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人粪肥效如何?应该如何积制腐熟?

2021-04-26 12:00:20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58

如何治疗结肠癌

我大嫂患结肠癌,术前镜检所见:直肠:粘膜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可见多个浅溃疡,大小不规则。rn乙状结肠:粘膜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可见多个浅溃疡,大小不规则。rn降结肠:粘膜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可见多个浅溃疡,大小不规则。rn脾曲:距肛门50——50cm处可见一溃疡型肿块,表面高低不平,病变部位肠管狭窄僵硬,表面糜烂出血,肠镜不能通过。rn活检部位:脾曲:3块rn诊断:1:结肠脾区占位——黏液腺癌200610192。溃疡性结肠炎rnrn术后病理诊断:结肠粘液腺癌,巨检为距一侧切缘9cm的5*5*1.5cm大小的溃疡型肿块,rn癌组织侵犯肠壁全层达浆膜外纤维 脂肪组织,上下切缘均(-),肠管周围淋巴结(+)2/5.rnrn请问有识之士,术后应如何治疗,生存率有多少?
结肠癌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以41~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发病原因

尚未十分明确。但有些病如家属性息肉病、结肠腺瘤、血吸虫病结肠炎和溃疡性结

肠炎等与结肠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另外,高脂肪、高肉食、低纤维饮食与结

肠癌发生有一定关系。

排便习惯的改变常常是结肠癌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腹泻、便

秘、粪便中带血、脓或粘液。随着病情发展,由于癌肿溃烂、失血、感染、毒素吸

收等,病人可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晚期可有肝肿大、黄疸、

浮肿、腹水。

采用乙状结肠镜、纤维光束结肠镜检查以及X线钡剂灌肠可以明确诊断。

早期结肠癌应争取手术治疗。术后再加用抗癌药物。

积极治疗与结肠癌有关的疾病,避免偏食高脂肪高肉食,多吃蔬菜,都有预防作用。
结肠癌一段确证,首选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的和进展期的结肠癌患者,手术方式可以选择腹腔镜的根治和扩大根治手术,也可以选择传统开放的根治和扩大根治术,主要是根据珍辽中心的技术水平和手术医生的熟练程度来确定手术方式。另外一个就是如果结肠癌患者出现了远处转移,我们可以先选择转化治疗,也就是全身化疗。通过段时间的高烈度的化疗能让转移灶缩小或者消失,这样能提高根治性切除率,从而希望患者获得治愈效果或者延长生命的效果。

在临床上很少遇到结直肠癌自愈的病人。当然不能否认有部分肿瘤确实可以自愈,就是不经过任何治疗它就好了。这个可能与我们的免疫功能恢复有关,发生了肿瘤就是出现了免疫的逃逸或者是免疫的耐受,免疫系统不足以消灭肿瘤细胞,但是也有少数的病人免疫功能增强以后,又会把这个肿瘤给消灭掉,肿瘤就慢慢自愈了。这种情况不能排出,但是毕竟是罕见的或者是极少见的现象。

结肠癌的治疗首先以手术切除肿瘤为首选,辅之以放射治疗、化疗药物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最近不少学者对早期大肠癌采用经内镜下切除治疗,也取得较好疗效。不管是放化疗还是手术,最好都能同时补充一下体恒健牌硒维康口嚼片,硒维康是抗癌辅助药物,对于术后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成和转移,并能促使其自然消亡;对于放化疗,可以增强疗效,有效缓解放化疗后的毒副作用。对于病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不妨去医院查一下食物过敏(也可以称为“食物不耐受”、“食物IgG”)。 食物对个体的作用和影响可能是不一样的,不是有句话叫做“此人之肉,彼人之毒”吗?所以需要考虑自身对食物的耐受问题。

有关这方面的信息,建议你去搜搜“食物不耐受”方面的知识。
如果确实是食物不耐受引起的,据以往病例,通过饮食调整就可以缓解甚至治愈。

葡萄种植如何施肥?

在葡萄生产中,施肥时间、施肥种类以及施肥量等都是影响肥料吸收利用率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所以,有必要对果农朋友分享一下葡萄的施肥管理。

一、葡萄生长周期对养分的需求

要想制定一份有竞争力的施肥方案,首先要了解葡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哪些肥料是最为敏感的,或者说哪些肥料是需要我们施用的。研究表明,葡萄的生长发育最不能缺少的肥料是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微量元素硼、锌。从需求量上来说,对钾和氮的需求量最多,钙次之,然后才是磷以及其它微量元素。

葡萄在不同生长期,对养分需求也不一样。

(1)葡萄对氮肥的需求

葡萄需氮量最大的时期是开花前后至幼果膨大期这段时间,从果实着色期至成熟期,需求呈递减趋势,在成熟期需求量达到最小,果实采收后受二次生根影响,又开始大量吸收。

(2)葡萄对磷肥的需求

葡萄需磷量最大时期是在幼果膨大期至浆果着色成熟这一时间段,基本上在一个生长期内,对磷肥的吸收量都呈现出递增的趋势。葡萄植株对磷吸收后的利用是一个循环利用的过程,吸收后首先在幼叶和嫩梢组织中被使用,随着植株的不断生长,又会逐步运送至最新长出的嫩叶和嫩梢。另外,茎叶上的磷养分也可被运送至浆果和种子上,以此实现磷养分的反复循环利用,所以,早期使用磷肥对促进葡萄的生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葡萄对钾肥的需求

从萌芽开始一直到果实成熟期,葡萄均需要适量的钾肥,而从浆果膨大期开始直到成熟,对钾肥的吸收都是不断上升的。

另外,在施用磷、钾肥时,与农家肥混合后施用,能够有效减少磷肥和钾肥的损失,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

(4)葡萄对钙肥的需求

钙肥是葡萄生长所必须的重要元素之一,虽然属于中量元素,但葡萄对钙的需求量比磷还要多当葡萄进入第2次膨果期后,对钙的需求甚至超过了氮。葡萄从萌芽至坐果期,需钙量占全年总量的40%左右,坐果期至硬核期以及硬核期至着色期,需钙量分别占全年总量的30%左右。因此,在葡萄的生产中,对于钙肥的补充一定要重视。

二、葡萄周年期施肥方案

之所以要了解葡萄生长周期内的需肥规律,是因为施肥方案的制定是围绕这个需肥规律所展开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最适合的时间,施入最需要的肥料。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完整的葡萄周年期施肥方案吧!

