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长亭送别成话剧。不少于1200字。
长亭送别
各位好!rnrn请问谁能帮助我搜集一下《西厢记》的诗词。rnrn多谢!首先是《长亭送别》的〔正宫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此曲把暮秋的萧条景色和崔莺莺、张君瑞两人的离愁别恨天衣无缝地交织在一起摹写,一直被认为是王实甫的绝唱。甚至被后人臆想出了不少离奇古怪的传说,谓王实甫写到此处时,由于呕尽心血而死,所以后续部分是由关汉卿完成的。明清两代的文学家、戏曲家辗转传播此说的不在少数。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西厢》久传为关汉卿撰,迩来乃有以为王实夫者,谓邮亭梦而止;又云:至‘碧云天,黄花地’而止,此后乃关汉卿所补也。”在王世贞之前,有都穆的《南濠诗话》,也有相似的讲法,不过比较含混些。在王世贞之后,又有梁廷枏《曲话》,直书“世传实甫作《西厢》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想甚苦,思竭,扑地遂死”。则此曲称之为元曲第一句亦无不可也。另一曲,亦在《长亭送别》一出中,即〔收尾〕: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写暮色苍茫中的山野旅客,极尽萧条凄凉的气氛。由于天色在逐渐暗下来,由于树林和山峦的阻隔,在马背上的张君瑞与伫立在长亭畔的崔莺莺彼此都已处于对方的视线之外了,而他们之间彼此的切骨相思之情又如此深厚,如此浓重,当然是无法解消、无法排遣的。“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呢?清初毛西河特别喜爱此曲,曾说:“……直起下曲‘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句,此元词暗度金针之法。”又说:“结句与李易安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意同。”“五四”稍后,谢冰心所写诗歌,也有采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句子。现代戏曲理论家分析《长亭送别》时,都对此曲作了高度评价。
再就是《妆台窥简》出将结束时,莺莺托红娘带交给张君瑞的诗笺上所写《明月三五夜》这首诗: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这首诗中藏了一个哑谜,对于张君瑞来说,究竟是相约幽会?还是挑逗戏弄?只有莺莺自己心里明白。结果是张君瑞认为莺莺暗示他跳墙去相会,结果被抢白了一场,弄得狼狈不堪而病了。红娘为之不平,莺莺也为之内疚,这才导致了“月下佳期”的实现。这首诗是《西厢记》全剧的主要关目之一,在任何情况之下,都省略不掉。所以现在《西厢记》的改编本也都保存了。明清之间有人编选了一部《唐代闺秀诗选》,选了《明月三五夜》,所署作者之名则为崔莺莺。此诗四句,为一气呵成之名句也。
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古代名句辞典》收录了此诗,当然很好,但将出处注为《西厢记》则欠妥,因原诗见唐代元稹所写传奇小说《会真记》,以后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杂剧《西厢记》均沿用之,并非王实甫所创作也。将“玉人”注释为“美人”,亦可研究,因诗为莺莺所写,莺莺是否认为张君瑞为美男子?无法证实。不能用这一般的解释取代特定的用法。
至于元散曲、元杂剧中的单句、排比句、对偶句,或曲牌中的一小节,可以称之为名句的,关汉卿的〔一枝花不伏老〕、杜善夫的〔耍孩儿庄稼人不识勾阑〕以及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等作品中都可以找到一些名句,但总的来说知名度较高的名句但以《西厢记》为多,数量几乎超过关、马、郑、白四人散曲、杂剧中名句的总和。例如《佛殿奇逢》折〔元和令〕中的:
尽人调戏,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拈。
金圣叹说:“‘尽人调戏’者,天仙化人,目无下土,人自调戏,曾不知也。彼小家十五六女儿,初至门前便解不可尽人调戏,于是如藏如闪,作尽丑态。又岂知郭汾阳王爱女晨兴梳头,其执栉进巾,捧盘泻水,悉用裨牙将哉!”他的意思是说只有那些小户人家的女儿,知道有人在看她时,才会做出那种很不大方的怪模样,令人恶心。而真正的公侯将相之家的小姐倒反是十分大方的,是不是有人在看她,她本人根本没有去注意这些,所以神态自若,就像这莺莺的“只将花笑拈”的表情,正是使人感到自然而又天真,可爱之至。
金圣叹认为世人缺少慧眼,只知道欣赏“临去秋波”这一句,而“临去秋波”已经是第二句了,在此之前还有一句,就是“尽人调戏,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拈”。的确在金圣叹之前,明代人虽然也对此句论争过一番,却与欣赏无关,主要是解释上有分歧,有人主张作“轻狂”解,有人主张作“不轻狂”解,如此而已。现在再试析《佛殿奇逢》中〔赚煞〕一曲的:
我明日透骨髓相思病缠,我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我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一般的理解是在此以前,张君瑞已经在有意无意之间,以眉目传情,多方表示了对莺莺的美丽容颜的倾倒,对莺莺的好感,而莺莺最早可能是没有察觉,即使后来有所察觉,她也要思考一下表示好感者的身份、风度、气质,然后才会在内心深处作出答案。答案要不要让对方知道,又牵涉到自已相国千金的身份,牵涉到对封建礼教究竟是一味遵循还是略有反抗的问题。也就是说,莺莺感到张君瑞并不可爱的话,她完全可以装傻,当作没有看到张君瑞就算了。而她在很有限的瞬间,对张君瑞作了初步的考察,认为这个书生给她的印象是真诚的,她要不要向对方作出明朗的反应呢?最后决定还是让对方知道一下,落花固然有意,流水也非无情。因为这对莺莺来说,是十分难得的一个良好机会,如果错过,实在太可惜了。但是,在大庭广众之间,她公开作出明朗的反应,或报之以会心的微笑,都不妥当,都有失身份,而会被人们当作笑柄而传开来,于是莺莺只能比较隐晦地比较含蓄地而又不易被人察觉这个前提之下,给张君瑞一个积极的信息。她深信无论这个信息如何隐晦、如何含蓄,作为有心人的张君瑞决不会忽略过去,于是给了张君瑞“临去秋波那一转”。
所以徐士范刊本《西厢记》在题评中便称道:“秋波一句是一部《西厢》关窍。”后来许多明刊善本《西厢记》都借用了这一则题评。也有部分戏曲理论家不以转引、借用徐士范的题评为满足,进行了独立的思考。例如《西厢会真传》,对〔后庭花〕曲有眉批:“‘慢俄延’以下四句,正‘脚踪儿将心事传’,‘刚刚的打个照面’,正‘眼角儿留情处’,即所谓‘临去秋波那一转’也。”对王实甫的唱词创作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前后互相呼应之处用足了匠心。毛西河说:“于伫望勿及处又重提‘临去’一语,于意为重复,于文为照应也。”他的理解和《西厢会真传》基本一致,说得更为具体了。他还说:“元人作曲有‘凤头’、‘猪肚’、‘豹尾’诸法,此处重加抖擞,正‘豹尾’之谓。”可见毛西河是将此句作为典型的“豹尾”而欣赏的。
金圣叹说“千载徒传‘临去秋波’,不知已是第二句”,可见他也是很欣赏此句的。而且,他作出了前人迄未到达的入木三分的赏析。他说:“妙眼如转,实未转也。在张生必争云‘转’,在我必为双文争曰‘不曾转’也。忤奴乃欲效双文转。”这就是说,莺莺的眼睛本来就如秋水般灵活,看起来好像眼珠子一直在转个不停,而在实际上则不一定是在转的。或者说,莺莺的眼神本来就在自由自在地转动,但并非为了张君瑞而转。但在张君瑞心目之中,也很可能自作多情,认为莺莺的“秋波”是为张君瑞而转的。我们不能说金圣叹在用感情移入法的美学理论去分析张君瑞、崔莺莺二人的心态,但是问题的提法确实和感情移入法有很多共同之处。不过,他本人不一定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也没有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
《斋坛闹会》出〔雁儿落〕:
我是个多愁多病身,怎当你倾国倾城貌。
明清诸刊本对之都缺乏足够的重视,轻易放过了。金圣叹对之颇感兴趣,作了“不是张生放刁,须知实有如此神理”的夹批。“神理”是什么?何所指?没有讲清楚。因为粗浅地看,“多愁多病身”与“倾国倾城貌”之间,找不到必然的内在的联系,而且张君瑞从西洛一路来到蒲东,旅程中迄未有患病之事也。但是又何以自诩“多愁多病”呢?
