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国家的一级保护植物有什么是适应不了陆生环境而灭绝的?

2021-08-02 01:58:54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38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类,数目那种濒临灭绝?

急急急!!!!!!!!!!
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大全
食肉目 大熊猫科
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
英文名:Ciant panda
分布于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中国特有种,野生数量不足1000
只,人工饲养下约100只。
大熊猫(又名大猫熊)栖居于海泼20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独 居,昼夜均有活动和休息,无定居。视、听觉较差,嗅觉尚好,体态笨 拙,善攀爬,会游泳。以竹叶、竹笋、竹杆等为食,偶食小动物、鸟卵。繁殖期春季,孕期80-160天,每产1-2仔,5-7岁性成熟,寿命25- 30年。北京动物园1955年开始饲养展出,1963年繁殖成功,1978年人工 授予精繁殖成功,1993年全人工哺育成功,1999年人工辅助母兽哺育双 仔成功。
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熊猴
别名蓉猴、山地猕猴、阿萨姆猴,属于猴科(Macaca assamensis)。
熊猴个体略大于猕猴,雄性体重8-15千克,体长55-65厘米;雌性较小,体重5~9千克,体长42
-62厘米。其憨态可搁,体胖如熊,性情粗暴,故名熊猴。与一般灵长类不同,熊猴的皮下脂肪
较多,抗寒能力也比其他猴类要强。体毛蓬松棕黄色,面部呈肉红色。与猕猴相比,其头大、
面长、吻部突出。头顶具“发旋”,从中间向四周发散,头、颈毛发为淡黄色,体毛稍具光泽,臀部周围多毛。尾下垂,其长近体长的一半,毛稀呈褐色。
栖息于热带、亚热带高山森林。 为昼行性动物,杂食,多以20-30只结群。 啼声有如犬吠且略带哑声,性情不似猕猴活跃,但遇险逃遁的速度十分迅捷。
产于云南、广西、西藏、贵州等地。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台湾猴
别名黑肢猴、岩栖猕猴,属于猴科,学名为 Macaca cyclopis。
台湾猴体型与猕猴相似,雄性体长44-54厘米,雌性体长36-45厘米,雄性成体明显大于雌性个体,尾长为体长的三分之二。体毛多为蓝灰石板色或灰褐色,面部呈肉红色。额部裸露无毛,
颜色灰黄,头部圆且具厚毛, 两颊密生浓须,顶毛向后披,手足均为黑色,故又名黑肢猴。
尾基部为橄榄色,其端部为灰色,尾中部具明显的黑色条纹。
台湾猴为中国特有种,栖息于岩壁和山林之中,为半地栖动物,取食各种野果、树叶、昆虫,有时也盗食农家的谷物和瓜果。多结成一雄多雌的家族群,以一体魄强壮的成年雄性作为首领。每胎产 1仔。寿命可达20岁。
产于台湾省的南部和中部。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豚尾猴
别名平顶猴,属于猴科,学名为 Macaca nemestrina。
豚尾猴体长54~62厘米,尾长不及身长的四分之一。通体浅黄褐色,头顶毛短,辐射排列成一棕褐色平顶区,似帽状;尾上的毛大部分短而稀,形似猪尾。脸侧及颞需的毛斜向后方生长,耳周的毛侧向前生长,彼此相连似一围带。分布于西藏的豚尾猴,上体颜色较深,脸部橙黄色,体背至尾端黑褐色,颈和头后为赤黑色;头顶黑色,两侧土黄色染赤色;腹面黄白或灰白。
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或海拔较低的针叶林内,营树栖生活,喜群居,以植物果实为食,也捕食昆虫和小鸟。
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和西藏的东南部。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紫貂
别名貂、貂鼠、赤貂、黑貂、大叶子,属于鼬科,学名为 Martes zibellina。
紫貂体躯细长,四肢短健,体型似黄鼬而稍大,体长40厘米左右,尾长12厘米左右,体重0.5~1.0千克。雄性一般比雌性大;具5趾。爪尖利弯曲。耳大直立,略呈三角形。尾毛蓬松。体色黑褐,稍掺有白色针毛;头部淡灰褐色,耳缘污白色,具黄色或黄白色喉斑;胸部有棕褐色毛,腹部色淡。
紫貂生活在气候寒冷的亚寒带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多在树洞中或石堆上筑巢。除交配期外,多独居;其视、听敏锐,行动快捷,一受惊扰,瞬间便消失在树林中。多在夜间到地面或雪下取食,食物短缺时,白天也出来猎食,以小型鼠类、鸟类、松子、野果、鸟卵等为食,活动范围在
5~10平方公里之内。每年4~5月份为发情期,妊娠期9~10个月,每胎2~4仔,3岁后达到性成熟,主要天敌是黄喉貂和猛禽。
紫貂的冬毛皮以绒毛细密丰厚,皮板富弹性,颜色滑润为毛皮上品。
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及新疆。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貂熊
别名狼灌、飞熊、月熊,属于鼬科,学名为 Gulo gulo。
貂熊外形介于熊与貂之间,体长80~100厘米,体重8~14千克,尾长18厘米左右。头大耳小,背部弯曲,四肢短健,弯而长的爪不能伸缩,尾毛蓬松。身体两侧有一浅棕色横带,从肩部开始至尾基汇合,状似“月牙”,故有“月熊”之称。
貂熊为寒温带动物,除繁殖期外,多单独活动,活动范围广,溪流、河谷、林带以上的冻土及裸岩都有它的足迹。无固定巢穴,洞穴多有两个出口,便于遇险逃遁。属夜行性动物。貂熊生性机警,行动隐蔽,善游泳、攀爬,可在密林中自由跳窜,故又名之为“飞熊”。在自然界中几乎无天敌,肛门附近有发达的臭腺,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利用尿液保存食物是其适应环境的独特方式之一。食胜杂,包括有蹄类、啮齿类、鸟类及林木浆果等。有半冬眠的习惯。繁殖时筑巢于树洞、悬崖、石缝中,或占据其他小动物巢穴。每年10~11月份发情,以吼声吸引异性,翌年2~4月份繁殖,每胎1~5仔。
貂熊数量很少,现已处于濒危状况,应加以严格保护。
产于黑龙江与内蒙古的大兴安岭,新疆部分地区。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蜂猴
别名懒猴、风猴,属懒猴科,学名为 Nycticebus coucang。
蜂猴体型较小而行动迟缓,是较低等的猴类,体长32-35厘米。两只小耳朵隐藏于毛茸茸的圆脑袋中;眼圆而大。四肢短粗而等长,第二个脚趾还保留着钩爪,尾短而隐于毛丛中。体背棕灰色或橙黄色,正中有一棕褐色脊纹自顶部延伸至尾基部,腹面棕色,眼、耳均有黑褐色环斑。
蜂猴栖于热带雨林及亚热带季雨林中,完全在树上生活,极少下地,喜独自活动。行动特别缓慢,只有在受到攻击时,才有所加快,故又名“懒猴”。白天蜷成球状隐蔽在大树洞中或在枝
桠上歇息,夜晚出来觅食,以植物的果实为食,也捕食昆虫、小鸟及鸟卵。一年四季均能交配,怀孕期5-6个月,多在冬季产仔,每胎1仔。
分布于云南和广西南部。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雪豹
别名 草豹、艾叶豹、荷叶豹
学名 Panthera uncia
英文名 snow leopard
猫科 Felidae
分布 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四川和内蒙古等省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雪豹体型与豹相似,体重50千克左右,体长1-1.3米,尾长近1米。体色较淡,全身呈灰白色,毛长密而柔软,布有不规则的黑环或黑斑。其头部较小,前额隆起,鬓毛粗硬且长,黑白两色相间。尾粗而长,具有蓬松浓密的毛。四肢粗短强壮,前足较后足更为发达。
雪豹属于高山性动物,终年栖息雪线附近,为栖居海拔最高的猫科动物之一。主要生境为高山裸岩、高山草甸及高山灌丛等三种类型。雪豹昼伏夜出,每日清晨及黄昏为捕食、活动的高峰。捕食以猫科动物特有的伏击式猎杀为主,辅以短距离快速追杀。捕食各种野羊,或以旱獭充饥。有时也袭击牦牛群、咬倒掉队的牛犊。有相对固定居住地点,育幼期多利用天然洞穴。每年1-3月份发情,5-7月份产仔,每胎2-4仔,3岁达到性成熟。

熊狸 Arctictis binturong
英名 Binturong
物种信息:形似小熊,体重8-13kg,体长700-800mm。尾长接近等于体长,尾末端具缠绕性,能缠住树枝支撑身体觅食。毛被长而稀疏,粗糙而蓬松。绒毛长而呈波浪状。足垫大,几乎覆盖整个足底。耳背的毛较长,约50mm,明显超过耳尖形成长而尖的黑色簇毛。耳缘的毛较短,白色。通体黑褐色,毛尖染棕黄或棕灰色。尾色与背色相似。主要栖于亚洲南部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海拔高度一般不超过800m,系典型的热带树栖灵猫类,多在高大浓密的树上活动。夜行性动物,有时亦在上午活动。曾发现它们与灰叶猴和白颊长臂猿一起活动和觅食。熊狸主要采食植物的花果,特别喜食多种榕树的果实。每年2-3月发情交配,孕期2-3个月,一般5月中下旬产仔。一胎2-4仔,以2仔居多。幼体2岁性可成熟。在我国分布于云南西部的盈江、西南部的沧源、南部的西双版纳、东南部的河口;广西西南部的龙陵、靖西以及东北部的瑶山。国外见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萨姆)、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云南亚种(A.b albifrons F.Cuvier,1822)云南南部、缅甸北部、泰、马、印尼、印支、尼泊尔、不丹。濒危信息:⒈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

云豹
属于猫科,学名为 Neofelis nebulosa
在我国也被称为龟纹豹、荷叶豹、柳叶豹、樟豹。过去它们曾遍布亚洲,如今却由于人类贪图它们的美丽毛皮和豹骨而陷入濒危绝境
云豹体形中等,身长75-110cm,还有一条和身子差不多长的长尾巴,它们的四肢粗短,属于矮壮型身材。云豹的两颊各有2条明显的黑色横纹,从头顶到肩部还有几条黑色纵纹。不过最突出的还是它们的犬齿。从犬齿和头部的比例来看,云豹的犬齿对于猫科动物来说是最长的。这可能是相较现存的其他猫科动物而言,它们和生活在1万年前冰河时期的剑齿虎血缘最近有关。云豹的体色主要有淡黄褐色、银灰色,身体两侧有好几个深色的大块云状斑纹,斑块周边为黑色,靠后的黑色较粗,中心为暗黄色,有的里面还会点缀着一些小黑斑。它们腹部和四肢内侧的颜色为黄白色,配有圆形黑色斑点。它们尾巴上的斑纹也样式不一,有环绕着如身体斑纹类似的大斑块的,也有环绕着不完整的黑环的或者黑斑的。
云豹是极为害羞的动物,它们总是悄然来去,因此人们对野生云豹的习性甚至数量都不十分了解
云豹大约在2岁性成熟。交配期在圈养情况下大部分是在每年的冬春。经过86-93天的孕期,母豹会生下1-5个孩子。宝宝长到10个月即可独立。母豹每年都可能做一次妈妈。云豹寿命大概有11年,圈养情况下约能活17年。
对云豹威胁最大的还是人类活动。对栖息地的持续破坏、对毛皮和豹骨的猎取以及对赖以生存的食物的狩猎都是使云豹数量直线下降的重要原因(这也造成了台湾独有的云豹亚种走向灭绝)。鉴于境况的危急,云豹已被CITES列为附录I,而我国也将云豹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


别名金钱豹、豹子、文豹,属于猫科,学名为 Panthera pardus。
体型与虎相似,但较小,为大中型食肉兽类。体重50千克左右,体长在1米以上,尾长超过体长之半。头圆、耳短、四肢强健有力,爪锐利伸缩性强。豹全身颜色鲜亮,毛色棕黄,遍布黑色斑点和环纹,形成古钱状斑纹,故称之为“金钱豹”。其背部颜色较深,腹部为乳白色。
豹栖息环境多种多样,从低山、丘陵至高山森林、灌丛均有分布,具有隐蔽性强的固定巢穴。豹的体能极强,视觉和嗅觉灵敏异常,性情机警,既会游泳,又善于爬树,成为食性广泛、胆大凶猛的食肉类。繁殖时争雌行为激烈,3~4月份发情交配,6~7月份产仔,每胎2~3仔,幼豹于当年秋季就离开母豹,独立生活。
产于广东山地森林地区。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虎 -tiger(突然想起了德国的虎式,豹式坦克~那个猛阿)
属于兽纲食肉目猫科豹亚科豹属。
体大头圆,四肢粗大,体魄强健。通体毛色橘黄,有横列的黑色条纹;腹白色,黑纹明显;尾部黑纹横列,尾尖黑色。
生活于山地森林,多夜间单独活动。行动敏捷,善于游泳。以部分草食性动物为食。我国有几个亚种,分别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华南部分地区及云南。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暨豚
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学名为 Lipotes vexillifer。
白暨豚是一种类似海豚而生活于江湖中的淡水哺乳动物,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眼小而退化;声纳系统特别灵敏,能在水中探测和识别物体。背鳍呈钝三角形,鳍肢与尾鳍均向水平方向平展。体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新生幼兽的体色比成体深。雌体腹部生殖裂两侧各有一个乳裂,雄体肛门前方有一个盲状小孔。截至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雌性个体长253厘米,重237千克;最大雄性个体长216厘米,重125千克。
白暨豚生活于长江中下游附近多沙洲、边滩并有大、小支流与干流相连的地段。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以鱼类为食。白暨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
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金丝猴所有种
川金丝猴
属于兽纲灵长目猴科。
嘴部突出,鼻孔斜向上翘,故也称仰鼻猴。脸部天蓝色,颈背至尾基部在浅灰褐色被毛中夹有金黄色长毛,全身毛色艳丽。
栖息在海拔2000—3000米之间针阔混交林带,群居。以野果,嫩枝芽、树叶等为食。
仅分布于中国四川、甘肃、陕西及湖北神农架山区。
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级珍稀物种。
脊索动物门->哺乳纲
大熊猫 熊猴 台湾猴 豚尾猴 紫貂 貂熊 蜂猴所有种
雪豹 熊狸 云豹 豹 虎 白暨豚 金丝猴所有种
儒艮 野骆驼 野马 亚洲象 黑麂 梅花鹿 叶猴所有种
麋鹿 豚鹿 鼷鹿 白唇鹿 坡鹿 蒙古野驴 中华白海豚
北山羊 河狸 塔尔羊 野牛 野牦牛 西藏野驴 台湾鬣羚
马来熊 藏羚 扭角羚 赤斑羚 普氏原羚 高鼻羚羊

脊索动物门->鸟纲
白鹳 黑鹳 朱鹮 金雕 白肩雕 短尾信天翁 白腹军舰鸟
白尾海雕 虎头海雕 玉带海雕 拟兀鹫 胡兀鹫 海南山鹧鸪 中华秋沙鸭
细嘴松鸡 斑尾榛鸡 雉鹑 黑头角雉 红胸角雉 四川山鹧鸪 虹雉所有种
灰腹角雉 黄腹角雉 褐马鸡 蓝鹇 黑长尾雉 黑颈长尾雉 白颈长尾雉
孔雀雉 绿孔雀 黑颈鹤 白头鹤 丹顶鹤 赤颈鹤 鸨所有种
白鹤 遗鸥

脊索动物门->爬行纲
四爪陆龟 鼋 鳄蜥 巨蜥 蟒 扬子鳄

脊索动物门->鱼纲
松江鲈鱼 新疆大头鱼 中华鲟 白鲟

半索动物门->肠鳃纲
黄岛长吻虫 多鳃孔舌形虫

软体动物门->瓣鳃纲
库氏砗磲

软体动物门->头足纲
鹦鹉螺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中华蛩蠊 金斑喙凤蝶

腔肠动物门->珊瑚纲
红珊瑚
全世界有794多种野生动物由于缺少应有的环境保护而濒临灭绝
76科300余种植物濒临灭绝
以上资料只是人类目前所知,不知道还有多少不知名的物种正在消失。

你是否知道地球上动物种类正在急剧减少,一个接一个,一种接一种都消失了.地球上的生物原本自然形成食物链而互相依存.有人问如果这世界上只剩下人类,人类还能支撑多久?请看令人忧心的近年动物灭绝记载:渡渡鸟(印度,1781),蓝马羚(南非,1799),马里恩象龟(舌塞尔,1800),大海雀(大西洋,1844),欧洲野马(欧洲,1876),斑驴(亚洲,1883),白臀叶猴(中国,1893),旅鸽(北美,1914),佛罗里达猴(北美,1917),卡罗莱那鹦鹉(北美,1918),中国犀牛(中国,1922),高加索野牛(欧洲,1925),巴厘虎(印尼,1937),红鸭(印度,1942),普氏野马(中国,1947),袋狼(澳洲,1948),冠麻鸭(亚洲,1964),爪哇虎(印尼,1972)……也有材料谈到我国频临灭绝的动物如:糜鹿(全世界3*!000头),华南虎(50头),雪豹(1*!000~2*!000头),扬子鳄(1*!500只),白暨豚(100只),大熊猫(1*!000只),黑犀牛(3*!500头)指猴(9只),绒毛蛛猴(100只),滇金丝猴(1*!000只),野金丝猴(700只),白眉长臂猴(70只).
1 动物有益于人类
地球上人类起源与动物起源在茫茫历史长河中时间相隔不算太长.人类形成后依赖林果渔猎以生存和进化.后来发展了农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和畜牧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生产上去了,有剩余价值可以剥削,于是原始社会进步到奴隶社会.
人类和动物的关系非常密切也非常复杂.人和动物在地球食物链中互争口粮又互相依存,接触频繁.一般按人类需要分其为6类:
1.1 食品动物(Food Animals) 供应人类丰富营养来源的肉、乳、禽、蛋、鱼等.
1.2 役用动物(Labor Animals) 马、驴、骡、骆驼等.骑、驮、拉,被誉为"不要能源”的动力,有战略意义.
1.3 经济动物(Economic Animals) 生产羊毛、裘皮、皮革等.如绵羊、长毛兔、海狸鼠、黄鼬、蓝狐等.
1.4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 以科学实验为目的、定向培育出的特种动物,有严格遗传学和生物学要求,目前以小鼠、大鼠、豚鼠、仓鼠为代表.
1.5 医用动物(Medical Animals) 生物制品原料如血清马、鸡胚等;检测工具如家兔;中药原料如鹿(茸)、熊(胆)、牛(黄)、马(宝)、虎(骨)等.
1.6 观赏动物(宠物,Pet) 猫、狗、鹦鹉、金丝雀、金鱼等.动物园、马戏团动物皆属之.
2 动物对人类也有有害一面
动物约有200种传染病、80种寄生虫病,其中半数可以感染给人.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把这类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定名为Zoonoses,原意是"动物源性病”,其后WHO/FAO联合专家委员会又把它界定为"在人类与脊椎动物之间可以自由传播的疾病”.

