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不要复制的,谢谢。

2021-01-20 10:59:29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60

初一上学期生物的练习题.复习资料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谁有初一上学期的生物练习题..现在已经是期末了,希望是整个学期D..并且有答案。 还想要些复习的资料..谢谢!
七 年 级 生 物 第一卷(Ⅰ)选择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35336466题( 共40 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 A、恐龙骨骼 B、珊瑚 C、珊瑚虫 D、钟乳石 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A、一片农田 B、一块草地 C、生物圈 D、一条河中的所有的鱼 3、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4、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烧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 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 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 ) 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适宜的温度 ⑤一定的生存空间 ⑥水 A、①③②⑤⑥④ B、⑥①②③④⑤ C、④⑤③⑥①② D、③⑥④⑤②① 5、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 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 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6、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是 ( ) A、一只 B、两只 C、三只 D、十只及以上 7、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撞击事件’,自此次恐怖活动之后,美 国国会议员又遭遇了“炭疽热”的侵扰。清分析“炭疽热”的病原体属于生态系 统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 8、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 ) A、李时珍 B、司马迁 C、达尔文 D、袁隆平 9、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哪部分的含有大量的糖分 (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液 D、细胞核 10、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 数目最多的显微镜可能是 ( ) A、5X、10X B、 10X、40 X C、15X、10X D、http://www.rixia.cc20X、35X 11、艾滋病是由什么引起的 ( ) A、细菌 B、真菌 C、霉菌 D、病毒 12、下列结构不属于组织的是 ( ) A、番茄果肉 B、洋葱表皮 C、玉米种子 D、黄瓜叶表皮 13、关于多细胞动物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描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组织→器官→动物体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C、动物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14、我国规定的植树节是每年的 ( ) A、4月 12日 B、3月 12日 C、4月份第一周 D、3月阶第一周 15、种子结构中下列哪个是新植物的幼体 ( ) A、胚乳 B、子叶 C、胚 D、种皮 16、下列表示呼吸作用的公式中,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 B、二氧化碳+有机物→水+氧+能量 C、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D、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 17、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施用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 A、含铁、锌、钙的 B、含锰、铝、铜的 C、含氮、磷、钙的 D、含氮、磷、钾的 18、下列可以作为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 ) A、藻类植物 B、台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19、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由于下列哪个拉动的作用 ( ) A、吸收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20、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相同的特征是 ( ) A、植物体内有导管 B、胚珠在子房壁包被者 C、果皮保护着种子 D、都靠种子进行繁殖 第二卷(Ⅱ)非选择题( 共60 分) 二、填空题 21、生物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22、根尖生长最快的地方是 ,该部分细胞来自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 ,另一方面靠 。 23、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有一个共同的家,她是 ,包括 的底部、 的大部和 的表面。 24、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 ,有毒物质会通过 不断积累,危害 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危害 。 25、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地满足 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生长期对各类 的需要,从而使植物长得更好。 26、森林具有 、 的作用,因而具有 的美称。 27、人们利用噬菌体,可治疗一些___________性疾病。利用动物病毒来防治农业害虫,如可以利用动物病毒来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8、根据寄主的不同,病毒可以分为 病毒、 病毒和 病毒三类。 29、观察下列各图,将图号填入相应的空线中。属于器官的是 ;属于组织的是 ;属于细胞的是 ;属于系统的是 ;属于生物体的是 。 三、实验探究 30、下表是对某地区小麦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请分析: 发育期 天数 需水总量(m3/公顷) 返青期 29 635 拔节期 23 876 抽穗期 20 956 灌浆期 31 1192 (1)计算表中各个时期每天的需水量? (2)哪个时期平均每天的需水量最大? (3)日均需水量与发育期的关系是怎样的? (4)总需水量与发育期的关系是怎样的? 31、下表是某生物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方案,据下列处理分析回答 处 理 方 式 1号瓶 10粒种子;拧紧瓶盖;室温 2号瓶 10粒种子;加适量水;拧紧瓶盖;室温 3号瓶 10粒种子;加较多的水;拧紧瓶盖;室温 4号瓶 10粒种子;加适量水;拧紧瓶盖;低温 (1)表中有 组对照实验,分别是 。 (2)实置2号瓶的意义是 ,原因是 。 (3)1、3、4号瓶探究的外界条件分别是 、 、 。 (4)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论述题 32、我们都生活在城市生态系统中,那么我们的城市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有哪些联系?
