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与“竹”有关的故事有哪些
苏轼与竹子的故事
我想要1篇苏轼与竹子的故事,字数最好在100以内如果我满意,可继续加分苏轼与竹子的故事:
苏轼生平爱竹,“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他画竹往往从地上直升到画幅顶部,人家问他:可何不逐节分画?他回答说:“竹生时何尝是逐节生的?”
苏轼在任杭州通判的时候,一次坐于堂上,一时画兴勃发,而书案上没有墨只有朱砂,于是随手拿朱砂当墨画起竹来。后来人家问他:世间只有绿竹,哪来朱竹?苏轼答曰:“世间无墨竹,既可以用墨画,何尝不可以用朱画!”
据说由于他的首创,后来文人画中便流行画朱竹了,而苏轼自然也被尊为朱竹鼻祖。轼画朱竹,正体现了他不重形似的绘画主张,这种绘画理论具有远大的艺术观点,也是后来士大夫“逸笔草草,聊以自娱,非求人赏”的艺术原理的发源。
扩展资料苏轼的主要成就: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苏轼与竹子的故事:无肉与无竹
苏轼谪居黄州时,种稻播麦,植树种菜,忙得不亦乐乎。东坡上风光旖旎,遍布奇花异草,苏轼自是情绪开朗,高兴之中,在房前种了一大片竹子,看着竹子雨后春笋,节节生长,自是怡然自得。
但是生性刁蛮的苏小妹见状却闷闷日夏养花网不乐,埋怨哥哥浪费地亩,只知道玩乐,不懂生活之艰辛。在她看来,就应多种一些值钱的草药蔬菜,卖了钱,把生活过好,多买些鱼肉吃。
于是苏轼就给妹妹写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副对联规劝妹妹。在苏轼眼里,作为“四君子”的梅兰竹菊从不一样方面解读了人生,要勇敢顽强,一片芳心,活出气节,清心寡欲尤其竹子的气节令苏轼景仰。
扩展资料
宋代苏轼《竹》原文: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译文:今天南风吹刮,吹乱了庭院前的竹子。竹枝发出低沉的飒飒声,枝叶如万千刀枪相对,兵刃碰击。风声萧萧,天地间一片风折雪摧,宁可折倒,也不接受任何侮辱。南风停息,翠竹又回到原本端正的模样,翡翠般的枝叶披覆四面。
如今的故乡的山河还在吗?秋雨绵绵,打湿了篱笆上的菊花,一片荒芜。不知你身体如何?健康吗?回来一起扫南方车蓬上的竹叶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赴湖州任上。苏轼因看不惯一批把持朝政的“新进勇锐”的小人,在《湖州谢表》中发了几句牢骚,招来群小攻击,身陷“乌台诗案”,在囹圄中,见窗外竹枝摇曳,有所感触,写下此诗。
诗词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起首两句先写风中之竹的情态。首句不加修饰直述其事,斩捷有力。初秋时节,南风吹刮,此为缘起;再总写竹在风中的形象,用一“乱”字概括,竹无可奈何,任风摆布,颠来簸去,俯仰战栗之态如在眼前,恰似苏轼的处境。
三、四两句写声写形。竹枝摇曳,发出或低沉或高亢的飒飒声,如乐音飞扬,中音中律;枝叶纷乱披洒,如万千刀枪相对,兵刃碰击。此两比喻,神形兼备,写得新奇醒目。
五、六两句议论。风声萧萧,冷寂而无生气,天地间一片风折雪摧令人惊悸的氛围。而竹呢,宁可折倒受尽摧残,也不接受任何侮辱。这正是竹所特有的柔韧刚毅、气节凛然的品格。这两句妙在表面咏竹,实则抒写一己胸怀,在发大议论,“说自己身上,而不见其痕迹”。
七八句写风停竹止。南风终于停息了,翠竹又回到原本端正的模样。“猗猗”,美盛貌,竹依然亭亭玉立,翡翠般的枝叶依然潇洒地四面披覆。竹之安然自若,骨节清刚,正反映了苏轼豁达的品格。
乌台诗案对苏轼的打击任然是沉重的,结尾四句,诗作忽然转而言菊,似与诗题不符,却流露出苏轼大失望后“寄淡泊”的心境。由竹的遭际引发对故乡的怀念,“篱菊”荒废的担心,表达归隐的思绪。此四句与咏竹似断实续,均是托物以抒怀。
这是一首托物抒情诗,作为古体,写得质朴无华而意蕴丰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苏轼与竹子的故事:
苏轼生平爱竹,“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他画竹往往从地上直升到画幅顶部,人家问他:可何不逐节分画?他回答说:“竹生时何尝是逐节生的?”
