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气的知识有哪些
关于24节气的知识有哪些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二十四节气
英文名称:twenty-four
solar
terms
定义1:根据视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反映我国一定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应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应用气象学(二级学科)
定义2: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反映我国一定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气候学(二级学科)
定义3:反映一年中自然现象和农事活动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应用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气候资源学(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二十四节气对应日期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二十四节气
春季
▪
立春
▪
雨水
▪
惊蛰
▪
春分
▪
清明
▪
谷雨
夏季
▪
立夏
▪
小满
▪
芒种
▪
夏至
▪
小暑
▪
大暑
秋季
▪
立秋
▪
处暑
▪
白露
▪
秋分
▪
寒露
▪
霜降
冬季
▪
立冬
▪
小雪
▪
大雪
▪
冬至
▪
小寒
▪
大寒
中文名称:二十四节气
英文名称:twenty-four
solar
terms
定义1:根据视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反映我国一定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应用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应用气象学(二级学科)
定义2: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反映我国一定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气候学(二级学科)
定义3:反映一年中自然现象和农事活动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应用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气候资源学(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
二十四节气对应日期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二十四节气
春季
▪
立春
▪
雨水
▪
惊蛰
▪
春分
▪
清明
▪
谷雨
夏季
▪
立夏
▪
小满
▪
芒种
▪
夏至
▪
小暑
▪
大暑
秋季
▪
立秋
▪
处暑
▪
白露
▪
秋分
▪
寒露
▪
霜降
冬季
▪
立冬
▪
小雪
▪
大雪
▪
冬至
▪
小寒
▪
大寒
关于春分节气的知识有哪些?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阳光光线春分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赤道,全球绝大部分地区昼夜几乎相等,而在北极点(北纬90)与南极点(南纬90)附近则可观测到“太阳整日在地平线上转圈”的特殊现象。春分后,阳光直射位置继续北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此时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
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2021年3月20日,太阳到达黄金零阳光直射在地球赤道上春分节气到来,春分秋分日夜平分。这一天中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都是12小时,另外,春风还意味着把春风评分为两部分。从气象学来说,春风真正意味着春天的来临,从3月20日到4月3日天的这15天中,我们用我们明亮的双眼去观察大自然,你会有许多惊喜。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
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并划分出二十四节气。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它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个节气,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一、二十四节气的分类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分为以下24种:
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中国人熟知的“节气歌”,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
二、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小常识
1.“立春”和“大寒”
分别为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一个气和最后一个节气。
2.每一个月份都有两个节气,
每隔十五天一个节气
3.春分和秋分
太阳直射赤道,
当天昼夜平分,
即当天有
12小时白昼12小时黑夜
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当天北半球达到一年中
白昼最长一天,
南半球达到
黑夜最长一天;
冬至这天则正好相反,
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当天北半球达到一年中
黑夜最长一天,
南半球达到
白昼最长一天
4.24节气说法始于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确立于秦汉。
5.最热的节气是大暑;
最冷的节气是大寒。

一、二十四节气的分类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分为以下24种:
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中国人熟知的“节气歌”,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
二、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小常识
1.“立春”和“大寒”
分别为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一个气和最后一个节气。
2.每一个月份都有两个节气,
每隔十五天一个节气
3.春分和秋分
太阳直射赤道,
当天昼夜平分,
即当天有
12小时白昼12小时黑夜
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当天北半球达到一年中
白昼最长一天,
南半球达到
黑夜最长一天;
冬至这天则正好相反,
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当天北半球达到一年中
黑夜最长一天,
南半球达到
白昼最长一天
4.24节气说法始于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确立于秦汉。
5.最热的节气是大暑;
最冷的节气是大寒。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有哪些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摄提),每一旋转周期始于立春、终于大寒。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精华。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