初一复习提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5336466纲 一、 1、生物的特征:(1)、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2)、能够生长(由小长大);(3)、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有利用完的物质排出体外。(4)、能生殖(产生自己的后代);(5)、有遗传、有变异;(6)、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7)、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2、自然界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一类是非生物。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二、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它又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2、生物科学研究的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三、 1、若在显微镜下出现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2、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座,一手握镜臂。3、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坏玻片标本。3、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4、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 四、 科学探究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信息途径之一,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方面。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如探究腐肉上蛆从何而来的实验中,变量是猪肉和外界的蝇是否直接接触,而其他因素都全部相同。 五、 1`、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和叶绿体七部分;人和动物的细胞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细胞膜能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进出(是门卫);细胞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细胞核含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管理调控部门);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力车间);液泡中有细胞液;叶绿体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生产产品车间)。 3、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以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为基础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的功能单位。 六、 1、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生物都有生长现象,这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2、细胞分裂通常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首先出现了染色体,染色体在中央分成两份,向细胞两端移动,细胞质也平均分成两份。 3、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 4、形态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动物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植物有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基本组织和分生组织四种组织。 七、 1、植物体的六个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 2、植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人和动物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八、 1、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但也是一个生命。因为这个细胞能独立地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等生命活动。草履虫每天吃4.3万个细菌,能净化污水;草履虫靠分裂生殖,是无性生殖。靠纤毛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2、在载玻片上滴上两滴草履虫培养液,中间连起来,在一边加盐,草履虫全部都游到未加盐的一侧,因为草履虫能逃避有害刺激;如在一侧滴加牛肉汤,草履虫全都集中到牛肉汤中,因为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 九、 1、菜豆种子没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中;玉米种子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中。 2、种子萌发条件:(1)、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2)、①充足的水;②充足的空气;③适宜的温度。 3、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都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新生命)。 4、种子萌发后,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消失。 十一、1、根尖分四个部分,是:根冠,有保护作用;分生区,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伸长区,细胞迅速伸长;成熟区,有根毛,是根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的生长(根能长长)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 2、植物的根具有向地生长、向肥生长、向水生长的特性。 十二、1、小树能吸水,是因为小树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吸水;施肥过多,植物会烧苗,是因为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植物根毛失水。2、植物的根不仅吸水,还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3、糖拌番茄、盐拌青菜,因为糖水浓度大于番茄细胞液浓度,盐水浓度大于青菜细胞液浓度,所以盘子里会出现许多水;发蔫的青菜泡进水里,因为青菜细胞液浓度大于青水浓度,青菜吸水,青菜会变硬。 十三、氮:枝繁叶茂;磷:硕果累累;钾:茎杆健壮。植物还需要含钙、含锌、含硼的无机盐等。 十四、1、茎是由芽发育而来的;芽有花芽(将来发育成花)、枝芽(将来发育成枝和叶)。(实验28页第2题) 2、木本植物茎:(1)、树皮外侧有保护作用,内侧叫韧皮部,里面有筛管;(2)、形成层很薄,有分裂能力,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3)、木质部很硬,有很强的支持力,内有导管;(4)、髓有贮藏营养的功能。 3、草本植物茎没有形成层,不能逐年加粗。 4、因为木质部中的导管,能由下往上运输水和无机盐,把茎插入红墨水中,只有木质部染成了红色;因为树皮的韧皮部的筛管,能由上往下运输有机物,将木本植物茎剥去一层树皮,筛管运输有机物受阻,会长出节瘤。 十五、1、花的主要部分是雌蕊和雄蕊,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2、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胚珠中有受精卵。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新生命)。 3、果实=种子+果皮;种子=种皮+胚 (实验册31页识图题) 十六、1、光合作用: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氧气;动力:光;条件:叶绿素。 2、呼吸作用:1、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2、产生二氧化碳和水,3、释放出能量。4、意义:所释放的能量是植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 光能 二氧化碳 + 水 淀粉 + 有机物 + 氧 二氧化碳 + 水 叶绿体 (有机物、贮存能量) (光合作用公式) (呼吸作用公式) 3、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叶脉,叶片外壁有一层角质层,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害,防止叶内水分过度散失。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气孔,每个气孔由两个成对的保卫细胞构成。 4、叶片上面绿色深,因为靠近叶片上表皮的是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含叶绿体多;下面绿色浅,因为靠近下表皮的是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少。 5、被盖住的叶是黄色的,因为叶绿素形成需要光。 6、光合作用部位是有叶绿体的细胞;条件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能量变化是把太阳能贮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呼吸作用的部位是所有活细胞;条件是有光无光都进行;原料是有机物和氧;产物是二氧化碳物水;能量变化是把植物体的有机物中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 十八、1、给大田、温室施用二氧化碳的方法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又被称为“空中肥料”。(应用光合作用) 2、新疆的哈密瓜产量高,品质好,特别甜是因为,北方地区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气温高,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多,夜晚,气温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果实中营养物质含量比较高。(应用光合呼吸) 3、人们通过调控温室中的光照、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应用光合作用) 4、 通过冰箱降低蔬菜温度,晒干粮食减少含水量,在苹果上包塑料使隔绝氧气,都能降低呼吸,延长种子、蔬菜、果实的贮藏时间。种小麦要松土,增加土壤中的氧气,促进根呼吸,有利于根生长和吸收无机盐。(应用呼吸作用) 十九、可直接为人类所食用的植物器官是根、叶、茎、花、果实、种子。世界主要食用作物前三位是:小麦、玉米、水稻。动物按食性可分为: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吃植物。 二十、生物圈了是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的总称。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物质的循环利用。 氧循环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2、所有的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燃烧煤、石油也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3、所以,大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21%,二氧化碳约为0.03%,氧气和二氧化碳处于相对平衡。 水循环 :靠蒸腾作用完成。植物根吸收的水,由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空气中,就是蒸腾作用。植物吸收的水,蒸腾散失达99%,只有1%参与光合作用和其他生命活动。蒸腾作用的意义(好处)是:1、通过蒸腾作用产生一种拉力,促进了水的吸收和运输;2、同时,促进了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运输;3、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避免因阳光强烈照射而灼伤叶片。 环保树种:法国梧桐、海桐、女贞、槐树;草坪植物:高羊茅、酢浆草(观赏)、狗牙根(用于球场) 二十一、森林对环境的作用:吸收有毒气体;降低噪音;是动物栖息的家园。

求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政治,生物,地理全部知识点,分类整理,谢谢。

你好,课本上copy都有。

1、元谋人:云南省bai元谋县,约170万年前du,是我国境内zhi已知的最早的dao人类.已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2、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约70——20万年前,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四肢),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头部).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使用打制石器(被称 为“旧石器”).食物来源于打猎和采集,住山洞,会使用天然火(取暖、照明、烧烤食物、驱赶野兽).会保存火种,还会管理火.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3、山顶洞人:约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仍用打制石器,已经掌握磨制、钻孔技术,能人工取火,缝制兽皮衣服.