1.秋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养分全面

秋施基肥是葡萄施肥管理中最核心的一次施肥。施肥时间一般是葡萄采收后至冬至前,实践证明,采收后越早施基肥越有利于肥料的吸收利用。

整个秋季和冬季,是决定葡萄花芽分化好坏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养分的供应直接决定了第二年的产量,同时,施入足够的秋肥,能够保证葡萄秋季和冬季不出现脱肥。在肥料种类的选择上,要尽量做到养分全面。以有机肥或农家肥为主,对于果树来讲,有机肥用的越多,土壤、根系一定是越来越好,考虑到成本支出,我们每一年量可以少一些,但是每年都要用。

在复合肥的选择上,为了能让葡萄的花芽分化更好,不建议大家用平衡肥,推荐秋肥中钾肥的含量高一些,可以用中钾的含量在28个左右的复合肥,或者用硫酸钾搭配磷酸二铵也可以,这样成本更低。

秋施肥的具体施肥方案:优质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以上,生物菌肥1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氮、磷、钾配比为16-16-28的三元复合肥25公斤,有机钙粉20公斤。

2.葡萄的追肥: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

基肥讲究的是长效和养分全面,所以一定是根施,而追肥是根据葡萄不同生长期对养分特定的需求施肥的,因此讲究的是快和精准,所以在施肥时,以速效性肥料为主。不建议用大水漫灌冲施的方式施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花点钱安装滴灌带,一般一亩地500元左右就可以搞定,如果实在没有这个条件,也尽量要采用施肥枪施肥或在根区附近施肥,减少肥料的浪费。

(1)抽梢肥—以平衡或高氮(速效)肥为主

葡萄的第一次追肥在萌芽前15天左右。作用是让葡萄尽快抽梢,但更为主要的是保住花芽。因为葡萄在经过冬天的休眠之后,发芽和开花之前需要的养分都是树体自身贮藏的养分,如果秋季积累的养分不够多,这个时期就需要我们通过追肥快速补充养分补充营养,来保住今年的花穗和新梢。

抽梢我们都知道要去补氮,但同时我们还需要生根和保花,这就需要施入一定量的磷,所以个人建议在萌芽时我们可施用氮、磷、钾配比为17-17-17左右偏平衡的复合肥,然后配合施用一些有机无机生根促花的液体肥,生根促花液体肥主要是高磷配方,加上有机质既能够生根又能够保花,容易吸收效果好的多也来的快。每亩可施用复合肥30公斤、生根促花液体肥料10公斤。

有很多果农习惯用尿素,这里不推荐,尤其是北方地区。抽梢保花讲究的速效,尿素春季在北方施用要想起到作用,从施入起起码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才能分解,所以,早春施尿素肥效太慢,等到起作用的时候需肥的时期已经过了。

(2)膨果肥—以平衡复合肥为主,配施膨果保绿肥

葡萄第二次追肥时期是在谢花后小果坐稳以后,也就是小果开始膨大的时候。这个时期的追肥建议还是用平衡型的肥料,可以用氮、磷、钾配比为17-17-17左右的复合肥,然后加上硝态氮和钾肥含量高的有机无机液体肥。每亩复合肥亩用量25公斤左右,有机无机液体肥5~10公斤。

(3)着色肥—以中钾复合肥为主,配施硝酸钾肥料

第三次追肥时期是在果实开始着色时。葡萄讲究转色成熟,因此应注重钾肥的施入。施肥时可用氮磷钾配比为10-15-25左右的高钾复合肥,配施含氨基酸和高钾的有机无机液体肥,促进葡萄快速转色和干物质的积累。每亩复合肥用量25公斤左右,有机无机液体肥料5~10公斤。

(4)采后肥—以高氮复合肥为主,配施生根促花肥

第四次追肥在葡萄采收完成以后,这次施肥不是必须的,但是如果有条件的可以考虑再追一次。肥料的选择上一定是高氮肥料,同时可配施生根类的有机无机液体肥,可以快速的为树体补充养分,恢复树势。

http://www.rixia.cc能果农朋友也注意到了,在我给出的施肥方案中,都配施了一定量的有机无机液体肥,这样有什么好处呢?首先是降低了无机肥料的用量,配施一定的有机类肥料,在投入成本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通过无机与有机的搭配,土壤就不容易被破坏,土壤的有机质也不会因为种植的年限而逐渐降低。同时,在无机有机液体肥里,含有中微量元素,养分会更加平衡。这样,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既保护了土壤还提高了葡萄品质,可谓一举三得。

3.葡萄的根外追肥

我们说施肥讲究的是营养全面,在具体的施肥管理中,我们既要注重施入葡萄需求量大的肥料,还要对葡萄施用微量元素肥料,这样有助于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开花前喷施0.2%~0.5%硼砂溶液,可显著提升葡萄的坐果率;坐果后至成熟前,每10~15天喷施一次0.3%磷酸二氢钾+0.2%尿素溶液,对提升葡萄产量和品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在落花后至采果前2周,配合病虫害的防治,喷施糖醇螯合钙3~4次,在减少裂果、促进果粉形成的同时,提高葡萄果实耐储运的能力。

在葡萄的栽培管理中,我们既要琢磨葡萄的生活习性,还要掌握葡萄在不同生长期的需肥特性,然后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最终实现葡萄的高效栽培。

岩溶土壤改良技术

针对示范区土壤资源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土壤改良主要是从保水土、增土厚、增土肥和改善土壤环境四方面来考虑。本节主要是从增加土壤肥力方面进行研究,主要改良技术如下:

(一)各土壤改良技术思路的相应对策

1.根据岩溶区特殊的地质背景和岩溶作用的特点改良土壤

岩溶土壤中的矿质营养元素主要来自碳酸盐岩的溶解,土壤中元素含量的高低受岩石中不溶物中元素含量决定。因此,在改良岩溶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时,要求从促进岩溶作用的正向运动,促进岩石中矿质元素向土壤释放来增加土壤中元素含量。岩溶动力系统作用受土壤中CO2和水的共同作用,控制土壤中CO2的同时,还要调节控制好土壤水分含量,特别是增加旱季土壤水分的含量,以促进岩溶土壤营养元素的有效性。

岩溶土壤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和有效性受到土壤中富钙偏碱的影响,调节控制土壤钙的含量和pH值的高低,必须依据岩溶作用的规律,利用微生物和植物呼吸产生的CO2、植物根分泌物、有机质腐化产生的腐殖酸和有机酸等降低土壤pH值和减少钙的含量,释放被固定的有效养分。具体措施如种植绿肥植物、增施用有机肥等。

岩溶动力系统作用下,岩溶区植物营养来源表现为土壤、土壤水、岩溶水三种载体,改良岩溶土壤,必然从增加三种载体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和提高三种载体营养元素的利用率角度进行。例如,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岩溶动力作用的溶蚀过程,增加土壤水、岩溶水中营养离子的含量;保持水土,提高营养元素的利用率等。