苏轼在任杭州通判的时候,一次坐于堂上,一时画兴勃发,而书案上没有墨只有朱砂,于是随手拿朱砂当墨画起竹来。后来人家问他:世间只有绿竹,哪来朱竹?苏轼答曰:“世间无墨竹,既可以用墨画,何尝不可以用朱画!”
据说由于他的首创,后来文人画中便流行画朱竹了,而苏轼自然也被尊为朱竹鼻祖。轼画朱竹,正体现了他不重形似的绘画主张,这种绘画理论具有远大的艺术观点,也是后来士大夫“逸笔草草,聊以自娱,非求人赏”的艺术原理的发源。
扩展资料:
苏轼的故事:
1、苏家诗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少游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少游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
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好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此虽为传说,可信度不可考,但也能从中窥出苏轼之才。
2、添字作诗
相传北宋著名诗人苏轼、黄庭坚和苏轼的妹妹苏小妹在一齐评文论诗。苏小妹说:“有这么两句:“轻风细柳,淡月梅花”,如果当中各嵌一字,该填什么字才恰当呢?苏轼经过一番思索,提出了加“摇”、“映”两字,于是这两句便成了“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黄庭坚改用“舞”和“隐”两字,改成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他俩的填字都遭否定,就一再请苏小妹自己填字。苏小妹说,前加“扶”,后增“失”,就成了“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淡雅而不俗。苏、黄二人听了,不觉抚掌叫好。
3、苏东坡与枳椇子的故事
古往今来,英雄豪士多善饮酒,宋朝大文豪苏东坡在政治上屡经坎坷,却能始终不改其乐,除了修养与文学造诣以外,据说也得益于“薄薄酒”。苏东坡的薄薄酒就是“微醺”,即有必须的酒意,但决不是烂醉如泥,故有陶然之乐,而无昏狂之弊。
这样饮酒是能够收到“行气血、舒经脉”效果的。苏东坡饮酒虽然很少沉醉,但他却掌握了极好的醒酒药,准备随时帮忙朋友。《苏东坡集》中记载了一则故事,说明他醒酒药的来历:苏东坡的同乡揭颖臣得了一种饮食倍增、小便频数的病,许多医生都说是“消渴”(糖尿病)。
多年不能治愈,自认为没有期望了。苏东坡说一个名叫张肱的医生替他治疗,张肱认为揭患的不是消渴,而是慢性酒精中毒。酒性本热,因此欢喜饮水,饮水多,症状似消渴而不是消渴。于是用醒酒药治疗,多年不愈的疾病竟就此痊愈了。从此,张肱的醒酒药,也就成了苏东坡的醒酒药。
4、口大无比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资料务必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
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5、东坡鱼
苏轼不仅仅是文学大家,在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厨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
知道又是来蹭饭揩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这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样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右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之后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
苏轼道:“哪有鱼放上方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方?!”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
苏轼与竹子的故事:
苏轼生平爱竹,“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他画竹往往从地上直升到画幅顶部,人家问他:可何不逐节分画?他回答说:“竹生时何尝是逐节生的?”
苏轼在任杭州通判的时候,一次坐于堂上,一时画兴勃发,而书案上没有墨只有朱砂,于是随手拿朱砂当墨画起竹来。后来人家问他:世间只有绿竹,哪来朱竹?苏轼答曰:“世间无墨竹,既可以用墨画,何尝不可以用朱画!”
