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的来源?
河北民歌《茉莉花》歌曲来源
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
歌名:茉莉花
演唱:彭丽媛
词:何仿
曲:何仿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
扩展资料
作词编曲经过
能见到的最早与现代版本相似的《茉莉花》歌词收编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冯梦龙的《挂枝儿》中。
《茉莉花》歌词的前身最早刊载于清朝乾隆年间(1764-1774)的戏曲剧本集《缀白裘》,在《缀白裘》中收录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词,叙述的是《西厢记》中“张生戏莺莺”的故事,前两段唱词以重叠句称为《鲜花调》,也有从其为基础发展的称为《茉莉花》。
最早关于《茉莉花》的曲谱(《鲜花调》工尺谱)收录在道光年间(1821年,一说1837年)的《小慧集》中。
这种曲调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各地方言语调、风土日夏养花网人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衍生出各种风格的“同宗民歌”,流传于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调各异,但歌词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爱情为主题。
这些民歌以江苏的《茉莉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的文艺兵何仿日夏养花网记录日夏养花网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区一位民间艺人那里听到的民歌版本《鲜花调》。
后将原词中三种鲜花(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修改为一种,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点,对歌词的顺序也做了调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将其他一些歌词改为老少咸宜的语句。
对原曲的头尾作了一定的改动,将毫无变化重复的前两句加入了一点“转”音,用同一曲调演唱三段歌词,三段的结束音由上扬改为下抑,并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结束。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两次修改,进一步丰富其旋律,将歌词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茉莉化的由来
《茉莉花》的由来是什么?
这朵美丽的茉莉花是何仿从民间艺术丰厚土壤中采得的。何仿与战友冒着风雨,踏着泥泞的山间小路,去扬州附近的六合金牛山地区,一天,他们找到了当地一位知名的民间艺人,采集到了这首在当地广为传唱的扬州民歌“茉莉花”的原版《鲜花凋》。反复吟唱,何仿又觉得原歌分别吟唱了三种花: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艺术形象不够集中,而且是以小女子的“奴”为人称,唱的实际http://www.rixia.cc上是哥哥妹妹的相思情,对于部队表演不太合适。此外,原歌尽管乐音优美,但带有一定的轻佻感觉,如果能修改一下就好了。但当时的何仿还没有这个能力,直到1957年,何仿被部队送往上海音乐学院进修深造,在北京与民主德国的合唱专家一起探讨民歌演唱要找一首适合女声合唱的中国民歌时,他想到了这首《鲜花调》。经过对原曲原词的修改,三段歌词用同一段曲子,一唱三叹,并以悠扬婉转的拖腔作结束,《茉莉花》在北京由前线歌舞团一曲唱红,当年中国唱片社即出版了唱片。从此,这首江苏扬州民歌以《茉莉花》之名传遍世界乐坛。
文章标签:
上一篇:茉莉花能否放在室内?
下一篇:茉莉花茶的分类以及如何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