在岩溶土壤中施入适量偏酸性的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也可促进岩溶作用的正向运动。例如,在岩溶土壤中施入亚法糖厂的酸性滤泥和硫肥等。

2.根据不同的耕地类型和土壤障碍因子改良土壤

由于受水土流失和富钙偏碱的影响程度不同,障碍因子的影响程度差异大。洼地底平旱地首要的可变障碍因子为土壤微量元素、营养元素有效态、耕作层厚度、土壤质地;梯形地首要的可变障碍因子为大量营养元素、元素有效态、土壤层有效厚度、土体构型;石穴地首要的可变障碍因子为岩石裸露率、大量营养元素、土壤容重。在改良岩溶土壤时,应针对不同的耕地类型,将首要的可变障碍因子视为优先改良的对象。例如,利用客土增加梯形地土壤层有效厚度、改善土体构型等。

岩溶土壤的改良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岩溶区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土壤改良应本着先易后难、先主后次的顺序,依据岩溶土壤中障碍因子的影响因素改良土壤。在实施土壤改良前,针对各种类型的土地,进行土壤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障碍因子评价,区分出可变障碍因子和不可变障碍因子,土壤改良主要是克服可变障碍因子,对于不可变障碍因子只能尽量减少其发生的条件。

3.依据碳氮比原理,结合各种有机肥料特性改良土壤

微生物对有机质的有效分解碳氮比为25∶1,碳氮比过大,微生物分解过快。因此在石灰土壤改良中,施用有机和无机肥料时,将碳氮比大的有机肥料与碳氮比小的有机肥料或者氮肥混合施用,控制碳氮比在25∶1左右。

有机肥料种类较多,但不同种类的有机肥料肥效有其特殊性,如:家畜粪尿中的牛粪为冷性肥料,碳氮比值大,肥效迟缓;而羊粪属热性肥料,肥效快;猪粪性质柔和,后劲长等等,在利用有机肥料改良土壤时,必须依据有机肥的特性,将热性肥料与冷性肥料、家畜粪尿与植物残体、厩肥与绿肥、豆科绿肥与禾本科肥料等混合施用。既控制碳氮比,又使土壤保持持续肥力。

4.平衡施用化学肥料的原理改良土壤

平衡施肥来源于养分平衡法。它是以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为基础,通过土壤养分测试,根据作物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间的差数,计算实现计划产量的施肥量,并实现农作物与土壤之间的养分平衡。

岩溶区农户通常施用的化学肥料种类和施肥方式单一。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类的营养元素,且随着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具有相应的营养元素需求规律,因此在改良岩溶土壤时,应针对具体的土壤和农作物种类,确定相应的化学肥料配施比例、施用方式、施用的最佳时间。

(二)种植绿肥改良土壤

绿肥即作肥料施用的植物绿色体。按不同分类方法可分为:栽培绿肥,野生绿肥;一年生绿肥或多年生绿肥,短期绿肥;水生绿肥,旱生绿肥,稻底绿肥;夏季绿肥,冬季绿肥等。

1.绿肥与作物带状间作

在同一块地上,同一季节内将绿肥作物与其他作物相间种植。间作的作物和绿肥作物以充分利用光能资源、互不影响为原则,例如在玉米地里间种耐阴豆科类绿肥或牧草。在梯形地上,间作条带的方向基本上沿等高线,或与等高线呈1%~2%的比降,并尽量使条带方向近南北向。在洼地底,间作条带的方向基本上沿南北方向。

2.休闲地上种绿肥

春季玉米播种后,同时在玉米条带行间套种短期速生绿肥;待玉米长出后,将绿肥杀死覆盖玉米行间地,起到改良土壤理化性质、防水土流失、减少裸地水分蒸发等多种效果。

夏季作物未收获前15~30天,在玉米等作物行间播种夏季短期绿肥植物;作物收获后绿肥植物加快生长,约在作物收获5天后将其翻压土中,或收割作为牧草通过牲畜粪便和沼渣(液)等形式还土,再播种第二季作物。

冬季农作物收获后,尽快播种冬季绿肥,待春耕前20~30天犁地,将绿肥翻压土中或收割作为牧草。

收割作为牧草的绿肥植物,通过牲畜-沼气循环利用后,以牲畜粪便或沼渣的形式还土。

3.混种绿肥

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混合播种两种以上的绿肥作物,例如黑麦草与菊苣混播,紫云英与肥田萝卜混播等。豆科绿肥与非豆科绿肥、蔓生与直立绿肥混种,使互相间能调节养分,蔓生茎可攀缘直立绿肥,使田间通风透光。所以混种产量较高,改良土壤效果较好。

4.生草栽培改良果园或茶园土壤

生草法,是指在果树(或茶园)行间或全园(树盘除外)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覆盖作物的一种果园(或茶园)土壤管理方法或耕作方式。其具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调节果园(或茶园)小气候生态环境、改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作用。

果园(或茶园)行间种草或自然生草,注意定期刈割,将割下的草覆盖在树冠下面增加土壤有机质;或者用作沼气原料和牲畜饲料,通过沼渣和牲畜粪便还土。

果园(或茶园)行间人工种草以黑麦草、桂牧1号、狗芽根、三叶草等较好,注意豆科和禾本科混种,协调控制绿肥的碳氮比在一个适宜的范围。

果园(或茶园)行间人工种草需要解决种草、控草的技术,既要促进草快速生长,又要防止其对果树造成不良影响;通过给草施肥、灌水,把化肥转化为有机肥。

果园(或茶园)生草后能有效接纳、拦截雨水,减少雨水冲刷和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无机营养元素含量。

生草栽培能改善土壤温度条件,果园(或茶园)生草具有隔热保墒作用,缩小了地温的昼夜和季节变化幅度,避免了白天因太阳直射暴晒使土壤急剧升温,减弱了夜间地面散热降温,使一天中土温变化趋于平衡、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

冬季,生草覆盖后减少了地面散热,反而提高了土壤温度。

5.种植绿肥改良岩溶土壤应注意的问题

依据岩溶动力作用原理,绿肥以直接翻压入土发酵最佳,直接翻压入土增加了新鲜有机能源物质,使微生物迅速繁殖,充分利用产生的有机酸、腐殖酸和二氧化碳,促进土壤岩溶作用正向运动。

