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这部纪录片在结构上的特点
纪录片应该具备的三点特征是什么?
纪录片应该具备的三点特征是什么?rn 没把握别废话纪录片应该具备的三点特征是:真实性、创造性、思辨性。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
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实验性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军山》。
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历史人物李鸿章等,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
扩展资料:
一般来说,观众对一部纪录片的期待是它写实,但实际上仅仅镜头和拍摄人的在场这个事实,就可以影响被记录的情况。严谨的纪录片同时也记录下拍摄过程对被记录的情况的影响,来让观众获得一个比较客观的印象。
被记录的情况的代表性也影响到一部纪录片是否写实。比如许多描写动物的纪录片在裁剪时往往更加愿意选择带有戏剧性的镜头,而这些镜头并不一定是这些动物典型的生活习惯。纪录片的拍摄者的个人观点和他的评论也可能影响一部纪录片的写实性。
比如许多描写动物的纪录片中评论者喜欢用拟人的语句来描写一个动物的行为,而实际上动物的行为与拟人的描写可能毫不相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纪录片
一部能带给人共鸣、思考与感动的优秀的电视纪录片,必须要具备这四方面的特征,并达到四者的和谐统一.
一、主流性与时代性
2008年至2009年的中国纪录片,一改以往专注于边缘群体、弱势群体、个体的取材倾向,把目光投向大事件、大主题,紧跟时代步伐,纪录当下,体现出纪录片的时代性、主流性,以及新闻传播价值和社会责任意识。
1.题材:纪录当下
既有反映边缘人群、历史文化的传统题材,又有重大题材、现实题材。比较而言,关注重大事件、热点事件的题材占主流地位。国庆题材的有《我爱你中国》、《毛泽东1949》、《与祖国同行》、《让祖国检阅》、《大阅兵回首60年》、《忠贞》、《2009大阅兵》、《敬礼天安门》;奥运题材的有《我们的奥林匹克》、《志愿者》、《奠基》、《中国大工程——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鸟巢》;汶川地震题材的有《生者》、《劫后》、《小乞丐的意外人生》;热点事件的题材有《飞越塔利班》、《聚焦索马里》等。透过一个事件、一个建筑、一个过程,展示其对国家、人民的影响,体现时代变革和时代精神,是这类题材的主旨和特征。
2.风格:现代时尚
不同题材风格的作品,都呈现出清晰饱满的画面质量、时代变迁的关注视角、明快疏朗的表述风格,不再沉郁、灰暗,显得现代、时尚、大气。
客观纪录风格http://www.rixia.cc的作品,以理性冷静的观察,纪录正在发生的事件。不加解说词,只用客观纪录的同期声,传递真实客观的信息。如《劫后》、《鸟巢》、《小人国》、《孤独的纪录》等。《劫后》创作者在天灾之后,用生命去谱写生命的顽强,用信念去寻找废墟中的生命之光,拍摄的视角对准劫后重生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没有惨烈、没有痛不欲生,也没有解说词煽情,却更震撼心灵。
数字再现风格的作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创造炫目惊奇的影像效果,时尚新潮。如《月球探秘》,表现手法与题材风格相得益彰,形象再现宇宙空间的博大、深远、变幻莫测与神奇魅力。
系列片类型的作品,跨越历史时空,总体叙事宏观大气。如《我爱你中国》、《毛泽东1949》、《台北故宫》等。
即使是表现贫困山区生活的《姐弟》、反映身为乞丐的残疾人命运的《小乞丐的意外人生》,也没有刻意渲染悲情,而是关注将要发生的事,注入温暖和亮色。
总体而言,2008—2009年的纪录片呈现精英品质与大众审美结合、人文含量与娱乐元素结合、历史题材与当下热点结合的特征,明朗、大气,是当下中国纪录片的品质与风貌。