只有《醉心篇》为之立了专章,一开头就说:“爱其貌之美者,自虑身之不能持焉。夫张之身,因崔之貌而多愁病耳。”阐明了张君瑞之愁系由崔莺莺之美貌而生,愁不能解,乃郁结而成病矣!则愁固有具体之内容,而病绝非具体的病。所以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之下,“多愁多病”又可以说是“多情”的同义词。有一出京剧,叫做《金玉奴》,扮小生的莫稽有“小生之病,病在心头”的白口,并非是心脏病,乃是相思病也。“怎当你”意味着“人何以堪”,意味着“把我害苦了”等等。
《醉心篇》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比只知道引《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去注“倾国倾城”的典故的明清戏曲家要高明得多。只是作为成语来说,“倾国倾城”经常见,不注也可。此典故被人们用得十分普遍,不知者极少。但是《红楼梦》一书的作者曹雪芹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和认识却又高出《醉心篇》甚多。他在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惊芳心》中用这两句话时,规定情景选择得当的程度,决无逊于原著。黛玉听得宝玉如此对她说“我是那多愁多病身,你便是倾国倾城貌”时,黛玉便立刻对宝玉表示生气了。因为她觉得这两句话不是一般的男女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的,而是有着特定的内容。
目前各出版社所出版之当代戏曲家之注释本凡四种,仅张燕瑾、弥松颐之《西厢记新注》对这两句话作了正面解释,并译成:“我这多愁多病的身子,怎能禁受得住她那绝世美貌姿容的吸引呢?”又说:“怎当他,有两层含义:一、见她的美貌而不能自持,一定会倾心于她;二、身体多愁多病,若事不谐,也不能存活,只有为她而死。”这第一层含义可以成立。第二层则过于从字面着眼,肤浅了些。
《衣锦荣归》出〔清江引〕的末一句是:愿天下有信的都成了眷属。这一句话是剧作者用剧中人之口直接说出了他的愿望。应该说他的胸襟很开阔,愿望也是很善良的。因为在故事的背景唐代或作者所处的元代,婚姻都不能自主,有情的往往成不了眷属,无情的往往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硬配成为夫妻。金圣叹最欣赏,批了“妙句”二字。又因为金批本《西厢记》此句是最后一句。金圣叹在后面又批了一笔“结句实乃妙妙”。妙在何处?只字未提。在这个问题上,金圣叹也有矛盾之处,在《草桥惊梦》结束时,他已批了:“何用续?何可续?何能续?今偏要续,我便看你续。”认为全剧到此已经非结束不可了,如今又在后续结尾处连连称“妙”,前后很不一致。
正因为金圣叹作了“妙句”、“结句实乃妙妙”的批语,也有人认为明刊本《西厢记》原无此句,是金圣叹从元散曲中移植过来的,这全是误解。现存明刊本将近四十种,每一种版本均有此句,看来作者原稿十之八九已有此句了。
毛西河说:“此亦元词习例,如《墙头马上》剧亦有‘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类。但此称‘有情的’,此是眼目,盖概括《西厢》也。”把这句话说成是“元词习例”,不符合事实。元杂剧以成婚结束全剧者并非仅有《西厢记》,何以举不出第二例来?至于“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对封建礼教一无违反之处,虽然也是善良的愿望,这两种愿望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不能相提并论的。
现在许多评论《西厢记》的文章,都抓住此句力主此剧有强烈的反封建主题,话固不错,但即使无此一句,反封建主题仍可成立。因此,作为名句完全合格,却不能认为是《西厢记》一剧画龙点睛之笔。
我根据原文的艺术水平和对其他文学作品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认为以上所举八例皆为《西厢记》名句。我在文章开始时已说明名句原无绝对标准,所以尺度稍稍放宽,还可以收录一大批。限于篇幅,兹不枚举。
总的来说,选择名句还是有些原则可以遵循的。但有两个问题应该共同探讨,以求得比较一致的意见。
一、关于描写性行为的名句,如“软玉温香抱满怀”、“露滴牡丹开”等等,知名度甚高,我们承认不承认?我认为这是客观存在,如果否认,那是自我欺骗。“软玉温香”,既形容了诉诸触觉的硬度、光洁度和温度,也有诉诸嗅觉的感受。在《僧房假寓》时,张君瑞唱:“软玉温香,休道是相亲傍;若能够汤她一汤,倒与人消灾障。”这是一种假设,或是幻想中的感受,事实并没有接触到莺莺的身体。到了《月下佳期》,张君瑞再唱“软玉温香抱满怀”,则把得遂平生所愿的幸福感、舒适快慰感作了毫无保留的表达。因此,这一句“软玉温香”给人的印象比前一句更难忘。
“露滴牡丹开”,用了比拟、象征的手法写性行为,凡读过《西厢记》者,均能背诵如流。比到《金瓶梅》、《二刻拍案惊奇》诸书对性行为的描写已经干净得多,格调也不俗。我认为既是《西厢记》的名句,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描写性行为的名句。
明清两代,自命正统的文人都把这些句子作为王实甫的罪行而时加申斥讨伐。如果在欧洲,人们的思想比较解放,不一定会发生这种事情。现在要不要编进名句辞典?我偏向于赞成。但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中国古代名句辞典》没有收这两条,可能考虑到我们向来讳言这些语句,可能考虑到传统风尚习俗比较保守,所以暂时未收吧!
二、有没有并非佳句的名句,起初我认为名句必定是佳句,佳句不一定是名句,到工作展开之后,发现问题并不如此简单。《诡媒求配》一出,红娘所唱〔调笑令〕中“你是个寸木马户尸巾”一句,原是辱骂郑恒是“村驴屌”,用的是拆字法。此话粗俗,不仅不是佳句,而且被认为是白璧之瑕,许多人都为王实甫惋惜。但正因为如此,却不能不承认是名句。像此类问题,的确要多加研究才能寻找出比较妥当的办法。《元曲鉴赏辞典》也暂且未收此曲。
以上所谈,实际上只是想说清楚在《元曲鉴赏辞典》中,关于《西厢记》的名句,是如何产生的。此外,对一部分代表性最强的条目,还介绍了一下名句的艺术性,或语法修辞方面的特点和对后人的影响。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此曲把暮秋的萧条景色和崔莺莺、张君瑞两人的离愁别恨天衣无缝地交织在一起摹写,一直被认为是王实甫的绝唱。甚至被后人臆想出了不少离奇古怪的传说,谓王实甫写到此处时,由于呕尽心血而死,所以后续部分是由关汉卿完成的。明清两代的文学家、戏曲家辗转传播此说的不在少数。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西厢》久传为关汉卿撰,迩来乃有以为王实夫者,谓邮亭梦而止;又云:至‘碧云天,黄花地’而止,此后乃关汉卿所补也。”在王世贞之前,有都穆的《南濠诗话》,也有相似的讲法,不过比较含混些。在王世贞之后,又有梁廷枏《曲话》,直书“世传实甫作《西厢》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想甚苦,思竭,扑地遂死”。则此曲称之为元曲第一句亦无不可也。另一曲,亦在《长亭送别》一出中,即〔收尾〕: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写暮色苍茫中的山野旅客,极尽萧条凄凉的气氛。由于天色在逐渐暗下来,由于树林和山峦的阻隔,在马背上的张君瑞与伫立在长亭畔的崔莺莺彼此都已处于对方的视线之外了,而他们之间彼此的切骨相思之情又如此深厚,如此浓重,当然是无法解消、无法排遣的。“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呢?清初毛西河特别喜爱此曲,曾说:“……直起下曲‘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句,此元词暗度金针之法。”又说:“结句与李易安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意同。”“五四”稍后,谢冰心所写诗歌,也有采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句子。现代戏曲理论家分析《长亭送别》时,都对此曲作了高度评价。
再就是《妆台窥简》出将结束时,莺莺托红娘带交给张君瑞的诗笺上所写《明月三五夜》这首诗: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这首诗中藏了一个哑谜,对于张君瑞来说,究竟是相约幽会?还是挑逗戏弄?只有莺莺自己心里明白。结果是张君瑞认为莺莺暗示他跳墙去相会,结果被抢白了一场,弄得狼狈不堪而病了。红娘为之不平,莺莺也为之内疚,这才导致了“月下佳期”的实现。这首诗是《西厢记》全剧的主要关目之一,在任何情况之下,都省略不掉。所以现在《西厢记》的改编本也都保存了。明清之间有人编选了一部《唐代闺秀诗选》,选了《明月三五夜》,所署作者之名则为崔莺莺。此诗四句,为一气呵成之名句也。
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古代名句辞典》收录了此诗,当然很好,但将出处注为《西厢记》则欠妥,因原诗见唐代元稹所写传奇小说《会真记》,以后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杂剧《西厢记》均沿用之,并非王实甫所创作也。将“玉人”注释为“美人”,亦可研究,因诗为莺莺所写,莺莺是否认为张君瑞为美男子?无法证实。不能用这一般的解释取代特定的用法。
至于元散曲、元杂剧中的单句、排比句、对偶句,或曲牌中的一小节,可以称之为名句的,关汉卿的〔一枝花不伏老〕、杜善夫的〔耍孩儿庄稼人不识勾阑〕以及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等作品中都可以找到一些名句,但总的来说知名度较高的名句但以《西厢记》为多,数量几乎超过关、马、郑、白四人散曲、杂剧中名句的总和。例如《佛殿奇逢》折〔元和令〕中的:
