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

2021-04-22 03:18:55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70

常见的水稻病虫害有哪些

水稻常见虫害
一、二化螟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53766(钻心虫) 1.发生时间
第一代幼虫在5月下旬至6月份为害早稻和中稻,造成枯鞘、枯心;第二代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害中稻、单季晚稻,造成枯鞘、枯心苗,为害迟早稻,造成虫伤株。第三代于9~10月份为害晚稻。成虫夜晚活动,有趋光性,喜在高大、茎粗、叶色浓绿的稻田产卵,在分蘖期和孕穗期的稻田产卵较多,水稻生长前期,卵多产在叶片正面离叶尖3~7厘米处,圆杆拔节后,卵多产在离水面7~10厘米的叶鞘上。 2.田间症状
造成枯心、枯鞘、半枯穗、死孕穗、白穗和虫伤株等症状。蚁螟先群集在水稻叶鞘内侧为害,造成“枯鞘”,这是早期为害的重要标志。二龄后,开始分散蛀茎,造成枯心或白穗。老熟后,在稻茎基部或茎与叶鞘之间化蛹。 3.害虫特征
成虫:体长10~15毫米,翅展20~31毫米,前翅近长方形。雌蛾前翅灰黄至淡褐色,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白色。雄蛾体稍小,翅色较深,翅面有一些褐色不规则斑点,翅外缘也有7个小黑点,后翅白色。
卵:扁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渐变黄褐色,近孵化时为紫黑色。卵块多为长带状,卵粒呈鱼鳞状排列,上盖透明胶质物。
幼虫:一般6龄,老熟时体长20~30毫米。头部及前胸硬皮板黄褐色,胴部淡褐色,背面有5条紫褐色纵线。
蛹:初为黄褐色,腹部背面有5条棕色纵线,以后蛹变为红褐色,纵线渐消失。 4.防治最佳时间
在卵孵化盛期或初见枯稍时用药为最佳防治时间。 二、三化螟(钻心虫)
三化螟属鳞翅日,螟蛾科,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稻区,特别是沿江、沿海平原地区受害严重。它食性单一,专食水稻,以幼虫蛀茎为害,分蘖期形成枯心,孕穗至抽穗期,形成枯孕穗和白穗,转株为害还形成虫伤株。“枯心苗”及“白穗”是其为害后稻株主要症状。 1.发生时间
三化螟因在江浙一带每年发生3代而得名,但在广东等地可发生5代。以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春季气温达16℃时,化蛹羽化飞往稻田产卵。在安徽每年发生3~4代,各代幼虫发生期和为害情况大致为:第一代在6月上中旬,为害早稻和早中稻造成枯心;第二代在7月份为害单季晚稻和迟中稻造成枯心,为害早稻和早中稻造成白穗;第三代在8月上中旬至9月上旬为害双季晚稻造成枯心,为害迟中稻和单季晚稻造成白穗;第四代在9、10月份,为害双季晚稻造成白穗。
螟蛾夜晚活动,趋光性强,特别在闷热无月光的黑夜会大量扑灯,产卵具有趋嫩绿习性,水稻处于分蘖期或孕穗期,或施氮肥多,长相嫩绿的稻田,卵块密度高。刚孵出的幼虫称蚁螟,从孵化到钻入稻茎内需30~50分钟。蚁螟蛀入稻茎的难易及存活率与水稻生育期有密切的关系:水稻分蘖期,稻株柔嫩,蚁螟很易从近水面的茎基部蛀入,还有,孕穗期稻穗外只有1层叶鞘;孕穗末期,当剑叶叶鞘裂开,露出稻穗时,蚁螟极易侵入,其他生育期蚁螟蛀入率很低。因此,分蘖期和孕穗至破口露穗期这两个生育期,是水稻受螟害的“危险生育期”。
