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作者简介
老舍先生的作者简介。
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老舍的简介和作品
关于老舍,是中国近现代伟大的作家。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
1966年8月24日,老舍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
1966年8月24日,老舍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
1966年8月24日,老舍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
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
1966年8月24日,老舍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
老舍简介(简短)
越快越好,最好我提完就能答出来,明天急着用!!!!!!!!!!!!!!!!!!!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扩展资料
胡风:“舍予是经过了生活底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人,但他底‘真’不但没有被这些所湮没,反而显得更凸出,更难能而且可爱。所以他底真不是憨直,不是忘形,而是被复杂的枝叶所衬托着的果子。
他底客客气气,谈笑风生里面,常常要跳出不知道是真话还是笑话的那一种幽默。现在大概大家都懂得那里面正闪耀着他底对于生活的真意,但他有时却要为国事,为公共事业,为友情伤心堕泪,这恐怕是很少为人知道的。”
舒乙:“生活中的父亲完全是矛盾的。他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不说话,在闷着头构思写作。很严肃、很封闭。但是只要有人来,一听见朋友的声音。
他马上很活跃了,平易近人,热情周到,很谈得来。仔细想来,父亲也矛盾。因为他对生活、对写作极认真勤奋;另一方面,他又特别有情趣,爱生活。”
朱光潜:“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
樊骏评价幽默之于老舍:“在某种意义上, 失去了幽默,,就没有了老舍, 更谈不上他在文学史上取得那样的成就与地位。”(南方都市报评)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扩展资料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1、《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2、《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
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
3、《茶馆》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1957年7月初载于巴金任编辑的《收获》杂志创刊号。1958年6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1]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2],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8月24日,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3] 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4]。
中文名
舒庆春
外文名
Colin C.Shu、Lau Shaw
国籍
中国
民族
满族
出生日期
1899年2月3日
特色词条 | 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
贡献维护者 叶见89757、王鑫磊1999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1]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2],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3]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8月24日,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4] 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5]。
特色词条 | 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
贡献维护者 叶见89757、王鑫磊1999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1]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8月24日,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 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3]。
中文名
舒庆春
外文名
Colin C.Shu、Lau Shaw
国籍
中国
民族
满族
出生地
北京
作家老舍先生的生平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老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剧本、散文、诗歌(新式之外包括歌词、古词和旧体诗等),几乎什么形式都涉及了。已经出版的《老舍文集》19卷,总共有一千万字之多。
谈现代长篇小说的生成,你不能超越他;回顾现代讽刺幽默精神,离不开它;讲到中国话剧的民族化,自然不可绕开老舍;而要认认真真地总结中国现代白话的历史,想像我们每个人今天嘴里说的或笔下写的现代语言文字,更是不可忽视他的存在。
可以说,老舍的作品的确称得上是“经典”:它的以一挡百、一以挡千的无可争辩的分量;他在历史上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无法逾越的典范性、代表性;产生的时候是重要的,之后又拥有持久的影响力,一代一代有它的读者,甚至迷恋者;它值得人们再三回味,可以不断感受、不断验证,不断有新的发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老舍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老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剧本、散文、诗歌(新式之外包括歌词、古词和旧体诗等),几乎什么形式都涉及了。已经出版的《老舍文集》19卷,总共有一千万字之多。
