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问个小麦的问题,中国是在什么年代开始种植冬小麦的?

2020-12-02 03:39:31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281

冬小麦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人们在秋季播种 难道没有考虑过 严冬可能把小麦冻死吗?
小麦起源于亚洲西部。伊朗西南部、伊拉克西北部和土耳其东南部周围地区是栽培二粒小麦和提莫菲维小麦最早被驯化之地。以色列西北部、叙利亚西南部和黎巴嫩东南部是野生二粒小麦的分布中心和栽培二粒小麦的起源地。普通小麦常认为起源于里海的西南部。关于小麦的演化有多种学说。

从地理学角度,种植冬小麦的适宜地区是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我国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等地区及黄土高原等地区和四川盆地的一部分地区。

这些地区的冬季并不严苛,个人认为人们应该是无意中发现某些品种的小麦在过冬之后依然可以生产,就利用春小麦后的空余时间种植了冬小麦。最早种植冬小麦的一般认为是中亚一带,现在以色列、伊拉克等两河流域。

###############

参考资料:论西汉中后期冬小麦在关中的推广
http://www.seepaper.com/view_11411/

冬小麦是一种越冬作物,在汉代称宿麦。宿麦的种植在关中起源很早,陕西武功赵家来龙山文化房址中的小麦秆,是我国迄今最早的栽培小麦作物遗痕,这不仅是关中地区,也是黄河流域的首次发现。《逸周书尝麦解》“维四年孟夏,王初祈祷于宗庙,乃尝麦于太祖”,这里麦四月成熟,更是种植宿麦的确证。但从文献记载反映的情况来看,西汉中期以前关中地区宿麦的种植并不普遍,直到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后方在关中平原大力推广宿麦,而到西汉晚期关中宿麦的产量则已经比较大了。

宿麦的种植,说明人们开始利用原先休闲一大段时间中浪费的太阳能,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粮食需求的增加。宿麦生育期长,在240—260天左右,干物质积累时间长,产量一般比粟高。据《氾胜之书》记载,采用区种法种麦,“至五月收,区一亩,得百石以上,十亩得千石以上”;区种粟,上农夫区,“亩收百斛”,中农夫区,亩“收粟五十一石”,下农夫区,亩“收二十八石”;区种豆,“一亩中十六石”⑤。宿麦的产量高于上等田中粟的产量,是中等田粟产量的两倍,下等田粟产量的近四倍,更远远高于豆的产量。虽然《氾胜之书》对采用区种法的作物产量有夸大之处,但此比例却反映麦在当时也是一种高产作物。宿麦高产的特征,适应了解决西汉晚期关中地区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的需要,这是西汉中后期宿麦推广在关中受到重视的社会条件。而宿麦之所以能战胜稻、菽等其它作物,真正对关中粮食生产结构产生决定性影响,取得与粟同等重要的地位,则在于其较其它作物更适应关中较为干旱的自然环境及夏收的特性。

参考资料二:《大唐西域记》中关于农业内容的整理与分析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3552

据考证,小麦起源于西亚,随后经西域传人我国。由此我们可推知,小麦在西域应该是广泛种植的,玄奘的记述即是一个明证。玄奘说34个西域国家和地区适宜种植、出产小麦,其中屈支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适宜种植、出产“麦”,阿耆尼国等19个国家适宜种植、出产“宿麦”(见表1)。

“麦”(春小麦),从种植区域上来看,主要种植在现今我国的新疆库车、塔什库尔干,吉尔吉斯的坦托克玛克,阿富汗的瓦罕地区、哲尔姆一带、巴达赫尚地区以及巴尔赫以南,克什米尔的巴尔帖斯坦,巴基斯坦的马斯图吉,印度的尔干地区、法鲁伽巴德、别尔沙尔、拉姆那加尔和曼达瓦尔。

宿麦,即冬小麦,种植区域要比“麦”广泛,分布在现今我国新疆的焉耆,帕米尔的舒格南地区,阿富汗的喀布尔河流域、东部、科克查河之南、巴米安,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印度河中游地区、信德省南部、印度河口一带,印度的昌巴尔河以南瓜廖尔一带、贝拉特地区、中央邦西部、西海岸古吉拉特地区、卡提阿瓦半岛及其东岸马希河一带、瓦特纳加尔及附近、纳巴达河以北马尔瓦一带等广大地区。这表明冬小麦的种植技术在南亚已比较成熟。