被害的稻株,多为1株1头幼虫,每头幼虫多转株1~3次,以3、4龄幼虫为盛。幼虫一般4或5龄,老熟后在稻茎内下移至基部化蛹。
2.田间症状
以幼虫蛀茎为害,分蘖期形成枯心,孕穗至抽穗期,形成枯孕穗和白穗,转株为害还形成虫伤株。“枯心苗”及“白穗”是其为害后稻株主要症状。 3.害虫特征
成虫:体长9~13毫米,翅展23~28毫米。雌蛾前翅为近三角形,淡黄白色,翅中央有一明显黑点,腹部末端有一丛黄褐色茸毛;雄蛾前翅淡灰褐色,翅中央有一较小的黑点,由翅顶角斜向中央有一条暗褐色斜纹。
卵:长椭圆形,密集成块,每块几十至一百多粒,卵块上覆盖着褐色绒毛,像半粒发霉的大豆。
幼虫:4~5龄。初孵时灰黑色,胸腹部交接处有一白色环。老熟时长14~21毫米,头淡黄褐色,身体淡黄绿色或黄白色,从3龄起,背中线清晰可见。腹足较退化。
蛹:黄绿色,羽化前金黄色(雌)或银灰色(雄),雄蛹后足伸达第七腹节或稍超过,雌蛹后足伸达第六腹节。 4.防治最佳时间
在卵孵化盛期或初见枯稍时用药为最佳防治时间。
三、稻纵卷叶螟(卷叶虫、白叶虫、包叶虫)
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日夏养花网,螟蛾科,全国各稻区均有分布。主要寄主为水稻,偶见为害小麦、甘蔗和粟等。以幼虫缀丝纵卷单张水稻叶片作成虫苞,并匿居在内取食叶内,剩留一层表皮,形成白色条斑,使水稻秕粒增加,导致减产,甚至无收。 1.发生时间
稻纵卷叶螟抗寒力较弱,在我国北纬30以北不能越冬。每年春天,成虫随季风自南方远距离迁飞而来,随气流下沉降落,成为初始虫源,秋季又可随季风回迁至南方繁殖、越冬。在安徽此虫每年发生4~5代。5~7月,成虫自南方大量迁入,各代幼虫发生为害盛期大致为:第一代在6月上中旬,第二代7月上中旬,第三代在8月上中旬,第四代在9月上中旬,第五代在10月中旬。一般以第二、三代发生为害较重。 2.田间症状
以幼虫为害吐丝卷叶,取食叶肉,幼虫吐丝纵卷单张水稻叶片作成虫苞,并匿居在内取食叶内,剩留一层表皮,形成白色条斑。 3.害虫特征
成虫:体长7~10毫米,翅展16~19毫米。身体及翅的背面黄褐色,前翅有2条黑色细横纹,两纹之间有1条黑色细短纹,翅前缘和外缘有黑褐色宽带。雄蛾前翅的短纹上还有1个略凹下的黑色眼状纹,其上有暗黑色毛簇。后翅有黑色横线2条,外缘也有黑色横带。 卵:近椭圆形,扁平,长约1毫米,宽0.5毫米。初产卵乳白色,后渐变淡黄色至黄色。
幼虫:一般5龄。头部褐色,胸、腹部绿色,老熟时身体黄绿至橘红色,4龄起,中、后胸背面各有8个明显的小黑圈,前排6个,后排2个。
蛹:圆筒形,初为淡黄色,后转红棕色至褐色,腹部第5节至7节近前缘处,有一黑色细横隆起线,尾尖,上生8根钩刺。 4.防治最佳时间
稻纵卷叶螟在高龄分散危害,必须在处于集群阶段的幼龄期集中施药,这样防治效果更好。
四、稻褐飞虱
全国稻区均有发生,长江以南发生较多,为害较重,目前是我国及亚洲许多国家水稻生产上
细瘦,末端呈喇叭筒状。短翅型雌虫体长3.5~4毫米,雄虫2~2.5毫米,翅长不超过腹部,其余同长翅型。
卵:长约0.8毫米,香蕉形,初产时乳白色,渐变淡黄色,较细的一端出现1对紫红色眼点。10~20粒卵排列成行,卵帽与产卵痕相平,微露。
幼虫:共5龄,3~5龄若虫褐色,近椭圆形,腹部第3、4节背面各有1个“山”字形蜡粉状白斑,以后各节都有3~5个近三角形的浅色纹 4.防治最佳时间 虫卵孵化高峰期。

