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葡萄叶子发黄有褐斑,新发嫩稍枯萎,是啥病?
葡萄叶片、果粒生褐斑,斑上生白色霉状物是什么病?
是葡萄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嫩梢、花序、幼果等幼嫩组织。
叶片受害,最初在叶面上产生半透明、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多角形病斑,大小形状不一,有时数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黄褐色干枯的大型病斑。空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霉状物(病原菌的孢子梗与孢子囊)。后病斑干枯呈褐色,病叶易提早脱落。
嫩梢、卷须、叶柄、花穗梗感病,病斑初为半透明水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病斑呈黄褐色至褐色、稍凹陷。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较稀疏的白色霉状物,病梢生长停止,扭曲,严重时枯死。幼果感病,病斑近圆形、呈灰绿色,表面生有白色霉状物,后皱缩脱落,果粒长大后感病,一般不形成霉状物。穗轴感病,会引起部分果穗或整个果穗脱落。
在露地栽培条件下,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落叶中越冬,在暖冬地区,附着在芽上和挂在树上的叶片内的菌丝体也能越冬。其卵孢子随腐烂叶片在土壤中能存活2年左右。翌年春天,气温达11℃时,卵孢子在小水滴中萌发,产生芽管,形成孢子囊,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的绿色组织上,由气孔、水孔侵入,经7~12天的潜育期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孢子囊通常在晚间生成,清晨有露水时进行侵染,没能侵染的孢子囊暴露在阳光下数小时即失去生活力。
空气湿度高、土壤湿度大的环境,利于霜霉病的发生。降雨是引起该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孢子囊形成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3~28℃,最适宜温度为15℃;孢子囊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21℃,最适宜温度为10~15℃;游动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8~24℃。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游动孢子的萌发侵染均需有雨水或露水时才能进行。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利于发病;氮肥施用量过多,树势过旺,通风透光不良也利于发病。
防治措施
(1)彻底清除落叶,细致修剪,剪净卷须、病枝、病果穗,结合施基肥深埋,清除病原。
(2)果穗套袋,消除病菌对果穗的侵染。
(3)药剂防治:发芽前地面、植株细致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液+100倍五氯酚钠液,铲除病原菌。发芽后每10~20天细致喷布一次杀菌保护剂。具体用药可采用200~240倍少量式波尔多液、或27.12%铜高尚悬浮剂300~400倍液、或30%绿得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绿乳铜800倍液等。以上药液应与10%世高2000倍液、8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百泰1500倍液、72.2%普力克700倍液、72%霜露速净600倍液等药液交替使用。注意日夏养花网药品使用时,不可用同一品种药品连续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为提高葡萄的抗逆性与防治效果,喷施非碱性农药时,可掺加1000倍天达2116液+3000倍有机硅液。
葡萄褐斑病的病原是什么?
(1)大褐斑病:病原为葡萄褐柱丝霉[Phaeoisariopsisvitis(Lev.)Sawada],属于无性孢子类真菌。病斑上的霉状物即病菌的孢梗束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细长,常10~30根集结成束状,单个分生孢子梗大小为92~225微米1.8~4微米,有隔膜1~5个,暗褐色。分生孢子梗顶端有着生孢子的疤痕1~2个。分生孢子棍棒状,暗褐色,稍弯曲,基部稍膨大,上部渐狭小,有7~11个隔膜,大小为23~84微米1~10微米。
(2)小褐斑病:病原为葡萄座束梗尾孢菌[Cercosporaroesleri(Catt.)Sacc.],属于无性孢子类真菌。分生孢子梗较短,松散不集结成束,淡褐色,从子座中伸出,大小为158~221微米。分生孢子长柱形,直或稍弯曲,有3~5个分隔,棕褐色,大小为26~78微米1~9微米。
葡萄叶子变红变干了是什么问题?