在翻压绿肥入土时,为便于发酵,翻压前用水浇湿,或者喷上适量的沼液或人畜尿等液体肥;翻压不宜过深,一般入土10~15cm 深,刨松覆盖土层,保证绿肥发酵所需的氧。

绿肥翻压入土后,控制土壤含水量,旱时浇水,雨时排水,一方面供应发酵和岩溶作用所需的水分;另一方面防止水分过多导致有效态养分漏失。

绿肥分解速度不仅与水分有关,还与绿肥本身的老嫩程度和含氮量有关,幼嫩绿色茎叶较之枯老茎叶易于分解,切成碎片、细段的容易分解,所以绿肥作物不等老化就要翻压;碳氮比率大的分解困难,比率小的分解较快,因此施用较老硬的绿肥和非豆科绿肥时可适当加施一些含氮多的肥料。

绿肥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在改良岩溶土壤的同时,也可能影响农作物生长。因此,绿肥翻压采用条带状,翻压后作物播种在翻压的绿肥条带两侧;或者提早翻压,待绿肥腐熟后,犁地混合均匀再播种作物。

种绿肥作物也要施一定的肥料。虽然绿肥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强,但它也是作物,生长发育仍然需要一定的养分,缺肥产量就不高。就以豆科绿肥作物来说,虽然它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但在生长初期和生长旺盛期也需要一定的氮素养分,如果此时能适当施些氮肥,就会获得良好效果;又如绿肥作物对磷素也很敏感,如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低,会大大影响生长发育。故应适当施肥来满足绿肥作物的需要,以达到“小肥养大肥”的效果。

(三)秸秆还土

1.本地秸秆还土

夏季春玉米收获前30天,播种黄豆,待玉米收获后,正值黄豆长出,一边给黄豆锄杂草,一边将生玉米秆叶砍成10~20cm的小段均匀盖在黄豆行间,并留玉米茬,增加有机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秋玉米、甘蔗收获后,将玉米秸秆和甘蔗叶砍成10~20cm的小段,就地覆盖在土地上,待播种绿肥前或者雨后翻耕整地压入土中。

秋季黄豆收获后,将黄豆秸秆、玉米芯、玉米苞片切成3~5cm的小段,混合人畜粪便积制成堆肥或者放入沼气池发酵成沼渣,次年春耕时作基肥施入土地。

2.异地秸秆及有机肥料肥土

鉴于峰丛洼地石山区石灰土土壤瘠薄,利用本地秸秆等绿肥不能满足土壤改良要求,依据就近价廉的原则,附近农业生产条件好的地区运进秸秆等有机肥料。

利用附近平原区大量廉价的稻草秸秆、玉米秸秆、黄豆秸秆、甘蔗叶片,切成3~5cm的小段用作绿肥或则积制堆肥。

异地秸秆施用数量控制在:土层平均厚度小于30cm的梯形地1500kg/亩;土层厚度大于30cm的梯形地1000kg/亩;洼地底平旱地500~700kg/亩。

从附近碎屑岩区,秋季收集落叶阔叶树、针叶树、常绿阔叶树的枯枝落叶作为积制堆肥原料。

在收集秸秆和绿色植物的枯枝落叶作肥料时,特别注意禾本科植物与豆科类植物秸秆混合,针叶树和阔叶树的枯枝落叶混合使用,以调整控制有机肥的碳氮比接近25∶1,利于微生物的分解活动。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附近大型养殖场购买牲畜粪便,通过合理混合发酵熟化后用作基肥肥田,或者积制堆肥后施入土壤。

在利用牲畜粪便作有机肥料时,注意高碳氮比值肥料与低碳氮比值肥料混合、高发热肥料与冷性肥料。如:羊粪发热量高,后劲短;牛和猪粪属冷性肥料,后劲长。在施用时将两种肥料混合效果好。

3.秸秆还土应注意的问题

秸秆还土,以直接翻压入土较覆盖土表效果好,可以充分利用秸秆腐化产生的有机酸、腐殖酸,特别是挥发性酸入土改良土壤。

秸秆还土时,为控制秸秆腐化,与适量的沼渣(液)、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或新鲜绿肥混合施用较单一施用效果好。

采用秸秆积制堆肥还土时,因堆肥半熟化时,为微生物活动和有机酸产生的高峰期,依据岩溶动力作用原理,此时还土能更有效利用所产生的CO2、有机酸等,促进岩溶作用的正向运动。

秸秆腐化和岩溶作用的正向运动需要消耗大量水分,而秸秆还土大多在秋收后,通常为旱季,土壤水分缺乏。因此,秸秆宜泼湿后还土或者选择雨天还土,还土后适时浇水。

微生物分解活动需要消耗大量氧分、氮素,在分解时易与农作物争夺氧分和氮素,因此秸秆还土不宜过深,一般入土深10cm 左右,同时配施适量的速效氮肥。

同样,秸秆翻压入日夏养花网土腐化产生的有机酸促进岩溶作用的同时,影响作物生长,采用“条施旁种”的方式,即秸秆采用条带状入土,农作物播种在条带的两侧。

(四)糖厂滤泥改良土壤

糖厂滤泥富含有机质和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价格便宜,供应量大,易推广示范。

岩溶土壤富钙偏碱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滤泥改良土壤应选择偏酸性的亚法糖厂滤泥,避免采用碳法糖厂滤泥,影响改良效果。

糖厂滤泥属热性肥料,发酵产生大量热量,为避免因过热损坏农作物,需要先进行发酵处理后施用;或者在春播前1~2个月埋入土壤发酵;或者混合适量冷性肥料猪、牛粪。

糖厂滤泥改良土壤以直接埋入土壤发酵效果最好,且采用“条施旁种”的方式,避免腐化造成对农作物的危害。

为提高糖厂滤泥改良土壤的效果,需要与其他有机肥料混合施用发酵,特别是绿色有机肥料。

(五)客土改良

对土层厚度小于30cm的梯形地和坡耕地,在冬季,从附近碎屑岩区运河底、鱼塘的淤泥,以及沙质土,并混合铺在休闲地表面,平铺http://www.rixia.cc约5~10cm厚,待晒干一段时间后,翻土整地改良土壤。

