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简单科学小问题

2021-05-21 19:26:17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14

从生活中找一个科学小问题,并写出研究过程(简单点的问题)

冬天地面抬升或开裂,春天时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这是热胀冷缩的结果。
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科学小问题

已知一个Na2O3的分子质量是m克,1个Na2O5的分子质量是n克,若以氧原子http://www.rixia.cc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则Na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rn我算出来是(47m+47n)/2m。不知道对不对。
不明白出题者的意图...
麻烦楼主写清楚是分子质量还是相对分子质量(其实不用看m和n,都告诉你了以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那么o就是16,Na就是23,N日夏养花网aO2就是55)
不过如果出题者的意思是Na的原子量是未知的话,如果楼主写疏忽了是相对分子质量,那么很简单,(m+n)/4,再仔细看看:(2+2)/4=1,(3+5)/4=2下面的就不写了...

简单的科学问题

各位大哥大姐,帮帮我把“实验【膝跳反射】。做在椅子上,卷起一条裤腿,露出膝盖,让它自然的搭在另一条腿上。让其他人用小锤轻轻的敲击膝盖下的韧带。把观察到的现象写下来。注意事项:要自然不能有意识控制。rnrn是暑假作业,求求大家帮帮忙把!把观察到的现象写下来!!!rn拜托啦,谢谢啦!!!
现象是小腿作急速前踢
膝跳反射 膝跳反射(如图所示)是一种最为简单的反射类型,它仅包含两个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单位,由反射弧构成,又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感觉神经元(输入)和运动神经元(输出)。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但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往大脑,使人感觉到膝盖被叩击了。
刺激膝盖处大腿肌肉的感受器,在感觉神经元中引发了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上行到脊髓,脊髓中感觉神经元直接与运动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如果信号足够强,就可以在运动神经元中引发动作电位,当这个动作电位穿递到大腿肌肉,即可引起膝跳反射。然而大多数反射要比膝跳反射复杂的多,在脊髓中包括有一个或多个中间神经元,将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连接起来。
膝跳反射是指在膝半屈和小腿自由下垂时,轻快地叩击膝腱,引起股四头肌收缩,使小腿作急速前踢的反应。此反射属于腱反射。其感受器是能感受机械牵拉刺激的肌梭。肌梭为一般的肌纤维并行排列,形如梭,两端附着在肌腱上(或梭外肌纤维上)、外有结缔组织囊。囊内含2~12根特化的肌纤维,其中部充满细胞核,无横纹,能感受牵拉刺激。两端有横纹,有收缩力。当叩击膝关节下肌腱时,由于快速牵拉肌肉,梭内肌纤维收缩时,使肌梭感受部分受到刺激而发放神经冲动,由位于股神经内的传入神经纤维传向脊髓(腰部2~4节)。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传入神经纤维直接与传出神经元的胞体联系。冲动由位于股神经内的传出纤维传递至效应器股四头肌的运动终板,从而引起被牵拉的肌肉收缩,使小腿前伸。此反射通常受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影响,其反应的强弱、迟速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临床上用以检查中枢神经系统的疾患。
小腿不自主地弹起啊.
小腿会不由自主地踢出去。

这个实验很简单啊,自己就可以做。用手掌侧敲击韧带即可。如果让别人帮忙效果会更好。
这是生物上很基本的一个反射实例。结果是小腿会不自觉的向前踢起,你可以自己试一下,不要有意识的控制,效果应该比较明显。等你学了生物的“神经反射”之后就会完全明白了。
不知道这样的解释你是否能够明白,如果不明白可以发消息问我。
2:显微镜上的粗、细准焦螺旋;3:不是;4:改变力的方向;5:省力;6: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物理的杠杆吧!课本有讲的,里面解释的很清楚!

一个简易的科学问题和答案

急!我们老要做黑板报,问题要简单些,小学的,要把答案也写上!
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真空中的光速是最古老的物理常量之一。伽利略曾经议,使光行一段7.5千米的路程以测定其速度,但因所用的设备不完善而未成功。

1676年,丹麦天文学家罗迈第一次提出了有效的光日夏养花网速测量方法——利用木星卫星的成蚀。惠更斯根据罗迈提出的数据和地球的半径,第一次计算出了光的传播速度约为200000千米/秒;1728年,英国天文学家布拉德雷得出光速为310000千米/秒;1849年,法国人菲索测得光速是315000千米/ 秒;1850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测出光速是298000千米/秒;1874年,考尔纽测得光速为299990千米/秒。

接下来是以光速测定为终身目标的是迈克耳孙。迈克耳孙1873年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并留校教物理和化学。大约在5年后,开始进行光速的测量工作,随后游学欧洲,在德国和法国学习光学。回国后离开海军成为凯斯学院物理学教授。迈克耳孙因为精密光学仪器和和借助这些仪器进行的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工作作出的贡献获得190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迈克耳孙自己设计了旋转镜和干涉仪,用以测定微小的长度、折射率和光波波长。1879年,他得到的光速为2999105千米/秒;1882年,他得到的光速为2998536千米/秒。这个结果被公认为国际标准,沿用了40年。迈克耳孙最后一次测量光速在加利福尼亚两座相差35千米的山上sDWhLR进行的,光速测量精确度最后达到了2997984千米/秒。他就在这次测量过程中中风,于1931年去世。

在激光得以广泛应用以后,开始利用激光测量光速。其方法是测出激光的频率和波长,应用c=计算出光速c,目前这种方法测出的光速是最精确的。根据197sDWhLR5年第15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把真空中光速值定为

c=299,7924850.001m/s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简单科学小问题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120329.html

上一篇:你能写出下列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吗?

下一篇:直根系和须根系有什么区别?怎么区别?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