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有关柏拉图爱情的故事

2021-02-01 22:22:27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203

真人真事柏拉图爱情故事

1.柏拉图式的爱情不得不说的柴可夫斯基的爱情了
梅克夫人是一位富翁的遗孀,也是一群儿女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7383933的母亲。当她听过了他的《暴风雨》序曲的钢琴改编曲,就被他的音乐所感动。在她的心里,那些音乐是那么的崇高,还有那种忧郁正与她自己的气质吻合。而她“认识”他的那年刚好是1877年,这是柴可夫斯基一生中最为痛苦的一年。他那年结婚,却又快速仳离,他患上了严重的精神衰弱症。但也就是这一年,梅克夫人象命运的恩赐一样出现了。她自此每年给他6000卢布的经济资助,使得柴可夫斯基可以辞去音乐学院的教职,把精力全部投入了他的音乐创作。她与他神交了13年,而这13年正是柴可夫斯基取得辉煌的创作成就的13年。

在这13年里,他们恪守着彼此的承诺,只用书信连接着他们两个人的心,即使他们曾经只相隔一片草地的距离。作曲家更是倾注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为她创作了《第四交响曲》……
然后就是几个人纠缠的爱情故事了 比较牵强但也是柏拉图式的爱情
2.大诗人 徐志摩和大才女林徽因的爱情故事 我是喜欢看徐志摩的诗才知道林徽因的
与林徽因相见之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二十四岁的他与林徽因相比大了八岁,是大哥哥辈的人物了。当时,他的妻子张幼仪与孩子都来了伦敦。在徐志摩发动多次猛烈攻势之后,林徽因看似牢固的防线最后决了堤,她是这样对他说的:我不是个感情随意的女子,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作出抉择。浪漫的徐志摩即回家告诉张幼仪,准备离婚。张幼仪虽然感到太突然,但仍理智地对待这件事,随即带着孩子往德国留学去了。(徐申如听说儿子如此对待妻子,气愤之下宣布断绝父子关系,并停止供粮,且将银行业务及财产交由张幼仪RzhWBpY主管。此后这位徐家大公子就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了。张幼仪的大哥叫张君劢,是民国初政坛风云人物,二哥张嘉敖则是当时政府中央银行总裁)林徽因就这样当了第三者,这一插足后果比较严重。事实上,徐志摩也做了第三者,因为林徽因当时也已经许配了梁思成。很有意思的是,作为父亲的林长民竟然也同意女儿与徐志摩之间的爱情,浑忘了自己已经把掌上明珠许配了梁家大公子。 然而,林、徐好景不长,因为不久后林长民游欧时间结束,她只得随父亲归国,等徐志摩赶回国时,林徽因已与梁思成订婚了。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学生,在老师面前,除了克制自己外,还能做什么呢?但在遇到陆小曼之前徐一直怀念着林,且总是梁、林家里的常客。
3.比较喜欢的还是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爱 更像是纯爱情
金岳霖(中国www.rixia.cc现代逻辑学的奠基人)也是暗恋者之一,后来林徽音嫁给梁思成,金岳霖依旧痴心不变,从情场执着的追求者变成夫妇二人最亲密的友人。在动荡的几十年里,比邻而居,共度患难岁月,自己竟终身不娶。林徽音去世后,一天,金岳霖突然邀老友到饭店聚会,当天并非什么特殊日子,大家都觉得很困惑。席间,金岳霖含泪倾倒美酒一杯,坦坦荡荡的说:“今天是徽音的生日。”在座诸位看先生,却已是满头白发。
4.我最喜欢的爱情故事 老三和静秋
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因为父亲是地主后代,家庭成份不好,文革时很受打击,静秋一直很自卑。静秋和一群学生去西坪村体验生活,编教材。她住在队长家,认识了“老三”。老三爱上了静秋,很爱,静秋怕他欺骗她,起初常常躲避。英俊又有才气的老三是军区司令员的儿子,却是极重情谊的人,甘愿为静秋做任何事,给了静秋前所未有的鼓励。他等着静秋毕业,等着静秋工作,等着静秋转正。等到静秋所有的心愿都成了真,老三却得白血病去世了。那时候,1976年,老三他还很年轻。 当时看《山楂树》我看到老三死的时候心拔凉拔凉的 作者太狠了但是 这个爱情故事 经典。
5.来个重口味的《断背山》
1963年的灿烂夏日,怀俄明西部,年轻的牛仔杰克特维斯特与恩尼斯德尔玛因同为牧场主乔阿桂尔打工而相识,杰克比较健谈,且骑术高超,恩尼斯自幼父母双亡,性格内向寡语。人迹罕至的断背山深处,高山牧场的放羊工作单调而艰苦,随时有遭遇野兽袭击的可能,不得不有人看守羊群,和羊群睡在一起。起初二人一个放羊,一个看营地,少有交流。直到有一天,二人晚饭时喝多了酒,深夜又分外寒冷,于是杰克与恩尼斯同帐共裘而眠,在酒精与荷尔蒙的作用下,他们之间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空虚寂寥让两个19岁的青年彼此相爱了,一个人做饭,另一个放羊,篝火边长谈,帐篷内欢爱,同性间的纯美真爱伴随二人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夏日时光。
最终,厮守一生的愿望因杰克的意外身亡而落空。在杰克去世后,恩尼斯来到了杰克父母的农场,想把杰克的骨灰带回到二人初识的断背山。在杰克的房间里,他发现了一个秘密:初识时他们各自穿过的衬衫被整齐地套在了同一个衣挂上。这个秘密让恩尼斯潸然泪下,他意识到杰克是多么爱他,自己又多么深爱杰克。但无论爱是怎样的浓烈,最终见证它的只有那座壮美苍郁的断背山。
柏拉图式的爱情有学者说是男男之间的爱情 我比较中立 既然是纯爱情何必管她性别?既然人是残缺的 到世间寻找残缺的一半 何必管她男女 精神的共鸣才是最重要的