葡萄叶子变红变干
1、植物发生硼中毒时,首先叶尖或叶缘失绿,并出现黄褐色坏死斑,向内卷曲,叶脉间浓绿色。
2、随后扩展到侧脉并向中脉延伸,最终导致全叶变红褐色,坏死或枯萎,出现叶片早落现象。这些中毒症状一般先表现在老叶上,这与硼在植物体内转移性较差有关。但不同植物硼中毒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3、此外,不同的植物种类对高硼胁迫忍耐能力的差异性校大。一般作物,其灌溉水的临界硼浓度为1—10mg/L,在给植物补充水肥时要特别注意硼的含量,以免造成植物硼中毒。萄萄在硼素过量时叶片变褐色似烧焦状。
葡萄虽然在各种土壤(经过改良)均能栽培,但以壤土及细砂质壤土为最好,砂质土虽透气性能好.但保肥保水能力较差。壤土介于砂质土与粘质土之间。其保水保肥能力较强,多数较为肥沃,在葡萄生长旺盛时,较易流花和单性结果,在高温光照条件好时,结实好、产量高。低温日照少时,结果不太好,产量低;平时注意排水,避免探耕,冬季轻度修剪、夏季可多修剪,并喷施硼砂,磷酸二氢钾及过磷酸钙等。粘质土透气性较差,但保肥保水较好、养分分解及吸收较慢,初期较少徒长现象、流花及单性果现象较少,但发育后期容易徒长.果穗果粒虽大,但糖度及肉质往往不太好,应多施高碳有机质或加少量砂加以改良,酸性土壤最好使用适量石灰中和。
透翅蛾幼虫蛀入葡萄枝条内啃食危害,在虫孔部位以上,黄白色品种的叶片变黄,红色品种的叶片变红,生长停止、易折断枯死,与葡萄卷叶病毒病的症状极为相似。
02
缢痕或扭伤的原因
在葡萄绑蔓过程中,对新梢或主蔓捆绑过紧,没有给枝蔓增粗预留空间,在枝蔓上形成缢痕,切断韧皮部,也会造成红色。
03
病菌侵染枝条
葡萄枝条感染白腐病、溃疡病等病菌,形成蔓割,光合产物无法正常回流到下部,也会使叶片变色。
无论是病虫危害,还是人为机械损伤,都会造成枝条受损,导致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无法正常向下部运输,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过多,致使危害部位以上的叶片变红变黄。
葡萄(学名:Vitis vinifera L.),葡萄科藤本植物,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
葡萄原产于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可用作生食、制葡萄干或酿酒,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食酸。其根和藤药用能止呕、安胎,果实可以用来防止血栓形成。葡萄树一般为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柔毛,叶卵圆形,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基部分枝发达,果实球形或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
温度
葡萄生长时所需最低气日夏养花网温约12℃-15℃,最低地温约为10℃-13℃,花期最适温度为20℃左右,果实膨大期最适温度为20℃-30℃.如日夜温差大,着色及糖度较好。葡萄春季萌芽后。如温度上升快,则易造成枝条徒长,表现为节闻长不充实,花期易受精不良,如遇春寒要注意多施磷肥和高碳有机质,尽量减少氮肥。
水分
葡萄对水分要求较高,严格控制土壤中水分是种好葡萄的一个前提。葡萄在生长初期或营养生长期时需水量较多,生长后期或结果期,根部较为衰弱需水较少,要避免伤根免影响品质。葡萄忌雨水及露水,雨多年份易造成日照不足,光合作用受限制,过多吸收水量易引起枝条徒长及www.rixia.cc湿度过高,极易引起各种疾病,如黑痘病、灰霉病等。因此在开花期尽量将枝条保持在40-70厘米最理想;容易裂果地区结果期灌水量也应加以控制。缺水及易干旱地区要适当垫盖稻草,用以保持土壤湿度,同时也可控制草的生长。
光照
葡萄在正常生长期间必须要有一定强度的光照,但光照太强时特别是葡萄进人硬核期较易发生日灼病,这时可采取套袋或植株留叶时尽量留住能遮住葡萄果实的叶。而日照不足时,易造成开花期花冠脱落不良,受精率低;花芽分化期花芽分化不良,单性果多;生长期植株徒长,节间长。不结果或结单性果;果实膨大期病害及品质不良;成熟期着色不好,糖度下降。
土壤
葡萄虽然在各种土壤(经过改良)均能栽培,但以壤土及细砂质壤土为最好,砂质土虽透气性能好.但保肥保水能力较差。壤土介于砂质土与粘质土之间。其保水保肥能力较强,多数较为肥沃,在葡萄生长旺盛时,较易流花和单性结果,在高温光照条件好时,结实好、产量高。低温日照少时,结果不太好,产量低;平时注意排水,避免探耕,冬季轻度修剪、夏季可多修剪,并喷施硼砂,磷酸二氢钾及过磷酸钙等。粘质土透气性较差,但保肥保水较好、养分分解及吸收较慢,初期较少徒长现象、流花及单性果现象较少,但发育后期容易徒长.果穗果粒虽大,但糖度及肉质往往不太好,应多施高碳有机质或加少量砂加以改良,酸性土壤最好使用适量石灰中和。
营养