谈现代长篇小说的生成,你不能超越他;回顾现代讽刺幽默精神,离不开它;讲到中国话剧的民族化,自然不可绕开老舍;而要认认真真地总结中国现代白话的历史,想像我们每个人今天嘴里说的或笔下写的现代语言文字,更是不可忽视他的存在。
可以说,老舍的作品的确称得上是“经典”:它的以一挡百、一以挡千的无可争辩的分量;他在历史上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无法逾越的典范性、代表性;产生的时候是重要的,之后又拥有持久的影响力,一代一代有它的读者,甚至迷恋者;它值得人们再三回味,可以不断感受、不断验证,不断有新的发现。
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郊外北区劝学员等职。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教学之余,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自1925年起,陆续写了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对乌烟瘴气的教育界做了生动的揭露;《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二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国的北京人,讽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培植出来的“出窝儿老”的畸形心态——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语,俏皮的幽默http://www.rixia.cc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通过闭塞守旧、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角。3部作品陆续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引起文坛的注目。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在新加坡逗留期间,为当地高涨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创作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年回到祖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1925年, 老舍第一个长篇《老张的哲学》问世,作品取材于老舍在北京教育界任职时的经历。小说揭露了北洋政府统治下,教育界的黑暗和混乱,在艺术上表现出幽默的艺术风格。
1934年夏到青岛山东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1936年夏辞去教职,专事文学创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武汉、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任常务理事、总务组长,并组织出版会刊《抗战文艺》。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留美写作。1949年底返回北京。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剧协和中国曲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66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达到了他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郊外北区劝学员等职。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教学之余,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自1925年起,陆续写了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对乌烟瘴气的教育界做了生动的揭露;《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二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国的北京人,讽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培植出来的“出窝儿老”的畸形心态——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语,俏皮的幽默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通过闭塞守旧、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角。3部作品陆续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引起文坛的注目。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在新加坡逗留期间,为当地高涨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创作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年回到祖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1925年, 老舍第一个长篇《老张的哲学》问世,作品取材于老舍在北京教育界任职时的经历。小说揭露了北洋政府统治下,教育界的黑暗和混乱,在艺术上表现出幽默的艺术风格。