在冬季,从附近运河底、沟底、鱼塘的淤泥用作堆肥原料,待堆肥发酵后一起施入土壤。

利用附近城镇垃圾,通过筛选,除去砖块、石头、玻璃碎片等杂质后,与人畜粪尿等掺混积制堆肥。

利用河底、沟底、鱼塘的淤泥或者城市垃圾改良土壤时,注意提前将其铺开日晒或冬冻,杀死细菌后方可用作堆肥或者施用。

在利用客土改良土壤时,避免对客土源地造成水土流失等环境破坏影响。

(六)沼气渣

通过种草养羊、猪、牛等牲畜,既增加经济收入,又可提供家畜粪便肥料来源。

结合水土保持整地措施,适量割地埂上或路边的灌草带植物,做垫圈材料与牲畜粪便沤堆熟化,或者做沼气原料,以熟化肥或者沼渣形式还土。

(七)积制堆肥

1.积制堆肥原料

一是堆肥原料的主体,即切碎的秸秆、玉米芯、豆秸、杂草、落叶、刈割绿肥、树木枯枝落叶等。

二是促进主体原料分解的物质,一般是含氮较多的物质,如人、畜粪尿和化学氮肥。

三是吸收性能较强的物质,如泥土、泥炭等。用于吸收腐熟分解出来的速效养分和有机酸类物质,特别是氮素养分,以减少堆肥的养分损失,吸收有机酸类物质改良酸碱度。

2.普通堆肥

普通堆肥的特点是堆温不超过50℃,在半嫌气的条件下腐熟而成,腐熟时间较长,由于堆温不高,所以不能杀死杂草种子、病菌和虫卵等有害物质。具体堆积方法有地面式、半坑式及地下式三种。

地面式适宜于气温较高、雨量较多和湿度较大的夏季采用。选择地势较平、接近水源、运输方便的场边地头堆积。堆的宽度约两米,长度不限。先夯实地面,再铺10~15cm厚的泥土、河沟塘淤泥或者泥炭,以便吸收下渗肥液。然后将切碎的秸秆、豆秸、落叶、杂草、甘蔗渣、米糠等均匀铺15~25cm 厚,泼水打湿,依次泼加沼渣沼液、人畜粪尿、糖厂绿泥或者河沟塘淤泥,再铺一层细土或污泥。如此层层堆积,最后抹稀泥封好,或用干草、稻草和细土遮盖。一个月后翻堆一次,加水混堆,最后注意封顶。

半坑式堆积方法与高温堆肥中的半坑式相似,只不设通气沟、通气塔。

地下式(坑式)是在路边地头挖一个坑,深度以方便操作且距基岩面大于10cm而定,长、宽由堆肥材料多少而定。土坑挖好后,在坑底抹一层淤泥,或者在撒上细土并泼水打湿,防止肥液漏失。随后参照地面式的方法,将材料投入坑内。1~2个月后翻堆,将分解差的放在底部,并在上面再泼适量的沼渣、沼液,最后仍用细土覆盖。

3.高温堆肥

高温堆肥的特点是具有通气好、腐熟快以及能杀死病菌、虫卵、草籽等有害物质。堆积方式主要有地面式和半坑式。

地面式高温堆肥的主要优点是操作方便、省工、易发热和分解快。具体操作方法是选择路边地头接近水源处,先将堆肥的主体材料秸秆、豆秸、甘蔗渣、杂草等切碎,长约5cm,摊在地面,按风干秸秆500kg、甘蔗渣500kg、羊粪及猪粪300kg、沼渣500kg、1000kg糖厂绿泥、水1000~1500kg的比例逐层堆积起来,然后垂直切取材料,拌匀,进行再堆积。最后堆型为长方形,宽3~4m,高1.5~2m,过窄或过矮都会影响堆温的上升。长度以材料多少而定。然后在堆顶覆盖细土厚约5cm。一般5天内堆温显著升高,几天后可达70℃以上。等堆温下降至常温后,破堆将材料充分翻捣,根据需要可再加适量沼渣、沼液、粪尿和水。如羊、猪粪和沼渣不足,可分别用相当秸秆量20%的老堆肥、厩肥和1%的化学氮肥代替。

半坑式高温堆肥的主要优点是保温、保水、保肥。在背风向阳近水源处,挖深1m的长方形或圆形坑,口径比底径稍大,在底部挖深、宽各15cm的“+”字形气沟,与坑壁斜沟相接至地面。沟面用玉米或黄豆秸秆纵横各盖一层,坑壁斜沟也用秸秆掩盖,保持沟沟相通不应堵塞,以便通风透气。再用整根的去叶秸秆,松松的捆绑成直径为30cm左右的圆柱体,作为通气塔,直立于坑底“+”字形气沟交叉处。坑底最好先铺一层老堆肥或者糖厂滤泥,然后按风干切碎秸秆或者甘蔗渣:羊、猪粪:沼渣液:糖厂绿泥:水=1∶0.4∶0.2∶3∶2.5的比例,在地面将材料备好,逐层堆积入坑。如果材料量大,可能将通气塔顶部掩埋时,应将通气塔接高,保持塔顶高出堆顶。最后用细土严封堆顶,但地面的四个通气口不应掩盖,通气塔顶部也应敞开。如急等施用,可在降温后5~7天打开堆,将上下里外捣均匀,再行堆积;否则,不用翻堆。再到高温阶段后的5~7天将堆顶通气塔和坑壁斜沟的四个通气口封死,以停止通气,利于腐殖质形成。

总之,积制堆肥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劣,按照堆肥原料的来源广、腐熟快和养分损失少的原则,因地制宜。且堆肥的肥分也因原料、堆积方法及腐熟程度的不同而异。

4.利用积制堆肥改良岩溶土壤

以半熟化时施入土壤改良效果较好。普通积制堆肥,夏季1个月左右半熟化,冬季2个月左右半熟化;高温堆肥半个月左右半熟化。

半熟化堆肥入土,为避免发酵对农作物的影响,宜采用挖沟法条施,农作物种植在条带两旁;或者待挖沟法条施入土发酵后,沿与条带垂直的方向犁地播种。宜选择在雨天,或者在挖沟施入覆土前用水泼湿。

熟化的堆肥适宜作基肥或者追肥施用。

(八)有机肥施肥方法与步骤

1.土壤改良分区

土壤利用改良分区的目的,是为了提出峰丛洼地石山区土壤利用改良的合理途径与方向,以便因地制宜地促进农、林、牧的全面发展。本区土壤利用改良区划的原则是以地貌特征、土壤特性、分布规律、影响土壤肥力的障碍因素差异等为基础,以土壤资源适宜性、生产力、障碍因素治理的难易程度为依据,以建立整个示范区良好的自然生态平衡为目标。按照这一原则,将示范区划分为荒地裸岩区、石穴地、坡耕地、梯形地、洼地底平地五个土壤改良区。

(1)荒地裸岩区

主要指位于峰坡和陡坡的荒草地及裸岩地。这一类型土地,土壤极薄,岩石裸露,土被覆盖度极低,这类土地主要是结合水土保持工程,在封山育林的基础上,利用客土植树,树穴施用基肥,随后施用液体肥料,如沼液、人畜尿、化学肥料溶液等。

(2)石穴地

因石穴地土壤肥力相对较好,土层薄,土壤改良主要是在退耕还林还草、搞好水土保持、整地工程的基础上,利用客土增加土层厚度,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为目标。