201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谢谢!

是2013最新版的啊!!!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一、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32643232水中生活的动物
1、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2)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3)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4)有鳍游泳:(胸鳍、腹鳍:保持鱼体平衡;尾鳍: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5)用鳃呼吸;水从口近,鳃盖的后缘出
6)体内有鳔,能调节身体比重,在鳍协助下可以停留在不同水层;
7)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2、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形 态:鳃丝呈细丝状
3.观察鳃 颜 色:红色(因为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结 构:有鳃弓、鳃丝、鳃耙组成
腔肠动物:海葵、珊瑚等
软体动物:乌贼、河蚌等
4.其他水生动物 甲壳动物:虾、蟹等
其他水生动物:海豚、龟等
水域环境是水生动物的乐园
5.水域环境的保护 污染物、农药化肥的使用等破坏水域环境
水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 陆生生活的动物
1.陆地生活的动物 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发对环境的适应
一般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蚯蚓(环节动物)的形态特点:
(1)体形:长圆柱形,两端尖细,可减少土中钻动时的阻力,适于穴居钻行生活;
(2)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3)环带:靠近身体前端有一节特别大,颜色较浅,且光滑,指环状,是区别蚯蚓前后端的标志。
(4)刚毛:协助运动;
(5)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
3、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对家兔维持体温恒定有很重要的作用;
2)消化:牙齿分化为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3)血液循环:心脏为完整的四个腔,两条完整的循环路线,体温恒定。
4)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组成,大脑发达
5)生殖:胎生(有胎盘)、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6)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例如:蝙蝠、鸭嘴兽、袋鼠鲸、虎、黑猩猩等
三 空中飞行的动物
1.鸟类
1)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两翼和尾部生有正羽,可以扩大两翼面积,使两翼扇动有力,尾部的正羽有控制方向的作用;
(2)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阻力;
(3)有的骨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长骨中空,充满空气,减轻体重,胸骨发达,有龙骨突,胸肌发达,附着在龙骨突上;
(4)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有喙无齿,直肠短,不储存粪便,有利于减轻体重;
(5)心肌发达,血液循环快,血液输送氧、营养物质的能力强;
(6)用肺和气囊进行双重呼吸,保证家鸽飞行时得到充足的氧气。
2)鸟类的主要特征: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
2.昆虫 1)观察昆虫的翅辨认昆虫
2)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
孵化 5次蜕皮
受精卵 跳蝻(幼虫,没有翅,不能飞,能跳跃,形态与 成虫(能飞)
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
殖器官不成熟,也叫若虫)
不完全变态:卵 若虫 成虫
3)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着生有运动器官-足和翅
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有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四.水陆两栖的动物
两栖动物1)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都在水中进行,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2)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
2)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
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第二章 动物的行为
一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1.动物行为的概念: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骨 关节面(有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一、水中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2643930生活的动物
1、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2)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3)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4)有鳍游泳:(胸鳍、腹鳍:保持鱼体平衡;尾鳍: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5)用鳃呼吸;水从口近,鳃盖的后缘出
6)体内有鳔,能调节身体比重,在鳍协助下可以停留在不同水层;
7)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2、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形 态:鳃丝呈细丝状
3.观察鳃 颜 色:红色(因为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结 构:有鳃弓、鳃丝、鳃耙组成
腔肠动物:海葵、珊瑚等
软体动物:乌贼、河蚌等
4.其他水生动物 甲壳动物:虾、蟹等
其他水生动物:海豚、龟等
水域环境是水生动物的乐园
5.水域环境的保护 污染物、农药化肥的使用等破坏水域环境
水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 陆生生活的动物
1.陆地生活的动物 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发对环境的适应
一般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蚯蚓(环节动物)的形态特点:
(1)体形:长圆柱形,两端尖细,可减少土中钻动时的阻力,适于穴居钻行生活;
(2)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3)环带:靠近身体前端有一节特别大,颜色较浅,且光滑,指环状,是区别蚯蚓前后端的标志。
(4)刚毛:协助运动;
(5)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
3、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对家兔维持体温恒定有很重要的作用;
2)消化:牙齿分化为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3)血液循环:心脏为完整的四个腔,两条完整的循环路线,体温恒定。
4)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组成,大脑发达
5)生殖:胎生(有胎盘)、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6)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例如:蝙蝠、鸭嘴兽、袋鼠鲸、虎、黑猩猩等
三 空中飞行的动物
1.鸟类
1)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两翼和尾部生有正羽,可以扩大两翼面积,使两翼扇动有力,尾部的正羽有控制方向的作用;
(2)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阻力;
(3)有的骨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长骨中空,充满空气,减轻体重,胸骨发达,有龙骨突,胸肌发达,附着在龙骨突上;
(4)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有喙无齿,直肠短,不储存粪便,有利于减轻体重;
(5)心肌发达,血液循环快,血液输送氧、营养物质的能力强;
(6)用肺和气囊进行双重呼吸,保证家鸽飞行时得到充足的氧气。
2)鸟类的主要特征: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
2.昆虫 1)观察昆虫的翅辨认昆虫
2)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
孵化 5次蜕皮
受精卵 跳蝻(幼虫,没有翅,不能飞,能跳跃,形态与 成虫(能飞)
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
殖器官不成熟,也叫若虫)
不完全变态:卵 若虫 成虫
3)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着生有运动器官-足和翅
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有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四.水陆两栖的动物
两栖动物1)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都在水中进行,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2)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
2)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
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第二章 动物的行为
一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1.动物行为的概念: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骨 关节面(有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
骨骼 骨连接(能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 关节囊
2.运动系统的组成 关节腔
骨骼肌 肌腹:由肌肉组织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