水稻病害主要有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恶苗病、细菌性基腐病、黑条矮缩病、青枯病、干尖线虫病、小球菌核病、胡麻叶斑病、赤枯病等。

水稻三大病害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稻瘟病
(1)叶瘟: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随后两端稍尖;一般有急性型病斑或有发病中心出现时,特别是氮肥用量高,生长嫩绿繁茂的稻田,当20穴水稻上在抽穗前整个生长期间所发生的叶瘟病斑总数达400个以上就必须施药防治,以3~5天为间隔期,连续施药2次。
(2)穗颈瘟:发生在穗颈上,病斑初呈淡褐色,随后围绕穗颈产生褐色或黑褐色的变色部,造成白穗或谷粒不饱满。防治穗颈瘟主要在水稻孕穗末期和始穗期,尤以始穗期(稻穗刚露出剑叶苞)更为重要。目前常用防治叶瘟及穗颈瘟药剂有:① 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亩用100克,加水50千克喷雾。②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亩用75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③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亩用75克,加水50千克喷雾。
2稻曲病
稻穗上的主要病害,为害稻穗部分谷粒,每穗发病一粒居多,最多达几十粒。初见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色块状物,逐渐膨大,发展到包裹整个颖壳,病粒比健谷大3~4倍,成为黑绿色、表面平滑的菌块。最后开裂,散出墨绿色的粉末。主要在水稻破口抽穗前感病,所以防治适期的重点在破口抽穗前5天左右。常用防治药剂有:①5%井岗霉素水剂亩用400毫升,对水40~50公斤喷雾。②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①亩用50克,对水40~50公斤喷雾。
3.稻白叶枯病
害叶片,发病一般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现暗绿色短线状,后迅速沿叶缘或中肋向上下扩展,可顺叶脉伸到叶鞘,形成深黄色长条纹状病斑,最后枯白。在苗期就可发病,因早期发病缓慢,常到抽穗前后始见严重。因此要在水稻抽穗前防治,特别是出现急性型病斑,有利于发病的气候,以及长期阴雨后加强防治病田及邻近稻田。常用防治药剂有:①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亩用100克,加水50千克喷雾。②50%消菌灵水溶性粉剂,亩用40克 ,加50千克喷雾。③叶枯散500倍液喷雾。

水稻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水稻病虫害:
水稻显纹纵卷叶螟、纹枯病、二化螟、水稻霜霉病、三化螟、水稻烂秧、灰飞虱、水稻黄矮病、胡麻斑病、黑尾叶蝉、禾蓟马、干尖线虫病、恶苗病、端大蓟马、电光叶蝉、稻纵卷叶螟、稻直鬃蓟马、稻眼蝶
村村通动植物医院,种植咨询平台
水稻病虫害以钻心虫、卷叶虫、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为主。当前,农民对水稻病虫害预防意识较强,但只是单纯使用药剂防治,缺乏其它有效的农业综合防治技术(如品种选择、肥水管理、合理密植、无病育秧等)
稻瘟病

症状: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可发生,为害秧苗、叶片、穗、节等,分别称为苗瘟、叶瘟、穗瘟和节瘟。

叶瘟:一般在水稻分蘖至拨节期盛发,病菌浸染叶片产生褐色斑点。慢性病斑通常呈菱形或纺锤形,最外层为黄色晕圈,内外为褐色,中央为灰白色,病斑两端常有纵向的褐线,在多湿条件下,背面产生少量的青灰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

穗瘟:发生于穗颈、穗轴、枝梗和谷粒上。穗颈瘟一般多在出穗后受侵。病部初现暗褐色,逐渐向上下扩展,形成水浸状褪绿病斑,最后变黑褐色。穗轴和枝梗上症状与穗颈相似,严重者分支变白。

防治方法:1. 重点是推广抗病品种,尤其是老病区,这是防止稻瘟病大流行的主要措施。2. 抓住关键,适期喷药保护。根据发病迟早确定防治时期,按病情轻重,确定防治田块和次数。

叶瘟:应着眼保护易感病的分蘖盛期。要加强检查,及时掌握病情,当田间出现发病中心后,气候条件又有利于发病,需立即防治,消灭发病中心,以控制其蔓延。发病较重的田块应连续防治 2-3 次。