有关于柏拉图式爱情的故事或书吗?写出来!

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以下的意义:

1. 理想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2. 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

3.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4. 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

第一个意义最常被使用, 但其实是一个误解。不过既然大家都这样用, 也就算是另一个意义了。这误解来自于柏拉图的一个有名的著作"理想国"。该书探讨如何建构一个理想的国度, 因其或许过于理想化而难以实现, 故有人以此来诠释何谓柏拉图式的爱情。

第二个意义也经常被使用, 但基本上也是误解。这误解来自柏拉图的形上学, 他认为思想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而我们看见的所谓的”真实世界”的东西反而不是真实的。

第三和第四个意义才真的是柏拉图的爱情观或两性观

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 在那里, 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 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 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这个词也来自柏拉图的理论)。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

在他的理论中, 没有那一半是比较重要的, 所以, 男女是平等的。而且, 在观念世界的你(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 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也正在寻找着 你
日本有一部电影《柏拉图式的恋爱》

柏拉图式的爱情的相关故事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彬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用的树材,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
柏拉图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外遇,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图又充满信心地出去。两个小时之后,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稍焉掉的花,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花吗?”柏拉图回答老师:“我找了两小时,发觉这是最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外遇”。
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又充满信心地出去。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苏格拉底问他:“你找着最好看的花么?”柏拉图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吗。”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柏拉图回答老师:“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就在它还盛开的时候,住在它边上。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这已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彬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适合用来当圣诞树用的树材,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
柏拉图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外遇,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图又充满信心地出去。两个小时之后,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稍焉掉的花,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花吗?”柏拉图回答老师:“我找了两小时,发觉这是最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外遇”。
又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又充满信心地出去。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苏格拉底问他:“你找着最好看的花么?”柏拉图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吗。”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柏拉图回答老师:“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就在它还盛开的时候,住在它边上。等它凋谢的时候,再找下一朵。这已经是我找着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

柏拉图的爱情故事是什么?

)它的意思是:只有精神上的恋爱。但没有肉体上的结合。这样纯洁,洁白的爱情是不可玷污的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5306237。才称为柏拉图式的爱情。
也有人说它是一种永久的,不求回报的爱.即使不能相守,只要看到对方幸福,这份爱便会绵延下去,直到永恒.有些人,上帝给了他们缘分,让他们相遇,但是却忘了给他们交点,于是这份爱,只能变成远远的守望,而这两个人,也将永远如同平行线一般,不能在一起.

