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夏养花网

您好,欢迎访问日夏养花网,我们的网址是:http://www.rixia.cc

微生物计数方法有哪些?我想知道详细的操作步骤

2022-08-11 04:58:47 分类:养花问答 来源: 日夏养花网 作者: 网络整理 阅读:125

微生物的计数

最近在看高三生物"微生物的生长"一节.rn里面提到了几种测定数目的方法,不过讲的有点略,不太明白.rn哪位能讲实验具体过程说说?谢谢.
有专业地电子计数仪器

也有实验法
微生物的显微直接计数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计数原理和计数方法,掌握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技能。

二、实验原理

测定微生物细胞数量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有显微直接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

显微计数法适用于各种含单细胞菌体的纯培养悬浮液,如有杂菌或杂质,常不易分辨。菌体较大的酵母菌或霉菌孢子可采用血球计数板,一般细菌则采用彼得罗夫霍泽(Petrof Hausser)细菌计数板。两种计数板的原理和部件相同,只是细菌计数板较薄,可以使用油镜观察。而血球计数板较厚,不能使用油镜,计数板下部的细菌不易看清。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4条槽而构成3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有一个计数区(图21-1),计数区的刻度有两种:一种是计数区分为16个大方格(大方格用三线隔开),而每个大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计数区分成25个大方格(大方格之间用双线分开),而每个大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但是不管计数区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计数区都由400个小方格组成。

计数区边长为1mm,则计数区的面积为l mm2,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400mm2。盖上盖玻片后,计数区的高度为0.1mm,所以每个计数区的体积为0.1mm3,每个小方格的体积为1/4000mm3。

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先要测定每个小方格中微生物的数量,再换算成每毫升菌液(或每克样品)中微生物细胞的数量。

已知:1mm3体积=10 mm10 mm10 mm= 1000mm3

所以:1mm3体积应含有小方格数为1000mm3/1/日夏养花网4000mm3=4106个小方格,即系数K=4106 。

因此:每ml菌悬液中含有细胞数= 每个小格中细胞平均数(N)系数(K)菌液稀释倍数(d)

三、实验器材

1.活材料: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斜面或培养液。

2.器材: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22mm22mm)、吸水纸、计数器、滴管、擦镜纸。

四、实验方法

1.视待测菌悬液浓度,加无菌水适当稀释(斜面一般稀释到10-2),以每小格的菌数可数为度。

2.取洁净的血球计数板一块,在计数区上盖上一块盖玻片。

3.将酵母菌悬液摇匀,用滴管吸取少许,从计数板中间平台两侧的沟槽内沿盖玻片的下边缘摘入一小滴(不宜过多),让菌悬液利用液体的表面张力充满计数区,勿使气泡产生,并用吸水纸吸去沟槽中流出的多余菌悬液。也可以将菌悬液直接滴加在计数区上,不要使计数区两边平台沾上菌悬液,以免加盖盖玻片后,造成计数区深度的升高。然后加盖盖玻片(勿使产生气泡)。4.静置片刻,将血球计数板置载物台上夹稳,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区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并计数。由于生活细胞的折光率和水的折光率相近,观察时应减弱光照的强度。

5.计数时若计数区是由16个大方格组成,按对角线方位,数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4个大方格(即100小格)的菌数。如果是25个大方格组成的计数区,除数上述四个大方格外,还需数中央l个大方格的菌数(即80个小格)。如菌体位于大方格的双线上,计数时则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以减少误差。

6.对于出芽的酵母菌,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一半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算。每个样品重复计数2—3次(每次数值不应相差过大,否则应重新操作),求出每一个小格中细胞平均数(N),按公式计算出每ml(g)菌悬液所含酵母菌细胞数量。

7.测数完毕,取下盖玻片,用水将血球计数板冲洗干净,切勿用硬物洗刷或抹擦,以免损坏网格刻度。洗净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放入盒内保存。