穗瘟:应着重保护抽穗期。根据叶瘟病情和抽穗期期间的气象预报以及品种感病性和稻株生长情况,及时掌握施药适期和确定防治田块,做好预防。

药剂可选用 40 %克瘟散乳油每亩 50-75 ml、40% 稻瘟灵乳油每亩 75 ml、40% 稻瘟净乳油 125-150 ml 加水 50 kg 喷雾或 20% 三环唑可湿粉每亩 75-100 g 加 50 kg 喷雾。

水稻纹枯病

症状: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初期在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水浸状,暗绿色,边缘不清楚的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椭园形或云纹状,中央灰绿色至灰褐色。湿度低时,病斑中部草黄色或灰白色,边缘暗褐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病斑多而大时,常连接形成不规则云纹状斑块,引起叶片发黄枯死。

防治方法:插秧前清除田间越冬菌核,本田期加强肥、水管理,发病初期施药保护等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其为害。

适期喷药保护:早、晚稻分蘖盛期要加强田间调查,根据发病早、迟,确定防治时期;根据发病轻、重,确定当防治田块病蔸率达 30% 时应立即施药。药剂可选用井岗霉素粉剂每亩 1-2 包兑水 50 公斤喷雾。

广西地区水稻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水稻年种植面积约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2646631373400万亩,病虫总体发生程度4(5)级,年发生面积约9000万亩次。水稻螟虫(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瘿蚊、稻瘟病等是广西水稻最主要病虫害,近年一般为中等偏重程度发生,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在局部地区达大发生程度,发生面积在5500万亩次左右,对粮食生产构成较大威胁。经防治水稻病虫后,广西年挽回稻谷损失160万吨左右,但仍年损失约15万吨。

一、 近年广西水稻重大病虫发生为害概况

(一)稻飞虱 稻飞虱是广西头号水稻害虫,具有迁飞性、暴发性、为害重等特点,严重影响水稻的高产稳产,近年其发生程度均达4(5)级,广西大部稻区普遍发生,年发生面积2000万亩次左右,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5%,为害损失严重,经防治后每年仍造成稻谷损失约5万吨。近年其发生特点:①发生代数多,发生面积大、为害时期长,早、晚稻受害严重,广西以桂东北、桂东南及桂中大部地区发生严重,一般都达到中等偏重至大发生程度。②发生期偏早,一般偏早7~10天左右。③迁飞性害虫,受气候的影响较大。

(二)稻纵卷叶螟 近年来发生程度为3(4-5)级,发生的主要区域为桂东北、桂东南及桂中大部稻区,发生面积和造成的实际损失逐年上升,2004年发生程度达4(5),发生面积及实际损失分别达1700万亩次、4.5万吨,为近10年的偏重发生年,尤其是在桂北南部、桂东南部和沿海稻区持续上升为害。

(三)三化螟 近年发生程度为3(4-5)级,主要发生区域为桂东北、桂中及桂南大部稻区,年发生面积超过1100万亩次,占种植面积的1/3。实际损失1-2万吨。近年其发生为害特点:①区域性发生明显,主要发生区域是桂东北南部、桂中以及桂西南稻区。②桂东北南部、桂中地区的发生回升较快,并且平稳增长。③发生量多,成虫盛发期长、为害较重。④防治特效农药品种较少,锐劲特防效好,但成本高,推广应用难度大。

(四)稻瘟病 全区总体发生一般为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近年年发生面积在850万亩次左右,约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4多。其发生特点是:①以历史病区和种植感病品种的稻区,特别是桂东北、桂东南及沿海地区局部稻田发生较重。②个别感病的优质稻、常规稻发病后,往往易造成“落窝”,产量损失较大。③发生面积大、为害严重。④桂西和桂西南山区局部稻区在恶劣气候影响下发生为害严重,常在局部造成毁灭性灾害。

(五)稻纹枯病 近年总体发生程度为4(5)级,年发生面积约2000万亩次,主要发生区域在除桂北、桂西南的北部以外的全区大部稻区,其中桂东北、桂东南高产稻区发生偏重。

(六)二化螟 此虫不是广西水稻主要害虫,近年来发生程日夏养花网度为1(2)级,发生的主要区域为桂北(主要是桂林市)的早稻-中稻-晚稻混栽区,发生面积110万亩次左右。近年二化螟在我区桂北、桂西右江河谷稻区发生上升明显。