肌键:位于骨骼肌两端,分别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属于结缔组织。
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
3.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既牢固又灵活
关节面 关节头 覆盖有一层软骨(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关节窝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连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如
4.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运动由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调节)、消化系统(提供能量)、呼吸系统(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动作产生的意义:动物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从动物行为的表现上,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概念
先天性行为 实例
2.从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动物行为分为 日夏养花网 概念
学习行为 实例
1)、先天性行为:凡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是动物先天具有的本能,由遗传因素决定。
实例:蜜蜂采蜜、蚂蚁作巢、鸟类迁徙、小鸟在池边喂金鱼等
2)、后天性行为(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实例:训练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吃高处的香蕉等
3.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探究动物的绕到取食

三、 社会行为
1.概念: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一系列行为。
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
2.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举例 白蚁群体(无等级制度:雌蚁、雄蚁、工蚁、兵蚁))
狒狒群体(有等级制度:“首领”雄狒狒、下级雄狒狒、雌狒狒、幼狒狒)
4.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动物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探究蚂蚁的通讯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 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概念
动物食食物链不可缺少的环节,维持着生态平衡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
遗体被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也可被重新利用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有益:传粉、传播种子,扩大分布范围
有害:数量过多危害植物
二、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调查活动:调查目的、材料用具、方法与步骤、注意事项
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食用、药用、观赏用等
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生物反应器的概念
动物与生物反应器 最理想的“乳房生物反应器”及开发前景
生物反应器的好处
仿生的概念
动物与仿生 仿生的例子:雷达、飞机、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菌落的大小
观察菌落 菌落的形态 区别细菌和真菌的菌落
菌落的颜色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接种
恒温培养
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
完成实验过程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归纳细菌和真菌生存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二、 细菌
1.细菌的发现: 17世纪后叶,列文 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细菌
19世纪中叶,巴斯德研究细菌,说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德
大小:个体微小,高倍镜或电镜下可见
形态:单细胞,有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菌形态和结构 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构成,无成形的细胞核;鞭毛、荚膜、芽孢
营养方式:没有叶绿体,异养型,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方式
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遇到不良环境,可形成休眠体芽孢,速度很快。
三、真菌
多细胞个体:蘑菇:食用或者药用
1.各种各样的真菌 霉菌:青霉和曲霉的观察比较
单细胞个体:酵母菌:酿酒、做面包等
2.主要特征: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3.真菌的繁殖:孢子繁殖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分解着参与物质循环
细菌引起人或动物患病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
真菌引起人或动物患病:足癣
2、引起动物或人患病 真菌引起植物患病,小麦叶锈病
生产应用:以菌治虫
共生的概念
3、与动物共生 真菌与藻类植物共生形成地衣
共生举例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植物共生形成根瘤
肠道内细菌与动物(包括人)共生
二、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发酵现象
发酵原理
1.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发酵技术的应用及其产品
甜酒的制作
分析食品腐败的原因
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食品保存的原理
分析并归纳食品保存的方法
抗生素的概念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3.细菌、真菌与疾病的防治 转基因技术与胰岛素
4.细菌与真菌与环境的保护:污水处理厂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一、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生物分类法 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进化关系
藻类植物:水绵
无种子(孢子植物) 苔藓植物:葫芦藓
植物的分类 蕨类植物:肾蕨
裸子植物:油松
有种子(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玉米(单子叶植物)、向日葵(双子叶植物)
环节动物:蚯蚓
节肢动物:蜜蜂、蜘蛛、蜈蚣、虾、螃蟹
无脊柱(无脊椎动物) 腔肠动物:珊瑚虫、海葵
软体动物:河蚌、田螺
动物的分类 鱼类:鲫鱼
两栖类:青蛙、蟾蜍
有脊柱(脊椎动物) 爬行类:壁虎、蜥蜴、龟、鳖、鳄鱼
鸟类:家鸽
哺乳类:家兔、猫、虎
二 、从种到界
生物分类的目的和依据
生物的单位: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马:马种、马属、马科、奇蹄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动物界
桃:桃种、梅属、蔷薇科、蔷薇目、双子叶植物纲、种子植物门、植物界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世界已知的种类很多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我国已知的种类很多
二、理解生物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 种间生物基因多样性
种内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成因: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类型: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海洋等
三、三者之间的关系: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每种具有独特基因库的生物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是相联系的。生物数量的减少,将导致基因资源损失,并且必然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将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全世界17世纪以来鸟类和哺乳类灭绝的速度惊人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我国特有的部分珍惜动植物濒临灭绝的边缘
生物的栖息地的破还(最终要的原因)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人类的偷猎和捕杀野生动物)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的原因 环境污染
外来物种入侵
概念
是天然的基因库
建立自然保护区 意义 天然实验室
活得自然博物管
实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新园、馆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颁布和完善法律和法规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见本资料的第4页)
2.无性生殖
1)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
天竺葵、葡萄、月季
2)嫁接: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接穗 芽接
砧木 枝接
关键:确保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组织培养:
(1)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都有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
(2)组织培养的过程:
人工配置的营养物质 分化出根和芽 移栽
植物组织 愈伤组织 试管苗 植物体
(3)组织培养的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繁殖速度快;可以培育出无病毒的植株;不受季节的影响;易于诱导变异,有利于科研与生产。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家蚕的生活史:卵、幼虫、蛹、成虫
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2.其他昆虫的发育