据说由于他的首创,后来文人画中便流行画朱竹了,而苏轼自然也被尊为朱竹鼻祖。轼画朱竹,正体现了他不重形似的绘画主张,这种绘画理论具有远大的艺术观点,也是后来士大夫“逸笔草草,聊以自娱,非求人赏”的艺术原理的发源
扩展资料:
苏东坡的其他故事:
聚宴争菜:
苏东坡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参加科举考试。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商议好备下酒菜,请苏东坡赴宴,打算戏弄他。苏东坡接到邀请后欣然前往。
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个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行完令可以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连声叫好。
“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
“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了马肉。
“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
“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去。
“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盘青菜。
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地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东坡时,苏东坡却不慌不忙地一拍桌子,喝道:“秦始皇并吞六国!”
说完把那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享用,那六个举人只能干瞪眼。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政协网-苏轼画竹五法
最喜欢竹子的著名文人有哪些
还有苏轼,又名苏东坡,曾经写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东晋名人王徽之(王羲之第五个儿子)堪称爱竹第一人。
有这些关于王徽之的故事。
“何可一日无此君!”
王徽之爱竹近乎痴迷,居室庭院必栽绿竹。一次他短期寄寓于别人空屋,他嫌庭院未种竹子,立即叫佣人到别处移栽竹子,以便观赏。佣人不解地问他,暂住一段时间又何必劳心费力,非种竹子不可呢?再说,新种的竹子还有一段恢复成活的时间。王徽之吟咏、歌唱了一番,指着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可见他对竹的一往情深。
“此君”由此成为竹子的别称,成为竹文化典故,后世王禹 、苏东坡等名人大家曾多次引用此典入诗入文。
登门赏竹不见人
另有一次,王徽之路过吴中(今苏州一带),获悉一士大夫家中种有大片珍稀竹子,便慕名造访。主人事先已得知他将登门赏竹,特地洒扫庭院,备好茶水酒菜,恭候迎客。不想王徽之到了之后,由于只想着观赏竹子,竟对迎候他的主人视而不见,我行我素,径直来到竹园之中,雅兴所至,旁若无人地念念有词,大声地歌咏了一番。尽兴之后又想不告而别,夺门而走。
他赏竹不见人的怪诞行为,引起了主人的极大反感。主人也是一位有个性的汉子,他命令佣人关闭大门强留客人,要讨个说法。无奈之下,王徽之才与主人饮酒畅谈,他非常欣赏主人的个性,赞美主人的竹子,并以银钱赏赐主人。主人才转怒为喜,宾主尽欢而散。
具有竹子精神的的人的故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可说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整整,她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
此诗的作者就是郑板桥,他的画和他的竹子精神一直流传至今,以下是他的相关故事:
在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年,郑板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去应试,结果中了举人。在乾隆元年即1736年又中了进士,五年之后被任命为山东范县县令。
范县地处黄河北岸,有十万人口,而县城里却只有四五十户人家,还不如一个村子大。上任的第一天,郑板桥就出了个怪招:让人把县衙的墙壁打了许多的洞。别人不解,去问他,他说这是出出前任官的恶习和俗气。
五年之后,郑板桥调任山东潍县县令。为了接近百姓,他每次出巡都不打“回避”和“肃静”牌子,不许鸣锣开道。有时还穿着布衣草鞋,微服访贫问苦。有一次夜里出去,听到有间茅草屋里传出阵阵读书声。一看原来是一个叫韩梦周的贫困青年在苦读。郑板桥就拿出自己的银子资助他,后来韩梦周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
郑板桥因为失去了独子,他总是经常寻访孤儿,然后倾力相助。县学里的孩子放学碰上雨天不能回家,他就让人给送饭,又想到孩子们走泥路容易坏鞋,就让人找些旧鞋送给他们。
在遇到灾荒时,郑板桥都具实呈报,力请救济百姓。他还责令富户轮流舍粥供饥民糊口。他还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他刻了一方图章明志:“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在灾情严重时,他毅然决定开官仓借粮给百姓应急。下属们都劝他慎重从事,因为如果没有上报批准,擅自打开官仓,要受惩处。郑板桥说:“等批下来百姓早就饿死了,这责任由我一人来承担!”郑板桥的果断救活了很多人。秋后,如果遇上了灾年,百姓们无法归还粮食,郑板桥干脆让人把债券烧了,百姓们都很感谢他这个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清官。
