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植的油茶小苗如合施肥
油茶幼苗怎么施肥
油茶喜温暖,怕寒冷,要求年平均气温16~18℃,花期平均气温为12~13℃。突然的低温或晚霜会造成落花、落果。要求有较充足的阳光,否则只长枝叶,结果少,含油率低。要求水分充足,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但花期连续降雨,影响授粉。要求在坡度和缓、侵蚀作用弱的地方栽植,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一般适宜土层深厚的酸性土,而不适于石块多和土质坚硬的地方。
刚栽植油茶苗叶子枯萎如何补救?
是缺水的原因就把叶子去掉些,减少蒸发量,有条件的话可以浇水,如果受病菌感染的话就喷
农药!
农药!
油茶树苗多少钱棵,我暂时要一百根,是否有一卖
油茶备耕种植的地理环境
应选择海拔500m以下,坡度25度以下,5度以上,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丘陵、山岗、平原等地类。坡度太大不利于管理,成熟后采摘不便,大面积栽种坡度最好也不要低于5度,过于平坦容易积水,而导至油茶根部坏死。
土壤要求
油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最适宜生长在疏松、湿润、透气性好、保水性强、深厚肥沃、壤质且含有少量石砾的pH值5-6的酸性红壤或红黄壤上,在这种土壤生长的油茶结实丰满、产量及出油率高。
整地要求
全垦。在平坦或缓坡地可采用全垦,深翻40-80CM,清除石块、树根等杂物,让土壤暴晒熟化,耙平后环山定点挖穴,穴深40-50cm。
条垦。按行距开环山水平带,外高内低,带宽2-3m,带上按株距定点挖穴,规格同全垦。
穴垦。坡度较大的地类,应采用穴垦,环山水平按株行距定点挖穴,规格同全垦。如果全垦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并且流失的往往是最好最肥的土质。
基肥施放
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在挖穴后,适当施用垃圾肥、稻草、芒萁、农家肥,每穴加施石灰0.25kg、碧卡颗粒复合肥400g,底肥应深施,距苗根底部在15cm上下为好,施浅了会烧根。表土一定要回填还穴,表层再盖上原底层土,可防长草。
油茶种植密度
应根据地类条件、品种特性而定。土壤肥厚的山脚及较平坦的地类,白花油茶采用2.5米3米株距(带宽3米以上的可以呈品字形)进行种植, (全垦地前几年可间作套种低杆如大豆、花生等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不要套种藤类作物,会影响油茶生长,注意要给油茶留足1m1m的生长空间,以免作物与幼树争水、争肥、争阳光);土壤肥力较差及坡度较大的地类,要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种植。
和年限有关吧 我可以给你说哪里有
油茶幼苗期如何施肥
油茶幼苗期如何施肥油茶既可房前屋后零星栽植,也可集中建园栽植进行集约化经营。在建园时须进行林地规划,才能达到适地适树,充分发挥油茶的优良特性,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1、林地选择。根据油茶的适生性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pH值为4.5~6.0的阳坡山地建园。
2、整地和密度设计。根据坡地坡度的缓陡进行全垦或整土成梯,然后根据度、土壤肥力、间种和抚育管理水平等情况设计相应密度,定植密度需根据坡度,适宜的行距为2.5~3.0m,株距为2.0~3.0m,也就是每亩为60-110株。
3、挖穴、撩壕。撩60cm70cm宽深的壕沟或挖70cm70cm70cm长宽深的大穴。
3、施基肥。用腐熟的厩肥、堆肥和饼肥等有机肥作基肥,每穴施2~10kg,与回填表土充分拌匀,然后填满待稍沉降后栽植。
4、定植。油茶栽植在冬季11月下旬到次年春季的3月上旬均可。且以春季定植较好。定植宜选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雨天土太湿时不宜。
在事先标好的定植点,定植时最好能在根蔸处加些火土灰、磨细的稻田土或肥沃的培泥土作定植土,将苗木根系自然舒展开,加土分层压实,栽植嫁接苗时可使嫁接口与地面平,浇透水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做到根舒、苗正、土实。
幼林期是指从定植后到进入盛果前期的阶段,油茶嫁接苗一般为6~9a。此时期的管理特点是促使树冠迅速扩展,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促进树体养分积累,为进入盛果期打下基础。
1、施肥措施
幼树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施肥则主要以氮肥,配合磷钾肥,主攻春、夏、秋三次梢,随树龄大小使施肥量从小到多,逐年提高。
定植当年通常可以不施肥,有条件的可在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每株施25~50g的尿素或专用肥。从第二年起,3月份新梢萌动前半月左右施入速效氮肥,11月上旬则以土杂肥或粪肥作为越冬肥,每株5~10kg,随着树体的增长,每年的施肥量逐年递增。
2、抚育管理措施
与一般果园一样,油茶也怕渍水和干旱,所以雨季要注意排水,夏秋干旱时应及时灌水。
夏季旱季来临前中耕除草一次,并将铲下的草皮覆于树蔸周围的地表,给树基培蔸,用以减轻地表高温灼伤http://www.rixia.cc和旱害;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有限的垦覆。林地土壤条件较好的要以绿肥或豆科植物为主进行合理间种,实行以耕代抚,还能增加收入。
油茶幼树由于抽梢量大,组织幼嫩,易受冻害,因而在林地规划时要避免在低洼凹地建园,冬天冷气流频繁的地方应适当营造防风林带,平时做好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加强树势,11月份施足保暖越冬肥,还可根据枝梢生长情况在10~11月份用0.2%的磷酸二氢钾(KH2PO4)溶液叶面喷施增加新梢木质化程度,有利越冬。
3、树型培育
油茶定植后,在距接口30~50cm上定干,适当保留主干,第一年在20~30cm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二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
油茶在树体内条件适宜时,具有内膛结果习性,但要注意在树冠内多保留枝组以培养树冠紧凑,树形开张的丰产树型。要注意摘心,控制枝梢徒长,并及时剪除扰乱树形的徒长枝,病虫枝,重叠枝和枯枝等。