二、国际化
与国际接轨一直是中国纪录片人的梦想。纪录片本就是舶来品,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留下过很强的中国印记。从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诞生之日播出“新闻纪录片”开始,中国纪录片曾经30年流行“解说加画面”的“专题片”模式,现场同期声缺位,解说词全知全能割裂画面叙事,主观干扰受众解读人物与事件。从1990年《望长城》始,中国纪录片回归纪实本体,也回归国际化之路,开始尝试与世界纪录片的接触与对话。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加强,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之路,迎来前所未有的好时机。
1.题材国际化
一是把本民族的题材,用世界通用语言做成能让世界共同认知与欣赏的作品。如《最后的梯田部落》、《盐井》、《鸟巢》等;二是主动关注世界题材。如《聚焦索马里》、《飞越塔利班》,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国际事件进行客观的纪录呈现,对创作者来说是一大考验,也是一大突破;三是反映在中国的外国人,这也是国际化的一个方面。如《留不住的一个月》,纪录四个外国支教青年在青海藏族村落一个月的教书生活,表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相互了解与交流。
2.观点隐藏化
伴随题材的国际化,纪录片的创作视角、拍摄手段、制作方式、发行渠道等也呈现国际化趋势。《劫后》、《澳门十年》、《鸟巢》、《飞跃塔利班》、《聚焦索马里》、《台北故宫》等,表现手法都呈现去主观化、去宣传化的特点,主观意识隐藏在客观画面背后,用国际通用的电视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没有解说词的作品增多,创作者把认知权、欣赏权更多地交给受众。如《鸟巢》,纪录一个国际化背景下诞生的建筑,创作者没有主观阐释什么内涵意蕴,而是让参与者的同期声采访推进内容的展开,客观的立场、当事者真实的声音、现场环境的同期声,营造出多角度解读的空间,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理解与美感。
三、市场化与艺术化
1.市场化:纪录片生存之路
纪录片只有走市场化之路,才能让更多的受众接触到,进而认识它的价值,欣赏它的美。这就对纪录片制作者要求更高,不仅会拍片,还要会营销。制播分离将为纪录片的市场化之路助力。
从2008—2009年获奖的纪录片来看,很多都是专家叫好又市场叫座的佳作。如《劫后》,2009年5月30—31日在BBC国际频道播出,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这些作品的表达角度已经发生变化,由原来的“我说”变为现在的“你说”、“大家说”,充分考虑受众和市场的需要,不再孤芳自赏。
纪录片栏目化生存,是体制内主要的生存方式。因为栏目制作周期与纪录片创作周期之间的冲突、纪录片精英化与栏目生存大众化的矛盾等问题,纪录片栏目一度陷入困境。上海、云南等地电视台的探索,说明纪录片栏目化生存是可行的,也是有市场的。2004年云南电视台创办纪录片栏目《经典人文地理》,栏目以大众为本,以故事化手法注入娱乐元素,打造纪录片收视高地。不仅系列化、精品化国内选题,也引进大量国外纪录片作品,按照主题系列打包播出,收视效果超过同时段电视剧。如《中国远征军》、《流行歌王迈克尔?杰克逊》、《不见鬼子不挂弦》、《换个视角看团剧》、《蛇人》、《突变》等,开创了2+1模式,即2集电视剧加1集纪录片,以时效性、热点性吸引观众。坚持自制与合拍结合、汇编与外购结合、原创与改编结合,扩大纪录片市场空间。央视的《见证》、《纪事》栏目,也在进行市场化探索。《见证影像志:时间的重量》配套碟片的出版发行,为受众提供多次欣赏以及收藏的可能,培养了纪录片接受群体。《鸟巢》的数字电影版院线发行等措施,都在扩大纪录片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
2.艺术化:纪录片生存之本
