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藏族的风俗习惯

2021-05-15 05:19:09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56

藏族人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藏族人民在相互交往以及迎送亲友中,习惯以哈达为礼物献给对方,表示敬意和祝贺。哈达是一种用白色丝麻织成的长条礼帛,根据质量和长短,又分为"朗"、"阿喜"、"索喜"等十几种。献的哈达越宽长,表示敬意越深厚。献何种哈达,一般是依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来决定。普通藏族拜谒活佛献哈达时,不能直接递到活佛的手里,只能放在其面前的桌子上。

馈赠

  藏族十分重视馈赠,凡有喜庆必送礼致贺。一般是有送必有还,且还礼的数目往往要加一倍,否则即为小气和失礼。

宗教礼节

  僧人见到自己的老师要行叩拜礼,如觐见堪布或活佛时,要行三叩头礼。坐垫子是根据地位的不同而有高低之分。宗教节日时,达赖、班禅给朝拜者摩顶也有分寸,对大官员行碰头礼和用双手摩顶,对中等官员用一只手摩顶,对一般平民则用一条丝穗子在其头上拂一拂以表赐福。

讲话礼节

  一般流行三种语言:普通语、敬语和最敬语,根据地位高低而使用。如地位相同的,就用普通语,也可用敬语;若 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说话,就必须用敬语;如地位差距过大,还得用最敬语,否则即为失礼。在名字后面加一"拉"。

见面礼

  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置于手上,弯腰45度;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有时合掌与鞠躬并用,合掌要过头,表示尊敬。

敬老 

  藏族自古就有敬老的美德。在许多节日里,都有向老人祝拜的习惯。藏历年除夕晚上,全家吃面"古突"辞旧迎新的时候,总是先请老人吃第一碗。初一黎明,家中最小的姑娘或媳妇要抢先背回第一罐水,调制成酥油茶敬献老人,以此表示晚辈对老人的孝敬和祝福。

藏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一、服饰特色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二、饮食习惯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喝酥油茶、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三、丧葬习俗

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才能享受塔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

四、民族禁忌

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肉,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拉"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座,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得逆转.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五、民族礼仪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可以伸手接过饮用,否则会被认为失礼。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

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如意。

六、婚嫁

藏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其婚姻恋爱较为自由,但须征得双方家长同意。若双方家长不同意时,有“偷亲”习俗,但必须经过提亲、订婚、聘礼、嫁娶程序。

七、禁 忌

禁忌不尊重喇嘛、佛教经典和喇嘛寺的言行。藏族忌食马、骡、驴、狗肉和鱼类。讳叫亡人之名。忌讳在畜圈大小便和清点主人的牲畜。严禁在灶火内点燃破布等秽物。忌敲打碗筷。妇女生小孩或家中有病人则忌门。不用有裂缝的碗待客。禁忌将脚伸向佛龛。

扩展资料:

藏族(藏文:བོད་པ་ )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

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约750万左右,中国境内约700万(2016年),藏裔人口保守估计在1000万以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藏族

藏族一直都是一个特别神秘的民族,拥有着神秘的风俗习惯,比如说独特的饮食习惯,独特的民族服饰和礼仪风俗。

一、藏族是一个历史特别悠久的民族,也是一个十分热情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属于自己民族的神秘风俗习惯,比如说在饮食方面,藏族人民主要是以青稞为主要食品,把用青稞制作的糌粑和青稞酒用来食用,很少吃白面,在藏族地区,经常能看见身上带着糌粑的人,而且藏族人民很少吃蔬菜,主要以牛羊肉为主,很少吃猪肉和鱼肉,在吃肉习惯上可以生吃,也可以制作成风干肉带在身上,饿了随时都可以食用。

二、藏族的风俗礼仪也是非常的神秘的,待人非常的热情,但和其它民族还是有一些不同,比如说两个经常没有见面的好朋友重逢时相互聊天,绝对不能把自己的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这样表示对别人的不尊敬。当太阳落山时,也不能随便到别人家串门,尤其是别人家有刚出生的婴儿或者有病人时,是绝对不能串门的。妇女到了天黑的时候不能够洗头,也不能散着头发出门。

三、在白天有亲戚朋友到你家看望你的时候,随身会携带一些酥油茶或者是糌粑等作为礼物送给你,当亲戚走之前会把所有的东西腾出来,但绝对不能腾空,必须得留一点东西在里面,或者自己将家里的一些东西装上。别人在晾衣服的时候不小心被风刮到地下,绝对不能从衣服上跨过去或者是踩到别人的衣服,也不可以把自己的衣服盖在别人的衣服上,人和人之间打闹不能从身上横跨过去。如果家里吃饭的碗有裂缝或者是缺口,绝对不能使用,更不能给客人沏茶倒水。