(3)坡耕地

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通常被石牙间隔,土壤富含碎石块,下层土黏重,耕作层土熟化程度低,土壤肥力极差,氮、磷、钾及微元素缺乏严重。土壤改良主要是在退耕还林还草或坡改梯平整土地搞好水土保持的基础上,配套施用厩肥、堆肥、种植绿肥以及客土改良土壤的方法改良土壤。

(4)梯形地

土壤肥力相对较好,但由于长期粗放耕种,土壤黏重,很少施用有机肥料,大量施用化肥,且化肥种类单一,以氮肥为主,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板结严重,磷、钾及微量元素缺乏。土壤改良主要是增施用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和有机肥料,利用客土改良土壤结构,以及改良土壤酸碱度,调节控制土壤钙含量。

(5)洼地底平地

洼地通常在雨季存在不同程度的积水,土壤层相对较厚,但因长期低投入高产出,土壤肥力下降较快,土壤改良以排水工程、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为主。

2.坡耕地改良步骤

坡耕地改良步骤主要是针对坡度小于25的坡耕地。对于大于25的坡耕地主要为退耕还林还草。

(1)结合土地整理,搞好水土保持整地工程。

(2)采用分层挖沟的方式施肥,挖沟沿等高线方向,沟深20~30cm,沟宽30~40cm,两条沟间相隔约50cm。

(3)挖沟时间选择在秋季农作物收后,连续晴天,避免人为扰动造成水土流失。

(4)挖沟时将表层耕作土挖出堆放到一边的表土上,再将第二层深挖30cm,堆放到另一边的表土上。对于土层薄时,深挖至基岩面,一边挖土,一边将碎石块及石牙清除掉,用作修筑梯埂原料。

(5)沟挖好后,在沟底撒一层厚度约10cm的生甘蔗渣或事先切碎的秸秆、玉米芯、枯枝落叶、杂草等,用水泼湿,铺上糖厂滤泥或者河沟塘淤泥约10cm,再盖上第二层土。

(6)盖上第二层土时,掺混入少量沙质粘土,按1t/100m2的比例;对于土层厚度小于30cm的土地,补充客土,使土层厚度保持在30cm以上。

(7)盖上第二层土后,在第二层土表面铺上事先发酵好的堆肥、厩肥、沼渣、沼液等,厚度约10cm;再盖上表层耕作土,并掺混入少量沙土,混合均匀,按每100m2掺2t沙土的比例混合。

(8)一条沟施肥完后间隔约50cm 挖另一条沟,按照同样的方法分层施肥,以此类推,直到挖到梯地的另一侧。

(9)在挖沟时不宜紧挨梯埂挖,沿地块四周,紧挨梯埂留出一条宽10~20cm的土地不动,防止过度扰动造成水土流失。

(10)在第二层表面铺上有机肥前,在要施用的、事先发酵好的堆肥、厩肥、沼渣、沼液等肥料中混入硫肥,硫肥施用量为每亩3~5kg。

(11)采用挖沟方法施肥必须在犁地播种前1~2个月进行,以利于底层有机肥发酵。

(12)犁地播种后,立即在土层表面撒上层厚度约3~5cm的甘蔗渣与糖厂绿泥的混合物,起到既改善小气候、减少蒸发、保持水土,又增土肥的作用。

(13)土壤改良的第二年秋季,同样采用分层挖沟的方法,对第一年挖的两条沟之间约50cm的土地实施施肥改良。

(14)每年采用沿等高线方向犁地,尽量使施用的有机肥与土壤混合均匀,并沿所挖沟的两侧地呈双行播种。

3.梯形地改良步骤

(1)平整土地工程,清除梯形地中的碎石和石牙。

(2)采用挖沟的方法挖沟施肥,方法基本同坡耕地,但是在对梯形地挖沟时,除在地块四周留宽10~20cm的土层不动外,挖完间隔30cm的沟后,再回过头挖50cm的沟间地,直到完成整块土地。

(3)在对第二层土上施用有机肥时,可将当季作物施用化学氮肥总量的50%和全部微量元素肥料混合有机肥施用入土,剩下50%的氮肥以追肥的形式分1~2次施入,施入的硫肥为每亩1~2kg。

(4)对梯形地实施土壤改良后,每年以平衡施肥,保证适量的有机肥,土壤肥力一般可持续5年左右,5年后需再进行上述土壤改良措施。

4.洼地底平旱地改良步骤

(1)依据水利改良措施中的易涝洼地治理措施改良。

(2)洼地底地势低洼,水分条件相对较好,但是长期接受山坡流下的粘土沉积,质地黏重,在用分层挖沟方法改良土壤时,增加沙土的使用量,特别是表土层,按每100m2掺入沙土3t的比例混合施用。

(3)洼地底通常是表层土壤呈酸性,而B、C层土壤呈中性或偏碱性,在挖沟时适当增加挖沟的深度,一般挖沟深30~40cm,最好挖到50cm的深度。

(4)在沟底施用有机肥料时,按照每亩0.5~1kg的比例混合施用硫肥,然后按每100m2掺入3t的比例盖上一层沙土,与第二层土混合均匀。

(5)在盖第二层土时,预留约1/3的土,与表层土混合均匀回填。

(6)挖沟的方向以南北向为好,便与沿沟两侧南北向种植,一次性挖完整块土地,不在地块四周留空区。

(7)待有机肥腐熟后,犁地播种,犁地方向应与沟方向正交。

上述各类型土地实施土壤改良时,可视经济条件适量控制有机肥的使用种类和施用量。

(九)平衡施用化学肥料

平衡施肥是基于土壤养分丰缺和作物需求,通过施肥手段达到供需平衡。平衡施肥来源于养分平衡法。它是以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为基础,通过土壤养分测试,根据作物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间的差数,计算实现计划产量的施肥量,并实现农作物与土壤之间的养分平衡。其公式是:

岩溶峰丛洼地生态重建

根据示范区不同土地类型土壤营养元素有效态检测结果,洼地底每亩施:氮氨25 kg、钾肥5kg、磷肥30kg,梯形地:氮氨35kg、钾肥8kg、磷肥30kg,新开梯地:氮氨45kg、钾肥10kg、磷肥40kg。

施用适量微量元素肥料,每亩施肥标准:硼肥0.5~0.75kg、铜肥0.8~1.5kg、铁肥5 kg、锌肥1~2kg。

依据土壤养分状况的研究结果,岩溶峰丛洼地石山区,土壤在施肥时应遵循下列方法和原则:

(1)氮是作物生长和产量的首要障碍因子,应以满足作物对氮素的需求来确定氮肥的使用量。因石山区漏水严重,氮肥易随水流失,需分多次作追肥施用,不宜在下大雨时施用,最好选择小雨天施用,或者晴天施用后浇水。

