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如何防治细菌性病害?
植物细菌性病害的防治药剂有哪些
在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时,按照500—600倍稀释喷雾或者灌根,是防治蔬菜(白菜、黄瓜)、
果树(柑橘、桃树、猕猴桃)、果类(西瓜、甜瓜)和水稻等农作物细菌性病害的新型理想药剂。
2、噻枯唑
对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有效。
由于在水稻上登记时间超过20多年,水稻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抗药性,叶枯唑防治效果在不断地下降。
由于登记企业过多,市场竞争无序,价格非常混乱,其已处于没落状态。
3、氢氧化铜
在水稻上未曾登记,在经济作物如蔬菜(黄瓜、辣椒和西瓜)、果树(柑橘、葡萄和荔枝)和烟草登记广泛,是常见的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的无机铜制剂。
在花期和幼果期比较敏感,不可与酸性农药混用,宜单独喷洒。
与春雷霉素的混剂对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敏感,因此一定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点后喷药。
由于登记企业比较多,价格悬殊大,真假难辩,市场也极其混乱。
4、乙蒜素
登记作物广泛,对细菌和真菌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也是比较常见的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
5、春雷霉素
登记作物广泛,在果树、蔬菜和水稻上均有应用,杀菌谱比较广泛,对细菌、真菌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对大豆、葡萄、柑桔、苹果等有轻微药害,在邻近大豆地使用时应注意。
6、菌毒清
登记作物广泛,杀菌谱也比较广。曾经是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的传统药剂。本品不宜与其它药剂混用。
因气温低,药液出现结晶沉淀时,应用温水将药液温至30℃左右,将其中结晶全部溶化后再进行稀释使用。
7、王铜
登记作物广泛,防治对象也比较多。对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敏感,
因此一定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点后喷药。不能与硫代氨基甲酸酯杀菌剂混用。
8、氯溴异氰尿酸
登记作物广泛,杀菌铺也非常广泛,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害都有一定的效果,属于“万金油”式的农药。
9、三氯异氰尿酸
对细菌和真菌等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勿与酸、碱物质接触,,以免分解失效和爆炸燃烧。
产品如遇碱、酸分解燃烧,应以砂石扑灭或采用化学灭水剂抑制。
10、乙酸铜
复配(混配)登记主要防治病毒性病害,单剂登记细菌性病害比较少的。
11、琥胶肥酸铜
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都比较广泛,对细菌和真菌均有一定防治效果。使用时药液浓度不得过大,否则易产生药害。
12、中生菌素
现在国内仅剩有2家企业2个证件尚在临时登记中。
此外,近年来临时登记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单剂,还有如荧光假单孢杆菌、噻森铜、噻唑锌、噻菌茂(青枯灵)和辛菌胺、敌磺钠等新型药剂,均属于充满潜力的朝阳型产品,值得期待和关注。
实际上,在植物病害防治中,我们可采取的方法还有很多,像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外来病虫害入侵;
加强农业防治,比如使用无病繁殖材料、建立合理种植制度、保持田园卫生、加强栽培管理、轮作等;
选用抗病性品种;采用生物防治;实施物理防治如:热处理、温汤浸种、高脂膜防病等。
蔬菜细菌性病害和真菌及卵菌病害的综合防治有何异同?
如何防治瓜细菌性病害?
瓜细菌性病害有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褐斑病、细菌性枯萎病、细菌性果实腐斑病等。细菌病害典型症状为水渍状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菌脓,菌脓干涸后呈灰白色薄膜。果实上病斑龟裂,细菌侵入果肉,造成种子带菌。细菌性果实腐斑病是检疫性病害。
防治要点:加强检疫(果实腐斑病),轮作,种子消毒,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发病初期选用http://www.rixia.cc氢氧化铜、加瑞农、波尔多液、络氨铜、噻枯唑、琥胶肥酸铜、中生菌素、农用硫酸链霉素或新植霉素等药剂喷雾。
东北大黑金龟子幼虫俗称蛴螬,在东北、华北局部地区为害严重,一般年份为害率达到30%以上,咬食甜菜幼苗根部造成死苗。东北大黑金龟子在东北地区2~3年完成一个世代。幼虫为害盛期在6月中下旬,取食甜菜幼根,深度大多在4~5厘米以下,1头幼虫可连续食害数株甜菜,造成严重缺苗。幼虫共3龄,2、3龄幼虫在田间80~160厘米的冻土层中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和假死性,喜食大豆叶,并在大豆地产卵。
防治方法:①避免在豆茬地或迎茬豆地种植甜菜。②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5千克/亩,播种时施于种子下方。③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千克,对水1千克,再加入过筛细干土150千克,制成毒土,按15千克/亩用量,均匀撒在种子下面5厘米处。④出苗后发生蛴螬为害,可用90%敌百虫或75%辛硫磷1000倍液灌根,每亩用药100克,每株灌药液100克即可。
瓜细菌性病害有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褐斑病、细菌性枯萎病、细菌性果实腐斑病等。细菌病害典型症状为水渍状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菌脓,菌脓干涸后呈灰白色薄膜。果实上病斑龟裂,细菌侵入果肉,造成种子带菌。细菌性果实腐斑病是检疫性病害。
防治要点:加强检疫(果实腐斑病),轮作,种子消毒,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发病初期选用氢氧化铜、加瑞农、波尔多液、络氨铜、噻枯唑、琥胶肥酸铜、中生菌素、农用硫酸链霉素或新植霉素等药剂喷雾。
瓜细菌性病害有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褐斑病、细菌性枯萎病、细菌性果实腐斑病等。细菌病害典型症状为水渍状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菌脓,菌脓干涸后呈灰白色薄膜。果实上病斑龟裂,细菌侵入果肉,造成种子带菌。细菌性果实腐斑病是检疫性病害。
防治要点:加强检疫(果实腐斑病),轮作,种子消毒,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发病初期选用氢氧化铜、加瑞农、波尔多液、络氨铜、噻枯唑、琥胶肥酸铜、中生菌素、农用硫酸链霉素或新植霉素等药剂喷雾。
什么是细菌性病害?如何防治?
防治方法:搞好环境卫生和覆土消毒。菇房用水必须清洁,忌喷关门水、过量水,防止菇体长期有水膜。子实体一旦发病要及时摘除,可用800毫克/千克的卡那霉素或150~250毫克/千克的漂白粉溶液喷洒菇床。
防治措施:
1、选用无病种子或耐、抗病品种留种应从无病田或无病株上采种。
2、实施合理栽培,增强作物抗病性。
3、及时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4、加强田间管理。
5、合理喷洒农药。可以用德默尔天叶——速克细,蔬菜上800—1000倍喷雾,在果树上1000—1200倍喷雾。施用12-24小时之后就能看到效果。施用之后无残留,环保省力!
文章标签:
上一篇:"一电风扇厂的广告:“实不相瞒,天仙的名气是吹出来的"。”这则广告的意思是?
下一篇:世界上最毒的花是什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