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提供关于名人的书斋命名--要有名字的来历
我国历代文人雅士都很讲究书斋的命名,你知道以下名人的书斋吗
刘禹锡——( )诸葛亮——( )陆游——( )鲁迅——( )扬雄——( )蒲松龄——( )诸葛亮:茅庐
陆游:老学庵
鲁迅:绿林书屋
扬雄:玄亭
蒲松龄:聊斋
求6个 名人书斋名及其含义
唐朝大诗人刘禹锡把自己的“陋室”与三国时诸葛亮的“茅庐”以及西汉文学家杨雄的“玄亭”相提并论,借以表达其安贫乐道的生活追求。
南宋大诗人陆游晚年的书斋名为“老学庵”,出自“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日夏养花网之语,以此表示自己要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勤奋精神。
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书斋名为“聊斋”,意为闲谈聊天之所。
老学庵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名称。此名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而不止的精神
七录斋 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年幼时酷爱读书,凡是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写,诵读数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这样反复六七次,因此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
陋室: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诗人曾专门写下了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绘自己书斋的简陋,把自己的“陋室”与三国时诸葛亮的“茅庐”以及西汉文学家杨雄的“玄亭”相提并论,表现了高洁的品行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老学庵: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的书斋名。取“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之语铭斋,立志要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苦斋 :明朝文学家章溢隐居在龙泉县一间陋室里进行学习和创作,他以苦为乐,发奋用功,写出不少著名的诗文。他曾说:“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刘基为这种精神所感动,写了《苦斋记》一文,把章溢的书斋取名为苦斋。
“七焚斋”: 又名“七录斋”。明朝文学家张溥自幼勤奋好学,他读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完毕后,朗读一遍即烧掉,接着再抄,再读,再烧,如此反反复复达六七次之多。天长日久,他的右手握笔处长出了老茧。为了勉励自己,他就把自己读书的屋子取名为“七焚斋”。
项脊轩:明朝文学家归有光的书斋。据说,他的远祖道隆曾居住在江苏太仓县项脊泾,他以“项脊”命名,有纪念祖先之意。
聊斋:清代文学家蒲松龄题书屋为“聊斋”。相传,在创作《聊斋志异》时,为搜集素材蒲松龄常设烟、茶在路边,过路人只须到此讲讲故事日夏养花网、传闻,或聊聊天,便可免费享用。一旦听到有用的“材料”,蒲松龄就回去整理成文,因此他取书屋名为“聊斋”。
瓶水斋:清朝诗人舒位一生涉猎极广,知识渊博,文思敏捷,写诗挥洒自如。他把自己的创作成果比作从汪洋大海中汲取出的一瓶水,所以命名自己的书斋为“瓶水斋”。
绿林书屋:20年代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支持学生运动,被反动文人诬为“学匪”。“学匪”住的房子,当然是强盗的所在,因此,鲁迅先生把其寓居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书斋取名为“绿林书屋”,来讽刺反动文人的诬蔑。
北望斋:现代著名作家张恨水,在抗日战争中欣闻平型关大捷,看到了中国反侵略的希望,命屋名为“北望斋”,寄托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希望和对故乡的怀念。
羿楼:抗日战争期间,著名诗人柳亚子将他的书斋命名为“羿楼”,羿者为古代神话中的射日英雄,“日”指日本帝国主义,以此表现他的爱国精神。
静虚村:这是作家贾平凹的居室名。他说:“我刚从山里搬到西安时,住城北新村,地方虽小,却很安静,我就取名‘静虚村’。静是心静,虚是心宽,包容大”。
龙虫并雕斋: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著作甚丰,有浩瀚的专著、有精美的小品,拿他自己的话来说:“古人有所谓雕龙、雕虫的说法,在这里,雕龙指专门所著,雕虫指一般的小文章、小意思。”龙虫并雕,两样都干。故将自己的书斋取名“龙虫并雕斋”。
此外,还有一些文人也有自己的书斋,如梁启超的“饮冰室”、叶圣陶的“未厌居”、 闻一多的“何妨一下楼”、丰子恺的“缘缘堂”、 孙犁的 “耕堂”等,形形色色,真是韵味无穷。
铁琴铜剑楼,二代主人瞿镛好鼎彝、古印金石古物,尤为珍爱一铁琴和一铜剑,铁琴铜剑楼由此得名。楼主瞿氏数代藏书,绵延二百多年,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有《铁琴铜剑楼藏书书目》
黄丕烈陶陶室 黄氏是有名的藏书家、校雠家,因有宋版珍藏《陶渊明集》《陶靖节先生诗注》,珍爱万分,故名书斋为陶陶室
姚鼐惜抱轩。姚氏为桐城派之大成,长期伏案写作,久致脱肛。在一道士的指引下,常于写作之余,到自然松林中优雅清静之处,散步观景,尤以两手合抱树干,气沉丹田,以“肛常提”养生自疗。惜抱就是得名于此,含有抱元守中、爱惜身体。他在钟山书院内的大松树旁又增设一轩,曰惜抱轩
钱大昕十驾斋,取自《庄子 逍遥游》:“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梁任公饮冰室。取自《庄子 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意国家内忧外患而我心忧虑。何以解热,唯有饮冰
只求六位,仅供参考
古代文人的书房名的寓意,和书房名及人物有哪些?