(2)石灰土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差,土壤对磷的吸附固定作用强烈,应综合考虑提高土壤供磷水平和满足作物对磷素的需求来确定磷肥的施肥量。磷肥的施用宜采用集中施用的方式,并配合有机肥混合施用,以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

(3)土壤中的全钾含量、缓效钾含量及速效含量都很低,土壤中钾的储备极少,施用钾肥对石灰土作物生长非常重要。钾肥最好集中条施或穴施于根际附近的土层中,且不宜与有机肥料混施,条件允许可采用叶面喷施。

(4)石灰土壤的供硫水平不高,在施肥时应注意搭配适量的硫肥。

施用化学肥料作基肥时,需配合熟化的有机肥料混合施用,有机肥料通常按半干厩肥1000~1500kg/亩施用。

怎样养殖蚯蚓

养殖蚯蚓方法

1、下种

将腐熟好的饲料调节好湿度后,沿着桑园开挖好的沟槽平铺10 cm,然后均匀放入含卵块及幼叫的蚯蚓种,上而再放5 cm的饲料。养殖密度可控制在2-2. 5 kg/m2或1-1. 5万条/m2,原则上前期密度可稍大,后期密度可逐渐缩小。

2、遮阴与防护网

蚓种放好后,沟上先覆盖一层塑料防蚊网,再放塑料薄膜,泡沫板等防雨材料覆盖。既可防鼠、青蛙等危害又可防雨保湿。

3、温湿度的调节

蚯蚓的最佳养殖温度在20-27℃,和蚕儿对温度的要求一样。

冬季桑园采用加厚养殖床到40-50 cm,饵料上盖麦秸或稻草,也可把冬季桑树枯叶、剪下的桑枝条加厚平铺,再上盖塑料布保温保湿;冬季大棚、蚕室加温需注意火炉必须通烟管,

以防蛆叫煤气中毒,另外,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每天通风3一4次,每次30min。夏季结合通风每天浇1次水降温,一般情况一星期浇1次水即可。

4、勤除薄喂

除蚯蚓粪、取叫蚯蚓茧或倒翻饲育床,结合喂料每月2 -3次,每次厚度10 cm,力求粪料新鲜透气,降低因粪料堆积过厚除蚯蚓粪不及时对蚯蚓造成感病的几率,为蚯蚓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5、分期饲养

蚯蚓饲养可分成种子群、繁殖群、生产群,薄饲勤翻,每月给料2次,每次给料厚度10 cm。分期饲养既有利于蛆叫的常规管理,又有利于蚯蚓的繁殖生长,防比病虫害的发生。

6、蚓叫茧及种叫的处理

蚯蚓经过20天的饲养后,经异体交配产下大量的蚓茧,此时可以把种蚓和蚓茧分离孵化,把分离出的蚓茧、粪料及蚓粪混合物堆成新的养殖堆,保持好温湿度。

蚓茧孵化50%时可在堆上而再覆上10 cm粪料,约经20天即可完全孵化,此时孵化堆中的密度很大,每1 m2可孵叫茧5-6万,应及时分堆处理,可分成2-3份并覆上新粪料饲喂,经过常规管理约经过40天左右即可全部长大。

把从种蚓中分离出的种叫重新搭配后放入新粪料饲喂,20天后即可再次繁殖处理。

7、适时采收

蚯蚓的采收时期:一般掌握在成叫环带明显,生长发育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时进行,夏季每月采收1次,春秋季节每1. 5月采收1次,采收后及时补料。

 

扩展资料:

病害防治

1、饲料中毒症

发现蚯蚓局部甚至全身急速瘫痪,背部排出黄色或草体液,大面积死亡,这是新加的饲料含有毒素或毒气。

这时要迅速减薄料床,将有毒饲料撤去,钩松料床的基料,加入蚯蚓粪吸附毒气,让蚯蚓潜入底部休息,慢慢就可以适应了。

2、蛋白质中毒症

如发现蚯蚓的蚓体有局部枯焦,一端萎缩或一端肿胀而死,未死的蚯蚓拒绝采食,有悚悚颤栗的恐惧之感,并明显出现消瘦。

这是由于加料时饲料成分搭配不当引起蛋白质中毒。

饲料成分蛋白质的含量不能过高(基料制作时粪料不可超标),因蛋白质饲料在分解时产生的氨气和恶臭气味等有毒气体,会使蚯蚓蛋白质中毒。

发现蛋白质中毒症后,要迅速除去不当饲料,加喷清水,钩松料床或加缓冲带,以期解毒。

3、缺氧症

如果发现蚯蚓体色暗褐无光、体弱、活动迟缓,这是氧气不足而造成蚯蚓缺氧症。

其原因有如下几点:①、粪料未经完全发酵,产生了超量氨、烷等有害气体;②、环境过干或过湿,使蚯蚓表皮气孔受阻;③、蚓床遮盖过严,空气不通。

此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处理。如将基料撤除,继续发酵,加缓冲带。

喷水或排水,使基料土的湿度保持在30—40%左右,中午暖和时开门开窗通风或揭开覆盖物,加装排风扇,这样此症就可得到解决。

4、胃酸超标症

在发现蚯蚓痉挛状结节、环带红肿、身体变粗变短,全身分泌粘液增多,在饲养床上转圈爬行,或钻到床底不吃不动,最后全身变白死亡,有的病蚓死前出现体节断裂现象。

这说明蚯蚓饲料中淀粉、碳水化合物或盐分过多,经细菌作用引起酸化,使蚯蚓出现胃酸超标症。处理方法是掀开覆盖物让蚓床通日夏养花网风,喷洒苏打水或石膏粉等碱性药物中和。

5、水肿病

如发现蚯蚓身体水肿膨大、发呆或拼命往外爬,背孔冒出体液,滞食而死,甚至引起蚓茧破裂或使新产的蚓茧两端不能收口而染菌霉烂。

这是因为蚓床湿度过大,饲料PH值过高而造成的,这时应减小湿度,把爬到表层的蚯蚓清理到另外的池里。

在原基料中加过磷酸钙粉或醋渣、酒精渣中和酸碱度,过一段时间再试投给蚯蚓。

蚓体出现痉挛状结节,变粗而短,环节红肿,全身粘液分泌增多,蚯蚓变白而死亡。

原因是蚯蚓吃了有毒的饲料,如在畜粪堆附近喷过农药,蚓床上浇了污染的水,在蚯蚓暂养育壮处曾堆放过化肥、农药,运送蚯蚓的容器接触过有毒物品,

以及暂养蚯蚓放在薄膜上又不漏水,喂的饲料太潮,蚯蚓生活的环境过份潮湿,气温高时出现蚓体变白,少数死亡。

如因毒害出现这种情况,可采取多次喷水,让有害物质随水洗掉,还要勤添精饲料米糠、麸皮等;室内暂养蚯蚓发病,则要搬离。

如因过份潮湿造成蚓体变白,可添加发酵过的干畜粪或精饲料,与原有潮料和蚓粪拌和,并将薄膜取出,如发现已有少数死亡,即搬入蚓床饲养,以使尚能活动的蚯蚓恢复健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蚯蚓