幼树前3年需摘掉花蕾,不让挂果,维持树体营养生长,加快树冠成形。
、油茶成林管理
良种油茶进入盛果期一般为8~10a,经济收益期限长达30~50a。在盛果期内,每年结大量的果实,需消耗大量的营养成份,所以成林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加强林地土、肥、水管理,恢复树势,防治病虫害。
1、土壤改良
为了促进土壤熟化,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满足树体对养分的大量需求,改善油茶根系环境,扩大根系分布和吸收范围,提高其抗旱、抗冻能力,保持丰产稳产,需隔年对土壤进行深翻改土,一般在3~4月或秋冬11月份结合施肥时进行。在树冠投影外侧深翻30~60cm;为避免过量伤根时也可分年度对角轮换进行,以2~3a完成一周期。深翻时要注意保护粗根。
2、施肥技术
据研究,油茶林每抽发100kg枝叶,需氮素0.9kg,磷素0.22kg,钾素0.28kg;每生产100kg鲜果需氮素11.1kg,磷素0.85kg,钾素3.4kg;每生产100kg茶油(1430kg鲜果)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158.7kg,磷素12.0kg,钾素48.6kg。盛果期为了适应树体营养生长和大量结实的需要,施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一般N:P2 O5:K2O=10:6:8。每年每株施速效肥总量1~2KG,有机肥15~20KG。增施有机肥不但能有效改良土壤理化特性,培肥地力,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延长化肥肥效,而且还能提高果实含油量。
在施追肥的基础上,还可根据年情、土壤条件和树体挂果量适当增施一些适量的叶面喷施,对促花保果,调节树势,改善品质和提高抗逆性大有帮助。叶面施肥多以各种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钾、尿素和各种生长调节剂为主,用量少、作用快,宜于早晨或傍晚进行,着重喷施叶背面效果更好。
3、灌溉技术
油茶大量挂果时也会消耗大量水份,长江流域一般是夏秋干旱,7~9月的降水量大多不足300mm,而此时正是果实膨大和油脂转化时期,欲称“七月干球,八月干油”。漆龙霖等研究认为,当油茶春梢叶片细胞浓度≥19%时,或土壤平均含水量≤18 .2%时、田间持水量≤65%时,油茶已达到生理缺水的临界点,这时合理增加灌水可增产30%以上,如果叶片细胞浓度达到25~28%时,叶片开始凋萎脱落。但在春天雨季时又要注意水涝。
4、修剪技术
油茶修剪多在采果后和春季萌动前进行。油茶成年树多只抽发春梢为主,夏秋梢较少,果梢矛盾不突出。春梢是结果枝的主要来源,要尽量保留,一般只将位置不适当的徒长枝、重叠交叉枝和病虫枝等疏去,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
油茶挂果数年后,一些枝组有衰老的倾向,或因位置过低或过里而变弱,且易于感病,应及时进行回缩修剪或从基部全部剪去,在旁边再另外选择适当部位的强壮枝进行培养补充。保持旺盛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对于过分郁闭的树型,应剪除少量枝径2~4cm左右的直立大枝,开好“天窗”,提高内膛结果能力。通过合理修剪可使产量增长39%以上,枝感病率降低70%。
由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引起,其有性世代是子囊菌纲鹿角菌目的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 S),无性世代是半知菌黑盘胞目的茶赤叶枯剌盘孢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
主要在果实、叶、枝和树干上发病。造成果实开裂、果实和叶片大量脱落,枝条枯死,树干溃疡等,会严重影响树体生长和茶果产量,严重时整个植株干枯死亡。发生时,在果实、枝叶上出现红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淡褐色病斑,病斑中的不规则轮纹,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褐色的小点。
通常发生时间是5~8月高温高湿季节,7~8月是发病高峰期,成林在8~9月会见到大量落果落叶,如果的大树嫁接换冠时也可在树干上见到溃疡病斑。
油茶炭疽病分布广,受害面积大,防治困难,目前尚未有很有效的防治方法。生产上注重抗病性育种,选育的良种要求果实自然感病率3%以下。配合营林措施减少病源,增强树势等综合治理方法。在苗期时春夏季节定期喷施1%的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早期可用50%的多菌灵等内吸性杀菌剂防治,可达到70%的效果。
2.油茶软腐病
由真菌引起,其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丛梗孢目、伞座孢属油茶伞座孢菌(Agarocodochium Camellia L),未见有性世代。
油茶软腐病主要在果实、叶、芽和梢上发生,造成大量落叶落果,芽梢枯死。受害油茶往往成片发生,如遇连续阴雨天扩散速度更快。
油茶软腐病的发生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密切关系,风雨是病原菌近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通常于3~6月和10~12月为发病高峰期,在南方对于油茶苗期,则全年都有可能发生,造成苗木落叶后成片死亡。
油茶软腐病是油茶常见病,对油茶成林造成大量落果但不至整株死亡,主要对油茶苗木的危害最大。其防治主要采用营林管理措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治上以预防为主,浙江省油茶常山油茶研究所进行防治研究试验认为1%波尔多液预防效果较好,达到96.7%,多菌灵和托布津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7.6~82.2%。
3.油茶根腐病
病原菌的无性世代为半知菌无孢菌群的罗氏白绢小菌核菌(Sclerotum rolfsil S),有性世代为担子菌纲的罗氏白绢病菌(Pellicularia rolfii W)。
根腐病主要为害油茶一年生苗木,先侵染苗木根颈部,患部组织初期褐色,后长出白色绵毛状物(菌索),受害苗木根部腐烂叶片凋落最后死亡。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苗根周围形成大量白色的丝状膜层,所以也称白绢病或霉根病,后来从白色变成黄褐色,即病原菌的菌核。