藏族的婚嫁藏族的婚姻制度从前是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并行,现在则大多采用一夫一妻制,只有偏远的游牧地区由于生活艰辛,少一房妻子可以减少开支,而保留有几个兄弟共娶一房妻子的现象。藏族年轻男女或自由恋爱,或相亲认识,决定结婚之前必须先合八字,八字相合的话,男方向女方赠送哈达求婚,然后择吉日正式举行订婚仪式,订婚仪式之后便开始准备结婚典礼。结婚典礼的前一天,男方须将新娘礼服与珠宝首饰先送到女方家,以备第二天使用。结婚当天,男方以一匹有孕的雌马作为新娘坐骑,让迎娶的代表牵去女方家,这匹马的颜色须与新娘的八字相合。迎娶的代表还须带一把装饰明镜、碧玉、珠宝的彩箭,一进女方家,便将彩箭往新娘背后一插,表示她已是新郎家的人,接着把箭上的碧玉取下别在新娘头上,表示新郎的灵魂已附在新娘身上。当新娘要离开娘家时,家人便爬上楼顶,一手抓着刚才插在新娘背上的那把彩箭,一手抓着一只羊腿,反复地喊着:"不要把我们家的好运带走啊!", 直喊到新娘走远。接新娘回到新郎家的途中,迎娶的队伍由全身穿白袍、骑白马、手举八卦图的人前导,若是路上遇到背水或挑柴的过路人,表示吉祥之兆,须下马送哈达;若是撞见倒垃圾或是抬病人的,表示有灾,婚后必须请喇嘛念经解除灾厄。男方在新娘尚未抵达之前,便已将装有青稞或小麦的袋子铺在门前布置妥当,新娘抵达后,踩着这些袋子进入新郎家,然后再献"切玛"、敬酒、挂哈达、长辈祝福等仪式之后,进入洞房。“情卦”预卜婚姻"情卦",藏语叫"日梦祷",流行於云南藏族地区。它是某些藏族地区男女青年表达爱慕之心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形式。但是,藏族青年的"情卦"却不是这麽回事,而是一种以爱情为内容的猜测心思游戏。凡三加情卦游戏的男女青年,每人拿出一件最能代表自己心思的小物件集中於一人手中。掌管小物件的人将所有的小物件放在手里,轻轻摇晃后,暗中取出一件摆在手里,让人们猜测。于是,其它青年人便猜测物件属谁所有,并针对物主爱情上的处境唱出一串风趣的情歌。如果物主已经选中了心上人,但却羞于开口,就要用含羞的歌词唱出来。如果物主虽然选中了意中人,但是,意中人却早已与别的青年私定了终身。对此,人们可能用含蓄的歌词唱出来取笑他(她),风趣的歌词五花八门。歌声结束之后,掌握物件的人把手松开,看小物件是谁的,刚才所唱的歌就算是谁的爱情上的预卜。当然,不管预卜结果如何,都会引来青年们一串串充wjbRYOXq满青春气息的欢乐笑声。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由于一种历 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风俗习惯 (fng s x gun)解释: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出处: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例如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尊重藏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示例:1.我们到一个地方就要尊重当地的~。2.由“成丁礼”到“冠礼”断发文身或凿齿拔牙、以及血缘复九、父仇不共戴天、女子结婚不落夫家等等,都是由氏族公社遗传下来的风俗习惯。(黄现璠《试论百越和百濮的异同》)编辑本段基本意义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风俗由于一种历 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编辑本段民族风俗藏族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 藏族风情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维吾尔族维吾尔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奉伊斯兰教。维吾尔人非常重视礼貌,接待见面,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央,把身体前倾30度或握手,并连声说:“您好”。客人席地而坐,不要双腿直伸,脚底朝人;院落的大门禁忌朝西开,忌讳睡觉时头朝东脚朝西,所以在给他们分配 维吾尔族服饰房间、安放卧具和枕头时,特别要注意。忌随便走近灶台、水缸等。讲究卫生,经常在自来水龙头下直接冲洗手、脸。到维尔吾族家里做客,进门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壶给客人冲洗双手,一般洗3次。习惯一人专用茶杯,住宿期间也不换。当第一次给茶杯的时候,要当着本人的面,把茶杯消毒后再用。在屋里就坐的时候,要跪坐,忌双腿直伸、脚朝人。吃完饭有长者领着做“都瓦”的时候,忌东张西望或站起。在饮食方面,喜欢喝奶茶、吃馕,喜欢吃拉面和包子以及“炖整羊”、“涮羊肉”、“烤羊肉串”、“羊、牛肉的锅贴”。烤羊肉串是这个民族最出名的风味小吃。每餐必喝葡萄酒,酒量大。忌讳吃猪肉、狗肉、骡肉、鸽子。衣忌短小,上衣一般过膝,裤脚到脚面,最忌户外穿着短裤。肉孜节、古尔帮节是传统的盛大节日,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着四楞小花帽。他们最喜欢的体育技艺是高空走大绳。蒙古族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信仰喇嘛教,牧民爱穿滚边长袍,头上戴帽或缠布,腰带上挂着鼻烟壶,脚穿皮靴,多住蒙古包。蒙古族饮酒风俗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献哈达的礼节和藏族一样。蒙古族牧民十分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总是立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走。客人跪坐后,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敬献上奶茶和美酒,并把哈达托着献给客人。当接过主人的奶酒,最得体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如果客人不会喝酒,只要把酒杯恭敬的放在桌上就可以了。招待来客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如果你是贵客,主人会设全羊席来款待你,表示主人对你的尊敬。蒙古人忌讳吃狗肉,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送客的时候,主人送客人到蒙包外面或本地边界。路过蒙古包的时候,要轻骑慢行,以免惊动畜群。进蒙古包前,要把马鞭子放在门外,否则,会被视为对主人的不敬。进门要从左边进,入包后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边;离包的时候要走原来的路线。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马上车,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后,再上马上车。如果蒙古包前左侧缚着一条绳子,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说明蒙古包里有病人,主人不能待客。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节目,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办,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群众性的盛大集会。大年和小年是蒙古族比较重要的节日(大年就是春节,小年在腊月二十三)。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
这一问题我们从电视上看到藏族他们
风俗习惯打列跳舞等等习惯吧