1)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mktTV时期。例如:蜜蜂、菜粉蝶、蝇、蚊。
2)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都在水中进行,有性生殖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2.发育过程:受精卵 蝌 蚪 幼 蛙 成 蛙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环境被污染不利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四.鸟类的生殖与发育
1.鸟卵的结构:
卵 壳 保护内部结构
卵壳膜
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
卵黄膜
卵细胞 卵黄:提供胚胎发育用的养料
胚盘:含细胞核,胚胎发育的部位
卵黄系带:固定卵细胞
气室:提供空气
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求偶 交配 筑巢 产卵 孵卵 育雏(画线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形状。
2. 相对性状:遗传学把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3. 分析资料《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得出结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二.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1、染色体:细胞核内存在的一些能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数量: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内的少一半
遗传物质:DNA、RNA
基因: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2.基因经精子或者卵细胞的传递
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减半(22条+x或者y),形成受精卵以后恢复。
三.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1、基因是成对的,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2、当成对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性基因的性状表现出来。
3、禁止近亲结婚原因:产生的后代增加患遗传病的机会。
四. 人的性别遗传
1.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男性为22+xy 女性为:22+xx
2. 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五. 生物的变异
1、变异的定义: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根据遗传性分 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2、类型 不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影响引起的
根据对生物个体的意义分 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
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
3、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培育生物新品种
高产奶牛、高产抗倒伏的水稻、太空椒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一.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生命的起源: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原始大气:没有氧
2、条件 能量:高温、紫外线、雷电
原始海洋:生命的摇篮
二. 生物进化的历程
1.植物:原始藻类植物 原始苔藓植物
原始蕨类植物 原始种子植物
2.无脊椎动物: 原始的哺乳类
脊椎动物:原始的鱼类 原始的两栖类 原始的爬行类 原始的鸟类
3.生物进化的特点: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三. 生物进化的原因
1、证据:化石
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
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
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
2、原因:人工选择: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地选择而形成的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
第八单元 健康的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一. 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
1)、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三个基本环节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主要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控制传染源:“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消灭病畜
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媒介
保护易感者:预防接种、加强锻炼
二. 免疫与计划免疫
1、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功能:防御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监视
2、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第一道防线 组成:皮肤、黏膜
功能:阻挡、杀死、清扫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
第二道防线 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功能:溶解、吞噬病
原体
第五单元 生物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2636262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2)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3)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4)有鳍游泳:(胸鳍、腹鳍:保持鱼体平衡;尾鳍: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5)用鳃呼吸;水从口近,鳃盖的后缘出
6)体内有鳔,能调节身体比重,在鳍协助下可以停留在不同水层;
7)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2、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形 态:鳃丝呈细丝状
3.观察鳃 颜 色:红色(因为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结 构:有鳃弓、鳃丝、鳃耙组成
腔肠动物:海葵、珊瑚等
软体动物:乌贼、河蚌等
4.其他水生动物 甲壳动物:虾、蟹等
其他水生动物:海豚、龟等
水域环境是水生动物的乐园
5.水域环境的保护 污染物、农药化肥的使用等破坏水域环境
水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 陆生生活的动物
1.陆地生活的动物 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发对环境的适应
一般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蚯蚓(环节动物)的形态特点:
(1)体形:长圆柱形,两端尖细,可减少土中钻动时的阻力,适于穴居钻行生活;
(2)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3)环带:靠近身体前端有一节特别大,颜色较浅,且光滑,指环状,是区别蚯蚓前后端的标志。
(4)刚毛:协助运动;
(5)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
3、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对家兔维持体温恒定有很重要的作用;
2)消化:牙齿分化为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3)血液循环:心脏为完整的四个腔,两条完整的循环路线,体温恒定。
4)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组成,大脑发达
5)生殖:胎生(有胎盘)、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6)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例如:蝙蝠、鸭嘴兽、袋鼠鲸、虎、黑猩猩等
三 空中飞行的动物
1.鸟类
1)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两翼和尾部生有正羽,可以扩大两翼面积,使两翼扇动有力,尾部的正羽有控制方向的作用;
(2)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空气对它的阻力;
(3)有的骨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长骨中空,充满空气,减轻体重,胸骨发达,有龙骨突,胸肌发达,附着在龙骨突上;
(4)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有喙无齿,直肠短,不储存粪便,有利于减轻体重;
(5)心肌发达,血液循环快,血液输送氧、营养物质的能力强;
(6)用肺和气囊进行双重呼吸,保证家鸽飞行时得到充足的氧气。
2)鸟类的主要特征: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
2.昆虫 1)观察昆虫的翅辨认昆虫
2)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
孵化 5次蜕皮
受精卵 跳蝻(幼虫,没有翅,不能飞,能跳跃,形态与 成虫(能飞)
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
殖器官不成熟,也叫若虫)
不完全变态:卵 若虫 成虫
3)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着生有运动器官-足和翅
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4)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有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四.水陆两栖的动物
两栖动物1)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都在水中进行,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受精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2)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