市场化并不意味着牺牲质量。市场拒绝粗制滥造、肤浅低俗。2008—2009年的许多作品,都以真实为依据、以理性推理为原则,唤醒创新意识,在确保观赏性的前提下,注入思想品质与人文含量。如《失色的天堂》、《莱茵河:人与自然的对决》、《古田会议》等,体现出纪录作品精品化追求。
总体而言,2008—2009年中国纪录片呈现出强健的主流化、市场化、国际化势头。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人们对优质精神产品的渴求,具有真实品质与人文力量的纪录片将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纪录片应该具备的三点特征是真实性、创造性、思辨性。
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
1895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实验性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军山》。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历史人物李鸿章等,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
扩展资料:
正因为观众往往认为纪录片中表达的是事实,因此纪录片可以由于不谨慎或者蓄意造成非常大的误解,纪录片也因此往往被用作政治宣传工具。
一个反面的例子是1958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迪士尼动物纪录片《白色旷野》,在这部片子中观众看到旅鼠落下悬崖的景象,因此至今为止依然有许多人以为旅鼠会集体自杀。
实际上这个镜头是在工作室内一个布置为冰天雪地的桌子上拍的,而电影里的旅鼠也不是落入海中,而是落到桌子下。而真正的旅鼠虽然偶尔会集体迁徙,但实际上并不进行集体自杀。
纪录片《幼儿园》观后感
纪录片 幼儿园 的结构线索
纪录片《幼儿园》的影评
第一次知道《幼儿园》,是在《新闻晨报》上。应该说报纸的介绍和自己看纪录片的感觉还是不太一样。原来张以庆并不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是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冷静地记录着每一个片断。生活当中有很多伤害我们都无法预料,尤其当你不是故事的主角,就更不会体会到其中的百般滋味。
镜头里面的孩子拽着大人的衣角看着别的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声嘶力竭,似懂非懂的脸上写满了莫名的表情,也许下一个轮到的就是自己。他们即将离开父母的怀抱,从周一到周五,吃自己并不喜欢的饭菜,和自己并不喜欢的人同处一室,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被完全打破,然后被老师们以同样的规则要求着,用同样的方式管理着。那个叫做马玉兰的孩子,显然是顽皮的,但是顽皮并不是过错,她在幼儿园遭到老师的不断指责,只是因为她妨碍了教师对于群体的管理,在一个注重个性的社会里面,孩子的棱角就是这样被不断地打磨,直到泯然众人。而那些半夜里面睡得正香却被教师一个一个从温暖的梦乡里面强行拖出来小便的孩子们,这个时候一定会想念自己无忧无虑的家庭生活。这一切都会在群体活动时发泄出来,一个男孩子三下五除二地把饭菜吃了下去,嘴里嘟囔着:“吃完回家。”而另外一个女孩子却还在那里寄希望于教师像妈妈一样温存,不停地向他们发出求救的信号:“老师,泼了。”所谓泼了的东西,就是她的饭菜,顺着花裙子的领口,一直淌到大腿上面,她的身后是无数孩子嘈杂的嬉闹声,没有一个老师注意到她。