藏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藏族以糌粑为主食,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无论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当作必须的饮料,此外也饮奶。酥油茶和奶茶都用茯茶熬制。藏族普遍喜欢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重视“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主人在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 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座,要日夏养花网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 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
  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忌讳触摸藏服。

藏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必以上
藏族风俗习惯之迎接客人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要用手蘸酒弹三下,同时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会被认为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藏族人常常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藏族风俗习惯之打招呼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族风俗习惯之敬酥油茶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族风俗习惯之饮食
和汉族一样,大部分藏族人民日食三餐,但藏民还有其独特的饮食习惯。农区藏民常以青稞磨成的糌粑和酥油茶为主食,而牧区藏民则以奶制品和牛羊肉为主食,他们常把牛羊肉做成味道独特的风干肉。在藏族民间,无论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当作必须的饮料。藏族普遍喜欢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里他们常常大量饮青稞酒。

但在西藏,马肉、驴肉和狗肉是从来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连鱼肉都不吃。因为藏族人认为狗和马是通人性的,是不能吃的;而驴被视为一种很不干净的东西,也不会食用。所以,在西藏千万不能提起吃驴肉、狗肉等事情。

藏族风俗习惯之寺庙习俗
藏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所以,在转经时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切不可逆时针方向行走。很多藏族老者在转经的时候,身后会跟着一些挂着红绸子的羊,这种羊被称做“放生羊”,不可对这些羊进行骚扰。同时,在寺庙佛殿之内,不可大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更不能在佛殿内录像、照相等。

藏族风俗习惯之禁忌
藏族禁忌较多,有生活禁忌、待客禁忌、生产禁忌等诸方面。

生活禁忌: 老年妇女不食当天宰杀的肉食;家中有危重病人或家庭不顺,户外插青枝柏叶或石头上放有红线,或用石压刺,以示谢绝客人;屋内不准吹口哨,唱情歌;年尾忌债翻年,年头忌要债;吃奶渣和酸奶时,忌用筷子;忌烧奶渣吃;主人及客人在火塘上首位置就坐,只能盘坐或跪坐等。
待客禁忌: 客来临,须掸尽净座位,让客人坐在主客席上;送客人要躬腰屈膝,以表示尊重,要面带笑容热情礼貌;给客人献茶或酒时,碗杯要擦拭干净,必须倒满;敬茶或酒时,手要先在裙裤上擦一下,表示手已干净,然后双手捧上,忌讳手指放在碗或杯子口沿上;敬酒时,客人先用无名指向佛法、双亲、朋友连续弹酒三次等。
生产禁忌:男不背粪女不犁地;喇嘛寺未通知春种秋收的时间,人们不能开始春耕秋收;马不能耕地; 秋收前不能用镰刀;不除虫害等。
我们都是好孩子,这些是什么🤔、一定可以成功人士透露
献哈达
藏历年,雪顿节
布达拉宫,格萨儿王传
藏族人一般不吃鱼虾,而且爱犬如命,再有去藏家做客时不要用后脑对着神位。
进人藏民家男左女右,还有就是不要摸藏民的头。

西藏人的风俗习惯????