1934年夏到青岛山东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1936年夏辞去教职,专事文学创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武汉、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任常务理事、总务组长,并组织出版会刊《抗战文艺》。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留美写作。1949年底返回北京。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剧协和中国曲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66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达到了他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人。
童年与学习经历
老舍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家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小学毕业后老舍只念了半年中学,然后自己考上了完全免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北京一中教语文,并在北京教育会、北京地方服务团工作。在此期间,他热衷于社会服务事业,同时还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学补习英文。
伦敦大学生涯
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
老舍在英国伦敦大学任教的五年里,打下了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坚实基础。他利用图书馆,阅读了大量的西方文学和历史书籍。正是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头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这三部小说。
这期间老舍与两位同事共同为灵格风语言中心编写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套汉语教材和声片。教材分上下册。下册为汉字课文,由老舍编写并亲自用毛笔抄录,声片由老舍录制,《言语声片》在国际上沿用到50年代中期。这套教材和声片,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珍贵历史资料。仍然保存着。[5]
在伦敦老舍先后住过四个地方,圣詹姆斯广场31号住了三年,是和艾支顿夫妇合租。老舍出房费,艾支顿供伙食;老舍教他汉文,他教老舍英文。这种合作使老舍帮助艾支顿完成了中国古典名著《金瓶梅》的翻译。1939年在伦顿出版了英文名"The Golden Lotus"的《金瓶梅》四卷本,扉页上写着:"To CCShu My friend"。是为西方比较权威的《金瓶梅》译本,先后发行四次。[5]
在教学之余,老舍阅读了荷马史诗、古希腊悲剧、喜剧和短诗,古罗马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大量的17、18世纪作品和现代英法小说。在他《神曲》一文中写道:“在我读过的文学名著里,给我最多的好处的是但丁的《神曲》”。[5]
在伦敦住了不到半年,由于思乡、模仿、暴露和说理四种冲动的催促,开始写作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运用北京口语,把普通市民的社会生活作为写作对象,在上海《小说月报》1926年第7号至第12号上连载。第1期署名“舒庆春”,第2期起改“老舍”。[5]
在山东居住时的老舍在山东任教时期
1930年7月,老舍应聘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教授兼国语研究所文学主任,兼《齐大月刊》编辑。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曾讲授《文学概论》、《文艺批评》、《小说作法》和《世界名著研究》等课。
1930年6月,老舍回到北平,住好友白涤洲家,在这里他结识了北师大女学生胡絜青。两人通过频繁的书信交谈,情投意合。他们有爱好文学的共同志趣;都是满族人,有相同的生活习惯。两人在1931年4月定婚。1931年暑假,老舍回北平与胡絜青结婚,开学后两人回到济南。 南新街54号是老舍在济南的住所,在这里住了三年,生下大女儿舒济,写作了《猫城记》、《牛天赐传》和《离婚》等作品。
“九一八”事变后,老舍创作寓言体小说《猫城记》,描写一个地球人到火星猫国的见闻。1939年9月上海图书印刷公司出版的《赶集》,是老舍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15篇小说,其中有人们较熟悉的用象征主义手法写作的《微神》。汲取《大明湖》、《猫城记》的写作经验教训,“返回幽默”,返回自己熟悉的北京市民生活。1933年夏,冒着酷暑完成了小说《离婚》,小说描写北京财政所一群小职员无聊的生活与婚姻纠纷,是老舍的重要代表作。1934年3月至8月,老舍完成了长篇小说《牛天赐传》的创作。小说用幽默文字描写一个叫牛天赐的弃儿被有钱的商人家收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生长的故事。1934年4月上海时代图书公司出版了《老舍幽默诗文集》,共收1930年至1934年间所发表的幽默诗与小品文356篇。《济南的冬天》、《趵突泉》两篇散文,被选为当时中小学的国文课文。至今,小学语文课中仍有散文《趵突泉》。
1934年9月老舍举家迁往青岛,任国立山东大学国文系教授。先是住莱芜路,后搬入金口路2号乙。1935年8月16日,儿子舒乙出生。 当年《山大周刊》所登各系课程及考试科目中,列有老舍的授课科目。1934年9月讲授中文系四年级必修课《文艺批评》,二、四年级选修课《小说作法》、《高级作文》,外语系选修课《欧洲文学概要》。1935年9月讲授《欧洲通史》、《文艺思潮》、《欧洲文学概论》。1935年8月由人间书屋出版了第二部小说集《樱海集》,共收短篇小说10篇。1935年4月,老舍名篇《月牙儿》发表在《国文周报》第12━14期,小说以近似抒情散文的手法,描写了母女两人沦为暗娼的悲惨命运。1936年11月由开明书店出版了老舍的第三部短篇小说集《蛤藻集》,收入七篇中短篇小说,其中有人们较为熟悉的《断魂枪》。1936年搬家到黄县路2号二层楼的一层,居住一年多。夏天,老舍辞去了山大的教职,开始成为职业作家。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就是在这里创作完成的。1936年春,山大的一位朋友与老舍聊天时谈到北平的一个车夫的故事,引起老舍写人力车夫祥子悲惨命运小说的构思。他后来写道:“因为酝酿的时期相当的长,搜集的材料相当的多,拿起笔来的时候我并没有多少阻碍。”[6]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老舍投入了全民抗战的洪流。他组织和领导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为一个联络全国各路文艺大军的勤务兵;他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在八年的时间里,老舍创作小说、诗集、话剧、曲艺、杂文等310余篇与抗战有关的作品。