可以再参考单细胞微生物显微计数法

高中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1、计数器测定法:
  即用血细胞计数器进行计数。取一定体积的样品细胞悬液置于血细胞计数器的计数室内,用显微镜观察计数。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O.1mm3),因而根据计数器刻度内的细菌数,可计算样品中的含菌数。本法简便易行,可立即得出结果。
  本法不仅适于细菌计数,也适用于酵母菌及霉菌孢子计数。
  2、电子计数器计数法:
  fqeVgQ电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是测定小孔中液体的电阻变化,小孔仅能通过一个细胞,当一个细胞通过这个小孔时,电阻明显增加,形成一个脉冲,自动记录在电子记录装置上。
  该法测定结果较准确,但它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能区分是否为细菌。因此,要求菌悬液中不含任何碎片。
  3、活细胞计数法
  常用的有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根据每个活的细菌能长出一个菌落的原理设计的。取一定容量的菌悬液,作一系列的倍比稀释,然后将定量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根据培养出的菌落数,可算出培养物中的活菌数。此法灵敏度高,是一种检测污染活菌数的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所采用的方法。使用该法应注意:①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过多或过少均不准确;②为了防止菌落蔓延,影响计数,可在培养基中加入O.001%2,3,5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③本法限用于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广泛应用于水、牛奶、食物、药品等各种材料的细菌检验,是最常用的活菌计数法。 
  4、比浊法
  比浊法是根据菌悬液的透光量间接地测定细菌的数量。细菌悬浮液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透光度成反比,与光密度成正比,所以,可用光电比色计测定菌液,用光密度(OD值)表示样品菌液浓度。
  此法简便快捷,但只能检测含有大量细菌的悬浮液,得出相对的细菌数目,对颜色太深的样品,不能用此法测定。
  5、测定细胞重量法
  此法分为湿重法和干重法。湿重法系单位体积培养物经离心后将湿菌体进行称重;干重法系单位体积培养物经离心后,以清水洗净放人干燥器加热烘干,使之失去水分然后称重。
  此法适于菌体浓度较高的样品,是测定丝状真菌生长量的一种常用方法。
  6、测定细胞总氮量或总碳量
  氮、碳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含量较稳定,测定氮、碳的含量可以推知细胞的质量。此法适于细胞浓度较高的样品。
7、颜色改变单位法(colour change unit,简称CCU)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很小,用一般的比浊法无法计数的微生物,比如支原体等,因为支原体的液体培养物是完全透明的,呈现为清亮透明红色,因此无法用比浊法来计数,由于支原体固体培养很困难,用cfu法也不容易计数,因此需要用特殊的计数方法,即CCU法。它是以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的代谢活力为指标,来计数微生物的相对含量的,下面以解脲脲原体为例,简单介绍其操作:
(1).取12只无菌试管,每一管装1.8ml解脲脲原体培养基。
(2).在第一管加入0.2ml待测解脲脲原体菌液,充分混匀,从中吸取0.2ml加入第二管,依次类推,10倍梯度稀释,一直到最末一管
(3).于37度培养,以培养基颜色改变的最末一管作为待测菌液的CCU,也就是支原体的最大代谢活力,比如第六管出现颜色改变,他的相对浓度就是10的6次方CCU/ml.
一般来说,比浊法和菌落计数法就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细菌的计数,但是对支原体这样比较特殊的微生物,用CCU法比较合适。
  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也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在微生物学工作中一般常用的是平皿菌落计数法、计数器法和比浊法。至于哪种方法比较适合你,得根据你的具体条件而定。
1、直接计数法:常用的是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这种方法是先将待测样品制成悬浮液,然后取一定量的悬液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数目来计算出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直接计数法所需设备简单,可迅速得到结果,而且在计数的同时能观察到所研究的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其缺点是难以计数微小的细菌。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培养悬浮液中各种单细胞细菌体的计数。
2、间接计数法:最常用的是稀释平板计数法,它是根据微生物的培养特征而设计的技术方法。这种方法在样品中含菌数较少的情形下,也可以完成计数。应用稀释平板计数法计数是,需要将待测样品配制成均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散开。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或是将一定量的稀释液,与融化后冷却至45C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倾入无菌培养皿中,摇匀、静置待凝。经过培养后,就由单个微生物生长繁殖形成一个菌落,这样的一个菌落就代表一个微生物个体,统计培养基中出现的菌落数,即可推算出检测样品中的活菌数。

微生物计数方法有哪些

膜转移法,在微生物计数的膜转移法中,关键是将滤膜转移到琼脂培养基上,它可能是二次污染的源头,从而导致假阳性结果。可通过德国赛多利斯的Microsart® @filter与Microsart® @media实现一次性无菌过滤单元与免触式膜转移,即在盖子中设有一个一体式胶圈,因此可以轻松地贴合滤膜并将其正确放置在琼脂平板上。转一圈,将其锁定,准备培养。  