一、服饰

藏族服饰是青藏高原一道绵延流长的亮丽文化景观,而蕴涵其间的工艺技术、生活情趣、审美观念、道德伦理、宗教信仰都可成为研究西藏文化的活化石。由于地理气候和物产的不尽相同,在藏区内可以说是"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不同的区域在穿着打扮方面各不雷同,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风貌。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衣着,它大襟广袖,用氆氇、呢料、动物皮毛等面料缝制,宽体长身,用带束于腰间。

二、饮食

藏族以麦、米、青稞等谷物为食粮,以适宜在高原生长的青稞为主要食物。藏族种植青稞的历史很长,早在距今3500年之前新石器时代晚期贡嘎昌果沟遗址就有古青稞碳化颗粒的出土。青稞炒熟后磨成粉和成面就称作糌粑。糌粑有脱麸的精质糌粑和未脱麸的粗质糌粑之分。

糌粑里加入少量的酒、酪浆便可与肉、菜、酥油茶等一同食用。若糌粑内放入适量的酥油、糖、奶渣,味道更佳。酥油是藏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它从新鲜牛奶中提炼而成,为高蛋白、高热能食品,有增加热量、抗缺氧之功效。

藏民族有饮茶之习俗,酥油茶为主要饮品。酥油茶的原料为酥油、茶和食盐,三样缺一不可。藏族的饮品还有清茶、甜茶、鲜奶和青稞酒。青稞酒是用青稞发酵后酿成的低度酒,其味甘甜爽口。

三、民居

民居是最大众化的一种建筑,它的形制受制于地理环境、建筑材料、建筑技术、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等因素。碉房是西藏比较有特点的民居建筑形式。碉房一般为两层结构,上层是人的起居场所,底层是牲畜和储藏房。碉房建筑中普遍采用小窗窄门,以利于挡风御寒。

房屋的柱头、房梁上绘有色彩斑斓的装饰画。这种碉房,屋面基本为平顶,并用阿嘎土铺面。阿嘎土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半石灰化了的石灰混合粘土,加水后经过长时间的捶打,然后涂抹酥油或榆树汁,干燥后坚硬如石,平滑同玻璃。

藏族民居较为重视大门的装饰,一般门的两侧及门楣上均涂有一条约一尺宽的黑色条带,门梁上绘以各种民间图案,农村则普遍将太阳、月亮绘在门梁中间,大门两侧还有一些对称的动物辟邪画。房顶上一般都插蓝、白、红、黄、绿五色经幡,蓝色代表天,白色代表云,红色代表火,黄色代表土,绿色代表水,每年藏历新年更换一次,以此祈求来年祥和。

牦牛帐篷是较为典型的牧区住房,这种帐篷用牛毛纺线织成的粗氆氇搭建,帐篷当中支撑木杆,周围用草饼或粪饼垒成墙垣。这种帐篷虽然简单,但牛绒织成的氆氇质地粗厚,不怕风雨大雪,也便于牧民随时搬迁。

四、交通运输

辽阔的雪域高原,地广-人稀,交通尤为不便,长途跋涉只能以骡马、牦牛、骆驼为代步工具,或者就是步行。马是青藏高原上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忠实伴侣,藏族人对马有着特殊的感情,对马鞍也颇为讲究。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它虽然行动迟缓,但是特别有耐力,在高寒山区是最为理想的运输工具。

毛驴的饲料容易解决,是农区家家都养殖的运输畜力。最为普遍的水上交通工具是牛皮船。牛皮船用坚韧木料做支骨,外蒙数张缝制的牛皮,牛皮经过水的浸泡变软,不怕河中礁石撞击,无论河道深浅都能划行。渡过江河之后,船夫可将牛皮船晒干,背于双肩,随时移动。


五、器物用具

藏族具有历史悠久的金银玉器工艺技术。早在吐蕃时期已出现了金银玉器行业。在酒壶、酒杯、勺、筷、盘等日用www.rixia.cc生活器具中,有许多是用纯金、纯银制作的,有的是以金、银、玉石镶嵌或包裹而成。火炉、壶、盆之类的器具主要是铜制。西藏金属制品的规格不拘一式,做工细腻精致,表面多有富于立体感的吉祥纹饰。

木质器物用具在西藏较为多见,木碗方便耐用,光滑美观,盛食物不改味、不烫嘴,便于携带,倍受藏族人民的钟爱。西藏木碗种类繁多,有揉糌粑用的大碗,有喝酥油茶用的小碗,还有储物品的盖碗。一般木碗用桦木、成巴树、杂木的节雕琢而成。杂木做的木碗质地结实,不易破裂,纹理清晰,较为美观,且有防毒的作用。

皮具在牧区使用较频繁,人们用皮缝制茶盐袋及糌粑袋,尤其是皮碗套,美观且耐用。陶器生产在西藏历史远古,距今4600多年前的昌都卡若遗址就有陶器出土,其器形种类繁多,直到现在依然为藏族人民所喜好。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西藏民俗文化

