉的人相见,往往以拥抱、亲吻代替握手,以表示亲密的关系。但欧美人亲吻的方式是:辈份高的吻辈份低的人,只吻后者的额头;辈份低的吻辈份高的人,只吻后者的下颔;辈份相同的兄弟姐妹或朋友之间,只是脸贴脸;只有夫妻、情人之间才嘴对嘴的亲吻。朋友之间,一般是男对男、女对女,有时对相当熟悉而且亲近的朋友,男女之间也可以拥抱、亲额、或亲颊。
中国人之间不实行这种礼节,只有在和外国朋友交往,对方主动实行拥抱亲吻礼时,才与其拥抱亲吻。

4、吻手、屈膝

吻手、屈膝礼是欧洲较古老的礼节。现在已很少用。我们不实行这种礼节。但当对方用这种礼节时,我们也不要见怪。

5、合十礼

合十礼原是佛教徒的一种敬礼方式,通行于印度和东南亚的佛教国家。即把双手手掌在胸前对合。如果手里有物品不方便时可改用举手。合掌或举手是有讲究的:对长辈手举高些,对晚辈则宜低些,如果是平辈可以平些。一般我们不主动施行这种礼节。在对外交际场合,当对方用这礼节向我们敬礼时,我们也可以合十还礼。

三、谈话时应注意的礼貌

社交场合谈话时,要先弄清对方身份,以便自己谈话得体,有针对性。谈话要自然和蔼。对方谈话时要注意倾听,不要左顾右盼,常看手表。也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别人的话头。当然,也不要总是自己讲,要让别人有讲话的机会。
对外谈话要实事求是,注意分寸。自己不知道的事不要随便答复,无把握之事不要允诺,要言而有信。称赞对方不宜过分,自己谦虚也要适当。有三人以上在场,不要只谈两人知道的事情,冷落其他人。不要谈疾病等不愉快的事情。一般不要询问对方履历,谈及时要十分委婉,如对方不讲,不要追问。不要询问妇女年龄、是否已婚,也不要问及对方收人和财产状况及首www.rixia.cc饰的价值。不议论当事国的内政,也不随便谈论宗教问题。与人交谈时,彼此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近,不可用过多的手势。谈话的声音不要过高,以对方听得清为宜,尤其不要溅出口沫。

四、参加宴请应注意的礼貌

接到正式宴会请柬,能否出席,一般要尽早答复主人,以便安排席位。出席宴会应正点或提前两三分钟抵达。出席酒会可在规定开始时间到达,身份高的可略晚。通常情况下,出席宴请的土般客人应在主宾到达前抵达,待主宾退席后陆续告辞。确实有事需要提前退席,应向主人道歉后悄悄离去。
进人宴会厅前应了解好自己的桌次和席位,不要随意乱坐。如男士与女士邻座,男士应照顾她坐好后自己再入座。
在隆重的宴会场合,当主人或主宾致词、祝酒时,其他人应暂停进餐,停止交谈,注意倾听。奏国歌时应肃立。
不要一入席就敬酒。当主桌的第一主人到其它桌敬酒时,其他主人不要同时前去,以免冷待主宾。其它桌上的主人不要轻易到主桌敬酒。按照欧美的习惯,接受敬酒的人不要首先举杯自饮,而待所有的人饮了之后,被祝酒的人才饮。女士在接受祝酒时,可坐着不动,点头微笑示意即可。不劝酒,各人可根据自己酒量,可以抿一下,也可以一饮而尽。不拒酒,对别人的敬酒如果不喝那是很失礼的,假若确实喝不下烈性酒,可将酒杯端到嘴边做个象征性的动作。杯中有酒可以不喝,主人敬酒时你举空杯会使主人难堪。不喝酒的人也不要将酒杯倒置。 吃食物要文雅,不要狼吞虎咽。菜肴不要一次盛得太多,如由服务员分菜,一般也不要求增添。吃食物应闭口咀嚼,尽量不要出声,口中有食物不要说话。应以食物就嘴,不要以嘴就食物。喝汤应用汤匙舀起送入嘴,不要使劲啜,以免出声。汤、菜太烫时不要用嘴吹,可待稍凉后再吃。自己不能吃或不爱吃的菜簿,不要拒绝,可取少量放在盘UPzMsb内,并表示:"谢谢,够了。"

五、出席文艺晚会应注意的礼貌

在欧美国家,上剧院去看演出、听音乐,被视为一种隆重高雅的娱乐活动,人们都非常重视,很多人如同出席正式宴会一样,穿着礼服(绝对不可以穿便服和牛仔裤之类的),剧场规矩也很严格,迟到者只能在幕间进场。
演出过程中不要鼓掌、叫好。待一个节目终了才报以掌声。听交响乐,有时中间停顿较长,并非节目结束,不应鼓掌。如果自己音乐知识不多,没有把握时,最好在别人鼓掌后你再跟着鼓掌。 观看演出要保持剧场安静,不要随便谈话、大声咳嗽或打哈欠,以免影响别人专注欣赏。即席翻译,声音要轻。