此外,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总体发生程度维持在 3级,年发生面积约300 万亩次,主要发生区域在桂东南、沿海的大部及桂中、桂东北、桂西南的部分稻区。稻瘿蚊总体发生程度为2(3)级,发生面积250万亩次,主要发生区域为桂东北南部、桂中、桂西南稻区。

二、 2005年早稻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

(一)发生概况

由于持续春旱,早稻春插进度比上年缓慢,后期降雨较多,春插结束比上年早,早稻实插面积1455万亩,同比增加24万亩。前期干旱病虫发生比上年同期轻,后期由于频繁降雨,高温高湿的环境利于病虫发生危害,发生程度比上年同期偏重。2005年早稻病虫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约4400万亩次。与上年比,纹枯病、穗瘟、稻飞虱、第三代稻纵卷叶螟、第三代三化螟偏重。

1、稻瘟病 总体为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420万亩次。叶瘟5月上旬进入流行期,穗瘟始6月中旬末进入流行期。叶瘟病叶率一般为1.9%~11.3%,高的达30.6%~61.2%,病情指数一般为0.8~6.4,高的达11.9~39.5。穗瘟病穗率一般为2.4%~6.2%,严重的达11.3%~38.3%,局部则高达68.3%~90.0%;损失率一般为1.2%~2.1%,重的达13.5%~44.7%。

2、稻纹枯病 5月下旬进入流行期,总体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约1050万亩次,大部稻区普遍发生。病丛率一般为20.3%~68.6%,重的达73.1%~100%;病株率一般11.6%~63.5%,重的达72.4%~94.5%。

3、稻飞虱 总体发生程度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约1000万亩次,大部稻区普遍发生,发生期接近上年,属偏早发生年份。灯下迁入峰出现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其中5月6~10日,全区大部县灯下虫量不同程度出现一个迁入峰,迁入量达到历史最高。田间大部稻区第3代稻飞虱发生比上年偏重,百丛虫量一般1004~2650头,多的达3500~8000头,少数稻区高达9800~12100头。

4、稻纵卷叶螟 总体中等、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约900万亩次。第2代成虫迁入峰次多,其中5月18~20日迁入范围广量多,尤以崇左市及沿海稻区发生最重。一般亩成虫量为2000~4000头,高的6920~9140头,局部稻区高达11750~23000头。第3代稻纵卷叶螟全区普遍发生,其中桂东南大部、桂中及桂西北局部稻区发生比上年偏重,亩成虫量一般为300~1600头,高的为2000~4500头。

5、三化螟 总体中等局部中等偏重程度发生,发生面积460万亩次。主要发生区域在桂中、桂东南及桂南部分稻区。第2代三化螟发生面积、作物受害率及残虫量,除桂东北、桂中局部比上年有所减少外,其余稻区大部增加。亩残虫量一般为100~1100头,多的达1600~3500头,局部稻田则高达6800~19500头;白穗率一般为0.1%~1.5%,高的达2.6%~5.3%,局部稻区达12.2%~17.7%。

6、蝗虫 5月下旬以来,部分地区土蝗暴发为害,其发生面积之大、虫口密度之高为近二十年来少见。截止6月底不完全统计:全区宜蝗面积超过300万亩,发生面积近67万亩。主要种群为异岐蔗蝗、腹露蝗、棉蝗、竹蝗、中华稻蝗、小车蝗等。为害作物有:竹、玉米、甘蔗、水稻、花生、黄豆、桑、柳、芋、牧草等。发生区域主要是旱、涝明显的地区,尤以玉林、钦州、防城港三市的大部及全州、灌阳、永福、灵川、鹿寨、融安、梧州郊区、隆安、平南、覃塘等县(区)局部地区发生严重。每平方米有虫3~10头,多的为15~60头,高密度发生区每平方米有虫100~400头,钦北、全州、灌阳等县局部虫区则高达1000~3000头。受害严重的竹、玉米、甘蔗、牧草等植株叶片均被啃光。