蚯蚓的坑养方法:

坑池条件

建造一个适于水生蚯蚓生活的生态环境,要求微流水、土质疏松、腐植质丰富、避光等。坑池可以新掘或利用与沟渠相通的水坑改建,面积视需要而定,3~5平方米(长宽比为3∶1~5∶1)为宜,水深20~25厘米,底部用保水性好的黄土或三合土筑底,并设进排水口(农村致富网:http://www.sczlb.com/)。一般进排口应分开,一端进水一端排水。在引种入坑前,还要培养好底泥,最好是挖肥沃的鱼池淤泥,铺在坑底,厚10厘米,然后每平方米加入畜禽粪或农家肥7.5~10公斤,最后加入经发酵后的饼、麸、糠糟等。

2.引种入坑

引种量视水质、泥质、粪肥来源与季节而定。肥源、混合饲料源等充足,引种量大,产量高。一般每平方米放种蚓0.25~0.5公斤。培养30~45天后,每亩日采收量可达10~15公斤,最高可达48公斤。

3.管理

保持微流水,以使水质清新,溶氧量较高,加速代谢产物的散逸,增加蚯蚓的摄食生长。一般水流的流速以2~8厘米/秒为度。速度不能太快,如太快水流会冲走营养物质和蚓茧,影响产出。蚯蚓引种后,应每隔2~3天投饲一次。若投入的是精饲料,饵料系数为2.6左右;若用猪、牛粪,饵料系数为7.8~10.4。

4.采收

可在晚上减少水流量或断水,造成第二天早上或上午坑内缺氧,水蚯蚓就会被迫群聚成团浮于泥表或上浮至水面,用捞子捞取即可。

蚯蚓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营养丰富,是林蛙的理想活饲料。

小规模养殖可使用盆、箱、筐等容器。生产性养殖可以在房屋、大棚、山洞、窑洞内用养殖箱分层进行立体式养殖,在室外开沟或堆肥进行养殖。可以根据客观条件及饲料的需要量,确定使用哪种养殖方式及养殖规模。

无论使用哪种养殖方式,都不能使用单一的基料和饲料进行养殖。使用单一的基料和饲料进行养殖,其产量远远不如使用混合的基料和饲料。

蚯蚓一般栖息在地表下10~20厘米深的土壤中。养殖时将基料放在料床上。室内养殖时可使用养殖箱养殖,密度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4000~9000条。养殖箱做成60厘米40厘米25厘米的敞口箱,箱底和侧面应留有直径1厘米左右的排水、通气孔。箱内基料的厚度15厘米左右,应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温湿度进行相应的调整。

室外养殖时,可以在地面上做80~100厘米宽的畦,日夏养花网两畦之间挖20厘米宽、15厘米深的沟。在畦上洒一层腐熟好的基料,厚度10厘米左右。养殖密度一般控制在每平方米10000~15000条。

在养殖过程中要保持基料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可在基料上面覆盖一层稻草或草帘,并经常喷水。

成蚯蚓每个月投喂2次饲料。一般在上次投喂的饲料被消化75%左右时,添加新料。每次添料的厚度为15厘米左右。

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当小蚯蚓多的时候,老蚯蚓就会搬家外逃。应及时采收蚯蚓。

养殖蚯蚓是做钓鱼的鱼饵,还是大量繁殖办成产业,决定方法。
一、养殖蚯蚓是做钓鱼的鱼饵。选用厚度1.5厘米的泡桐或国松板材,钉成一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2厘米的盒子,盒内装满培养土。培养土的制作是从蚯蚓繁殖的地方取颜色较深的田园土,与适量发酵的牛粪、马粪或草末等混合搅拌均匀,放入盒内,定时倒入适量的淘米水、米汤或稀粥,再发酵十几天培养土就做好了。这时再花几元钱买两袋大平二号蚯蚓放入盒内做种。在养殖过程中,切记要掌握好盒内培养土的湿度和温度。由于盒底用的是渗水透气较好的板材,有利于调节湿度,使培养土的湿度控制在用手一攥不散为宜,湿度过高过低,会导致蚯蚓死亡或向盒外逃逸,至于温度,则要控制在1520℃。这个温度最适宜蚯蚓繁殖。为了提升蚯蚓的质量,可以在培养土中撒些鸡血,这样培养的蚯蚓,鲜红透亮腥味较浓,鱼更爱吃。养蚯蚓可在地下室保管,一年四季都能为你提供优质钓饵。
二、大量繁殖,要搭建养植床,床的宽度50厘米左右,两个床之间要保持距离。床用稻草或用玉米结粉碎,掺上土保持疏松。蚯蚓最适宜的生活温度为摄氏20度左右,低于5度即休眠,0度以下则死亡。而15度就能正常繁殖。若超过33度即会爬走或死亡。因此饲养蚯蚓必须选择适宜的温度环境。蚯蚓养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分,过干则会死亡,过湿也难以生存。我们常见大雨过后由于大量雨水渗入地下,许多蚯蚓从深层泥土中扒出,直至晒干而死,即是这个原因。一般保持培养基料,用手捏成团但挤不出水即可。基料的选用。可以有多种选择。最好是经过发酵的牛粪,颜色变黑后使用。如果认为不卫生,也可以选用较松软的园土。还可以选用撕碎并用水浸透的马粪纸或草扳纸与园土拌匀而成,也可以将园土掺些锯末。以上均为较好的养殖基料。蚯蚓喜食较甘甜营养丰富的食物。米汤、淘米水、稀粥以及腐烂的瓜果都是较好的饲料。但是注意,食物发酵要散发热量,为此饲养的饲料应先发酵再进行投放,避免在饲养容器内发热影响蚯蚓的存活。投料时间应根据蚯蚓吃食情况加以掌握。一般,气温越高,吃食越多,喂食时间越勤。在10--25度时大约半月喂一次。除了注意防雨、防晒、保持适当温度、湿度与及时喂料外,要注意适时清理蚯蚓的排泄物。半年左右更换部分基料,另添一部分新的基料。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人粪肥效如何?应该如何积制腐熟?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109908.html

上一篇:什么作物是中国人最早栽培的

下一篇:藤本月季地栽,该注意什么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