郑板桥做官不讲排场,这也给他带来一些麻烦。由于他常下乡体察民情,上级来视察时常找不到他,免不了要责问。在乾隆十七年时潍县发生了大灾害,郑板桥因为申请救济而触怒了上司,结果被罢了官。
临行前,百姓都来送行,郑板桥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依依不舍。郑板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画上题诗一首: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杆。
从此,郑板桥回乡以画竹为生度过了他贫寒而很有气节的一生。他一生只画兰、竹、石。他认为兰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石万古不败。这正好与他倔强不驯的性格相合。他的画一般只有几竿竹、一块石、几笔兰,构图很简单,但构思布局却十分巧妙,用墨的浓淡衬出立体感。竹叶兰叶都是一笔勾成,虽只有黑色一种,但能让人感到兰竹的勃勃生气。
竹与中国文人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
虚心竹有千千节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
《晋书杜预传》:“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
宋陈师道《绝句四首》:“芒鞋竹杖最关身。”
和竹子有关的历史故事和人物
完整 准确 多多益善 在线等答案北宋画家文同胸有成竹的故事:
北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里钻来钻去。三伏天,太阳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与可照样跑到竹林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炙热的阳光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可是他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里跑。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与可急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就往山上的竹林飞奔而去。他刚走出大门,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文与可一心想要观察风雨中的竹子,根本顾不上雨急路滑!他拽起裤腿,爬上山坡,奔向竹林。尽管浑身都湿透了,他依然站立在雨中仔细地观察竹子,用心地把竹子的姿态记在心头。由于文与可长年累月地对竹子进行细微地观察,所以他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当时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他说:“与可画竹时,胸有成竹。”
扩展资料:
成语“胸有成竹”解析:
1、读音:xing yu chng zh
2、表达意思:原意是画竹子以前,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后用以比喻办事以前,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
3、出处: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翻译: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
4、例句: 他对答如流的态度是那么的胸有成竹,那十拿九稳的神情,真是让我无地自容,暗暗发窘。
5、结构:主谓式。
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hHaOMA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目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n dng谷偃竹记》www.rixia.cc。“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有个对联的故事,
门对千棵竹,家藏万卷书。
门对千棵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卷书长有。
竹报平安 竹:竹简。竹报:旧时家信的别称。指平安家信。唐段成式《酋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竹苞松茂 根基象竹那样稳固,枝叶象松树那样繁茂。用作视长寿或宫室落成时的颂词,也比喻家族兴盛。《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明范世彦《磨忠记》:“祝寿享,愿竹苞松茂,日月悠长。”
青梅竹马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比喻男女儿童在一起玩耍,天真无邪的感情。唐李白《长千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比喻男女纯真的爱情。