(二)防治概况

至6月底止,全区早稻病虫害防治面积约4300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90%以上,为保障早稻安全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开展主要防治工作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和强化公益性防治行为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自治区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自治区农业厅成立由张明沛厅长、韦祖汉副厅长为正、副组长的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领导小组,全区各地也相应成立了由当地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挂帅的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防治指挥机构,切实加大对水稻病虫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领导、组织、资金、技术、物资”五到位,扎实有效的开展水稻病虫防治工作。年初以来,自治区农业厅和植保总站先后下《关于印发2005年春季农区灭鼠工作意见的通知》、《关于发布〈2005年全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的通知〉》、《关zWgjaM于切实抓好早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抓好洪涝灾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印发2005年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等,要求区、市、县三级农业行政部门建立应急防治预案制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关键时期、重点区域、重大病虫害的防治组织实施,确保防治工作取得成效。自治区植保总站先后组织召开“2005年上半年全区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3月)、“2005年全区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防治研讨会”(3月)和“2005年全区早稻中后期病虫防治工作现场会”,制定水稻病虫害防治目标任务,确定防治策略和应急防治机制,具体部署有关防治工作。

2、加强监测预警,明确主攻对象,打好关键防治战役

各级植保部门加强对病虫发生动态的监测,坚持田间调查,准确发布病虫情报。截止6月底,自治区、市、县(市、区)三级植保站分别发布了14、160、885期病虫情报,情报内容涵盖春季农田灭鼠、春灌灭螟、种子消毒、早稻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水稻螟虫、水稻迁飞性害虫、早稻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稻穗瘟及洪涝灾后病虫发生及防治等重大病虫害发生动态及发生趋势、防治意见等内容,并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意见,科学指导防治工作。全区早稻病虫防治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为主攻防治对象,同时抓好农区统一灭鼠,重点组织实施三大关键防治战役。一是春季季农区统一灭鼠。全区春季农区灭鼠约1012.04万亩,占总发生面积的84.3%,总体防效82%~88.1%,预计挽回粮食损失13.6万吨,实际损失2.9万吨,农宅灭鼠370.48万户,占发生户数的75.88%,总体防效84.5%~93.3%。。二是早稻中后期病虫防治战役。三是洪涝在后早稻病虫害防治战役。全区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切实做好防治组织发动、宣传培训、试验示范和技物配套服务。尤其是在6月份的防治关键时期,组织发动群众进行应急防治。桂北、桂西等暴雨频繁区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民抢晴用药。全区早稻病虫防治约4300万亩,挽回损失约84万吨。

3、抓好综合防治示范,推动面上工作开展

制定下发《2005年全区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方案》,成立了以站长王凯学为组长、副站长黄光鹏、卢维海、总农艺师王华生为副组长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示范领导小组”,结合临桂、象州、北流三个全国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全区建设水稻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30~40万亩,要求在全区14个市的水稻主产区和螟虫等重大病虫害重发区建立1~2万亩综合防治示范区,面上各县(市、区)也建设相应示范区,组织春季灭鼠、春灌灭螟、种子消毒、频振杀虫灯诱杀螟虫、化学应急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防治规范,以点带面全区防治工作开展。

4、推广关键配套技术和配套服务,实行全程技术控害

在大区病虫治理上,按照《广西水稻主要病虫综合防治规范》,从稻田生态出发,推行“农业防治压基数,科学用药控为害,保护天敌促平衡”的防治技术模式,突出准确测报、达标防治、健身栽培、保护天敌和科学安全用药,大力推广水稻综合防治规范技术,实行全程技术控害。在应急防治用药上,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对口防治用药品种:稻瘟病:丰登、三环唑、春雷霉素等;纹枯病:井冈霉素、爱苗、纹枯净等;稻飞虱:吡虫啉(大功臣、蚜虱净)、噻嗪酮(扑虱灵)等;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抗虫灵、杀虫双、杀虫单、氟虫腈;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消菌灵、菌毒清、三氯异氰尿酸等。在技物配套服务上,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服务的功能和优势,依靠网http://www.rixia.cc络体系,积极开展技物结合、开方供药、执法检查等社会化服务,及时组织、供应高效对口农药,搞好农资(药)市场的执法检查,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为病虫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防止坑农害农事件发生,保护农民利益,确保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区重点推广应用水稻重大病虫主导防治用药、农药新品种及其相应配套技术,做好试验示范,增加防治技术贮备和增强服务能力,通过技物结合服务,实现控害与效益的统一。