2)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变态发育成成体
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第二章 动物的行为
一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1.动物行为的概念: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骨 关节面(有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
骨骼 骨连接(能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 关节囊
2.运动系统的组成 关节腔
骨骼肌 肌腹:由肌肉组织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
肌键:位于骨骼肌两端,分别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属于结缔组织。
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
3.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既牢固又灵活
关节面 关节头 覆盖有一层软骨(减少摩擦,缓冲震动)
关节窝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牢固地联系相邻两骨;内外有韧带,加固连结;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
关节腔:内有滑液,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使运动灵活自如
4.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运动由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调节)、消化系统(提供能量)、呼吸系统(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动作产生的意义:动物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从动物行为的表现上,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概念
先天性行为 实例
2.从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动物行为分为 概念
学习行为 实例
1)、先天性行为:凡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是动物先天具有的本能,由遗传因素决定。
实例:蜜蜂采蜜、蚂蚁作巢、鸟类迁徙、小鸟在池边喂金鱼等
2)、后天性行为(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实例:训练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吃高处的香蕉等
3.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探究动物的绕到取食

三、 社会行为
1.概念: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一系列行为。
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
2.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举例 白蚁群体(无等级制度:雌蚁、雄蚁、工蚁、兵蚁))
狒狒群体(有等级制度:“首领”雄狒狒、下级雄狒狒、雌狒狒、幼狒狒)
4.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动物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探究蚂蚁的通讯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 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概念
动物食食物链不可缺少的环节,维持着生态平衡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
遗体被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也可被重新利用
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有益:传粉、传播种子,扩大分布范围
有害:数量过多危害植物
二、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调查活动:调查目的、材料用具、方法与步骤、注意事项
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食用、药用、观赏用等
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生物反应器的概念
动物与生物反应器 最理想的“乳房生物反应器”及开发前景
生物反应器的好处
仿生的概念
动物与仿生 仿生的例子:雷达、飞机、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菌落的大小
观察菌落 菌落的形态 区别细菌和真菌的菌落
菌落的颜色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
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接种
恒温培养
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
完成实验过程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归纳细菌和真菌生存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二、 细菌
1.细菌的发现: 17世纪后叶,列文 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细菌
19世纪中叶,巴斯德研究细菌,说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德
大小:个体微小,高倍镜或电镜下可见
形态:单细胞,有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菌形态和结构 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构成,无成形的细胞核;鞭毛、荚膜、芽孢
营养方式:没有叶绿体,异养型,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方式
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遇到不良环境,可形成休眠体芽孢,速度很快。
三、真菌
多细胞个体:蘑菇:食用或者药用
1.各种各样的真菌 霉菌:青霉和曲霉的观察比较
单细胞个体:酵母菌:酿酒、做面包等
2.主要特征: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3.真菌的繁殖:孢子繁殖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分解着参与物质循环
细菌引起人或动物患病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
真菌引起人或动物患病:足癣
2、引起动物或人患病 真菌引起植物患病,小麦叶锈病
生产应用:以菌治虫
共生的概念
3、与动物共生 真菌与藻类植物共生形成地衣
共生举例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植物共生形成根瘤
肠道内细菌与动物(包括人)共生
二、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发酵现象
发酵原理
1.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发酵技术的应用及其产品
甜酒的制作
分析食品腐败的原因
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食品保存的原理
分析并归纳食品保存的方法
抗生素的概念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3.细菌、真菌与疾病的防治 转基因技术与胰岛素
4.细菌与真菌与环境的保护:污水处理厂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一、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生物分类法 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进化关系
藻类植物:水绵
无种子(孢子植物) 苔藓植物:葫芦藓
植物的分类 蕨类植物:肾蕨
裸子植物:油松
有种子(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玉米(单子叶植物)、向日葵(双子叶植物)
环节动物:蚯蚓
节肢动物:蜜蜂、蜘蛛、蜈蚣、虾、螃蟹
无脊柱(无脊椎动物) 腔肠动物:珊瑚虫、海葵
软体动物:河蚌、田螺
动物的分类 鱼类:鲫鱼
两栖类:青蛙、蟾蜍
有脊柱(脊椎动物) 爬行类:壁虎、蜥蜴、龟、鳖、鳄鱼
鸟类:家鸽
哺乳类:家兔、猫、虎
二 、从种到界
生物分类的目的和依据
生物的单位: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马:马种、马属、马科、奇蹄目、哺乳纲、脊索动物门、动物界
桃:桃种、梅属、蔷薇科、蔷薇目、双子叶植物纲、种子植物门、植物界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世界已知的种类很多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我国已知的种类很多
二、理解生物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 种间生物基因多样性
种内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成因: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类型: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海洋等
三、三者之间的关系: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就是基因的多样性。每种具有独特基因库的生物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是相联系的。生物数量的减少,将导致基因资源损失,并且必然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将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全世界17世纪以来鸟类和哺乳类灭绝的速度惊人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我国特有的部分珍惜动植物濒临灭绝的边缘
生物的栖息地的破还(最终要的原因)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人类的偷猎和捕杀野生动物)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的原因 环境污染
外来物种入侵
概念
是天然的基因库
建立自然保护区 意义 天然实验室
活得自然博物管
实例: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新园、馆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颁布和完善法律和法规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见本资料的第4页)
2.无性生殖