申请免费试用

测定微生物计数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血细胞计数法
将稀释的菌液样品滴在血细胞计数板上,在显微镜下计算4~5个中格的细菌数,并求出每个小格所含细菌的平均数,再以此为依据,估算总菌数.
①此法的缺点是不能区分死菌和活菌.
②对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细菌,应当取平均值计数.
③此法可用于测定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2.稀释涂布平板法
原理:每个活细菌在适宜的培养基和良好的生长条件下可以通过生长形成菌落.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①这一方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②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当两个活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用活菌数来表示.
③土壤、水、牛奶、食品和其他材料中所含细菌、酵母、芽孢与孢子等的数量均可用此法测定.但不适于测定样品中丝状体微生物,例如放线菌或丝状真菌或丝状蓝细菌等的营养体等.
④此法若不培养成菌落,可通过将一定量的菌液均匀地涂布在玻片上的一定面积上,经固定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计数,这样又称涂片计数法.染色可用台盼蓝,台盼蓝能使死细胞染成蓝色,可分别计数死细胞和活细胞.
3.滤膜法
滤膜法是当样品中菌数很低时,可将一定体积的湖水、海水或饮用水灯样品通过膜过滤器.然后将滤膜干燥、染色,并经处理使膜透明,再在显微镜下计算膜上(或一定面积上)的细菌数.
此法也可以通过培养观察形成的菌落数来推算样品中的菌数.例如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将已知体积的水过滤后,将滤膜放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培养.在该培养基上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黑色,可根据培养基上黑色菌落的数目,计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目.
此法也是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4.比浊法
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菌是悬液中细胞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即与光密度成正比,菌越多,光密度越大.因此可借助与分光光度计,在一定波长下,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以光密度表示菌量.实验测量时一定要控制在菌浓度与光密度成正比的线性范围内,否则不准确.
5.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在课本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P22中“除了上述活菌计数法外,显微镜直接计数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这里说的显微镜直接计数,我认为应该是在稀释涂布的基础上不培养成菌落而通过染色的方法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再如滤膜法也一样,可以有两种情况.
另外,微生物计数法发展迅速,多种多样的快速、简易、自动化的仪器和装置等方法可以用来统计微生物的数目.

菌落计数有哪些的方法

测定微生物细胞数目方法有多介绍几种

1.血细胞计数法

稀释菌液样品滴血细胞计数板上显微镜下计算4~5格细菌数并求出每小格所含细菌平均数再此依据估算总菌数

①此法缺点能区分死菌和活菌

②对压小方格界线上细菌应当取平均值计数

③此法用于测定培养液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

2.稀释涂布平板法

原理:每活细菌适宜培养基和良好生长条件下通过生长形成菌落培养基表面生长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活菌

①方法常用来统计样品活菌数目

www.rixia.cc统计菌落数往往比活菌实际www.rixia.cc数目低原因当两活多细胞连起时平板上观察只菌落因此统计结般用菌落数而用活菌数来表示

③土壤、水、牛奶、食品和其材料所含细菌、酵母、芽孢与孢子等数量均用此法测定适于测定样品丝状体微生物例放线菌或丝状真菌或丝状蓝细菌等营养体等

④此法若培养成菌落通过定量菌液均匀地涂布玻片上定面积上经固定染色显微镜下计数样又称涂片计数法染色用台盼蓝台盼蓝能使死细胞染成蓝色分别计数死细胞和活细胞

3.滤膜法

滤膜法当样品菌数低时定体积湖水、海水或饮用水灯样品通过膜过滤器滤膜干燥、染色并经处理使膜透明再显微镜下计算膜上(或定面积上)细菌数

此法也通过培养观察形成菌落数来推算样品菌数例测定饮用水大肠杆菌数目:已知体积水过滤滤膜放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培养该培养基上大肠杆菌菌落呈现黑色根据培养基上黑色菌落数目计算出水样大肠杆菌数目

此法也统计样品活菌数目

4.比浊法

原理定范围内菌悬液细胞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即与光密度成正比菌越多光密度越大因此借助与分光光度计定波长下测定菌悬液光密度光密度表示菌量实验测量时定要控制菌浓度与光密度成正比线性范围内否则准确

5.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课本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P22除了上述活菌计数法外显微镜直接计数也测定微生物数量常用方法里说显微镜直接计数我认应该稀释涂布基础上培养成菌落而通过染色方法显微镜下直接计数再滤膜法也样有两种情况

另外微生物计数法发展迅速多种多样快速、简易、自动化仪器和装置等方法用来统计微生物数目。

来源: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tcNC2D11qC4JtEwQUImdbsCMqb3ufWZIgu日夏养花网y2G41fBInjWJ6ISwvZnRhG3ob1ye7Y0rp7LEZF7Dq5chhYTeO1xK

文章标签:

本文标题: 微生物计数方法有哪些?我想知道详细的操作步骤
本文地址: http://www.rixia.cc/wenda/305036.html

上一篇:异地恋靠“手机”维持的爱情能有多久呢?

下一篇:求儿时的一部动画片,大概在10年前。主角是个瘦子,但变身之后,就是一个超级肌肉男。请那位高手说说片名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