油茶根腐病主要发生于4~5月和9~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7~8月是重病株死亡期。病原菌适宜生长于pH值为4左右的土中,特别是对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圃地时。于感染部位和根妹土壤越冬,主要从伤口或幼嫩表皮侵染。
油茶根腐病的综合防治,行别是进行苗木培育时,须从圃地选择开始,土壤质地、排水情况、前期作物等。发病后首先尽可能清除重病株,以熟石灰拌土覆盖,或50%退菌特、50%多菌灵等浇灌根茎处,防治效果均可达到75%以上。
二、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能造成经济损失的油茶害虫主要有以油茶尺蠖(Biston marginata)和茶毒蛾(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为代表的食叶害虫,包括剌蛾类、蓑蛾类、金龟子类和叶甲类;以茶梢尖蛾(Parametriotes theae)和油茶绵蚧(Metaceronema japonoca)为代表的枝梢害虫,包括油茶蛀梗虫和蚧虫类;以蓝翅天牛(Chreonoma atriarsis)为代表的蛀干害虫;以及种实害虫茶籽象甲(Curcnlio chinensis)等。
油茶害虫的防治多采用综合治理的措施,从加强营林管理,增强树势,破坏和恶化害虫的生存和为害环境;通过修剪清除和减少病虫枝和过弱枝,消灭越冬害虫;采用生物防治,保护天敌。
化学
防治时须针对不同害虫进行,鳞翅目和鞘翅目食叶害虫可在2~3龄时以90%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等防治均有很好的效果。对蚜虫和介壳虫等剌吸式害虫,可用40%乐果乳油或氧化乐果乳油防治。对茶梢蛾和茶蛀梗虫等钻蛀性害虫,应在成虫盛发期,卵初孵化或幼虫转移蛀梢盛期,以40%氧化乐果乳油等强渗透内吸作用化学农药喷洒效果较好。害虫的适应性会逐渐产生抗药性,所以每一种药都不是绝对的,所以采用综合防治方法把害虫控制在所允许的经济域植以内是比较理想的,对于化学防治特别是连续使用多年以后,有必要不断更换和探索新的杀虫剂才能达到杀灭害虫的效果。
第四节 油茶低产林改造
油茶低产林是与良种丰产林相对而言,是指其生产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的那些林分。油茶低产林改造是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援助项目“2696工程”的启动下,在全国滚动实施。低产林改造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八大技术措施:
1) 清理林地。将林中的高大林木、杂灌木和有害杂草等清除,有得于油茶林的垦复管理和果实采收。
2) 密度调整。将过密的疏伐、过稀的适当补植,根据不同的坡度使油茶林每公顷保留900~1650株。
3) 整枝修剪。油茶植株进入盛果期后,通过修枝整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剪去过密的交叉枝、重叠枝、过弱的营养枝、病虫枝等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
4) 垦复深挖。“冬挖金、夏挖银”是群众对油茶垦复的总结。冬天深垦可熟化和改良土壤,增加肥力,清除杂草和消灭越冬病虫害。夏天正是新梢、果实生长的关键时期,结合除草浅垦培蔸可增强抗旱能力,提高油茶树体的生长势,有利于保花保果。
5) 蓄水保土。针对坡度陡的林地,尽可能整土整梯,或者每隔6~8m按环山水平开挖1~1.5m的竹节沟,防止水土流失,以达到保水、保土和保肥的目的。
6) 合理施肥。以农家土杂肥为主,结合冬垦时进行。有条件的春季适当施一些以N、P为主的复合肥。
7) 病虫防治。油茶成林中为害最为严重的病害是炭疽病和软腐病,不但造成当年损失,还会影响次年产量,衰弱树势,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日夏养花网油茶病虫害多以综合治理和预防为主,结合树体管理,在4~7月份定期喷洒波尔多液等杀菌剂可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8) 劣株改造。这适合于一些立地条件较好的中幼龄林,在调查清楚林分产量结构的情况下将部分不结果或结果不多的植株,采用大树换冠的方法改造成良种株,从而提高林分的整体产量。这方法技术难度要求较高、投资相对较大,要进行必要的论证后再实施。
第五节 油茶冻害及其防治措施
油茶二千多年来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地区,可耐-11℃的低温,通常情况下遭受冻害情况不多。但由于实然降温和持续冰冻,也对油茶树体造成一定的伤害。2007年冬,湖南、江西等地罕见的冰冻,使油茶苗木和幼林等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冻害。有必要分析其发现的不同情况而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灾害缺失。
一、油茶冻害的原因
油茶冻害是指油茶在休眠或生长时期,当温度下降到0℃以下,植物体内发生冰冻,致使叶、枝梢、主干、根系等受到伤害或死亡的现象。油茶受冻后,由于细胞内结冰,直接破坏了原生质结构,使细胞死亡或者原生质脱水发生机械挤压及原生质胶体变性凝固,从而造成树脂状物质的淤塞,根的吸收输导,叶子的蒸腾,光合作用以及植株的生长等均遭到破坏,轻则引起减产,树势衰弱,重则引起失收,甚至死亡。
造成油茶冻害的原因有多种,情况也较复杂。气候条件是最大的影响因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低温强度和低温持续时间,这种冻害多半有规律性,一般10年一大冻,5年一小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种规律的出现可能与以22年为双周期,即约11年一轮的小周期和22年一轮的大周期,与太阳黑子低值年的出现有关,因此可以根据太阳黑子活动规律提前对冻害周期进行预报。二是季节交替时期的剧烈变温,如秋末冬初的寒流造成剧烈降温和冬末春初的回寒。
二、油茶冻害的主要症状
油茶受冻后,因器官或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出的受害程度和症状也不一样,因为不同器官进入休眠和解除休眠有早有晚,休眠深度也不同,树体进入休眠的顺序是枝条、主枝、主干、根茎,而解除休眠的顺序正好相反。冻害的主要症状表现为:
1)根系冻害
根系无明显休眠期,比地上树体的其它部分耐寒力差,且生长于地下,冻害不易被发现,但对地上部分的影响非常显著,表现在春季萌芽晚或不整齐,有的受冻害较轻,虽然能发芽抽梢,但生长缓慢,严重时抽出的新梢逐渐凋萎枯干。根系形成层最易受冻,皮层次之,而木质部的抗寒力较强。根系受冻后变褐色,皮层易和木质部分离,甚至脱落。一般粗根较细根耐寒力强,近地面的根系易受冻,疏松土壤比一般土壤发生冻害严重,干燥土壤比潮湿土壤严重。