尽人调戏,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拈。
金圣叹说:“‘尽人调戏’者,天仙化人,目无下土,人自调戏,曾不知也。彼小家十五六女儿,初至门前便解不可尽人调戏,于是如藏如闪,作尽丑态。又岂知郭汾阳王爱女晨兴梳头,其执栉进巾,捧盘泻水,悉用裨牙将哉!”他的意思是说只有那些小户人家的女儿,知道有人在看她时,才会做出那种很不大方的怪模样,令人恶心。而真正的公侯将相之家的小姐倒反是十分大方的,是不是有人在看她,她本人根本没有去注意这些,所以神态自若,就像这莺莺的“只将花笑拈”的表情,正是使人感到自然而又天真,可爱之至。
金圣叹认为世人缺少慧眼,只知道欣赏“临去秋波”这一句,而“临去秋波”已经是第二句了,在此之前还有一句,就是“尽人调戏,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拈”。的确在金圣叹之前,明代人虽然也对此句论争过一番,却与欣赏无关,主要是解释上有分歧,有人主张作“轻狂”解,有人主张作“不轻狂”解,如此而已。现在再试析《佛殿奇逢》中〔赚煞〕一曲的:
我明日透骨髓相思病缠,我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我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一般的理解是在此以前,张君瑞已经在有意无意之间,以眉目传情,多方表示了对莺莺的美丽容颜的倾倒,对莺莺的好感,而莺莺最早可能是没有察觉,即使后来有所察觉,她也要思考一下表示好感者的身份、风度、气质,然后才会在内心深处作出答案。答案要不要让对方知道,又牵涉到自已相国千金的身份,牵涉到对封建礼教究竟是一味遵循还是略有反抗的问题。也就是说,莺莺感到张君瑞并不可爱的话,她完全可以装傻,当作没有看到张君瑞就算了。而她在很有限的瞬间,对张君瑞作了初步的考察,认为这个书生给她的印象是真诚的,她要不要向对方作出明朗的反应呢?最后决定还是让对方知道一下,落花固然有意,流水也非无情。因为这对莺莺来说,是十分难得的一个良好机会,如果错过,实在太可惜了。但是,在大庭广众之间,她公开作出明朗的反应,或报之以会心的微笑,都不妥当,都有失身份,而会被人们当作笑柄而传开来,于是莺莺只能比较隐晦地比较含蓄地而又不易被人察觉这个前提之下,给张君瑞一个积极的信息。她深信无论这个信息如何隐晦、如何含蓄,作为有心人的张君瑞决不会忽略过去,于是给了张君瑞“临去秋波那一转”。
所以徐士范刊本《西厢记》在题评中便称道:“秋波一句是一部《西厢》关窍。”后来许多明刊善本《西厢记》都借用了这一则题评。也有部分戏曲理论家不以转引、借用徐士范的题评为满足,进行了独立的思考。例如《西厢会真传》,对〔后庭花〕曲有眉批:“‘慢俄延’以下四句,正‘脚踪儿将心事传’,‘刚刚的打个照面’,正‘眼角儿留情处’,即所谓‘临去秋波那一转’也。”对王实甫的唱词创作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前后互相呼应之处用足了匠心。毛西河说:“于伫望勿及处又重提‘临去’一语,于意为重复,于文为照应也。”他的理解和《西厢会真传》基本一致,说得更为具体了。他还说:“元人作曲有‘凤头’、‘猪肚’、‘豹尾’诸法,此处重加抖擞,正‘豹尾’之谓。”可见毛西河是将此句作为典型的“豹尾”而欣赏的。
金圣叹说“千载徒传‘临去秋波’,不知已是第二句”,可见他也是很欣赏此句的。而且,他作出了前人迄未到达的入木三分的赏析。他说:“妙眼如转,实未转也。在张生必争云‘转’,在我必为双文争曰‘不曾转’也。忤奴乃欲效双文转。”这就是说,莺莺的眼睛本来就如秋水般灵活,看起来好像眼珠子一直在转个不停,而在实际上则不一定是在转的。或者说,莺莺的眼神本来就在自由自在地转动,但并非为了张君瑞而转。但在张君瑞心目之中,也很可能自作多情,认为莺莺的“秋波”是为张君瑞而转的。我们不能说金圣叹在用感情移入法的美学理论去分析张君瑞、崔莺莺二人的心态,但是问题的提法确实和感情移入法有很多共同之处。不过,他本人不一定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也没有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
《斋坛闹会》出〔雁儿落〕:
我是个多愁多病身,怎当你倾国倾城貌。
明清诸刊本对之都缺乏足够的重视,轻易放过了。金圣叹对之颇感兴趣,作了“不是张生放刁,须知实有如此神理”的夹批。“神理”是什么?何所指?没有讲清楚。因为粗浅地看,“多愁多病身”与“倾国倾城貌”之间,找不到必然的内在的联系,而且张君瑞从西洛一路来到蒲东,旅程中迄未有患病之事也。但是又何以自诩“多愁多病”呢?
只有《醉心篇》为之立了专章,一开头就说:“爱其貌之美者,自虑身之不能持焉。夫张之身,因崔之貌而多愁病耳。”阐明了张君瑞之愁系由崔莺莺之美貌而生,愁不能解,乃郁结而成病矣!则愁固有具体之内容,而病绝非具体的病。所以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之下,“多愁多病”又可以说是“多情”的同义词。有一出京剧,叫做《金玉奴》,扮小生的莫稽有“小生之病,病在心头”的白口,并非是心脏病,乃是相思病也。“怎当你”意味着“人何以堪”,意味着“把我害苦了”等等。
《醉心篇》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比只知道引《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去注“倾国倾城”的典故的明清戏曲家要高明得多。只是作为成语来说,“倾国倾城”经常见,不注也可。此典故被人们用得十分普遍,不知者极少。但是《红楼梦》一书的作者曹雪芹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和认识却又高出《醉心篇》甚多。他在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惊芳心》中用这两句话时,规定情景选择得当的程度,决无逊于原著。黛玉听得宝玉如此对她说“我是那多愁多病身,你便是倾国倾城貌”时,黛玉便立刻对宝玉表示生气了。因为她觉得这两句话不是一般的男女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用的,而是有着特定的内容。
目前各出版社所出版之当代戏曲家之注释本凡四种,仅张燕瑾、弥松颐之《西厢记新注》对这两句话作了正面解释,并译成:“我这多愁多病的身子,怎能禁受得住她那绝世美貌姿容的吸引呢?”又说:“怎当他,有两层含义:一、见她的美貌而不能自持,一定会倾心于她;二、身体多愁多病,若事不谐,也不能存活,只有为她而死。”这第一层含义可以成立。第二层则过于从字面着眼,肤浅了些。
《衣锦荣归》出〔清江引〕的末一句是:愿天下有信的都成了眷属。这一句话是剧作者用剧中人之口直接说出了他的愿望。应该说他的胸襟很开阔,愿望也是很善良的。因为在故事的背景唐代或作者所处的元代,婚姻都不能自主,有情的往往成不了眷属,无情的往往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硬配成为夫妻。金圣叹最欣赏,批了“妙句”二字。又因为金批本《西厢记》此句是最后一句。金圣叹在后面又批了一笔“结句实乃妙妙”。妙在何处?只字未提。在这个问题上,金圣叹也有矛盾之处,在《草桥惊梦》结束时,他已批了:“何用续?何可续?何能续?今偏要续,我便看你续。”认为全剧到此已经非结束不可了,如今又在后续结尾处连连称“妙”,前后很不一致。
正因为金圣叹作了“妙句”、“结句实乃妙妙”的批语,也有人认为明刊本《西厢记》原无此句,是金圣叹从元散曲中移植过来的,这全是误解。现存明刊本将近四十种,每一种版本均有此句,看来作者原稿十之八九已有此句了。
毛西河说:“此亦元词习例,如《墙头马上》剧亦有‘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类。但此称‘有情的’,此是眼目,盖概括《西厢》也。”把这句话说成是“元词习例”,不符合事实。元杂剧以成婚结束全剧者并非仅有《西厢记》,何以举不出第二例来?至于“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对封建礼教一无违反之处,虽然也是善良的愿望,这两种愿望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不能相提并论的。
现在许多评论《西厢记》的文章,都抓住此句力主此剧有强烈的反封建主题,话固不错,但即使无此一句,反封建主题仍可成立。因此,作为名句完全合格,却不能认为是《西厢记》一剧画龙点睛之笔。
我根据原文的艺术水平和对其他文学作品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认为以上所举八例皆为《西厢记》名句。我在文章开始时已说明名句原无绝对标准,所以尺度稍稍放宽,还可以收录一大批。限于篇幅,兹不枚举。
总的来说,选择名句还是有些原则可以遵循的。但有两个问题应该共同探讨,以求得比较一致的意见。
一、关于描写性行为的名句,如“软玉温香抱满怀”、“露滴牡丹开”等等,知名度甚高,我们承认不承认?我认为这是客观存在,如果否认,那是自我欺骗。“软玉温香”,既形容了诉诸触觉的硬度、光洁度和温度,也有诉诸嗅觉的感受。在《僧房假寓》时,张君瑞唱:“软玉温香,休道是相亲傍;若能够汤她一汤,倒与人消灾障。”这是一种假设,或是幻想中的感受,事实并没有接触到莺莺的身体。到了《月下佳期》,张君瑞再唱“软玉温香抱满怀”,则把得遂平生所愿的幸福感、舒适快慰感作了毫无保留的表达。因此,这一句“软玉温香”给人的印象比前一句更难忘。
“露滴牡丹开”,用了比拟、象征的手法写性行为,凡读过《西厢记》者,均能背诵如流。比到《金瓶梅》、《二刻拍案惊奇》诸书对性行为的描写已经干净得多,格调也不俗。我认为既是《西厢记》的名句,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描写性行为的名句。
明清两代,自命正统的文人都把这些句子作为王实甫的罪行而时加申斥讨伐。如果在欧洲,人们的思想比较解放,不一定会发生这种事情。现在要不要编进名句辞典?我偏向于赞成。但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中国古代名句辞典》没有收这两条,可能考虑到我们向来讳言这些语句,可能考虑到传统风尚习俗比较保守,所以暂时未收吧!