呵呵呵

小麦是什么时候引进到中国的

我国何时开始大面积种植小麦,学术界存有不同看法。日本学者西嶋定生先生认为:我国唐代的碾碨经营赋有独特的历史性,是以小麦的磨粉作业为主要内容的。如果小麦种植还不普及,碾碨经营就不可能大规模流行,并把“城市的发展”、“庄园经营的发展”作为唐代小麦种植与碾碨经营之间经济结构的两个显著特点。

西嶋先生的“碾碨经营论”是指“水磨经营”而言。笔者认为,我国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与其相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首先以石磨的普遍推广使用为标志。其次是与农田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和精耕细作的水平以及防旱保墒技术的提高有关。与社会经济相联系,则反映在人口的增长、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诸多方面。

有关石磨在汉代的普遍推广使用情况,已被大量考古发现所证实。汉代的水利工程规模都很大,考古学在此方面的主要发现有:陕西西汉白渠渠首遗址和安徽安丰东汉塘(芍坡)灌溉工程水堰遗址。此外,水井模型在西汉中期以后的墓葬中是习见之物。汉代耕作技术上的进步,从考古学角度来看,主要反映在铁犁铧的大量出土和牛耕、耧播资料以及大量的小型铁农具的发现等方面。大面积的种植小麦,为人口的增殖创造了必备的物质条件,这一时期的地主庄园已经初具规模。

我国栽培小麦,从考古学提供的材料来看,大约有四千年以上的历史。60年代初,新疆天山东部的巴里坤县石子乡土墩遗址(属新疆新石器时代三种文化类型之一的 “含彩陶类型”)里曾发现过已经碳化的小麦粒(1)。1979年,塔里木盆地东端的罗布泊西北约70公里的孔雀河下游北岸,一个原始社会的墓葬的随葬草篓内又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小麦粒(2)。

据文献记载,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小麦当始于汉代。《汉书食货志(上www.rixia.cc)》云:汉武帝时,董仲舒曾上奏:“《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按:《春秋》记载麦禾歉收之事,如庄公七年‘秋,大水,无麦苗’;庄公二十八年‘…冬…大无麦禾’),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愿陛下幸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种宿麦,令毋后时。”所谓宿麦,秋冬种之,经岁乃熟,故云宿麦,即冬小麦。因此,汉武帝派“遣谒者劝种宿麦”(3)。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2——公元前7年在位)时,著名农学家汜胜之曾以 “轻车使者”的名义,在关中平原推广种植小麦而著称天下(4)。《后汉书》所载东汉皇帝对粮食生产所下的十几次诏书,其中有九次涉及麦(5),充分显示了麦在汉代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正如有些学者所说:“两汉以粟麦为主的粮食生产结构是北方作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反映。”(6)

但是,由于文献记载资料尚少,还不足以说明在我国北方地区汉代即已开始大面积种植小麦。我国何时开始大面积种植小麦,学术界一直存有不同看法。60年代以前,最有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说法是,日本学者西嶋定生先生提出的“唐代碾碨经营论”。他认为,我国唐代的碾碨经营赋有独特的历史性,是以小麦的磨粉作业为主要内容的MtFudddb。如果小麦种植还不普及,碾碨经营就不可能大规模流行(7)。60年代以后,由于考古学在此方面的不断发现,我国一些学者开始改变对这一问题的固有观点,提出了汉代我国即已开始大面积种植小麦的新观点。但从总体而论,我国学者还没有人探究过这一问题,还不曾对“唐代碾碨经营论”进行过辩论,即还不曾使人们对我国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有一个立体的认识,甚至还有少数同志赞同西瞚先生的观点。所以,本文旨在通过与西瞚先生提出的“唐代碾碨经营论”的辩论,对我国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作一番考证。