在幼儿园里面究竟充斥着些什么东西?我们在片子里面看到的是无数的打闹、耍无赖,有的时候成人以为那也许不过是小孩子们常有的交往方式,但是乖巧懂事的往往被娇生惯养的孩子打到鼻腔流血,随性豁达的常常被不依不饶的孩子纠缠到耳鸣。所谓的友爱,恐怕只能是一种假象。张以庆经常在片子当中出现一个孩子独处的场景,教室外面阳光明媚,但是在那绿色油墙的教室里面却有一种冰冷的孤独。很多孩子都是以一种个人的方式存在着,尽管很多时候他们常常会给人一种群体活动的错觉。午睡结束之后,会有一个孩子慢慢地穿着衣服,或者是系着鞋带,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有意无意的掉队了,最终在自己的努力中挣扎,走的时候也许会若无其事地打个喷嚏。都与他人无关。所以即使是在幼儿园里面,我们都还只是一个人。
这种独处让我们都会感到孤独,剧照当中的那个女孩子在片子开头哭得梨花带雨,背景音乐是《茉莉花》,幼儿园的门把孩子们和这个世界隔开,让他们只能透过院门向外张望。他们希望从那门缝里面看到什么呢,只有每一个孩子自己才知道,而往往等到他们长大之后,又会将这一切忘记,然后把自己的孩子也送进幼儿园。片子当中那个等着父母来接自己回去的孩子,看得我非常揪心,他总是不停地在幼儿园的前门后门张望,每一分钟都显得充满期待却又焦躁不安。孩子们在这一时刻是柔弱的,我见犹怜。
也许我们把孩子的想法日夏养花网看得太简单,但是对于这个社会上的很多事情,他们门儿清着呢。最经典的莫过于他们对美伊战争的评价,所谓的国家之间的恩恩怨怨,其实就和小孩子打架没什么本质区别。但是孩子又毕竟只是孩子,对于曾经带着这个民族无限伤痛的日本人,他们的仇恨又显得有点盲目和糊涂。但是即使是成人,又有几个真的是成熟的?所以我们无法苛求孩子。
除了幼儿园当中的影像,很多孩子的访问被穿插在片子当中,他们狡猾地在那里笑着,不愿意透露自己心中的秘密,显得真实而又可爱。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心算着数学,练习着“八百标兵”的顺口溜,他们有的时候会因为能力不足而答不上来,有的时候偏着脑袋却说出了比大人还要专业的答案。
在这个没有童年的时代,三岁的孩子们已经长大了。也许用一种悲哀的眼光来看《幼儿园》的我,是有点偏激的,但是我还是深深被那些孩子们感动了。孩子们只有孩子们自己的纯净,他们身上的污点都来自于我们这些成人的玷污。我曾经认为,应该让博士去教育幼儿,但是中国总是用分数划分教师的档次,而事实上大学的教育并不能将我们改变多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藐视教育的能力和可能,但是我后来又认为,只要有一颗爱着孩子、明白孩子的心,其实学历的高低并不是教育者最主要的问题。
那些都是我们的孩子,也是曾经的我们。将来还会是我们的孩子的孩子。圣埃克苏佩里说过:“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可惜,只有很少的一些大人记得这一点。)”如果可以的话,真希望幼儿园的故事不再重演,但是这也不过只是一种希望罢了。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每个人都上过幼儿园,但是它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好的回忆。在我的印象中,那从来就是粗暴地将孩子从父母身边剥离并且把他们的心灵烙上痛苦印记的地方。世界不再是你一个人的,这本身也许意味着成长,但是在那些复杂的人际交往当中,有着无形的攀比和隐含的暴力。这种攀比和暴力,有时来自于孩子们之间,有时也来自于不负责任的老师。我曾经认为,一个孩子即使不上幼儿园,对于他的人生也并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但是由于成人习惯或者被迫着把注意力完全投入工作当中,就有了幼儿园开头小班全托的孩子们扯着家长的衣服哭泣的一幕。
第一次知道《幼儿园》,是在《新闻晨报》上。应该说报纸的介绍和自己看纪录片的感觉还是不太一样。原来张以庆并不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是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冷静地记录着每一个片断。生活当中有很多伤害我们都无法预料,尤其当你不是故事的主角,就更不会体会到其中的百般滋味。