茂林修竹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晋王羲之《兰序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势如破竹 形势如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下面就随着刀刃分开了。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挡。也形容不可阻挡的气势。《晋书杜预传》:“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九回: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势如破竹,又克大谷县。
竹林七贤 魏晋年间七个文人名士的总称。《魏氏春秋》:“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称七贤。
松竹梅——岁寒三友 松竹越冬而不雕,梅耐寒而开花谓岁寒三友。明程敏政有《寒岁三友图赋》。
关于竹的曲牌也不少:
竹山词 词集名。宋未蒋捷(号竹山)作。
竹坡词 词集名。宋周紫芝作.紫芝字少隐,号竹坡居士,曾媚事秦桧,时论簿之。
竹枝词 乐府《近代曲》名。又称为《竹枝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有时词曲合称《竹枝》。原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此后各代诗人写《竹枝词》的很多,也多咏当地风俗和男女爱情。
关于竹的故事也不少:
竹坞听琴 全名《秦攸然竹坞听琴》。杂剧剧本。元石子章作。写道姑郑彩鸾在竹坞弹琴,同秀才秦修然相遇,两人互相爱慕而结合的故事。
竹书纪年 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因原本写竹简而得名。
竹林精舍 梵文意译。古代印度最初的寺院,在中印度迦兰陀村。
竹溪六逸 据《新唐书李白传》,唐诗人李白客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与孔巢文、韩淮(旧唐书作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六人共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
竹叶亭杂记 书名。清姚元之撰。所记有清代掌故、清宫仪制、科场典事、东北西北地区风土习俗、名人轶事等。并反映了兵制、盐政、吏治等腐败的情况。
金石丝竹 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类乐器。也指各种乐音。《庄子骄拇》:“多于聪者,乱五声,谣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也。”
品竹弹丝 品:吹乐器。泛指吹奏乐器。元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
哀丝豪竹 形容音乐悲壮动人。哀丝:悲哀的弦声。豪竹:巨大的竹管。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衷丝动豪竹。”宋陆游《长歌行》诗:“哀丝豪竹助剧饮,如巨野受黄河倾。” 钻鱼上竹 钻音(年),鱼名,身滑元鳞。钻鱼粘滑,难于上行。旧比喻求进艰难。宋殴阳修《归田录》:“(梅圣俞)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钻鱼上竹竿耶!’”。
芒鞋竹杖 芒鞋:一种草鞋。竹杖:手杖。比喻随身使用的东西。宋陈师道《绝句四首》:“芒鞋竹杖最关身。”
成竹在胸 与“胸有成竹”同。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原指画竹子之前,因反复观察,胸中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画起来才得心应手。比喻临事有定见或事前已有全 面考虑安排,因而显得清静而有把握。宋苏轼《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告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宋晃补之《赠文 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更为感人的还有斑竹,这个故事发生在我的老家晋南一带:
“斑竹一枝千滴泪”。 上古时候,尧王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女英,二女儿叫娥皇,姐姐长妹妹两岁。女英和娥皇都长得俊秀,贤惠善良,尧王很喜欢他的两个 女儿。尧王选贤让能,选虞舜为继承人,并将两个女儿许给舜为妻。舜在帮助尧王管理国家大事期间,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尧王死后,舜帝即位,南方的“三苗” 部族(现在湖南),多次在边境骚扰,舜亲率大军南征,娥皇、女英也跟随同行,留住湘水之滨.大军征战南进到苍梧,舜王不幸病死,葬在九嶷山下(后人把这个 地方叫做零陵)。娥皇、女英接到噩耗,痛哭不止,一直哭得两眼流出血泪来。泪珠洒在竹子气上面,染得竹子满身斑斑点点,成为斑竹,后来,姐妹二人投水而 死。人为纪念娥皇、女英,在湘水旁建立庙宇,名为黄陵庙。传说她二人都做了湘水女神,娥皇是湘君,女英湘夫人。她们的墓在衡山上面。二妃死后,湘水出口处 的洞庭湖君山出产一种竹子,竹子上面有斑斑点点紫晕的玟痕,传说为二妃的血泪所化而成。人们将这种竹子起名“斑竹”,又名“湘妃竹”。毛主席的诗词中“斑 竹一枝千滴泪”,就是说的这个故事
竹夫人 在古代诗文中,"竹夫人"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例如北宋苏轼《送竹几与谢秀才》一诗:"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又如南宋陆游《初夏幽居》一诗:"瓶竭重招曲道士,床头新聘竹夫人。"