在未介入正题之前,首先我们应该弄清何为碾碨,西嶋先生认为:“碾碨是石碾。”“是利用水平面运动的石碾,即进行脱粒、磨面的工具。”并指出:“碾碨主要是用于小麦制粉的应用水平运动的工具,由于利用水利,在南北朝以后,尤其是在唐代迅速发展并作为营利投资的对象而在许多庄园附属磨坊中占有主要地位的工具。”(8)
商代甲骨文中小麦有两个名称,大麦却一个也没有,考虑到小麦是一种“奢侈”的谷物,大麦却不是, 甲骨文中虽然没有大麦, 也不能就肯定商代晚期的老百姓不知道大麦。除开古文字的证据外, 中国一直没有史前小麦和大麦发现。安徽北部淮河沿岸一个龙山文化遗址虽曾发现近1公斤炭化小麦籽粒,但因为装在一个周代陶罐中,一些慎重的中国考古学家不认为这些小麦属于史前时代)。

由于西方对小麦和大麦的科学和考古学研究,特别是近年来的研究已非常精深, 中国农史学家已无必要再来检验这两种粮食作物的起源 。中国北方肯定不是小麦的故乡, 因为这些谷物原产于西南亚冬季降雨地区,而中国北方的气候和降雨方式同西南亚和东地中海截然不同。甚至今天小麦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生长也有困难,因为这些地区降雨量不均匀,尤其是经常出现春旱 。

许多谷类作物的中文名称都有禾字做偏旁部首,与此形成鲜明对照,小麦的中文名称‘来”和“面”(麦),大麦的“麰”(牟),文字学上全都是从“来”字派生而来,来字在这三个字上都为偏旁部首。谷子的起源在许多诗歌中都有生动的反映,而提到小麦的很少几首诗总是说这种粮食是天上的神赐予的, 从而可知小麦不是起源于中国北方,可造字的聪明人又不知道它原产于何地,只好说它来自天上,因此就有了来这个偏旁部首。因为在公元前1300年以后的商代甲骨文中发现有小麦的字形,而大麦很有可能是和小麦一起引进的,所以可以有把握地说,这些谷物是在公元前第2,000年期间来到中国的。

小麦和大麦引进中国后的一千多年里,在北方的发展似乎并不迅速,周末和汉代的各种古书表明它们在低地平原的境遇要好一些,那里的降雨量高于黄土高原。公元前二世纪著名的学者和哲学家董仲舒在其所著编年史中充分反应了小麦和大麦在半干旱的黄土高原遇到的困难,他敦促皇帝鼓励黄土高原人民多种小麦,这说明当时这个地区的人民不太愿意种植小麦。

应当指出的是,直到公元初年,小麦和大麦一般是作为旱田作物在中国北方种植的。这种旱作农业只有在屡经试验发现了保持土壤水份的某些特殊方法之后才有可能实行。公元前一世纪的著名农书《氾胜之书》的残篇提供了有趣的独具一格的中国式小麦种植法的资料:

“当种麦,若天旱无雨泽,则薄渍麦种以酢浆并蚕矢。夜半渍,向晨速投之,令与白露俱下。

秋旱,则以桑落时浇之。

冬雨雪,止,以物辄蔺麦上,掩其雪,勿令从风飞去。后雪复如此。” http://www.rixia.cc

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公元前中国的这些方法大多是很巧妙的,尤其是黎明前露水的利用。露水对于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重要性在西方直到最近也还几乎未被全部认识。正好一位以色列科学家杜德瓦尼(Shmuel Duvdevani)的发现所表明的,在许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清晨的露水“可能等于每年10英寸的降雨量”。

《氾胜之书》中首次提到了旋麦即春麦的存在。因为春麦曾在古希腊比较寒冷的山下乡村生长过(如果西南亚和东地中海没有更早的地方的话),还因为西汉的统治者曾同中亚的希腊——巴克特利亚(史称大夏——译注)国家有过外交和军事接触,所以几乎可以肯定春麦是在纪元前不久传入中国的。

像稻谷一样,小麦在古代中国是一种奢侈食品,供统治阶级成员在正规场合享用。小麦和大麦尽管原产于西南亚,传入中国又比较晚,但是如同自公元前第4000年中期以来在美索不达米亚一样,小麦和大麦在古代中国也是种植在没有灌溉的田里,这一点才真正具有意义,它们已经适应了中国北方典型的旱作农业制度。从谷子和水稻的土生起源, 以及我们的其它证据都清楚地表明了古代东、西方耕作制度的根本区别。以上小麦和大麦在中国早期发展史略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看法, 即中国古代的农业有它与众不同的地区特点和性质,是独立于美索不达米亚发展而成的。
我国何时开始大面积种植小麦,学术界存有不同看法。日本学者西嶋定生先生认为:我国唐代的碾碨经营赋有独特的历史性,是以小麦的磨粉作业为主要内容的。如果小麦种植还不普及,碾碨经营就不可能大规模流行,并把“城市的发展”、“庄园经营的发展”作为唐代小麦种植与碾碨经营之间经济结构的两个显著特点。