老舍在武汉与来自各地的作家、知名人士和各党派领导人士共商抗日救国大业。1938年3月27日于汉口举行有500多位文学艺术家参加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邵力子、周恩来、郭沫若、冯玉祥等发表了讲话。老舍宣读大会宣言,任常务理事兼总务组组长。对内主持日常会务,对外代表“文协”至抗战胜利,老舍一直担任总会的领导工作。
《抗战文艺》创刊于1938年5月4日,是文协会刊,抗战八年共出版77期。老舍共发表署名文章30篇,还以总务部主任的名义,写了25篇会务报告,通报协会的会务与财务情况。 从1938年至1939年上半年,老舍先后写出了六出旧剧、十段大鼓词、一篇旧文体小说、唱词和写作通俗文艺经验的文章。1938年11月出版了抗战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内收三段鼓词、三部抗日剧和一篇旧体文小说。1937年底冯玉祥邀赵望云等画家编辑出版《抗战画刊》,邀请老舍写唱词。至1940年共发表15篇唱词与小文,以宣传抗战为主题,以简明清楚为格调,1937年底,老舍、老向与何容住在武昌冯玉祥官邸。老向、何容编辑出版《抗到底》,老舍为主要撰稿人。老舍第一部抗战长篇小说《蜕》,在第4期开始连载,描写五位爱国学生参加抗战的经过。至1939年3月期刊停刊而中断,未能完稿。
1938年夏胡絜青携带三个小孩自济南返北平,在北师大附中任国文教员,抚养子女,照顾婆母。武汉沦陷前夕,老舍随“文协”迁至重庆。1939年5月日本法西斯对重庆连续轰炸,5月4日下午警报后,老舍抱着正在写作的话剧《残雾》底稿钻进了防空洞。警报解除出来后只见满天都是红的,他在《五四之夜》中写:“这红光几乎要使人发狂,它是以人骨、财产、图书、为柴,所发射的烈焰。灼干了血,烧焦了的骨肉,火焰在喊声的上面得意的狂舞,一直把星光月色烧红。”
美国之旅
1946年5月老舍和曹禺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赴美讲学和进行文化交流。他们在美国用了半年多时间周游旅行,宣传中国现代文学的成就。在美国所接触的美国各界人士,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老舍决心努力弥补这一空白。他在纽约83西街118号租了两间房,一边写作,一边翻译,他说:“一部小说与一部剧本的介绍,其效果实在不亚于一篇政治论文。”1948年3月老舍和艾达浦爱德全译《四世同堂》,1951年在纽约哈科克和布雷斯公司出版,继《骆驼祥子》之后,再一次成为“每月佳作俱乐部”的优秀新书。《星期六文学评论》称赞《四世同堂》不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出版的最好小说之一,也是在美国同一时期所出版的最优秀的小说之一。美国评论家康斐尔德说:“在许多西方读者心目中,老舍比起任何其他的西方和欧洲小说家,似乎更能承接托尔斯泰、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巴尔扎克的‘辉煌的传统’”。
1949年初在纽约完成长篇小说《鼓书艺人》,描写北方的大鼓艺人,抗战流亡重庆,八年中艰难从艺,坚持演唱抗战鼓词的曲折故事。老舍创作时,每写完一部分,就交给郭镜秋译成英文。1952年由哈科克和布雷斯公司出版英译本,中文稿未曾发表出版。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文本,系由英译本转译的。1947年,老舍将30年代所写的短篇小说《五虎断魂枪》改编为英文话剧《五虎断魂枪》描写一位拳师身怀绝技,密不传人,但终不敌洋枪洋炮的故事,对如何继承文化传统进行了提示。198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发现这部话剧的英文手稿,1990年由英文译为中文,发表在《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上。
建国之后
1949年12月9日,老舍应周恩来总理邀请由美国回国抵天津,两天后到北京,受到周恩来的接见。1950年4月,老舍购置了东城乃兹府丰盛胡同10号(今丰富胡同19号)的一所普通的四合院。
老舍以巨大的热诚,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从事传统艺术的改革、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同时创作了《茶馆》、《龙须沟》等著名话剧。1951年,话剧《龙须沟》上演,引起文艺界和社会的强烈反响,老舍因此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1961年至1962年,老舍创作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遗憾的是未完成,就被迫停笔。
1966年8月23日,本应在家继续休养的老舍,到北京市文联参加“文化大革命”运动。 23日下午老舍与箫军、端木蕻良、荀慧生等30多位作家、艺术家一道,被挂上“走资派”、“牛鬼蛇神”、“反动文人”的牌子,押至北京孔庙大成门前,被逼向焚毁京剧服装、道具的大火下跪,遭污辱、毒打。被打得血流满面、遍体鳞伤的老舍被押回市文联,又因“对抗红卫兵”,加挂上“现行反革命”的牌子,遭到“红卫兵”变本加厉的残酷殴打,直至24日凌晨。“红卫兵”勒令老舍24日上午到市文联继续接受批斗。
1966年8月24日凌晨老舍先生回到家中,清晨独自走出了“丹柿小院”。入夜后在北京城西北角外的太平湖畔投湖自杀。据老舍之子舒乙透露,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原定授予老舍,结果却因为他的自杀而颁给了川端康成。
老舍的资料简介
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满洲正红旗人,本姓舒穆禄(一说舒舒觉罗,皆待考证),生于北京,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老舍出生于义和团的战火中,终生对满清一代的腐朽统治持批判态度。代表戏剧为《茶馆》《龙须沟》,代表作为《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象征性的骨灰盒里面,放着老舍使用过的钢笔、毛笔、眼镜、一支手笔、一筒茉莉花茶和一小片被保留下来属于他的血衣残片。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里,墨绿色花岗岩左下角有一副老舍浮雕铜像,围绕铜像刻着几道水波溅起的涟漪;两边汉白玉矮墙,一边以菊花做成浅浮雕为背景,上面刻写着老舍抗战爆发前所写的《入会誓词》中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扩展资料