频临动物的 社会调查报告

全球近800种动物将绝种:多少生命可以重来
http://news.sohu.com/20051218/n241010902.shtml

全球动物保护组织公布794个物种濒临灭绝

由多个保护动物组织所组成的“零灭绝联盟”(AllianceforZeroEx鄄tinction)近日公布了一份“濒危物种”报告,指出位于全球595个地点的近800种动物即将绝种,当中包括中国的扬子鳄、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狐猴和美国象牙喙啄木鸟,而素有“生态晴雨表”之称的两栖动物占了其中的1/3.有专家指出,如果再不施以援手,我们将要与这些动物彻底“说再见”。

12月12日,两只鹤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寒冬里翱翔。这个世界的美好有很多就是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赋予我们的,因此保护濒危动物是我们对自然界应尽的责任。

“零灭绝联盟”的使命

虽然生物灭绝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目前人为造成的生物灭绝率是自然灭绝的100倍。近代灭绝的物种大部分都生活在孤岛上,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物种大量入侵,但是现在所发现的大部分濒危动物都生活在山区或地势低平的地带。

“零灭绝联盟”是由13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发起的,包括伦敦动物学会、保护国际、美国鸟类保护协会等。

目的是为了确认并且保护物种生存的地点,进而挽救濒危物种。这些地点都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的濒危物种最后栖息地。由于并没有对地球上所有的物种进行仔细研究,因此这794个物种只包括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松柏目植物和一些爬行动物。

该组织将全球分为七大块,每一块都有不少的濒危动物“热点”地区。所谓“热点”的选择遵循三个原则:首先,这些地点一定要包含至少一个“濒临灭绝”或是“严重濒临灭绝”的物种。第二,这些地点在“濒临灭绝”或是“严重濒临灭绝”的动物生存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比如有一定数量的物种生活于此地,或者在这里度过哺乳期或是冬眠期。

最后,这些地带都是相对于周边地区具有独立性的地方,必须与周边的地带有可定义的界限。界限之内的各个生物种群生活环境相近,而与周边地带的物种不甚相同。

在列出的这595个地点中,只有1/3受到法律保护,其他地方都被人类居住地所环绕,而且人口密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该研究的作者表示,保护这些地点是保护动物不灭绝的关键。

在这份濒危物种的名单上,墨西哥位列榜首,有63个濒危物种地点,其次是哥伦比亚、巴西和秘鲁。

在“零灭绝联盟”列出的名单中,拉美的濒危物种地点比其他地区高的原因,一个是该地区本身物种极具多样性,再有就是近年来动物生存的环境破坏严重。美国在该榜单中位列第八。

国际鸟类组织全球动物种类计划主任布查特指出:“我们必须保护这批频临绝种的动物,我们不能估计这些动物还能存活多久,但若不加紧行动,它们将于几十年间自动消失。”该报告的主要作者泰勒里基茨也表示,虽然生物灭绝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目前人类造成的生物灭绝率是自然灭绝的100倍。在近代,虽然一些分布在北美、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或其他地区的所谓的“巨型动物”的消亡也有部分人类的原因,特别是捕猎和点火烧地,但是大部分灭绝的物种都生活在孤岛上,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物种的大量入侵,如田鼠等。但是现在所发现的大部分濒危地点和动物都是在山区和地势低平的地带。

泰勒里基茨表示:“我们要知道事情的紧迫性在于,如果我们不尽快采取行动,这些物种就会变成明天的渡渡鸟。不过目前的好消息就是我们仍然有时间来拯救这些动物。”(注:渡渡鸟毛色美丽,曾经是毛里求斯的国鸟,但是欧洲殖民者来到毛里求斯后,开始对大片森林进行砍伐和对肉味细嫩鲜美的渡渡鸟进行大肆猎杀,终于导致渡渡鸟于1690年前后灭绝。)

“生态晴雨表”日渐衰微

也许有的人认为两栖动物模样丑陋,除了会抓一些昆虫以外没什么本事,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它们真的在地球上消失了,人类也不会好过。两栖动物是自然界最优秀的环境监测器,它们这种灾难性的剧减也就预示着地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退化。

报告指出的“濒危动物”名单上水陆两栖动物占51%,有408种。

这些形状各异,爬来爬去的动物,包括青蛙、蟾蝓、火蜥蜴和蚓螈,处境异常危险。两栖动物被普遍认为是“矿井中的高频噪音”,它们具有浸透性的皮肤非常敏感,也就成了环境恶化的特别预警器。以美国为基地的保护国际(CI)的主席拉塞尔表示,两栖动物是自然界最优秀的环境监测器,它们这种灾难性的剧减也就预示着地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退化。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两栖动物的数量开始锐减,到了1980年已有129个物种灭绝。2005年初,一份全球两栖动物调查报告“全球两栖动物评估”显示,目前所知的全球5743种两栖动物有32%都处于濒危境地。但是科学家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导致两栖动物如此剧烈的下降,目前主要的理论就是栖息地减少。

由于人类肆意砍伐森林、污染水源和破坏湿地,两栖动物渐渐失去了立足之地。例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活着一种大型陆生蝾螈,因为身上有淡绿色条纹而得名“虎纹火蛇”。但据美国联邦官员估计,由于城市化和农业开发,这种蝾螈迄今已失去了75%的栖息地。再有就是人类为饱口福或用作药物而大量捕食。另外据报道说,两栖动物还遭到一种名为壶菌的真菌的威胁。这种致命的真菌攻击两栖动物皮肤,使两栖动物体内水分代谢紊乱,导致大量死亡。

两栖动物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晴雨表”。当它们大量死去之时,科学家会考虑,接下来灭亡的会是什么,动物还是植物?根据“零灭绝组织”的调查,接下来的是鸟类(217种)和哺乳动物(131种)。

“零灭绝联盟”的秘书迈克帕尔表示:“虽然保护这些地点和物种本身非常重要,但是还意味着更多的东西。”帕尔说:“如果不切实保护的话,未来地球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就会遭到破坏,每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生态旅游经济也无以为继,还有那些无法用金钱估量的洁净水源。我们有责任这么做。”

马达加斯加狐猴的厄运

阳光穿过弥漫在森林中轻纱一般的薄雾,太阳映衬着一片娇艳的蓝天,一群群狐猴快乐地在林间嬉闹着。在非洲马达加斯加生活的狐猴中,尤以大狐猴体形最大、嗓音最好。“流畅的音符、和谐的旋律,就像声音留下的优美划痕。”作家大卫奎门这样描述大狐猴的叫声。然而,这样美好的声音我们也许很快就再也听不到了。

马达加斯加一直以其不同寻常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这里是灵长类动物狐猴的故乡;还有颜色漂亮的蜥蜴、壁虎或是变色龙;全身多刺的马岛猬;还有神秘的猫科动物缟狸,它们都是马达加斯加的原始主人。“马达加斯加确实是自然主义者们的一块天赐宝地。”自然主义者约瑟夫非利伯特柯默森在1771年写道,“造物主似乎有意将那里占为自己的私有领地,而且布置得应有尽有。”在人类踏足这个岛屿之前,也就是大约2000年前已经有大批的动植物在这个岛上繁衍生息了。马岛的狐猴总喜欢在岛上到处闲逛,而巨型的龟,体形庞大的象鸟(大概有3米高,重达500千克,它们下的蛋如果做成煎蛋,可以喂饱150个人,已经灭绝)也在岛上为所欲为,但是所有这些这一切在人类到来之后都改变了,很多物种都渐渐走向灭绝。

两千年前,自从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人到达了马达加斯加,共有15种狐猴遭到伤害,最终消失。科学家在灭绝的狐猴头上发现了“大量屠宰的证据”。马萨诸塞大学人类学家文图拉皮雷兹表示,他所在的科研小组发现了用利器切削和斩剁的痕迹,如剥皮、脱落关节和切片等。

皮雷兹说:“我们认真的检查了这些切削的痕迹后,更加验证了这里曾经屠宰这种动物,这是毫无疑问的。”直到今天,对狐猴的捕杀仍然没有结束。虽然从1964年开始,捕杀狐猴和将其作为宠物就被认定为违法,但捕杀狐猴仍然屡禁不绝。而且由于马达加斯加没有毒蛇、鹿或羚羊,也罕见较大的食肉动物,所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狐猴的机敏性慢慢衰退,更加容易成为人类的目标。

目前,马达加斯加的狐猴总数估计大约在1000只至1万只,但是所有的科学研究结果都表明,狐猴的生存前景异常严峻。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以东140公里处,是阿纳拉马扎卓保护区所在地。阿纳拉马扎卓是狐猴栖息的一座孤立的小岛,也是狐猴的最后一处避难所。

但是相对于其丰富的生物资源来说,马达加斯加岛仍然是贫穷的,很多孤注一掷的村民一拨儿又一拨儿地劈荆斩棘,毁林开路。狐猴们的这片避难地正在受到侵犯。由于当地政府允许当地人使用部分保护区,因此人们更加肆无忌惮地伐木、种地。于是,往往在大白天就能看见,栖息在树上的狐猴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惊扰它们的不速之客。

对于狐猴而言,最后的生态机会也许就只能指望那些远道而来的旅游者能捐资或留下来帮助它们了。但是,这一切显然也不是万能的。如果这些树林有朝一日都被砍伐一空,不难想像狐猴也将最终离我们而去,永远消失。

“上帝之鸟”在人间“复活”

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显示,到2100年,至少有1200种鸟将消失,而这仅仅是一种保守的估计。尽管自1500年以来,仅1.3%的鸟类灭绝。但同时期,全球单个鸟的数目估计有20%到25%的减少。

象牙喙啄木鸟因为长着一只象牙般的大嘴而得名,是全世界体形最大的啄木鸟之一,体长有50厘米,录像带中的啄木鸟两翼伸开时长90厘米。它们身披黑白相间的亮丽羽毛,翼有白色斑点,雄性啄木鸟的冠部呈现鲜亮的红色。因为太漂亮了,几乎每个人在看到它们的时候都禁不住说一句“上帝啊,多美丽的鸟”,所以爱鸟者也把象牙喙啄木鸟称作“上帝鸟”。

象牙喙啄木鸟曾广泛分布在美国西南部的密林深处,是美国的专有物种。然而到了19世纪80年代,人类工业文明的铁蹄踏向了大自然,湿地、森林差不多全被农庄、城镇以及次生林所取代。在栖息地被夺走后,象牙喙啄木鸟的数量直线滑落。人类与象牙喙啄木鸟最后一次可以证实的相遇发生在1944年的路易斯安那州。在那之后,就只剩下人们“惊鸿一瞥”的传闻,后来渐渐地连这种传闻都消失了。

2004年2月11日,观鸟者吉恩斯帕林乘坐独木舟旅行,在阿肯色州东部的怀特河沿岸看到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鸟类。斯帕林记录下了这种大鸟的外貌特征,回去一查对,发现竟然是已经销声匿迹60年的象牙喙啄木鸟。消息公布后,引起了生物学界的普遍震惊。

一星期后,康奈尔实验室的蒂姆加拉格尔和奥克伍德大学的鲍比哈里森找到了斯帕林。在斯帕林的带领下,两位鸟类学家开始了寻找象牙喙啄木鸟的旅程。接下来,有30多名鸟类学家分成几个研究小组,展开行动,希望再次发现象牙喙啄木鸟。30多名鸟类学家在历时7000小时的搜索中,已经15次发现了象牙喙啄木鸟的踪迹,并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和录像。

经过各国多位专家的审定,确定象牙喙啄木鸟还活在地球上。于是,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向政府申请了保护资金,用于保护象牙喙啄木鸟的栖息地,并用于该鸟类的繁育研究。纽约康奈尔鸟类学实验室及大自然保护协会的专家为了保护啄木鸟保护区的栖息地,将消息保密了一年多,不让外界知道。最近,保护区和观鸟区已经建成,繁育研究已经起步。为了让市民更好地保护这种罕见的鸟类,也为了吸引更多的民间保护资金,专家们才决定向外部公开消息。

得到消息之后,美国内政部部长盖尔诺顿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项名为“希望走廊”的保护计划。诺顿说:“我们在这里宣布启动一个多部门参加、价值千万美元、耗时数年的保护计划,为这种珍稀鸟类的继续生存提供希望。

在我的记忆中,这还是第一次重新发现已经被认为灭绝的动物。这是自然界给我们的第二次机会。“鸟类的减少可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后果。例如,1997年,世界上3.5万至5万个狂犬病死亡中,印度占了3万名,因为印度秃鹫数量减少后,野狗和老鼠的数量发生爆炸性增长。事实上,还有不少鸟类的消失造成的可怕后果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些专家评论说,象牙喙啄木鸟的重现和加强保护将成为生态保护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人类觅食造成生物灭绝?