二、有没有并非佳句的名句,起初我认为名句必定是佳句,佳句不一定是名句,到工作展开之后,发现问题并不如此简单。《诡媒求配》一出,红娘所唱〔调笑令〕中“你是个寸木马户尸巾”一句,原是辱骂郑恒是“村驴屌”,用的是拆字法。此话粗俗,不仅不是佳句,而且被认为是白璧之瑕,许多人都为王实甫惋惜。但正因为如此,却不能不承认是名句。像此类问题,的确要多加研究才能寻找出比较妥当的办法。《元曲鉴赏辞典》也暂且未收此曲。
以上所谈,实际上只是想说清楚在《元曲鉴赏辞典》中,关于《西厢记》的名句,是如何产生的。此外,对一部分代表性最强的条目,还介绍了一下名句的艺术性,或语法修辞方面的特点和对后人的影响。
长亭送别》表现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离愁别恨,反映“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的送别主题,情节并不复杂。整折戏崔莺莺主唱,由三个场面构成:长亭路上、筵席之中、分手之时。随着戏剧场面的转换,作者刻意安排了三幅风景画面,让一个个描绘秋景的组合意象融人了戏曲空间。读者欣赏优美的唱词,如同陪同剧中人在如画的风景中行进,进入了一种诗化的境界。下面的设计,淡化戏剧情节,突出对人物心理的把握、曲词意境的感悟和戏曲语言的欣赏。
一、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
人物心理
离愁别恨:经历艰难,始能结合,昨夜允婚,今日别离。
忧心忡忡:荒村雨露,野店风霜,无人扶持,最难调护。惴惴不安:异乡花草,再行栖迟,停妻再娶,忘情负义。埋怨不满:拆散鸳鸯,催逼上路,此情难诉,此恨谁知?
细腻刻画
直抒胸臆:如“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借景言情: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以景衬情:如“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妙用修辞:如运用典故、比喻、对偶、夸张等手法。(例略)
二、对离别情境的生动描写
1.曲词中描写秋景的组合意象
[端正好]长亭路上——斜晖霜林图:碧天白云、黄花堆积、秋风阵阵、北雁南飞
[脱布衫]筵席之中——黄叶衰草图:飒飒秋风、黄叶纷飞、袅袅烟气、野草零落
[一煞][收尾]分手之时古道烟霭图:青山疏林、轻烟薄暮、夕阳古道、风啸马嘶
2.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示例:
暮秋时节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百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
一辆油壁香车从普救寺驶出,穿过疏林,驶向十里长亭。车上坐着相府千金崔莺莺和侍女红娘。傍晚清冷的阳光斜照在莺莺挂满泪痕的脸上,哀怨中透着几分娇媚。轻车左前侧,张生骑在马上,不紧不慢行着。秋风掀开车厢幕帘一角,红娘顺眼望去,恰见张生向车厢投过深情一瞥,面容凄惨双目噙泪。
一间破败的亭子孤零零坐落在山脚路旁。车马声惊动亭上栖鸦“噗噗”飞起。莺莺被红娘搀下车来,目睹此景,倒吸一口凉气。此处就是分手之地么?“开席吧!”老夫人冰冷的声音告诉莺莺:这是无法拒绝的现实。张生和莺日夏养花网莺对视一眼,纵有万语千言要讲,却又无从说起。看着南飞的大雁,莺莺在心里对张生说,托付深情的大雁,传来平安的消息吧1
3.运用想象,以“临行”为题,将[耍孩儿]一曲改写成话剧片断。示例:
莺莺 (举杯,神情惨恻)今日一别,且饮此杯!未知何日相见(泪落杯中),复为公于举筋?
张生 (接杯)小姐放心,此一去,定然争得功名,早日回归!(饮酒)
[红娘见张生有自负之色,轻笑]
红娘 金榜题名,倒要小心招婿。
张生 (语塞)这……红娘是了解我的心迹的。(摔杯)有违情义,如同此杯!
莺莺 夫妇情投意合,如同并蒂莲花,胜过状元及第,何必千里奔波求取虚名?不管得官不得官,早早回来就是。
张生 (感动,流泪)小姐知我。(传来马嘶声)时辰不早,我得准备上路了。
莺莺 且慢。君行别无所赠,但有一物送君。(展帕,轻吟)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张生 (恭听,接帕端详)小姐不必多虑!谨庚一绝,以剖寸心。(吟诗)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红娘 (轻叹)劳燕分飞,一对苦命的人儿1
4.以“怅望”为题,将[一煞][收尾]两支曲子改写成现代诗歌,尽量用上曲中意象,从莺莺的视角表现离别之情。示例:
一骑绝尘去,山峦笼轻烟/转山坡,穿疏林,熟悉的身影依稀可见/道一声平安,道一声珍重,陪伴游于的是冷清清的斜阳/秋风掠过禾黍,飘来声声马嘶,马嘶声声叩击莺莺心田/劳燕分飞谁主使?离愁别恨苦难言/说什么功名仕途,只问何处归程何时归年/山程水泽情难忘,夕阳古道心相连/青山下,秋风里,离人泪,心自颠/那离愁呵,长如水,沉如铅/一辆车儿,如何载得起?如何拖向前?
三、对戏曲语言的深入品味
1.《长亭送别》中,莺莺的反封建意识具体表现在哪些曲词中?
①对拆散鸳鸯的不满。莺莺“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②对功名富贵的蔑视。莺莺劝张生休忧“文齐福不齐”,休提“金榜无名誓不归”,认为“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功名富贵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2.《长亭送别》曲词以词采典雅见长。试以[端正好]为例,说明这一语言特色。
[端正好]一曲因景生情,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绝唱。其妙处,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一在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一在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一个“染”字,不但写出了景物色彩的遽然变化,而且令这种变化带上了剧中人强烈的哀怨情绪。朱权《太和正音谱》称:“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是为定评。
3.[一煞]写“别愁”,使用了“青山”、“古道”、“夕阳”、“烟霞”四种意象。试从唐诗宋词中查找运用这些意象写“愁”的名句。示例:
青山: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逋《长相思吴山青》)
古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杏。(赵企《感皇恩别情》)
夕阳: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王贾谊宅》)
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烟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四、讨论
《西厢记》第五本写张生高中状元,衣锦荣归,莺莺“金冠霞帔”、“五花官诰”,有情人终成眷属。明代以降流行的金圣叹批点本《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砍去《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崔、张分手,亦即剧本的结局,遂令《西厢记》由喜剧变为悲剧。对金批《西厢》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示例)
第一种看法:剧中主人公生活的时代,封建礼教坚如磐石,大团圆结局本来就缺少生活依据,而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崔、张爱情走向毁灭是合乎逻辑的结果。状元及第,奉命完婚更是入了俗套,令http://www.rixia.cc人感到先前崔母的刁难竟是如此“合理”。金批《西厢》让崔张爱情在凄凄切切中收场,揭露了封建礼教对美好爱情的摧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批《西厢》的流行,是历史的选择。
第二种看法:爱情的极点便是幻灭的终点,这不符合作者“让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愿望,也不符合观众希望“花好月圆”的审美心理。崔、张从一见钟情到两情相悦,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起码,在王实甫看来,大团圆是这对痴男怨女的最好结局。第五本中的封建因素是时代局限造成,不宜苛求古人。金批《西厢》尾截王实甫《西厢记》是没有道理的。
——备课资料——
1.杂剧知识
曲调:乐音七声,即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黄钟宫、仙吕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长亭送别》用正宫,其声情“惆帐雄壮”。正宫联套形式为[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么篇]、[快活三]、[朝天予]、[煞尾]等。
(据王力《汉语诗律学》)
曲词:押韵,平仄通押,一韵到底,用韵较密。对仗,常用对句,不计平仄,形式多样。曲文中多衬字。(据王力《汉语诗律学》、涂宗涛《诗词曲格律纲要》等)
宾白:“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晓畅也。”“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徐渭《南词叙录》、单宇《菊坡丛话》)
科介:“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皆谓之科”,“以科字作介宇,非科介有异也”。
(徐谓《南词叙录》)
2.重要关目
①佛殿相逢:唐贞元年间,“上朝取应”的洛阳才子张君瑞于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普救寺佛殿偶逢相国崔珏(已故)千金崔莺莺。莺莺“眼角儿留情”,“回顾觑”,张生“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遂借“塔院侧边西厢一间房”住下“温习经史”。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②墙角联吟:莺莺月下至西厢侧花园焚香,张生于墙角吟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魂,不见月中人y”莺莺心动,依韵和之:“兰闽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莺莺的才情进一步打动了张生。
(同上)
③月夜听琴: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得崔莺莺,张生修书,召白马将军杜确解围。老夫人许亲复赖婚,张生深夜弹琴作歌,词衷意切,令莺莺“芳心自懂”情难禁。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④红娘传书:张生托红娘传书,“相思恨转添,漫把瑶琴弄。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此情不可违,虚誉何须奉?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表达了亟盼与莺莺月下相会之意。莺莺复书:“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如约跳墙莽撞而入,却遭莺莺羞辱,怏怏而去。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⑤崔张成婚:张生染病,莺莺放心不下,托红娘问汤药,传情诗:“休将闲事苦萦怀,取决摧残天赋才。不意当时完妾命,岂防今日作君灾?仰图厚德难从札,谨奉新诗可当媒。寄语高唐休咏赋,令宵端的云雨来。”是夜,莺莺冲被封建礼教束缚,迈出决定性一步:与张生私下成婚。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3.《西厢》体例
元杂剧的通例是一本四折,而《西厢记)却是五本,作为一个整体“通谱一事”。突破一本四折通例的,虽非仅为《西厢记》,但五本的规模,毕竟是一特例。究其原因,一是所敷演的故事本身,悲欢离合,曲折复杂,一本四折的通例,难以容纳;二是《西厢记)作为一部古典诗剧,有浓厚的抒情性,它不仅交待一个故事,而且表现人物的感情波澜、内心世界,这就必然要有大量的唱段,相应的篇幅;三是《王西厢》以《董西厢》为基础,而《董西厢)是一部五万言的巨制,这也要求(王西厢)有相应的规模;四是在《王西厢》产生的时代,南戏已有发展,它的动辄几十出的体例,也必然影响着王实甫的杂剧创作。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册第373页)
4.《西厢》评本
明代文人评论《西厢记)成风,出现诸多评本。现存明人批评《西厢记》有十多种。主要有王世贞、李贽合评本(元本出相北西厢记》、李A赞批评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北厢记)、陈继儒批评本<鼎镌陈眉公先生批评西厢记)、汤显祖批评本(汤海若批评西厢记》、徐渭批评本(重刻订正元本批点画意北西厢》、汤、李、徐的《三先生合评元本北西厢》等。这些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西厢记》的立意、结构、人物形象发表了很多看法,从中www.rixia.cc可以看到明代丈人、进步思想家和戏曲家对《西厢记)的各种理解。
(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第127页)
5.金批《西厢》
在明清刊本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是金圣叹批评本,即《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金圣叹除了随文评点,还在书前撰有两篇序文,一曰《恸哭古人》,二曰《留赠后人),又有《读法》八十一则,颇多妙论,还对《西厢记》原文作了多处改动。对于金圣叹的评点和改动,历来众说纷纭。例如清人梁廷楠认为:“金圣叹强作解事,取《西厢记》而割裂之,《西厢》至此为一大厄;又以意为更改,尤属卤莽。”www.rixia.cc(《曲话》)但亦有称颂者,如谓:“自有《西厢》以迄于今四百余载,推《西厢》为填词第一者,不知几千万人,而能历指其所以为第一之故者,独出一金圣叹。”(李渔《闲情偶寄》)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册第372页)
6.前人评点
世传实甫作《西厢》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渴,扑地遂死。
(梁廷楠《曲话》)
其“风中”、“烟草”四句,非复写[端正好]中语,乃是特写双文(莺莺)眼中曾未见坐于如是之地也。[端正好]是写别景,此是写坐景也。