何谓"竹夫人"?原来,它是古代一种消暑用具。《辞海》上解释说:"夏天睡时置床席面取凉的用具,用竹青蔑编成,或用整段竹子做成,圆柱形,中空,周围有洞,可以通风。"可是现在竹制品市场上所见甚少,倒是出现了许多仿制品,说是竹子做的凉席,可睡在上面却没有凉爽的感觉,一化验才知道是塑料赝品。
在古代诗文中,"竹夫人"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例如北宋苏轼《送竹几与谢秀才》一诗:"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又如南宋陆游《初夏幽居》一诗:"瓶竭重招曲道士,床头新聘竹夫人。" 说的都是用竹子做成的中间有孔洞的圆型竹制品,等你闷热难耐心烦意乱难以入眠时,抱着冷冰冰的竹夫人,何愁不能进入甜梦。
竹还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就连我这小小的办公室都有“不可一日无此君”之感。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目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n d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林彪在他8岁的时候在他二姨家住,0但是林有起夜的习惯,因为他住在2楼,要是想方便的话必须的下楼,但下楼会弄出吱吱哑哑声音会打搅别人休息,林发明把竹子的中心掏空,在连接在一起,如此就解决了一切的问题
这是一群特殊的人。在抗战时期,在战时首都重庆,面对着烽火硝烟,当头国难,他们威武不屈、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他们个个身怀民族大义,拿笔作枪、以思想为弹药,让敌人又惧又恨;他们用文字、音乐、绘画传播着正义的呐喊,唤醒沉睡的国民,团结起来,共同御敌,彰显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人格魅力。
这是一个值得记录的时代。在这里,艾青高举《火把》点燃抗战激情,郭沫若创作《屈原》借古讽今,巴金书写《寒夜》痛斥悲惨现实,冰心在《小桔灯》的温情中指引方向,张恨水在《八十一梦》中辛辣嘲讽与批判黑暗现实……除此之外,还有下面将要展现给各位读者的一些文化名人及其在抗战时期不屈不挠的创作故事。
他们是抗战文化阵地上的明星,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坚定地关注着、支持着、牺牲着、奉献着……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目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诗经斯干》
如竹苞矣,
如松茂矣。
——《诗经选》P200
叠石流泉,
茂林修竹。
——晋王羲之《兰亭序》
竹亦得风,
夭然而笑。
——苏轼
修竹凝妆,
垂杨系马。
——宋陆睿词句
“水调歌头咏竹”
钱樟明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要娶杜翰林的女儿杜月芳时,杜小姐要试试文征明的才学,便指着石旁的海棠说:“花里神仙,无意偏逢蜀客”。因为海棠叫花里神仙,又称蜀客。文征明看到窗外有竹子便说“林中君子,有心来觅湘妃”。竹子有君子之称,有一种竹叫湘妃竹。回答得不但好,而且和情境相扣,因为这次的不期而遇(无意偏逢蜀客)其实是求亲(有心来觅湘妃)。
应该说是历史人物,但更是一位神话传说人物,因为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她们被神话了。
汉刘向《烈女传有虞二妃》云:“有虞二妃,帝尧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 ”。
她们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又是舜帝的爱妃,她们曾经帮助大舜机智地摆脱弟弟“象”的百般迫害,成功地登上王位,事后却鼓励舜以德报怨,宽容和善待那些死敌。她们的美德因此被记录在册,受到民众的广泛称颂。
大舜登基之后,与两位心爱的妃子泛舟海上,度过了一段美好的蜜月。晋代王嘉的《拾遗记》称,他们的船用烟熏过的香茅为旌旗,又以散发清香的桂枝为华表,并在华表的顶端安装了精心雕琢的玉鸠,这是记载中最古老的风向标,它可以为水手调整帆具提供依据。日夏养花网但这项发明却不能预测突如其来的噩耗。
舜帝晚年时巡察南方,在一个叫做“苍梧”的地方突然病故,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记载说,娥皇和女英闻讯前往,一路失声痛哭,其情形很象孟姜女和韩娥,而她们的眼泪洒在山野的竹子上,形成美丽的斑纹,世人称之为“班竹”。她们在哀哀地哭泣了一阵后,居然飞身跃入湘江,为伟大的夫君殉情而死,其情状之壮烈,真是旷世罕有,显示她们自始至终都是忠于丈夫的模范妻子。但《水经注-湘水》对她们的死因,却有截然不同的说法,它宣称大舜出征南方,而这两位妃子是随军家属,在湘水里淹死,或许是因游泳时发生了不幸的意外。但《水经注》的文字过于简略,使我们完全不得要领。
娥皇与女英生前是贤妻良母,而在死后却成了风流成性的“湘君”,有的典籍则统称“湘夫人”,还有的则望文生义地弄出了一对“湘君”和“湘夫人”,并把被称为“湘君”的娥皇误认作男人。历史文本在漫长的转述过程中发生了严重失真。
《山海经》扼要地描述了湘夫人们在湘江流域和洞庭湖水系里兴风作浪的过程。她们死于湘水,此后突然性情大变,行为方式充满了哀怨,出入总是风雨大作,雷电交加,仿佛要把冤死的怒气洒向人间。她们四周还时常会出现古怪的神仙,长相很像人类,脚下手上却缠握着毒蛇,俨然是娥皇与女英的。这使她们的气势变得更加嚣张。这种氛围长期缠绕着湘楚人民,令他们的生活散发出诡异动荡的气息。
文章标签:
上一篇:长期失眠多梦怎么调养?
下一篇:哮喘怎么办