葡萄与大多数作物类似,其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大约有17种: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铜、硼、钼、氯、钻,基中碳和氧是光合作用时得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氢则来自土壤中的水分,其余各元素除了氮外,多数由根部从土壤中吸收,它们的比例关系为:作物新鲜组织的94%-99.5%是由空气和水的碳氢氧组合而成,而只有约0.5%-6%是来自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化学肥料主要提供氮、磷、钾三要素,有些化肥也含有大量钙、镁、硫,使用化肥效果虽然明显,但使用过量易造成肥害,尤其钾肥用量应小心。而有机肥料营养元素含量较低,可大量使用,且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均有改良效果。另外可视土壤情况添加土壤改良剂,一般情况下,强酸性土壤较易缺乏磷、钾、钙、镁、矽、钼、锌、铜、硼等元素;碱性或石灰质土壤则较易缺乏氮、磷、铁、锰、锌、铜、确等元素。营养补充多数采取基肥、追肥、叶面施肥3种方式,基肥为冬眠或采收后使用。追肥为开花后利用雨后或浇水后撒施化学肥料,pH值6.0以下的土壤可追施白云石粉或石灰。
不催根扦插(露地扦插育苗),春季将贮藏的枝条从沟中取出后,先在室内用清水浸泡6-8小时,然后进行剪截。一般把枝条分别剪成有2-3芽的插条。插条一般长20厘米左右,节间长的品种每个插条上只留1-2个芽。剪插条时上端在芽上部1厘米处平剪,下端在芽的下面斜剪,剪口呈http://www.rixia.cc“马耳状”(剪口距芽眼近时易生根)。插条上部的芽眼要充实饱满,扦插后如第一芽眼受损害,第二芽眼即可萌发,这样有利于提高扦插成活率。育苗地应选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同时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头年秋季土壤深翻30-40厘米,结合深翻每666.7平方米施有机肥料3000-5000千克,并进行冬灌。早春土壤解冻后及时耙地保墒。扦插分平畦扦插、高畦扦与垄插,平畦主要用于较干旱的地区,以利灌溉;高畦与垄插主要用于土壤较为潮湿的地区,以便能及时排水和防止畦面过分潮湿。无论平畦扦插或高畦扦插,在扦插前要做好苗床。苗床大小应根据地块形状决定,一般畦宽1米,长8-10米,扦插株距12-15厘米,行距30-40厘米,每畦内插3-4行。扦插时,插条斜插于土中,地面露一芽眼,要使芽眼处于插条背上方,这样抽生的新梢端直。垄插时,垄宽约30厘米,高15厘米,垄距50-60厘米,株距12-15厘米,插条全部斜插于垄上。插后在垄沟内灌水,若有条件采用覆盖地膜后扦插效果更好。无论采用哪种扦插方法,扦插时必须注意插条上端不能露出地表太长,同时要防止胡插和避免品种混杂。
扦插时间以当地的土温(15-20厘米处)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华北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但华北北部4月中旬才可进行露地扦插育苗。
发病规律
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叶或附着在植株枝蔓的表面越冬,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的叶片上,在潮湿情况下孢子萌发,从伤口或叶背的气孔侵入。一般在6月下旬开始发病,7~9月为发病盛期。地势低洼、植株生长势弱,通风透光差的果园发病尤重。
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葡萄褐斑病发生和流行的主导因素。因此,夏季多雨的地区或年份发病比较严重。由于伏旱,雨季向后推迟至9-10月,这时气温较低,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因而为害较轻。此外,果园管理粗放、施肥不足、树体衰弱http://www.rixia.cc时,也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秋后彻底清除果园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或消灭越冬病源。
2、在葡萄生长期问,要注意果园排水,及时打顶、剪副梢,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果同湿度,并适当增施有机肥料,促使树势生长健壮,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3、合理施肥,科学整枝。增施多元素复合肥。增强树势,高抗病力科学留枝,及时摘心整枝,面通风透光。
文章标签: 君子兰
下一篇:出字开头的成语接龙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