诞生礼仪

  诞生礼仪作为人生开端的第一个礼仪活动,集中表现了人们对人口再生产的重视程度。诞生礼就是一个具有连续的人生礼仪,是对婴儿降生人世的 一种认可。

  1、孕育期的习俗
  从江孜地区的情况看来孕育期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习俗,但也有一些禁忌。比如有的村庄,孕妇不能在娘家或兄弟家中分娩。其原因据说是在孩子出世时因为母亲羞于见自己的兄弟而导致难产或不产。所以,在临产时孕妇一般不回娘家,也不到叔伯兄弟家串门,以防万一。另外江孜有的地方孕妇怀孕期间不吃犏牛犊肉,据说孕妇吃这类肉食会使孕期延长,而牛羊肉、鸡蛋、骨头汤等都是孕妇不可缺少的营养食物。过去农村妇女分娩时有助产婆接生,如今农村妇女摆脱了旧的思想桎梏,愿意到县医院或乡卫生所生孩子,大多数请接生员接生。

  2、诞生期的习俗
  诞生礼,藏语叫“旁色”,“旁”是污浊的意思,“色”是清除,也就是说清除晦气的活动。藏族认为,小孩出了娘胎,会带来许多污浊和晦气,举行这个仪式,便是要为孩子清除污秽,预祝健康成长,同时,也祝产妇早日康复。据有关学者考证,“旁色”仪式从1500多年前本教时期流传下来,是由本教的一种祭神方法演变而来。小孩子生下来的第三天(女孩是第四天),“吉度”户便要前来参加“旁色”活动。他们带的礼物是青稞酒、酥油茶、肉、酥油、礼金及给小孩的衣物等。客人进屋,先给父母和襁褓中的婴儿献上哈达,而后敬酒、倒茶并献礼,然后端祥初生婴儿,对孩子说些吉利祝愿的话。有些农户还为前来给婴儿除秽的亲友举行汤饼宴。“旁色”结束后,便给孩子取名。取名是件郑重的事,一般请活佛或村里有威望的长者进行,也有的是由父母起名。在江孜有的农村也有让新生儿的姑妈起名的习俗。取名者根据家人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来决定婴儿的名字,总是起一些表示吉祥的名字。
  孩子满月之后,选择一个黄道吉日,举行出门仪式。这天小孩要换装,一般从家门出去往东走,以图吉利。有的第一天到寺庙朝佛,目的是祈求佛保佑新生儿一生平安。孩子第一次出门,往往在婴儿鼻尖上擦一点锅底的黑灰,意思是使婴儿在出门时不被魔鬼发觉。
  过去平民百姓向活佛或喇嘛求取名字时,没有什么特殊仪式,只需向活佛或高僧敬献一条哈达、几两藏银,说明婴儿性别。贵族等上层则常常将婴儿抱去向活佛献发,活佛剪去婴儿一小撮顶发以此象征剃度,然后取一吉祥的名字。如孩子长大后出家(或在家)为僧,仍需经堪布、翁则或活佛等高僧重新剃度取法名。活佛、堪布等在给孩子取名时,常把自己名字中的两个字加在婴儿名字中,如:活佛名叫“阿旺赤列”,他就给人取“阿旺顿珠”、“阿旺卓玛”或“赤列朗杰”、“赤列曲珍”等名。但也有不含自己名字的成份而随便取名的。在西藏城镇和农村,请活佛和喇嘛取名较为普遍,因此,城镇和农村的人名比起牧区人名,宗教色彩更为明显。如:
  丹巴———佛教
  多吉———金刚
  群佩———兴教、兴法
  丹增———主宰圣教
  卓玛———度母
  央金———妙音天女
  旺姆———自在母、主宰之母
  除了喇嘛活佛取名之外,通常是由家中长者或村里有名望的长者取名,虽然少带宗教色彩,但都有一定的含义,寄托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堪称丰富多彩。这些名字往往是用自然界的物体、小孩出生的日子或星期为新生儿起名的。如:
  尼玛———太阳、星期日
  达瓦———月亮、星期一
  梅朵———花
  白玛———莲花
  次吉———初一
  次尼———初二
  次杰———初八
  朗嘎———三十日
  米玛———星期二
  拉巴———星期三
  普布———星期四
  巴桑———星期五
  边巴———星期六
  还有根据父母意愿取名的,如:
  仓木决——停止。子女很多,不愿再生,给最后一个孩子取此名(一般只给女孩子起此名。)
  琼达———最小的,意为再不要小孩(此名男女均用)。
  普赤———带男孩来。如前头几个都是女孩,或头胎是女孩,希望有个男日夏养花网孩,就给女孩起此名。
  普琼———最小的男孩,意为再不要孩子。
  有的家中共生育6个儿子时,看作是吉祥征兆,并给孩子起名—普楚,意为第六个儿子。
  有的父母因为自己生下来的孩子死得多、活得少,为了使孩子健康成长,故意把孩子名字起得很贱、很随便,如:
  吉加———狗屎
  吉律———狗屎
  吉珠———小狗
  帕加———猪屎
  藏族人名一般都是四个字,就是把两个单名联在一起。如:索朗次仁、白玛卓嘎等。也有两个字的,如:班觉、朗杰、达瓦等。还有不少把四个字的名字简称为两个字的名字。如:次罗是次旺罗布的简称;扎卓是扎西卓玛的简称。简称常取名中的第一、三字;也有用前两个字或后两个字做为简称。比如:一人全名为为“索朗多吉”,其简名可以是“索多”,也可能会是“索朗”或“多吉”,但极少有用第二、四字作简称的。
  藏族人名有很多同名者,于是在称呼时,人们想了不少区分的办法。
  以地名或住处、房名区分称呼,如:
  江孜次仁———江孜的次仁
  江赤巴普———园林边上家的巴普
  加仲阿旺———加仲村的阿旺
  以年龄和个头大小区分称呼,如:
  尼玛仁布———高个尼玛
  达瓦根巴———大达瓦
  达瓦琼瓦———小达瓦
  以生理特征区分称呼,如:
  杰布跌过———矮个杰布
  石达板坚———大脖子石达
  罗布巴杂———麻子罗布
  米玛国钦———大头米玛
  拉姆甲巴———胖子拉姆等等,当然像这类名字一般用于区分称呼,因此很少在当面直呼。
  以职业区分人名,如:
  噶本尼玛———赶马车的尼玛
  彭廓次旺———赶驴的次旺
  多索普顿———石匠普顿
  孜巴阿旺———会计阿旺
  玛钦达普———厨师达普
  以性别和年龄来区分称呼,如:
  普扎西———男扎西
  普姆扎西——女扎西
  波扎西———扎西爷爷
  嫫扎西———扎西奶奶
  藏族人名中,很多名字男女通用,如:扎西、次仁、格桑等以及以星期命名的都是男女通用的;但有些是有区别的,如像旺姆、卓玛、卓嘎、普赤、央金、桑姆等只用于女性,而像多吉、晋美、占堆、罗追、旺堆等只用于男性。
  过去贵族和政府官员的名字与平民百姓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是在他们的名字前冠以庄园或房宅名,如江孜地区的贵族噶喜瓦欧珠热旦、帕拉扎西旺久等。有的则冠以职衔于名字之前,如重孜第巴(重孜地区长官)...... 、列仲(宗政府秘书).....等等。如果一户贵族有几个儿子,往往有长子或决定继承家业的儿子才可得以在自己的名字前冠以父亲的封号、封地或房宅名。如江孜大贵族噶喜瓦在拉萨的房名为多仁,因此多仁家族继多仁欧珠热旦之后的继承者分别冠以多仁之名。如:多仁巴桑次仁、多仁丹增班觉等。