(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青山隔送行”,言生已转过山坡也;“疏林不做荚”,言生出疏林之外也;“淡烟暮霭相遮蔽”,在烟霞中也;“夕阳古道无人语”,悲己独立也;“禾黍秋风听马嘶”,不见所欢,但闻马嘶也;“为什么懒上车儿内”,言己宜归不宜归也;“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生已过前山,适因残照而见其扬鞭也。
(《闵遇五六幻西厢记五剧笺疑》)
天地间最动人归思者,莫如山色,而最慰人悬望者,莫如残照。何别?天涯游子,触景增怀。对青山之无恙,久客而悲他乡,睹落日之无多,长策而归故里。人情往往然也,未有伤心特甚如今日也。
(陈维崧《才子西厢醉心篇》)
7.今人鉴赏
“长亭送别”并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作者将艺术触角伸展到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上的莺莺的心灵深处,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交织着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亲人的百般依恋,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无限悲戚,对逼求“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强拆鸳鸯在两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对当时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爱情悲剧的不尽忧虑。同时,也深刻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一复杂心理内涵的纯净的灵魂荚。莺莺在送别张生时的依恋、痛苦、怨恨、忧虑,都是与她荚I好的爱情理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她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进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在她看来,“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所追求的是纯真专一、天长地久的爱情幸福,而不是封建的“家世利益”。总之,作者不仅写出了人物心灵中颤动着的爱情旋律,而且写出了激荡着巨大情感潮汐的人物心灵。
(蒋星煜主编《元曲鉴赏辞典》第348页)
“长亭送别”的曲文在《西厢记》中颇具代表性,既有丽藻,又有白描,既有对前代诗词的借鉴、化用,又有对民间口语的吸收、提炼,在总的风格上,不仅构成了协调的色彩,而且形成了通晓流畅与秀丽华美相统一的特色。论者有《西厢记》是诗剧之说。“长亭送别”是全剧诗意最浓的部分,它在情节上没有多少进展,也没有戏剧矛盾的激烈转化,只是以抒情诗的语言,叙写女主人公的离愁别恨,使全折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而又是悠长的衷愁。明代胡应麟把王实甫比作“词曲中思王太白”(见《少宝山房笔丛》),这比喻曾引出后人异议,但如果把它理解成是对王实甫的诗胆才气的赞誉,那么,胡氏确是有识见有眼力的。
(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第124页)
——扩展阅读——
[天净沙]莫不是步摇得宝髫玲珑?莫不是裙拖得:
卜,环佩叮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调笑令]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竹潇潇曲槛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声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结丝桐。
[秃厮儿]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圣药王]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
我近书窗听咱。(红云)姐姐,你这里听,我瞧夫人一瞧便来。(末云)窗外有人,已定是小姐。我将弦改过,弹一曲,就歌一篇,名曰《凤求凰》。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歌曰)“有荚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张琴代语兮,聊写微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惶?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旦云)是弹得好也呵!其词衷,其意切,凄凄然如鹤唳天;故使妾闻之,不觉泪下。
[麻郎儿]这的是令他人耳听,诉自己情衷。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悲痛。
注:红娘定计,让张生用琴声对莺莺作试探。莺莺月下焚香,张生弹琴撼动芳心,作歌直抒衷情,莺莺为之感动,埋怨违约悔婚的“狠毒娘”,钟情一往情深的“志诚种”,决心以身相许。
[阅读提示]
1.[天净沙]、[调笑令]、[秃厮儿]三曲如何对琴声作艺术描绘?[秃厮儿]一曲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2.节选部分如何表现琴声、歌声对莺莺心理的作用?
[参考解说]
1.描绘:①用比喻手法写琴声,与白居易《琶琶行》写乐声有异曲同工之妙。②逐步展示莺莺对琴声中意境的理解。初时,莺莺不辨何处声响,怀疑是“宝髻玲珑”、“环佩叮冬”,又怀疑是风摇“铁马”、“金钩”敲窗。继而,莺莺为这种美妙声音触动,觉得如同寺庙撞钟、竹林鸣风、尺剪相碰、“滴响壶铜”。并听清琴声“近西厢”“在墙角东”。此时,莺莺已猜度到弹琴之人是张生。雄壮深幽高急低缓的琴声卒令崔、张情感融通。特点:[秃厮儿]一曲运用通感手法。以整场的排句将诉诸视觉的琴声转换成铁骑刀枪、落花流水、风清月朗、小窗儿女等视觉形象。
2.作用:一个是“断肠悲痛”“思不穷”;一个是“芳心自懂”“意已通”。悠扬美妙的琴声和词哀意切的歌声,成为沟通二人情感的媒介。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选曲)
[混江龙]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满庭芳]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下功夫将额颅十分挣,迟和疾擦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
注:[混江龙]一曲,莺莺唱。莺莺“自见了张生,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时当暮春时节,心中十分烦恼。[满庭芳]一曲,红娘唱。张生解普救寺之围后,老夫人令红娘招张生赴宴。张生以为老夫人将践约许亲,乃“打扮着等他,皂角也使过两个也,水也换了两桶也,乌纱帽擦得光挣挣的”。张生的迫不及待受到红娘的善意调侃。
[阅读提示]
1.试说明两段唱词刻画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2.试比较两支曲子不同的语言风格。
[参考解说]
1.[混江龙]一曲,莺莺大胆表露出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前六句写伤春,“落红”、“池塘”、飞蝶、燕子这些物象,引起莺莺年华易逝的感触。后四句写伤情,“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写崔、张情思绵绵却又如隔天涯,引起了莺莺的埋怨、怅恨。[满庭芳]一曲,活画出张生的“酸丁”模样。红娘送张生“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两个雅号,十分有趣。张生的“打扮”,“额颅”揩净,“擦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活生生写出了这位“酸丁”的酸态。同时也写出了红娘的俏皮性格。红娘是要玉成其事的,红娘对张生的奚落折射出张生迫不及待的心情,使这个“傻角”(红娘语)显得可笑又可爱。
2.[混江龙]一曲,典雅含蓄。“落红”句,寄寓着莺莺对妙龄易逝的感慨。翅沾飞絮的彩蝶、口衔香泥的燕子引发了莺莺的惜春情绪。“春心”则是莺莺渴望爱情的隐语。由于现实环境的制约,莺莺不可能与意中人自由交往,以致金粉香消精神消减。全曲借景言愁景真情切语句雅丽。[满庭芳]一曲,幽默风趣。红娘眼中的张生,酸傻与忠厚相连,呆气与痴情并存。红娘一方面热情地作“撮合山”,一方面又要对张生的痴呆予以嘲弄。红娘绘声绘色的唱曲,融宋元口语成分于曲词之中,具有“本色当行”特色。两段唱词的安排,与莺莺、红娘的身分、教养、个性完全吻合
《长亭送别》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
能力目标:鉴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曲词;欣赏崔莺莺的形象;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情感目标: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教学重点:
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多种修辞方法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难点:
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课时安排及教学设想:
拟用二课时。以诵读为基础,以文学鉴赏为纽带,带动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二、简介作者和《西厢记》剧情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
《西厢记》源于唐元稹《莺莺传》。写唐贞元中,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也借宿于此。一日,张生游佛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时蒲州有孙飞虎起兵作乱,乱军包围了普救寺,欲夺莺莺为押寨夫人。老夫人在危急之中许下诺言,谁能破贼解围,就将莺莺嫁给他为妻。张生自愿为之,请镇守潼关的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相救。杜确率兵至,平定了乱兵。解了普救寺之围。不料老夫人嫌张生是一白衣秀士,门不当户不对,便出尔反尔,只许张生与莺莺两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不能与莺莺成亲,害了相思,经莺莺侍女红娘从中帮助传递书简,两人背着老夫人私下幽会。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了,便把红娘叫来拷问。红娘反责老夫人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称此事若张扬出去,于崔家名声不利,不若答应两人的婚事。老夫人无奈,只得答应了张生与莺莺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
《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是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莺莺在长亭为他送别。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简介曲学知识,难解字词参看课文注释或查词典)
《西厢记》是一部杂剧,以唱为主,由于古代的音乐没有音响资料流传,因此宫调的问题就成为曲学的难点。
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古代音乐有七声: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如《窦娥冤》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长亭送别》用正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说正宫的声情是“惆帐雄壮”。可见《长亭送别》这一折的音乐应是惆怅的、悲壮的。
曲牌,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比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等,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然属于一种宫调。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押韵,讲究对仗。
《西厢记》的曲词历来被人称道。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长亭送别》这一折又尤其突出。
旦:女角。 末:男角。 洁:和尚的别称。课文指长老。长亭:古代道路上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旅行休息用,常常是饯别的场所。
四、整体把握
《西厢记》突破了杂剧一本四折的形式,是五本21折的连本戏。《长亭送别》,共十九支曲文,按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个场面。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别张生时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
送别途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长亭饯别:【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篇】【满庭芳】
【快活三】【朝天子】
临别叮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
惜别目送:【一煞】【收尾】
在四个场面中莺莺的感情变化:痛→恨→怕→念。
五、赏析第一部分:“送别途中”(长亭路上、赶赴长亭)。
(一)赏析【端正好】
1、其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作用:借凄凉的暮秋景象写莺莺的离愁别恨。(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
一、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
人物心理
离愁别恨:经历艰难,始能结合,昨夜允婚,今日别离。
忧心忡忡:荒村雨露,野店风霜,无人扶持,最难调护。惴惴不安:异乡花草,再行栖迟,停妻再娶,忘情负义。埋怨不满:拆散鸳鸯,催逼上路,此情难诉,此恨谁知?