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
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关于24节气的知识
各个节气的典故和由来,怎么过等等知识24节气必须按照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真实位置而定,它其实是一个「时刻」,而非「一日」。传统中国历法为阴阳合历,制订的准则有利用太阳的运动(日、年与节气),也有月亮的运动(月)。在地球上观察,太阳每日会向东移动约1度,环绕一圈的时间称为「回归年」或「太阳年」,其运行轨迹称为「黄道」。由于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轴有23.5度的倾角,使得夏季正午时太阳仰角高度较高,冬季时较低,影响一年四季气温与季候。为了让先民们能得知寒暑气候变化而决定农事进展或作为生活起居的参考,古代历法学家于是规定:将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归年时间平分为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将二个中气等分称为节气,此为24节气的来源,而这种节气的制订法称为「平气法」。 然而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形。离太阳较近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较远时则较慢,对当时制订此历法的中原地区而言,某些节气无法反映出真实的气候状况。故自清代开始,另定以春分点为0度,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订为一个节气或中气,24节气因而为24个特定的时刻,而非特定的24天。此种节气制订法称为「定气法」。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 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立春: 春季开始,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表示万物开始有生气。
雨水: 春到人间,降雨开始增多,春雨绵绵。
惊蛰: 虫类冬眠或隐藏起来,伏著不动,叫做蛰。春雷响起,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虫类,将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 春季过了一半,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落於正西方,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古代曾称春分与秋分为昼夜分。
清明: 天气逐渐和暖,春暖花开,草木开始萌发茂盛,大地一片气清景明的现象。
谷雨: 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农夫刚完成春耕,田里的秧苗正需大量的雨水滋润,适时且足够的雨水才能使谷物成长茁壮。但此时的气候,却时晴时雨,时冷时热,最让人不易捉摸。
立夏: 夏季开始,此时已出现温暖的气候,万物迅速生长。
小满: 满指谷物籽粒饱满,稻谷和麦类等夏熟农作物行将结实,等待成熟,但尚未达到饱满的程度。
芒种: 有芒作物开始成熟,结实成穗,此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适当时节。
夏至: 炎热的夏天真正到来,此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受光最多,是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中午时太阳的仰角是一年里最高的,因此日影是一年中最短的,过了夏至日,白天渐渐变短,夜晚慢慢加长。
小暑: 暑是炎热之意,此时天气开始逐渐炎热,但是还没有热到极点,虽然夏至时北半球受阳光照射时间最长,由於太阳射来的热力必须先对地面和大气加温,才能把热储存於大气中,所以天气从夏至开始慢慢加热,经过小暑后,热度才会逐渐升高到极点。
大暑: 气候酷热到达高峰。
立秋: 秋季开始,气温将由热转凉,凉爽舒适的秋天就要来临。
处暑: 处是止的意思,表示夏天的暑气到此终止,但有时晴天的下午,炎热不亚於暑夏,可视为夏的回光返照。
白露: 天气已经转凉,夜晚时空气中所含的水汽,接触到地面上因辐射而迅速冷却的物体,於是部份凝结为水滴而附於地面的花草树叶上,这些透明晶莹的水珠,我们就称它为白露。
秋分: 秋季过了一半,同春分一样,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
寒露: 此时已届深秋,天气转冷,早晚所接触到的雾气和露水,感觉寒意沁心,而草木行将枯萎。
霜降: 天气渐寒,当地面的物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或以下,接触的水汽直接结霜附於其上。
立冬: 冬季开始,冬是终了,作物已收割贮藏,农事完成。
小雪: 气候寒冷,此时节空气中的水汽在温度冷至摄氏零度以下时,会凝成结晶状的固体由空中降下,称为降雪,不过降雪量不多且不大。
大雪: 天气更寒冷,大雪纷飞,地面积雪。GqNIDZKi
冬至: 严冬来临,此时阳光直射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受光最少,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中午时太阳的仰角是一年里最低的,日影是一年中最长的。
小寒: 天气相当寒冷,虽进入严冬但尚未到达最冷的时候。
大寒: 天气酷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立春: 春季开始,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表示万物开始有生气。
雨水: 春到人间,降雨开始增多,春雨绵绵。
惊蛰: 虫类冬眠或隐藏起来,伏著不动,叫做蛰。春雷响起,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虫类,将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 春季过了一半,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落於正西方,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古代曾称春分与秋分为昼夜分。
清明: 天气逐渐和暖,春暖花开,草木开始萌发茂盛,大地一片气清景明的现象。
谷雨: 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农夫刚完成春耕,田里的秧苗正需大量的雨水滋润,适时且足够的雨水才能使谷物成长茁壮。但此时的气候,却时晴时雨,时冷时热,最让人不易捉摸。
立夏: 夏季开始,此时已出现温暖的气候,万物迅速生长。
小满: 满指谷物籽粒饱满,稻谷和麦类等夏熟农作物行将结实,等待成熟,但尚未达到饱满的程度。
芒种: 有芒作物开始成熟,结实成穗,此时也是秋季作物播种的适当时节。
夏至: 炎热的夏天真正到来,此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受光最多,是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中午时太阳的仰角是一年里最高的,因此日影是一年中最短的,过了夏至日,白天渐渐变短,夜晚慢慢加长。
小暑: 暑是炎热之意,此时天气开始逐渐炎热,但是还没有热到极点,虽然夏至时北半球受阳光照射时间最长,由於太阳射来的热力必须先对地面和大气加温,才能把热储存於大气中,所以天气从夏至开始慢慢加热,经过小暑后,热度才会逐渐升高到极点。
大暑: 气候酷热到达高峰。
立秋: 秋季开始,气温将由热转凉,凉爽舒适的秋天就要来临。
处暑: 处是止的意思,表示夏天的暑气到此终止,但有时晴天的下午,炎热不亚於暑夏,可视为夏的回光返照。
白露: 天气已经转凉,夜晚时空气中所含的水汽,接触到地面上因辐射而迅速冷却的物体,於是部份凝结为水滴而附於地面的花草树叶上,这些透明晶莹的水珠,我们就称它为白露。
秋分: 秋季过了一半,同春分一样,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
寒露: 此时已届深秋,天气转冷,早晚所接触到的雾气和露水,感觉寒意沁心,而草木行将枯萎。
霜降: 天气渐寒,当地面的物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或以下,接触的水汽直接结霜附於其上。
立冬: 冬季开始,冬是终了,作物已收割贮藏,农事完成。