  成年仪礼

  成年仪礼是一个人跨入社会门槛的一种仪式。
  一个人步入成年的标志是服饰上有所区别,而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女孩子服饰的变化。按过去的做法,姑娘们从天真烂漫的幼女、少女的生活,长到16、17岁时,就到了成年将要出嫁的美好年华。为了庆祝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生阶段,父母们总是要为心爱的女儿们准备好丰富的装饰,在众多装饰中绝不能缺的是珠冠———“巴珠”。巴珠是过去藏族成年后经常戴在头上的主要装饰品,制做精细非常漂亮。做一顶巴珠很不容易,做父母的常常要提前很长一段时间筹积资金,备齐珠宝及其它材料。日夏养花网贫苦人家没有钱买贵重的珠宝,但也要千方百计地设法找其它代用品来制做。到举行成年仪礼的这天,父母一大早就给女儿穿好新衣、戴好“巴珠”,然后将诸如耳环、项链、手镯、戒指等等戴好。装饰完毕,父母和亲朋好友陪伴着女儿一起到就近的寺院朝佛供礼。在拉萨父母和亲朋好友还陪伴女儿到八廓街上的四大经杆之一“曲雅达钦”前,煨桑祭祀,供奉神佛和拉萨保护女神吉祥天女———班丹拉姆,姑娘还将一条洁白的哈达,恭敬地挂在经杆上面,顺时针绕经杆并许愿,祈求一生平安、幸福。此时拉萨姑娘才第一次围上“帮典”。父母和亲朋好友也为姑娘祝福。举行完成年礼,那无忧无虑的天真少女,算是脱离了孩提期,进入了妙龄女郎的黄金时代。在江孜班觉伦布村一般孩子长到13岁便开始算是成年,但没有具体的成年仪式。无论是男女青年,自步入成年人行列,每个人就享有和其他成人一样的权利,受社会的约束,并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
藏族人的礼仪很多。献“哈达”是最为普通的礼节,无论婚丧节庆、拜会师长、瞻仰佛教,都要献“哈达”。
    见面称呼时,忌直呼其名,要加敬称,以示尊敬和亲切。如在拉萨,名字后要加“啦”字;在日喀则地区,男性名字前加“阿吉”或“阿觉”。
    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礼节。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于地面。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拿在胸前,这时鞠躬只表示一种礼貌。
    到藏民家做客主人必先敬客人青稞酒,客人应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天空,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而后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喝三次,第四次添满时需喝干一杯。否则主人会不高兴,认为客人不懂礼貌或瞧不起他。客人进屋坐定,主人必倒酥油茶敬客,客人需待主人双手捧至面前时,才能接过去喝,切不可自行端喝。落坐时,要盘腿端坐;接受礼品时,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藏族人禁吃驴肉、马肉和狗肉,有些地方也不吃鱼肉、飞禽等。由于宗教信仰关系,一般反对捕杀野生动物。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藏族人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其头。
  