六、参加舞会应注意的礼貌
舞会是一种社交活动,参加舞会服装要整齐。按照欧美国家的做法,通常在请柬上注明服装要求,以穿晚礼服和西装为多。即使天气炎热,如主人未表示请宽衣,男宾不能随意脱下外衣。跳舞时,纽扣要扣好。
第一场舞,主人夫妇、主宾夫妇共舞,如夫人不跳,也可由已成年的女儿代之。第二场舞,男主人与主宾夫人、女主人与男主宾共舞。男主人应陪无舞伴的女宾跳舞,或为他们介绍舞伴,并要照顾其他女宾。男主宾应轮流邀请其他女宾,其他男宾则应争取先邀女主人共舞。男子应避免全场只同一位女子共舞。不得男子与男子、女子与女子共舞。
男子邀请女子共舞,如其丈夫或父母在旁,则应先向其丈夫或父母致意,以示礼貌。请舞时,应立正,向对方点头邀请,待对方同意后,陪伴进舞池。如对方不同意,则不必勉强。女方无故拒绝男方共舞的邀请是不礼貌的。如实在不愿意同某人共舞,可婉言辞谢。已辞谢邀请后,一曲未终,不要同别的男子共舞。一曲完毕,男子应向女方致谢,陪送回原来座处,并向其周围亲属点头致意后才离去。
要注意舞姿。自己不熟悉的舞步,不要下场。跳舞时不可以戴口罩。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http://news3.xinhuanet.com/employment/2005-05/08/content_2928786.htm
文,明,礼,仪
行为,举止,着装,言辞
,礼貌和原则性

中国传统的文明礼貌包括哪些内容

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诚实可信、干净整洁之类UPzMsb

要是上升到公关礼仪应该是公务礼仪、商务礼仪、个人与人交谈礼仪

公关礼仪就是相对一些基础的、公共场合礼仪、握手、交谈、走姿、站姿、坐姿等

有很多很多的、不好说、我写的这些都是基础的、希望对您有帮助、这是我以前学的、

希望楼主采纳下啊、想破脑筋相出来的

中国文明礼仪有哪些

中国文化渊源流长,5000年的文化历史,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 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 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 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 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 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现试分述如下:
一、尊老敬贤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 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
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注:《孟子告子下》)。“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 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
说到尊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 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的 礼制。
《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注:《礼记祭义》)。就是说,五十岁以 上的老人不必亲往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要得到优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也作了明 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注:《养蒙便读言语》) 。《弟子规》又说:“低不闻,却非宜”。
总之,上至君王贵族,下达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 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重要标志。
任何形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不仅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多,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 ,理应受到尊敬;同时,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青年人的体贴、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有礼貌的现代 青年,对长者和老人,应该做到:路遇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商店、戏院等公共场所,应尽量考虑到为 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关于敬贤,三国时候有个典故,叫“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要请他帮助自己打天下 ,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才答应。从此,诸葛亮的雄才大 略得以充分发挥,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历来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视尊贤用贤,视之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 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不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缓贤忘士,如此“而能经其国存 者,未曾有也”(注:《墨子亲士》)。
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敬贤之礼”,须赋予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就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当今社会,各种竞争越来越激烈。种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大至国家民族,小到公司企业,要 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只有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尊重、爱护人才, 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仪尚适宜
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 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 ,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
在古代,婚、丧和节庆等活动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来对待的,其礼仪规定得格外详尽而周密,从服饰 、器皿到规格、程序和举止的方位,都有具体的规定。
今天,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贵在适宜。即如二程所主张:“ 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注:《二程集》程氏外书卷六)。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得当,适当 的文饰是必要的,但文饰过当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规的要求;而过于吝啬,妨碍到仪式的实行也是不得 体的。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对我们今天举行各种仪式具有指导作用。
在当今的社会活动中,举行各种仪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公司开张、儿女婚嫁,各种节庆活动,都有不同 的仪式。我们要把握好各种仪式的规模,就必须掌握好适度的原则,要使必要的仪矩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相关 的活动既隆重其事,又不至于华而不实。我们尤其要反对那种借婚丧庆典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 反对那种认为仪式越隆重越好,越豪华越合乎礼规的做法。如:当今不少新婚夫妻为使婚礼够排场,摆阔气, 互相攀比,搞到债台高筑,造成巨大浪费。甚至有些领导干部不顾影响,为子女以权谋私,收受大宗贺礼,助 长奢靡之风。这既不符合我们优良传统,又不符合我们的国情、民情。
三、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 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 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过去和现 在,都给人以启迪。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与人为善
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 形式的繁文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上》)。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 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 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
尊重他人,就要平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以财势取人,以利益 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载: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 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
古人敬人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体谅别人的需要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 。不苛求别人做不能做的事,不强求别人接受不喜欢的东西。古人说:“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 人所不好”(注:《文中子魏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颜渊》)”,就是这个意思。 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愉快,但决不可戏弄取乐。如果拿别人姓名为笑料,或给 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敬的。南北朝时颜之推就曾对此种不敬气愤而言:“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 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二)礼尚往来
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 往才能平等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 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
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 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可见,“以德报德”,有恩必报, 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轻意 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 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四、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 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 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
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 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 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打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 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 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 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注:《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 注:《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 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并是要求人们少言语 ,而是说话要视具体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几方面,是我国传统礼仪的精华。虽说时代不同了,但古人对仪容仪表的重视及整洁仪容要求,是值 得今人借鉴的。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 的内心态度。具有一个优雅的仪表,无论他走到哪里,都给那里带来文明的春风,得到人们的尊敬。
毫无疑问,传统礼仪文明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 个社会便越和谐、安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 ,而国家、社会更多一些有序与文明。从这一点讲,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 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相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 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 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中国传统的文明礼貌包括哪些内容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189505.html

上一篇:1994年6月21日的生日花,花语,诞生石是什么?

下一篇:大家有谁知道这两只狗狗是什么品种的?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