细腻刻画
直抒胸臆:如“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借景言情: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以景衬情:如“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妙用修辞:如运用典故、比喻、对偶、夸张等手法。(例略)
二、对离别情境的生动描写
1.曲词中描写秋景的组合意象
[端正好]长亭路上——斜晖霜林图:碧天白云、黄花堆积、秋风阵阵、北雁南飞
[脱布衫]筵席之中——黄叶衰草图:飒飒秋风、黄叶纷飞、袅袅烟气、野草零落
[一煞][收尾]分手之时古道烟霭图:青山疏林、轻烟薄暮、夕阳古道、风啸马嘶
2.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示例:
暮秋时节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百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
一辆油壁香车从普救寺驶出,穿过疏林,驶向十里长亭。车上坐着相府千金崔莺莺和侍女红娘。傍晚清冷的阳光斜照在莺莺挂满泪痕的脸上,哀怨中透着几分娇媚。轻车左前侧,张生骑在马上,不紧不慢行着。秋风掀开车厢幕帘一角,红娘顺眼望去,恰见张生向车厢投过深情一瞥,面容凄惨双目噙泪。
一间破败的亭子孤零零坐落在山脚路旁。车马声惊动亭上栖鸦“噗噗”飞起。莺莺被红娘搀下车来,目睹此景,倒吸一口凉气。此处就是分手之地么?“开席吧!”老夫人冰冷的声音告诉莺莺:这是无法拒绝的现实。张生和莺日夏养花网莺对视一眼,纵有万语千言要讲,却又无从说起。看着南飞的大雁,莺莺在心里对张生说,托付深情的大雁,传来平安的消息吧1
3.运用想象,以“临行”为题,将[耍孩儿]一曲改写成话剧片断。示例:
莺莺 (举杯,神情惨恻)今日一别,且饮此杯!未知何日相见(泪落杯中),复为公于举筋?
张生 (接杯)小姐放心,此一去,定然争得功名,早日回归!(饮酒)
[红娘见张生有自负之色,轻笑]
红娘 金榜题名,倒要小心招婿。
张生 (语塞)这……红娘是了解我的心迹的。(摔杯)有违情义,如同此杯!
莺莺 夫妇情投意合,如同并蒂莲花,胜过状元及第,何必千里奔波求取虚名?不管得官不得官,早早回来就是。
张生 (感动,流泪)小姐知我。(传来马嘶声)时辰不早,我得准备上路了。
莺莺 且慢。君行别无所赠,但有一物送君。(展帕,轻吟)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张生 (恭听,接帕端详)小姐不必多虑!谨庚一绝,以剖寸心。(吟诗)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红娘 (轻叹)劳燕分飞,一对苦命的人儿1
4.以“怅望”为题,将[一煞][收尾]两支曲子改写成现代诗歌,尽量用上曲中意象,从莺莺的视角表现离别之情。示例:
一骑绝尘去,山峦笼轻烟/转山坡,穿疏林,熟悉的身影依稀可见/道一声平安,道一声珍重,陪伴游于的是冷清清的斜阳/秋风掠过禾黍,飘来声声马嘶,马嘶声声叩击莺莺心田/劳燕分飞谁主使?离愁别恨苦难言/说什么功名仕途,只问何处归程何时归年/山程水泽情难忘,夕阳古道心相连/青山下,秋风里,离人泪,心自颠/那离愁呵,长如水,沉如铅/一辆车儿,如何载得起?如何拖向前?
三、对戏曲语言的深入品味
1.《长亭送别》中,莺莺的反封建意识具体表现在哪些曲词中?
①对拆散鸳鸯的不满。莺莺“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②对功名富贵的蔑视。莺莺劝张生休忧“文齐福不齐”,休提“金榜无名誓不归”,认为“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功名富贵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2.《长亭送别》曲词以词采典雅见长。试以[端正好]为例,说明这一语言特色。
[端正好]一曲因景生情,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绝唱。其妙处,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一在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一在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一个“染”字,不但写出了景物色彩的遽然变化,而且令这种变化带上了剧中人强烈的哀怨情绪。朱权《太和正音谱》称:“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是为定评。
3.[一煞]写“别愁”,使用了“青山”、“古道”、“夕阳”、“烟霞”四种意象。试从唐诗宋词中查找运用这些意象写“愁”的名句。示例:
青山: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逋《长相思吴山青》)
古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杏。(赵企《感皇恩别情》)
夕阳: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王贾谊宅》)
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烟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四、讨论
《西厢记》第五本写张生高中状元,衣锦荣归,莺莺“金冠霞帔”、“五花官诰”,有情人终成眷属。明代以降流行的金圣叹批点本《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砍去《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崔、张分手,亦即剧本的结局,遂令《西厢记》由喜剧变为悲剧。对金批《西厢》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示例)
第一种看法:剧中主人公生活的时代,封建礼教坚如磐石,大团圆结局本来就缺少生活依据,而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崔、张爱情走向毁灭是合乎逻辑的结果。状元及第,奉命完婚更是入了俗套,令http://www.rixia.cc人感到先前崔母的刁难竟是如此“合理”。金批《西厢》让崔张爱情在凄凄切切中收场,揭露了封建礼教对美好爱情的摧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批《西厢》的流行,是历史的选择。
第二种看法:爱情的极点便是幻灭的终点,这不符合作者“让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愿望,也不符合观众希望“花好月圆”的审美心理。崔、张从一见钟情到两情相悦,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起码,在王实甫看来,大团圆是这对痴男怨女的最好结局。第五本中的封建因素是时代局限造成,不宜苛求古人。金批《西厢》尾截王实甫《西厢记》是没有道理的。
——备课资料——
1.杂剧知识
曲调:乐音七声,即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黄钟宫、仙吕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长亭送别》用正宫,其声情“惆帐雄壮”。正宫联套形式为[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么篇]、[快活三]、[朝天予]、[煞尾]等。
(据王力《汉语诗律学》)
曲词:押韵,平仄通押,一韵到底,用韵较密。对仗,常用对句,不计平仄,形式多样。曲文中多衬字。(据王力《汉语诗律学》、涂宗涛《诗词曲格律纲要》等)
宾白:“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晓畅也。”“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徐渭《南词叙录》、单宇《菊坡丛话》)
科介:“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皆谓之科”,“以科字作介宇,非科介有异也”。
(徐谓《南词叙录》)
2.重要关目
①佛殿相逢:唐贞元年间,“上朝取应”的洛阳才子张君瑞于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普救寺佛殿偶逢相国崔珏(已故)千金崔莺莺。莺莺“眼角儿留情”,“回顾觑”,张生“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遂借“塔院侧边西厢一间房”住下“温习经史”。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②墙角联吟:莺莺月下至西厢侧花园焚香,张生于墙角吟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魂,不见月中人y”莺莺心动,依韵和之:“兰闽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莺莺的才情进一步打动了张生。
(同上)
③月夜听琴: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得崔莺莺,张生修书,召白马将军杜确解围。老夫人许亲复赖婚,张生深夜弹琴作歌,词衷意切,令莺莺“芳心自懂”情难禁。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④红娘传书:张生托红娘传书,“相思恨转添,漫把瑶琴弄。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此情不可违,虚誉何须奉?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表达了亟盼与莺莺月下相会之意。莺莺复书:“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如约跳墙莽撞而入,却遭莺莺羞辱,怏怏而去。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⑤崔张成婚:张生染病,莺莺放心不下,托红娘问汤药,传情诗:“休将闲事苦萦怀,取决摧残天赋才。不意当时完妾命,岂防今日作君灾?仰图厚德难从札,谨奉新诗可当媒。寄语高唐休咏赋,令宵端的云雨来。”是夜,莺莺冲被封建礼教束缚,迈出决定性一步:与张生私下成婚。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3.《西厢》体例
元杂剧的通例是一本四折,而《西厢记)却是五本,作为一个整体“通谱一事”。突破一本四折通例的,虽非仅为《西厢记》,但五本的规模,毕竟是一特例。究其原因,一是所敷演的故事本身,悲欢离合,曲折复杂,一本四折的通例,难以容纳;二是《西厢记)作为一部古典诗剧,有浓厚的抒情性,它不仅交待一个故事,而且表现人物的感情波澜、内心世界,这就必然要有大量的唱段,相应的篇幅;三是《王西厢》以《董西厢》为基础,而《董西厢)是一部五万言的巨制,这也要求(王西厢)有相应的规模;四是在《王西厢》产生的时代,南戏已有发展,它的动辄几十出的体例,也必然影响着王实甫的杂剧创作。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册第373页)
4.《西厢》评本
明代文人评论《西厢记)成风,出现诸多评本。现存明人批评《西厢记》有十多种。主要有王世贞、李贽合评本(元本出相北西厢记》、李A赞批评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北厢记)、陈继儒批评本<鼎镌陈眉公先生批评西厢记)、汤显祖批评本(汤海若批评西厢记》、徐渭批评本(重刻订正元本批点画意北西厢》、汤、李、徐的《三先生合评元本北西厢》等。这些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西厢记》的立意、结构、人物形象发表了很多看法,从中www.rixia.cc可以看到明代丈人、进步思想家和戏曲家对《西厢记)的各种理解。
(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第127页)
5.金批《西厢》
在明清刊本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是金圣叹批评本,即《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金圣叹除了随文评点,还在书前撰有两篇序文,一曰《恸哭古人》,二曰《留赠后人),又有《读法》八十一则,颇多妙论,还对《西厢记》原文作了多处改动。对于金圣叹的评点和改动,历来众说纷纭。例如清人梁廷楠认为:“金圣叹强作解事,取《西厢记》而割裂之,《西厢》至此为一大厄;又以意为更改,尤属卤莽。”www.rixia.cc(《曲话》)但亦有称颂者,如谓:“自有《西厢》以迄于今四百余载,推《西厢》为填词第一者,不知几千万人,而能历指其所以为第一之故者,独出一金圣叹。”(李渔《闲情偶寄》)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册第372页)