磕头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徒为实现信仰、祈福避灾而进行的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7月2日,我们在大昭寺门前看到了数十位佛教信徒在原地磕长头,他们的虔诚,他们的忘我,以及起起伏伏的场面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宗教的神秘和力量。
磕头也是西藏常见的礼节,一般是朝觐佛像、佛塔和活佛时磕头,也有对长者磕头的。磕头可分磕长头、磕短头和磕响头三种磕长头分行进中磕长头和原地磕长头两种,其基本姿势都是一样的: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一边念六字真言,一边双手合十,高举过头,然后行一步;双手继续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双手合十移至胸前,迈第三步时,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复前,该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六字真言诵念之声连续不断。在大昭寺、布达拉宫及其他有宗教活动的寺庙中,常常可以见到磕长头的人群。磕时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到额、至胸,拱揖三次、再匍伏在地,双手直伸,平放在地上、划地为号。然后、再起立如前所做。过去,有些虔诚的佛教徒,从四川、青海各地磕长头到拉萨朝佛、行程数千里,三步一拜,一磕几年,有许多死在路途之中,也觉得尽诚尽意、毫无怨言。大昭寺前的粗石板,也被磕长头的人磨光了。 在寺庙里.也有一种磕响头的磕头方法。不论男女老少,先合掌连拱三揖.然后拱腰到佛像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示诚心忏悔之意。
鞠躬
对长辈或受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四十五度,帽子拿在手上低放近地。对一般人或平辈,鞠躬只表示礼貌,帽子放在胸前,头略低。有时也合掌与鞠躬并用,对尊敬者合掌要对头,弯腰点头,回礼动作也相同。 藏族的礼仪是多种多样的,礼俗与佛教也有密切联系。
献哈达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音讯往来、送别远行等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优良的、用丝绸做料的哈达。哈达长短不一,长者一二丈,短者三五尺。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当然也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隆重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时候用。哈达是在元朝时传入西藏的,萨迦法王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回西藏时,带了第一条哈达回来。当时的哈达,两边是万里长城的图案,上面还有“吉祥如意”字样,故可以说哈达是从内地传入西藏的。后来,人们对哈达又附会上宗教解释,说它是仙女的飘带。
敬酒茶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逢年过节.到藏族家里做客,主人便应敬酒。请喝青稞酒。是农区的一项习俗。青稞酒是不经蒸馏、近似黄酒的水酒,度数十五度至二十度,西藏几乎男女老少都能喝青稞酒。敬献客人时。客人必先喝三口再一满杯喝干、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不然主人就不高兴,或认为客人不懂礼貌。或认为客人瞧不起他。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客人进屋坐定,主妇或子女必来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过去喝、这样,才算是懂得礼遇。