急啊~~~~~~~~rnO(∩_∩)O谢谢书房,古称书斋,是一些住宅内的一个房间,专门用作阅读、自修或工作之用。许多名人往往给自己的书斋起个名,用以寄情名志,或者自勉。
老学庵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斋题名“老学庵”,他说,予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为书斋名,以此激励自己要活到老、学到老。
春在堂 清代学者俞樾在科举殿试时做的一首“试贴诗”,其中有一句“花落春犹在”。那时清王朝内忧外患,正是花叶飘零的时代。他的诗认为花虽落而春天MbIdl还在,在朝廷看来是吉祥的,俞樾因此中了状元。为纪念这一荣幸,他就将书室取名为“春在堂”。
聊斋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应试落第后,喜欢请人到书斋闲谈,然后根据朋友们讲的故事加工整理成小说。所以,他称自己的书斋为“聊斋”。《日夏养花网聊斋志异》就是在“聊斋”里写成的。
三希堂 清乾隆皇帝读书处因收藏大书法家王羲之、王询、王献之三人的字帖,是三件稀世之宝,所以名叫“三希堂”。
绿林书屋 鲁迅在上海的书斋名是“绿林书屋”。鲁迅在黑暗的时代为中国革命事业奔走呼号,一些反动文人却诬蔑他是“学匪”。他就把书屋取名“绿林”,以示嘲讽。
百梅书屋 国画大师齐白石35岁时,在故乡湘潭盖了一幢房屋,周围有许多梅花树,他对之非常喜欢,于是取名为“百梅书屋”。
三松堂 哲学家冯友兰,身居北京大学燕南园多年,庭院内有三棵松树,虬曲盘旋,他把屋室命名为“三松堂”。
古槐书屋 红学家俞平伯,1919年移居北京朝阳门内老君堂79号宅院后,院内有棵古槐,书斋适在槐荫之下,故名其书斋为“古槐书屋”。
梅花草堂 画家朱屺瞻,抗日战争前在故乡太仓浏河的老宅田旁,遍植梅树,自题书斋名为“梅花草堂”。抗战胜利后,屺瞻老人移居上海,在南方购得一屋,又在屋旁种梅树数十棵,仍取室名为“梅花草堂”。
双柿斋 女画家、老舍夫人胡絜青,建国后在北京定居,所居庭院中有丹柿树一双,分列窗前,秋来硕果累累。胡絜青喜不自禁,将其居室MbIdl命名为“双柿斋”。
瓜蒂庵 明史专家谢国祯,生前把攻读的书房叫“瓜蒂庵”。主人曾解释说,别人都在攻正史,我却忙着搞野史,搞零星边角史料。别人抱“西瓜”,我就捡“瓜蒂”。“瓜蒂”之说当然是自谦,匡正治学态度才为本意。
毛泽东----中南海菊香书屋
鲁迅------三味书屋
李逸然----奇迹书屋
你还知道哪位名人的文集是以书斋命名的
满意请点右下角的采纳谢,不满意请追问,您的支持是我奋斗的动力
文章标签:
上一篇:裸子植物的种子是怎么形成的
下一篇:桂花树叶子发黄卷叶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