2)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
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决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今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人生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

3)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
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
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4)什么是柏拉图式的爱情?
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恋爱。
哲学家的爱情与情感生活一般是不美满幸福,
不少哲学家甚至于是情愿单身。
爱情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是生活中的精神支柱,
是浪漫温馨的温柔,甜蜜快乐的幸福.
爱情是不要给它附加太多的东西,
诸如道德、责任、义务等等,那些东西本不属于爱情的,
而是属于婚姻的,爱情的本质是精神上的,
爱若没有物质依托,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是一件虚无缥渺的海蜃盛楼,可望不可及.
我游走徘徊于都市单身完美咖啡厅,
事实上我重视婚姻的本身,却不怎么愿走进围城,
希望爱情天长地久,爱情是强烈的情感,
爱情是是易变的情感,爱情像光火花样绚丽,
也像光火花样容易熄灭,我(上海)拥有过了爱情,
却感觉是那么的短暂,永恒----只有让爱情上泰坦尼克号!
参考资料: http://www.lucity.cn/blog/more.asp?name=lbq33&id=734&commentid=543

柏拉图(约公元前429一前347)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著名的唯心主义者。柏拉图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认为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反映,观念世界真实的存在。而现实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这样他就完全颠倒了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在政治上,柏拉图拥护贵族奴隶主专政制度,他的理想共和国有许多地方类似斯巴达的国家制度。公元前386年,柏拉图在雅典附近的阿卡德米体育场开办了一所学校,被人称作阿卡德米(后人常译作学院或学园)。他一边教书,一边著书。前后数十年。柏拉国深明学以致用的道理,致力于按照他的政治哲学观点来培养各方面的从政人才,当时有很多著名的政治家都是柏拉图的学生。柏拉图的著作大都是以对话体裁写成的,这些著作几乎全部传到现在。他的学生、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年一前322年),对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作了批判性的修正。

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以下几种意义:
1.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2.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
3.理想式的爱情观,即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4.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个人,对你而言,她(他)是完美的,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完美的对象,而且只有一个.

人们往往都只关注2、3,其实1、4才是真正柏拉图式爱情的正解。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中。在那里,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在他的理论中,没有哪一半是比较重要的,所以,男女四平等的。而且在观念世界的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也正在寻找着她/他。

说这些,没有其他的意义,我相信爱情,我也体会这精神上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我的爱情真的有点柏拉图的味道,我相信我正在寻找她,可是她究竟是不是我的另一半呢?也许不久就会有答案了。浪漫的爱情谁都想要,只要找到了她,我愿意融化她在浪漫的海洋~~~~

精神恋爱

柏拉图问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于是,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带着他走到麦穗田。叫柏拉图从中选一颗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颗而且不能回头望!
柏拉图觉得这太简单了。当他空手而回的走到老师面前时,老师惊讶的问他为什么会空手而回?于是柏拉图说出了空手而回的原因:当他走到麦穗田的时侯,
看见了一株看似不错的麦穗,原本想摘下,但回头想想:老师只限我摘一次,也许后面还有更好的呢!就这样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到了麦穗田的尽头,才发现自己的手中一株麦穗也没摘到!
于是苏格拉底笑笑了笑对柏拉图说:这就是爱情!!
我也觉得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和这个故事很相似,你们觉得爱情的定义是什么??

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以下的意义:

1. 理想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2. 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

3.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4. 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

第一个意义最常被使用, 但其实是一个误解。不过既然大家都这样用, 也就算是另一个意义了。这误解来自于柏拉图的一个有名的著作"理想国"。该书探讨如何建构一个理想的国度, 因其或许过于理想化而难以实现, 故有人以此日夏养花网来诠释何谓柏拉图式的爱情。

第二个意义也经常被使用, 但基本上也是误解。这误解来自柏拉图的形上学, 他认为思想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而我们看见的所谓的”真实世界”的东西反而不是真实的。

第三和第四个意义才真的是柏拉图的爱情观或两性观

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 在那里, 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 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 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这个词也来自柏拉图的理论)。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

在他的理论中, 没有那一半是比较重要的, 所以, 男女是平等的。而且, 在观念世界的你(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 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也正在寻找着 你/你。

我不知道,这样的爱情现在是否真的存在,是不是真的不现实或者真的只是在童话中才有。

柏拉图式的爱情
只是站在爱人的身边;
静静的付出,默默的守候;
不奢望走近,也不祈求拥有;
即便知道根本不会有结果,
却仍然执迷不悔,也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原因,
注定了它悲剧的结局;
最后
也只能是一条在远处守候的平行线;
只留下回忆中,美好的片段,
当作永恒!!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理念论.他认为,唯一真实的世界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人们感受到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柏拉图把独立与事物和人们认识之外的一般的东西称为理念,认为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存在,因为它构成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如善的本身,美的本身,正义的本身等.后来人们就把追求纯精神的行为称为"柏拉图式行为"
有一天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5306237,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
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决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今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人生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