所以,虽然从长远来说,气候变化会导致生物的灭绝,但是“零灭绝联盟”所列出的生物面临着更多的眼前威胁,包括人类对食物的渴望。我们还不清楚将来的技术是否能够减弱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但是除非我们马上行动,否则这些濒危生物将不会围绕在人类身边,而且为我们造福。

“零灭绝联盟”列出的上百种濒危动物,都遭遇着这样那样的生存厄运。扬子鳄、马达加斯加狐猴和象牙喙啄木鸟只是其中的代表而已。这些濒危动物能够很好的存活下去吗?也许这个问题谁也无法明确回答,但是出于保护的目的,有一些错误观念一定要澄清。

对于野生动物灭绝的最终原因,很多人用“全球变暖”武装头脑,却完全忽视真正的危险:下一个50年人类的食物总量将增加一倍,光这一点就要毁掉大批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如果人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就应该将资金再多分一点给高产农业科研项目。

美国哈德森研究所全球食品问题中心的丹尼斯艾弗里表示:“现代的气候变暖基本上是很自然的。冰核心告诉我们由于太阳的原因,地球有一个1500年一次的气候循环,很多生物都在过去百万年中的变暖循环中一直存活着。植物一般都受不了极冷的气候,而却很少有被热得不行的。气候变暖只会使森林更加呈现多样性,而不是减少。”他补充道,“到现在还没有发现一个野生物种屈服于现代的气候变暖,即使在过去150年内地球上升了0.8摄氏度。如果灭绝的理论是正确的,我们已经将数千的物种引向灭绝了。”生物学家惟一可以列出来的反驳的就是哥斯达黎加的金色蟾蝓的灭绝,但是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这种生物灭绝是因为过度砍伐森林,而不是由于气候变暖。

最关键的问题是人类还要为耕地和饲养家畜不停的攫取土地。据专家预测,全世界的人口数目在2040年将达到稳定状态,那时候将比现在多20亿-30亿人口。届时,大概会有70亿人足够富裕到要求食用高质量的食物,现在这样的人只有10亿左右。所以,人口和富足将会使农田的需要扩大两倍多。接下来的200年,我们将会看清楚,低生产率的农业是否会将野生动物全部驱逐。

有的时候,一些绿色环保组织希望停止使用任何氮料化肥,而用纯天然的原料。但是如果要取消商业氮肥的话,世界将需要从额外的700万头牛那里得到天然的肥料,如果那样的话,世界上所有的森林恐怕都要用来喂养它们了。回归原始的耕作,只能导致全世界人类的饥荒。这样当然可以解决环境问题,但是同样会使很多野生动物灭绝。很多生物会成为人们的盘中餐,同时它们生存的土地会越来越少,全都奉献给了耕地。

丹尼斯艾弗里也表示:“如果真的在乎野生动物,不应该一味否定现代的机械化农业,如工业化肥,而是要支持生物工艺学,特别是致力于高产农业的研究。”所以,虽然从长远来说,气候变化会导致生物的灭绝,但是“零灭绝联盟”所列出的生物面临着更多的眼前威胁,包括人类对食物的渴望。我们还不清楚将来的技术是否能够减弱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但是除非我们马上行动,否则这些濒危生物将不会围绕在人类身边,而且为人类造福。

中国濒危动物保护现状

中国是濒危动物分布大国。据不完全统计,仅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原产于中国的濒危动物有120多种(指原产地在中国的物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种,列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还有成百上千种。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中国的濒危动物种类还会增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还进口了不少动物,如湾鳄、暹罗鳄、食蟹猴、黑猩猩、非洲象等。

这些外来的濒危动物,也受到国家的重点保护。由于人口众多,活动范围广,使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被迫退缩残存在边远的山区、森林、草原、沼泽、荒漠等地区,分布区极其狭窄。由于被分割成互不连接的独立群体,近亲繁殖,品种日益退化。

中国已建立了数百处濒危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使相当一部分濒危动物得到切实保护,野驴、野牛、亚洲象、白唇鹿、羚牛、马鹿、金丝猴、大鸨等的数量,已有明显增加。

近年来也遇到了虽然在数量上达到了要求,但是人工饲养的动物难于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矛盾,长此以往,必然导致生物的退化。

列入了“零灭绝组织”濒危动物的中国扬子鳄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696700.html?fr=qrl3
我国的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

蜂猴(所有种)、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所有种)、金丝猴(所有种)、长臂猿(所有种)、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云豹、豹、虎、雪豹、儒艮、白鳍豚、中华白海豚、亚洲象、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鼷鹿、黑麂、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羊、高鼻羚羊、扭角羚、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胡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虹雉(所有种)、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所有种)、遗鸥、四爪陆龟、鼋、鳄蜥、巨蜥、蟒、扬子鳄、新疆大头鱼、中华鲟、达氏鲟、白鲟、红珊瑚、库氏砗磲、鹦鹉螺、中华蛩蠊、金斑喙凤蝶、多鳃孔舌形虫、黄岛长吻虫。

分类的话,不完全统计可分为:
哺乳纲
大熊猫 紫貂 貂熊 蜂猴 老虎
雪豹 熊狸 云豹 白暨豚 金丝猴 长臂猿
儒艮 野骆驼 野马 亚洲象 梅花鹿 叶猴
麋鹿 豚鹿 鼷鹿 白唇鹿 坡鹿 蒙古野驴 中华白海豚
北山羊 河狸 塔尔羊 野牛 野牦牛 西藏野驴 台湾鬣羚
马来熊 藏羚 羚牛 赤斑羚 普氏原羚 高鼻羚羊

鸟纲
白鹳 黑鹳 朱鹮 金雕 白肩雕 短尾信天翁 白尾海雕
虎头海雕 玉带海雕 拟兀鹫 胡兀鹫 海南山鹧鸪 中华秋沙鸭
细嘴松鸡 斑尾榛鸡 雉鹑 黑头角雉 红胸角雉 四川山鹧鸪 虹雉所有种
灰腹角雉 黄腹角雉 褐马鸡 蓝鹇 黑长尾雉 黑颈长尾雉 白颈长尾雉
孔雀雉 绿孔雀 黑颈鹤 白头鹤 丹顶鹤 赤颈鹤 鸨所有种
白鹤 遗鸥

爬行纲
四爪陆龟 鼋 鳄蜥 巨蜥 蟒 扬子鳄

鱼纲
松江鲈鱼 新疆肿头鱼 中华鲟 白鲟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中华蛩蠊 金斑喙凤蝶

腔肠动物门->珊瑚纲
红珊瑚

我国濒临灭绝的动物有很多:

金丝猴 :中国的国宝,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上属灵长目、猴科、仰鼻猴属。金丝猴分为三种:川金丝猴、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

糜鹿 :是世界珍奇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又名“四不象”,全身褐色,头似马,身似驴。它是一种群居动物。

雪豹 :(panthera uncia),食肉目,猫科、豹亚科,豹属。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雪豹别名草豹、艾叶豹,头...在可可西里,雪豹夏季居住在海拔5000-5600米的高山上,冬季一般随岩羊下降到相对较低的山上。雪豹的巢穴设在岩洞中。

扬子鳄 :是我国特有的孑遗物种,它在生理上具有许多残遗特征,分布上的不连续性也说明了这一点。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

白暨豚 :是一种类似海豚而生活于江湖中的淡水哺乳动物,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眼小而退化。白暨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 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兽类。

大熊猫 :的幼崽出生时非常小,通常只有100-200克,大概只有母熊重量的1/900。圈养大熊猫可以存活30年或更长,但野生大熊猫的寿命通常只在20年左右。

黑犀牛: 拉丁文名称:D. icornis 亦称“非洲犀”,属哺乳纲,奇蹄目,犀科、黑犀属 Diceros 。 体长约3.4米,肩高1.6--1.7米,尾长约70厘米,体重1.5吨。鼻端有双角,前后排列,前角长70--90厘米,后角不足40厘米。皮肤灰黑色。

朱鹮 :学名Nipponia nippon,英文名Japanese Crested Ibis又称朱鹭(通名)、红鹤、朱脸鹮鹭(北名)、日本凤头。历史上朱鹮被视为吉祥之鸟。它的体长80公分,体重约1800克。通体白色,两翅与腹部及尾渲染着美丽的朱红色泽。嘴长约17厘米。

此外还有糜鹿.华南虎、指猴、绒毛蛛猴、白眉长臂猴、 藏羚羊、 东北虎、 亚洲象、白鹤......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615463.html?fr=qrl3
懒猴、蜂猴、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金丝猴、长臂猿、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云豹、豹、虎、雪豹、儒艮、白鳍豚、中华白海豚、亚洲象、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鼷鹿、黑麂、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牦牛、羚牛、普氏原羚、藏羚羊、高鼻羚羊、扭角羚、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胡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http://www.rixia.cc、海南山鹧鸪、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虹雉、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黑颈鹤、白头鹤、白头叶猴、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遗鸥、四爪陆龟、鼋、鳄蜥、巨蜥、蟒、扬子鳄、新疆大头鱼、中华鲟、达氏鲟、白鲟、红珊瑚、库氏砗磲、鹦鹉螺、中华蛩蠊、金斑喙凤蝶、多鳃孔舌形虫、黄岛长吻虫、东北虎、华南虎、猎隼。
有大熊猫,还有乌龟

我国2~3种濒危陆生动物的名称,并分析它们濒危的原因。

中华鲟
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它的吻尖突,口小无牙,身体呈椭圆筒形。口前有四条触须,用来搜寻水底的无脊椎动物、小鱼和其他食物。中华鲟鱼是大型洄游性鱼类。它们像游牧民族,生在江河里,长在海洋中,在那里成长、发育,成熟期约需9-12年。完全成熟后,再迁移到我国浅海地区进入河口,在那里肥育、栖息。秋季,顺长江逆流而上,直至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幼鱼孵出后,便跟随着亲鱼远征,向河口、海洋游去。中华鲟鱼的寿命很长,可活一二百年。鱼体可长达2米以上,雌鱼体重约二三百千克。中华鲟鱼肉质肥美,卵可制鱼子酱,是珍贵食品;鳔和脊索可制鱼胶,所以过去一直遭到过度捕捞。许多水利工程由于忽视生态平衡,也使这种鱼类自然资源遭受严重影响。现在,中华鲟鱼有濒于灭绝的危险,因此要求严加保护。

扬子鳄

●栖息地破坏: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开垦荒地、围湖造田,修建公路的经济活动,使扬子鳄的栖息地减少,而扬子鳄是一种定穴而居的动物,栖息环境的破坏使其定穴而居的习性遭到破坏,扬子鳄也随之离开此定穴的环境而迁居它处,在迁居过程中,经常遭捕杀。

●作为害兽被捕猎:由于扬子鳄有营造穴的习性,偶尔在堤上打洞,又因为它是肉食动物,捕食塘里放养的家鱼,有时爬到稻田压坏秧苗或其他农作物,因此产区群众将之当作有害动物捕杀,甚至用药毒杀。繁殖季节,产区群众随意捣巢毁卵,使种群数量得不到补充。

●环境污染: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扬子鳄的食物减少,也是引起种群数量减少的一个因素。

藏羚羊
高原荒漠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藏羚羊的栖息地,历经数百万年的优化筛选,生命力极其顽强的藏羚羊成为仅存于青藏高原的优秀物种,然而藏羚羊的生存状态却令人忧虑,当地的生态环境也极其脆弱,一旦被破坏将难以恢复,加上疯狂的乱捕乱杀,数量急剧减少。
一、大熊猫:
学 名: Ailuro Poda melanoleucd
英 文 名: Giant Panda
简介: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由于繁殖难度高,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数量一直有限,从开始饲养至今,国内外动物园及自然保护区的饲养场,用于展出,繁殖,研究的需要,先后从野外获得大熊猫24余头,目前仍成活饲养 (包括自繁数量在内)不足100头。
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
在200多万年前的更生世早期到100万年前的更生世中晚期,大熊猫已经广布于我国南半部,组成了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今天该动物群的许多种已经绝灭,而大熊猫却一直活下来,所以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
熊猫从分类上讲属於哺乳纲食肉目动物,但食性却高度特化,成为以竹子为生的素食者。而竹类却难以消化、吸收。由此,使大熊猫的能量摄入受到极大的限制,它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考虑到尽量多地摄入能量,尽量少地消耗能量。
熊猫这种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却是长期自然历史选择适应的结果。野生熊猫生活在人迹罕见的高山深谷密林之中,并且过着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这里所讲熊猫的活动,是从生态学研究范畴这个角度出发,探讨研究熊猫的巢域与核域、活动节律与作息制度、活动与能量消耗及采取的对策。 野生熊猫栖息於密林之中,它们生长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婚配和生育,即发情、求偶、交配、妊娠和育幼。熊猫平时孤居,到了繁殖季节,雌雄互相吸引,开始进行各种求爱活动。熊猫是属於多雄争配制。它们一生中产仔数量少,且幼仔不易成活。由於熊猫生殖能力和育幼行为两方面的高度特化,使熊猫的种群增长十分缓慢,如保护管理跟不上,则数量日趋减少。

二、东北虎
中文名称:虎东北亚种
拉丁学名:Panthera tigris altaica
俗名:老虎,大虫,山神爷,扁担花,打哈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致危因素:作为害兽被捕猎,因为贸易被捕猎,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栖息地破坏,种群隔离
国内分布:黑龙江, 吉林
简介:
东北虎,隶属于食肉目猫科,在老虎的八个亚种中体形最大、形态最美。通常栖息于山林、灌木与野草丛生的地方,特别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中,常以草食性野生动物为主要猎食对象。野生东北虎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中国东北和朝鲜,总数已不到300只,是世界十大濒危动物物种之一。建国初期我国还有野生东北虎二三百只,而现在已不到20只,真比“国宝”大熊猫还要珍贵。
东北虎数量锐减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生存环境和食物链遭到破坏;二是人为捕杀;三是自身繁殖困难。
第一、原始森林是东北虎繁衍生息的主要场所。过去东北地区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是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而近百年来,由于这里人类活动增多,采伐木材、劈山开矿、垦荒、种参、修路等经济开发,致使森林植被不断后缩,结构复杂的原始森林不断减少,森林结构遭到破坏,并趋向简单化,加上人们的频繁活动,适合东北虎栖息的环境越来越少,迫使它们背井离乡,另择新居,不少老虎“出国”、去了环境较好的苏联和朝鲜。东北虎的主要食物是野猪、野鹿、狍子、羚羊等有蹄类动物,且食量较大,在自然情况下,一次可食30公斤肉,饱食后可数日不食。据计算,每只虎每年大约需要吃40头至60头野猪、羚羊等大型动物。人类对森林的破坏和滥捕乱猎,使东北虎猎食对象的数量锐减,造成老虎食物严重不足、生存受到威胁。
第二、很多东北虎丧生于人类之手。东北虎生活在深山老林中,一般不与人们主动接触,只是在食物严重缺乏时才捕食家畜,遇惊或受威逼时才向人进攻。所以,尽管在个别情况下老虎捕食家畜或伤人,但不能把它看作是对人类有威胁的害兽。过去,由于对东北虎认识不高、宣传不够、
法制不健全,所以老虎被“合法”捕猎的占了相当比例。
据资料统计,建国后的35年间,吉林、黑龙江两省共捕杀东北虎303只。其中吉林省捕杀量占三分之二,主要集中在50年代至60年代期间,80年代只活捕1只。在50-60年代初,小兴安岭伊春林区还是东北虎的主要产地。到1975年,该区捕杀东北虎计35只,其中活捕15只。从社会猎杀和捕捉的统计数字来看,反映了虎种群数量锐减,至80年代,东北虎已基本处于灭绝的边缘。除合法捕猎外,浑身是宝的老虎还被少数胆大妄为的非法捕猎者垂涎。
第三、东北虎的濒危处境也有生理和习性方面的原因。老虎性机警、喜独居,成年虎有单独占领领域的习性,一只雄虎的领地范围约40-50平方公里。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就是从其生活习性演化而来。到了繁殖期老虎才会出外找“对象”,每年冬季三个月为交配期,雌雄成兽以啸声、气味为联系信息寻求配偶,活动区域约在500-900平方公里之间。繁殖后雌虎和幼虎一起生活2-3年,在此期间雌虎不发情交配。所以在自然状况下,每两三年老虎才繁殖一次,每胎一般产2-4仔,也有一仔的情况。由此可见东北虎的生殖能力很低。目前,野生东北虎数量稀少,种群结构失调,分布区日益缩小并相互隔绝,所以配偶繁殖机会大大减少。要保证一个种群的繁衍生息,至少需要100只东北虎,而黑龙江、吉林两省野生虎总数也不超过20只。如此下去,东北虎在野外即使能够配偶,也终将因近亲繁殖而退化,逐渐走向灭绝。

三、金钱豹
别名:金钱豹、豹子、文豹
学名:Pantherapardus
英文名:leopard
猫科:Felidae
分布:广东山地森林地区。
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简介:
金钱豹目前仍处于高度濒危状态,已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册。金钱豹之所以处于高度濒危状态,人类长期过度猎捕是主要原因;其次,栖息地的破坏是金钱豹数量剧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金钱豹对自然条件的要求非常苛刻,它们的活动范围比较固定,不像鸟类可以迁徙。森林是金钱豹的栖息地,一旦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它们的生存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再次,种群过小且相互隔离,导致种群退化,也是致危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捕杀野鸡、野兔等动物,造成金钱豹食物短缺,不得不捕食一些家养动物。随着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自然保护区及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生态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各地发现野生金钱豹的情况时有发生,说明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野生动物有了恢复性的增长。但要达到物种多样性,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爱护。