西嶋先生的“碾碨经营论”是指“水磨经营”而言。笔者认为,我国大面积种植小麦MtFudddb的历史与其相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首先以石磨的普遍推广使用为标志。其次是与农田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和精耕细作的水平以及防旱保墒技术的提高有关。与社会经济相联系,则反映在人口的增长、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诸多方面。

有关石磨在汉代的普遍推广使用情况,已被大量考古发现所证实。汉代的水利工程规模都很大,考古学在此方面的主要发现有:陕西西汉白渠渠首遗址和安徽安丰东汉塘(芍坡)灌溉工程水堰遗址。此外,水井模型在西汉中期以后的墓葬中是习见之物。汉代耕作技术上的进步,从考古学角度来看,主要反映在铁犁铧的大量出土和牛耕、耧播资料以及大量的小型铁农具的发现等方面。大面积的种植小麦,为人口的增殖创造了必备的物质条件,这一时期的地主庄园已经初具规模。

我国栽培小麦,从考古学提供的材料来看,大约有四千年以上的历史。60年代初,新疆天山东部的巴里坤县石子乡土墩遗址(属新疆新石器时代三种文化类型之一的 “含彩陶类型”)里曾发现过已经碳化的小麦粒(1)。1979年,塔里木盆地东端的罗布泊西北约70公里的孔雀河下游北岸,一个原始社会的墓葬的随葬草篓内又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小麦粒(2)。

据文献记载,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小麦当始于汉代。《汉书食货志(上)》云:汉武帝时,董仲舒曾上奏:“《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按:《春秋》记载麦禾歉收之事,如庄公七年‘秋,大水,无麦苗’;庄公二十八年‘…冬…大无麦禾’),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愿陛下幸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种宿麦,令毋后时。”所谓宿麦,秋冬种之,经岁乃熟,故云宿麦,即冬小麦。因此,汉武帝派“遣谒者劝种宿麦”(3)。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2——公元前7年在位)时,著名农学家汜胜之曾以 “轻车使者”的名义,在关中平原推广种植小麦而著称天下(4)。《后汉书》所载东汉皇帝对粮食生产所下的十几次诏书,其中有九次涉及麦(5),充分显示了麦在汉代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正如有些学者所说:“两汉以粟麦为主的粮食生产结构是北方作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反映。”(6)

但是,由于文献记载资料尚少,还不足以说明在我国北方地区汉代即已开始大面积种植小麦。我国何时开始大面积种植小麦,学术界一直存有不同看法。60年代以前,最有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说法是,日本学者西嶋定生先生提出的“唐代碾碨经营论”。他认为,我国唐代的碾碨经营赋有独特的历史性,是以小麦的磨粉作业为主要内容的。如果小麦种植还不普及,碾碨经营就不可能大规模流行(7)。60年代以后,由于考古学在此方面的不断发现,我国一些学者开始改变对这一问题的固有观点,提出了汉代我国即已开始大面积种植小麦的新观点。但从总体而论,我国学者还没有人探究过这一问题,还不曾对“唐代碾碨经营论”进行过辩论,即还不曾使人们对我国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有一个立体的认识,甚至还有少数同志赞同西瞚先生的观点。所以,本文旨在通过与西瞚先生提出的“唐代碾碨经营论”的辩论,对我国汉代大面积种植小麦的历史作一番考证。

在未介入正题之前,首先我们应该弄清何为碾碨,西嶋先生认为:“碾碨是石碾。”“是利用水平面运动的石碾,即进行脱粒、磨面的工具。”并指出:“碾碨主要是用于小麦制粉的应用水平运动的工具,由于利用水利,在南北朝以后,尤其是在唐代迅速发展并作为营利投资的对象而在许多庄园附属磨坊中占有主要地位的工具。”(8)
小麦是五谷之一,原产于我国。从那里引进?从中国引进。
中国是小麦原产地