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以下的意义:

1. 理想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2. 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

3.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4. 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

第一个意义最常被使用, 但其实是一个误解。不过既然大家都这样用, 也就算是另一个意义了。这误解来自于柏拉图的一个有名的著作"理想国"。该书探讨如何建构一个理想的国度, 因其或许过于理想化而难以实现, 故有人以此来诠释何谓柏拉图式的爱情。

第二个意义也经常被使用, 但基本上也是误解。这误解来自柏拉图的形上学, 他认为思想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而我们看见的所谓的”真实世界”的东西反而不是真实的。

第三和第四个意义才真的是柏拉图的爱情观或两性观

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 在那里, 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 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 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这个词也来自柏拉图的理论)。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

在他的理论中, 没有那一半是比较重要的, 所以, 男女是平等的。而且, 在观念世界的你(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 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也正在寻找着 你
有一天,柏拉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5306237图问苏格拉底:什麽是爱情?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稻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於是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却空著双手回来了。
苏格拉底问他怎麽空手回来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走在田间的时候,曾看到过几株特别大特别灿烂的麦穗,可是,我总想著前面也许会有更大更好的,於是就没有摘;但是,我继续走的时候,看到的麦穗,总觉得还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我最后什麽都没有摘到。。。
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爱情。
又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麽是婚姻?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回来好放在屋子裏做圣诞树,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砍一次。
於是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高大粗壮却也不算赖的树回来了。
苏格拉底问他怎麽只砍了这样一棵树回来?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树林的时候,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不选它,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而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是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这时,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婚姻。
还有一次,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麽是幸福?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田野,去摘一朵最美丽的花,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於是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捧著一朵比较美丽的花回来了。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美丽的花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田野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朵美丽的花,我就摘下了它,并认定了它是最美丽的,而且,当我后来又看见很多很美丽的花的时候,我依然坚持著我这朵最美的信念而不再动摇。所以我把最美丽的花摘来了。
这时,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幸福。
精神上的

柏拉图的故事????

只知道他的“精神恋爱”,希腊人。其他的就......rnrn有人知道有关他的故事吗?
公元前427年 柏拉图出生(奥林匹克88届第一年),家世显赫,此年即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4年,伯里克利死后第二年,苏格拉底42岁(是年西西里莱翁蒂尼(Leontini)邦人高尔吉亚来雅典求援,告叙拉古入侵其邦)。
公元前423年 4岁,阿里斯托芬《云》上演,苏格拉底在场观赏,当场现身示众,态度自若。
公元前421年 6岁,据说是《理想国》发生时间(或所托时间)。
公元前420年 7岁,进狄奥尼索斯学校,识字,听荷马等诗作。
公元前411年 16岁,普罗塔哥拉被400人大会中人指控使人不信神,逃出雅典,在往西西里途中遇难(前此哲学家受迫害或驱逐、处死、或自愿放逐的还有阿那克萨哥拉,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
公元前409-404年 估计到过骑兵执勤,据说参加过3次战役。
公元前408年 高尔吉亚在第93届奥林匹亚运动会上发表演说,呼吁雅典和斯巴达团结起来对付波斯。
公元前407年 20岁跟随苏格拉底学习,此前曾向克拉底鲁学习赫拉克利特哲学;向赫莫根尼学习巴门尼德哲学。据说曾想写戏剧,给苏格拉底看,被否定。
公元前405年 叙拉古狄奥尼索斯推翻民主,建立僭主政权。
公元前404年 23岁,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雅典30僭主,柏拉图一度想从政,后失望。
公元前399年 28岁,苏格拉底受审(柏拉图在场)并被处死,受审时柏拉图在场,就死时因病不在(太伤心?)。
二、游学12年
公元前398年 柏拉图与其他苏格拉底的弟子纷纷离开雅典到外地避风,到过西西里、意大利、埃及。
公元前392年 35岁,在这前后,撰写早期对话:《申辩》、《克力同》、《游叙弗伦》、《拉齐斯》、《吕西斯》、《查米迪斯篇》。
伊索克拉底在雅典办学园,教演讲术。
公元前390年 出访:毕达哥拉斯学派掌握的政权等。
公元前388年 访叙拉古狄奥尼索斯一世,结识其小舅子(女婿)狄翁(时狄翁20岁),成为至交,(此其间据说曾得罪僭主被卖作奴隶,由安尼舍里斯赎身)。
三、讲学20年
公元前387年 40岁,回到雅典,开始个人讲学,或说此年建立学园,此前后撰写对话:《普罗塔哥拉》、《美诺》、《尤息德谟斯篇》。
又中期著作:《理想国》、《会饮》、《斐得若》、《费多》等最具戏剧性的对话。
公元前385年 (见陈表:苏格拉底案的平反:控告人的死,立苏格拉底雕像,但不一定真实。又陶行知1938到雅典参观石牢,坐5分钟以示敬仰,又写诗“这位老人家,为何也坐牢?欢喜说真话,假人都烦恼”,又杜汝辑、叶秀山文章谈及此)。
公元前384年 43岁,亚里士多德生,德谟斯提尼生。
公元前380年 大约在这些年,在雅典西北郊外的陶器区建立学园。“不懂几何学者勿入此门。
公元前376年 高尔吉亚死。
公元前371年 底比斯军在伊巴密浓达指挥下,大败斯巴达。
公元前370年 德谟克利特死,据说柏拉图曾想购其书付之一炬。
四、晚年最后的政治尝试及讲学、著述:20年(或可再分两段:政治、著述)
公元前367年 60岁,将学园交欧多克索主持,自己带弟子和友人第二次往叙拉古,当年老狄奥尼索斯死,狄翁摄政,此时柏拉图已声名远播希腊及以外
亚里士多德来雅典学习(据说讲善,仅剩亚里士多德一人听)
公元前366年 狄奥尼索斯二世继位,狄翁逃离,柏拉图怅然离开叙拉古。
公元前363年 64岁,第三次往叙拉古,被扣留,被逐。
公元前357年 70岁,放弃政治活动,全力著述,晚期著作有:智者、政治家、斐里布、蒂迈欧篇。
公元前356年 亚历山大大帝出生。
公元前348年 晚年最后的著作是:法律篇,伊璧诺米篇续篇,刚开篇即去世。
公元前347年 春季(三月?)去世,遗嘱对用于校舍的房产,不许出售、转让。留下四家奴,释放一奴隶,财产很少。
公元前344-343年 狄奥尼索斯二世最后被推翻,亚里士多德任亚历山大教师。