四、白头叶猴
别名:花叶猴
科别:猴科
学名:Presbytis leucocephalus。
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简介:
白头叶猴属灵长类动物世代生活在我国西南边陲的石山地区。目前,白头叶猴在国外没有活体和标本,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之一。白头叶猴的生存空间比大熊猫还小,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具有更多与人类相同的遗传基因。
白头叶猴非常珍贵,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它非常少。在白头叶猴分布的范围内,数量只有六百多只。这六百多只意味着比大熊猫还珍贵。
白头叶数量少,是当地的一些老百姓的认识还不够。保护区建立之后,保护区做了很多的工作,绝大部分不去打白头叶猴了,但是并不排除还有偷猎的现象。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子弹,猎枪子弹,就说明还有猎杀的情况,还有打猎的情况。还有当地老百姓在保护区内放夹子,放夹子虽然说它主要目的不是去捕白头叶猴的,但是也对白头叶猴造成伤害。第二个栖息地的破坏、对它生活环境的破坏。由于这个地区老百姓人数比较多,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很大,又是少数民族,因此砍柴,他们要从山上,从石山上面获得柴火,获得柴薪,所以要砍很多的柴火。当然现在逐步得到了改善。当地政府特别是广西这几年来做沼气建设这个工程,在全国还是走在前面的。所以当地政府给老百姓建沼气,建沼气他们也就解决了能源问题,就少砍或者甚至是不砍石山上面的柴火。这样对保护植被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这个工作还只是启动,还没有完成,所以砍柴火的现象还有。
第三就是耕种。这种石山分得很开的,中间大片的地。老百姓在耕地缺少的情况下,自然就需要耕种,所以大片的耕地被开发了,被利用了。在开发的过程中,就意味着很多人要进到白头叶猴生活的环境里面去。甚至在开耕的时候,拖拉机也进去,摩托车也进去。我们曾经发现,我们曾经跟了五天的一群猴子,最后就被一个摩托车手开了一个摩托车进去,准备去耕地的,把它吓跑了,这群猴子就不见了。所以,人对白头叶猴的影响,就是耕地对白头叶猴的影响、耕种对白头叶猴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还有一个就是在有些地方,人们利用在有些石山,人们利用土地已经开到石山的山坡了。这些地方石山的山坡,是白头叶猴食物分布最多的地方,一旦这个山坡这些植被被破坏了,白头叶猴的食物被破坏掉了,白头叶猴的食物没有了,对白头叶猴的正常生活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影响。
到了收割的季节,这些大片的农田,大片的旱地都是种甘蔗的。到了收割季节,汽车开进去拉甘蔗,拉完之后,砍甘蔗留下来的一些甘蔗叶,全部都被焚烧了。所以白头叶猴生活这个环境里面,这个时候是乌烟瘴气的,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人类对白头叶猴栖息地的影响还有就是放牧。在这个地方农闲的时候,一片平地还长了很多的草,于是老百姓把牛就赶到这个地方去放牧去了,也不用管。特别是一些四周都比较陡的一些这么一些弄里边,老百姓把牛一赶进去,在路口那里一封上,根本就不用管,等用的时候再来牵牛就行了。所以牛在里面的叫声、人在里面的活动声对白头叶猴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还有一个,这种石山地区的石头被一些人开采,作为铺路用。因此,这个放炮的声音,机器的声音把白头叶猴赶得都不见了,影响了白头叶猴的正常生活。

五、藏羚
中文名称:藏羚
拉丁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
俗名:羚羊,藏羚羊
英文名:Chiru, Tibetan antelope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生态环境:草原、草甸、荒漠草原
致危因素:栖息地破坏,作为食物被捕猎,因为贸易被捕猎
国内分布:青海, 新疆, 西藏
简介:
藏羚生态习性与分布藏羚是青藏高源上的特有物种,栖息于海拔4200一5300米的荒漠草甸草原、高原草原等环境中,喜在有水源、湖边或地势平坦的草滩上活动,性怯懦而机警,营群居生活。其活动范围较大,并有随季节和食物条件的变化而长距离迁移现象。它平时集小群活动,雄兽常结成3~6只的小群,也有十只或数十只的群体;雌兽群体较大,有数百只或千只以上大群,据1990年6至8月调查统计,有1528~2527只的大群体。藏羚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青海、西藏和新疆的高海拔地区。青海则集中分布在玉树州的西部、西南部和海西州的昆仑山北侧,常活动于人迹罕至的高山荒漠、半荒漠草甸、草原woFDib上。分布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
藏羚种群现状藏羚是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过漫长的自然演化和发展,在我国其种群曾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且数量丰富。据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调查资料表明,其分布的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0.2~0.3只,全国藏羚种群数量估算有12一16万只。青海是藏羚的主要分布区,据有关资料分析,其在我省主要栖息活动地区的种群密度为1.47只/km2(SChalleret,1988)——1.58只/km2(李德浩等,1989),全省藏羚种群有6万多只,其中可可西里地区有近5万只。然而。时至今日我省藏羚的种群发生了较大变化,其资源呈逐年急剧下降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以来各有关地区的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和森林公安机关破获非法盗猎藏羚案件有114起,收缴被猎杀的藏羚羊皮多达15243张。如将未被缴获的数量估算在内,全省有近3.5万只藏羚羊被猎杀,其占总量的58 3%。美国蒙大那大学理查德哈里斯博士先后两次在格尔木市野牛沟地区的考察结果进一步确证,藏羚种群变化是惊人的。1991年9月考察统计有2076只。而在1997年9月再次调查时仅见以极少群体。此外,近几年在藏羚集中的栖息区已很难见有大群聚集,昔日成群的藏羚羊如今也只有零星的小群体在聚集地活动,这古老的物种已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藏羚资源下降的主要因素目前,藏羚保护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其资源呈逐年急剧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藏羚羊绒及其制品贸易,为走私提供了市场,导致着非法猎杀。藏羚在1979年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物种,严禁进行任何形式的商业贸易。我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藏羚羊绒及其制品在中国从历史上到现在一直没有利用的传统,也没有消费市场。然而进入90年代,由于境外藏羚羊绒及其制品的贸易,致使藏羚开始遭到犯罪分子的猎杀,并走私出境。据了解,这是由于藏羚羊绒柔软、保暖性强、质的好,其绒制品深得一些国家富豪的青睐,《中国藏羚保护现状》白皮书中证实,在中国境外走私买卖1公斤藏羚羊生绒价格就达1000~2000美元,而一条300~400克的绒制披肩围巾售价高达5000~30000美元。如此高的巨额利润刺激着盗猎、走私分子的欲望,使着犯罪分子为牟取暴利,挺而走险,非法盗猎、走私藏羚羊绒,致使一批批藏羚在呻吟中死去,尸骨抛洒在广袤的江源。据有关调查表明,被盗猎分子猎获的藏羚羊皮和绒,最终走私到加工国和消费国。CITES公约秘书处报道,藏羚羊绒在尼泊尔、印度等国加工制成产品后,在法国、英国、意大利以及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出售。可以说,当我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为保护藏羚资源同非法盗猎分子展开艰难的斗争时,加工、消费国或地区的藏羚羊绒及其制品贸易并未得到有效打击和制止,这无疑进一步助长了盗猎与走私,并为其提供了消费市场。因此,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只要藏羚羊绒及其制品在国际上的贸易活动一天不终止,藏羚的保护工作就会困难重重,盗猎与走私其产品的非法活动就难以彻底消灭,藏羚的生存将会继续面临着威胁。
二是,藏羚分布区面积大,自然条件严酷,加大了管护工作难度。藏羚是栖息在高海拔地区的群居性高原动物,其在青海省的分布面积大,栖息地自然条件严酷,人烟稀少,空气稀薄、气候恶劣,交通十分不便,这也无疑加大了管护工作的难度。此外,由于我省现有的管护力量、装备和财力难以在藏羚栖息分布区实施全方位、不间断的巡护,使盗猎分子抓住空隙对藏羚羊群进行大肆的猎杀。目前,随着全省打击力度的加大,犯罪分子的走私渠道,手段和方法也更趋于隐蔽和复杂,给我们的管护工作带来了更在的困难。
被人吃掉了。
黑叶猴,金丝候。
栖息地减少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要详细
《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划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种,并在其他条文中规定了不同的管理措施,但它们的法律地位是相同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已于1988年12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1989年1月14日由林业部、农业部发布施行。名录中列入陆生野生动物33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丹顶鹤等共90多种.具体如下:
(包括所有种以及其亚种) 蜂猴、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金丝猴、长臂猿、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东北虎、云豹、豹、虎、雪豹、儒艮、白鳍豚、中华白海豚、亚洲象、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鼷鹿、黑麂、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牦牛、羚牛、普氏原羚、藏羚羊、高鼻羚羊、扭角羚、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胡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虹雉、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黑颈鹤、白头鹤、白头叶猴、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遗鸥、四爪陆龟、鼋、鳄蜥、巨蜥、蟒、扬子鳄、新疆大头鱼、中华鲟、达氏鲟、白鲟、红珊瑚、库氏砗磲、鹦鹉螺、中华蛩蠊、金斑喙凤蝶、多鳃孔舌形虫、黄岛长吻虫、鼯鼠。
http://baike.baidu.com/view/266608.htm
【大熊猫的名称如何而来?】

关于大熊猫的叫法:大熊猫是学名,而平时人们口头上说的“熊猫”则是错误的叫法,很多人都习惯与错误地这么说。事实上,根本不存在“熊猫”这种动物,同时应称大熊猫幼崽为“小大熊猫”,而“小熊猫”又是另外一种动物。
大熊猫现多俗称熊猫,原称猫熊。民国时一次展出时,因为当时规定采取了国际通用准则,使用中英文按照从左向右列出每一件展品的名字,但由于国内的阅读顺序还是从右至左,另外当时的大熊猫还不像现在这样作为国宝世人皆知,只有极少人知道它。所以大家都认为它的名字是“熊猫”。以谬传谬,约定俗成,最终它在华人世界的名字就被永久的改变了。

【外形特征】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憨态可掬,但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其体长120~180厘米,尾长10~20厘米,白色,体重60~110千克。头圆而大,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躯干是尾白色,两耳、眼周、四肢和肩胛部全是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
生活在陕西秦岭的大熊猫因头部更圆而更像猫,被誉为国宝中的“美人”

【生活环境】
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居住于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其生活环境湿度很大,温差也比较大。

【生活习性】
除发情期外,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巢域面积为3.9~6.4km2不定,个体之间巢域有重叠现象,雄体的巢域略大于雌体。雌体大多数时间仅活动于30~40公顷的核域内,雌体间的核域不重叠。食物主要是高山、亚高山上的50种竹类,偶食其它植物,甚至动物尸体。日食量很大,每天还到泉水或溪流饮水。

【大熊猫的天敌】
尽管大熊猫与世无争,但在它的栖息领域里,还是有一些与它们为敌的动物,如金猫、豹、豺、狼、黄喉貂等,但是它们主要是袭击大熊猫的幼仔和病弱年老者。
豺 :主要袭击少年大熊猫或病弱老年个体。捕猎绝招是爬上其脊背,先挖眼,后抓肛门将肠拉出,故称“掏狗”;
金猫:常袭击大熊猫幼仔。
从大熊猫生育、成长来看,大熊猫属于逐步走向衰败、十分脆弱的种群,外界条件的恶变会十分敏感得使其种群数量下降,最终导致灭绝。

【大熊猫的发现】
1862~1874年,法国 传教士戴维一共在中国住了12年,其间仅短期返回法国一次。他除了将大量植物标本寄回法国,并且引进了许多植物新种到法国和欧洲各国外,还在中国发现了58个鸟类新种,100多个昆虫新种和许多重要的哺乳动物新种,其中包括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和麋鹿。
1867年戴维第二次来华后,听说四川西部一带动物种类很多,而且有一些是人们尚未知晓的珍稀物种,便从上海到达宝兴,担任穆坪东河邓池沟教堂的第四代神父。
1869年的春天,戴维已到宝兴邓池沟天主教堂传教两年多。3月11日这天下午,戴维和几个人来到邓池沟源头采集到几种生物标本,正高兴地返回天主教堂,途中路过一户姓李的人家,主人客套地让他们到家中去用茶点。突然,挂在墙上的一张黑白相间的奇特动物皮深深地吸引了戴维。主人告诉他:当地人叫这种动物是“白熊”、“花熊”或“竹熊”,它很温顺,一般不伤人。李家的猎人告诉戴维,他很快就会看见这种动物的活体。戴维异常激动,他估量这种动物“将是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种”,这次发现将填补世界动物的一个空白。
为了得到这种奇特的动物,戴维雇佣了20个当地猎人展开搜捕。3月23日,猎人们送来了第一只小“白熊”,“遗憾的是他们为了便于携带,就把它弄死了。”
1869年5月4日,猎手们终于给戴维带来了喜讯:捕到一只“竹熊”和6只“长尾巴猴”。经过戴维的认真思考,他给“竹熊”取名“黑白熊”,给“长尾巴猴”取名“仰鼻猴”。那只憨态可掬的“黑白熊”毛茸茸、黑白相间的外貌,以及又圆又大的脑袋和滑稽可笑的动作倍受戴维的喜爱。他一会儿称体重,一会量身段,对这只“黑白熊”进行着当地人从未看到过的科学观察。
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喂养,戴维决定将这只可爱的“黑白熊”带回法国。可是,要把这个宝贝从地处川西平原西部边缘的穆坪(现宝兴)带到大西洋彼岸的法兰西帝国,在当时交通条件非常有限的条件下,既要翻山涉水,又要远渡重洋,谈何容易。结果,这只可爱的“黑白熊”经不起长途山路的颠簸和气候的不断变化,还没运到成都就奄奄一息了,戴维神甫只好非常惋惜地将这只“黑白熊”的皮做成标本,送到法国巴黎的国家博物馆展出。戴维神甫怎么也没想到—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竟然就这样产生了。
法国巴黎的国家博物馆将这张兽皮展出后,当时谁也不认识,人们从兽皮上看到它有一张圆圆的大白脸,眼睛四周有两圈深深的黑斑,像是戴着一副墨镜,于是有人断定世界上根本没有这种动物,这个动物皮子是假的!有人却又说它只不过是一种奇异的熊罢了。但是,经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兹充分研究后认为:它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与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猫熊相似的另一种较大的猫熊,便正式给它定名为“大猫熊”。
1939年,重庆平明动物园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其中“猫熊”标本最吸引观众注意。它的标牌采用了流行的国际书写格式,分别注明中文和拉丁文。但由于当时中文的习惯读法是从右往左读,所以参观者一律把“猫熊”读成“熊猫”,久而久之,人们就约定俗成地把“大猫熊”叫成了“大熊猫”。台湾有家报纸曾撰文给“熊猫”正名,但人民已经习惯,反而觉得“猫熊”不那么顺口了。
从此,“大熊猫”这个现代名称就这样诞生了!戴维也就成了第一个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宝兴大熊猫的外国人。
据了解,戴维神甫在1870年将大熊猫皮送回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的同时,还将在宝兴境内收集到的金丝猴(当地人叫“长尾巴猴”或叫“长尾子”戴维取名“仰鼻猴”,爱得华兹主任定名“金丝猴”)、绿尾虹雉(贝母鸡)、小熊猫(山猫蹲)以及“植物活化石”珙桐(山梨子)等也带到了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陈列,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兹都一一做了命名。
滇金丝猴,大 熊 猫,华 南 虎,东 北 虎,雪 豹,白 鳍 豚,野 骆 驼,野 牛,扬 子 鳄,朱 睘 鸟

