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健康的内涵是什么?
,怎么办呢?中医认为,一个人健康与否关键在于脏腑和经络是否健康,而脏腑是否健康关键看脾胃的健康状况,中医有个著名论断“脾胃为后天之本”,人出生之后,一切饮食和活动的供应完全在于脾胃的功能,所以中医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就在于脾胃是否健康。
现代健康的含义
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病而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 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3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 维护健康4大基石:平衡饮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健康。
更多请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18021.htm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健康的含义是什么
健康嘛 要是女同胞这么跟你说的话 是不是想问你该硬的会不会硬呢
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包括哪几个方面?
与人能健康地交流;3.
对事物有比zhi较全面dao和正确的认识;专4.遇到问题和挫折勇于面对不回属避;5.
包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6.
经常反思自己的过失和错误;7.
对身边发生的一切不采取偏激的态度,实事求是。生理健康的含义大概都涵盖在上述里面了。
心理健康问题的概念(含义)是什么?
不是心理健康的含义。一、定义
心理健康问复题一般制简称心理问题。
心理bai问题是人du们不能正确认识zhi和解决心理矛盾的心dao理状况。
二、表现
对几大城市在校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递增趋势。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突出表现:
第一类,自卑心理/自大心理
第二类,孤独心理/炫耀心理
第三类,焦虑心理/懒散心理
第四类,苦闷心理/享乐心理
三、相关概念
1、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三分法)
2、心理疾病是严重的心理问题。
①神经官能症: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等等;“再也不会有人爱我了。”“我再也不会爱上其他人了。”
②精神分裂症:胡言乱语,胡作非为。(常言说的精神病。)
(回答完毕,若有价值,请予采纳)
学习心理健康的含义是什么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62616964http://www.rixia.cc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56566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目前公认的心理健康定义是:个体能够适应当前和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并有正常的调控能力。
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扩展资料: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从心理健康上来说,如果一个人不会哭,那么他就存在着情绪障碍,需要进行治疗。而且从生理上来说,泪液的分泌会促进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不让其形成肿瘤。
心理学家认为:哭一哭是有好处的,爱哭的人并不一定都是脆弱的人。那些看书或电影都会掉泪的人,在关键时刻比那些“有泪不轻弹的人”意志要坚定得多。会哭的人并不代表着他不幸福,反而,不会哭的人其实是一些不幸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健康
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什么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37616637样的关系?什么原因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学校?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如何?这种现状与学日夏养花网校和家庭有什么样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它应当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这种目标和任务在学校和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无区别?本章的内容主要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为人们重视的程度是与社会的发达程度相关联的。一般来说,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人们所承受的社会压力越大,人们的心理健康的问题越突出。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一、关注心理健康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首先,随着社会进步,人类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基本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心理问题便显示出来。其次,伴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人类卫生习惯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昔日严重危及人类生命的疾病已经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各种生理疾病对于生命的威胁不再像过去那样严峻,而心理状况对于生命质量的影响则日益突出。最后,在急剧变化、发展迅速的现代社会,对于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比过去高得多的要求,人们普遍承受着比以往沉重得多的心理压力,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出现也比过去频繁得多,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对于个人幸福和社会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威胁。在本世纪,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在发达国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发展速度越快,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意义也就越突出。
中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加快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同时,中国社会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正在逐渐显示出其严重性,并且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状态问题还将会更加严峻,成为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的历史任务。
