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和根腐病怎样防治?
小麦纹枯病和根腐病是种什么样的病害?
小麦土传病害主要是纹枯病、全蚀病和根腐病3种,均为真菌性的土传顽固性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多年。当小麦播种后种子一萌发病菌就可以侵染,秋苗期有一个发生高峰,应引起重视。
小麦根腐病是小麦根部严重病害,控制不好,冬前发病死苗。2005年受冬季和早春低温冻害的影响,发生严重,发病田块病株率达5%~15%,严重的达50%,部分植株死亡。根腐病菌是种子和土壤带菌,造成秋苗发病。有时根腐病会与纹枯病混合发生,从而加重麦苗的病情,病苗表现黄弱,种子根腐烂,次生根减少,根茎部长病斑。因此,根腐病发生有菌源条件,必须在播种时进行预防。
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尖眼点病,于1934年首次报道。该病分布范围广,几乎遍及世界各温带小麦种植区。我国于1955年在江苏省江阴首次发现。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小麦品种的更换及丰产栽培措施(如早播、密植、高肥等)的推广,该病在各冬麦区普遍发生,并成为长江流域及黄淮平原麦区的重要病害之一,尤以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陕西、湖北及四川等省麦区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一般病田病株率为10%~20%,重病田块可达60%~80%,特别严重田块的枯白穗率可高达20%以上。病株于抽穗前部分茎蘗死亡,未死亡的病蘖也会因输导组织被破坏,养分和水分运输受阻而影响麦株正常生长发育,导致麦穗的穗粒数减少,籽粒灌浆不足,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时高达30%~40%以上。
小麦纹日夏养花网枯病和根腐病的症状是什么?
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均可受害,主要危害植株基部的叶鞘和茎秆。
小麦发芽后,芽鞘受病菌侵染后变褐死亡。幼苗一出土,其根茎、叶鞘即可受害,多在3~4片叶时表现症状。发病初期,在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发展成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向内发展延及茎秆,基部茎节腐烂,幼苗不抽新叶,猝倒而死亡。小麦生长中、后期,叶鞘上的梭形病斑联合,呈云纹状,中间淡黄褐色,周围有较明显的棕褐色环圈。茎部病斑梭形,www.rixia.cc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色至草黄色。病斑可沿叶鞘向植株上部扩展,直至剑叶,可形成青褐色至黄褐色花秆,叶鞘及叶片早枯。麦株间湿度高时,病斑也可向内发展深入茎秆,导致烂茎,造成倒伏、枯孕穗或枯白穗。病株中、下部叶鞘的病斑表面产生白色霉状物,并纠集成团,淡黄色至黄褐色,最后形成许多散生http://www.rixia.cc的、球形或近球形的褐色、直径1~2mm的小颗粒状物(菌核)。菌核由少量菌丝与叶鞘组织相连,较易脱落。
病菌亦可侵害根部。受害幼苗根系遭受破坏,根部呈褐色干腐。重病苗逐渐死亡,轻病苗尚可生出新根。病苗地上部矮小,叶片小而挺直,暗灰蓝色,久不落黄。这种病苗在田间成片发生,造成缺苗和小老苗,远看呈秃斑状。
小麦纹枯病和根腐病的病原是什么样的?
病原物有性态为禾谷角担菌[Ceratobasidiumgraminearum(Bourd.)Rogers],担子菌门角担菌属;无性态为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cerealisVanderHoeven),无性真菌类丝核菌属。茄丝核菌(R.solaniK黨n)也可引起小麦纹枯病。
禾谷丝核菌在病组织内外形成薄膜状、易剥离的菌丝层。菌丝多分枝,分枝处呈直角或锐角,分枝基部稍缢缩,分枝附近有一隔膜。禾谷丝核菌的菌丝较细,白色至灰白色,多分隔,每细胞内含两个核;立枯丝核菌的菌丝较粗,灰白色至淡褐色,每个细胞内有3~23个(多数4~8个)核。病菌的菌丝体常在小麦生长中、后期于病部缠绕成密聚的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渐变浅黄色至褐色,球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粗糙,萌发产生担子。担子倒卵圆形或棍棒形,上生4个担子梗,担子梗顶端产生担孢子。担孢子单细胞,椭圆形,基部稍尖,无色。
禾谷丝核菌生长温度范围5~35℃,适温20~25℃。菌丝生长速度较慢;立枯丝核菌的生长温mMhKwuN度范围15~35℃,适温为25~30℃。菌丝生长速率较快。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禾谷丝核菌在20~25℃条件下形成菌核需11d,菌核淡褐色,小而圆,数量少,均匀分布或集中于培养皿中心;立枯丝核菌在25~30℃下,4d即可形成菌核,菌核黑褐色,球形且较大,散生。
病菌具有一定的抗热能力。菌丝体湿热致死温度为49℃(10min);干热致死温度为75℃(lh),菌核可耐3h80℃的干热处理。人工培养时,生长最适pH为6。
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禾谷丝核菌种下分为不同的菌丝融合群,我国的优势融合群是CAG-1群。
病菌可侵染小麦、大麦、燕麦、黑麦、高粱、玉米和大豆等作物及狗尾草、蟋蟀草、虎尾草、马唐和稗草等多种禾本科杂日夏养花网草,其中尤以对小麦和大麦的致病力最强。
小麦纹枯病和根腐病的侵染循环怎样的?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附在病残体上越夏和越冬,成为下季主要初侵染源。在干燥条件下,菌核可存活6年之久。病残体中的菌丝体也有一定的传病作用。种植其他感病寄主植物,可使田间菌量积累。例如,马铃薯等作物极易染病,发病后病株上产生大量菌核遗留田间,成为下季初侵染源。有些作物和杂草,虽感染纹枯病菌,但并不表现症状,是小麦纹枯病菌的寄主,对病菌的延续和存活起一定作用。未经腐熟的带有病残体和病土的有机肥也可传播病害。
小麦和大麦种子萌发后,地下部的幼根、幼芽即可受病菌侵染。病害的发生发展大致可分为冬前发病期、病株越冬期、春季病害横向扩展期、病害严重度增长期和枯白穗显症期等5个阶段。冬前病害零星发生,播种早的田块会有较明显的侵染高峰,随着气温下降,越冬期病害发展趋于停止。翌春,小麦返青后,天气转暖,随气温的升高,病情又加快发展。小麦进入拔节阶段时,病情开始上升,至拔节后期或孕穗阶段,病株率和严重度都急剧增长,达到高峰。在小麦抽穗以后,植株茎秆组织老化,不利病菌的侵入和在植株间水平扩展,病害发展渐趋缓慢。但在已受害的植株上,病菌可由表层深入至茎秆,加重危害,使病情严重度继续上升,造成田间枯白穗。此外,麦株病部常可产生大量白色菌丝体,向四周扩展进行再侵染。在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形成担孢子,也可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小麦成熟之前,在病部的菌丝层上产生菌核。
文章标签:
上一篇:不同颜色的康乃馨花语是什么?不同枝数的意义是什么?Thanks
下一篇:赛尔号精灵几级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