有哪些已经灭绝的植物?有哪些濒临灭绝的植物?要简要的概述。

好的话加100~200分。有哪些已经灭绝的植物?有哪些濒临灭绝的植物?
  一、中华古果:1.45亿年前盛开在中国辽西地区的“世界最早的花” —— 辽宁古果、中华古果,新近被确认属于迄今最古老的被子植物(有花植物)新类群“古果科”。 这种被子植物的形态特征较之它的时代更为令人惊奇。按植物学界传统理论,被子植物是从类似于现生木兰植物的一类灌木演化而来的,然而,“中华古果”却是一种小的、细嫩的水生植物,更像是草本植物。这种被子植物虽具有花的繁殖器官,却没有色彩夺目的花瓣。
  二、裸蕨,已绝灭的最古老的陆日夏养花网生植物,在距今约4亿年前的志留纪晚期(或谓早泥盆世)地层中出现,是最初的高等植物代表。形态尚未完全了解。其地上茎直立,高约1米,具有二歧分枝,无根无叶,或仅具有刺状附属物,故名裸蕨。
  三、封印木,古植物。石松纲,是封印木科中重要的一属。茎高大, 仅在顶端呈两歧分枝,或不分枝。根状茎很特别,先自茎基分出四条主枝;每一主枝再作多次平展的两歧分枝。叶线形或披针形,螺旋状排列,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纵列的六角形印痕。孢子囊穗轮生于茎顶叶丛之下。生存于石炭纪及二叠纪。
  四、鳞木,是石松类(化石)类中已绝灭的鳞木目(Lepi-dodendrales)是古代最有代表性的树木之一,是木本蕨类。出现于石炭二叠纪,乔木状,与许多热带沼泽植物共同繁殖在热带沼泽地区,形成森林,是石炭二叠纪重要的形成煤原始物料,也是古代素食动物的口粮之一。
英国生态学和水文学研究中心的杰里米托马斯领导的一支科研团队在最近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英国野生动物调查报告称,在过去40年中,英国本土的鸟类种类减少了54%,本土的野生植物种类减少了28%,而本土蝴蝶的种类更是惊人地减少了71%。一直被认为种类和数量众多,有很强恢复能力的昆虫也开始面临灭绝的命运。 科学家们据此推断,地球正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蒋志刚博士也认为,从自然保护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自工业革命开始,地球就已经进入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 中国濒临灭绝的植物排行榜 由于森林资源稀少和野外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中国很多珍稀动植物都处于濒危状态。据初步统计显示,中国处于濒危状态的动植物物种为总数的15%至20%。 据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已有近200个特有物种消失,有些已经濒临灭绝。如海南黑冠长臂猿和海南黑熊等大大减少,稀有植物如望天树、龙脑香等濒于灭绝;大象、孔雀雉等野生动物等大为减少,麋鹿、野马、新疆虎等20余种珍稀动物已经或基本灭绝。初步统计还显示,中国有3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约410种和13类的野生植物处于濒危状态。 桫椤 桫椤名列中国国家一类8种保护植物之首。新西兰是桫椤产地之一。它也是新西兰的国花。 现状 渐危种。本种孢子体生长缓慢桫椤科的主要分类特征是叶柄基部的鳞片,叶轴上的气囊体,孢子囊的孢子数目和囊群盖等。 我国桫椤属(Alsophila),又称木桫椤,全世界共约230种,我国有11种和2变种,分桫椤亚属和黑桫椤亚属。,生殖周期较长,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以及配子的交配都需要温和而湿润的环境。 松科冷杉属 1987年国际物种保护委员会将其列为世界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目前在自然分布区仅存林木五株,其中一株衰弱,一株生长不良。 百山祖冷杉 世界最濒危的植物之一百山祖冷杉 槭树科槭树属 普陀鹅耳枥是 1930 年 5 月由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钟普陀鹅耳枥是 1930 年 5 月由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钟观光教授首次在普陀山发现的,后由林学家郑万钧教授于 1932 年正式命名。据说,在五十年代以前,该树在普陀山上并不少见,可惜渐渐死于非命,只留下这一棵。遗存的这株“珍树”高约 14 米,胸径 60 厘米,树皮灰色,叶大呈暗绿色,树冠微扁,它虽度过许多大大小小的风雨寒暑,历尽沧桑,却依然枝繁叶茂,挺拔秀丽,为普陀山增光添色。普陀鹅耳枥在植物学上属于桦木科鹅耳枥属。该属植物全世界约有 40 多种,我国产 22 种。分布相当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中、华东、西南一带都有它们的足迹。其中有些种类木材坚硬,纹理致密,可制家具、小工具及农具等。有些种类叶形秀丽,果穗奇特,枝叶茂密,为著名园林观赏植物。 槭树科槭树属 落叶乔木,高15米。仅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狭窄的范围,在西天目山外曲弯只见到两株,长势已衰退。种子不孕率高,天然更新能力很弱。已陷入灭绝的险境。 豆科皂荚属 濒危种。落叶乔木,高15-20米。湖南原有老树5株,现仅存2株。自然更新能力很弱,人工繁殖种子成苗率较低。 羊角槭 羊角槭(Acer yangjuechi)仅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狭窄的范围,数量极少,长势已衰退。该植物种子不孕率高,天然更新能力很弱,已经陷入灭绝的险境,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桫椤科桫椤属 茎一般直径为10—20厘米,高为1—米,有的可达10米以上。现今的桫椤仅在我国的贵州、四川、广东等地有分布,是我国的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绒毛皂荚 谈及植物物种的濒危状况,莫过于绒毛皂荚之危机。据调查该种在湖南南岳山原有老树5株,现仅存2株。本树木材致密,荚果可作洗涤剂,植株具有园林观赏价值。又本种是豆科中较原始的种类,对分类系统研究有重要意义。鉴于上述情况本种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绒毛皂荚为落叶乔木,高15-20米。树干与枝条上生粗壮、有分枝的木质坚刺。叶常集生于枝顶,偶数羽状复叶,具小叶10-16片。小叶长卵圆形,长2-6.5厘米,宽1-2.5厘米,近基部的小叶渐?;?叫浴⒌バ曰蛟有浴W茏椿ㄐ蛏?诙讨?幻苊?〕嘤牍诰??某鍪?P廴?-10枚,子房密被毛。花后荚果长条形,长15-40厘米,不规则扭曲,密被绒毛。种子扁平,椭圆形,长8-10毫米,棕色,有光泽。 本种仅产于湖南南岳广济寺附近山谷和溪边。对仅存的老树应严加保护,并积极开展繁殖、引种研究,长沙已有栽培,本图是深圳仙湖植物引种植株,看来本种具较广的适应性。 膝柄木 膝柄木是近年发现的热带树种。产地只存一株大树,很少开花结实,林下未 见幼树。急待采取保护措施,免遭绝灭。? 形态特征 半常绿乔木,高13米,胸径60厘米;树皮黄褐色,有发达的板状根;小枝粗壮; 芽圆锥形,芽鳞2-3,三角状形,长5-8毫米。叶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9-17厘 米。叶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9-17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 ,侧脉11-14对,脉线密成格状;叶柄长1.5-3厘米;托叶旱落。总状花序生于枝梢叶腋,长 2-3厘米;花淡白色,花梗长2毫米;萼片5,披针形,长1.5毫米;花瓣5,长圆形,长2毫米 ,着生于花盘外围;花盘环形,具密而细小乳状突起;雄蕊5,长2毫米;子房球形,顶端具 有一丛长毛,花柱2裂,长0.8毫米。蒴果长卵圆形,长2.5-2.8厘米,先端略尖,果瓣薄革 质;种子1,长约2厘米,种皮黑褐色有光泽,假种皮红肉质,全部或近全部包着种子,黄褐 色。地理分布 仅分布于广西合浦南康,生长于距海岸不远的丘陵坡地上,海拔约50米。? 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产地位于热带北缘,年平均温22℃,最冷平均温14℃,最热月平均温2 8℃,极端最低温-0.5℃,极端最高温38℃,年积温多在7 819℃以上,年降水量1 200-1 57 5毫米,相对湿度82%。膝柄木是一种热带树种,板根明显,露出地面的根,还能萌发出植株 ,生长迅速。与其伴生的主要植物有豹皮樟Litsea rotundifolia var.oblongifolia (Nees ) Allen.、潺搞木姜子Litsea glutinosa (Lour.) C.B.Rob.、红枝薄桃Syzygium rhederia num Merr.et Perry和山小桔Glycosmis citrifolia Lindl.等。保护价值 膝柄木属植物分布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在广西南闻发现的膝柄木是该属分布最 北的处类,对研究我国植物区系有科学意义。 羊角槭 羊角槭(Acer yangjuechi)仅分布于浙江西天目山狭窄的范围,数量极少,长势已衰退。该植物种子不孕率高,天然更新能力很弱,已经陷入灭绝的险境,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woFDib 桫椤科桫椤属 茎一般直径为10—20厘米,高为1—米,有的可达10米以上。现今的桫椤仅在我国的贵州、四川、广东等地有分布,是我国的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桦木科鹅耳枥属 落叶乔木,高达14米,胸径70厘米。除仅有的一株标本树外,此后未在其他地方再有发现。目前,杭州植物园已试种成功。 卫矛科膝柄木属 濒危种。半常绿乔木,高13米,胸径60厘米;树皮黄褐色,有发达的板状根。产地广西合浦只存一株大树,很少开花结实. 如: 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神奇的珍稀野生植物“罗布小红麻” 全世界半数竹类濒临灭绝 由于森林资源稀少和野外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中国很多珍稀动植物都处于濒危状态。据初步统计显示,中国处于濒危状态的动植物物种为总数的15%至20%。 据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已有近200个特有物种消失,有些已经濒临灭绝。如海南黑冠长臂猿和海南黑熊等大大减少,稀有植物如望天树、龙脑香等濒于灭绝;大象、孔雀雉等野生动物等大为减少,麋鹿、野马、新疆虎等20余种珍稀动物已经或基本灭绝。初步统计还显示,中国有3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约410种和13类的野生植物处于濒危状态。 濒危种。半常绿乔木,高13米,胸径60厘米;树皮黄褐色,有发达的板状根。产地广西合浦只存一株大树,很少开花结实。

濒临灭绝的动物或植物

多一点
1.北部白犀牛(Sumatran rhinocerous):

刚果瓜兰巴(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北部白犀牛与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曾在乌干达大量繁殖,但是由于当地说什么的疏于保护而渐渐消失。在瓜兰巴国家公园中,它们的数目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达到35只,在2003年4月为30只,其后有6只被杀,4只新出生,上个月,又有2只被猎杀,同时还有近千头大象被杀。
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学名为LipotesvexilliferMiller,属于鲸目(Cetacea),白暨豚科。识别特点为:吻突狭长,长约300毫米。额部圆而隆起。背鳍三角形,位于身体的3/5处,有低皮肤脊与尾鳍相连。头顶的偏左侧有一个能启闭自如的呼吸孔。尾鳍水平向,向缘凹入呈新月形。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它们大约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有“活化石”的美称。由于数量奇少,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在野生状态下只有20只。随着40年代巴利虎和70年代里海虎的灭绝,人们预计,这一物种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在地球上消失。

4.奥里诺科鳄鱼:

南美洲体形最大的食肉动物,也是地球上12种最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

5.僧海豹(monachus-monachus ormonkseal)

据专家估计,世界上仅有500只,生活在地中海,受到海水和海滩生态环境变坏的影响,被渔民大量捕杀。

6.小嘴狐猴(Mouse lemur)

世界最小的猴类,生活在马达加斯

7.兰.坎皮海龟(L. Kemp’sRidleyTurtle)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12种最濒危动物中唯一数目成增长趋势的动物。需经历11-35年成长期。

8.奥瑞纳克鳄鱼(OrinocoCrocodile,学名为Crocodylusintermedius

9.泰国猪鼻蝙蝠(Kittis Hog-nosed Bat)
10.夏威夷蜗牛(genus Achatinella
11.斯比克斯鹦鹉

在野生状态下,斯比克斯鹦鹉虽没有完全灭绝但已经少得不能再少。1990年寻找这种鸟的鸟类学家仅仅找到一只幸存的雄性鸟,生活在遥远的巴西东北部地区。目前被人俘获的大约31只鸟是这种鸟能够存续下去的唯一希望。

12.微型猪(pigmyhog,学名为Sussalvanius)

世界上最小的猪,野猪的一种,主要生活在印度东北部。60厘米长,高约25厘米,成年猪不足10公斤。曾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大量存在,现在仅印度阿桑地区的玛纳斯国家公园拥有为数不多的几头。其基因与家猪的基因并无太大差别。
多少生命可以重来 全球794个物种濒临灭绝
由多个保护动物组织所组成的“零灭绝联盟”(Alliance for Zero Extinction)近日公布了一份“濒危物种”报告,指出位于全球595个地点的近800种动物即将绝种,当中包括中国的扬子鳄、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狐猴和美国象牙喙啄木鸟,而素有“生态晴雨表”之称的两栖动物占了其中的1/3。有专家指出,如果再不施以援手,我们将要与这些动物彻底“说再见”。

12月12日,两只鹤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寒冬里翱翔。这个世界的美好有很多就是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赋予我们的,因此保护濒危动物是我们对自然界应尽的责任。

虽然生物灭绝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目前人为造成的生物灭绝率是自然灭绝的100倍。近代灭绝的物种大部分都生活在孤岛上,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物种大量入侵,但是现在所发现的大部分濒危动物都生活在山区或地势低平的地带。

“零灭绝联盟”是由13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发起的,包括伦敦动物学会、保护国际、美国鸟类保护协会等。目的是为了确认并且保护物种生存的地点,进而挽救濒危物种。这些地点都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的濒危物种最后栖息地。由于并没有对地球上所有的物种进行仔细研究,因此这794个物种只包括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松柏目植物和一些爬行动物。

该组织将全球分为七大块,每一块都有不少的濒危动物“热点”地区。所谓“热点”的选择遵循三个原则:首先,这些地点一定要包含至少一个“濒临灭绝”或是“严重濒临灭绝”的物种。第二,这些地点在“濒临灭绝”或是“严重濒临灭绝”的动物生存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比如有一定数量的物种生活于此地,或者在这里度过哺乳期或是冬眠期。

最后,这些地带都是相对于周边地区具有独立性的地方,必须与周边的地带有可定义的界限。界限之内的各个生物种群生活环境相近,而与周边地带的物种不甚相同。

在列出的这595个地点中,只有1/3受到法律保护,其他地方都被人类居住地所环绕,而且人口密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该研究的作者表示,保护这些地点是保护动物不灭绝的关键。

在这份濒危物种的名单上,墨西哥位列榜首,有63个濒危物种地点,其次是哥伦比亚、巴西和秘鲁。

在“零灭绝联盟”列出的名单中,拉美的濒危物种地点比其他地区高的原因,一个是该地区本身物种极具多样性,再有就是近年来动物生存的环境破坏严重。美国在该榜单中位列第八。

国际鸟类组织全球动物种类计划主任布查特指出:“我们必须保护这批频临绝种的动物,我们不能估计这些动物还能存活多久,但若不加紧行动,它们将于几十年间自动消失。”该报告的主要作者泰勒里基茨也表示,虽然生物灭绝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目前人类造成的生物灭绝率是自然灭绝的100倍。在近代,虽然一些分布在北美、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或其他地区的所谓的“巨型动物”的消亡也有部分人类的原因,特别是捕猎和点火烧地,但是大部分灭绝的物种都生活在孤岛上,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物种的大量入侵,如田鼠等。但是现在所发现的大部分濒危地点和动物都是在山区和地势低平的地带。

泰勒里基茨表示:“我们要知道事情的紧迫性在于,如果我们不尽快采取行动,这些物种就会变成明天的渡渡鸟。不过目前的好消息就是我们仍然有时间来拯救这些动物。”(注:渡渡鸟毛色美丽,曾经是毛里求斯的国鸟,但是欧洲殖民者来到毛里求斯后,开始对大片森林进行砍伐和对肉味细嫩鲜美的渡渡鸟进行大肆猎杀,终于导致渡渡鸟于1690年前后灭绝。)

■“生态晴雨表”日渐衰微

也许有的人认为两栖动物模样丑陋,除了会抓一些昆虫以外没什么本事,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它们真的在地球上消失了,人类也不会好过。两栖动物是自然界最优秀的环境监测器,它们这种灾难性的剧减也就预示着地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退化。

报告指出的“濒危动物”名单上水陆两栖动物占51%,有408种。

这些形状各异,爬来爬去的动物,包括青蛙、蟾蝓、火蜥蜴和蚓螈,处境异常危险。两栖动物被普遍认为是“矿井中的高频噪音”,它们具有浸透性的皮肤非常敏感,也就成了环境恶化的特别预警器。以美国为基地的保护国际(CI)的主席拉塞尔表示,两栖动物是自然界最优秀的环境监测器,它们这种灾难性的剧减也就预示着地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退化。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两栖动物的数量开始锐减,到了1980年已有129个物种灭绝。2005年初,一份全球两栖动物调查报告“全球两栖动物评估”显示,目前所知的全球5743种两栖动物有32%都处于濒危境地。但是科学家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导致两栖动物如此剧烈的下降,目前主要的理论就是栖息地减少。

由于人类肆意砍伐森林、污染水源和破坏湿地,两栖动物渐渐失去了立足之地。例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活着一种大型陆生蝾螈,因为身上有淡绿色条纹而得名“虎纹火蛇”。但据美国联邦官员估计,由于城市化和农业开发,这种蝾螈迄今已失去了75%的栖息地。再有就是人类为饱口福或用作药物而大量捕食。另外据报道说,两栖动物还遭到一种名为壶菌的真菌的威胁。这种致命的真菌攻击两栖动物皮肤,使两栖动物体内水分代谢紊乱,导致大量死亡。

两栖动物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晴雨表”。当它们大量死去之时,科学家会考虑,接下来灭亡的会是什么,动物还是植物?根据“零灭绝组织”的调查,接下来的是鸟类(217种)和哺乳动物(131种)。
“零灭绝联盟”的秘书迈克帕尔表示:“虽然保护这些地点和物种本身非常重要,但是还意味着更多的东西。”帕尔说:“如果不切实保护的话,未来地球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就会遭到破坏,每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生态旅游经济也无以为继,还有那些无法用金钱估量的洁净水源。我们有责任这么做。”