什么时候种麦子

河南小麦播种,啥时间最合适?这今年,很多农户种早了

以播种期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我国以冬小麦为主。我国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大概在9月的中下旬到10月上旬播种,春小麦播种时间在春节后。

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冬季播种夏季收,比如我国东北就是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扩展资料

麦子,单子叶植物,禾本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秆中空,有节。叶长披针形。穗状花序称“麦穗”,小穗两侧扁平,有芒或无芒。颖果即麦粒。按播种期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麦子,世界各地都有栽培。子粒主要制面粉,皮可作饲料,麦秆可用于编织等。麦子,单子叶植物,禾本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按播种期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麦子,世界各地都有栽培。子粒主要制面粉,皮可作饲料,麦秆可用于编织等。

小麦属于禾本科的小麦属,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总产最高、贸易额最多、营养价值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

参考资料麦子_百度百科

以播种期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我国以冬小麦为主。我国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大概在9月的中下旬到10月上旬播种,春小麦播种时间在春节后。

我国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大概在9月的中下旬到10月上旬播种,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抗寒的能力极强,其幼苗能够过冬,在春天来临时,幼苗分孽很快,扎蹲长大,冬小麦磨出的MtFudddb粉很好吃。

春小麦播种时间是在春节后,春小麦的抗旱能力极强,株矮穗大,生长期短,适于春天播种,但不如冬小麦粉好吃。

扩展资料:

1、在中国黑龙江、内蒙古和西北种植春小麦,于春天3~4月播种,7~8月成熟,生育期短,约100天左右;

2、在辽东、华北、新疆南部、陕西、长江流域各省及华南一带栽种冬小麦,秋季8~12月播种,翌年5~7月成熟,生育期长达300天左右。

最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小麦最早在8月中旬成熟,最晚在9九月初成熟。根据我国跨度的不同,小麦的成熟期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南方的早一些,北方的晚一些。而且是越往北越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麦

按照今年的大部分天气。今年的十月中旬是可以种麦子的
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份,要根据地方的气候来定

小麦什么时候开始种植的

早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在土耳其、伊朗、巴勒斯坦、伊拉克、叙利亚、以色列就已广泛栽培小麦;公元前6000年在巴基斯坦,公元前6000-前5000年在欧洲的希腊和西班牙。

公元前5000-前4000年在苏联的外高加索和土库曼,公元前4000年在非洲的埃及,公元前3000159年在中国(详情见下),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都已先后种植小麦。

中国的小麦是由黄河中游逐渐扩展到长江以南各地,并传入朝鲜、日本。公元15世纪至17世纪间,欧洲殖民者将小麦传播至南、北美洲;18世纪,小麦传播到大洋洲。

扩展资料

我国小麦主产区

1、北方冬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这里冬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其中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诸省区。

2、南方冬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这里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种植冬小麦有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其特点是商品率高,主产区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3、春小麦区: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该区气温遍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麦

近十年来,北方开始播种冬小麦的时间基本上是秋分节气,到霜降节气基本上播种完毕。
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来看,北方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最佳时间是白露节气。”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就是说,白露节气到来时,就有播种冬小麦的,但有点儿早;如果到寒露节气再播种,就有点儿晚了;播种冬小麦的最佳节气是秋分。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冬小麦的播种日期往后推迟了十五天左右,播种冬小麦的农谚也改成了”秋分早,霜降迟,寒露小麦正当时”。
小麦分春小麦和冬小麦,春小麦一般在每年的清明以后开始播种,冬小麦在秋天,8-9月份开始播种。
在我国,小麦种植大体分为冬小麦种植区和春小麦种植区, 以冬小麦为主。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
冬小麦区: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又分为北方冬小麦区和南方冬小麦区。
北方冬小麦区,这里冬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等省区;
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春小麦区:一般在早春顶凌播种,时间在清明节(4月5日)前后。7月中旬左右成熟。春小麦区气温普遍较低,生产季节短,以一年一熟为主,主产省区有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等。
详见百度百科:冬小麦、春小麦。
俗话说:“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最应时。”一般北方地区寒露前后种植小麦比较适宜。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问个小麦的问题,中国是在什么年代开始种植冬小麦的?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64713.html

上一篇:梦幻西游怎么造房子呢 有哪些技巧能造出品质高的???

下一篇:怎样种植草坪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