2)根茎冻害
根茎指树干的基部,是整个植株中最迟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最晚,在春天开始活动和解除休眠又较早的部分。同时近地面的小气候变化剧烈,温差较大,绝对最低温度较气温低。因此,根茎部分更容易受冻害,特别是根部积水多,贪青生长的情况下,根茎冻害更易发生。受冻后根茎皮层先变色逐渐变黑,以后干枯,轻则发生于局部,重则形成黑环,包围干周,全株死亡。新栽的树或幼树因根系小而旺,易受冻害,而大树则相对抗寒。根颈冻害对植株危害很广,常引起树势衰弱或整株死亡。
3)枝干冻害
油茶主干在气温低且变化又剧烈的情况下,皮层组织迅速冷缩,木质部产生应力而将树皮撑开,形成纵向开裂,即“冻裂”现象(又称纵裂、裂干)。树皮常沿裂缝与木质部脱离,严重时还向外翻,裂缝可沿半径方向扩展到树木中心,一般生长过旺的幼树主干易受冻害,冻裂不会直接引起树木的死亡,但由于树皮开裂木质部失去保护,伤口极易引起腐烂病等病虫的发生,严重削弱树木的生长势。
4)枝条冻害
枝条的冻害与其成熟度有关。成熟的枝条在休眠期以形成层最抗寒,皮层次之,而木质部、髓部最不抗寒。所以冻害发生后,髓部、木质部先变色,严重时韧皮部才受伤,如果形成层变色则表明枝条失去了恢复能力。在生长期则相反,形成层抗寒力最差。幼树在秋季水多时徒长,枝条不充实,易受冻害。另外,由于枝杈或主枝基角部分进入休眠期较晚,输导组织发育不好,易受冻害。冻害的表现是受冻枝杈皮层下陷或开裂,内部变褐组织坏死,严重时组织基部的皮层和形成层全部冻死,受害枝枯萎,有的树皮成块冻坏,有的顺着主干垂直冻裂形成劈枝,主枝与树干的夹角越小则冻害越严重。
5)叶芽、幼果冻害
叶芽受冻后,生长点先变褐,叶原始体逐渐变褐,初期只见到芽鳞松散,后期芽不萌发膨大日夏养花网,干缩枯死易脱落,有的外表不易看出,但剖视其内部可见芽髓已变褐,严重时可枯死。幼果受冻害轻时,发育变得迟缓、畸形,或长时间停留某一发育阶段,局部变褐,并引起大量落果。
1、选用耐冻当地品种
培育和选用抗寒耐冻乡土良种,是防御油茶冻害的根本保证。严格遵循试验、示范、推广的科学体制,合理规划品系布局,因地制宜地种植抗寒力强的品系。在南方品种北移要特别注意科学试验和选择小气候条件,同时注意栽植防护林和设置风障,改善小气候条件,预防和减轻冻害。
2、选择合适立地
尽量选择适宜小气候地形建园,避免选择冻害经常发生的地区,山地种植应尽量在南坡、西南坡建园,避免在北坡、东北坡建园,不要在封闭的、冷空气易积聚的山窝或洼地建园。应选东南方向开口、冷空气难进易出的地形建园,或利用逆温层安全地带建园。同时充分利用江河、湖泊、水库等水系对降温、升温的缓冲作用,从而达到减轻冻害的目的。
3、冻前灌水
在冰冻前及时对土壤水分不足的油茶园灌水(喷灌、沟灌、穴灌),一方面增加土壤温度,增大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使夜间土温下降缓和,稳定地温;另一方面,灌溉后可使油茶园上空气中水气含量增加,当夜间降温时,空气中水气凝结于植物体上,放出凝结潜热,抵销植物体的热损失,从而缓和植物体温的下降,减少辐射冷却,保持油茶生长环境相对稳定,使霜冻寒流到来时温度下降幅度缩小,解冻前缓慢升温。灌水宜在冻害前5~7天的晴天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水最好利用地下水(如井水),灌水量以灌透为原则,通常灌透土壤层30~40cm以内,灌后即排,但勿积水,并要适时中耕,以防灌后结冻。小面积有条件时还可采用喷水法,在霜冻出现前夕,早晨5:00~6:30时利用喷灌设备对油茶树体不断喷水,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低温冻害来临之前,可结合喷水给树喷10%~15%的盐水。这样既可增加树体细胞浓度,降低冰点,又能增加空气湿度,水遇冷凝结放出潜热,可减轻树体冻害。
4、覆盖保日夏养花网温
“地面盖层草,防冻保水抑杂草”,强调了覆盖对抵御寒冷冻害的重要性。因此,在寒潮来临前或入冬以后,可在油茶园行间覆盖稻草、杂草、薄膜、遮阳网等物进行蓬面覆盖或地表覆盖,这样既可抵挡风霜直接侵袭,又可防止夜间地面辐射,促进茶园地温上升,保护树体温度。油茶成林树冠大,株间间距小,可采用遮阳率75%以上的宽幅遮阳网整行覆盖,覆盖时先在树冠表面稀薄撒上一层稻草或杂草,再盖上遮阳网固牢即可;幼龄林树冠小,宜用稻草或其他覆盖物进行单株覆盖,忌用塑料薄膜。铺草以不露地面为宜,厚度10cm左右,同时压土防风。油茶园蓬面覆盖在寒潮过后应及时揭去覆盖物,另外在雨、雪天也应及时揭去,防止覆盖物压损枝干或造成炭疽病为害。另外,也可将粉碎的作物秸秆撒入行间,或撒施暖性农家肥(如土杂肥、厩肥等),达到保暖、保墒之目的。
5、培土壅根
冬季培土能提高土温,增加肥力,从而达到保护根系和根颈的目的。培土应尽量掌握在旬平均温度低于12℃,油茶进入相对休眠期及时进行,当年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较为适宜。培土时如果油茶树枝和根颈部位留有积雪要首先清除,然后从油茶根颈部培起直径80至100厘米,高40至50厘米的土堆,最好能培沙土、加塘泥或草皮。培土时一要从园外挑土,不要刨树冠下的土层,以免暴露根系加重冻害;二要用松散的较湿润的细土,不可用较大的土块,以免主干及侧枝四周留下空隙引起漏风受冻。次年2月中下旬霜冻过后应及时扒开培土,以防根颈霉烂,第一次扒土一半,第二次全部扒除。结合培土,可在油茶行间施用腐熟的猪牛栏粪、堆肥、人畜粪等有机肥料,既能提高土温,保护根部,又能促进根系生长。
6、树干刷白
树干刷白主要是利用刷白剂的隔热作用和光的反射作用,减少树体对太阳能的吸收,缩小树体昼夜温差,保持树干温度和水分,避免树干冻伤,同时还有防寒、防病虫、防晒、防止树皮被动物咬伤等作用。刷白高度至油茶第一主枝下面为宜。灰浆常用的配制方法:用3kg石灰、1kg硫磺粉、1kg食盐、0.2kg食用油、0.1kg面粉、15kg水倒入塑料桶搅匀即可。刷涂树干时要边搅动边刷灰。可于果实采收完半个月后或春季昆虫繁殖蔓延以前刷涂。
7、包裹树干
当气温急骤下降时,包裹树干能有效提高树体的抗寒力。目前最常用的是用草绳道道紧接的卷干或用稻草包裹主干和部分主枝来防寒。其它如干芦苇、草袋、麻袋、泡沫塑料等材料也可以使用。包草时草梢向上,开始半截平铺于地,从干基折草向上,连续包裹,每隔10至15厘米横捆一道,逐层向上至分枝点,必要时可再包部分主枝,若再套上方便塑料袋,则能更好地起到保护作用。此法防寒,应于晚霜后拆除,不宜拖延。包裹时要特别注意树干离地面以上15cm处及树干背阴面,因这两个部位容易冻伤。
8、熏烟