1)扦插: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把枝条的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不久,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部发芽,最后长成一个新个体。
天竺葵、葡萄、月季
2)嫁接: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接穗 芽接
砧木 枝接
关键:确保接穗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3)组织培养:
(1)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都有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
(2)组织培养的过程:
人工配置的营养物质 分化出根和芽 移栽
植物组织 愈伤组织 试管苗 植物体
(3)组织培养的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繁殖速度快;可以培育出无病毒的植株;不受季节的影响;易于诱导变异,有利于科研与生产。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家蚕的生活史:卵、幼虫、蛹、成虫
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家蚕的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2.其他昆虫的发育
1)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例如:蜜蜂、菜粉蝶、蝇、蚊。
2)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点:都在水中进行,有性生殖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2.发育过程:受精卵 蝌 蚪 幼 蛙 成 蛙
3.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环境被污染不利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四.鸟类的生殖与发育
1.鸟卵的结构:
卵 壳 保护内部结构
卵壳膜
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
卵黄膜
卵细胞 卵黄:提供胚胎发育用的养料
胚盘:含细胞核,胚胎发育的部位
卵黄系带:固定卵细胞
气室:提供空气
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求偶 交配 筑巢 产卵 孵卵 育雏(画线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形状。
2. 相对性状:遗传学把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3. 分析资料《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得出结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二.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1、染色体:细胞核内存在的一些能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数量: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内的少一半
遗传物质:DNA、RNA
基因: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2.基因经精子或者卵细胞的传递
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减半(22条+x或者y),形成受精卵以后恢复。
三.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1、基因是成对的,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2、当成对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性基因的性状表现出来。
3、禁止近亲结婚原因:产生的后代增加患遗传病的机会。
四. 人的性别遗传
1.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男性为22+xy 女性为:22+xx
2. 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五. 生物的变异
1、变异的定义: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根据遗传性分 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2、类型 不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影响引起的
根据对生物个体的意义分 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
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
3、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培育生物新品种
高产奶牛、高产抗倒伏的水稻、太空椒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一.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生命的起源: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原始大气:没有氧
2、条件 能量:高温、紫外线、雷电
原始海洋:生命的摇篮
二. 生物进化的历程
1.植物:原始藻类植物 原始苔藓植物
原始蕨类植物 原始种子植物
2.无脊椎动物: 原始的哺乳类
脊椎动物:原始的鱼类 原始的两栖类 原始的爬行类 原始的鸟类
3.生物进化的特点: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三. 生物进化的原因
1、证据:化石
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
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
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
2、原因:人工选择: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地选择而形成的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自然选择: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
第八单元 健康的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一. 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
1)、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三个基本环节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主要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控制传染源:“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消灭病畜
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媒介
保护易感者:预防接种、加强锻炼
二. 免疫与计划免疫
1、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功能:防御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监视
2、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第一道防线 组成:皮肤、黏膜
功能:阻挡、杀死、清扫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
第二道防线 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功能:溶解、吞噬病原体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是这个么 我也是初二学生
http://www.51jiasudu.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51&filter=typeid&typeid=221
这个行么?应该是初二版的权

哥们,我明天要生地结业了 给我生物地理重点图或知识点可以不 感谢死你了

初二生物会考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5323532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大部分
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1、陆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5、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1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一、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二、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1、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4、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19、自然资源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
20、土地的利用类型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1、土地资源的分布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22、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
23、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铁、煤、石油的分布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情况如下:
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www.rixia.cc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
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
25、世界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欧洲为2%;亚洲为15%;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
26、世界人口的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规模变小,人口迁移主要以三种形式为主。第一种是科技移民,即大批的高素质人才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第二种是劳动力输出。外籍劳工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贫穷国家流向富裕的在石油输出国,由人口稠密的同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国家。第三种是国际难民迁移。