 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客来临,须掸尽净座位,让客人坐在主客席上。 2.送客人要躬腰屈膝,以表示尊重;要面带笑容,热情礼貌。 3.给客人献茶或酒时,碗杯要擦拭干净,必须倒满。敬茶或酒时,手要先在裙裤上擦一下,表示手已干净,然后双手捧上,忌讳手指放在碗或杯子口沿上。 4.敬酒时,客人先用无名指向佛法、双亲、朋友连续弹酒三次(各地含义不同),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否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节。 5.给客人赠送礼品时,要双手高举过头,客人受礼后,主人应退回原位。 6.不要在客人面前放屁,从客人面前走过时要躬身,紧缩袍裙,以免扬起尘土。 7.不要将脚底对着人坐,那表示蔑视。 8.不要大摇大摆从客人面前行走。与客人谈话,要洗耳恭听,回话要用敬语,不谈令客人不愉快的事情。 9.客人走后,不能马上扫地和倒垃圾,不然会认为对客人不尊敬,对客人也不吉利。 10.不要在房中打口哨,那会赶走神灵,招来鬼魅。 11.不要在聊天时提及死者的名字,因为那会使亡灵得不到安宁,如果必须,就要在名字前念一句六字大明咒。 12.不要吹其他人家正在烹调用的炉火,否则你的嘴就会发炎,你将会成为灶神咒语的牺牲品。 13.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碗杯等器具禁止扣着放置,因为只有过世者的碗杯才扣着放置。 神山上的禁忌: 不要在神山上乱扔脏物 不要在神山上大小便 不要在神山上挖掘; 不要采集或砍伐神山上的花草树木; 不要在神山上杀生; 不要在神山上大声喧哗; 不要将神山上的任何物种带走 神湖边的禁忌: 不要将污秽之物扔到泉、河、湖中; 不要在泉、河、湖边扔脏物或大小便; 不要捕捞水中生物。 土地上的禁忌: 牧区: 不要在随意挖掘草地,使草原的肌肤受损。 不要夏季转场,使秋冬季草场受损。 农区: 不要随意挖掘土地 不要在田野赤身裸体 不要在地里烧骨头、破布等有恶臭之物。 对生灵的禁忌: 不要捕捉任何飞禽; 不要惊吓任何飞禽; 不要拆毁鸟窝、驱赶飞鸟; 不要食用鸟类肉(包括野外的和家养的) 不要食用禽蛋; 不要猎取:山神的兽群和神鸟。 不要外人清点牛羊数; 不要牲畜生病时,外人来串门做客; 不要食用一切爪类动物肉 不要食用圆蹄类动物肉 不要在宗教节日宰杀牛羊; 不要捕捞水中任何动物; 不要食用鱼、蛙等水中动物; 不要故意踩死打死虫类。 不要打猫,尤其是杀猫。因为那是一个充满嗔心的动物,它临死前的痛苦比人深百千倍,所以,杀死它的罪孽要用一根毛抵一百个人命来计算 一个月的禁忌 一号:不要理发,因为这会影响你的寿命和健康。 二号:在这天不要穿新衣服,否则你会疾病缠身。 三号:不要与妇女一起旅行,否则你会不久身亡。 四号:不要把死尸抬出户外进悼念活动或举行葬礼仪式,否则你的家庭会发生内讧,以至相互残杀。 五号:这一天不要外出旅行,因为你可能会永不归还。 六号:如果这天跨过一条河,你的财富就会消失殆尽。 七号:不要缝制任何东西,否则会对你的眼睛造成极大的伤害。 八号:不要纺织任何东西,否则你就会财源枯竭。 九号:不要引吭高歌,否则不久的将来你就会悲痛万分。 十号:不要在白天睡觉,因为你的灵魂会出壳。 十一号:不要买马,因为不久的将来它就会用来拖尸体。 十二号:不要买狗,因为你买的狗是恶魔的化身。 十三号:不要买家畜,因为它们会带来厄运。 十四号:不要测量木头或木棍的尺寸,因为这会缩短你的寿命。 十五号:不要碾死虱子,否则决定你来世所做所为的智慧就会减少。 十六号:不要洗头,因为它会使你长出很多白发。 十七号:除了日常食物外,不要吃任何特殊的食物,因为它会减少有充足食物的宿缘机会。 十八号:不要穿任何新衣服,否则狗会厌恶它,对你表示憎恨。 十九号:不要穿新鞋,因为这会使你贫困交加。 二十号:不要作买卖,否则你会一无所获。 二十一号:不要雇佣新仆人,因为他是恶魔,会使你遭到毁灭。 二十二号:不要寻求医治,因为治疗对你毫无效果。 二十三号:不要磨刀,因为你磨的刀对你有所伤害。 二十四号:不要饮用任何含有酒精的东西,因为它会使你生病。 二十五号:不要挖地,因为龙会厌恶,会使你生病。 二十六号:不要搭帐篷或在河边撒网,因为它会带来咒语,别人也会在背后说你的坏话。 二十七号:不要骑牛,这是厄运的前兆,它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坏消息,并引起争吵。 二十八号:不要播种,因为收获甚微。 二十九号:不要建新房或垒灶,因为财富不会随之而来。 三十号:不要在这一天开始学习,你不会成为有学问的人,也不会学到任何东西。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藏族的风俗习惯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117908.html

上一篇:冰川期 动物吃什么,有什么植物生长

下一篇:果树花期可以打杀虫药么?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