6.前人评点
世传实甫作《西厢》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渴,扑地遂死。
(梁廷楠《曲话》)
其“风中”、“烟草”四句,非复写[端正好]中语,乃是特写双文(莺莺)眼中曾未见坐于如是之地也。[端正好]是写别景,此是写坐景也。
(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青山隔送行”,言生已转过山坡也;“疏林不做荚”,言生出疏林之外也;“淡烟暮霭相遮蔽”,在烟霞中也;“夕阳古道无人语”,悲己独立也;“禾黍秋风听马嘶”,不见所欢,但闻马嘶也;“为什么懒上车儿内”,言己宜归不宜归也;“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生已过前山,适因残照而见其扬鞭也。
(《闵遇五六幻西厢记五剧笺疑》)
天地间最动人归思者,莫如山色,而最慰人悬望者,莫如残照。何别?天涯游子,触景增怀。对青山之无恙,久客而悲他乡,睹落日之无多,长策而归故里。人情往往然也,未有伤心特甚如今日也。
(陈维崧《才子西厢醉心篇》)
7.今人鉴赏
“长亭送别”并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作者将艺术触角伸展到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上的莺莺的心灵深处,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交织着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亲人的百般依恋,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无限悲戚,对逼求“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强拆鸳鸯在两下里”的做法的深深怨恨,对当时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爱情悲剧的不尽忧虑。同时,也深刻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一复杂心理内涵的纯净的灵魂荚。莺莺在送别张生时的依恋、痛苦、怨恨、忧虑,都是与她荚I好的爱情理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她对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进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在她看来,“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所追求的是纯真专一、天长地久的爱情幸福,而不是封建的“家世利益”。总之,作者不仅写出了人物心灵中颤动着的爱情旋律,而且写出了激荡着巨大情感潮汐的人物心灵。
(蒋星煜主编《元曲鉴赏辞典》第348页)
“长亭送别”的曲文在《西厢记》中颇具代表性,既有丽藻,又有白描,既有对前代诗词的借鉴、化用,又有对民间口语的吸收、提炼,在总的风格上,不仅构成了协调的色彩,而且形成了通晓流畅与秀丽华美相统一的特色。论者有《西厢记》是诗剧之说。“长亭送别”是全剧诗意最浓的部分,它在情节上没有多少进展,也没有戏剧矛盾的激烈转化,只是以抒情诗的语言,叙写女主人公的离愁别恨,使全折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而又是悠长的衷愁。明代胡应麟把王实甫比作“词曲中思王太白”(见《少宝山房笔丛》),这比喻曾引出后人异议,但如果把它理解成是对王实甫的诗胆才气的赞誉,那么,胡氏确是有识见有眼力的。
(邓绍基主编《元代文学史》第124页)
——扩展阅读——
[天净沙]莫不是步摇得宝髫玲珑?莫不是裙拖得:
卜,环佩叮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调笑令]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竹潇潇曲槛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声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结丝桐。
[秃厮儿]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圣药王]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
我近书窗听咱。(红云)姐姐,你这里听,我瞧夫人一瞧便来。(末云)窗外有人,已定是小姐。我将弦改过,弹一曲,就歌一篇,名曰《凤求凰》。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歌曰)“有荚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张琴代语兮,聊写微肠。何时见许兮,慰我彷惶?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于飞兮,使我沦亡。”(旦云)是弹得好也呵!其词衷,其意切,凄凄然如鹤唳天;故使妾闻之,不觉泪下。
[麻郎儿]这的是令他人耳听,诉自己情衷。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悲痛。
注:红娘定计,让张生用琴声对莺莺作试探。莺莺月下焚香,张生弹琴撼动芳心,作歌直抒衷情,莺莺为之感动,埋怨违约悔婚的“狠毒娘”,钟情一往情深的“志诚种”,决心以身相许。
[阅读提示]
1.[天净沙]、[调笑令]、[秃厮儿]三曲如何对琴声作艺术描绘?[秃厮儿]一曲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2.节选部分如何表现琴声、歌声对莺莺心理的作用?
[参考解说]
1.描绘:①用比喻手法写琴声,与白居易《琶琶行》写乐声有异曲同工之妙。②逐步展示莺莺对琴声中意境的理解。初时,莺莺不辨何处声响,怀疑是“宝髻玲珑”、“环佩叮冬”,又怀疑是风摇“铁马”、“金钩”敲窗。继而,莺莺为这种美妙声音触动,觉得如同寺庙撞钟、竹林鸣风、尺剪相碰、“滴响壶铜”。并听清琴声“近西厢”“在墙角东”。此时,莺莺已猜度到弹琴之人是张生。雄壮深幽高急低缓的琴声卒令崔、张情感融通。特点:[秃厮儿]一曲运用通感手法。以整场的排句将诉诸视觉的琴声转换成铁骑刀枪、落花流水、风清月朗、小窗儿女等视觉形象。
2.作用:一个是“断肠悲痛”“思不穷”;一个是“芳心自懂”“意已通”。悠扬美妙的琴声和词哀意切的歌声,成为沟通二人情感的媒介。
《崔莺莺夜听琴杂剧》(选曲)
[混江龙]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满庭芳]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下功夫将额颅十分挣,迟和疾擦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
注:[混江龙]一曲,莺莺唱。莺莺“自见了张生,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时当暮春时节,心中十分烦恼。[满庭芳]一曲,红娘唱。张生解普救寺之围后,老夫人令红娘招张生赴宴。张生以为老夫人将践约许亲,乃“打扮着等他,皂角也使过两个也,水也换了两桶也,乌纱帽擦得光挣挣的”。张生的迫不及待受到红娘的善意调侃。
[阅读提示]
1.试说明两段唱词刻画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2.试比较两支曲子不同的语言风格。
[参考解说]
1.[混江龙]一曲,莺莺大胆表露出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前六句写伤春,“落红”、“池塘”、飞蝶、燕子这些物象,引起莺莺年华易逝的感触。后四句写伤情,“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写崔、张情思绵绵却又如隔天涯,引起了莺莺的埋怨、怅恨。[满庭芳]一曲,活画出张生的“酸丁”模样。红娘送张生“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两个雅号,十分有趣。张生的“打扮”,“额颅”揩净,“擦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螫得人牙疼”,活生生写出了这位“酸丁”的酸态。同时也写出了红娘的俏皮性格。红娘是要玉成其事的,红娘对张生的奚落折射出张生迫不及待的心情,使这个“傻角”(红娘语)显得可笑又可爱。
2.[混江龙]一曲,典雅含蓄。“落红”句,寄寓着莺莺对妙龄易逝的感慨。翅沾飞絮的彩蝶、口衔香泥的燕子引发了莺莺的惜春情绪。“春心”则是莺莺渴望爱情的隐语。由于现实环境的制约,莺莺不可能与意中人自由交往,以致金粉香消精神消减。全曲借景言愁景真情切语句雅丽。[满庭芳]一曲,幽默风趣。红娘眼中的张生,酸傻与忠厚相连,呆气与痴情并存。红娘一方面热情地作“撮合山”,一方面又要对张生的痴呆予以嘲弄。红娘绘声绘色的唱曲,融宋元口语成分于曲词之中,具有“本色当行”特色。两段唱词的安排,与莺莺、红娘的身分、教养、个性完全吻合
《长亭送别》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
能力目标:鉴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曲词;欣赏崔莺莺的形象;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情感目标: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教学重点:
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多种修辞方法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难点:
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课时安排及教学设想:
拟用二课时。以诵读为基础,以文学鉴赏为纽带,带动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二、简介作者和《西厢记》剧情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
《西厢记》源于唐元稹《莺莺传》。写唐贞元中,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也借宿于此。一日,张生游佛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时蒲州有孙飞虎起兵作乱,乱军包围了普救寺,欲夺莺莺为押寨夫人。老夫人在危急之中许下诺言,谁能破贼解围,就将莺莺嫁给他为妻。张生自愿为之,请镇守潼关的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相救。杜确率兵至,平定了乱兵。解了普救寺之围。不料老夫人嫌张生是一白衣秀士,门不当户不对,便出尔反尔,只许张生与莺莺两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不能与莺莺成亲,害了相思,经莺莺侍女红娘从中帮助传递书简,两人背着老夫人私下幽会。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了,便把红娘叫来拷问。红娘反责老夫人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称此事若张扬出去,于崔家名声不利,不若答应两人的婚事。老夫人无奈,只得答应了张生与莺莺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
《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是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莺莺在长亭为他送别。这场送别戏共有十九支曲文,由莺莺主唱,既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也充分体现了王实甫剧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点。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简介曲学知识,难解字词参看课文注释或查词典)
《西厢记》是一部杂剧,以唱为主,由于古代的音乐没有音响资料流传,因此宫调的问题就成为曲学的难点。