熏烟是对付油茶冻害常用的办法,因为柴草或化学发烟剂燃烧时不但放出热量,使气温升高,而且在田间形成的烟幕还可吸收太阳的辐射热,减少地面的热辐射,防止土壤和植株大量失热。此外,水汽在烟尘上面凝结时也可释放大量的热,使气温提高。该法宜在冬季最寒冷的夜间采用。当气温降至油茶受冻临界温度时开始薰烟,直至气温回升到受冻临界温度以上时熄火。预防效果取决于烟雾的停留时间、烟雾浓度、烟粒大小,烟雾停留的时间越长,烟雾越浓,烟粒越大,效果就越好。发烟物一般用烟雾较大、略潮湿一点的柴草为原料,也可就地取材,选用秸杆、残枝落叶、树皮、锯末、杂草、稻草、秸秆、麦糠、废棉絮、废麻袋、废机油、废柴油等。对燃料不足的地区可以用CHN化学发烟剂替代。熏烟的时间要掌握好,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一般以叶面温度降到比霜冻指标高1℃日夏养花网时为宜。选择在晴天无风,于零时到日出(凌晨2-3时)进行熏烟,注意控制火势,以暗火浓烟为宜,使烟雾一直保持到清晨,待温度回升到0℃以上并稳定上升时停止。
9、树冠喷抑保温剂
喷抑保温剂均可使叶片表面形成一层分子膜,抑制叶片水份蒸发,减少叶片细胞失水,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减轻冻害之目的。使用时间为12月上、中旬,抑蒸保温剂可选用武汉农药二厂生产的6501,或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研制的长风3号,或中国气象所生产的醇型抑蒸剂,或长沙石油厂生产的石油抑蒸剂。喷施浓度为2%~3%,20天左右再补喷1次。
10、化学调控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它化学试剂如细胞分裂素、脱落酸、PP333、2,4-D、抗坏血酸、油菜素内酯等可诱导植物抗冷性的提高,脱落酸、生长延缓剂Amo-1618与B9等可以用来提高植物的抗冻性。
1、林地选择。根据油茶的适生性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pH值为4.5~6.0的阳坡山地建园。
2、整地和密度设计。根据坡地坡度的缓陡进行全垦或整土成梯,然后根据度、土壤肥力、间种和抚育管理水平等情况设计相应密度,定植密度需根据坡度,适宜的行距为2.5~3.0m,株距为2.0~3.0m,也就是每亩为60-110株。
3、挖穴、撩壕。撩60cm70cm宽深的壕沟或挖70cm70cm70cm长宽深的大穴。
3、施基肥。用腐熟的厩肥、堆肥和饼肥等有机肥作基肥,每穴施2~10kg,与回填表土充分拌匀,然后填满待稍沉降后栽植。
4、定植。油茶栽植在冬季11月下旬到次年春季的3月上旬均可。且以春季定植较好。定植宜选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雨天土太湿时不宜。
在事先标好的定植点,定植时最好能在根蔸处加些火土灰、磨细的稻田土或肥沃的培泥土作定植土,将苗木根系自然舒展开,加土分层压实,栽植嫁接苗时可使嫁接口与地面平,浇透水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做到根舒、苗正、土实。
幼林期是指从定植后到进入盛果前期的阶段,油茶嫁接苗一般为6~9a。此时期的管理特点是促使树冠迅速扩展,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促进树体养分积累,为进入盛果期打下基础。
1、施肥措施
幼树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施肥则主要以氮肥,配合磷钾肥,主攻春、夏、秋三次梢,随树龄大小使施肥量从小到多,逐年提高。
定植当年通常可以不施肥,有条件的可在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浇些稀薄的人粪尿或每株施25~50g的尿素或专用肥。从第二年起,3月份新梢萌动前半月左右施入速效氮肥,11月上旬则以土杂肥或粪肥作为越冬肥,每株5~10kg,随着树体的增长,每年的施肥量逐年递增。
2、抚育管理措施
与一般果园一样,油茶也怕渍水和干旱,所以雨季要注意排水,夏秋干旱时应及时灌水。
夏季旱季来临前中耕除草一次,并将铲下的草皮覆于树蔸周围的地表,给树基培蔸,用以减轻地表高温灼伤http://www.rixia.cc和旱害;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有限的垦覆。林地土壤条件较好的要以绿肥或豆科植物为主进行合理间种,实行以耕代抚,还能增加收入。
油茶幼树由于抽梢量大,组织幼嫩,易受冻害,因而在林地规划时要避免在低洼凹地建园,冬天冷气流频繁的地方应适当营造防风林带,平时做好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加强树势,11月份施足保暖越冬肥,还可根据枝梢生长情况在10~11月份用0.2%的磷酸二氢钾(KH2PO4)溶液叶面喷施增加新梢木质化程度,有利越冬。
3、树型培育
油茶定植后,在距接口30~50cm上定干,适当保留主干,第一年在20~30cm处选留3~4个生长强壮,方位合理的侧枝培养为主枝;第二年再在每个主枝上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副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正副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并使三者之间比例合理,均匀分布。
油茶在树体内条件适宜时,具有内膛结果习性,但要注意在树冠内多保留枝组以培养树冠紧凑,树形开张的丰产树型。要注意摘心,控制枝梢徒长,并及时剪除扰乱树形的徒长枝,病虫枝,重叠枝和枯枝等。
幼树前3年需摘掉花蕾,不让挂果,维持树体营养生长,加快树冠成形。
、油茶成林管理
良种油茶进入盛果期一般为8~10a,经济收益期限长达30~50a。在盛果期内,每年结大量的果实,需消耗大量的营养成份,所以成林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加强林地土、肥、水管理,恢复树势,防治病虫害。
1、土壤改良
为了促进土壤熟化,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满足树体对养分的大量需求,改善油茶根系环境,扩大根系分布和吸收范围,提高其抗旱、抗冻能力,保持丰产稳产,需隔年对土壤进行深翻改土,一般在3~4月或秋冬11月份结合施肥时进行。在树冠投影外侧深翻30~60cm;为避免过量伤根时也可分年度对角轮换进行,以2~3a完成一周期。深翻时要注意保护粗根。
2、施肥技术
据研究,油茶林每抽发100kg枝叶,需氮素0.9kg,磷素0.22kg,钾素0.28kg;每生产100kg鲜果需氮素11.1kg,磷素0.85kg,钾素3.4kg;每生产100kg茶油(1430kg鲜果)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158.7kg,磷素12.0kg,钾素48.6kg。盛果期为了适应树体营养生长和大量结实的需要,施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一般N:P2 O5:K2O=10:6:8。每年每株施速效肥总量1~2KG,有机肥15~20KG。增施有机肥不但能有效改良土壤理化特性,培肥地力,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延长化肥肥效,而且还能提高果实含油量。