比较孔子(前551-479):
15-30岁,初仕鲁,做小官,“工读”时期:15年
30-50岁,专一讲学期,34岁授徒讲学: 20年
51-54岁,再仕鲁,任司寇,从政期: 4年
55-68岁,周游列国时期: 14年
69-73岁,晚年整理古籍: 5年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而在他们两个人中间,柏拉图对于后代所起的影响尤其来得大。柏拉图著书以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表述说,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在欧洲,很早就有被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RzhWBpY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让人不可思议。而有一位美国学者却对今人所理解的这种柏拉图的爱情观,提出了新的见解。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的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而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腊社会,男人很难从女人中找到精神对手。这就是柏拉图偏重男性之间的爱情的原因。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而美国的社会学者对“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只有神交的“纯爱情”,还是虽有形交却偏重神交的高雅爱情,也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柏拉图认为爱情能够让人得到升华。他说,对活得高尚的男人来说,指导他行为的不是血缘,不是荣誉,不是财富,而是爱情。世上再也没有一种情感像爱情那样深植人心。一个处在热恋中的人假如作出了不光彩的行为,被他的父亲、朋友或别的什么人看见,都不会像被自己的恋人看见那样,使他顿时苍白失色。

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http://www.rixia.cc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以下的意义:
1. 理想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2. 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
3.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4. 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
第一个意义最常被使用, 但其实是一个误解。不过既然大家都这样用, 也就算是另一个意义了。这误解来自于柏拉图的一个有名的著作"理想国"。该书探讨如何建构一个理想的国度, 因其或许过于理想化而难以实现, 故有人以此来诠释何谓柏拉图式的爱情。
第二个意义也经常被使用, 但基本上也是误解。这误解来自柏拉图的形上学, 他认为思想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而我们看见的所谓的”真实世界”的东西反而不是真实的。
第三和第四个意义才真的是柏拉图的爱情观或两性观
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 在那里, 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 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 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这个词也来自柏拉图的理论)。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
在他的理论中, 没有那一半是比较重要的, 所以, 男女是平等的。而且, 在观念世界的你(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 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也正在寻找着 你/你。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有关柏拉图爱情的故事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91996.html

上一篇:为什么华为p40pro从淘宝上购买了东西不显示?

下一篇:幸福是要靠自己争取还是顺其自然?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