早在80年代之初,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究所等单位首次大规模地对国内1 2个地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在我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各类中度、重度精神障碍患者所占比例大大超过了50年代和70年代的数字。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对于学校和家庭的要求 很长的时期内,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追求主要局限在医学范畴,也就是说主要在于对心理疾病的治疗方面。但耗费大量精力、财力、时间在少数已经出现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患者身上,常常事倍功半,而对于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却没有顾及。这种状况近年来开始出现改变,许多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专家越来越认识到,与其如此,不如将注意的焦点转移,放到教会大多数社会成员如何预防心理障碍的产生、如何调适心理冲突等方面。也就是说,从以治疗为主转移到以预防为主,而预防的主要渠道便是教育。事实证明,通过帮助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患者所积累起来的许多理论和方法,在加以变通后同样可以应用在正常人身上,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这种认识上的转变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标志着人类的心理健康事业进入了新的阶段。正是在这种认识下,心理健康与学校、家庭逐渐结合起来,逐渐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北美、欧洲和日本,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成为学校追求的重要目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的正式任务。比较早的时期,学校有关措施主要是配备心理咨询人员,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目前的情况有了较大的变化。面向全体学生的各种各样的心理辅导课程日益普遍,与学校心理咨询并驾齐驱。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对所有受教育者而不只是其中一部分人的心理健康发挥影响。这种类型的课程即使在这些发达国家也是比较新的,但发展的速度相当快。同时,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向家庭的渗透。
在我国,改革开放对于教育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之一,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领域,这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今天的中小学生,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出生和成长的。他们既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各种影响。近年来,国内有关专家学者所做的大量专门调查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相当普遍的问题。
国家教委“八五”期间重点科研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在东北地区的18所中学和58所小学,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随机选取了万余名学生进行心理检测。结果表明,约有32%的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对这部分学生的进一步调查表明:厌学、单相思、出走等现象比较集中 江苏、浙江两省1985年对l095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的检出率为16.53%。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同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夏威夷大学合作,于1987年对上海市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有27%的学生心理异常(包括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浙江省在l989年由心理卫生工作者对该省城乡不同类型学校的2961名大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有16.79%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94年报告:1414名中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为26.17%。
1994年广州市穗港青少年研究所对广州市四个区1000多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53.2%的中学生有心理危机①。
尽管由于所用量表和问卷有些未经修订而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有些还不够成熟,这些调查的结果和数据可能不完全准确,但是它们仍然是相当引人注意的。
这样多的调查测验显示学生的心理健康普遍存在问题,足以提醒我们: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学校必须主动地适应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基础教育各阶段开展心理教育,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否则,学校交给社会的将是不合格的产品。没有健康心理的学生将很难甚至无法适应今天的社会生活。近几年来,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强调心理教育的重要,各级各类学校也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了以学生心理健康为目标的尝试。同样,家庭也要根据子女心理健康的要求,调整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仅仅在十几年之前,谈到受教育者的健康,中国的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所想到的可能只是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体育达标情况、传染病发病情况、急慢性病患病率等等,简言之,所考虑的对象局限在生理状况范围之内。同时,对于学生表现出的各种问题也比较习惯于从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的角度进行是非对错的分析。今天的情况则大为不同,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在涉及健康的讨论中会想到和提出受教育者的心理方面,对于学生身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错误也能够从他们心理健康的角度进行思考判断。实际上,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从科研人员到普通教师,十几年来对于受教育者健康的认识实现了一次转变和飞跃:从把健康片面狭隘地理解为生理上的良好状态,变成了自觉地理解为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良好状态。今天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健康概念,不仅是强壮的体格,还意味着积极的心理状态。这是因为人们已经充分感受到,在变化迅速、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如果缺少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就不会有个人的幸福,就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学校如果只是从生理的角度理解健康并且实施教育,是无法保证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在对于健康认识转变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意识到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要,意识到它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 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的意义是广泛而普遍的,它是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学生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心理素质之上的,健康的心理如同健康的身体一样,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具有普遍意义,能够对他们个性的各个方面、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积极影响。例如,一个心理健康状态比较好的学生,与一个心理健康状态有一定问题的学生相比,在各个方面都更容易取得进步,获得成功。积极的自我意识能够使学生在艰苦的学习中不怕困难,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得学生更勇于和乐于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等等。当然,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和进步也能够反过来对作为发展基础的心理健康有所作为。