在施追肥的基础上,还可根据年情、土壤条件和树体挂果量适当增施一些适量的叶面喷施,对促花保果,调节树势,改善品质和提高抗逆性大有帮助。叶面施肥多以各种微量元素、磷酸二氢钾、尿素和各种生长调节剂为主,用量少、作用快,宜于早晨或傍晚进行,着重喷施叶背面效果更好。
3、灌溉技术
油茶大量挂果时也会消耗大量水份,长江流域一般是夏秋干旱,7~9月的降水量大多不足300mm,而此时正是果实膨大和油脂转化时期,欲称“七月干球,八月干油”。漆龙霖等研究认为,当油茶春梢叶片细胞浓度≥19%时,或土壤平均含水量≤18 .2%时、田间持水量≤65%时,油茶已达到生理缺水的临界点,这时合理增加灌水可增产30%以上,如果叶片细胞浓度达到25~28%时,叶片开始凋萎脱落。但在春天雨季时又要注意水涝。
4、修剪技术
油茶修剪多在采果后和春季萌动前进行。油茶成年树多只抽发春梢为主,夏秋梢较少,果梢矛盾不突出。春梢是结果枝的主要来源,要尽量保留,一般只将位置不适当的徒长枝、重叠交叉枝和病虫枝等疏去,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
油茶挂果数年后,一些枝组有衰老的倾向,或因位置过低或过里而变弱,且易于感病,应及时进行回缩修剪或从基部全部剪去,在旁边再另外选择适当部位的强壮枝进行培养补充。保持旺盛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对于过分郁闭的树型,应剪除少量枝径2~4cm左右的直立大枝,开好“天窗”,提高内膛结果能力。通过合理修剪可使产量增长39%以上,枝感病率降低70%。
由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引起,其有性世代是子囊菌纲鹿角菌目的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 S),无性世代是半知菌黑盘胞目的茶赤叶枯剌盘孢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
主要在果实、叶、枝和树干上发病。造成果实开裂、果实和叶片大量脱落,枝条枯死,树干溃疡等,会严重影响树体生长和茶果产量,严重时整个植株干枯死亡。发生时,在果实、枝叶上出现红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淡褐色病斑,病斑中的不规则轮纹,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褐色的小点。
通常发生时间是5~8月高温高湿季节,7~8月是发病高峰期,成林在8~9月会见到大量落果落叶,如果的大树嫁接换冠时也可在树干上见到溃疡病斑。
油茶炭疽病分布广,受害面积大,防治困难,目前尚未有很有效的防治方法。生产上注重抗病性育种,选育的良种要求果实自然感病率3%以下。配合营林措施减少病源,增强树势等综合治理方法。在苗期时春夏季节定期喷施1%的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早期可用50%的多菌灵等内吸性杀菌剂防治,可达到70%的效果。
2.油茶软腐病
由真菌引起,其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丛梗孢目、伞座孢属油茶伞座孢菌(Agarocodochium Camellia L),未见有性世代。
油茶软腐病主要在果实、叶、芽和梢上发生,造成大量落叶落果,芽梢枯死。受害油茶往往成片发生,如遇连续阴雨天扩散速度更快。
油茶软腐病的发生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密切关系,风雨是病原菌近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通常于3~6月和10~12月为发病高峰期,在南方对于油茶苗期,则全年都有可能发生,造成苗木落叶后成片死亡。
油茶软腐病是油茶常见病,对油茶成林造成大量落果但不至整株死亡,主要对油茶苗木的危害最大。其防治主要采用营林管理措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治上以预防为主,浙江省油茶常山油茶研究所进行防治研究试验认为1%波尔多液预防效果较好,达到96.7%,多菌灵和托布津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7.6~82.2%。
3.油茶根腐病
病原菌的无性世代为半知菌无孢菌群的罗氏白绢小菌核菌(Sclerotum rolfsil S),有性世代为担子菌纲的罗氏白绢病菌(Pellicularia rolfii W)。
根腐病主要为害油茶一年生苗木,先侵染苗木根颈部,患部组织初期褐色,后长出白色绵毛状物(菌索),受害苗木根部腐烂叶片凋落最后死亡。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苗根周围形成大量白色的丝状膜层,所以也称白绢病或霉根病,后来从白色变成黄褐色,即病原菌的菌核。
油茶根腐病主要发生于4~5月和9~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7~8月是重病株死亡期。病原菌适宜生长于pH值为4左右的土中,特别是对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的圃地时。于感染部位和根妹土壤越冬,主要从伤口或幼嫩表皮侵染。
油茶根腐病的综合防治,行别是进行苗木培育时,须从圃地选择开始,土壤质地、排水情况、前期作物等。发病后首先尽可能清除重病株,以熟石灰拌土覆盖,或50%退菌特、50%多菌灵等浇灌根茎处,防治效果均可达到75%以上。
二、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能造成经济损失的油茶害虫主要有以油茶尺蠖(Biston marginata)和茶毒蛾(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为代表的食叶害虫,包括剌蛾类、蓑蛾类、金龟子类和叶甲类;以茶梢尖蛾(Parametriotes theae)和油茶绵蚧(Metaceronema japonoca)为代表的枝梢害虫,包括油茶蛀梗虫和蚧虫类;以蓝翅天牛(Chreonoma atriarsis)为代表的蛀干害虫;以及种实害虫茶籽象甲(Curcnlio chinensis)等。
油茶害虫的防治多采用综合治理的措施,从加强营林管理,增强树势,破坏和恶化害虫的生存和为害环境;通过修剪清除和减少病虫枝和过弱枝,消灭越冬害虫;采用生物防治,保护天敌。
化学