■马达加斯加狐猴的厄运

阳光穿过弥漫在森林中轻纱一般的薄雾,太阳映衬着一片娇艳的蓝天,一群群狐猴快乐地在林间嬉闹着。在非洲马达加斯加生活的狐猴中,尤以大狐猴体形最大、嗓音最好。“流畅的音符、和谐的旋律,就像声音留下的优美划痕。”作家大卫奎门这样描述大狐猴的叫声。然而,这样美好的声音我们也许很快就再也听不到了。

马达加斯加一直以其不同寻常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这里是灵长类动物狐猴的故乡;还有颜色漂亮的蜥蜴、壁虎或是变色龙;全身多刺的马岛猬;还有神秘的猫科动物缟狸,它们都是马达加斯加的原始主人。“马达加斯加确实是自然主义者们的一块天赐宝地。”自然主义者约瑟夫非利伯特柯默森在1771年写道,“造物主似乎有意将那里占为自己的私有领地,而且布置得应有尽有。”在人类踏足这个岛屿之前,也就是大约2000年前已经有大批的动植物在这个岛上繁衍生息了。马岛的狐猴总喜欢在岛上到处闲逛,而巨型的龟,体形庞大的象鸟(大概有3米高,重达500千克,它们下的蛋如果做成煎蛋,可以喂饱150个人,已经灭绝)也在岛上为所欲为,但是所有这些这一切在人类到来之后都改变了,很多物种都渐渐走向灭绝。

两千年前,自从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人到达了马达加斯加,共有15种狐猴遭到伤害,最终消失。科学家在灭绝的狐猴头上发现了“大量屠宰的证据”。马萨诸塞大学人类学家文图拉皮雷兹表示,他所在的科研小组发现了用利器切削和斩剁的痕迹,如剥皮、脱落关节和切片等。

皮雷兹说:“我们认真的检查了这些切削的痕迹后,更加验证了这里曾经屠宰这种动物,这是毫无疑问的。”直到今天,对狐猴的捕杀仍然没有结束。虽然从1964年开始,捕杀狐猴和将其作为宠物就被认定为违法,但捕杀狐猴仍然屡禁不绝。而且由于马达加斯加没有毒蛇、鹿或羚羊,也罕见较大的食肉动物,所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狐猴的机敏性慢慢衰退,更加容易成为人类的目标。

目前,马达加斯加的狐猴总数估计大约在1000只至1万只,但是所有的科学研究结果都表明,狐猴的生存前景异常严峻。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以东140公里处,是阿纳拉马扎卓保护区所在地。阿纳拉马扎卓是狐猴栖息的一座孤立的小岛,也是狐猴的最后一处避难所。

但是相对于其丰富的生物资源来说,马达加斯加岛仍然是贫穷的,很多孤注一掷的村民一拨儿又一拨儿地劈荆斩棘,毁林开路。狐猴们的这片避难地正在受到侵犯。由于当地政府允许当地人使用部分保护区,因此人们更加肆无忌惮地伐木、种地。于是,往往在大白天就能看见,栖息在树上的狐猴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惊扰它们的不速之客。

对于狐猴而言,最后的生态机会也许就只能指望那些远道而来的旅游者能捐资或留下来帮助它们了。但是,这一切显然也不是万能的。如果这些树林有朝一日都被砍伐一空,不难想像狐猴也将最终离我们而去,永远消失。

■“上帝之鸟”在人间“复活”

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显示,到2100年,至少有1200种鸟将消失,而这仅仅是一种保守的估计。尽管自1500年以来,仅1.3%的鸟类灭绝。但同时期,全球单个鸟的数目估计有20%到25%的减少。

象牙喙啄木鸟因为长着一只象牙般的大嘴而得名,是全世界体形最大的啄木鸟之一,体长有50厘米,录像带中的啄木鸟两翼伸开时长90厘米。它们身披黑白相间的亮丽羽毛,翼有白色斑点,雄性啄木鸟的冠部呈现鲜亮的红色。因为太漂亮了,几乎每个人在看到它们的时候都禁不住说一句“上帝啊,多美丽的鸟”,所以爱鸟者也把象牙喙啄木鸟称作“上帝鸟”。

象牙喙啄木鸟曾广泛分布在美国西南部的密林深处,是美国的专有物种。然而到了19世纪80年代,人类工业文明的铁蹄踏向了大自然,湿地、森林差不多全被农庄、城镇以及次生林所取代。在栖息地被夺走后,象牙喙啄木鸟的数量直线滑落。人类与象牙喙啄木鸟最后一次可以证实的相遇发生在1944年的路易斯安那州。在那之后,就只剩下人们“惊鸿一瞥”的传闻,后来渐渐地连这种传闻都消失了。

2004年2月11日,观鸟者吉恩斯帕林乘坐独木舟旅行,在阿肯色州东部的怀特河沿岸看到了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鸟类。斯帕林记录下了这种大鸟的外貌特征,回去一查对,发现竟然是已经销声匿迹60年的象牙喙啄木鸟。消息公布后,引起了生物学界的普遍震惊。

一星期后,康奈尔实验室的蒂姆加拉格尔和奥克伍德大学的鲍比哈里森找到了斯帕林。在斯帕林的带领下,两位鸟类学家开始了寻找象牙喙啄木鸟的旅程。接下来,有30多名鸟类学家分成几个研究小组,展开行动,希望再次发现象牙喙啄木鸟。30多名鸟类学家在历时7000小时的搜索中,已经15次发现了象牙喙啄木鸟的踪迹,并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和录像。

经过各国多位专家的审定,确定象牙喙啄木鸟还活在地球上。于是,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向政府申请了保护资金,用于保护象牙喙啄木鸟的栖息地,并用于该鸟类的繁育研究。纽约康奈尔鸟类学实验室及大自然保护协会的专家为了保护啄木鸟保护区的栖息地,将消息保密了一年多,不让外界知道。最近,保护区和观鸟区已经建成,繁育研究已经起步。为了让市民更好地保护这种罕见的鸟类,也为了吸引更多的民间保护资金,专家们才决定向外部公开消息。

得到消息之后,美国内政部部长盖尔诺顿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项名为“希望走廊”的保护计划。诺顿说:“我们在这里宣布启动一个多部门参加、价值千万美元、耗时数年的保护计划,为这种珍稀鸟类的继续生存提供希望。

在我的记忆中,这还是第一次重新发现已经被认为灭绝的动物。这是自然界给我们的第二次机会。“鸟类的减少可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后果。例如,1997年,世界上3.5万至5万个狂犬病死亡中,印度占了3万名,因为印度秃鹫数量减少后,野狗和老鼠的数量发生爆炸性增长。事实上,还有不少鸟类的消失造成的可怕后果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些专家评论说,象牙喙啄木鸟的重现和加强保护将成为生态保护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内容太多请到这里察看
http://www.gdepb.gov.cn/ztzl/kind/t20051218_31074.html
濒临灭绝的植物有:

中国鸽子树--珙桐
珙桐,别名水梨子、鸽子树。属于蓝果树科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分布于陕西镇坪;湖北神农架、兴山;湖南桑植;贵州松桃,梵净山;四川巫山、南川、平武、汶川、灌县;云南绥江等地的海拔1250--2200米的区域。
珙桐高约十至二十米,树形高大挺拔,是一种很美丽的落叶乔木,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每年四、五月间,珙桐树盛开繁花,它的头状花序下有两枚大小不等的白色苞片,呈长圆形或卵圆形,长六至十五厘米,宽三至八厘米,如白绫裁成,美丽奇特,好象白鸽舒展双翅;而它的头状花序象白鸽的头,因此珙桐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珙桐树的木质结构细密,不易变形,切削容易,是木雕工艺的佳料。更重要的是,珙桐对研究古植物区系和系统发育均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珙桐树是一八六九年在我国发现的。因挖掘野生苗栽植及森林的砍伐破坏,目前数量较少,分布范围日益缩小,有被其它阔叶树种更替的危险。
大树杜鹃
大树杜鹃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植物类型,于1919年在云南腾冲县境内的高黎贡山海拔2100-2400米的原始森林中被首次发现,当时这株大树杜鹃年龄已超过280岁,树高达25米。
大树杜鹃是一种常绿大乔木,树高一般为20-25米,树茎部的最大直径达3.3米。褐色的树皮,剥落得左一片右一片,显得斑斑驳驳,饱经沧桑。小枝粗壮,上面被有短毛,叶子又厚又大,有椭圆形、长圆形和倒坡针形等形状。叶子下面被毛,长大后逐渐脱落。2月-3月开化,伞形花絮。花的颜色为蔷薇色中并略微带紫的绚丽色彩,花萼为线裂的盘状,上面有小齿状裂纹。雄蕊16枚,极不等长,子房16室,上面也被绒毛。到了10月,它就结出长圆柱的木质蒴果,上面有棱,被有深褐色的绒毛。
大树杜鹃在分类上隶属于双子叶植物钢、杜鹃花目、杜鹃花科。杜鹃花科植物全世界共有1300多种,遍布于全球各地,但以亚热带山区为最多,我国约有700多种,分布在全国各地,但以西南地区的山地森林中为多,所以这一地区被认为是世界杜鹃类植物的分布中心。杜鹃花不但位居我国三大著名自然野生名花-杜鹃花、报春花、龙胆花之首,也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花卉之一,有"花中两方色"的美誉。在全世界800多个品种中,我国就有650多个。不同种类的杜鹃高高矮矮相差很大、小的种类身高不到1米,而大的种类如大树杜鹃,高达数十米。
由于大树杜鹃是如此地珍贵而稀少,所以被列为国家亚组合保护植物。
野生荔枝
荔枝被誉为"水果皇后"。我国是荔枝的故乡,也是栽培荔枝最早的国家。野生荔枝主要分布于海南崖县、陵小、昌江、保亭、东方、琼中等县的坝王岭、猕猴岭、吊冒山、尖峰岭和广东雷州丰岛的徐闻等地。
野生荔枝是一种常绿大乔木,最高可达32米,胸径194厘米,枝叶繁茂、生机盎然、树皮为棕褐色,并带有黄褐色的斑块,叶子为羽状复叶,互生,草质,椭圆状,全缘,上面为深绿色,下面粉绿色,嫩叶则呈线褐色。呈聚伞圆雌花序,绿白色的花朵较小。果通常为椭圆形或椭圆状球形,成熟时果皮为暗红色,上面具有小的瘤状体。种为椭圆形,种皮暗褐色,上面具有光泽,外面为白色的假种皮所包被。
我国人工培育的荔枝树一般只有5-10米高,树皮光滑,叶片由红褐色变为暗绿色。花朵很小,淡绿中带几分白色,并不算鲜艳,但它的果实却特别引入注目。每到丰收时节累累果实挂满枝头,一穗穗,一串串,似翡翠,如玛瑙,诱人垂涎欲滴。剥开果壳,里面就露出了肥胖的半透明的肉球晶莹如雪,一滴滴地外往淌着甜水,吃上几颗,顿觉清凉酸甜,沁人心肺。
荔枝具有丰富的营养,是一种高级滋补果品还有养血、消肿、开胃、益脾的药用价值,它的木材也被列入特等商品用材,纵理交错,结构致密,材质坚硬而重,少开裂,切面光滑,县有光泽,抗腐性强,可供制作上等家具、高级建筑的用材。
野生荔枝在分类上隶属双子叶植物纲、无患子目、无患子科。它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植物。
水杉
在40多年前,所有的人都认为,水杉早已在地球上绝了种,只有通过古代地层中发掘的化石才能知道它的模样。
40年代初,我国学者于四川万县磨刀溪首次发现了几棵奇树,它们高达30多米,胸径7米多,根部庞大,树干笔直,苍劲参天,树龄已有400多年。当时由于缺乏资料,未能做出鉴定。1941年以后的两年间,人们根据这种树的枝叶,花和种子标本进行研究鉴定,定名为水杉。这是水杉属的子遗,为我国所独有。
水杉是杉科落叶乔木,高30-40米,主干挺拔,侧枝横伸,南北向、东西向交替着生主干,下长上短,层层舒展,宛如塔尖。线形而扁平的叶子,分左右两侧着生在小枝上。叶子能够随季节更换而改变颜色:春天,叶色嫩绿;夏天,叶色翠绿,青绿可爱;秋天,叶色变黄,满峰披金;冬天,叶色变红,经霜更红,然后凋落。
水杉2月下旬开花,花为单性,雄雌同株,球球花单生于,二年生的枝顶或叶腋部,雄蕊约有20枚,交互对生。雌球花单生于二年生极的顶部,花县短柄,由22枚-28枚苞鳞和珠鳞组成,也是交互对生,各有5-9胚珠。受粉后生成近圆的球果。种子扁平成倒卵形。球果热时呈深褐色,成熟期为当年的11 月。
水杉不但是珍贵的活化石,树中佼佼者,而且还有它很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生长迅速,是优良的绿色树种。它的经济价值很高,它的木材是紫红色的,既细密又轻软,是造船、建筑、造纸和制作家具、农具的好材料。
水杉在分类上隶属裸子植物门、松柏纲、杉料。它是我国I级保护植物。
望天树
望天树不仅是热带雨林中最高的树木,也是我国最高大的阔叶乔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的勐腊和东南部的河口、马关等县,以及广西西南部一带。
望天树是一种常绿大乔木高度在60米以上,胸径一般在1.3米左右,最大可达3米。主干浑圆通直,人地面向上直至30多米高处连一个细小的分枝也没有。它的树皮为褐色或深褐色。常绿的叶子为草质,互生,呈卵状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前端急剧变尖或逐步变尖,基部为圆形或宽楔形。叶上有羽状的脉纹,近于平行。叶的背面脉序突起,还有许多又细又密的茸毛。
望天树多生长在海拔350米-1100米之间的山地峡谷,及两侧坡地上,分布区的面积仅有20平方公里。它的分布区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向南开口的河谷地区,全年都处于高温、高湿、静风、无霜的状态中。望天树喜欢生长在赤红壤、砂壤及石灰壤上,在云南有千果榄仁、番龙服等伴生,在广西有蚬木、顶果树、广西槭、仕豆等树木伴生。
望天树的树干通直,木树性质优良,非常坚硬,加工性能也好,而且不怕腐蚀,不怕病虫侵害,是优良的用材树种,也是制造,高级家具、乐器、桥梁等的理想材料。它的木材中还含有丰富的树胶,花中含有香料油,这些也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望天树在分类学上隶属双子叶植物纲、龙脑香料。由于望天树常常形成独立的群落类型和自然景观,所以可以看作热带雨林中的标志树种。望天树虽然高大,但结的果实却很少,再加上病虫害导致的落果现象十分严重,造成种子都落在地上,很快发芽或腐烂,寿命很短,不易采集,所以野外数量十分稀少,现已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植物。
核桃
核桃又叫胡桃,羌桃,是一种很古老的栽培果树。核桃仁是著名的干果,与榛子、腰果、扁桃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干果。我国不仅盛产核桃,而且是核桃的故乡。
核桃是胡桃科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树冠宽阔,枝叶繁茂。它的树皮为灰白色,但幼年时却是灰绿色,而且很光洁润滑,老年时则有很多浅浅的纵裂,小枝很粗。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11个,长椭圆形,全缘。初夏开花,花单性,雌雄同株,柔荑花序下垂。核果椭圆形或球形,表面有两条纵横,还布满了高高低低的花纹,种子富含油。
核桃产于我国黄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喜欢阳光充足的疏林,温和、潮湿的气息和深厚、疏松、肥沃、湿润的土壤,较耐寒冷和干旱,但不耐湿热和盐碱,也不耐庇荫,在郁闭度较高的林下,幼苗极小,生长较差。在天然分布区内,它们生长于海拔1400米-1700米之间的中、低山带的阴坡下部或峡谷底部。
核桃自古以来,被视作难得的补品,除含大量脂肪、蛋白质等外,还含钙、磷、铁、碘、胡萝卜素、硫胺素、尼克酸和其他维生素,种仁、果隔、果皮、树叶都可作药用。中医学上用作温肺、补肾药,它性温味甘,主治虚寒喘咳、肾虚腰痛等症。除此之外,核核木材质呈坚韧,光滑美观,不翘不裂,是很好的硬木材料,能做高级家具以及武器和交通工具等的木质部分。核桃树皮能提取栲胶、树皮和外果皮能提取单宁,树根可做染料,就连坚硬的碎果壳也能在工业上大显神通,用它制造的活性炭可以吸附各种有毒物质,是防毒面具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核桃在分类上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胡核目、胡材科。它被列为我国I级保护植物。由于乱砍滥伐等人类经济活动的破坏,使核桃的野生分布区的面积日渐缩小,已经处于濒临绝灭的境地。
雪莲
天山位于我国西北边疆,海拔高度一般在4000米以上,主峰博格达峰高达5445米,山顶常年白雪皑皑,分外壮观。雪莲是天山的著名植物,喜生于高山陡岩、砾石和沙质潮湿处的雪山附近,故名雪莲。
雪莲属于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地面以上的植株很矮,仅有15厘米-24厘米高。到了每年7月的开花季节,雪莲就在茎的顶端生出一个大而鲜艳的花盘,周围有淡黄色半球状大苞叶围成一圈。花朵的整体看上去就和水生的荷花差不多,在皑皑白雪的衬托下,更显得异常美丽动人。而当云雪笼罩之时,它又悄悄地合了起来。雪莲的花香袭人,顺风时香味可以飘到几十米远。开花之后不久的8月,雪莲就迅速地结出了长有纵肋的长圆形瘦果。它们有长长的根系,可充足地吸收养分水分;它们身上白色绒毛可防寒保温,还能反射高山强烈的紫外线以减少对它们的损伤。
雪莲在高山严酷的条件下,生长非常缓慢,至要至少4年-5年后才能开发结果。不过,由于生长期短,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这也是它们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雪莲是一种名贵药材,它的整个植珠晒干后都可以入药,中医认为雪莲性温,味微苦、具有散寒除湿、活血通径、强筋助阳、抗炎镇痛等功能,民间用以治疗肺寒咳嗽,肾虚腰痛、月经不调、麻疹不适、跌打损伤,以及风湿性关节炎、贫血、阳痿、高山不适应等疾病。
雪莲可以用种子繁镇,但种子成熟时,高热寒地区已经开始下雪,给采集种子带来麻烦,而且雪莲种子的发芽率低、繁殖不易、生长缓慢,人工栽培较难。
植物学界正研究进行人工繁殖,以获得各种有用的产品。
夏蜡梅
夏蜡梅的分布区极为狭窄,仅分布于浙江省临安县西部一带。
夏蜡梅属于落叶灌木,高度大约在1米-3米之间。树上有大枝和小枝,大枝呈二歧状,小枝则相对而生。一年生的嫩枝是黄绿色的,到了第二年就变成了灰褐色,冬天时树芽被叶柄的基部所包裹。树叶呈椭圆形,单叶对生,全缘,无托叶夏蜡梅的叶子在每年的10月下旬即开始陆续脱落,一直到第二年的3月下旬至 4月上旬才又重新生长。
夏蜡梅是蜡梅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种,与其家族隆冬腊月开花的大多数成员不同,到每年5月中,下旬的初夏季节才开放花朵。夏蜡梅的花一般先叶而开放,单独生长于嫩枝的顶端,花朵洁白硕大,花为单生,两性,花萼呈花瓣状,花被片为多数,雄蕊18枚-19枚,着生于肉质花托顶部,花丝极短;心皮为多数,离生,着生于壶形花托内,子房上位,每室1至2胚珠,夏蜡梅的花期也很长,花朵一直持续到开放到6月上旬才逐渐凋谢。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每个聚合果都有一个近顶端收缩的像小编种一样的果托,里面盛有一个瘦瘦的椭圆形褐色果实,扁平或有棱,挂满枝头,随风摇曳,成为珍贵的观赏树木。
夏蜡梅喜爱生长于海拔600米-1100米的山坡或溪谷中的亚热带局部常绿阔叶林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它属于较为耐阴的树种,气候凉爽而湿润,在强烈的阳光下会生长不良,甚至枯萎,它也不耐干旱与瘠薄,但比较耐寒,特别喜欢生长在有较多山间溪流的以甜槠、木荷、钱青柳等为优势种的山谷林地中。
夏蜡梅在分类上隶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蜡梅科。它的花大而美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植物。由于森林砍伐,生境渐趋恶化,分布区日渐缩小,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保护工作,以免使它陷入濒危状态。