在中国现代作家之中,老舍是唯一一个能够身体力行地将文学与曲艺进行结合,长时间地关注曲艺发展,并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亲自参与了曲艺,尤其是主要曲种(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作家。
解放初期,老舍作为知名的作家,积极投身于相声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罗常培、吕叔湘、吴晓铃等学者会同孙玉奎、刘德智、侯宝林等相声演员一起组成相声改进小组,撰写了大量作品和理论文章。
这不仅指导相声摆脱了解放初期由于其旧有形式和内容所造成的生存危机,而且使相声乃至曲艺这门艺术形式完成了在新社会、新形势下的自身定位,奠定了其艺术地位,为之后新相声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并且一直影响到了今天相声的发展。
老舍的《茶馆》、《龙须沟》奠定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独特的风格,创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龙须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建立的奠基之作,剧本为演出建立了一个现实主义的,形象鲜明的,强调从生活中塑造一个鲜明形象的基础。
这对我国的话剧事业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成长起到了一个最基础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风格,被北京人艺的导演、演员所继承并沿用至今。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
老舍是他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的笔名。他的笔名还有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作品有《骆驼样子》《龙须沟》《四世同堂》等。
著有长篇小说: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火葬》《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著有短篇小说集:
《火车集》《贫血集》《东海巴山集》和通俗文艺集《三四一》《赶集》《樱海集》《蛤藻集》。
主要剧本有:《国家至上》?与宋之合作?、《面子问题》、《桃李春风》?与赵清阁合作、《张自忠》、《大地龙蛇》、《谁先到重庆》及《归去来兮》等。
扩展资料:
人物趣事
1、催稿趣事
抗战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作家老舍催过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杀气满山头!
2、改稿奴才
作家楼适夷有次去看望老舍。“最近写些什么?”楼适夷问道。满族出身的老舍笑着说:“我正在当‘奴才’,给我们的‘皇帝’润色稿子呢!”一阵大笑,方知老舍正接受一项新任务——为末代皇帝溥仪修改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舍
老舍的资料简介
写回答有奖励 共18个回答
xyz0703
2019-03-06
关注
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满洲正红旗人,本姓舒穆禄(一说舒舒觉罗,皆待考证),生于北京,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老舍出生于义http://www.rixia.cc和团的战火中,终生对满清一代的腐朽统治持批判态度。代表戏剧为《茶馆》《龙须沟》,代表作为《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日夏养花网家”的称号。象征性的骨灰盒里面,放着老舍使用过的钢笔、毛笔、眼镜、一支手笔、一筒茉莉花茶和一小片被保留下来属于他的血衣残片。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里,墨绿色花岗岩左下角有一副老舍浮雕铜像,围绕铜像刻着几道水波溅起的涟漪;两边汉白玉矮墙,一边以菊花做成浅浮雕为背景,上面刻写着老舍抗战爆发前所写的《入会誓词》中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 《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 《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 《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 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 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 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 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 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 《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 已被译成20 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 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老舍出生于义和团的战火中,终生对满清一代的腐朽统治持批判态度。代表戏剧为《茶馆》《龙须沟》,代表作为《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www.rixia.cc。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象征性的骨灰盒里面,放着老舍使用过的钢笔、毛笔、眼镜、一支手笔、一筒茉莉花茶和一小片被保留下来属于他的血衣残片。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里,墨绿色花岗岩左下角有一副老舍浮雕铜像,围绕铜像刻着几道水波溅起的涟漪;两边汉白玉矮墙,一边以菊花做成浅浮雕为背景,上面刻写着老舍抗战爆发前所写的《入会誓词》中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文章标签:
上一篇:有哪些花草的名字可以用于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