5、加强宣传培训,促进关键防治技术进村入户

区、市、县级植保站利用可视、网络、报刊、杂志、示范现场、圩日宣传、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加强水稻重大病虫防治技术宣传培训工作。2005年我站与广西电视台合作拍摄《植保进农家》专题节目“病虫测报与防治”于每周五12:30在广西卫视播出,到目前为止已播出《第一代三化螟发生趋势预报》、《上半年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及防治意见》、《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发生趋势预报及防治》、《早稻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及防治策略》、《早稻穗颈瘟发生趋势》、《洪涝灾后病虫害防治》等节目16期。同时我站还向《广西日报》、《南国早报》、《南方科技报》《广西植保》等报刊杂志发布和传递防治技术稿件23次(件);不定期在广西人民广播电台《金土地》栏目播报水稻病虫防治知识、为农民解惑答疑25次。

6、持续开展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替代技术试验示范研究工作

按照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部署,广西主要承担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飞虱等水稻重大害虫的替代农药品种筛选、配套使用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任务,继2004年后持续开展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替代技术的推广应用研究工作。10%吡虫啉等四种药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30%氯甲胺磷乳油等五种药剂防治水稻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48%毒死蜱等六种药剂防治水稻三化螟田间药效试验、13%春三环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示范试验、30%乐斯灵(氯胺磷)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示范试验、30%爱苗乳油防治水稻病害示范试验、50%敌百虫.氟腈乳油(虎蛙)防治三化螟示范、15%安打悬浮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试验等试验示范点分设于玉林、南宁、贵港市植保站、合浦、象州、柳江县植保站。

三、存在问题

1、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质谷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杂交稻种植比例稳步上升,但缺乏抗性考虑;育秧方式的变革,“旱育稀植”、“免耕抛秧”、“抛秧”等栽培技术的推广,使得水稻播插期不统一,田间苗情复杂;效益农业迅猛发展,栽培方式呈现多样化;加上气候变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结构也不断变化,全区迁飞性、钻蛀性害虫发生严重,局部流行性部还发生偏早、为害严重,一些次要病虫害上升,病虫灾变风险不断增大,但相应的测报与防治技术跟不上,运作高效、反应快捷、多元投入、广泛参与的病虫防治机制也尚未形成,应急防治工作尤显被动。

2、群众施药防治病虫害观念根深蒂http://www.rixia.cc固,对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尤其是禁用高毒农药农作物病虫防治工作有较大负面影响。

3、全区各级财政普遍困难,业务经费严重不足,部分县市工作开展难以正常保障,防治手段陈旧落后,新技术推广难度大,工作开展不平衡。

4、农药市场比较混乱,地方经营政策不一,农药监督管理缺乏力度,假冒伪劣或陈旧失效农药时有充斥市场,坑农害农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防治成效和新农药、新技术推广。

四、下半年水稻病虫害发生趋势与工作重点

2005年下半年,预计广西水稻重大病虫仍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其中:

三化螟 发生程度3(4)级,发生面积550万亩,主要发生区域在桂东北、桂中的大部及桂西南、右江河谷的部分稻区;

稻飞虱发生程度4(5)级,发生面积900万亩,全区大部稻区普遍发生;

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3(4)级,发生面积700万亩,主要发生区域在桂东北、桂东南、桂中的大部及桂西北、沿海的部分稻区;

稻瘿蚊发生程度2(4)级,发生面积350万亩,水利条件较好的历史性发生区将偏重发生;

稻纹枯病发生程度4(5)级,发生面积1100万亩,全区普遍发生,桂东北、桂东南大部稻区偏重发生;

稻瘟病发生程度2(3)级,发生面积400万亩,其中桂东北、桂东南、桂西北等历史性发生区及种植感病品种的稻区穗颈瘟偏重流行的几率较大;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程度2(3)级,发生面积250万亩。主要发生区域在桂东北、桂西北、桂东南及沿海部分稻区;

农田害鼠发生程度3(4)级,发生面积850万亩;

蝗虫 由于上半年适宜气候环境,宜蝗面积有所扩大,加上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蝗虫(特别是东亚飞蝗)存在暴发为害的隐患。预计下半年土蝗发生面积100万亩,东亚飞蝗发生面积10万亩。