濒临灭绝的动物有:

古朴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惟有大熊猫因隐退山谷而遗存下来。现仅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约40个县境内的群山叠翠的竹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仰鼻蓝面:金丝猴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金丝猴刚被命名时,因其仰鼻金发,使动物学家爱德华先生联想起欧洲十字军司令的翘鼻金发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他便用这个美人之名命名了金丝猴—— Rhinpitheius roxellanae 。

长江奇兽:白鳍豚

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70多种,淡水仅5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白鳍豚体态娇美、皮肤滑腻、长吻似剑、身呈纺锤。眼小如豆、耳小像针,上下颌密布小牙130多颗,头顶左上方有一圆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换一次气,虽然视听能力欠佳,但其声纳系统发对超声波的回声定位能力可使它与在十几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联系。

中华之魂:华南虎

华南虎的英文为“中国虎”,是我国特有亚种,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一个虎种。全球的虎仅有一种,均产于亚洲,上个世纪尚有8个亚种:孟加拉虎、东北虎、爪哇虎、华南虎、里海虎、巴厘虎、苏门达腊虎,但后三个亚种相继灭绝,中国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属于哪个亚种)是在20世纪初灭绝的。

东方之珠:朱鹮

要问中国最珍稀的鸟是什么,那朱鹮应当名列前茅。这种被动物学家誉为“东方明珠”的美丽涉禽是一种人们一度认为已经灭绝的鸟类,它们原是东亚地区的特产鸟类,仅在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有分布,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都失去了踪影。难道朱鹮真的消失了吗?七十年代后期,中国鸟类学家开始寻找朱鹮,1981年终于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2窝共7只朱鹮,轰动了世界。
堪称国鸟:褐马鸡

褐马鸡是一种产于中国山西庞泉沟、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门头沟的珍禽,因耳部由两个雪白的耳羽,好似长角,或有人称之为角鸡或耳鸡。尾羽上翘后,披散垂下,如同马尾,故名马鸡,马鸡属共有4种,均产于中国,既藏马鸡、白马鸡、蓝马鸡和褐马鸡。许多动物学家建议,应把褐马鸡定为中国国鸟。目前,褐马鸡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濒危”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孑遗物种:扬子鳄

扬子鳄是中国唯一的鳄种。全球鳄鱼共有25种,中国只有湾鳄和扬子鳄。但是作为体型最大的鳄(10米长),湾鳄早已在几百年前灭绝了,而扬子鳄现为我国特有,也是从远古北方仅存的唯一分布在温带的孑遗种类。
高原神鸟:黑颈鹤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高原鹤类,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大鸟,也是世界十五鹤中被最晚记录到的一种鹤,它是俄国探险家普热尔瓦尔斯基于1876年在中国青海湖发现的。黑颈鹤夏季在西藏繁殖,冬季迁至云贵越冬,少数还飞越喜马拉雅山至不丹越冬。

雪域喋血:藏羚羊

藏羚羊,近年极受世人瞩目,主要原因是由于1980年以来西方时装界对“藏羚绒披肩”即“沙图什”的消费需求而刺激了偷猎者的谋财害命,另外,一些采金者也在对其肆意杀戮,致使生活在生命极限的高寒地区的藏羚羊正以一年近万只的速度减少。为打击盗猎,这几年青海、新疆、西藏的反盗猎力量林业公安一直在为保卫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而战斗,其中的佼佼者即“野牦牛队”,他们已经有两位英雄为此献身。

失而复得:四不象

“四不象”为麋鹿的俗名,它是做为中国特有的湿地鹿类,曾于1900年在中国本土灭绝的,幸有少量存于欧洲,经过一个世纪的养护,种群才得以恢复。麋鹿是湿地动物,由于对湿地生境的适应,而形成特殊的形态,即所谓的“四不象”,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麋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极危级。
濒临灭绝的植物有:

中国鸽子树--珙桐
珙桐,别名水梨子、鸽子树。属于蓝果树科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分布于陕西镇坪;湖北神农架、兴山;湖南桑植;贵州松桃, 梵净山;四川巫山、南川、平武、汶川、灌县;云南绥江等地的海拔1250--2200米的区域。
珙桐高约十至二十米,树形高大 挺拔,是一种很美丽的落叶乔木,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每年四、五月间,珙桐树盛开 繁花,它的头状花序下有两枚大小不等的白色苞片,呈长圆形或卵圆形,长六至十五厘米,宽三至八厘米,如白绫裁成,美丽奇特,好象白鸽舒展双翅;而它的头状花序象白鸽的头,因此珙桐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珙桐树的木质结构细密,不易变形,切削容易,是木雕工艺的佳料。更重要的是,珙桐对研究古植物区系和系统发育均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珙桐树是一八六九年在我国发现的。因挖掘野生苗栽植及森林的砍伐破坏,目前数量较少,分布范围日益缩小,有被其它阔叶树种更替的危险。
大树杜鹃
大树杜鹃是一种原始而古老的植物类型,于1919年在云南腾冲县境内的高黎贡山海拔2100-2400米的原始森林中被首次发现,当时这株大树杜鹃年龄已超过280岁,树高达25米。
大树杜鹃是一种常绿大乔木,树高一般为20-25米,树茎部的最大直径达3.3米。褐色的树皮,剥落得左一片右一片,显得斑斑驳驳,饱经沧桑。小枝粗壮,上面被有短毛,叶子又厚又大,有椭圆形、长圆形和倒坡针形等形状。叶子下面被毛,长大后逐渐脱落。2月-3月开化,伞形花絮。花的颜色为蔷薇色中并略微带紫的绚丽色彩,花萼为线裂的盘状,上面有小齿状裂纹。雄蕊16枚,极不等长,子房16室,上面也被绒毛。到了10月,它就结出长圆柱的木质蒴果,上面有棱,被有深褐色的绒毛。
大树杜鹃在分类上隶属于双子叶植物钢、杜鹃花目、杜鹃花科。杜鹃花科植物全世界共有1300多种,遍布于全球各地,但以亚热带山区为最多,我国约有700多种,分布在全国各地,但以西南地区的山地森林中为多,所以这一地区被认为是世界杜鹃类植物的分布中心。杜鹃花不但位居我国三大著名自然野生名花-杜鹃花、报春花、龙胆花之首,也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花卉之一,有"花中两方色"的美誉。在全世界800多个品种中,我国就有650多个。不同种类的杜鹃高高矮矮相差很大、小的种类身高不到1米,而大的种类如大树杜鹃,高达数十米。
由于大树杜鹃是如此地珍贵而稀少,所以被列为国家亚组合保护植物。
野生荔枝
荔枝被誉为"水果皇后"。我国是荔枝的故乡,也是栽培荔枝最早的国家。野生荔枝主要分布于海南崖县、陵小、昌江、保亭、东方、琼中等县的坝王岭、猕猴岭、吊冒山、尖峰岭和广东雷州丰岛的徐闻等地。
野生荔枝是一种常绿大乔木,最高可达32米,胸径194厘米,枝叶繁茂、生机盎然、树皮为棕褐色,并带有黄褐色的斑块,叶子为羽状复叶,互生,草质,椭圆状,全缘,上面为深绿色,下面粉绿色,嫩叶则呈线褐色。呈聚伞圆雌花序,绿白色的花朵较小。果通常为椭圆形或椭圆状球形,成熟时果皮为暗红色,上面具有小的瘤状体。种为椭圆形,种皮暗褐色,上面具有光泽,外面为白色的假种皮所包被。
我国人工培育的荔枝树一般只有5-10米高,树皮光滑,叶片由红褐色变为暗绿色。花朵很小,淡绿中带几分 白色,并不算鲜艳,但它的果实却特别引入注目。每到丰收时节累累果实挂满枝头 ,一穗穗,一串串,似翡翠,如玛瑙,诱人垂涎欲滴。剥开果壳,里面就露出了肥胖的半透明的肉球晶莹如雪,一滴滴地外往淌着甜水,吃上几颗,顿觉清凉酸甜,沁人心肺。
荔枝具有丰富的营养,是一种高级滋补果品还有养血、消肿、开胃、益脾的药用价值,它的木材也被列入特等商品用材,纵理交错,结构致密,材质坚硬而重,少开裂,切面光滑,县有光泽,抗腐性强,可供制作上等家具、高级建筑的用材。
野生荔枝在分类上隶属双子叶植物纲、无患子目、无患子科。它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植物。
水杉
在40多年前,所有的人都认为,水杉早已在地球上绝了种,只有通过古代地层中发掘的化石才能知道它的模样。
40年代初,我国学者于四川万县磨刀溪首次发现了几棵奇树,它们高达30多米,胸径7米多,根部庞大,树干笔直,苍劲参天,树龄已有400多年。当时由于缺乏资料,未能做出鉴定。1941年以后的两年间,人们根据这种树的枝叶,花和种子标本进行研究鉴定,定名为水杉。这是水杉属的子遗,为我国所独有。
水杉是杉科落叶乔木,高30-40米,主干挺拔,侧枝横伸,南北向、东西向交替着生主干,下长上短,层层舒展,宛如塔尖。线形而扁平的叶子,分左右两侧着生在小枝上。叶子能够随季节更换而改变颜色:春天,叶色嫩绿;夏天,叶色翠绿,青绿可爱;秋天,叶色变黄,满峰披金;冬天,叶色变红,经霜更红,然后凋落。
水杉2月下旬开花,花为单性,雄雌同株,球球花单生于,二年生的枝顶或叶腋部,雄蕊约有20枚,交互对生。雌球花单生于二年生极的顶部,花县短柄,由22枚-28枚苞鳞和珠鳞组成,也是交互对生,各有5-9胚珠。受粉后生成近圆的球果。种子扁平成倒卵形。球果热时呈深褐色,成熟期为当年的11 月。
水杉不但是珍贵的活化石,树中佼佼者,而且还有它很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生长迅速,是优良的绿色树种。它的经济价值很高,它的木材是紫红色的,既细密又轻软,是造船、建筑、造纸和制作家具、农具的好材料。
水杉在分类上隶属裸子植物门、松柏纲、杉料。它是我国I级保护植物。
望天树
望天树不仅是热带雨林中最高的树木,也是我国最高大的阔叶乔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的勐腊和东南部的河口、马关等县,以及广西西南部一带。
望天树是一种常绿大乔木高度在60米以上,胸径一般在1.3米左右,最大可达3米。主干浑圆通直,人地面向上直至30多米高处连一个细小的分枝也没有。它的树皮为褐色或深褐色。常绿的叶子为草质,互生,呈卵状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前端急剧变尖或逐步变尖,基部为圆形或宽楔形。叶上有羽状的脉纹,近于平行。叶的背面脉序突起,还有许多又细又密的茸毛。
望天树多生长在海拔350米-1100米之间的山地峡谷,及两侧坡地上,分布区的面积仅有20平方公里。它的分布区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向南开口的河谷地区,全年都处于高温、高湿、静风、无霜的状态中。望天树喜欢生长在赤红壤、砂壤及石灰壤上,在云南有千果榄仁、番龙服等伴生,在广西有蚬木、顶果树、广西槭、仕豆等树木伴生。
望天树的树干通直,木树性质优良,非常坚硬,加工性能也好,而且不怕腐蚀,不怕病虫侵害,是优良的用材树种,也是制造,高级家具、乐器、桥梁等的理想材料。它的木材中还含有丰富的树胶,花中含有香料油,这些也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望天树在分类学上隶属双子叶植物纲、龙脑香料。由于望天树常常形成独立的群落类型和自然景观,所以可以看作热带雨林中的标志树种。望天树虽然高大,但结的果实却很少,再加上病虫害导致的落果现象十分严重,造成种子都落在地上,很快发芽或腐烂,寿命很短,不易采集,所以野外数量十分稀少,现已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植物。
核桃
核桃又叫胡桃,羌桃,是一种很古老的栽培果树。核桃仁是著名的干果,与榛子、腰果、扁桃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干果。我国不仅盛产核桃,而且是核桃的故乡。
核桃是胡桃科落叶乔木,高可达30米,树冠宽阔,枝叶繁茂。它的树皮为灰白色,但幼年时却是灰绿色,而且很光洁润滑,老年时则有很多浅浅的纵裂,小枝很粗。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11个,长椭圆形,全缘。初夏开花,花单性,雌雄同株,柔荑花序下垂。核果椭圆形或球形,表面有两条纵横,还布满了高高低低的花纹,种子富含油。
核桃产于我国黄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喜欢阳光充足的疏林,温和、潮湿的气息和深厚、疏松、肥沃、湿润的土壤,较耐寒冷和干旱,但不耐湿热和盐碱,也不耐庇荫,在郁闭度较高的林下,幼苗极小,生长较差。在天然分布区内,它们生长于海拔1400米-1700米之间的中、低山带的阴坡下部或峡谷底部。
核桃自古以来,被视作难得的补品,除含大量脂肪、蛋白质等外,还含钙、磷、铁、碘、胡萝卜素、硫胺素、尼克酸和其他维生素,种仁、果隔、果皮、树叶都可作药用。中医学上用作温肺、补肾药,它性温味甘,主治虚寒喘咳、肾虚腰痛等症。除此之外,核核木材质呈坚韧,光滑美观,不翘不裂,是很好的硬木材料,能做高级家具以及武器和交通工具等的木质部分。核桃树皮能提取栲胶、树皮和外果皮能提取单宁,树根可做染料,就连坚硬的碎果壳也能在工业上大显神通,用它制造的活性炭可以吸附各种有毒物质,是防毒面具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核桃在分类上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胡核目、胡材科。它被列为我国I级保护植物。由于乱砍滥伐等人类经济活动的破坏,使核桃的野生分布区的面积日渐缩小,已经处于濒临绝灭的境地。
雪莲
天山位于我国西北边疆,海拔高度一般在4000米以上,主峰博格达峰高达5445米,山顶常年白雪皑皑,分外壮观。雪莲是天山的著名植物,喜生于高山陡岩、砾石和沙质潮湿处的雪山附近,故名雪莲。
雪莲属于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地面以上的植株很矮,仅有15厘米-24厘米高。到了每年7月的开花季节,雪莲就在茎的顶端生出一个大而鲜艳的花盘,周围有淡黄色半球状大苞叶围成一圈。花朵的整体看上去就和水生的荷花差不多,在皑皑白雪的衬托下,更显得异常美丽动人。而当云雪笼罩之时,它又悄悄地合了起来。雪莲的花香袭人,顺风时香味可以飘到几十米远。开花之后不久的8月,雪莲就迅速地结出了长有纵肋的长圆形瘦果。它们有长长的根系,可充足地吸收养分水分;它们身上白色绒毛可防寒保温,还能反射高山强烈的紫外线以减少对它们的损伤。
雪莲在高山严酷的条件下,生长非常缓慢,至要至少4年-5年后才能开发结果。不过,由于生长期短,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这也是它们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雪莲是一种名贵药材,它的整个植珠晒干后都可以入药,中医认为雪莲性温,味微苦、具有散寒除湿、活血通径、强筋助阳、抗炎镇痛等功能,民间用以治疗肺寒咳嗽,肾虚腰痛、月经不调、麻疹不适、跌打损伤,以及风湿性关节炎、贫血、阳痿、高山不适应等疾病。
雪莲可以用种子繁镇,但种子成熟时,高热寒地区已经开始下雪,给采集种子带来麻烦,而且雪莲种子的发芽率低、繁殖不易、生长缓慢,人工栽培较难。
植物学界正研究进行人工繁殖,以获得各种有用的产品。
夏蜡梅
夏蜡梅的分布区极为狭窄,仅分布于浙江省临安县西部一带。
夏蜡梅属于落叶灌木,高度大约在1米-3米之间。树上有大枝和小枝,大枝呈二歧状,小枝则相对而生。一年生的嫩枝是黄绿色的,到了第二年就变成了灰褐色,冬天时树芽被叶柄的基部所包裹。树叶呈椭圆形,单叶对生,全缘,无托叶夏蜡梅的叶子在每年的10月下旬即开始陆续脱落,一直到第二年的3月下旬至 4月上旬才又重新生长。
夏蜡梅是蜡梅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种,与其家族隆冬腊月 开花的大多数成员不同,到每年5月中,下旬的初夏季节才开放花朵。夏蜡梅的花一般先叶而开放,单独生长于嫩枝的顶端,花朵洁白硕大,花为单生,两 性,花萼呈花瓣状,花被片为多数,雄蕊18枚-19枚,着生于肉质花托顶部,花丝极短;心皮为多数,离生,着生于壶形花托内,子房上位,每室1至2胚珠,夏蜡梅的花期也很长,花朵一直持续到开放到6月上旬才逐渐凋谢。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每个聚合果都有一个近顶端收缩的像小编种一样的果托,里面盛有一个瘦瘦的椭圆形褐色果实,扁平或有棱,挂满枝头,随风摇曳,成为珍贵的观赏树木。
夏蜡梅喜爱生长于海拔600米-1100米的山坡或溪谷中的亚热带局部常绿阔叶林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它属于较为耐阴的树种,气候凉爽而湿润,在强烈的阳光下会生长不良,甚至枯萎,它也不耐干旱与瘠薄,但比较耐寒,特别喜欢生长在有较多山间溪流的以甜槠、木荷、钱青柳等为优势种的山谷林地中。
夏蜡梅在分类上隶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蜡梅科。它的花大而美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植物。由于森林砍伐,生境渐趋恶化,分布区日渐缩小,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保护工作,以免使它陷入濒危状态。