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改善人际关系、提高思想认识,而且为他们个性发展打下长久而全面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既有相对的独立性,是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无法替代的,又与学校各方面工作存在广泛的交叉和渗透关系,只是孤立地依靠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只有充分理解心理健康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全面基础作用,才能正确认识和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的历史中只经历了很短的时间。但是,无论是发达国家相对丰富的经验,还是中国自己正在进行的尝试,都已经显示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而且学校自身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表现出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是其他社会机构或部门所无法比拟的。 首先,学校本来是进行制度化教育的专门机构,它的多数教育措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这种比较严格和规范的学校制度及其相应的环境,为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的实现、任务的完成,以及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充分的保证。例如,时间的安排、人员的配备、场所的设置等等。 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中小学生,他们是以接受教育为专门任务的人。这样一种社会角色,使得中小学生对于学校提供和开展的各项教育措施和各种教育活动,通常是充满信任的,一般比较容易也比较乐于接受,较少产生怀疑、忧虑、抵制甚至拒绝。而这样一些反应,在以成年人为对象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中则是十分常见的。因此,与其他途径相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比较容易取得成效。 最后,中小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他们的各种心理品质都处于十分迅速活跃的发展过程之中。针对他们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是形成和提高性的,而不是矫正和治疗性的,具有鲜明的建设性,预防的意义格外突出。中小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所取得的成效,不仅有助于他们今天的生活,对于他们明天的生活也将产生久远的影响,乃至终生受益。而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实施,又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客观上成为普及性的、全民性的,能够对所有的未来公民发挥作用。
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是多方面的,并不限于以上三条。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
五、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 个体的发展,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这是广大教师和家长的共识。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是如此,二者相互之间的联系配合越密切,学生的心理健康就越有保障。因此,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刚刚离开母体的婴儿,也有所谓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在wKbDBt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影响之所以极为重要,从发生的时间看,开始最早,持续最长:从作用的空间看,范围最大,内容最广。有关心理咨询、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治疗的资料表明,相当数量的出现在成年人身上的心理问题,其产生原因可以追溯到个体儿童时期的经历。这从反面证明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事实上,无论是否意识到,每一位家长从孩子来到世界之后就一直对他们进行着心理健康教育。当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这种教育是自发地蕴涵在家庭教育的其他方面,没有被单独地提出和认识。
家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目的和主要任务上是完全一致的。这种一致,是学生真正实现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但是,如同学校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样,家庭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有自己的长处。
首先,父母与子女亲密的血缘关系和子女对于父母无条件的依赖和信任,使得家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天然的权威性和深厚的影响力。越是在子女年龄幼小时,就越是如此。当然,这种优势的作用并不绝对是积极的,如果父母在对于子女的教育上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这种权威性和影响力反而会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的伤害格外严重。许多孩子在进入学校时已经在心理健康方面表现出一些问题甚至障碍,就是由于父母在这方面教育的失误造成的。其次,与学校相比,家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突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性相比,家庭的有关教育更加情感化、生活化。一般来说主要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进行的。游戏、家务、学习,都可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和场所,可以供家长充分利用。
最后,亲子关系的亲密程度使得家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最充分的针对性,家长最能够了解自己的孩子,又有教育机会和时间上的便利,在满足子女需求、提供帮助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方面都可以有突出的针对性,能够具体和直接地贴近学生的真实状态,从而便于取得实效。这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难做到的。 应当特别指出,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尤其当他们进入学校之后,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日夏养花网会有所降低,而学校的作用则日益增长。这种变化使得比家庭生活更加具有社会权威性的学校生活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源泉。然而,这种变化并不意味家长对于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束,而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及时地调整为以子女的学校生活为中心。
这样看来,解决慢性疲劳的办法很简单,人需要在身、心和神的层次上有所改变。具体地说,简单生活并改变思维方式能够减轻压力,压力减轻能够缓解气失调的状态,因此能够减少你的疲惫感。简而言之,大多数健康心理学家都认为,简单生活、减轻压力以及改变思维方式的自助疗法能够对各种身心疾患有所帮助,无论是以心理问题为主还是身体问题为主的身心疾患。
因此强调思想、情感和行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说,要想做出改变,摆脱疲惫感,你的命运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也就是说,通过改变看问题的角度,人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为什么要学习健康心理学======为了人的身心更健康。
文章标签:
上一篇:找一部老版的古装电视剧,由几个小故事组成。最后一个故事是:一个将
下一篇:果树的栽培特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