广西农作物种植种类多,复种指数高,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多种农作物重大病虫源孽生、越冬的主要基地之一,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重大迁飞性害虫国外虫源迁入我国的桥头堡,在全国重大病虫大区域治理方面极具战略地位。做好广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可极大减轻广西以北地区尤其我国长江流域稻区的病虫防治压力,降低防治成本,事半功倍。2005年下半年,广西将充分利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突出抓好以水稻为主的重大病虫害防治组织实施、综防示范和应急防治。防治补助经费主要用于重大病虫害防治组织实施、应急防治体系机制建设完善、应急防治用药补贴、病虫情监测与灾害调查、农民培训与防治宣传、防治试验示范及技术研究等。

五、持续治理水稻等作物重大病虫的对策建议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加强病虫监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防治手段,增强技术创新和贮备后劲,创新防治技术模式和以民为本工作思路,逐步构建一个政府主导、多元投入、政策保证、运作高效、快速反应、农民广泛参与的病虫防治长效实施机制,使水稻害虫综合治理逐步进入可持续控制新阶段。

1、加强重大病虫监控基础设施和体系建设,提高灾害控制能力。总体上,广西水稻重大病虫的监测预警与防治技术已较为成熟、规范,但监控基础设施和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建设完善,尤其是应急防治体系和手段亟需健全改善。立足于粮食安全战略要求,推进集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应急防治、农药试验和安全使用于一体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奠定水稻重大病虫可持续控制的基础。

2、加大救灾减灾投入力度,创新重大病虫防治实施机制。水稻重大病虫灾害危及社会公共安全和稳定大局,是国家和政府必须重视和治理的自然灾害。因此,立足本职,形成重大病虫防治预案制度、专项基金机制和资金追加制度,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加大减灾救灾的投入力度,努力形成一个政府主导、多元投入、政策保证、运作高效、快速反应、农民广泛参与的长效实施机制,是实现对水稻重大病虫持续控制的关键所在。

3、加强技术协作和攻关,提高水稻重大病虫治理水平。开展国际、省际间的技术协作和攻关,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水稻重大病虫灾变与成灾规律及其生理生态学机制,开展病虫抗药性监测和作物品种抗性监测,着力开发以生物生态调控为中心的关键防治技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并与传统手段相结合,不断提高水稻重大病虫治理水平。并与时俱进推进测报防治技术规范化、标准化进程,力求病虫预报技术简化与准确率相统一,防治技术模式更符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

4、切实抓好农民参与式技术培训和推广服务工作。防治工作的实施主体是广大农户,基于IPM理论和参与式发展思想,开展以田间学校等现场方式为主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和推广服务工作,是推进水稻重大病虫可持续控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突破综防技术及一切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颈瓶的唯一之路。一是继续推进和深入实施水稻IPM的有关项目;二是形成水稻重大病虫防治技术试验示范制度,抓好示范样板建设;三是以技术现场为主要形式开展农民培训和防治战役的发动实施,突出关键防治技术和安全科学用药技术的示范和宣传培训;四是在信息农业框架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大众传媒资源,推进防治指导网络化、可视化和咨询智能化进程;五是大力培育、发展农民组织参与防治工作,有效协调解决病虫大区统一防治与农民分散经营的矛盾,确保防治工作取得成效。

请问水稻各个生长时期都有哪些病虫害?

水稻,病虫害
江西水稻主要病害:稻瘟病丶纹枯病丶稻曲病。
一般性病害:胡麻叶斑病丶病毒性矮缩病丶生理性赤枯病丶秧苗期立枯病丶成熟期黑灰病丶偶发性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等。
水稻主要虫害:钻心虫中的二化螟丶稻纵卷叶螟丶稻飞虱。
一般性虫害:稻蓟马丶稻蝗丶稻眼蝶丶三化螟丶稻缨蚊丶粘虫等。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水稻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108518.html

上一篇:假如你一个人在沙漠里,你快渴死了,你面前有两杯水,一杯尿,一杯毒药,你喝哪个?

下一篇:求鉴定王成喜的梅花图《报春图》 请大侠帮我鉴定下这幅梅花图是王成喜的真迹吗??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