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古代音乐有七声: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如《窦娥冤》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长亭送别》用正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说正宫的声情是“惆帐雄壮”。可见《长亭送别》这一折的音乐应是惆怅的、悲壮的。
曲牌,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比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等,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然属于一种宫调。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押韵,讲究对仗。
《西厢记》的曲词历来被人称道。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长亭送别》这一折又尤其突出。
旦:女角。 末:男角。 洁:和尚的别称。课文指长老。长亭:古代道路上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旅行休息用,常常是饯别的场所。
四、整体把握
《西厢记》突破了杂剧一本四折的形式,是五本21折的连本戏。《长亭送别》,共十九支曲文,按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个场面。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别张生时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
送别途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长亭饯别:【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篇】【满庭芳】
【快活三】【朝天子】
临别叮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
惜别目送:【一煞】【收尾】
在四个场面中莺莺的感情变化:痛→恨→怕→念。
五、赏析第一部分:“送别途中”(长亭路上、赶赴长亭)。
(一)赏析【端正好】
1、其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作用:借凄凉的暮秋景象写莺莺的离愁别恨。(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
长亭送别不是小别离(上)——《西厢记长亭送别》
话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与话剧雷雨的两节目串联词
(1)旧中国的雷雨令我们震撼。让我们走出雷雨,穿越时空,去聆听一曲爱情与自由的赞歌。(2)罗密欧与朱丽叶已经离我们远去。遥望十里长亭,崔莺莺与张生正向我们走来。
《西厢记长亭送别》
描写的情景?《长亭送别》表现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离愁别恨,反映“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的送别主题,情节并不复杂。整折戏崔莺莺主唱,由三个场面构成:长亭路上、筵席之中、分手之时。随着戏剧场面的转换,作者刻意安排了三幅风景画面,让一个个描绘秋景的组合意象融人了戏曲空间。读者欣赏优美的唱词,如同陪同剧中人在如画的风景中行进,进入了一种诗化的境界。下面的设计,淡化戏剧情节,突出对人物心理的把握、曲词意境的感悟和戏曲语言的欣赏。 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 人物心理 离愁别恨:经历艰难,始能结合,昨夜允婚,今日别离。 忧心忡忡:荒村雨露,野店风霜,无人扶持,最难调护。惴惴不安:异乡花草,再行栖迟,停妻再娶,忘情负义。埋怨不满:拆散鸳鸯,催逼上路,此情难诉,此恨谁知? 细腻刻画 直抒胸臆:如“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借景言情:如“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以景衬情:如“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妙用修辞:如运用典故、比喻、对偶、夸张等手法。(例略) 对离别情境的生动描写 1.曲词中描写秋景的组合意象 [端正好]长亭路上——斜晖霜林图:碧天白云、黄花堆积、秋风阵阵、北雁南飞 [脱布衫]筵席之中——黄叶衰草图:飒飒秋风、黄叶纷飞、袅袅烟气、野草零落 [一煞][收尾]分手之时古道烟霭图:青山IuZSQdzpR疏林、轻烟薄暮、夕阳古道、风啸马嘶 2.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示例: 暮秋时节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百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 一辆油壁香车从普救寺驶出,穿过疏林,驶向十里长亭。车上坐着相府千金崔莺莺和侍女红娘。傍晚清冷的阳光斜照在莺莺挂满泪痕的脸上,哀怨中透着几分娇媚。轻车左前侧,张生骑在马上,不紧不慢行着。秋风掀开车厢幕帘一角,红娘顺眼望去,恰见张生向车厢投过深情一瞥,面容凄惨双目噙泪。 一间破败的亭子孤零零坐落在山脚路旁。车马声惊动亭上栖鸦“噗噗”飞起。莺莺被红娘搀下车来,目睹此景,倒吸一口凉气。此处就是分手之地么?“开席吧!”老夫人冰冷的声音告诉莺莺:这是无法拒绝的现实。张生和莺莺对视一眼,纵有万语千言要讲,却又无从说起。看着南飞的大雁,莺莺在心里对张生说,托付深情的大雁,传来平安的消息吧1 3.运用想象,以“临行”为题,将[耍孩儿]一曲改写成话剧片断。示例: 莺莺 (举杯,神情惨恻)今日一别,且饮此杯!未知何日相见(泪落杯中),复为公于举筋? 张生 (接杯)小姐放心,此一去,定然争得功名,早日回归!(饮酒) [红娘见张生有自负之色,轻笑] 红娘 金榜题名,倒要小心招婿。 张生 (语塞)这……红娘是了解我的心迹的。(摔杯)有违情义,如同此杯! 莺莺 夫妇情投意合,如同并蒂莲花,胜过状元及第,何必千里奔波求取虚名?不管得官不得官,早早回来就是。 张生 (感动,流泪)小姐知我。(传来马嘶声)时辰不早,我得准备上路了。 莺莺 且慢。君行别无所赠,但有一物送君。(展帕,轻吟)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张生 (恭听,接帕端详)小姐不必多虑!谨庚一绝,以剖寸心。(吟诗)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红娘 (轻叹)劳燕分飞,一对苦命的人儿1 4.以“怅望”为题,将[一煞][收尾]两支曲子改写成现代诗歌,尽量用上曲中意象,从莺莺的视角表现离别之情。示例: 一骑绝尘去,山峦笼轻烟/转山坡,穿疏林,熟悉的身影依稀可见/道一声平安,道一声珍重,陪伴游于的是冷清清的斜阳/秋风掠过禾黍,飘来声声马嘶,马嘶声声叩击莺莺心田/劳燕分飞谁主使?离愁别恨苦难言/说什么功名仕途,只问何处归程何时归年/山程水泽情难忘,夕阳古道心相连/青山下,秋风里,离人泪,心自颠/那离愁呵,长如水,沉如铅/一辆车儿,如何载得起?如何拖向前?
这一折以景物描写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天然浑成,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端正好】一曲,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和【端正好】中的清晨景象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冷。“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是写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流露出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是写耳闻,进一层表现她的惆怅和眷恋。“无人语”不仅是写在寂寞的夕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而且是写莺莺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夕阳古道,原来还有窃窃私语,现在却归于一片寂静。这情景本来就够冷清凄凉了,偏偏这时候传来马的嘶鸣,它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莺莺本来就破碎的心。马鸣之处,正是张生所在之地!听到马的叫声而见不到骑马远去的亲人,莺莺的心情可想而知。“无声”和“有声”两相映衬,更加烘托出当时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这支曲子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一煞】与【端正好】两相辉映,并与【滚绣球】曲中“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互相照应;【收尾】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此外,本折中还有其他几处的景物点染。这就自始至终、相当完美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端正好】一曲,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和【端正好】中的清晨景象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冷。“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是写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流露出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是写耳闻,进一层表现她的惆怅和眷恋。“无人语”不仅是写在寂寞的夕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而且是写莺莺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夕阳古道,原来还有窃窃私语,现在却归于一片寂静。这情景本来就够冷清凄凉了,偏偏这时候传来马的嘶鸣,它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莺莺本来就破碎的心。马鸣之处,正是张生所在之地!听到马的叫声而见不到骑马远去的亲人,莺莺的心情可想而知。“无声”和“有声”两相映衬,更加烘托出当时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这支曲子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一煞】与【端正好】两相辉映,并与【滚绣球】曲中“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互相照应;【收尾】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此外,本折中还有其他几处的景物点染。这就自始至终、相当完美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男主角张生和女主角崔英英分别的情景
我们老师说滴~~~~~~~
我们老师说滴~~~~~~~
表现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离愁别恨
将《西厢记》中长亭送别时的某一段曲牌改编为现代诗歌。
一骑绝尘去,山峦笼轻烟/转山坡,穿疏林,熟悉的身影依稀可见/道一声平安,道一声珍重,陪伴游于的是冷清清的斜阳/秋风掠过禾黍,飘来声声马嘶,马嘶声声叩击莺莺心田/劳燕分飞谁主使?离愁别恨苦难言/说什么功名仕途,只问何处归程何时归年/山程水泽情难忘,夕阳古道心相连/青山下,秋风里,离人泪,心自颠/那离愁呵,长如水,沉如铅/一辆车儿,如何载得起?如何拖向前?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改编长亭送别成话剧。不少于12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163574.html
下一篇:桃树上能不能嫁接李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