防治时须针对不同害虫进行,鳞翅目和鞘翅目食叶害虫可在2~3龄时以90%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等防治均有很好的效果。对蚜虫和介壳虫等剌吸式害虫,可用40%乐果乳油或氧化乐果乳油防治。对茶梢蛾和茶蛀梗虫等钻蛀性害虫,应在成虫盛发期,卵初孵化或幼虫转移蛀梢盛期,以40%氧化乐果乳油等强渗透内吸作用化学农药喷洒效果较好。害虫的适应性会逐渐产生抗药性,所以每一种药都不是绝对的,所以采用综合防治方法把害虫控制在所允许的经济域植以内是比较理想的,对于化学防治特别是连续使用多年以后,有必要不断更换和探索新的杀虫剂才能达到杀灭害虫的效果。
第四节 油茶低产林改造
油茶低产林是与良种丰产林相对而言,是指其生产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的那些林分。油茶低产林改造是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援助项目“2696工程”的启动下,在全国滚动实施。低产林改造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八大技术措施:
1) 清理林地。将林中的高大林木、杂灌木和有害杂草等清除,有得于油茶林的垦复管理和果实采收。
2) 密度调整。将过密的疏伐、过稀的适当补植,根据不同的坡度使油茶林每公顷保留900~1650株。
3) 整枝修剪。油茶植株进入盛果期后,通过修枝整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剪去过密的交叉枝、重叠枝、过弱的营养枝、病虫枝等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
4) 垦复深挖。“冬挖金、夏挖银”是群众对油茶垦复的总结。冬天深垦可熟化和改良土壤,增加肥力,清除杂草和消灭越冬病虫害。夏天正是新梢、果实生长的关键时期,结合除草浅垦培蔸可增强抗旱能力,提高油茶树体的生长势,有利于保花保果。
5) 蓄水保土。针对坡度陡的林地,尽可能整土整梯,或者每隔6~8m按环山水平开挖1~1.5m的竹节沟,防止水土流失,以达到保水、保土和保肥的目的。
6) 合理施肥。以农家土杂肥为主,结合冬垦时进行。有条件的春季适当施一些以N、P为主的复合肥。
7) 病虫防治。油茶成林中为害最为严重的病害是炭疽病和软腐病,不但造成当年损失,还会影响次年产量,衰弱树势,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日夏养花网油茶病虫害多以综合治理和预防为主,结合树体管理,在4~7月份定期喷洒波尔多液等杀菌剂可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8) 劣株改造。这适合于一些立地条件较好的中幼龄林,在调查清楚林分产量结构的情况下将部分不结果或结果不多的植株,采用大树换冠的方法改造成良种株,从而提高林分的整体产量。这方法技术难度要求较高、投资相对较大,要进行必要的论证后再实施。
第五节 油茶冻害及其防治措施
油茶二千多年来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地区,可耐-11℃的低温,通常情况下遭受冻害情况不多。但由于实然降温和持续冰冻,也对油茶树体造成一定的伤害。2007年冬,湖南、江西等地罕见的冰冻,使油茶苗木和幼林等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冻害。有必要分析其发现的不同情况而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灾害缺失。
一、油茶冻害的原因
油茶冻害是指油茶在休眠或生长时期,当温度下降到0℃以下,植物体内发生冰冻,致使叶、枝梢、主干、根系等受到伤害或死亡的现象。油茶受冻后,由于细胞内结冰,直接破坏了原生质结构,使细胞死亡或者原生质脱水发生机械挤压及原生质胶体变性凝固,从而造成树脂状物质的淤塞,根的吸收输导,叶子的蒸腾,光合作用以及植株的生长等均遭到破坏,轻则引起减产,树势衰弱,重则引起失收,甚至死亡。
造成油茶冻害的原因有多种,情况也较复杂。气候条件是最大的影响因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低温强度和低温持续时间,这种冻害多半有规律性,一般10年一大冻,5年一小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种规律的出现可能与以22年为双周期,即约11年一轮的小周期和22年一轮的大周期,与太阳黑子低值年的出现有关,因此可以根据太阳黑子活动规律提前对冻害周期进行预报。二是季节交替时期的剧烈变温,如秋末冬初的寒流造成剧烈降温和冬末春初的回寒。
二、油茶冻害的主要症状
油茶受冻后,因器官或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出的受害程度和症状也不一样,因为不同器官进入休眠和解除休眠有早有晚,休眠深度也不同,树体进入休眠的顺序是枝条、主枝、主干、根茎,而解除休眠的顺序正好相反。冻害的主要症状表现为:
1)根系冻害
根系无明显休眠期,比地上树体的其它部分耐寒力差,且生长于地下,冻害不易被发现,但对地上部分的影响非常显著,表现在春季萌芽晚或不整齐,有的受冻害较轻,虽然能发芽抽梢,但生长缓慢,严重时抽出的新梢逐渐凋萎枯干。根系形成层最易受冻,皮层次之,而木质部的抗寒力较强。根系受冻后变褐色,皮层易和木质部分离,甚至脱落。一般粗根较细根耐寒力强,近地面的根系易受冻,疏松土壤比一般土壤发生冻害严重,干燥土壤比潮湿土壤严重。
2)根茎冻害
根茎指树干的基部,是整个植株中最迟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最晚,在春天开始活动和解除休眠又较早的部分。同时近地面的小气候变化剧烈,温差较大,绝对最低温度较气温低。因此,根茎部分更容易受冻害,特别是根部积水多,贪青生长的情况下,根茎冻害更易发生。受冻后根茎皮层先变色逐渐变黑,以后干枯,轻则发生于局部,重则形成黑环,包围干周,全株死亡。新栽的树或幼树因根系小而旺,易受冻害,而大树则相对抗寒。根颈冻害对植株危害很广,常引起树势衰弱或整株死亡。
3)枝干冻害
油茶主干在气温低且变化又剧烈的情况下,皮层组织迅速冷缩,木质部产生应力而将树皮撑开,形成纵向开裂,即“冻裂”现象(又称纵裂、裂干)。树皮常沿裂缝与木质部脱离,严重时还向外翻,裂缝可沿半径方向扩展到树木中心,一般生长过旺的幼树主干易受冻害,冻裂不会直接引起树木的死亡,但由于树皮开裂木质部失去保护,伤口极易引起腐烂病等病虫的发生,严重削弱树木的生长势。
4)枝条冻害
枝条的冻害与其成熟度有关。成熟的枝条在休眠期以形成层最抗寒,皮层次之,而木质部、髓部最不抗寒。所以冻害发生后,髓部、木质部先变色,严重时韧皮部才受伤,如果形成层变色则表明枝条失去了恢复能力。在生长期则相反,形成层抗寒力最差。幼树在秋季水多时徒长,枝条不充实,易受冻害。另外,由于枝杈或主枝基角部分进入休眠期较晚,输导组织发育不好,易受冻害。冻害的表现是受冻枝杈皮层下陷或开裂,内部变褐组织坏死,严重时组织基部的皮层和形成层全部冻死,受害枝枯萎,有的树皮成块冻坏,有的顺着主干垂直冻裂形成劈枝,主枝与树干的夹角越小则冻害越严重。
5)叶芽、幼果冻害