濒临灭绝的动物有:

古朴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惟有大熊猫因隐退山谷而遗存下来。现仅分布于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约40个县境内的群山叠翠的竹林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

仰鼻蓝面:金丝猴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金丝猴刚被命名时,因其仰鼻金发,使动物学家爱德华先生联想起欧洲十字军司令的翘鼻金发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他便用这个美人之名命名了金丝猴—— Rhinpitheius roxellanae 。

长江奇兽:白鳍豚

白鳍豚为中国长江中下游的特有水兽,全球豚类有70多种,淡水仅5种,中国仅此一种淡水鲸,分布狭窄,比大熊猫更古老、更稀少。白鳍豚体态娇美、皮肤滑腻、长吻似剑、身呈纺锤。眼小如豆、耳小像针,上下颌密布小牙130多颗,头顶左上方有一圆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换一次气,虽然视听能力欠佳,但其声纳系统发对超声http://www.rixia.cc波的回声定位能力可使它与在十几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联系。

中华之魂:华南虎

华南虎的英文为“中国虎”,是我国特有亚种,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一个虎种。全球的虎仅有一种,均产于亚洲,上个世纪尚有8个亚种:孟加拉虎、东北虎、爪哇虎、华南虎、里海虎、巴厘虎、苏门达腊虎,但后三个亚种相继灭绝,中国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属于哪个亚种)是在20世纪初灭绝的。

东方之珠:朱鹮

要问中国最珍稀的鸟是什么,那朱鹮应当名列前茅。这种被动物学家誉为“东方明珠”的美丽涉禽是一种人们一度认为已经灭绝的鸟类,它们原是东亚地区的特产鸟类,仅在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有分布,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都失去了踪影。难道朱鹮真的消失了吗?七十年代后期,中国鸟类学家开始寻找朱鹮,1981年终于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2窝共7只朱鹮,轰动了世界。
堪称国鸟:褐马鸡

褐马鸡是一种产于中国山西庞泉沟、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门头沟的珍禽,因耳部由两个雪白的耳羽,好似长角,或有人称之为角鸡或耳鸡。尾羽上翘后,披散垂下,如同马尾,故名马鸡,马鸡属共有4种,均产于中国,既藏马鸡、白马鸡、蓝马鸡和褐马鸡。许多动物学家建议,应把褐马鸡定为中国国鸟。目前,褐马鸡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濒危”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孑遗物种:扬子鳄

扬子鳄是中国唯一的鳄种。全球鳄鱼共有25种,中国只有湾鳄和扬子鳄。但是作为体型最大的鳄(10米长),湾鳄早已在几百年前灭绝了,而扬子鳄现为我国特有,也是从远古北方仅存的唯一分布在温带的孑遗种类。
高原神鸟:黑颈鹤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高原鹤类,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大鸟,也是世界十五鹤中被最晚记录到的一种鹤,它是俄国探险家普热尔瓦尔斯基于1876年在中国青海湖发现的。黑颈鹤夏季在西藏繁殖,冬季迁至云贵越冬,少数还飞越喜马拉雅山至不丹越冬。

雪域喋血:藏羚羊

藏羚羊,近年极受世人瞩目,主要原因是由于1980年以来西方时装界对“藏羚绒披肩”即“沙图什”的消费需求而刺激了偷猎者的谋财害命,另外,一些采金者也在 对其肆意杀戮,致使生活在生命极限的高寒地区的藏羚羊正以一年近万只的速度减少。为打击盗猎,这几年青海、新疆、西藏的反盗猎力量林业公安一直在为保卫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而战斗,其中的佼佼者即“野牦牛队”,他们已经有两位英雄为此献身。

失而复得:四不象

“四不象”为麋鹿的俗名,它是做为中国特有的湿地鹿类,曾于1900年在中国本土灭绝的,幸有少量存于欧洲,经过一个世纪的养护,种群才得以恢复。麋鹿是湿地动物,由于对湿地生境的适应,而形成特殊的形态,即所谓的“四不象”,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麋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极危级。
回答者:白杨海 - 魔法师 四级 8-28 13:42
多少生命可以重来 全球794个物种濒临灭绝
由多个保护动物组织所组成的“零灭绝联盟”(Alliance for Zero Extinction)近日公布了一份“濒危物种”报告,指出位于全球595个地点的近800种动物即将绝种,当中包括中国的扬子鳄、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狐猴和美国象牙喙啄木鸟,而素有“生态晴雨表”之称的两栖动物占了其中的1/3。有专家指出,如果再不施以援手,我们将要与这些动物彻底“说再见”。

12月12日,两只鹤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寒冬里翱翔。这个世界的美好有很多就是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赋予我们的,因此保护濒危动物是我们对自然界应尽的责任。

虽然生物灭绝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目前人为造成的生物灭绝率是自然灭绝的100倍。近代灭绝的物种大部分都生活在孤岛上,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物种大量入侵,但是现在所发现的大部分濒危动物都生活在山区或地势低平的地带。

“零灭绝联盟”是由13个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发起的,包括伦敦动物学会、保护国际、美国鸟类保护协会等。目的是为了确认并且保护物种生存的地点,进而挽救濒危物种。这些地点都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定的濒危物种最后栖息地。由于并没有对地球上所有的物种进行仔细研究,因此这794个物种只包括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松柏目植物和一些爬行动物。

该组织将全球分为七大块,每一块都有不少的濒危动物“热点”地区。所谓“热点”的选择遵循三个原则:首先,这些地点一定要包含至少一个“濒临灭绝”或是“严重濒临灭绝”的物种。第二,这些地点在“濒临灭绝”或是“严重濒临灭绝”的动物生存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比如有一定数量的物种生活于此地,或者在这里度过哺乳期或是冬眠期。

最后,这些地带都是相对于周边地区具有独立性的地方,必须与周边的地带有可定义的界限。界限之内的各个生物种群生活环境相近,而与周边地带的物种不甚相同。

在列出的这595个地点中,只有1/3受到法律保护,其他地方都被人类居住地所环绕,而且人口密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该研究的作者表示,保护这些地点是保护动物不灭绝的关键。

在这份濒危物种的名单上,墨西哥位列榜首,有63个濒危物种地点,其次是哥伦比亚、巴西和秘鲁。

在“零灭绝联盟”列出的名单中,拉美的濒危物种地点比其他地区高的原因,一个是该地区本身物种极具多样性,再有就是近年来动物生存的环境破坏严重。美国在该榜单中位列第八。

国际鸟类组织全球动物种类计划主任布查特指出:“我们必须保护这批频临绝种的动物,我们不能估计这些动物还能存活多久,但若不加紧行动,它们将于几十年间自动消失。”该报告的主要作者泰勒里基茨也表示,虽然生物灭绝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目前人类造成的生物灭绝率是自然灭绝的100倍。在近代,虽然一些分布在北美、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加或其他地区的所谓的“巨型动物”的消亡也有部分人类的原因,特别是捕猎和点火烧地,但是大部分灭绝的物种都生活在孤岛上,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物种的大量入侵,如田鼠等。但是现在所发现的大部分濒危地点和动物都是在山区和地势低平的地带。

泰勒里基茨表示:“我们要知道事情的紧迫性在于,如果我们不尽快采取行动,这些物种就会变成明天的渡渡鸟。不过目前的好消息就是我们仍然有时间来拯救这些动物。”(注:渡渡鸟毛色美丽,曾经是毛里求斯的国鸟,但是欧洲殖民者来到毛里求斯后,开始对大片森林进行砍伐和对肉味细嫩鲜美的渡渡鸟进行大肆猎杀,终于导致渡渡鸟于1690年前后灭绝。)

■“生态晴雨表”日渐衰微

也许有的人认为两栖动物模样丑陋,除了会抓一些昆虫以外没什么本事,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它们真的在地球上消失了,人类也不会好过。两栖动物是自然界最优秀的环境监测器,它们这种灾难性的剧减也就预示着地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退化。

报告指出的“濒危动物”名单上水陆两栖动物占51%,有408种。

这些形状各异,爬来爬去的动物,包括青蛙、蟾蝓、火蜥蜴和蚓螈,处境异常危险。两栖动物被普遍认为是“矿井中的高频噪音”,它们具有浸透性的皮肤非常敏感,也就成了环境恶化的特别预警器。以美国为基地的保护国际(CI)的主席拉塞尔表示,两栖动物是自然界最优秀的环境监测器,它们这种灾难性的剧减也就预示着地球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退化。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两栖动物的数量开始锐减,到了1980年已有129个物种灭绝。2005年初,一份全球两栖动物调查报告“全球两栖动物评估”显示,目前所知的全球5743种两栖动物有32%都处于濒危境地。但是科学家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导致两栖动物如此剧烈的下降,目前主要的理论就是栖息地减少。

由于人类肆意砍伐森林、污染水源和破坏湿地,两栖动物渐渐失去了立足之地。例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活着一种大型陆生蝾螈,因为身上有淡绿色条纹而得名“虎纹火蛇”。但据美国联邦官员估计,由于城市化和农业开发,这种蝾螈迄今已失去了75%的栖息地。再有就是人类为饱口福或用作药物而大量捕食。另外据报道说,两栖动物还遭到一种名为壶菌的真菌的威胁。这种致命的真菌攻击两栖动物皮肤,使两栖动物体内水分代谢紊乱,导致大量死亡。

两栖动物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晴雨表”。当它们大量死去之时,科学家会考虑,接下来灭亡的会是什么,动物还是植物?根据“零灭绝组织”的调查,接下来的是鸟类(217种)和哺乳动物(131种)。
“零灭绝联盟”的秘书迈克帕尔表示:“虽然保护这些地点和物种本身非常重要,但是还意味着更多的东西。”帕尔说:“如果不切实保护的话,未来地球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就会遭到破坏,每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生态旅游经济也无以为继,还有那些无法用金钱估量的洁净水源。我们有责任这么做。”

■马达加斯加狐猴的厄运

阳光穿过弥漫在森林中轻纱一般的薄雾,太阳映衬着一片娇艳的蓝天,一群群狐猴快乐地在林间嬉闹着。在非洲马达加斯加生活的狐猴中,尤以大狐猴体形最大、嗓音最好。“流畅的音符、和谐的旋律,就像声音留下的优美划痕。”作家大卫奎门这样描述大狐猴的叫声。然而,这样美好的声音我们也许很快就再也听不到了。

马达加斯加一直以其不同寻常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于世。这里是灵长类动物狐猴的故乡;还有颜色漂亮的 蜴、壁虎或是变色龙;全身多刺的马岛猬;还有神秘的猫科动物缟狸,它们都是马达加斯加的原始主人。“马达加斯加确实是自然主义者们的一块天赐宝地。”自然主义者约瑟夫非利伯特 柯默森在1771年写道,“造物主似乎有意将那里占为自己的私有领地,而且布置得应有尽有。”在人类踏足这个岛屿之前,也就是大约2000年前已经有大批的动植物在这个岛上繁衍生息了。马岛的狐猴总喜欢在岛上到处闲逛,而巨型的龟,体形庞大的象鸟(大概有3米高,重达500千克,它们下的蛋如果做成煎蛋,可以喂饱150个人,已经灭绝)也在岛上为所欲为,但是所有这些这一切在人类到来之后都改变了,很多物种都渐渐走向灭绝。

两千年前,自从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人到达了马达加斯加,共有15种狐猴遭到伤害,最终消失。科学家在灭绝的狐猴头上发现了“大量屠宰的证据”。马萨诸塞大学人类学家文图拉皮雷兹表示,他所在的科研小组发现了用利器切削和斩剁的痕迹,如剥皮、脱落关节和切片等。

皮雷兹说:“我们认真的检查了这些切削的痕迹后,更加验证了这里曾经屠宰这种动物,这是毫无疑问的。”直到今天,对狐猴的捕杀仍然没有结束。虽然从1964年开始,捕杀狐猴和将其作为宠物就被认定为违法,但捕杀狐猴仍然屡禁不绝。而且由于马达加斯加没有毒蛇、鹿或羚羊,也罕见较大的食肉动物,所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狐猴的机敏性慢慢衰退,更加容易成为人类的目标。
在生态学问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国家的一级保护植物有什么是适应不了陆生环境而灭绝的?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148739.html

上一篇:请问,这张图片中的花分别叫什么?

下一篇:我的电脑一开机就会提示“无法连接所有网络驱动器”,请问这是什么意思?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