镜头里面的孩子拽着大人的衣角看着别的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声嘶力竭,似懂非懂的脸上写满了莫名的表情,也许下一个轮到的就是自己。他们即将离开父母的怀抱,从周一到周五,吃自己并不喜欢的饭菜,和自己并不喜欢的人同处一室,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被完全打破,然后被老师们以同样的规则要求着,用同样的方式管理着。那个叫做马玉兰的孩子,显然是顽皮的,但是顽皮并不是过错,她在幼儿园遭到老师的不断指责,只是因为她妨碍了教师对于群体的管理,在一个注重个性的社会里面,孩子的棱角就是这样被不断地打磨,直到泯然众人。而那些半夜里面睡得正香却被教师一个一个从温暖的梦乡里面强行拖出来小便的孩子们,这个时候一定会想念自己无忧无虑的家庭生活。这一切都会在群体活动时发泄出来,一个男孩子三下五除二地把饭菜吃了下去,嘴里嘟囔着:“吃完回家。”而另外一个女孩子却还在那里寄希望于教师像妈妈一样温存,不停地向他们发出求救的信号:“老师,泼了。”所谓泼了的东西,就是她的饭菜,顺着花裙子的领口,一直淌到大腿上面,她的身后是无数孩子嘈杂的嬉闹声,没有一个老师注意到她。
在幼儿园里面究竟充斥着些什么东西?我们在片子里面看到的是无数的打闹、耍无赖,有的时候成人以为那也许不过是小孩子们常有的交往方式,但是乖巧懂事的往往被娇生惯养的孩子打到鼻腔流血,随性豁达的常常被不依不饶的孩子纠缠到耳鸣。所谓的友爱,恐怕只能是一种假象。张以庆经常在片子当中出现一个孩子独处的场景,教室外面阳光明媚,但是在那绿色油墙的教室里面却有一种冰冷的孤独。很多孩子都是以一种个人的方式存在着,尽管很多时候他们常常会给人一种群体活动的错觉。午睡结束之后,会有一个孩子慢慢地穿着衣服,或者是系着鞋带,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有意无意的掉队了,最终在自己的努力中挣扎,走的时候也许会若无其事地打个喷嚏。都与他人无关。所以即使是在幼儿园里面,我们都还只是一个人。
这种独处让我们都会感到孤独,剧照当中的那个女孩子在片子开头哭得梨花带雨,背景音乐是《茉莉花》,幼儿园的门把孩子们和这个世界隔开,让他们只能透过院门向外张望。他们希望从那门缝里面看到什么呢,只有每一个孩子自己才知道,而往往等到他们长大之后,又会将这一切忘记,然后把自己的孩子也送进幼儿园。片子当中那个等着父母来接自己回去的孩子,看得我非常揪心,他总是不停地在幼儿园的前门后门张望,每一分钟都显得充满期待却又焦躁不安。孩子们在这一时刻是柔弱的,我见犹怜。
也许我们把孩子的想法看得太简单,但是对于这个社会上的很多事情,他们门儿清着呢。最经典的莫过于他们对美伊战争的评价,所谓的国家之间的恩恩怨怨,其实就和小孩子打架没什么本质区别。但是孩子又毕竟只是孩子,对于曾经带着这个民族无限伤痛的日本人,他们的仇恨又显得有点盲目和糊涂。但是即使是成人,又有几个真的是成熟的?所以我们无法苛求孩子。
除了幼儿园当中的影像,很多孩子的访问被穿插在片子当中,他们狡猾地在那里笑着,不愿意透露自己心中的秘密,显得真实而又可爱。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心算着数学,练习着“八百标兵”的顺口溜,他们有的时候会因为能力不足而答不上来,有的时候偏着脑袋却说出了比大人还要专业的答案。
在这个没有童年的时代,三岁的孩子们已经长大了。也许用一种悲哀的眼光来看《幼儿园》的我,是有点偏激的,但是我还是深深被那些孩子们感动了。孩子们只有孩子们自己的纯净,他们身上的污点都来自于我们这些成人的玷污。我曾经认为,应该让博士去教育幼儿,但是中国总是用分数划分教师的档次,而事实上大学的教育并不能将我们改变多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藐视教育的能力和可能,但是我后来又认为,只要有一颗爱着孩子、明白孩子的心,其实学历的高低并不是教育者最主要的问题。
那些都是我们的孩子,也是曾经的我们。将来还会是我们的孩子的孩子。圣埃克苏佩里说过:“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可惜,只有很少的一些大人记得这一点。)”如果可以的话,真希望幼儿园的故事不再重演,但是这也不过只是一种希望罢了。
文章标签:
下一篇:美国的代表动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