27、世界人口的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在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严寒带针叶林带,末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
28、人口向城市迁移及产生的问题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的70%以上为城市人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多一点。现在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29、世界的人种白种人的肤色、眼色、发色一般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他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黄种人的皮肤呈淡黄色或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他们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
30、世界上的国家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家,名国的面积大小不一,面积最大的俄罗斯有170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的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冈。
31、国界和领土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为领土。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为界;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有一段以纬线为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
32、世界地埋区域的划分共分为13个地区。图见书本第一册P83。
33、东亚概述图见P85。东亚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侧,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家。蒙古的畜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风由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风力强劲,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降水,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气候炎热。在东亚的季风气候区内,根据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又分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前者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短;后者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雨季较长。
34、东亚的人口和经济东亚是世界上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居民绝大部分是黄色人种。东亚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
35、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邻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本州岛太平洋沿岸的神户和横滨,是全国著名的海港。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很多。富士山是其中著名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方相比,冬季较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全国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山间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图见第一册P90。
36、日本的经济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神户和横滨的日本两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日本同中国的贸易有很大发展。从中国输入的商品有服装、石油、煤炭、棉花、水产品和蔬菜等。向中国输出的商品有钢材、电子产品和其他工业产品。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首都东京在关东平原的南部,东京湾的西北岸。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上著名的渔场。日本的捕鱼量常占世界第一位。现在稻米的产量已能自给。但蔬菜、水果仍需要进口。
37、东南亚图见第一册P94。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南部狭长,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叫做马来半岛。东南亚的国家,除了老挝是内陆国外,其他都是临海国或岛国。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印度尼西亚。领土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世界mktTV上火山活动最多的国家。因此有“火山国”之称。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38、居民与经济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人口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东南亚是华人与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祖先大多是中国广东、福建的居民。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油、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产品的最大产地,各国居民多以稻米为主在食物。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为最重要。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
39、南亚图见第一册P108。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南亚北部有绵延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这一部分叫做“南亚次大陆”。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是南亚的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印度半岛大部分被德干高原所占据。南亚的降水受季风的影响,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西北季风,为旱季。
40、印度印度的耕地面积很广,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有棉花、茶、黄麻等。印度的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首都新德里。加尔各答盛产黄麻,是印度的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41、中亚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深居亚洲陆。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中亚境内的河流多为内流河。西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中亚中部和南部牧场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而称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同时采矿、冶金、军事工业相当发达。
42、西亚与北非西亚和北非地处亚欧非三大洲、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枢纽地带,地理位置很重要。死海湖面海拔高度为-400米,是世界上陆地表面的最低点。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世界上最高的气温记录出现在北非利比亚的阿齐济耶(57.8℃)。一般降水稀少。只有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
43、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西起大西洋岸边,东到红海海滨,北起地中海岸,南抵苏丹热带草原,约占非洲面积的1/4。终年高温少雨,植物稀少,沙漠下有丰富的石油。
44、阿拉伯人与伊斯兰教西亚和北非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区,主要为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祥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圣城。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做圣城。
45、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库西亚和北非是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西亚以波斯湾为中心,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石油带,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是西亚主要的产油国家。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2,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4。所产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摩洛哥一国的磷酸盐储量占世界的3/4。
46、畜牧业与农业枣椰树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
47、巴基斯坦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
48、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也是埃及的领土。全境90%以上是沙漠,耕地、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狭长的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第一长河,发源于非洲东部高原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不要复制的,谢谢。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84112.html

上一篇:枝干番杏怎么养 枝干番杏种子怎么种

下一篇:学理科的女生学什么专业好(专科)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