小雪: 气候寒冷,此时节空气中的水汽在温度冷至摄氏零度以下时,会凝成结晶状的固体由空中降下,称为降雪,不过降雪量不多且不大。
大雪: 天气更寒冷,大雪纷飞,地面积雪。GqNIDZKi
冬至: 严冬来临,此时阳光直射南回归线上,北半球受光最少,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中午时太阳的仰角是一年里最低的,日影是一年中最长的。
小寒: 天气相当寒冷,虽进入严冬但尚未到达最冷的时候。
大寒: 天气酷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quGqNIDZKiot;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http://www.rixia.cc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太多了,还是自己看看吧,这挺全的
http://www.bosocn.com/jieri/index.shtml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quGqNIDZKiot;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http://www.rixia.cc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太多了,还是自己看看吧,这挺全的
http://www.bosocn.com/jieri/index.shtml
立春: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我国部分地区过入了春耕季节。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清明: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
谷雨:斗指癸。太阳黄经为30。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北斗指向己。太阳黄经为75。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叫“霉雨”。
夏至:北斗指向乙。太阳黄经为90。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日。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
立秋: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处暑:斗指戊。GqNIDZKi太阳黄经为150。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白露: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
秋分: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依我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但在天文学上规定,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寒露: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斗指乾。太阳黄经为225。习惯上,我国人民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立冬一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我国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小雪:斗指己。太阳黄经为240。气温下降,日夏养花网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大雪:斗指癸。太阳黄经为255。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70。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小寒: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斗指丑,太阳黄经为300。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谚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完成了一个循环。
雨水:斗指壬。太阳黄经为330。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我国部分地区过入了春耕季节。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春分: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清明: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
谷雨:斗指癸。太阳黄经为30。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北斗指向己。太阳黄经为75。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叫“霉雨”。
夏至:北斗指向乙。太阳黄经为90。太阳在黄经90“夏至点”时,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行到最北的一日。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
立秋: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处暑:斗指戊。GqNIDZKi太阳黄经为150。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白露: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65。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
秋分:斗指已。太阳黄经为180。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依我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但在天文学上规定,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寒露:斗指甲。太阳黄经为195。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斗指乾。太阳黄经为225。习惯上,我国人民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立冬一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我国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小雪:斗指己。太阳黄经为240。气温下降,日夏养花网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大雪:斗指癸。太阳黄经为255。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
冬至: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70。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小寒: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斗指丑,太阳黄经为300。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谚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完成了一个循环。
处暑是什么意思,关于24节气你知道多少呢?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关于节气的知识有哪些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159368.html
上一篇:碧玉怎么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