叶芽受冻后,生长点先变褐,叶原始体逐渐变褐,初期只见到芽鳞松散,后期芽不萌发膨大日夏养花网,干缩枯死易脱落,有的外表不易看出,但剖视其内部可见芽髓已变褐,严重时可枯死。幼果受冻害轻时,发育变得迟缓、畸形,或长时间停留某一发育阶段,局部变褐,并引起大量落果。
1、选用耐冻当地品种
培育和选用抗寒耐冻乡土良种,是防御油茶冻害的根本保证。严格遵循试验、示范、推广的科学体制,合理规划品系布局,因地制宜地种植抗寒力强的品系。在南方品种北移要特别注意科学试验和选择小气候条件,同时注意栽植防护林和设置风障,改善小气候条件,预防和减轻冻害。
2、选择合适立地
尽量选择适宜小气候地形建园,避免选择冻害经常发生的地区,山地种植应尽量在南坡、西南坡建园,避免在北坡、东北坡建园,不要在封闭的、冷空气易积聚的山窝或洼地建园。应选东南方向开口、冷空气难进易出的地形建园,或利用逆温层安全地带建园。同时充分利用江河、湖泊、水库等水系对降温、升温的缓冲作用,从而达到减轻冻害的目的。
3、冻前灌水
在冰冻前及时对土壤水分不足的油茶园灌水(喷灌、沟灌、穴灌),一方面增加土壤温度,增大土壤热容量和导热率,使夜间土温下降缓和,稳定地温;另一方面,灌溉后可使油茶园上空气中水气含量增加,当夜间降温时,空气中水气凝结于植物体上,放出凝结潜热,抵销植物体的热损失,从而缓和植物体温的下降,减少辐射冷却,保持油茶生长环境相对稳定,使霜冻寒流到来时温度下降幅度缩小,解冻前缓慢升温。灌水宜在冻害前5~7天的晴天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水最好利用地下水(如井水),灌水量以灌透为原则,通常灌透土壤层30~40cm以内,灌后即排,但勿积水,并要适时中耕,以防灌后结冻。小面积有条件时还可采用喷水法,在霜冻出现前夕,早晨5:00~6:30时利用喷灌设备对油茶树体不断喷水,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低温冻害来临之前,可结合喷水给树喷10%~15%的盐水。这样既可增加树体细胞浓度,降低冰点,又能增加空气湿度,水遇冷凝结放出潜热,可减轻树体冻害。
4、覆盖保日夏养花网温
“地面盖层草,防冻保水抑杂草”,强调了覆盖对抵御寒冷冻害的重要性。因此,在寒潮来临前或入冬以后,可在油茶园行间覆盖稻草、杂草、薄膜、遮阳网等物进行蓬面覆盖或地表覆盖,这样既可抵挡风霜直接侵袭,又可防止夜间地面辐射,促进茶园地温上升,保护树体温度。油茶成林树冠大,株间间距小,可采用遮阳率75%以上的宽幅遮阳网整行覆盖,覆盖时先在树冠表面稀薄撒上一层稻草或杂草,再盖上遮阳网固牢即可;幼龄林树冠小,宜用稻草或其他覆盖物进行单株覆盖,忌用塑料薄膜。铺草以不露地面为宜,厚度10cm左右,同时压土防风。油茶园蓬面覆盖在寒潮过后应及时揭去覆盖物,另外在雨、雪天也应及时揭去,防止覆盖物压损枝干或造成炭疽病为害。另外,也可将粉碎的作物秸秆撒入行间,或撒施暖性农家肥(如土杂肥、厩肥等),达到保暖、保墒之目的。
5、培土壅根
冬季培土能提高土温,增加肥力,从而达到保护根系和根颈的目的。培土应尽量掌握在旬平均温度低于12℃,油茶进入相对休眠期及时进行,当年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较为适宜。培土时如果油茶树枝和根颈部位留有积雪要首先清除,然后从油茶根颈部培起直径80至100厘米,高40至50厘米的土堆,最好能培沙土、加塘泥或草皮。培土时一要从园外挑土,不要刨树冠下的土层,以免暴露根系加重冻害;二要用松散的较湿润的细土,不可用较大的土块,以免主干及侧枝四周留下空隙引起漏风受冻。次年2月中下旬霜冻过后应及时扒开培土,以防根颈霉烂,第一次扒土一半,第二次全部扒除。结合培土,可在油茶行间施用腐熟的猪牛栏粪、堆肥、人畜粪等有机肥料,既能提高土温,保护根部,又能促进根系生长。
6、树干刷白
树干刷白主要是利用刷白剂的隔热作用和光的反射作用,减少树体对太阳能的吸收,缩小树体昼夜温差,保持树干温度和水分,避免树干冻伤,同时还有防寒、防病虫、防晒、防止树皮被动物咬伤等作用。刷白高度至油茶第一主枝下面为宜。灰浆常用的配制方法:用3kg石灰、1kg硫磺粉、1kg食盐、0.2kg食用油、0.1kg面粉、15kg水倒入塑料桶搅匀即可。刷涂树干时要边搅动边刷灰。可于果实采收完半个月后或春季昆虫繁殖蔓延以前刷涂。
7、包裹树干
当气温急骤下降时,包裹树干能有效提高树体的抗寒力。目前最常用的是用草绳道道紧接的卷干或用稻草包裹主干和部分主枝来防寒。其它如干芦苇、草袋、麻袋、泡沫塑料等材料也可以使用。包草时草梢向上,开始半截平铺于地,从干基折草向上,连续包裹,每隔10至15厘米横捆一道,逐层向上至分枝点,必要时可再包部分主枝,若再套上方便塑料袋,则能更好地起到保护作用。此法防寒,应于晚霜后拆除,不宜拖延。包裹时要特别注意树干离地面以上15cm处及树干背阴面,因这两个部位容易冻伤。
8、熏烟
熏烟是对付油茶冻害常用的办法,因为柴草或化学发烟剂燃烧时不但放出热量,使气温升高,而且在田间形成的烟幕还可吸收太阳的辐射热,减少地面的热辐射,防止土壤和植株大量失热。此外,水汽在烟尘上面凝结时也可释放大量的热,使气温提高。该法宜在冬季最寒冷的夜间采用。当气温降至油茶受冻临界温度时开始薰烟,直至气温回升到受冻临界温度以上时熄火。预防效果取决于烟雾的停留时间、烟雾浓度、烟粒大小,烟雾停留的时间越长,烟雾越浓,烟粒越大,效果就越好。发烟物一般用烟雾较大、略潮湿一点的柴草为原料,也可就地取材,选用秸杆、残枝落叶、树皮、锯末、杂草、稻草、秸秆、麦糠、废棉絮、废麻袋、废机油、废柴油等。对燃料不足的地区可以用CHN化学发烟剂替代。熏烟的时间要掌握好,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一般以叶面温度降到比霜冻指标高1℃日夏养花网时为宜。选择在晴天无风,于零时到日出(凌晨2-3时)进行熏烟,注意控制火势,以暗火浓烟为宜,使烟雾一直保持到清晨,待温度回升到0℃以上并稳定上升时停止。
9、树冠喷抑保温剂
喷抑保温剂均可使叶片表面形成一层分子膜,抑制叶片水份蒸发,减少叶片细胞失水,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减轻冻害之目的。使用时间为12月上、中旬,抑蒸保温剂可选用武汉农药二厂生产的6501,或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研制的长风3号,或中国气象所生产的醇型抑蒸剂,或长沙石油厂生产的石油抑蒸剂。喷施浓度为2%~3%,20天左右再补喷1次。
10、化学调控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它化学试剂如细胞分裂素、脱落酸、PP333、2,4-D、抗坏血酸、油菜素内酯等可诱导植物抗冷性的提高,脱落酸、生长延缓剂Amo-1618与B9等可以用来提高植物的抗冻性。
文章标签: 生石花
本文标题: 栽植的油茶小苗如合施肥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59501.html
上一篇:百香籽应该吃进去还是吐出来?
下一篇:除甲醛植物,真的有用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